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头脑中理清中国古、近代史简要脉络有什么窍门我是学理的,有没有易于记的简要口诀或按什么主线梳理好
我是学历史的。。。古代史有个特别好的整理脉络的口诀,就是传统三字经里那段有关历史的,就是这段: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至于现代史,那个没有诀窍。其实说实话,历史学知识都是长期的积淀,没什么可以速成的
Ⅱ 如何比较系统地了解民国历史
什么书我说不上来
我只能提醒楼主:尽量不要看东亚的历史书
东亚人的历史书篡改的快成小说了,能相信的大概只有人名
想了解民国历史,最好在网上找一个对北京政权和台北政权都比较中立的国家,读他们的《中国史》,西欧也写过很多中国史,虽然他们对自己历史也有篡改,但对外国史写得还是很客观公正的。
Ⅲ 如何理清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历史
一:北洋军阀
袁世凯。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
二:直系军阀: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首领。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
三:皖系军阀:
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系北洋军阀的主力,势力最大。主要头目有徐树铮、卢永祥、靳云鹏、倪嗣冲、陈树藩、段芝贵等。
四: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
五:晋系军阀:
晋系军阀集团统治山西38年之久。晋系军阀集团以阎锡山为首领,还有几位主要将领徐永昌、杨爱源、商震、傅作义等。
六:滇系军阀:
滇军是旧中国军阀割据时代一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军阀势力。以唐继尧为首的一些新军军官热衷于独裁专制、穷兵黩武。它们靠在反清反袁斗争中钻营,把云南新军变成一支控制滇政,称霸西南的军阀队伍。
七:桂系军阀:
民国时期以广西及当地人为中心结成的一个军政派系。依时间和代表人物可以分以下两派:陆荣廷等为代表的旧桂系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代表的新桂系。
八:西北军:
西北军泛指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初年在中国西北地区发迹的军阀,主要成员有冯玉祥所统帅的“国民军”。后来杨虎城所部17路军也被称为西北军。于1919年改编为“西北边防军”,名称之始。
九:黔系军阀
黔系军阀也是西南军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由于贵州是一个贫瘠、弱小的省份,因而它具有依附性和掠夺性两个突出的特点。所谓依附性,是指黔系军阀在其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常常要依附邻省如滇系军阀等大势力;所谓掠夺性,是指黔系军阀在对外发展过程中,矛头常指向四川、湖南等比较富庶的地区。
其他还有一些军阀,比如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四川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浙系军阀:孙传芳。在此不一一介绍。
军阀割据,在当时只要是手里有钱有兵就能有地盘,今天依附于他,明天又依附于另一个他。
Ⅳ 介绍中华民国的历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统一之后,民国进入所谓的“黄金十年”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4)如何理清民国历史扩展阅读
中华民国法律制度: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于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仿法国式的责任内阁制:盖当时的参议院为抑制袁世凯的野心,乃将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使袁世凯成为虚位总统。总纲以简洁的文字,将国家的要素作原则性的规定。人民权利义务的保障已有详尽的规定,并设有法律保留条款。
大总统副总统的选举:仍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精神由参议院选举。司法已有独立审判规定,符合三权分立原则:《约法》规定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织。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Ⅳ 想了解民国历史,要看些什么书
想了解民国历史,我推荐以下四本书。
一、 通史类
《国史大纲》直排正体字本,全2册,钱穆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书籍简介:这是一部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纳,删其琐节。内容于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惟但求其通为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闻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至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备,则待教者读者之自加参考,自为引伸。本书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
推荐理由:民国史只是漫长的国史中的短暂一瞬,本书能够让读者找到研究出发点。
二、 断代史类
《中华民国史》12卷本,李新总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2002年版;
书籍简介:本书是大陆民国史学科的奠基之作,亦是国内民国史学科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着作;目前已出版下列各卷:
第一编第一卷(辛亥革命与南京临时政府),1981年,李新主编;
第二编第一卷(袁世凯统治时期),1987年,李宗一等着;
第二卷(北洋军阀皖系统治时期),1987年,彭明、周天度主编;
第五卷(北伐战争与北洋军阀的覆灭),1996年,杨天石主编;
第三编第二卷(从淞沪抗战到卢沟桥事变),2002年,周天度等着;
第五卷(从抗战胜利到内战爆发前后),2000年,汪朝光着;
第六卷(国民党政权的总崩溃与中华民国时期的结束),2000年,朱宗震、陶文钊着。
已经完成并即将出版的各卷为:
第二编第三卷(北洋军阀直系统治时期);
第四卷(国民革命的兴起);
第三编第一卷(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第三卷(抗日战争的爆发和相持阶段的到来);
第四卷(抗战相持阶段的继续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推荐理由:本书为我国社科院近史所进行了30余年研究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这套着作“奠定了中国大陆民国史学科的研究基础,代表了中国大陆民国史研究的水准”,也就是说,这套书是今后大陆民国史研究的典范、标准、基础和规定,也是北京官方对于1911-1950年历史的最终认定。
三、 党史类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杨奎松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书籍简介: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从国民党史的角度研究国共关系的着作,从而将国共关系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利用国共双方大量可靠、翔实的历史档案(包括档案馆档案)和许多重要人物的日记、回忆录,多方查证重大史实,全面论述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
推荐理由:书中对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及国民党各派系对国共合作的态度;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剿”共决策过程;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政策的演变过程,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态度;抗战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决策,1949年国共北平谈判等。在这些问题上,作者吸收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而且有新意和开拓性;
《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全3册,崔之清编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书籍简介:本书以纵向的时序分期为骨架,横向的结构形态为肌体,考察了国民党(1905~1949)的历史。研究重心在国民党的政治结构与社会结构,兼及政治理念、权力斗争、派系冲突与整合、党务活动、党务经费等相关领域。尤其重视结构分析和数量分析,探究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演变的特征与规律,求证国民党结构形态变化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以及对国民党政权造成的复杂影响,分析导致其结构变动的多元因素,从深隐层次探讨和揭示国民党及其政权结构性失败的根源,从而对国民党革命和执政的兴衰历程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解释。
推荐理由:中国大陆的另一个民国史研究重镇为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本书即是该中心学者通力合作的结果。
Ⅵ 历史学高手进,简要说说中华民国的历史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中华民族是指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 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斯坦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共56个民族。
中华民国和中华民族的区别就是中华民国是由国民党建立的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而中华民族泛指汉、蒙。回、藏等56个生活在中国的民族。
清朝之后就是民国了,辛亥革命后就没有皇帝了。。。
Ⅶ 如何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
五代十国在我国四千多年的历史上也算是一段十分混乱割据的时代了,不同于春秋战国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好歹有个名号,而且相关里文学作品也能帮我们加深印象,也不同于三国时代那种乱中有序的格局,五代十国给人感觉更多的是冷不丁冒出一个国家,不多会一个朝代有分崩离析,所以想弄清楚五代十国,最重要的是从整体上先进行把握。
五代十国本就是我们上学时很头疼的一段历史,因为他很多朝代的名字跟我们熟知的唐汉周类似,容易混淆。而且朝代众多,时间上也很难记忆。所以面对这么复杂零碎的知识,想单纯靠技巧记忆是很难产生高效率的,还需要我们多多接触,多多背诵才会有好效果。
Ⅷ 关于民国历史的一些问题,历史大神看过来
军阀混战应该是1920年到1930间吧,其实在整个民国时期都很乱。东北的经济发展一般是殖民者的发展,重比较工业发达。农民当然是种地啦,商人一般是纺织或者是基本的手工作业,军火还是有的,不过一般的商人世家是没有的。地方势力主要是以张作霖的军阀为主。
日本入侵东北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开始的。大家族逃难的就有很多了。东北的局面是张作霖地头蛇为主,所以日本人还不敢妄动,但是最后因为日本人见张作霖不听话就把他灭了,然后张学良就投降了老将,然后卢沟桥事变后,东北就彻底沦陷了,经济当然是以日本人的工厂为主了。江浙地方受到的侵害比较少,经济发展还行,地方商会当然会有,影响比较深的就是荣氏家族吧 ,很多的。
Ⅸ 如何评价中华民国这段历史
民国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像现代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既有新与旧的交锋,也有中国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从社会秩序来说,民国时期确实混乱,国家分裂、军阀混战、外地侵略、内战频仍;但就在中国学术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而言,民国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民国时期大师辈出,思想自由而活跃,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社会制度论战、发展道路论战,既总结了清代学术成果又奠定了当代内地与台湾学术研究的基石。应该说,民国时期的人们思考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今天仍然在思考,他们没解决的问题我们今天也没有彻底解决。民国之所以是乱世,恰恰是因为传统向现代过渡导致的社会混乱。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民国绝不是黄金时代,对于中国绝大多数贫苦农民来说,民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悲惨岁月,民国时期底层群众蒙受了很大的苦难。
Ⅹ 民国军阀混战史一文读懂,深度好文,谁写的
你说的这篇文章原创是“知乎”的网名为“豆子,人民艺术家”,最早于2015年12月25日在“知乎”回答“如何理清民国时军阀混战的历史?”问题时所作,并被广为转发,最多的是从新浪博客“一云的博客”转发。你说的这个标题是后期转发时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