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云梦的由来
云梦县名是以古云梦泽省去“泽”字而得名的。据《地理今释》载:东抵靳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湖北以北皆为“云梦”。《正义》:云梦一泽而每处有名。云梦大泽名《国语》、《左传》或单称“云”或单称“梦”。《楚辞》、《国策》、《周礼·职户》、《吕氏春秋》等称“云梦”。《禹贡》:一名“云”或“云土”,一名“梦”以相远故,合称“云梦”,一说楚人曰“泽”为“梦”。云梦就是“云泽”;一说江北为“云”,江南为“梦”。一说江南,江北随处都可以叫做“云”或“梦”。据《汉书·地理志》等汉魏人记载: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今监利北)南,范围并不很大。晋以后的经学家将古之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大,一般把洞庭湖包括在内,与汉以前记载不符。
据《县志》载:云杜(即京山县)东北有云梦城,枝江亦有之。《西汉地理志》曰:江下西陵有云梦宫,是汉时所建行宫。
据史料记载,云梦县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为荆州之域,周为云梦荆州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属楚国。秦属南郡西陵境内(今县北10公里处)。汉属江夏郡西陵境地,魏晋时属江夏郡安陆县(城址在今城关镇之北省棉纺厂)。宋、齐、梁属安陆郡安陆县。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月550年)置云梦县,县名始此。隋大业初(公元605年)云梦属安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省云梦入应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省应城入云梦,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省孝昌入云梦,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1~874年)仍复旧。北宗太祖建隆初(公元961年)属德安府,省云梦入安陆,元佑初(公元1086年)复旧,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移县治于许洛市(今义堂镇陈李村),十八年旋复旧治。元仍称德安府云梦县。明初属武昌府德安州,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省应城入云梦,十三年仍复旧置,清代复为德安府,仍称云梦县,民国时依旧。1949年4月云梦县全境解放,属江汉行政公署,1949年8月改属孝感专员公署,1959年12月孝感专署与武汉市合并属武汉市,1960年8月云梦并入安陆。1961年6月市、地分治,仍属孝感专员公署。同年11月两县分治。1993年4月孝感地区撤销改为孝感市以后,隶属孝感市,仍称云梦县至今。
❷ 云梦泽是不是洞庭湖
云梦泽不是洞庭湖。
云梦泽 (Yun-meng Lakes ),又称云梦大泽,中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南以长江为界。
先秦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后因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缩小一半,唐宋时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此后有的小湖逐渐淤平,有的则有扩展,洪湖就是在清中叶以后迅速扩展成的大湖。如今,云梦泽古代湖泊群,已消褪为一些相互分离的湖泊。
(2)云梦避世不出的历史大概有多久扩展阅读:
云梦泽的萎缩与消失:
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有着自北向南倾斜的趋向,荆江东岸分流夏、涌二水所塑造的三角洲也向东南方伸展。
至魏晋南朝时期,随着云梦泽主体向东南部的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原在三角洲北部沔北的云杜县迁到了沔南(治今沔阳县西)。接着西晋分华容县东南境增设监利县(治今县北)。
东晋又在汉南平原与夏州的接壤地带,即今沔阳县城关附近增设惠怀县。南朝时,云梦泽的主体渐次东移至云杜、惠怀、监利一线以东,伸展到江畔的沌阳县境(治今武汉市蔡甸区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县也为水体所淹而撤销了。
整个云梦泽被分割为大浐湖(今沔阳县西)、马骨湖(相当于今洪湖县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汉阳县南)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其范围也仅余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唐、宋时,随着江汉内陆三角洲的进一步扩展,日渐浅平的云梦泽主体,已大多填淤成陆。唐宋志书已不见大浐湖的记载。
太白湖周围也沼泽化,陆游、范成大舟行经此,已是一片“葭苇弥望”的“巨盗所出没”的地区而有“百里荒”之称。
北宋初期,在今监利县东北六十里设置玉沙县,管理和开垦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历史上着名的云梦泽基本上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所代替。到了1934年就减到2691平方公里,浩浩八百里洞庭,至2000年已只剩下300里。
1949年后成为江汉分洪区。同时江汉平原排水不畅,洪湖为积水汇聚。19世纪后,洪湖发展成为江汉平原最大湖泊。
云梦泽的萎缩与消失给人们以很大警示。现今长江南岸的洞庭湖亦面临此命运。而江汉平原上的湖泊数量也大幅锐减。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危机。如何防止湖泊的消亡与萎缩,延长湖泊的寿命,是很多生态及水文学家面临的挑战。
❸ 在《魔道祖师》里,岐山温氏为何只火烧云深不知处,却团灭云梦江氏
《魔道祖师》是一部国产漫画,里面人有五大家,却有两家被文毁掉。魔道祖师原着完成后,很多道友除了官方疏于艳羡之外,还采取了不同的组合,其中文若翰和他叔叔是比较奇怪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我怎么看得出来,隔着这么些云?当年被烧,其他人死了伤了,但只有三叔没事,笑话就是笑话,但三叔安然无恙是事实,但不是因为温若翰的怜悯。
温氏蛮横烧毁云深不知处,叔父还能安然无恙,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当时不在云深,反而逃过了一劫,叔父究竟去做了什么已经无从知晓,从后文来看,或许是在筹划伐温之战,细节处可见文中对于蓝湛救江澄和魏无羡的态度,叔父是赞同的,而且在云梦被灭后,仙门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达成一致,决定共同讨伐岐山温氏,因此,之前的筹备时间肯定更长,可见叔父为了蓝氏也是劳心劳力了一辈子。
❹ 陈情令:陈情令的佩剑,剑如其人,寓其一生,你觉得哪把剑的故事最动人
鬼笛“陈情”:魏无羡剖丹后的法器“陈情”意为陈诉衷情。“陈情”出自屈原的屈原的绝命词《楚辞 九章 惜往日》中的“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正如魏婴,前世无数次欲言又止,换得十三年白云苍狗,故人陌路。欲用笛声向亲朋诉衷情,一腔孤勇,吹彻天边,然而旧情已逝,只得无语东流。“陈情”这个名字是极其符合当下情境的。
前半生随便,后半生陈情:为义之诺,削笛舍剑。自从剖去金丹给了江澄,魏无羡灵力低微,无法御剑,也无法拔剑。自此不再佩戴“随便”,仅一笛傍身。鬼笛使魏无羡从翩翩少年郎成长为“夷陵老祖”,射日之征时操控众尸手刃温家也完全依靠鬼笛。笛子除了作御尸之用外,更多时候是用来陈诉衷情。
召阴旗、风邪盘召阴旗和风邪盘是羡羡闲来无事,研究出来的小玩意,吸引邪祟,查看邪祟动向很有用。玄门百家对夷陵老祖喊打喊杀,对他做的东西却是照用不误。这两样东西,对年轻的弟子来说很实用,但是丝毫没有什么威力和杀伤力。在魏无羡死后,这两样东西也被各大世家学会了,并且批量生产,基本上世家子弟们都有。在莫家庄,蓝思追、蓝景仪用召阴旗,还引得莫子渊来偷。
❺ 曾经壮美的云梦泽去了哪里,为什么现在地图上找不到了
楚王狩猎区的云梦地域相当广阔,“东部当指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致江滨一带,西部当指今宜昌、宜都一线以东,包括江南的松滋、公安一带,北面大致至今随州市、钟祥、京山一带的大洪山区,难免则已大江(长江)为缘。”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曾经“方九百里”的云梦泽,如今早已湮灭为星罗棋布的湖沼平原,散布于城镇之间。云梦已无踪,宫宇覆苔痕;离骚千年颂,王孙作庶人。
❻ 云梦泽的历史
自华容隆起北侧至汉江以南的广大地域,在古代统称为云梦泽。秦汉以前(距今两千多年前),云梦泽是连绵不断的湖泊和沼泽,长江流到这里呈漫流状态,江湖不分,随季节的不同,水位自然消长。云梦泽全盛时的水面总面积达26000平方千米,成为长江和汉江洪水的自然调蓄场所。因此,当时长江中下游的洪水过程不明显,江患甚少。
在九穴十三口分流洪水的同时,大量泥沙又淤塞了九穴十三口,分流作用越来越小,人们在分流河道淤塞的先决条件下,将九穴十三口先后堵口筑堤,进一步扩大了耕地面积。明嘉靖年间(公元1524年),最后一个位于北岸的郝穴被封堵,至此,形成了连成一线的荆江大堤,也形成了单一的荆江河槽和广阔富庶的江汉平原,云梦泽全部消亡。
由于荆江洪水的倒灌,洞庭湖进一步扩大,替代云梦泽成为了调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每年的洪水期,更多的江水自城陵矶倒灌入洞庭湖,迫使洞庭湖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横亘七八百里,洪水期湖面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千米。洞庭湖进入了全盛时期,也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
从1524年荆江北岸最后一个郝穴堵口后,荆江大堤连成一线,到1860年荆江南岸藕池溃口前的300多年间,江湖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湖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人口由约20万人增长到15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洞庭湖的全盛时期维持了300多年。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荆江南岸的藕池溃口,因当时朝政腐败、财力拮据而未能修复;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发生特大洪水,将原溃口扩大并冲出一条藕池河。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又一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使荆江南岸松滋溃口,当年堵复,由于堵口不牢,同治十三年(公元1873年)再溃,洪水又冲出一条松滋河。
从1873年开始,形成了荆江洪水从松滋口、太平口(虎渡口)、藕池口、调弦口等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1860年到1873年的14年间,是洞庭湖由兴变衰的转折点。四口分流,不但加剧了洞庭湖区的洪水灾害,而且将大量泥沙带入洞庭湖,洪水从城陵矶又汇入长江,而泥沙却淤积在洞庭湖。据实测,平均每年有9800万立方米泥沙淤积在洞庭湖,水面面积以平均每年约18平方千米的速度锐减。1650年至1852年间,湖水面积约达6000平方千米,容积约在400亿立方米以上;到1949年,湖面已缩小到4350平方千米,容积约为293亿立方米;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湖面又缩小到2691平方千米;全国第一大淡水湖泊的地位只得让位给鄱阳湖(水面面积5030平方千米)。
❼ 历史上云梦泽到底有多大标在现在的地图上有多大有没有图
根据记载在先秦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没有云梦泽的地图流传下来。
现在已经找不到云梦泽了,因为经过数千年的演化,云梦泽早已是沧海桑田,据《左传》、《国语》等记载,云梦泽位于先秦时期的楚国,地理位置大致处在今天湖北省的江汉平原。在《左传》里面。
有时候称之为“云”,有时候称之为“梦”,《楚辞》中也是有时候称之为云,有时候称之为梦,而后来的《战国策》、《淮南子》等书,都称之为云梦。
以至于坊间传闻,所谓云梦泽实际上是两处大泽的合称,一处为云,一处为梦,因为距离太近,所以被合称为云梦,还有一种说法是云梦泽的名字取自附近的一个县名,就是云梦县。
汉代的司马相如在其所写的《子虚赋》里面,曾经描述云梦泽方圆多大900里,而且在云梦泽里面有很多山峰,人们身处其中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会被遮蔽。
因此,在汉代之后,许多人根据司马相如的描写,就认为云梦泽是一个地跨长江南北的大湖,横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也许历史真的是如顾颉刚所说,是层累的造成的,时至今日,仍然许多人坚持对云梦泽这样的看法,甚至把云梦泽看成古代楚国的象征。
为了揭开云梦泽的神秘面纱,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曾经对湖北的数百个小湖泊进行了实地的科学调查,因为一直有人认为云梦泽最后是分解成了无数的小湖泊,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至少三万年以来,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不存在一个跨长江的云梦泽存在。
云梦泽的缩小:
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有着自北向南倾斜的趋向,荆江东岸分流夏、涌二水所塑造的三角洲也向东南方伸展。
至魏晋南朝时期,随着云梦泽主体向东南部的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原在三角洲北部沔北的云杜县迁到了沔南(治今沔阳县西)。接着西晋分华容县东南境增设监利县(治今县北)。
东晋又在汉南平原与夏州的接壤地带,即今沔阳县城关附近增设惠怀县。南朝时,云梦泽的主体渐次东移至云杜、惠怀、监利一线以东,伸展到江畔的沌阳县境(治今武汉市蔡甸区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县也为水体所淹而撤销了。
整个云梦泽被分割为大浐湖(今沔阳县西)、马骨湖(相当于今洪湖县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汉阳县南)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其范围也仅余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唐、宋时,随着江汉内陆三角洲的进一步扩展,日渐浅平的云梦泽主体,已大多填淤成陆。唐宋志书已不见大浐湖的记载。马骨湖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夏秋汛涨”,虽“淼漫若海”,然“春冬水涸,即为平田。
周廻一十五里”。太白湖周围也沼泽化,陆游、范成大舟行经此,已是一片“葭苇弥望”的“巨盗所出没”的地区而有“百里荒”之称。
北宋初期,在今监利县东北六十里设置玉沙县,管理和开垦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历史上着名的云梦泽基本上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所代替。到了1934年就减到2691平方公里,浩浩八百里洞庭,至2000年已只剩下300里。
❽ 云梦县的历史沿革
云梦古时属荆州之城,周为云梦荆州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属楚国。
自秦至魏、晋、南北朝,一直属安陆县。
南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分划安陆县南境设置云梦县,县治在云梦城。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省云梦为镇并入安陆县,元佑元年(1086年),复立云梦县。
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安州为德安府,云梦县隶属德安府。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在湖北建立政权,改云梦县为固州。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后复立云梦县。
中华民国建立,废府设道,云梦县属湖北省江汉道。1926年废道,直隶于省。
1932年,湖北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云梦县属第五区(区署驻随县,1936年起改称第三区),直到解放。
1948年4月,建立的云孝人民民主县政府,隶属中原解放区江汉区鄂中专署。
❾ 孝感市云梦县有哪些高中
云梦县高中有:云梦实验中学、湖北省云梦县第一中学、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义堂恒新中学、云梦曲阳高中
1、云梦实验中学
云梦县实验中学始建于1981年,是省教委首批命名的实验初中。校园占地47.77亩,建筑面积达11777平方米。学校配备有多媒体教室,标准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档案室、多功能阶梯教室、微机室、体育活动室,建有标准的足球运动场和250米环形跑道,开辟了80米长的文化长廊。
2、湖北省云梦县第一中学
湖北省云梦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41年秋,初名为梦醒中学。1949年云梦解放,学校更名为湖北省云梦县初级中学,由县长朱道平兼任校长。1956年改称云梦县第一中学。1961年底学校正式定名为湖北省云梦县第一中学。1964年郭沫若为学校题写校名。1978年被确定为湖北省108所重点中学之一。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金秋,中共云梦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整体搬迁云梦一中。1997年8月28日,云梦一中新校工程竣工暨搬迁成功庆典隆重举行。2000年被评定为孝感市示范学校。
3、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
2015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新高中由两所孝感市示范高中——曲阳高中、梦泽高中整合组建,定名为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
黄香高中占地190亩,可容纳学生4500人,有大型运动场、体育馆和图书馆、标准化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环境优美东依十足曲阳河,西临千年楚王城,北接云梦博物馆。校园布局合理,设施一流;比肩而立;运动场馆,学生寝室按先现代化公寓标准配置,设施齐全生活便利。
4、义堂恒新中学
义堂恒新寄宿制双语学校坐落在荆楚大地古泽云梦的汉水府河之畔,位于千年文化教育名镇义堂镇农贸街,北距云梦第一文化名人——春秋战国时楚国令尹(丞相)子文出生地仅1公里,南离“二十四孝”之首被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郎”汉孝子黄香墓仅2公里,门临316国道,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之地。
5、云梦曲阳高中
云梦县曲阳高中组建于1997年8月。是云梦县教育局直属的一所高级中学。2015年云梦曲阳高中和云梦梦泽高中合并成了新的云梦黄香高中。黄香高中由该县两所原公办高中曲阳高中、梦泽高中重组而成,目前在校住宿生2700多人,是云梦县教育改革创新模式的试验田。云梦曲阳高中现已成为了历史。
❿ 历史上的云梦泽在哪里
说起云梦泽,大家都会想到孟浩然曾经写给张九龄的那首诗:八月湖太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把洞庭湖写的气势磅礴,但却留下了一个历史迷案,就是云梦泽到底在哪里。关于云梦泽,历史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为了揭开云梦泽的神秘面纱,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曾经对湖北的数百个小湖泊进行了实地的科学调查,因为一直有人认为云梦泽最后是分解成了无数的小湖泊,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至少三万年以来,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不存在一个跨长江的云梦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