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中有多少妃子

历史中有多少妃子

发布时间:2022-06-16 19:46:48

‘壹’ 康熙一生拥有多少位妃子娶了几对姐妹花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皇帝都非常的热衷于娶姐妹花,比如蜀汉的后主刘禅就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汉献帝刘协娶了曹操的三个女儿,汉成帝也娶了赵飞燕两姐妹。不过他们这些人都比不上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好像对姐妹花特别的情有独钟,这一生一共娶了四对姐妹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虽然对于皇上来讲,后宫佳丽成群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因为康熙的寿命比较长,所以他的妃子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多的。

‘贰’ 皇帝有多少妃子老婆女人

其实古代说皇帝什么后宫佳丽三千,三宫六院的都是说的虚数。这么说是为巩固和夸大皇权皇威。一个皇帝有多少后宫嫔妃那是各不相同的,像干隆的嫔妃各个级别的加起来好像是有30、40多个吧~~~故宫里面有张后宫妃嫔数量图显示出皇帝的妃子绝对是上不了百的。给你介绍下后宫称谓 1、后、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 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 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 的专称。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 2、皇后:皇帝正妻的称呼,始于秦朝。历代相袭。 3、王后:国王的正妻。 4、皇孋:皇后的别称。《后汉书。皇后纪赞》:“祁祁皇孋,言观贞淑。” 5、元妃、元嫡: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号。《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 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6、元后、元配: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即位 ,礼臣议:‘孝洁皇后,大行皇帝元配,宜合葬袝庙。” 7、女主:女子为君者,多指临朝执政的太后。《史记。吕太后本纪》:“太 后女主,欲王吕氏。” 8、君妇:君主正妻的称呼。 9、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10、慈壶、慈闱:对帝王母亲或皇后的敬称。宋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 “晨昏两慈壶,诗礼一贤王。” 11、中宫:皇后的住处,代称皇后。 12、国阴:后妃的别称。古代称男为阳,女为阴,所以帝王的后妃称国阴。 13、御妻:帝王之妻,也叫“御女”、“女御”,位在世妇之下。《礼记。 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 听天下之内治。” 14、天下母、天地母:都是对皇后的敬称。《汉书。元后传赞》:“及王莽 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 15、娘娘:皇后或宫妃的称呼。 16、坤极:皇后的别称。《后汉书。梁皇后纪》:“梁小贵人宜配天祚,正位坤 极。” 17、妃:对皇帝的妾及太子、王、侯的妻子的称呼。 18、妃子: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在诸妾中地位较高。 19、妃嫔:帝王妾侍的统称。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历代帝王妃嫔众多。《礼记。昏义》:“古者,天子 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秦始 皇灭六国,尽收其宫女充实内廷;汉武帝妃嫔有昭仪、婕妤等四级;晋武帝有宫 女近万人;康熙有妃嫔五十一人。 20、嫔、九嫔:皇宫中的女官名,也是帝王的妃子。嫔,也称嫔妇。《周礼 。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九御亦即九嫔。据说,宫中 女官九人一御,九御八十一人。历代多用其制,但名称不一。唐代以昭仪、昭容 、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新唐书。后妃传》) 。 21、妃嫱、嫔御、嫔嫱:宫中的女官,天子、诸侯的姬妾。妃嫱地位高于嫔 御。 22、贵人:宫中女官,妃嫔的称号。东汉光武帝始置,其地位仅次于皇后。 此后,历代沿用其名,但地位的尊卑并不相同。例如,清代贵人位在皇贵妃、贵 妃、妃、嫔之下。 23、贵妃:妃嫔的称号,在皇帝姬妾中地位最高,仅次于皇后。南朝宋武帝 时始置,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位比相国。隋以后历代均沿置。 24、贵嫔:宫中女官名,也是皇帝的妃子。魏明帝时地位仅次于皇后。以后 ,历代多沿用,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25、德妃、贤妃: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时为正一品。 26、淑妃:宫中女官名,三国魏明帝始置。当时地位较高,仅次于贵嫔和夫 人。以后历代多设置。 27、太妃:已故皇帝的遗妃。清制,皇帝的祖父或父亲遗留的妃嫔,分别称 皇贵太妃、贵太妃。 28、椒房:又称“椒室”。汉代皇后所居宫殿,用花椒一类的香料和泥涂抹 墙壁,取其温、香、多子之义,以表示吉利。后来就以椒房代称皇后。应劭《汉 官仪》:“皇后称椒房……” 29、淑媛:宫中女官名,三国魏文帝时始置。位在淑妃后。 30、惠妃、丽妃、华妃: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玄宗开元时 置。《旧唐书。后妃传。序》:开元中,“乃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等 三位,以代夫人,为正一品。” 31、少妃:先秦诸侯之妾的称呼。 32、储妃:太子妃。 33、东妃:太子妃。 34、美人: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西汉始置。据传,汉宫妃嫔 有十四等,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后一直到明代,宫廷中皆有美人名号。 35、良娣:太子妃妾的称号,始于西汉。此后,魏晋至隋唐后宫皆沿置。 36、女君:君主的妃妾尊称嫡妻为女君。 37、内宠、内嬖、嬖人:帝王宠幸的姬妾。《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好 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38、正嫡、正室:嫡妻、正妻的别称。 39、侧室、别室、别房:妾的别称。 40、继室:诸侯次妃的别称。 41、大娘、小娘:皇后与妃妾的别称。清梁章钜《称谓录》:“天子妻古称 大娘。” 42、细君:原为古代诸侯之妻的称呼,后来转化为妻子的通称。 43、夫人:周代诸侯的嫡妻。《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 夫人。”后来,诸侯之母也可称夫人。汉代皇帝的妾皆称夫人。魏晋以后,或称 夫人,或另立名号。 44、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礼记。曲礼》下:“夫人 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后来臣民对别国也谦称本国国 君的夫人为寡小君。 45、内官:先秦时诸侯妻妾、宫廷女官的称号。后代多有沿用。 46、内主:先秦时诸侯夫人的称呼。后代有时也指皇后。《晋武帝立皇后大 赦诏》:“以仪刑万邦者,必须内主。” 47、少君、小君:先秦时称诸侯的妻子为少君或小君。 48、姬:古代帝王的妃妾。《汉书。外戚传》:“高祖薄姬,文帝母也。” 49、娣娰:古代帝王诸妾的合称。年长者为娰,年幼者为娣。后世娣娰也指 妯娌。 50、媵:陪嫁的妾。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常以妹妹或侄女从嫁为侍妾,称 为媵。 51、媵御、媵妾:随嫁的侍妾。又称媵侍、媵婢。 52、妾、侍妾:妾的本意为女奴。帝王后妃之下的侍女通称为妾或侍妾。 53、长妾、贵妾:古代诸侯有子的妾。 54、贱妾、副妾:诸侯地位低下的妾 。 55、小星:古时侍妾的别称。 56、昭仪: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元帝时始置。汉朝妃嫔在皇后 之下有十四等,昭仪是第一等。“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后世虽然亦多沿用 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57、昭容: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武帝时始置。魏晋至隋唐多被 沿用。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58、昭华: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明帝始置。后世亦有置此名号 者。 59、修仪: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明帝始置。后世虽然亦多沿用 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0、修容: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文帝始置。后世虽然亦多沿用 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1、婕妤:又作婕伃。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武帝始置。当时有 赵婕妤、尹婕妤等。婕妤在汉朝妃嫔十四等中列第二等。后世(明代以前)虽然 亦多沿用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2、娙娥:汉宫女官名,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 中位列第三。后世沿用此称号者不多。 63、容华:汉宫女官名,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 中位列第四。后世亦有沿用此称号者,但地位不高。 64、充依:汉宫女官名,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 中位列第七。后世亦多沿用此称号,但名称略有不同。南朝宋称“充衣”,隋代 称“充仪

‘叁’ 历史上的李豫有多少个妃子

历史上的李豫有9个妃子。

1、睿真皇后

睿真皇后沈氏,相传名为沈珍珠,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宦世家出身。汉族,出身着名世家“吴兴沈氏”。玄宗开元末年以良家子身份被选入宫中,时肃宗李亨为东宫皇太子,将沈氏赐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唐代宗)。

天宝元年(742年),沈氏为15岁的皇长孙李豫生下长子李适,即日后的唐德宗,日后沈氏母凭子贵,被遥尊为皇太后并由唐宪宗追尊为睿真皇后。

2、贞懿皇后

贞懿皇后独孤氏。父独孤颖,代宗赠工部尚书。其直系先祖原姓陇西李氏,隋朝时赐姓独孤。独孤贵妃其部分族人曾在唐朝恢复原姓,故独孤贵妃家世复杂,其成为皇孙广平王侍妾颇有违反同姓不婚的《唐律》之嫌。

独孤氏因姿色娇艳,约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前成为皇孙广平郡王的侍妾,天宝九载(公元750年)生下广平王第七子李迥,后有一女华阳公主。当时,李豫的嫡妻王妃崔氏,挟母家权势,性情悍妒。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后,崔氏的母家失势,本人亦在之后逝世。此后独孤氏“以姝艳进,居常专夜”,获得李豫的专宠,“爱遇第一”。李豫在宝应元年(762年)登基为帝,其子李迥获封韩王。

大历三年(768年),独孤氏被册封为贵妃。女儿华阳公主因“韶悟过人”而得到唐代宗的怜惜眷顾。但在大历九年(774年)逝世。唐代宗哀伤过度。第二年,即大历十年(775年)十月初六,贵妃亦逝世,追谥贞懿皇后,殡于内殿。

3、崔妃

崔妃,博陵安平(河北省安平县)人,出身博陵崔氏家族最显赫的博陵第二房,是唐代宗的嫡妻。父崔峋,为秘书少监。母韩国夫人杨氏。郑王李邈、召王李偲生母。

4、崔贵妃

崔贵妃,唐代宗贵妃,升平公主生母。史书中对崔贵妃的记载甚少,仅知她是升平公主的生母。而升平公主的生年大约在天宝十年左右(750年代),其余不详。崔氏应是在唐代宗登基后,获得或追封贵妃。

《旧唐书·列传第七十》称其女升平公主为唐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墓志称第二女。《旧唐书》懿安皇后郭氏传记中,称“母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如果此处"长女"指代唐代宗嫡长女,那么崔贵妃与唐代宗嫡妻崔妃就是同一人,但尚无其他史料佐证。

5、某氏

大理寺评事日益之妹。

6、太妃某氏

李通母,史书无载,仅见于元稹为她所作的挽歌。

7、太妃某氏

端王李遇母,贞元十一年八月薨。

8、昭仪张红红

史书无载,见于《乐府杂录·序·歌》。

9、薛琼琼

唐开元宫中筝手,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

‘肆’ 干隆有多少个妃子

一共有41个,包括皇后3个、皇贵妃5个、贵妃5个、妃6个、嫔6个、贵人12个、常在4个。

1、孝贤纯皇后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干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

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干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干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干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皇后的去世对干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干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胜水峪裕陵地宫。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2、辉发那拉氏

继皇后 (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载乌喇那拉氏为误),满洲镶蓝旗人,干隆帝的第二任皇后,赠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清代首位摄六宫事皇贵妃。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干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干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干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干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

干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干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谕档》记载)(干隆后称其忤旨截发);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

干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

3、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干隆帝的第三任皇后,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有汉人血统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干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干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干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干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

干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干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干隆帝秘密立储;干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

干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干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干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4、慧贤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1745年),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干隆帝妃嫔,干隆朝首位贵妃,首位皇贵妃。雍正年间选为四阿哥弘历使女(即格格);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将高氏从使女中超拔为侧福晋。

雍正十三年九月,干隆帝登基后,诏封高氏为贵妃;干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贵妃高氏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谥曰慧贤皇贵妃;干隆十七年入葬裕陵。

5、淑嘉皇贵妃

淑嘉皇贵妃(1713年-1755年)金佳氏,干隆帝妃嫔。原为金氏,初隶内务府包衣,后奉旨出包衣,改为金佳氏。

上驷院卿三宝女,其兄为官至吏部尚书的金简,干隆为皇子时,入侍高宗潜邸,雍正十三年,干隆帝即位。金氏初入宫为金贵人,干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晋嘉嫔,四年生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六年二月十三晋嘉妃。

十一年生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十三年七月初一晋嘉贵妃,同年七月初九生皇九子。十七年生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干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金佳氏病逝,享年四十二岁。

干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赐谥为淑嘉皇贵妃,棺椁暂安于静安庄殡宫。干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裕陵地宫。

6、纯惠皇贵妃

纯惠皇贵妃(1713年6月13日 - 1760年6月2日)苏氏,苏召南之女,清高宗妃,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皇六子质庄亲王永瑢、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干隆朝第三位贵妃,生前死后均为皇贵妃。

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1713年6月13日)出生,雍正年间,入侍宝亲王府为格格。雍正十三年(1735)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继位,即清高宗。

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二十四日,封纯嫔。干隆二年(1737),晋封纯妃。十二月初四,行纯妃册封礼。干隆八年(1743)十二月十四日酉时,生质庄亲王永瑢。

干隆十年(1745)正月二十三日,晋封纯贵妃。十一月十七日,行纯贵妃册封礼。干隆十年(1745)十二月初二,生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

干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二十四日,晋封皇贵妃。四月十一日,行皇贵妃册封礼。四月十九日,薨,享年四十八。五月,册谥曰纯惠皇贵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爱新觉罗·弘历

‘伍’ 康熙究竟有多少个妃子

根据清朝的一个后宫制度,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嫔10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贵人答应和常在。所以一般来讲的话,一位皇帝,他至少有14位以上的妃子,虽然说有这么严格的一个制度,但是清朝皇帝他一直都在为自己树立一个不爱女色的形象,除了晚清的同光二帝之外,一般的皇帝妃子都在三四十人左右。

他14岁的时候就亲政了,在位一共61年,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他刚开始执政的时候,国内的一个形式可以说是非常严峻,可是面对这么严峻的局势,他毫不惧怕,坚持使用大规模的用兵,实现了国土完整和统一。他年少的时候就智擒鳌拜,夺回了朝廷的一个大权。虽然说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但是我觉得他这么多年还是非常的敬业的,可以说是无愧于列祖列宗,也是他开创出了康乾盛世的一个大局。

‘陆’ 中国古代哪个皇帝拥有的妃子最多,有多少个哪个皇帝拥有的妃子最少有多少个

晋武帝司马炎最多,有粉黛近万,明孝宗朱祐樘最少,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

晋朝开国君主晋武帝司马炎(236--290),是中国历史上拥有嫔妃最多的一位皇帝,大约有10000之众,把这些粉脂香闺装备起来,足以编成一个军团。

司马炎后宫妃嫔众多,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临幸哪个妃子,就成为一个让他十分头疼的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

于是有个宫人便把竹枝插在门上,把盐水洒在地上,羊因为喜欢盐水的味道,停下吃食,于是羊车就停在她的宫门口。这个故事出自晋书卷三十一,因为这个故事,后人把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者宠爱,就称为“羊车望幸”。

朱祐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用实际行动实践男女平等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实在不易。

(6)历史中有多少妃子扩展阅读: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也是旧伦理道德体制允许,并受国家法律保护。一般讲,身为皇帝九五之尊之人,更是三宫六院女人成群,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其后宫佳丽数量足可组建一个整编师。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

但事实往往就存在例外,朱祐樘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用实际行动实践男女平等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

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从接受的教育看,他也很早就懂得若想当个好皇帝,就不能爱美人废江山的道理。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也算是朱祐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

正是由于孝宗坚持只宠皇后一人,使得他成为历代皇陵中只葬着夫妻两人的绝无仅有的典型,给他明君贤主色彩颇浓的一生更加平添了许多亮色。

‘柒’ 历史上哪个皇帝的后宫嫔妃最多哪个最少

中国历史上嫔妃最多的皇帝是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据历史记载康熙帝共有66位妃嫔,其中皇后四位,皇贵妃三位,贵妃一位,妃十一位,嫔十位,贵人十五位,庶妃四位,常在九位,答应九位。冠绝历代帝王。

而中国历史上嫔妃最少的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他只有一个老婆,就是张皇后。

(7)历史中有多少妃子扩展阅读

皇后(4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追封)。

皇贵妃(3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贵妃(1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妃(11位):顺懿密妃王氏、纯裕勤妃陈氏、惠妃纳喇氏、荣妃马佳氏、平妃赫舍里氏、宜妃郭络罗氏、宣妃博尔济吉特氏、慧妃博尔济吉特氏、成妃戴佳氏、定妃万琉哈氏、良妃卫氏{觉禅氏}。

嫔(10位):熙嫔陈氏、僖嫔赫舍里氏、端嫔董氏、静嫔石氏、安嫔李氏、敬嫔王佳氏、襄嫔高氏、穆嫔陈氏、通嫔纳喇氏、谨嫔色赫图氏。

贵人(15位):勒贵人、布贵人兆佳氏、袁贵人、蓝贵人、尹贵人、文贵人、新贵人、马贵人、常贵人、伊贵人;贵人郭络罗氏、贵人纳喇氏、贵人纳喇氏、贵人陈氏;老贵人(一说为雍正帝妃子)。

庶妃(4位):庶妃钮祜禄氏、庶妃张氏、庶妃王氏、庶妃刘氏。

常在(9位):瑞常在、常常在、尹常在、禄常在、徐常在、石常在、寿常在、色常在、贵常在(贵答应)

答应(9位):妙答应、秀答应、庆答应、灵答应、春答应、晓答应、治答应、牛答应、双答应。

明孝宗张皇后(1471年-1541年),河北兴济人,父为国子监生张峦,母金氏。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张氏选立为太子妃;十月,立为皇后。孝宗笃爱皇后,不立妃嫔,帝后宫中同起居,如民间伉俪。

‘捌’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古代帝王究竟有多少个老婆

中国古代皇帝的后妃除了被称为“三宫六院”之外,也经常被后世人统称为“七十二妃”。这种称谓在后世人的心中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印象:以为皇帝只有七十二个妃子。皇帝的妃子果真只有七十二个吗?



事实上,皇帝后宫妃子的数目何止七十二个呢。就拿战国时期来说,仅执掌一个小国的诸侯,其妻妾就成群了。《管子•小匡》中记载到:“九妃六嫔,陈妾数千。”




而到了玄宗开元天宝中,仅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和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即有宫女40000人,可见唐玄宗的宫女是超过四万个的,而当时唐朝的总人口也就5000来万,相当于一千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唐玄宗的妻妾,比唐代的官员总数还多。 可见要评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皇帝,唐玄宗当之无愧。

‘玖’ 古代皇上后宫有多少妃子

有名分的妃嫔有一百二十一人,各个朝代稍有差异,但最多都是一百多人。《周礼》规定,天子立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古人常用“后宫佳丽三千人”来形容古代皇帝嫔妃之众。因为后宫除去妃嫔,还有更多的侍女,侍女也属于皇上的。

比如唐朝规定有:

一皇后;

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9)历史中有多少妃子扩展阅读:

根据皇帝的喜好,他可以满编运行,也可以不满编运行,其中皇后和几个夫人规定必须是诸侯或公卿的女儿。

一百多只是皇帝后宫中有品级的女人,而事实上和理论上讲,后宫中所有的女人也都是皇帝的女人,这意味着,宫女实际上是潜在的妃嫔。

古代皇帝后宫嫔妃都非常多,我们常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但实际人数是达不到那么多的,后宫嫔妃越多越能给皇帝孕育出优秀个皇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后宫 (汉语词语)

‘拾’ 顺治帝有几个妃子都有谁呢

根据历史记载来看,清朝时期的顺治皇帝一共有三十七位妃嫔,其中皇后三名、正妃八名、庶妃九名和格格十七名,而观众们比较熟悉的,就只有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和孝献皇后董鄂氏,其余的妃子大多都只有生平简介,而无详细记载,部分庶妃和格格则是仅有姓氏记载而已。

最后,顺治皇帝的庶妃中仅仅只有笔什赫氏、塞母肯氏、唐氏、钮祜禄氏、陈氏和杨氏有相关历史记载,其余的便只有姓氏记载了。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中有多少妃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