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徽有多久的历史(详细点哦)
[文明源头]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历史风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鲧是雄居大河南岸位于嵩高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富有平治水土的经验,在与尧舜斗争中失败。后来,禹在伊洛河一带,纠正过去以塞为主的错误做法,改为以疏导为主,开展新的治水工程。他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陂障洼地的薮泽散流,使肥沃的平原广野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难,散漫的流水又能积到一定的地方。禹平治水土,发展生产,得到群众支持,博得许多部落首领的拥护,确立了禹王权。为巩固政权,禹又沿颖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今安徽省蚌端口市西郊怀远县境内),大会夏、夷诸部从多邦国或部落首领,这就是"涂山大会",标志着夏王朝正式建立。后来,禹的儿子启在"钓台之享"大会正式废除"禅让制",开始了我国文明时代的历史。今天,在涂山上还留有相传建于汉代的禹王庙。
[艺苑奇葩]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流行于安庆、池州、徽州一带,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之一,它以安庆地方语言为歌唱基础,抒情见长,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富于韵味。黄梅戏剧目有大戏36本,小戏72出。唱腔100多种。伴奏乐器主要是高胡及民族乐器和锣鼓。黄梅戏以安庆为中心迅速发展,合肥及安庆市均有黄梅戏剧团和学校,农村有业余剧团。着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韩再芬等。
一、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
1.休宁县万安古镇
2.泾县桃花潭镇(原陈村古镇)
3.濉溪县临涣古镇
4.铜陵县大通古镇——和悦洲
(以上由历史文化保护区更名为历史文化名镇)
5.肥西县三河镇
6.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
7.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
8.岳西县响肠镇
9.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
10.桐城市孔城镇
11.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
12.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
二、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
1.绩溪县龙川村(原大坑口)——湖村——磡头
2.绩溪县上庄——冯村
3.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
4.歙县许村
5.黄山市徽州区唐模村
(以上由历史文化保护区更名为历史文化名村)
6.歙县棠樾村
7.泾县黄田村
8.固镇县垓下村
9.黟县屏山村
10.黟县南屏村
11.黟县关麓村
12.泾县查济村
13.肥东县瑶岗村
14.蚌端口市蚌山区孙家圩子村
15.歙县雄村
16.休宁县右龙村
17.休宁县黄村村
18.绩溪县石家村
19.肥西县小井庄村
20.歙县昌溪村
21.歙县瞻淇村
22.蚌端口市龙子湖区长淮卫村
23.肥西县启明村——新光村——鸽子笼村
24.凤阳县小岗村
三、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
1、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
2、东至县东流古街
(以上由历史文化保护区更名为历史文化街区)
3、五河县城关镇顺河街
‘贰’ 亳州划为地级市是哪一年
2000年5月。
1964年10月,国务院决定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各划出部分行政区域,为利辛县行政区域;治所设于利辛集。
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县级),其辖区不变;同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
1998年2月,收归省直接管辖(享受副地级待遇)。
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
截至2016年底,亳州市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三县一区,其中谯城区为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全市共有乡镇、街道89个,其中乡镇79个,街道10个。
(2)亳州历史多久扩展阅读;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公里,西部、北部与河南省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端口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面积8374平方公里。
自秦时置谯县以来,历经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县建制,其间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谯郡为 “陪都”。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韩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三年。亳州成为三朝古都之地。
‘叁’ 安徽亳州有哪些历史文化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亳”当时写作“薄”。《汉书·地理志》有注云:“亳同薄”。《史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曾几度迁都,人们将汤所都之地统称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南),北亳(今山东曹县一带),西亳(今河南偃师一带)。周代,此地称“焦”。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在此置谯县 曹氏公园,隶属砀郡。秦末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后,由于一时难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据谯县。西汉,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置谯郡,曹操以谯郡一带为基地,不断在军事和经济上扩充自己的力量。曹操在谯郡等地实行屯田,大力开展“军屯”、“民屯”,促进了谯郡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魏文帝皇初二年(22l年),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临,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
隋唐时期,几次更名,或亳州,或谯郡。明初,亳州降州为县,隶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年),亳县又升为州。清初,亳州隶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划为江苏、安徽两个布政使司。民国元年(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民国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行政公署。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其隶属关系和辖区不变。1998年2月归省直接管辖。2000年5月设立地级亳州市。 亳州历史文化: 亳州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亳”字甲骨文为“乇 ”。《说文大字典》解为:“商汤所都,京兆社陵亭也,从高省乇声”。“乇” 《说文大字典》释: “原义草叶也,从 穗,上贯一,下有根,象形”,读作 “zhe”,由此可见,亳的本义为生长着茂盛庄稼的高地,商初水害和粮食是涉及到国家根基的两大问题。因此所选建都之地必然是肥沃的高地。
风土民情
1.武术
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乡民多习武,特别是回民练武成风。亳州历史上武 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全国一些主要拳术套路都在亳州这一武术之乡生根开花。亳州武功在当代武坛上大展英姿,为世瞩目。
2.剪纸
亳州的旧时大户人家闺女出嫁,每件嫁妆都贴有色彩鲜艳、构图新颖的剪纸,好似一次剪纸大展览,引得市民们争相观赏。如今,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内和 许多单位的会议室,都饰以民间特色的剪纸,古朴、明朗、典雅、大方。它还作为礼品馈赠国外宾朋,并作为工艺品出口美国、澳洲、欧洲。
3.高跷
在中国民间广有市场,亳州高跷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训练有素的团体,场面一般很大,而且非常喜庆,里面人物各式各样,让人忍俊不禁,是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亳州高跷很有特色,且技艺高超。据传十八里集有 一位施先生,踩高跷站在八张方桌叠起的高台上,双手捧一簸箕米,倒折而米不撒出,人送绰号"倒拐"。
4.鬼会
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它十分精彩奇特。每逢正月十五乡间大班会 演出,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小鬼,纷纷登场。真是牛鬼蛇神,群魔 乱舞。
5.三斗
亳州作为商业都会,文化古城,在社会市井生活中有许多消遣娱乐活动,如斗鸡、斗蟋蟀、斗鹌鹑、踢毽子、听书、听戏、养鸟、养花、下棋、搓麻将等。 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种,被称为"民间三乐"。
6.肘搁
肘搁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 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7.地方戏
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梆剧,是亳州的特色剧种。近似豫剧,是亳州最受欢迎的一剧种。解放前,主要由涡河固定书棚和地方一些不正规徽戏班子演出。另外杨金贵和鲍志安的相声也是亳州的历史传奇。
‘肆’ 亳州什么时候建市的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 春秋。焦属陈国。陈于此营建“焦邑”,与焦邑毗连的是“夷邑”(故址在今亳州城东南部的城父)。焦、夷二邑是当时东南地区与中原腹地相沟通的交通要道。因而也是战略重地,“南北分疆,此亦争衡之所也”。 战国。公元前637年,楚将成得臣率师伐陈。夺取了焦、夷二邑,遂为楚地。尔后,楚平王筑谯城,并派太子建驻守城父,使得当时的谯、夷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秦置谯县,隶属砀郡。 西汉,谯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其疆域区划为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和西域长史府,各王国、属国按郡制;邑、道、侯国、公国等按县制。.
1948年8月,中共成立撤亳县设立亳州市,辖城关及郊区。
1949年2月,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专员公署。
1986年3月,重新撤销亳县设立县级亳州市,仍隶属阜阳行政公署。
1998年2月,脱离阜阳行政公署,归安徽省直辖。
2000年5月,设地级亳州市,管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一区。市政府驻谯城区。
‘伍’ 亳州有多少年的历史
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淮北市、蚌端口市相倚,东南与淮南市为邻。亳州市是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拥有机械制造、酿酒、卷烟、医药、纺织、食品、化工、建筑建材、印刷等十几大门类。亳州市是全国重要的药材、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优质茧生产基地,拥有药材、酿酒、果蔬、烤烟、畜禽、蚕桑等资源和经济优势,地方名特优产品较多。从商城王建都开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1986年撤县建市,同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可以看这个,非常全,而且权威http://ke..com/view/63589.htm?fr=ala0_1_1
‘陆’ 亳州的历史沿革
夏时亳州属豫州。
西周初时期,神农之后的姜姓焦国迁至于此。
春秋初期,焦国被陈国所灭,此地属陈国,陈于此建焦城。公元前478年,楚国灭陈国,筑谯城。
秦时,置谯县、城父县,谯县属砀郡,城父县以及大部分地区属泗水郡。
汉时,亳州先后属豫州、沛郡、沛国。建安末年设谯郡。
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谯郡为 “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 “五都”。
西晋时,在此置谯国,谯县是治所。
北魏正始四年(507年)为南兖州治所。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南兖州为亳州,治所不变,亳州之名始于此。
隋大业3年(607年)又改亳州为谯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谯郡更名为亳州,下辖谯县(今谯城区)、山桑县(今蒙城县)、城父县(今涡阳县西北)、临涣县(今河南永城)、酂县(今河南永城)、鹿邑县(今河南鹿邑)、永城县(今河南永城)、真源县(今河南鹿邑)8县。
宋时,亳州属淮南路,金时属南京路,下辖6县5镇。
元时,亳州属归德府(今商丘),下辖6县。元至正15年(1355),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 “韩宋”政权,以亳州为都城。
明朝初年,亳州一度为县,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又升县为州。
清初,亳州属安徽布政使司直辖。1864年,清廷镇压捻军后,析谯县、蒙城县、阜阳县各一部设涡阳县。
1912年,国民政府降亳州为亳县,由省直辖。
1964年,国务院决定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各划出一部成立利辛县。
1986年,国务院决定撤销亳县建制,设立亳州市(县级)。
1998年,收归省直辖(副地级)。
2000年,正式设立地级亳州市,下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
‘柒’ 安徽省亳州市的历史为多少年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亳”当时写作“薄”。《汉书·地理志》有注云:“亳同薄”。《史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曾几度迁都,人们将汤所都之地统称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以南,安徽亳州以北),北亳(今山东曹县一带),西亳(今河南偃师一带)。现在的亳州,系南亳故城域。周代,此地称“焦”。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在此置谯县,隶属砀郡。秦末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后,由于一时难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据谯县。西汉,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置谯郡,曹操以谯郡一带为基地,不断在军事和经济上扩充自己的力量。曹操在谯郡等地实行屯田,大力开展“军屯”、“民屯”,促进了谯郡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魏文帝皇初二年(22l年),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 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临,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 隋唐时期,几次更名,或亳州,或谯郡。明初,亳州降州为县,隶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年),亳县又升为州。清初,亳州隶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划为江苏、安徽两个布政使司。民国元年(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民国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行政公署。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其隶属关系和辖区不变。1998年2月归省直接管辖。2000年5月设立地级亳州市。
‘捌’ 亳州的来历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亳”当时写作“薄”。《汉书·地理志》有注云:“亳同薄”。《史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曾几度迁都,人们将汤所都之地统称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以南,安徽亳州以北),北亳(今山东曹县一带),西亳(今河南偃师一带)。现在的亳州,系南亳故城域。周代,此地称“焦”。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在此置谯县,隶属砀郡。秦末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后,由于一时难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踞谯县。西汉,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建安未年,析沛国之一部置谯郡,曹操以谯郡一带为基地,不断在军事和经济上扩充自己的力量。曹操在谯郡等地实行屯田,大力开展“军屯”、“民屯”,促进了谯郡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魏文帝皇初二年(22l),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
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临,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
‘玖’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大尹庄,距今多少年历史
我也不知道。
‘拾’ 亳州市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2010年5月21日成立地级亳州市,辖区三县一区,今年9月19号举办建市十周年庆典,楼上的瞎说什么!你可以之间网络亳州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