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万圣节的历史
万圣节(HALLOWEEN)为每年的11月1日,源自古代塞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是西方传统节日。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榶果。
节日起源
1、凯尔特人的萨温节 在古凯尔特人的信仰里,新的一年于11月1日开始,或称萨温节(Samhain)。正如比较短的白天象征新一年的开始,日落亦象征新一天的开始;所以每年收割的节日于10月31日晚上开始。不列颠群岛的德鲁伊教徒会燃点农作物作为祭品,而当他们围着火堆跳舞时,太阳季节便会完结而萨温节随即开始。凯尔特人相信死亡之神Samhain在10月31日的晚上会和鬼魂一起重返人间,寻找替身。因此他们燃点火炬,焚烧动物以作为死亡之神的献礼。还会用动物的头或皮毛做成的服饰打扮自己,发出古怪的声音,使死亡之神认不出自己,避过灾难。这就是今天万圣节化妆舞会的由来。过了当晚,鬼魂回到阴间,一切回复平静。
2、古代克勒特人属阴节 原来万圣节源于古代克勒特人(Celt,即爱尔兰人祖先)的属阴节(Samhain,读作Sow-in)。 基督教传入后,为同化异教,就把原有的万圣节(AllSaints'Day或AllHallows)改在同一日,就是十一月一日,而十月三十一日就变成万圣节前夕(Halloween)。 万圣节的其他习俗也有些邪术和迷信的起源,例如挖了人脸的大南瓜(Jack-O-Lantern)。据说是个叫杰克(Jack)的人,因为行为极端恶劣,死后连天堂或是地狱都不予接纳,只好到处游荡徘徊,找到一个箩卜(Radish),挖空了中间,放些烧红的煤块,好在黑暗中找路。此外,万圣节的服装起源于属阴节祭礼中,参加者宰杀牲畜并披上牲畜的皮。还有,参加者戴上的各式面具原是为逃避邪灵的,也流传了下来。
‘贰’ 万圣节至今已有多少年了
我不知道但是还知道一些资料:
西方节日,在每年的11月1日,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万圣夜)。每当万圣夜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给糖就捣乱”的恶作剧。另外还有美国同名电影。
‘叁’ 万圣节的来历是什么
对于作者提出的问题,小编有以下三个观点来答复:
一、万圣节的由来
三、为什么国人喜欢过万圣节
这是中国有钱人心里在变化的开始(崇洋媚外;,中国地大扬博,那么多好山好水好景装不下他,偏要迷恋外国风景。把在回人身上赚的钱去外国消费(这里特别提到的是移居他国的国人)。一旦有钱,性质变了。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中国的弊病。国家必须有效控制。一旦财产转移他国,就不想到爱祖国,爱人民了。这其实是一种小人见识,心中藏不下大我爱国主义。如果所有有钱人都远样,启不是把社会风气带坏?
‘肆’ 万圣节是好久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每年的11月1日是万圣节(Hallowmas),南瓜是万圣节的代表。10月31日是万圣夜(Halloween),华语地区常将万圣夜称为万圣节。
‘伍’ 万圣节的历史
万圣节,是天主教、圣公宗和东正教都有的节日。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在天主教会和圣公会中,万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
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
在正教会中,诸圣节是圣灵降临节(Pentecost)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因而标志着复活节季度的结束。
公元1世纪初,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万圣节仍然被称为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的圣人(Hallow)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另由于文化的差异,其他地区的人们会时常将万圣夜误称为万圣节。
不同于圣诞节和平安夜,万圣节与万圣夜并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往往就将西方的“万圣夜”认为是万圣节,因为当夜过了12点,就算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陆’ 万圣节的历史已经超过了6000年,世界上还有哪些这样古老的节日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
‘柒’ 万圣节多少年的历史了
关于万圣节的来历,版本繁多,流传较广的是: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基督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
Hallows'
Day)。“Hallow”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天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人则惧怕死人的魂灵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万圣节原本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月节是赞美春天一样。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惊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万圣节前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古罗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个节日,那是用来向他们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们在熊熊的篝火前烤坚果和苹果。我们的万圣节似乎就是由古罗马人的节日与德鲁伊德的节日糅合而成的。
万圣节的活动原来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进行。但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用来赞美秋天,却让它变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节日。
‘捌’ 万圣节的由来
万圣节是诸圣节(All Saints’ Day)的俗称,本是天主教等基督宗教的宗教节日,时间是11月1日。天主教把诸圣节定为弥撒日,每到这一天,除非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否则所有信徒都要到教堂参加弥撒,缅怀已逝并升入天国的所有圣人,特别是那些天主教历史上的着名圣人。紧随诸圣节之后的是11月2日的诸灵节(All Souls’ Day),这一天缅怀的则是已逝但还未升入天国的灵魂,信徒们会祈祷他们早日升天。
万圣节前夕,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许多亚洲地区的人将万圣节前夕误称为万圣节。
万圣节前夜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前一天晚上(也就是万圣节前夜),小孩们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