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故事主要内容是历史上发生的名人的故事。比如单刀赴会。
曹操率兵南下攻打刘备与刘表,刘表次月病死,二子刘琮献州投降。刘备逃跑,诸葛亮出使东吴求援。
孙权领周瑜率兵前往迎击,两军相遇在赤壁处,曹操用降将蔡中与蔡和兄弟使诈降之计,却被周瑜识破,随即对黄盖使苦肉计反投降曹操。令船内满载引火之物将曹操连接的战船点燃,大破之,曹操败走华龙道。
故事讲解
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疑心有伏兵。调头就撤兵。诸葛亮躲过一劫。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
派诸葛亮去做说客。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舌战群儒。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贰’ 历史故事有哪些
1、楚庄王与成语“一鸣惊人”的来历
原来,楚国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大国,曾是商代的同盟国,后又是周王通过封赏,使其服从周统治的国家。
楚国地大物丰,春秋初年国力迅速发展,楚国君主早有与周王夺天下之势。楚庄王登位前,楚国国势虽大,但是实权却掌握在宗法大贵族若敖氏手中,朝廷群臣很多是若敖氏的党羽。
楚庄王在登位的最初三年,整日在宫中饮酒游乐,不理国政。楚国有些大臣劝他,他置之不理,后来于脆下令:“凡是敢来劝谏者,律处死不赦。”
这样一来,很多大臣不敢进谏了。有一天申无宇进去劝谏,见庄王在一片音乐、歌舞声中喝得大醉,便上前说:“我想给大王猜个谜语”,“有只大鸟,高居于山冈之上,一连三年不飞不叫,您说这是什么鸟?”
庄王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是只不平常的鸟。”然后庄王停了一会又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事过之后,庄王仍然过着奢侈淫乐的生活。
大夫苏从觉得单靠劝谏打比喻不成了,于是冒死进宫求见庄王,庄王说“你难道不怕死来劝谏吗?”苏从说:“我不怕死,如果大王杀了我,我为楚国而死,是楚国忠臣,死也值得。”
庄王听后猛地站起来说:“好,我们从此以后好好干吧!”他从此结束了淫乐生活,亲自听政。并且任用申无宇、苏从管理国政,杀掉了专横跋扈、为害楚国的大小官员几百人,提拔了一批出身低贱而有才能的人来管理国事,改革了政治,特别是启用了一位久负盛名,有才能但不愿作官的隐士孙叔敖为令尹(即宰相),协助自己改革内政,训练军队,使楚国更加强大了。
其实,楚庄王并非酒色之徒。他确实想“一鸣惊人”,使楚国成为霸主,但是,当时国家实权掌握在若敖氏手中,楚庄王登位之初,故意整天饮酒作乐,装作一个庸庸碌碌的酒色之徒,好让若敖氏一党不注意他,以便暗中观察他们的行动,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群臣中哪些人是忠臣真正拥护自己。这就是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用意。
2、毛遂自荐显才智的故事
据《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记载,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援救。平原君打算在其门下食客挑选出二十个文武人才一同前往,但只挑选出十九个,剩下的都不符合条件。这时,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主动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请求加入前往楚国的行列。
平原君问:"你在我门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说:“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锥子一样,立刻就会显露出锋利的锥尖。而你在我门下三年了,我却没听说过你有什么表现,你还是留下吧!”毛遂说:“我现在自我推荐,就是请求你把我放进袋子里,如果早点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锥尖而已,而是早就显露出才能,锋芒毕露了!”
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有道理,就答应让他一同前往。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会谈,从早上到中午,都还没有结果。毛遂于是持剑走到楚王面前,极力说明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楚王终于被说服,答应赵国愿意出兵援救。
于是两国当场歃血为盟,誓守联合抗秦的盟约。毛遂这次不仅帮平原君完成任务,也为国家立下了功劳,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平原君因此待他为上宾。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3、周公辅成王的故事
周公原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病死后,辅佐周成王,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代理天子职权,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内忧,征外患,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并给“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4、赵氏孤儿的故事
春秋晋景公时,奸臣屠岸贾把持朝政,屠岸氏为壮大其势力,常在景公面前诬蔑忠臣赵盾生前杀了先帝灵公,招勇士藏兵器,图谋造反。景公偏听偏信,下令杀害赵氏一家300余口。而赵盾的儿子赵朔之妻是景公之姑母,当时临近产期,在朝臣韩厥、门客程婴、公孙杵臼相助下,进宫隐藏。屠岸贾上奏景公欲斩草除根,景公念姑侄之情未允。
程婴想用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换下赵氏孤儿,由公孙杵臼抚养成人。公孙杵臼认为自己己风烛残年,无力扶孤,愿舍去老命,救养忠良后代。二人遂议下了救孤之计。屠岸贾搜不出赵氏孤儿,便向全国发出公告,如有报告孤儿下落者重赏,否则就将全晋与孤儿同庚之婴,全部杀绝。为保护孤儿和全国无辜之婴,程婴按与公孙杵臼3商议之计,向屠岸贾报告了“赵氏孤儿”的下落。
屠岸贾下令杀害了公孙杵臼与假孤儿。程婴忍辱负重,又让孤儿认屠岸贾为义父,屠岸贾让程婴夫妇带孤儿到温县三家庄抚养。10年后,韩厥向晋景公诉说了赵家的深冤,述说了屠岸贾的罪恶。景公正担心屠岸贾权势太大危及社稷,便下令处斩了屠岸贾及其一家,召回赵氏孤儿赵武,重赏程婴以彰其忠,厚葬公孙杵臼以褒其烈。
5、五月端午挂艾蒿习俗的故事
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在门上挂艾蒿,传说这是用来纪念一个老太太的。
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神仙下凡来看人间的生活情况。他装扮成一个穷老头,走到一对年轻夫妇家里,这一家男的已吃过饭睡了,女的还在吃鸡鸭鹅肉。老神仙便装着可怜令兮的样子说:“好心的大嫂打发点剩饭剩菜给我吃吧!”妇人说:“我的剩菜剩饭是喂狗的。”说着唤了一声狗,那狗跳出来向老头扑去。
神仙生气了,用手轻轻一点,狗就定在地上一动不动了。他又指着房子说:“五月初五,天火呼呼;大火过后,此村焦土。”等妇人转过身来,那个老头已不见这事传开后,乡亲们都收拾好东西四处逃命。
端午挂艾蒿习俗
五月初五那天早晨,神仙又扮成一个穷老头来到人间,身上还揣着水、火、电三个神瓶。他看见一个老太太背着大孩子,牵着小孩子很艰难地行走,便上前问:“为什么背大的牵小的呢?”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大爷哪,你不晓得,五月初五我们这里要遭火灾。我背的娃儿是隔壁邻居的,牵的娃儿是我的孙儿。
亲生的不要紧,不能让别人的娃儿吃苦受累啊!”神仙看着眼前的老太太和两个娃儿,摸着自已怀里的神瓶为难了。这位老太太多么善良,怎么能烧她的房子呢?神仙想了一会儿说“老太太,带着孩子回去吧!只要你在门上挂些艾蒿,你家便可免灾殃。”
老太太听后,眼睛亮起来,知道遇到神仙了。这时忽然刮来一阵风,把老太太和两个孩子送回了村子。老太太想的不只是自己的家,还有整个村庄。她拿起镰刀就去割艾蒿,割回来就纶各家各户挂在门上,连村头那个媳妇家也挂上了。
中午,老远都能看到团火球飞到村子上空,一眨眼,大火球变成了无数小火球向村子落下来。可是,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着艾嵩天火也就变成大火球向天空飞转去了。村里人都感谢老太太使他们免去了一场灾难。宜到现在,五月初五家家户户仍挂艾嵩,用来纪念那个好心的老太太。
‘叁’ 历史故事都有哪些
历史故事有桃园三结义、烽火戏诸侯、纸上谈兵、荆轲刺秦王、四面楚歌、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完璧归赵、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三顾茅庐、梅妻鹤子、背水一战、程门立雪等。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还有温酒斩华雄、远交近攻、高山流水、萧何月下追韩信、退避三舍、指鹿为马、霸王别姬、图穷匕见。
秦王灭六国、屈原沉江、李斯谏逐客 、信陵君救赵、背水一战、一鸣惊人、朝秦暮楚、大义灭亲、破天荒、王侯将相。
王昭君出塞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呼韩邪和大臣商量结果,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音hú,古时候十斗为一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奭(音shì)即位,就是汉元帝。没几年,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打败了郅支单于,把郅支单于杀了。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
“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
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áng),也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己的终身,她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管事的大臣正在为没人应征焦急,听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汉元帝吩咐办事的大臣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说的了。
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多少有点舍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经晚了。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
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
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惯了,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欢她,尊敬她。
王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王昭君离开长安没有多久,汉元帝死去,他的儿子刘骜(音ào)即位,就是汉成帝。
‘肆’ 中国着名经典历史故事是什么
举例如下:
1、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 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 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2、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秦的武士所杀。
5、大义灭亲:
这个故事就比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 隐公四年〉:春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
石蜡因之而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厚。
《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6、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7、破天荒:
唐代荆州文风不振,每年解送举人应考,均未中试,时人称为“天荒”。后刘蜕以荆州解送的举人第,打破了该州多年无人中举的局面,时人称为“破天荒”。
荆州刺史崔铉特奖励刘蜕七十万贯破天荒刘蜕答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又自宋朝以来,江西地方无人以状元及第有何昌以对策居第一,有人以诗寄何昌言云:“万里一时开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后用以指前所未首次出现。
‘伍’ 中国着名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神话故事有哪些简短些的
历史故事
一、卧薪尝胆
远古时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伟、高耸入云的高山。在山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他们的首领,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孙儿,“信”的儿子,名字叫做夸父。因此这群人就叫夸父族。他们身强力壮,高大魁梧,意志力坚强,气概非凡。而且还心地善良,勤劳勇敢,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日子。
那时候大地荒凉,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使本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抓在手上挥舞,引以为荣。
有一年的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河流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夸父看到这中情景很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族人听后纷纷劝阻。
有的人说:“你千万别去呀,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你会累死的。”有的人说:“太阳那么热,你会被烤死的。”
夸父心意已决,发誓要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为大家服务。他看着愁苦不堪的族人,说:“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告别族人,怀着雄心壮志,从东海边上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开大步追去,开始他逐日的征程。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在地上如疾风似的,拼命地追呀追。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来回摇摆。
夸父跑累的时候,就微微打个盹,将鞋里的土抖落在地上,于是形成大土山。饿的时候,他就摘野果充饥,有时候夸父也煮饭。他用三块石头架锅,这三块石头,就成了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几千米高。
夸父追着太阳跑,眼看离太阳越来越近,他的信心越来越强。越接近太阳,就渴得越厉害,已经不是捧河水就可以止渴的了。但是,他没有害怕,并且一直鼓励着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
经过九天九夜,在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终于追上了它。红彤彤、热辣辣的火球,就在夸父眼前,他的头上,万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
夸父无比欢欣地张开双臂,想把太阳抱住可是太阳炽热异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他就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水之水喝干;他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大泽里的水足够夸父解渴。
但是,夸父还没有跑到大泽,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遗憾,他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勤劳的人们解渴,让人们能够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陆’ 中国着名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1、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着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2、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3、温酒斩华雄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4、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5、单刀赴会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
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柒’ 中国四大历史故事有哪些
《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1、《牛郎织女》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2、《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3、《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习诗文,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遭到祝员外拒绝。祝英台求学心切,便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祝父思女,催归甚急,祝英台只得仓促回乡,被迫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后来,梁山伯成为鄞县令,忧郁成疾,不治身亡,遗命葬于鄮城九龙墟。祝英台闻听噩耗,誓以身殉。出嫁之时,绕道前去梁山伯墓前祭奠。
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炸开坟墓,祝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壤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4、《白蛇传》
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
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
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捌’ 历史故事都有什么
历史故事都有桃园三结义、烽火戏诸侯、背水一战、程门立雪、纸上谈兵、荆轲刺秦王、四面楚歌、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完璧归赵、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三顾茅庐、梅妻鹤子。
曹操看了孙权的信,眨巴眨巴眼睛,乐了。他把信给左右的人看,说:“孙权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火炉子上烤哇!”大伙儿一听都急着说汉朝的气数已经完了。
您的功劳这么大,真是众望所归,连远在江南的孙权都自称臣下了,您还犹豫什么呐?曹操捋着胡子,慢腾腾地说要真是这样,我就是周文王了。周文王在商朝快完了的时候,还做着商朝的臣下。
他死了以后,儿子周武王才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曹操也想跟周文王一样,把改朝换代的事留给儿子去完成。
历史故事讲解
就在说这话以后不久,公元220 年初,曹操得了重病。他把心腹大臣们叫到床前,嘱咐说现在天下还没安定。我死了以后,入殓只穿平时的衣服就行了,坟里不要放金银珠宝。文武官员都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要乱动。
大伙儿见曹操费劲地喘着气,都心急火燎地等着他把国家大事安排一下。曹操光拿眼睛东瞧瞧,西看看,好象是说,国家大事,你们办吧。
末了儿,他咧开嘴角,勉强地乐了乐,就咽了气。这个精明一生的人活了六十六岁。曹操这一死,朝廷上差点儿又乱了。魏王王后卞氏生了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熊早死了。三儿子曹植最有才华。
曹操自己是个诗人,所以很看得重有文学才能的人。他看曹植不但诗写得好,辞赋也不错,就特别喜欢他,几次想立他做王太子。好些大臣不赞成这么办。他们说自古以来,都是长子为先。要是破了这个例,恐怕会出乱子。曹操就把这件事搁下了。
‘玖’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有哪些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
1、闻鸡起舞
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
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这个成语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