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大军阀是那四位。
只有三大军阀。
军阀割据时期的三大军阀是指: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一、直系军阀
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许多朋友可能不知道直隶省是什么意思,其实直隶省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河北省,康熙时期将其称为直隶省。在 1928年6月20日,经国民政府决定,就将直隶省改名为了河北省。
因此直系军阀也就是大多数都来自于河北省。而直系军阀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其首领之位。这里的冯国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冯巩的祖父。
二 、奉系军阀
“奉系”的称号是因为其领袖张作霖来自于奉天,故称之为奉系。当时的东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皆属于张作霖的地盘。他的儿子张学良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三 、皖系军阀
皖是安徽的简称,因此所谓的皖系即指安徽一带的军阀。皖系的首领为段祺瑞,老家在安徽,而皖系的绝大多数将领也都来自于安徽,因此称之为“皖系”。皖系占领的省份有安徽、浙江、山东、福建这四个。
(1)历史上有什么军阀扩展阅读:
除三大军阀以外的军阀:
1、晋绥系军阀
晋绥系军阀以阎锡山为首,有徐永昌、杨爱源、商震、傅作义等人。在北洋出身的军阀之中,晋绥系势力并不算强,但却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军阀之一,虽然后投身于国民政府,但仍然相对独立,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阎锡山与晋系军阀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晋绥系军阀顾名思义,其势力主要在山西一带。
2、西北军阀
西北军阀以冯玉祥为首,有宋哲元、鹿仲麟、刘郁芬、张之江、李鸣钟、孙良诚等人。早先是指冯玉祥统率的“国民军”,后杨虎城率领的17路军也被称为西北军。西北军阀算是北洋几大军阀中较弱的一个,尤其是冯玉祥,由于经常变换阵营,被戏称为“倒戈将军”。
3、滇系军阀
滇系军阀早期以唐继尧为首,在西南军阀中算是比较强势的一位,主要辖滇、黔两省,后向四川扩张。1927年2月6日,滇系内部发生政变,云南四镇守使倒唐,龙云成为滇系军阀首领,还有卢汉、胡若愚等人。滇军内部较为统一,没有明确的派系之分,这也是云南在民国时期较为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4、桂系军阀
桂系军阀早期以陆荣廷为首,有沈鸿英、陈炳琨、莫荣新等人,最为强盛的时期曾控制着两广地区,但在后来内部发生矛盾,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取代了陆荣廷。李宗仁和白崇禧此后加入国民政府,称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存在时间较长。
5、黔系军阀
以刘显世为首,有袁祖铭、周西成、王家烈等人,其主要势力范围在贵州。由于贵州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原因,导致黔系军阀的依附性和掠夺性都比较强。1935年2月,被长征的红军在遵义地区击败,此后被蒋介石直接收编,黔系军阀作为独立力量就此消失。
6、湘系军阀
以汤芗铭为首,有唐生智、谭延闿、何键、赵恒惕、程潜等人,势力主要在湖南。在袁世凯死后,汤芗铭还想依仗黎元洪、段祺瑞继续当湖南都督,但此后护国湘军逼向长沙,汤芗铭随即逃出长沙,湘系军阀就此消失,汤芗铭此后投靠了直系军阀。
7、粤系军阀
早期以陈炯明为首,后以陈济棠为首,是民国初期的军阀之一,但存在时间较短,在北伐之前,广东就已经被统一。
8、川军
川军的势力主要在四川,但却一直都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从辛亥革命一直到抗战时期,派系林立,有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邓锡侯、潘文华、王陵基等人。
参考资料:网络-三大军阀
参考资料:网络-军阀
2. 民国时期的军阀都有哪些
一、【北洋军阀】:
1、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冯玉祥(先期)、孙传芳。主要将领有:王占元、陆建章、孟恩远、李纯、陈光远、齐燮元、王承斌、萧耀南、方本仁、周荫人、孟昭月、陈调元。
2、皖系军阀:领袖段祺瑞。主要将领有:徐树铮、张怀芝、倪嗣冲、段芝贵、吴光新、曲同丰、陈树藩、张广建、陆洪涛、杨善德、卢永祥、何丰林、李厚基(先皖后直)。
3、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元老: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孙烈臣、吴俊升;新派:杨宇霆、五虎将(即姜登选、郭松龄、韩麟春、张宗昌、李景林)、褚玉璞、邢士廉、毕庶澄。
二、【西南军阀】:
1、滇系军阀:蔡锷、唐继尧(联帅)、顾品珍、刘显世(附滇)。
2、桂系军阀(旧桂系):领袖陆荣廷。主要将领有: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
(2)历史上有什么军阀扩展阅读
民国军阀发展:
20世纪初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义上服从“中央政府”的统治,但他们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势力并为扩大自己的势力采用各种手段,以军队作为主要政治资本的势力。
分为内外两方面原因。延续时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分为两大阶段,北洋军阀混战阶段和国民党新军阀阶段。
3. 中国有几大军阀
皖系、奉系、直系、桂系、滇系、粤系、晋绥系、黔系等。
1、皖系
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
皖系军阀武力统一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也为直系将领所反对。直皖军阀的权力争夺日益加剧。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军击败。
段祺瑞下野、皖系重要头目被通缉,安福国会解散,北京政府由直系控制。皖系军阀逐步被消灭。1924年11月,段祺瑞受国民军、奉系、直系余部推举,任“临时执政”,但他已不是作为皖系首领执政,而只是各派军阀争夺权力的缓冲人物。
2、奉系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称奉系。
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三个行省,称“东三省”。驻奉天省新军为第二混成旅。
1909年奉天军队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张作霖师长。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北洋政府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
3、直系
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政治上亲英美,代表旧地主。
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其首领之位。
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主要割据在江苏、江西、湖北三省。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
4、桂系
桂系是指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先后以广西为统治基地,以广西籍军政人物为主要代表的军政集团。按代表人物来分,可以分为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以及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原清政府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投向革命,实际上却逐步排斥同盟会人员而逐渐走向军政集团统治。其势力在史学界通常称之为旧桂系。
5、滇系
滇系军阀为西南军阀派系之一。辛亥革命后,唐继尧及其部下顾品珍等统治云南,不断派兵进占贵州、四川等省,被称为“滇系军阀”。
滇系军阀早期以唐继尧为首,主要辖滇、黔两省,后向四川扩张。1927年2月6日,滇系内部发生政变,云南四镇守使倒唐,龙云成为滇系军阀首领。
6、粤系
粤系军阀,为民国初期军阀之一,代表人物有陈炯明,张发奎,李济深,陈济棠。
7、晋绥系
晋系军阀是民国时期以山西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军阀的统称,活动时间38年。
1912年中华民国肇始,山西省拥护共和,宣布脱离清朝“独立”,这是其产生时期,袁世凯去世之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主要有直系军阀、奉系军阀、皖系军阀等。
直系、皖系等主要军阀势力都在 1927年南京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进而北伐之后消失,1930年中原大战是其最鼎盛时期,“抗战”胜利后一直在解放前夕山西解放之后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主要代表人物有:阎锡山(后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徐永昌、商震等。
8、黔系
黔系军阀也是西南军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由于贵州是一个贫瘠、弱小的省份,经济基础薄弱,因而它具有依附性和掠夺性两个突出的特点。
所谓依附性,是指黔系军阀在其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常常要依附邻省如滇系军阀等大势力;所谓掠夺性,是指黔系军阀在对外发展过程中,矛头常指向四川、湖南等比较富庶的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民国军阀
4. 旧中国:有几大军阀分别有那些
旧中国的军阀有直系军阀,晋系军阀,滇系军阀,西北军阀,北洋军阀。
1、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政治上亲英美,代表旧地主。
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其首领之位。
2、晋系军阀是民国时期以山西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军阀的统称,1912年中华民国肇始,山西省拥护共和宣布脱离清朝“独立”,中国出现了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1927年南京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进而北伐之后消失,1930年中原大战是其最鼎盛时期,“抗战”胜利后一直在解放前夕山西解放之后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主要代表人物有:阎锡山、徐永昌、商震等。
3、滇系军阀为西南军阀派系之一。辛亥革命后,唐继尧及其部下顾品珍等统治云南,不断派兵进占贵州、四川等省,被称为“滇系军阀”。
滇系军阀早期以唐继尧为首,主要辖滇、黔两省,后向四川扩张。1927年2月6日,滇系内部发生政变,云南四镇守使倒唐,龙云成为滇系军阀首领。
4、西北军阀泛指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初年在中国西北地区发迹的军阀,主要成员有冯玉祥所统帅的“国民军”。后来杨虎城所部17路军也被称为西北军。于1919年改编为“西北边防军”,是为名称之始。
5、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
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的称呼。
5.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军阀除了张作霖,还有三位是谁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冯玉祥///北伐他们.......houlai 蒋、冯、阎、桂四大军阀,分别是蒋系蒋介石、冯系冯玉祥、阎系阎锡山、桂系白淙禧李宗仁
6. 1937-1949 中国都有哪些 军阀 或者派系
国民党军派系说起民国时期,它主要是指辛亥革命后建立共和政府(1912年)到国民党退守我国台湾地区(1949年)这38年的历史。国民党前期主要依靠各种地方武装,以至于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一直到1925年,他们才真正拥有自己的军队——国民革命军。
尽管如此,军队内部仍然派系林立。这种派系源于将领身上所携带的各种标签,包括籍贯、学校、老师等。如果大家是老乡、校友或者同门,则自然可以进入一定的圈子,大家互相提携,最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派系。
国民党军队中地方派系众多,比较出名的就有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晋绥系(阎锡山、傅作义)、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冯玉祥)、粤军(陈济棠、张发奎)、湘军(何健)、川军(刘湘、刘文辉、杨森)、黔军(王家烈)、滇军(龙云、卢汉)、鲁军韩复渠、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新疆盛世才等势力。
即便是蒋介石最为倚重的中央军系统,也根据当时着名的三所军校而划分为黄埔系、保定系和陆大系。三个派系互有交叉,那些同时在这三所军校学习过的将领基本都可以和三个派系搭上边,其在军队一般也混得如鱼得水。当时就有人形容中央军将领基本都是“带绿帽子(陆大),穿黄马褂(黄埔),讲着一口保定话”。
由于蒋介石曾经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中央军中的黄埔系自然是他最信得过的嫡系。黄埔系中又主要分为黄埔长官系和土木系。前者以曾经的黄埔总教官何应钦为首,其成员阵容强大,包括胡宗南、卫立煌、顾祝同、杜聿明、宋希濂、王敬久等将领。尽管他们不敢明目张胆拉帮结派,但是曾经的黄埔二号人物完全可以指挥得动这些黄埔生。
土木系则以陈诚为首,其起家部队为十一师和十八师(“十一”合起来为“土”字,“十八”合起来为“木”字),该系将领包括所谓“四大金刚”、“十三太保”,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罗卓英、黄维、胡琏等人。
军队的派系斗争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政府的动荡,最终败于人数和装备都不占优势的解放军手中也就不难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