‘壹’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怎么确定的
历史分成有记录的历史和无记录的历史。如果是有记录的历史,那就是按照司马迁先生的《史记》着眼,那么就是从炎黄二帝开始,就是公元前26世纪,距今大概4700年
1、中国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了。这些没有文字记载,靠的是考古资料。
2、经常说有五千年文明史,是从黄帝算起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第一个国家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但外国不承认,没有文字记载。
4、中国文字是甲骨文出现在商朝,外国才承认。
5、现在有确切年代开始的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总之,历史有170万年,文明史有五千年。
‘贰’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可是目前可以考证的历史好像只有3500多年,请教一下5000年是依据什么
我们的历史号称上下五千年 其实有据可查的也就是4000年左右,之所以说五千,是一种语言习惯,像:“万里长城”、“飞流直下三千里”等等。中国古代以一三九代表数目众多,像当年曹操出师号称“三十万大军”,在这里都不是实数^_^
嘿嘿
‘叁’ 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通过考古得到实证,这具有什么意义
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证明中国的传统存在,可以见证中国的历史发展速度和进程,可以带动考古事业的发展,可以提高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文化地位。
‘肆’ 都说中国5000年历史,有什么证据
上过中学学过历史这门课的都知道历史课本的第一课就是古代类猿人。也就是我国境内最早的类猿人元某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他们的历史已经不止5000年了,只是我们的5000年历史是从第一个王朝夏开始算的。而且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孕育生命起源的地域,我们经常从黄河为母亲河,正是因为它孕育了华夏5000年的民族文化,从半坡到炎皇帝,他们都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生活的。这些种种早就证明了中国的历史有5000年。
‘伍’ 中国为什么称为五千年历史
为什么说中国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是从什么时候算起的?
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证实中国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陆’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哪些历史遗迹能够证明这句话呢
西方对文明史的定义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国家形式的出现、使用文字、青铜器的应用。这三点都是基于考古学的实物证实,文献记载不能作为凭证。
从这个标准去看,中华文明出现得较晚,特别是在殷墟还没有挖掘出来时,西方连商朝都不承认,中华文明时只能从周开始算起,只存在短短的3000年。
相比于6000年两河文明,5000年埃及文明,4000年印度文明,华夏文明最为年轻。
随着良渚遗址、石峁古城、凌家滩遗址、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挖掘,提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良渚遗址已经在申遗了,如果申遗成功,那么,中华文明5000年文明史就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柒’ 老外: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怎么证明
最近就有外国网友提问道:
“中国号称有五千年历史,依据是什么?”
“目前才2017,中国哪里来的五千年?”
结果遭到了国内外网友的地毯式轰炸,而评论结果也让人哭笑不得。
而国内网友的评论则充满了喜感:
“中国的小学生都知道公元纪年分公元前和公元后,外国人不学世界历史吗?”
“知道什么是公元前吗?”
“你成功逗笑了一个十多年没有笑过的人!”
其实对于中国历史,虽然没有关于商朝以前历史的详细史料记载,但是殷墟文物的出土以及后来三星堆考古的发现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也就是《史记》中提到的三皇五帝的时代。外国人产生的疑惑在于,他们把国家历史和文明史的概念搞混了,我们所说的五千年是指我们的文明史,并不是外国人所说的国家历史。
‘捌’ 中国5000年文明史重要标准是什么
1,文字;
2,大型青铜器(大型是关键)。
3,城市公共中心的形成(一般是祭祀、宗教一类的场所,而且往往是大型建筑)。
文字的发明,更多是出于统治集团掌控国家的需要,统治者要统计财产、赋税、人口,各个行政机关也有通信需求。文字是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自然就是文明的标志之一。
大型青铜器除了代表技术的飞跃,更代表国家强制权力的出现。在比较民主的氏族社会和农村公社,即便掌握了相关技术,人们也不太可能去制造类似(三星堆文明)青铜神树和(殷商文明)后母戊鼎这些体积巨大却没有实用价值的金属器物。只有强制的公权力,才能做到这些。大型青铜器的出现是阶级社会的标志,也就是文明的标志之一。
城市公共中心,一般是宗教用途的巨型建筑。只有阶级社会,统治者才会拥有较大的公权力命令、征发大量 人力参与到大型公共建筑的修建。城市公共中心的出现,也是阶级社会形成,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
文明社会和前文明社会(文化)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阶级社会,有明显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最高统治者(如国王)一般是世袭制(早期是家族世袭,王位由家族成员共同商议决定,侄子和外甥都有机会,后来逐渐发展为我们更熟悉的前任君主指定继承者)。在前文明社会里,内部成员相对平等,首领是民主选举或者众人推举,一般是有任期,而且还会受全体成员的监督,不合格的还会被弹劾。
商文明和三星堆文明是“文明”,良渚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都是“文化”(主流的学术观点认为他们都是文化)。想证明这些文化是文明,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可以被解读的文字或者发现大型青铜器,否则说啥都没用。
华夏文明史可以被完全证明的是3500年,也就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是发现距今最早甲骨文的年代。当然,以甲骨文的成熟度来说,华夏文明的文字史应该要远早于3500年。结合夏启接位夏禹开启家天下的传说,夏应该已经进入国家文明,那么华夏文明比较可靠的文明史应该超过4000年。至于三皇五帝时代以及更早各种“文化”遗址是否已进入“文明”,目前还缺乏有利实证。从当时使用所谓禅让制这种带有典型氏族社会民主制特色的传位方式来看,三皇五帝时代更像是中华文化向华夏文明的过渡时期。
‘玖’ 为什么说中国有5千年历史
首先,正确的说法是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历史。当人类社会发展建立了合理规则,彻底脱离了丛林法则和弱肉强食的兽性,文明才真正意义上产生。所以,需要考古界对古代文明遗址考察中,确认人类文明的标志,才可以将其以后的历史称之为人类文明史。
人类文明,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称为人类文明。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也可以指人进化脱离了动物与生俱来的野蛮行径,用智慧建立了公平的规则社会,例如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和埃及文明等。
也指文化类的群体,例如佛教文明、道教文明、儒家文明等。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道德礼仪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公平规则制度的建立。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一般科学界将文字的出现作为界定文明的重要标志,通常人们把文字出现以后的历史称之为人类文明史,而把文字出现以前的历史算为史前史。从上一个世纪,世界各国开始对上古文化进行大规模的考古挖掘,集一个世纪以来的考古成果,人们发现文字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最多不超过6000年。
按照文明发展的程度,学术界将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四国排在首位,号称"四大文明古国"。
(9)中国拿什么证明5000年历史扩展阅读: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未发生断裂的原因:
一、生态因素。
特定的地理环境促成了中华文明的扩张和绵延,其生态因素包括三个特征:
1、广阔的水网分布不仅成为了天然的交通运输网络,更将拥有同样文化却散居在不同地方的人们联系起来。
2、广袤的土地为承载大量人口的农耕经济提供了保障,促使越来越多的族群和人们加入了中华文明。
3、古代中国人的聚居区(中国北部地区)气候比较寒冷,所以这里的人们比同时期处于较温暖地区的人们,如古埃及人、印度人和巴比伦人,需更勤奋工作。为了抵御寒冬,中国人需要搭建屋舍、准备衣物和柴火。
中华文明即是源起于较寒冷的北方(黄河流域),之后逐渐迁徙扩展至较温暖的南方,从长江流域到珠江两岸。相比之下,西方文明起始于温暖的南方(希腊和罗马),并逐渐向北面扩展,先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再到西欧(荷兰、比利时、法国、英格兰、德国等),最终到达俄国。
二、文化、宗教和制度因素。
一系列的文化、宗教和制度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何中华文明能扩展并影响其他远离黄河流域的族群。
1、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特别的因素就是,古代中国人有一种与“天”紧密联系的世俗宗教。
中国人被灌输了一种非排外的世界观(正如天堂并不排斥任何人),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 这种特性使得非汉族地区的族群融入中华文明成为可能。鉴于此,加之中国没有像西方一样的制度化的教会组织的存在,使得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宗教战争,这或许也是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的原因之一。
2、另一个导致中华文明不断扩张的因素则是皇室的统治方法,通过文化吸收以及示范效应等方法,而不是通过征服和压迫。
政治上,自周朝(前1046—前256)开始,中国统治者设立了一套分封制度来管理游牧族群。与西方不同,罗马帝国征服欧洲后,用罗马文化取代了希腊文明,而在中国的王朝更替中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文化断层。
3、由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很容易使外来入侵者融入其中并在征服胜利后被“汉化”。虽然他们逐鹿中原,取得地位,却最终被“汉化”,用中华文明的思想来建立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中华文明从未被蒙古或满洲文明所取代。
4、同样地,在中原王朝的更替中,后者往往继承前者的制度结构和统治文化而非推翻后重新建立。
自汉代以来的政府结构,以及从周朝开始的书写体系(包括象形文字)历经王朝兴衰沿用至今。虽然儒学于公元前136年被定为“国教”(见第二章),但一些周朝的地方文化,也能在独尊儒术的背景下,静静地流传下来。
由此可见,要理解中华文明的延续不断,关键是了解其是一个不断累积而非相互取代的过程。不难想象,我们的祖先是以大地农民的眼光观看百川汇流融入大海的情景。
‘拾’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5000年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算起
上下5000年是从公元前两千年开始算起。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年以上。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 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生命之源。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套书中,编者选择重要和着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
但本书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而是广泛涉及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使本书从一般的历史性介绍上升到对中华文化各个层面的广泛介绍。
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公元前两千年就有了中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西方学者根据他们的标准一直认为是3000年前,中国学者虽然存有异议,但一直无法证明这一观点的错误。
红山文物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关于文明标准的定义,可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于8000年前。因为这一研究成果,复旦大学人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教授李辉应邀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发表了演讲。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红山文化申遗年,也是红山文化重新被全世界认识和关注的一年。
大部分红山文化出土的瑰宝都在上世纪初流散海外,它的价值在于通过红山文物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起源。
按照西方对文明起源的定义,中华文明发源于3000年前。而红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使得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前推5000年,应是80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