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19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1919年中国发生的事件具体如下:
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这一事件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2、学生和群众的抵制日货事件,一定条件下刺激了民族产业的发展;教育界引起巨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废除学监制,在“开放女禁”呼声下,1919年秋,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岭南大学开始破例招收女生。
3、工人罢工事件,1920年五一,北京学生联合会散发《五一历史》传单,使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理论传入工人阶层,为共产党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4、7月14日,毛泽东主编 的《湘江评论》创刊。此后在《湘江评论》多次评论时事,往往一针见血。
5、11月12日,日本人制造“台江事件”,北京政府外交部向日本驻华公使发出抗议照会。这次时间也是这一年中日本人为了争夺中国山东等区域搞的小动作。
(1)1919年1月材料以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1919年的重大意义:
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在其开始,只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6月3日之后,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圈子,形成全国范围内工学商联合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以崭新的战斗姿态、英勇顽强的精神和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显示出自己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锋队伍和领导力量。毫无疑问,中国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对五四运动获得重大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1919年
㈡ 材料一:1919年1月18日,战胜的协约国为了签订和平条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
(1)特点:三巨头控制和会(或英法美三国操纵了会议)(1分);列强矛盾重重;(1分) (2)弱国无外交(1分)慕尼黑阴谋(或慕尼黑会议)(1分) (3)相同点: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1分),都确立了战后的世界体系,(1分)都对德国进行了处置。(1分)
㈢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答。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战胜国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中国政府
①五四运动,青年节。 ②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③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 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阶级条件。 |
㈣ 1919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1919年1月5日德国纳粹党成立; 1919年1月 18日 巴黎和会召开;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6月3日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进行大规模政治罢工; 1919年9月16日 周恩来组织的觉悟社成立。
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
(1)五四运动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4)前期主力是学生,后期主力是工人 (5)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㈥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答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战胜国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中国政府也
①五四运动,青年节 (2分) ②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分) ③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2分) 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阶级条件。(2分)
㈦ 日本占领山东青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1914~1922年,1938~1945年,日本先后两次侵占青岛,对青岛进行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青岛人民受尽欺辱、剥削和压迫。 第一次日本占领时期(1914~1922) 日德战争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就多次派出军政要员来青岛进行调查,窥探青岛德军的情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把驻青岛军队大部撤回本土,这给对青岛垂涎已久的日军以可乘之机。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8月15日,日本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将胶州湾移交给日本,以便归还中国。德国未予理睬,日本逐于8月23日借“英日同盟”名义对德宣战。
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青岛,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罪恶的争霸战争。11月7日,德人投降。11月11日,日本军队进入青岛市区,日本如愿以偿,开始对青岛进行统治。 第二次日本占领时期(1938~1945) 青岛沦陷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在青岛制造了“八一四事件”,也称“德县路事件”。1937年8月14日,有日本水兵五六人,走到德县路天主教堂附近,遭到了由日本特务机关指使的化装成中国人的日本浪人的狙击,有两人毙命,这就构成日军入侵的借口。在青岛海面上,早就停有日军舰10余艘,这时都卸下炮衣,欲以4舰入侵大港,并准备全部海军武装登陆。同时,陆地上的日本特务机关,指挥居留民团与在乡军人蠢蠢欲动。侵略者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1937年10月1日,蒋介石任沈鸿烈为青岛军总指挥,12月4日又电令沈实行“焦土”抗战,并相机撤离青岛。12月18日,日本陆军参谋部发出侵占山东和青岛的作战指令。同日下午8时,沈鸿烈下令青岛保安队用炸药炸毁了日本在青岛的九大纱厂、青岛啤酒厂、铃木丝厂、丰田油厂、两个橡胶厂、四方发电厂、两个自来水源地及港口塔吊、青岛船坞等主要机械设备、工厂厂房。12月25日,沈鸿烈又下令将被困在胶州湾内的中国海军第三舰队7艘军舰和港务局的5艘小火轮及其他船只共20余艘装上泥石自行凿沉于青岛港主航道之中。12月26日日军占领济南,山东已大半沦于敌手,胶济铁路西段亦为日军进占,青岛已陷孤立。1938年1月10日上午9时,“日海军陆战队在距青岛东18里之沙子口登陆,开入市内……”而国民党北方舰队司令兼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在日军尚未进击青岛之前,于1937年12月27日,即率其海军陆战队、保安队、警察队等撤离青岛,南去徐州。日军未发一弹,就占领了青岛市各要地。从此,青岛第二次沦于日本帝国主义之手。
㈧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
(1)五四运动。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曹汝霖。 (3)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阶级; 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4)忧国忧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
㈨ 1919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大事件发生
1、1919年1月陈独秀、李大钊呼吁除三害,兴三利。 2、1919拿4月《每周评论》刊载《共产党宣言》的部分文章。 3、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 4、1919年6月北京发生“六三”事件,近千名学生被捕。 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发生罢工、罢市、罢课,声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抗议北京“六三”事件。 5、1919年9月李大钊在本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完整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㈩ 1919年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1919年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着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代表(即当时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一定条件下刺激了民族产业的发展;教育界引起巨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废除学监制,在“开放女禁”呼声下,1919年秋,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岭南大学开始破例招收女生。 3、工人罢工事件。 北京学生联合会散发《五一历史》传单,使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理论传入工人阶层,为共产党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4、《湘江评论》创刊 7月14日,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创刊。此后在《湘江评论》多次评论时事,往往一针见血。 5、日本人制造“台江事件” 11月12日,日本人制造“台江事件”,北京政府外交部向日本驻华公使发出抗议照会。这次时间也是这一年中日本人为了争夺中国山东等区域搞的小动作。
与1919年1月材料以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