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的材料解析题怎么做

历史的材料解析题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06-16 16:31:24

‘壹’ 历史做题方法和技巧

选择题做题技巧
1、文字材料型选择题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是新情境试题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判断,论证或者评价,解答此类试题一般的人要求是:
(1) 读懂材料的核心思想。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中国古代史的选择题一般采取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很多学生不解其意,而造成错答。
(2)对号入座。任何试题都是对所学知识的考查,这就要求将试题中的材料与所学的知识“挂钩”在此基础上进行解答。
(3)对照设问。它的意思也就是明确试题的问题,根据问题寻找材料中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判断。
例题:《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均以德,德均以卜”这段记载说明了什么( )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2、图片材料型选择题
该类试题主要以李世图片、照片或绘画等为载体,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图片、分析李世问题的能力
(1)审图:必须弄清楚审图的三要素:人物、器物和文字
(2)审注:“注”对图起到补充性和解释性的作用,很多是试题设计者为降低试题的难度或者保证答案的唯一性而加注的,对于解答试题起到关键作用
(3)审设问:设问是图片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4)在认真审图的基础上,建立与教材知识的链接,左后确定答案。
3、概念性选择题
概念性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丽水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识和理解阐释能力。此类题题干中经常出现的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解答概念型选择题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背景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2)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选项就要被淘汰。比如,题干提供的是政治制度方面的概念,而选项的阐释却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明显排除
(3)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间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4)理论法。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原理,阶级分析法等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
例题:《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材料体现()
A天人感应思想 B制天命而用之
C阴阳五行学说 D封建等级思想
4、评价性选择题
此类题侧重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
(1) 坚持正确的立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同一事件的评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要坚持正确的立场,如国际主义的立场、爱国主义立场、民族团结的立场、社会进步的立场、改革探索、勇于创新的立场。
(2)坚持正确的标准。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和时间标准,即一切历史活动凡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
(3)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
例题: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成通常是播种量的三四倍,最好的收成也不过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片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基于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5、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就是考察历史事件或历史显现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在高考选择题中最为常见。解答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的基本法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根据时间顺序判断:时间在前才有可能是“因”时间在后才有可能是“果”
(20运用基本原理判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时因,社会意识是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3)限定词法。即要正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国内影响和世界影响、政治影响和经济文化影响。
例题:《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yi)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这体现了()
A唐代政治民主的进步性 B决策中枢的分权制衡性
C统治之道贵在外儒内法 D君主专制政令不够通达
6、组合型选择题
组合型选择题是近年高考历史选择题中常见的题型。这类题型四个备选题枝是由多个小选项排列组合而成,这类题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特点,每年的高考选择题中,该类试题是选择题中得分率较低的一种。
排除法是准确判断组合型历史选择题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有戏、以下几种方法:
(1)排“错”法:就是从题目提供的选肢中直接排除错误选肢,只要能够确定组合肢中的一个错误选项就可以把凡是有该组合肢的备选答案排除,往往一步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2)排“正”法:即在众多的选肢中,确认一个或几个正确选肢,从而在四个备选组合肢中排除不含有正确备选项的组合肢。
(3)排“异”法。即排除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缘的选肢
(4)存同辨异法:在经过上述三种排除法之后扔不能得到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可以将剩下的备选题肢中相同的小选项保留下来,不同的选项再进行辨析。
(5)自相矛盾排除法:备选的选肢存在表述相互矛盾的,排除组合肢中同时含有相互矛盾的选肢,最后判断两个矛盾选肢进行作答。
7、表格材料型选择题
表格材料型选择题是运用计量史学研究成果的产物,也是学生从定量分析道定性分析的过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1)解答这类选择题,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表格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所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表格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
(2)选项要“二思”:一思每一个备选项是不是符合历史事实,排除不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二思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总之,要将材料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例题:《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朝代
战国
西汉

南宋
清(1820)
城市化率
15.9%
17.5%
20.8%
22.0%
6.9%
请指出南宋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
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市坊界限被打破3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4商业发展的推动
A12 B24 C 14 D 23
8、否定性选择题
否定性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唱出现的人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无”“没有”“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有:
(1)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3)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和见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例:北宋着名学者李觏曾经指出:“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对此段材料里欧接错误的是()
A材料揭示了儒学复兴的某种背景 B材料将儒佛对比,对佛学甚是推崇
C该材料反对儒学的伦理说教,陈义甚高D材料显示学者思考探索,试图改造儒学
9、最佳选择题
此类题型在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题干与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他选项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在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根本”“最突出的”“主要”“直接”等。
(1)排除法:排除表述存在错误的选项、表述不够严密的选项和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
(2)比较分析法:即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更具有根本性的选项。注意不能入选的选项常有以下几种毛病: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等
(3)基本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i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如主观与客观、量变与质变、主次矛盾、共性与个性,发展观等进行比较分析,确定答案
(4)联系历史背景分析法: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找出最佳选项。错误选项常范围过大,以偏概全,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0、排序式选择题
排序式选择题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将一些历史事件、现象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解题方法主要有()
(1)首位判断法:即找出发生最早的意见史实,然后找出选项中以这一史实的序号为首的选项,即可用直选法选出正确答案
(2)尾端判断法:原理与上面相似
(3)两者比较法:在众多史实中能够判断两个或者三个事件先后顺序,可以根据他们先后顺序排除选项,以减少判断难度。
11、比较性选择题
比较性选择题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进行比较分析的选择题。比较性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区别”等词语出现。解答此类选择题主要分四个步骤:
(1)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注意题干考查角度,看题干考查的是二者间的联系还是区别。
(2)联,联系材料中的相关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知识,并进行对比。
(3)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的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角度。
(4)查,审查备选项,只是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例题: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最早提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建议:“为全国 之脉络,通则无病焉”1874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提出修建铁路的建议:“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一日数百里,则统帅当不至于误事”二者的直接影响()
A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有利于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 D方便了中国百姓日常出行

‘贰’ 怎样做好政治,历史的材料解析题

历史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目的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然而学生对这种题型往往感到困难,不知如何下手。为提高学生做历史材料解析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认真分析所设问题,切忌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
传统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是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如果提供的材料较难理解,尤其是文言文和翻译过来的外文资料,学生往往难以读懂,不知所云,这样就无从下手。但问题往往可以给我们提供以相关信息。如果我们先看问题,掌握所设置的问题的具体要求,例如要求回答背景、原因、真实目的、主张、评价、危害、影响等,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这样通过分析所设问题,我们就明确了应该回答哪些内容以及在阅读材料时应该留意收集哪些"问题信息",而且这样做可谓省时省力,尤其是在中考时可以节约时间。
二、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
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搜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这是解析材料题的关键步骤之一。必须要学会从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中去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如果所给材料有文字出处的话,那么出处也可以给我们提供所需信息,这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与教材结合接出答案打下基础。
三、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切忌单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题。
逗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地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将教材与材料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逗眉毛胡子一把抓地。
四、总结答案时要审清、审准设问,文字表达注意条理清晰、言简意赅。
材料处理和知识迁移的最终目标是运用材料和已学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要首先对所设问题进一步审清、审准。然后,结合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对题目所设问题进行解答。要求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上,也要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体现答案的逻辑性和要点化。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做历史材料解析题就迎刃而解了。

‘叁’ 考研历史学:材料分析题,有何答题技巧

一、阅读方法:倒着读
先读问题,次读出处,最后读材料。
这样做有下列好处,第一,根据要回答的问题,在不看原文的前提下,马上联想到该问题的基本答案,实际就成为一个小的简答题。即使在教材中没有完全合适的答案,那么,在阅读材料时,也会有针对性,容易发现材料中对回答问题有利的内容。如10年
第二,可以根据出处来推测时间。有的史料题有时间出处,如09年的宋代职官。但有的没有时间,这时只读材料,不读出处,就很难对号入座。如11年《史记》。
二、阅读程度:读两遍
第一遍粗读,了解大意。
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找出中心后,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08的
三、与教材联系,迁移教材知识
根据史料所述内容和后面的问题,联系教材中相应的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一般说来,材料或者是教材内容的再现,或者是教材内容的补充或延伸,或者是教材没有提到的新情景。尽管材料有可能是新的,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
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11年的史料题第三问即是教材内容的体现,不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单凭史料本身,是无法回答这一问题的。
四、回答
①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又有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依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
②精炼语言,准确作答。材料题和简答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即:论述题要根据史实展开,分析作答,所以,一般文字较多,篇幅较长。而材料题要求文字高度精炼,只需针对问题明确作答即可,无须展开,答案要言简意赅。做个形象的比喻,两种答案字数的区别,就类似于写信与发电报之区别。
我们可以看一下问题较多的07年史料题答案:(1)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比:三年一次的乡试。进士出身:殿试后由皇帝钦定的二甲进士。传胪:进士中的二甲与三甲第一名。一甲被称为进士及第,三甲被称为同进士出身。(2)与唐宋比较,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变化,即从四书五经中选取考试题目;二是将八股文确定为考试文体。(3)戊戌变法期间下令改革考试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外国政治制度及技艺等内容;1905年废止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推广新式教育。
五、句读
句读是一个基本功的训练,平常多读一些史料外,可以增加语感,史料读多了,自然而然就有感觉在何处断句。除此而外,没有任何捷径可寻。但是,在技术处理上有一点要注意。由于漏断要扣分,所以,凡是感觉可断可不断之处,均要断开。当然,前提是不能将资料断碎。

‘肆’ 怎样做历史材料题

读——是解答的前提.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x0d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x0d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伍’ 怎样做初中历史材料题

初中历史合集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人教、万门)合集。适合各阶段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陆’ 历史材料题要从哪几方面解

一,从历史的大环境,当时的时代背景等
二,材料题的问题多数还会以这个材料做例子,让你分析其它与之相似的事件.
你就应该把历史书上的材料分类,分为几种,
分好类以后你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找到相似点,这就是它们的切入点.
三,答题都答正反两分面,这样有利于得分.
先分析他的形成原因,
再分析他所造成的结果,
再分析他的影响.
这就行了

‘柒’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很多同学在答历史材料题的时候,总是没有头绪,不知从哪下手,或者总是答非所问,拿不到完整的分数。

其实除了考查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外,材料题更注重你的答题技巧。

以下,方法君为大家分享做材料题的思路和方法:

‘捌’ 如何搞定高中历史的材料题丢分实在是太多了。

材料解析题解题通常有三个环节:读、找、答。

(一)读:解题的基础

1.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第一遍粗读,浏览,了解大意。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2.审读设问,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

(1)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进行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它修饰成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

(2)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

(3)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

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肯定有用。如"以下材料是肥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材料的历史背景。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导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解题的关键(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

4.审读设问,找出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97以来出现的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题,如'97第44题"南唐烈主"题,'98"巴黎和会"题。弄清设问的不同要求,解答过程中免大的失误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

(1)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

(2)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力。因此,在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作具体分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3)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4)要认真书写。

‘玖’ 初中历史材料题怎么做

初中历史合集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人教、万门)合集。适合各阶段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阅读全文

与历史的材料解析题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