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去十三陵玩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去十三陵玩注意事项:
1、陵区内定为非吸烟区,严禁一切烟火。 严禁在树木、名胜古迹和公共设施上涂抹刻画,严禁攀登陵墙、围栏、明楼等建筑物。
2、在地宫里面参观的过程中,除了不能拍照外,还有就是尽量不要带吃的带喝的,应该不会有人在里面嬉戏打闹,毕竟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1)参观历史古迹时有什么忌讳扩展阅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Ⅱ 参观泰国寺庙的时候,有些什么规定和禁忌
1、去寺庙要整理好仪容
到泰国寺庙参观,一定一定要着装要整齐。
上半身:不能穿无袖的上衣、背心、吊带、或太过暴露的衣服,
下半身:不能穿没过膝盖的短裤、短裙,破洞裤也不能穿,总之,不能露肩膀露大腿,要求严格的寺庙甚至还不准穿拖鞋入内。
6、双手合十最礼貌。我们经常能看到泰国人双手合十打招呼,这在当地是非常有礼貌的表现。而且,在那里千万不要用脚去指物,更不要指人。不要用脚指人指物,特别是脚底不能冲着佛像,也不要用脚开门关门。
7、左手脏、右手显尊重。在泰国人的观念里,左手是不干净的,所以无论是吃饭还是待人接物,重要的、干净的东西都用右手,以示尊敬。
若是遇到只能用左手的情况,那你可以提前打个招呼:“左手,抱歉”。
8、尤其要注意红色和褐色的使用。因为在泰国,棺材上的姓氏是用红色笔写的,所以,他们很忌讳用红笔签字或者写别人的名字。同时,褐色是泰国人的禁色。这两个颜色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
Ⅲ 敦煌博物院保护石窟的重要措施给你什么启示你参观文物古迹时,我们要注意那些问题
注意保护历史~
Ⅳ 去陵园有什么忌讳
去陵园是有忌讳的,如果是一些公开开放的陵园,主要作用是勇于缅怀先人,让后代子孙铭记一些历史。那么通过社团组织的一些大型活动,只要在参观的时候,注意选择天气晴朗,不要阴雨连绵的日子,在参观的时候,保持内心的肃穆和对亡者的尊重,并没有太多的忌讳。因为集体组织,一般而言都是以教育为主,注重礼仪的引导,并不会触犯陵园墓地的风水,也就谈不上对参观者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个人来陵园墓地,处于祭拜的目的,在祭拜前最好选择斋戒,不能吃荤腥,作息时间规律。在祭拜的时候,注意自己的着装,不能浓妆艳抹,也不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要以素雅的衣饰为主。而且祭拜的时候,要心意虔诚。
如果是个人来陵园以游玩为目的,也需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言行举止,不能过分的张扬。毕竟陵园是逝者长眠的地方,需要清静。可以个人参观游玩,但是不能惊扰陵园中的逝者,以免带来风水上的冲撞,对游玩者带来运势上的影响。
那么陵园既然作为阴气重的地方,哪些人不是去参观祭拜呢?首先是三岁以下的孩子禁忌进入陵园。从命理学角度上来看,不管是国人的认知,还是传统民俗文化和一些历史传说,都认为三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看到成年人看不到的世界,能够感知到成人感知不到的磁场。在阴气重的陵园,很容易吓到三岁以下的孩子,甚至会给孩子招惹一些麻烦事,或者引发身体不适。
第二是孕妇是不建议去陵园的。除非孕妇有极特殊的情况,需要亲自去祭拜,否则以孕妇的体质,是不能出现在陵园这种阴气重的场合的,对于孕妇和她肚子里的胎儿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孕妇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亲自去陵园,也需要提前在腰间系上五彩绸带或者红绳。这样能避免陵园的阴气,冲撞自己的宝宝,最大限度的保护宝宝的平安。
第三一些有特殊情况的人,也不能去陵园。比如身体本身就很虚弱,或者正在生病当中,这样的人体格差,无法与陵园的阴气对抗,去陵园只会加重病情;或者一些身体上有刀口还未痊愈的人,他们的身体受到了侵害,内在的血肉裸露在外面,在陵园也容易导致二次感染;还有一些人喝了酒,意识还没有完全清醒,自身处于迷糊的状态,这种人自身气场不旺,也不能出现在陵园。
Ⅳ 为什么很多古迹禁止拍照,尤其是不可以用闪光灯
博物馆不准拍照 原来是中国特有
“在巴黎卢浮宫,参观者可以与‘蒙娜丽莎’合影,可为什么在我们的博物馆,参观者跟‘司母戊鼎’合影就不行?”昨天上午,在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炮轰不少博物馆“禁止拍照”等不合理规定,痛陈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弊病。
童明康指出,我国博物馆的不少规章制度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有些制度今天看来,缺乏合理性,但一直没有做相应的改变。博物馆禁止拍照的理由主要是保护文物和保护版权,但童明康以巴黎卢浮宫为例说,卢浮宫从来都没有禁止参观者拍照,因为他们曾经做过实验,用闪光灯几十万次对文物进行照射,其破坏程度几乎为零。但在我国有些博物馆,一旦发现有游客拍照就大声呵斥,甚至动手撕人家的胶卷,还甚至有“严禁触摸玻璃”的荒唐规定,直接影响了观众的热情。“连拍照都不让,服务到位吗?”童明康指出,博物馆再不能用保护文物、保护知识产权这样的托辞,拒绝游客的合理要求。
童明康说,有些博物馆甚至没有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有的省馆,七八年都没开放过一次,甚至连临时的展览都不搞,怎么对得鹉伤叭恕保俊安┪锕菀�晕锶∪耍�夏靡恍┳玖拥母粗破泛��耍�芩闶钦嬲�牟┪锕萋稹保恳恍┎┪锕莸恼构裆嫌檬忠幻��窈竦囊徊慊页荆�澳训懒�蛏ㄎ郎�那�济挥新穑课铱粗饕��蚴欠�窭砟畹娜笔А薄#ㄊ迪吧�炀?记者张演钦 魏辉 通讯员蔡锦明)
博物馆不准拍照的“中国特色”
2005-05-20 08:17:11 来源:南方日报 周虎城
“中国特色”论和国情论一样,常常成为一些人行事的理由。这理由看起来是那么的充分,隐隐还透着“高大全”的味道。不过咱得辩证地看,有些所谓的特色倒真的已然落伍了,非但站不住任何脚,还让人颇觉有些蛮横,不扫一扫,总是难得清爽。
记得刚到广州之时,单位组织一日游,我有幸第一次现场浏览了着名的黄埔军校,也在外面拍了不少好照片。但在校内的文武陈列厅,我极想和黄埔军校校长与政治部主任二位的雕像合影,却被无情地拒绝了。这也不是我第一次被拒绝,任何一个去过博物馆又想留此存照的人恐怕都少不了被拒绝的经历。据说博物馆禁止的理由主要是保护文物和保护版权,不过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的说法,却也不成立——在巴黎卢浮宫,参观者大可与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合影。(见羊城晚报5月17日)
由此恍然大悟:原来博物馆不准拍照是咱们中国特有的,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童副局长一语中的:不准拍照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博物馆甚至没有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最高一级的主管领导这样痛陈,想来这次并没有护短。
可惜,这些“中国特色”不独存于博物馆业中,机场、电信、石油、铁路等各垄断、半垄断、伪竞争行业尚处处可见。从国外打越洋长途回来比咱自己打国内长途还便宜,在机场吃顿快餐价钱吓死老农,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我行我素,一年一度的铁路春运票价上浮……相关部门的官员们每每在遇到关于这些问题的质询时,总是会拿咱们国家如何如何,要考虑到中国特色和基本国情等理由搪塞。可问题是:这究竟真的是老百姓喜欢的中国特色?或者,什么才算是中国特色?
有人将上述问题的症结归结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认为这是完成现代市场经济的必要成本。听起来仿佛挺对,可为什么一定要不合理才成其为“中国特色”?
显然,这只是借口。“中国特色”不过是某些部门、某些人借口生财,借此不思改革或者进行假改革的屏障而已。不合理就是不合理,该革除就是该革除,这些所谓的“中国特色”原本也不存在,其中不少还是既得利益者和将得利益者们打着改革的旗号生下来的“蛋”。
文明不分高低,但你首先得是文明。文明是有底线的,塔利班炸掉巴米扬大佛就绝对不是什么文明的表现。当然,我们身处现代社会,讲的是现代文明、当代文明。蛮荒时代的某些行为在今天看来,许多是违背基本人权价值的,但在当时却也文明。然而“中国特色”岂能拿过往的那些标准来要求自己?既然我们建设的目标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国特色”就应当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如此的“中国特色”才不至于令人蒙羞。
换句话而言,某些所谓的“中国特色”其实远已背离了文明的初衷。或许,在改革进程中,有时非得交些学费,但这种学费如果能够不交却故意交,能够少交而有意多交,能够不再交而装傻继续交,然后以国情论、以中国特色来当遮羞布,就实在太不厚道了。依我来看,这种所谓的“中国特色”要不得,当真该扫一扫了。
文物景点为何“禁止拍照”?
http://eladies.sina.com.cn/travel/media/chinatourism990304.html
主持人语:许多读者给编辑部打来电话,对文物景点
禁止拍照的问题不很理解。本期“圆桌会议”就此展开话
题——
主持人●董宇璐
张璇
(女,中国新闻学院学生)
我去过许多文物景点,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
牌子,有时感觉大老远跑去,不能拍点照片作纪念,挺遗
憾的。开始,对这种规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照片,又不
触摸文物,应该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后来,听说是拍照
时闪光灯对文物有损坏,大概这是不许拍照的主要原因吧。
我认为有关部门应该想点什么办法,让大家既能拍到照片,
又不让文物受到破坏两全其美最好。因为,通过广大旅游
者的照片,对咱们的文物景点也是一种宣传,有利于弘扬
民族文化。
柴小明
(男,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
国家文物局于199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文物影视、照
片拍摄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是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
作了六项明文规定。1999年上半年,国家文物局将颁布关
于文物影视、照片拍摄管理方面新的通知。其实,对于文
物,国家文物局只从政策法规上进行宏观管理,具体的管
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单位在不违反国家统一法规的情况
下,根据文物不同的情况进行管理。就说禁止拍照这个问
题吧,我们只在大范围作出规定,比如书画、丝织品、壁
画、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损坏,原
则上不得拍摄。但不可能具体规定哪个文物点能拍,哪个
文物点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
当然,不用闪光灯,也许对文物不会造成损坏,但也
不敢说不用闪光灯就绝对让拍。可能有的文物景点有一些
特殊情况,关系到版权和资料方面的问题。
毕建宇
(男,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文物处馆员)
80年代,有外国人到故宫拍照,为方便拍摄,到处钉
钉子。后来,这事儿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1984年,文化
部颁布《关于使用文物古迹拍摄电影、电视故事片的暂行
规定》的通知。虽然主要针对影视拍摄,但事实上,我国
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的,容易损坏,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
、脱落,拍照时,闪光灯的反复照射对其破坏很大。因此,
一般禁止拍照。
吴世康
(男,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教授)
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低于
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
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
收,很安全。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
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
、损坏;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
光的影响。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
但都应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
的文物有破坏。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丝绸制品、壁
画等文物,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马继奋
(男,上海博物馆开放部主任)
我们博物馆有的展厅做出禁止拍照的规定,主要因为
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版权方面考虑。因为有的临时
展厅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我们博物馆的陈
列形式都是馆内工作人员自己设计的,付出了劳动。如果
拍下照片,被别的单位、个人模仿就损害了我们的利益。
第二,从文物保护的目的出发。字画、丝绸等文物很容易
受闪光灯光波的破坏。第三,从安全的目的出发。有人完
整拍下展厅的方位、结构,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
条件。第四,为了保证参观环境。有人为拍照会让别人挪
一挪,让一让,还有三角架一支需要时间,也会给别人带
来不便。
当然,大部分文物比如雕塑、青铜器、陶瓷、印章等
不易受光照损坏的展品,都是允许拍照的。不许拍照的个
别文物,如果参观者不使用闪光灯,我们一般也不干涉。
其实,参观者拍照只是需要一些文物图片资料的话,我们
博物馆制有精美的画册,其它博物馆一般也都有。
许超
(男,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
大家参观的文物和文物景点,都是清朝以前建成的。
对于文物本身来说,本应是版权保护的客体,(版权:作
者或出版者对作品享有的出版或作别种处置的权利。——
本刊注),但这些文物的创作者去世已久,超过了规定的
50年,因此已不受版权保护。
文物景点禁止拍照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比如出于保护
的目的等。但如果说是因版权问题是说不通的。哪怕是一
些被私人收藏的文物,收藏者拥有文物,但不拥有文物的
版权。收藏者对文物有其它的许多权力,但与版权无关。
沈越
(男,医师、摄影爱好者)
我去过一些寺庙,很多都不让拍照,可能与宗教信仰
有关,可能也有一些迷信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偷
拍就偷拍,或者捐点香火钱,有的大师见我心诚就让拍了。
去其它一些文物景点游览,也有禁止拍照的规定。这是因
为闪光灯破坏文物的原因,比如敦煌的壁画等等。但我认
为应该将“禁止拍照”改为“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因
为,现在胶片很先进,不用闪光灯也能拍出照片。如果谁
在明知破坏文物的情况下仍我行我素,我觉得采取罚款等
措施都不为过。但如果不用闪光灯,不影响文物就不应干
涉。
附: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包括书画、丝织品、壁画
、漆木器等),原则上不得拍摄,而由文物部门提供有关
资料或照片。特殊需要拍摄的,经过审批应一律使用冷光
灯。
——摘自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影视、照片拍摄
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四条。
博物馆陈列的文物及已公开开放的文物古迹,除规定
不得摄影的外,应允许一般中外参观旅游者拍摄,严禁乱
收费用。
——摘自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影视、照片拍摄
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六条
主持人语:
在记者结束采访之后,有两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合
理、完整的答案。如果不允许拍照是由于闪光灯对文物有
破坏的话,为什么有的游客不用闪光灯,也不让拍照?而
另一方面,有的文物景点,在禁止拍照的规定下,为什么
游人给钱就让拍了呢?
欢迎读者和有关专家来信来稿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图片说明:
1.这样的文物、宗教景点内在中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是
严格禁止摄影的。
2.同是文物、宗教景点,在泰国的许多地方却可以随
意拍照。此照摄于泰国某佛寺内。
3.法国卢浮宫内可以随意拍照,但不能使用三角架。
(北京全景图片有限公司供图)
2005-09-14 17:43:29: Daisy (上海)
真详细啊,呵呵我好自己的看看
2005-09-15 20:08:49: 无聊的头
我国的博物馆其实就是政府的私家收藏馆。
还有一个很可笑的事例,往往庙门的正门(中门)平常都是紧闭的,只有某某高级别政界大佬到场才能打开。
2005-09-15 22:29:16: 艾玛 want embrace
但某些中国画怕是真的不适合多见光的吧
也许颜料的材料不同
2005-09-25 02:37:20: migo (上海)
在仔细欣赏一件东西的时候,的确不喜欢闪光灯此起彼伏。
2005-09-26 12:08:03: Daisy (上海)
估计数码相机不会出现闪烁问题,
但不准拍照,可能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思.
2005-09-28 12:31:55: 透明河马 (上海)
闪光灯到底对画有没有影响?
对雕塑肯定是没有滴!
那么为什么不开闪光灯也不行?!
可能还是知识产权的原因,博物馆出画册是要收费的。
2005-09-29 15:38:27: JJ (San Francisco/Bay Area)
嗯,这个。。。不准拍照并不是中国特色。很多美术馆,包括纽约打赌会,巴黎朋陪都,罗浮宫,都是可以拍,但是不能用闪光灯。有些展厅,尤其是如果是新人展览,有版权问题的,根本连拍照都不许。很多现代美术管,比如旧金山现代美术馆,在很多现代展上都不许拍照。主要分别在于作者是否健在。好像。如果健在,就有版权问题,会禁止拍照。
2005-10-13 09:33:18: 丫丫丫
看了全部文章,觉得不准拍照的原因就只有一个:有些文物是不能用闪光灯的。如此而己,至于博物馆什么的不让拍照,我想有另有以下原因:
1、维护不存在的“权威”,这些博物馆并不是以人为人,你去参观不是你在享受服务,而是它对你的施舍,照相只是“高级顾客”才能享用是理所当然了。
2、游客不会照,有些人去博物馆不是去观赏,而是去那里拍照,欲从这方面来抬高身价。把其它游客的心情都破坏掉了。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所以有时还真觉得禁止照相的好。
3、博物馆还想以其它方式牟利,照相可能会损害到这些利益。如不准你照相一些相册你就会买下来,让你照了我这些东西还能卖给谁啊?
2005-10-14 09:44:16: christopher (佛山)
美术馆,博物馆总得有个氛围吧,老是劈劈扒扒的,合影什么的,不好.
2005-10-22 10:40:48: welleschan (上海)
不能拍很不舒服,当你看到那么灵的艺术品,我只有偷拍。美术馆比博物馆更严厉,上次法国51件珍品防范得最厉害,都没偷拍成。
不过关键看展览的客体,闪光灯可能会影响纸画一类,但不开闪光灯应该没问题,还是不能拍,不知什么时候能改善。
2005-10-23 18:59:02: Bene Wu
闪光灯会对一些文物造成损坏
2005-11-05 16:13:19: popm (北京)
强光会加速纸张的老化
2005-11-06 09:29:04: 其内问 (上海)
我在的外国就不能随便拍摄
拍摄前需要经过manager同意。。
2006-01-05 22:18:39: 脸盆妹妹 (上海)
偶不喜欢用闪光灯。
不过,好像偶也很少看展览。:)
2006-01-05 23:18:26: 藏青色的puma灯芯绒 (上海)
是不是因为有专着权呢?
2006-01-06 20:40:32: 会唱歌的鲸鱼
如果每个展览每家博物馆都有详尽的资料,价格合理的图版书籍我才不费劲自己去拍呢.买本回家不就的了?几年前去西安碑林,看到昭陵六骏我想找本带全部图的画册都没有!明信片也没有!浮雕啊!还不许拍照!我眼含热泪看了良久还是的走啊~我的最爱~~
2006-01-06 21:02:14: 非鱼 (阿拉巴马)
相对的,英国比利时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也是禁止的。
2006-01-08 23:17:20: KeNJi (广州)
很多文物博物馆都不许拍~但是文物的作者都仙去N年了~应该不存在什么版权的问题吧!!!
Ⅵ 故宫参观要注意什么
故宫参观要注意:故宫博物院全院禁止吸烟;参观时要注意尊重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展厅不能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拍照,不携带宠物进院参观,做文明的参观者;听从疏导,有序参观;保护好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小心扒窃;遇到急难情况,就近寻求工作人员帮助。
1、故宫博物院全院禁止吸烟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火灾。每个点燃的烟头都可能是对这片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威胁。博物院全院禁止吸烟。您在博物院内参观游览时请勿吸烟,并提醒他人不要吸烟。
2、参观时要注意尊重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
参观时要注意尊重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请不要在古建筑和古树上刻画涂写,一起来抵制不文明的行为。
3、展厅不能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拍照,不携带宠物进院参观,做文明的参观者
为不妨碍、影响他人参观,在展厅不能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拍照。在一些注明不允许拍照的展览以及特色商品店里,不应拍照,并注意服从展厅工作人员的管理。不携带宠物进院参观。不妨碍其他观众。保持衣容整洁。不要做出有碍观瞻、有损形象的行为。不随地吐痰。爱惜环境,不乱丢垃圾废物。
4、听从疏导,有序参观
博物院是公共开放场所,为确保您的人身安全,如遇人群密集时,请听从工作人员的疏导,有序参观,不要拥挤。在开放时间即将结束时,请注意广播和工作人员的提示,尽快结束参观。
5、保护好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小心扒窃
在您参观时请留意自己携带的物品,提防扒窃。不要轻信和接受社会散杂人员派发的各种广告和兜售的商品,严防上当受骗。
6、遇到急难情况,就近寻求工作人员帮助
如果在参观中遇到急难情况,请不要惊慌,就近寻求博物院工作人员的帮助。如果与亲友在参观中走失,可到景运门内西南侧的广播室通知他们。
Ⅶ 当我们介绍名胜古迹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在名胜古迹,人会感受到自身与历史的联系,不再是一个漂浮不定无所依凭的孤独而短暂的个体,而是站在时间之河的某个节点上,与过去的人物、故事相连,超越自身寿命的限制跳出自我这一渺小存在,领悟到整个人类、自然的连续性。
Ⅷ 国庆7天假,名胜古迹游玩时,该注意哪些保护文物的事
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国庆七天出门游玩时,我们要做到参观时要爱护不破坏文物古迹,不在上面乱写、乱画、乱刻,不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如果看见有人要破坏文物,我们应该及时去制止,如果制止不了,就要积极地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文物古迹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物古迹遍布祖国各地,大江南北。
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从我们自身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
Ⅸ 去北京故宫游玩,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到北京游玩的游客很多,其次要注意多观察身边出现的各种提示牌,这会帮助你更快的适应所处环境环境。最后要保证自己的通讯设备畅通,若真的出现什么事情马上拨打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