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儋州历史上的进士有多少

儋州历史上的进士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2-06-17 03:44:20

㈠ 根据名字决定流放地,宋代有哪些官员是这样被贬的呢

今天,笔侠就带大家来看看宋朝这起奇葩的官员贬谪事件。

事件的主人公是宋朝后期强力宰相章惇,他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被贬的人有4个,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千古才子”苏轼,还有“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四朝元老刘挚,司马光的学生刘安世。

这就是古代帝王所谓的平衡之术——异论相搅,为了御下,人为地制造对立,防止一方坐大。这对于帝王来说,当然有利,但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它摧毁的,是整个国家的根基。

所以,帝王制必将灭亡。

㈡ 为什么宋真宗,任宗两朝考中916名进士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而柳永却能被历史铭

因为你对历史不了解。随便举两例:韩琦、苏轼

韩琦

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宋英宗时,调和帝后矛盾,确立储嗣之位。宋神宗即位后,坚辞相位,连判永兴军、相州等地,反对“熙宁变法”。累官永兴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封爵魏国公。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并准其配享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至清代,更先后从祀历代帝王庙及孔庙 。

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他“生平不以文章名世”,但“词气典重,敷陈剀切,有垂绅正笏之风”;为诗不事雕琢,自然高雅;工于书法,尤善正书 。家中聚书上万卷,在安阳筑有“万籍堂”。 今有《安阳集》《谏垣存稿》等传世。

苏轼

苏轼,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着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㈢ 海南出过哪些名人古代和近代

丘 浚
(公元 1421年~公元 1495 年) 海南琼山人。中叶着名的学者和政治家、经济学家,着有《大学衍义补》等着作。他为官40年,历任编修、、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是一位从边陲海南岛到京城的布衣卿相,史称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海 瑞
(公元 1514 年~公元 1587 年) 海南琼山人。明代名臣、政治家。曾任浙江淳安县知县、云南司主事、兵部武库司主事、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等职,后辞官闲居。他一生刚直不阿,被人产称为“南包公”、“海青天”,史称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宋庆龄
(1893年~1981年) 海南文昌人。孙中山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邓小平在宋庆龄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说:“她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从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女性。”

张云逸
(1892年~1974年) 海南文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万里长征,与邓小平一起指挥百色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

马白山
(1907年~1992年) 海南澄迈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游击队独立纵队参谋长、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总队长、副司令员兼总队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王国兴
(1894年~1975年) 海南琼中人。海南黎族人民领袖。1943年8月12日领导黎、苗族同胞举行了震憾海南岛内外的白沙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和自治州第一任州

㈣ 海南历史名人

邢宥
(公元1416-1481) 字克宽,号湄邱。海南文昌人。明代政治家、学者。为官20余年,历任四川临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正四品)。邢宥一生为国为民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在政治上有很大的作为,在学问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一生中非常喜欢读书写作,对书法也有一定的研究。着作有《湄丘集》传世,对于海南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清代海南探花张岳崧将其同海瑞、邱浚誉为海南三贤。

丘 浚
(公元 1421年~公元 1495 年) 海南琼山人。中叶着名的学者和政治家、经济学家,着有《大学衍义补》等着作。他为官40年,历任编修、、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兼民政部长)、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是一位从边陲海南岛到京城的布衣卿相,史称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其主要成果在经济理论方面,他提出的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比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威廉?配第17世纪60年代提出的“劳动价值论”还要早170多年,被现代经济理论界称为“15世纪卓越的经济思想家”。

王桐乡,原名王佐,(1428-1512)字汝学,号桐乡。海南临高人,因他家乡盛产刺桐,故名王桐乡,是五百年前明代的着名诗人。他与明代文臣之宗的丘竣、“海青天”的海瑞和清代海南唯一的探花郎张岳崧合称为海南“四绝”(即“四才子”)。因他以诗闻名,志书称他“博学多识,精思力践,见道精审,故其诗和平温厚,文气光明正大,当比唐宋诸大家。”

钟芳
(公元 1476 年~公元 1544 年) 海南三亚人。明代着名的学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当过文官、武官、法官、学官和财官的着名人物。官至兵部右侍郎(正三品、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户部右侍郎(正三品、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兼民政部副部长),他“上继文庄(丘浚),下启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着有《春秋集要》、《学易疑义》等着作,被人尊称为“岭海巨儒”。

唐胃
(公元1474~1359?)海南琼山人, 明代着名的政治家、学者,历任户部山西司主事和河南司主事、员外郎、广西提学佥事、云南按察司副使、云南右参政、云南右布政使、广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户部右侍郎(正三品、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兼民政部副部长),后调任北京户部右侍郎(正三品、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兼民政部副部长)。着有《琼台志》等。

海 瑞
(公元 1514 年~公元 1587 年) 海南琼山人。明代名臣、政治家。历任知县、州判官、户部尚书(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兼民政部长)、兵部尚书(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后辞官闲居。卒后赠太子少保。他一生刚直不阿,被人产称为“南包公”、“海青天”,史称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王弘诲
(公元 1541 年~公元1617 年) 海南定安人,明代名臣、教育家。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临祭酒、史部右侍郎、礼部尚书(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兼教育部、外交部长),卒后赠太子少保(从一品)。他在文学上卓成一家,着有《尚友堂稿》、《吴越游记》、《天池草》、《来鹤轩集》、《南溟奇甸录》、《南礼奏牍》、《文字谈苑》等名篇。他任礼部尚书时,看到明朝廷腐败,他数次不断上疏劝谏,痛陈朝廷之大病。因屡上疏诤谏不得采用,他托病乞休。回乡后创建定安县城“尚友书院”,并资助修建澄迈的“天池书院”,文昌的“玉阳书院”等。亲自到这些书院授课,大力宣扬文教。另外,还设置义渡,筑桥修路,建塔挖井,为家乡办了不少公益事业。
王弘诲为海南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奏考回琼”。

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号觉庵,海南定安人。清代名臣,文学家、书画家。是海南明、清两代唯一的探花郎。历任国史馆协修官、会试同考官、文颖馆纂修官、武英殿纂修、教习庶吉士、四川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文渊校理、翰林院侍讲、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湖北布政使(从二品、相当于湖北省长兼省委书记)、两浙盐运使、浙江按察使、大理封少卿、詹事府詹事、护理巡抚等职。张岳崧博学多才,文章、书画、法律、经济、水利、军事、医学件件精通,与王佐、丘浚、海瑞合称“海南四绝”(即四大才子)。

王映斗
(1797—1878),字运中,号汉桥、瀚峤。海南定安人。官至大理寺卿(正三品、从二品、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生而显异,读书过目成诵……海外无双”为人诚直正大,为官公正廉明,关心人民疾苦,爱国忧民。是清代有名的教育家,培养出状元、探花之才。藏有许多书籍作品,但遗世至今却寥寥无几。

㈤ 儋州中和七里历史名人

薛远(1414-1495),字继远,广东儋州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授户部主事,升郎中。天顺六年 (1462)使安南(今越南),还京升户部右侍郎。

㈥ 儋州市符确是哪里人

符确,宋代儋州高麻都(今儋州三都镇湳源村)人,明朝万历《儋州志》记:符确,儋州高麻都人。三都镇,古时该地有高麻都、曾刘都、薛官都,后合称“三都”,符确后代主要繁衍于三都镇湳源村,那一带村庄基本上都姓符,该村族谱可追溯到符确、符会安等人,年代详细、分支清晰。
符确少年时代,沉静好学,长大后博通经史,才识逸群。1108年(大观二年)赴州城(今儋州中和镇)参加乡试得第一名,为发派镇州解元。1109年(大观三年)赴京殿试而中进士,成了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
符确自幼勤读诗书,资质聪颖,沉静好学,博通经史,才识超群。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期间,符确拜他为师。北宋徽宗三年(公元1109年)赴京城会试登已丑科进士,名列贾安宅榜,填补了自隋朝科考以来海南无进士的空白。符确破天荒成为海南第一位进士,是海南的光荣,也是儋州的光荣、符族的骄傲,明代进士唐胄编撰的《重建儋州学记》云:“琼之有士始于儋,琼之士亦莫盛乎儋。”,说明海南儋州当时学风鼎盛。

㈦ 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和第一位进士分别是谁

第一个中举人的是宋代琼山县的姜唐佐,于此宋崇宁二年(1102年)中举,
第一个登进士的人是宋代儋州昌化人符确,以大观三年(1109年)登进士.符确后官至韶州、化州知州.

㈧ 儋州市的具体概况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濒临北部湾,位于东经109.5°,北纬19.5° 。陆地面积3400平方千米,2009年底,全市人口为105万。市政府驻地那大镇。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经济、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均在其境内。陆海交通发达、环岛西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横穿市境,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中国各沿海城市。

中文名称: 儋州市
外文名称: Danzhou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海南省
下辖地区: 辖17乡镇
政府驻地: 那大镇
电话区号: 0898
邮政区码: 571700
地理位置: 海南岛西北部
面积: 3400平方千米
人口: 105万(2009年)
方言: 儋州话,海南话
气候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 蓝洋温泉,白马井古迹,东坡书院,云月湖,观音洞
车牌代码: 琼C
行政区划代码: 469003
历史名人: 符确、薛远、黄河清

儋州市是中国海南省经济第三大市,与海口、三亚成三足鼎立之势儋州市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境内有中国第四保税港区——洋浦经济开发区。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西汉时在此设立儋耳郡。洋浦经济开发区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的洋浦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240公里。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辖区有17个镇,4个市属农场及3个工业园区。常住人口4万多人。

悠久的历史给儋州市留下了众多古迹,且多为宋代以前的古 儋州 东坡像
迹,如汉代伏波井、中和古镇、东坡书院等。尤其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海内外名士接踵而来,从师东坡。儋州在此时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苏东坡北归九年后,儋州人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民风淳厚粗犷,古风犹存。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 儋州人喜爱唱歌。有一首民歌唱道:“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民歌种类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调声最为盛行。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利用山歌和调声等体裁编写《抗日状》等,产生过宣传鼓动的巨大效果。如今,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区的男女青年,穿着统一的服装,汇集山坡或沙滩,举行赛歌会。他们对歌调声,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赞美。儋州调声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而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一批批音乐工作者前来儋州采风,陶醉在婉转悠扬的乐曲声中。 儋州山清水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儋州市的森林资源居全省首位,拥有森林面积1万公顷。珍稀树种资源更是首屈一指,仅华南热作两院植物园就保存有上千个珍贵树种。儋州着名的旅游景点的东坡书院、热带植物园、蓝洋温泉、光村银滩,还有一批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儋州方言繁杂,有儋州话、客家话、粤语、军话、村话、临高话、黎话等方言,反映了海南移民的特色,也展现了与东部迥异的民俗风情。 近年来,儋州市曾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示范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海南省儋州市申报的“儋州调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45。

㈨ 儋州的着名人物

符确,宋代儋州高麻都(今儋州三都镇南源村)人,父会安。少年时代,沉静好学,长大后博通经史,才识逸群,“平居常经天下事自任”1108年(大观二年)赴省城参加乡试而中举,为发派镇州(今东方市)解元。翌年,1109年(大观三年)赴京殿试而中进,成了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
薛远,字继远,明进士,薛官都(今峨蔓镇笔架村)人。其敏而好学,精于礼乐、兵刑、天官、律历,尤其娴熟典故。1435年(明宣德十年)中举,1442年(正统七年)考中进士,任景泰官户部郎中,1457年(天顺元年)提任右侍郎,后改任工部,1467年(成化初年)督两广军饷,位至南京兵部尚书。任职期间,治政严明,官吏敛手,百姓安居。
黄河清,字浚如、号巽山,清进士,祖居干冲镇,后迁居王五镇徐浦村。1753年(干隆十八年)中举,1761年(干隆廿六年)中恩科进士。
王云清,原名奉三,号月樵,清进士。松林乡兰山村人。昆仲三人,其排行第三,少年生活艰苦,捕鱼度日。但其攻读勤奋,笃志潜研,遍读百余名家之文:求文理、学写法、寒暑无间;先生讲课,洗耳恭听,手不离卷。于是成绩超群,笔力冠众。造诣深醇。于1889年(光绪十五)中了进士,任湖北知县。但不久便辞官归乡,而于丽泽书院、东坡书院执教。
张绩,张纲二是民间的昵称,他本名叫张绩,因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当地人尤其喜欢在姓名之后加上个排序,所以很亲切友好地称他为“张纲二”。据新编《儋县志》记载:“张绩原名张纲,号治堂,中和镇水井村人。赋性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博通经史,能文章,工诗赋,尤精书法;善学宋代米芾、赵孟兆等名家之长,而自成风格,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珍如拱璧,曾为定安探花张岳崧所器重。
蒲公才(1908年~1982)海南儋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反“扫荡”、反“清剿”、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解放海南岛等大战役。历任中共儋县县委峨蔓总支部书记,新四军二师作战参谋、作战科长等职。1957年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参谋长。

㈩ 儋州的文化

悠久的历史给儋州市留下了众多古迹,且多为宋代以前的古迹,如汉代伏波井、中和古镇、东坡书院等。尤其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海内外名士接踵而来,从师东坡。儋州在此时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苏东坡北归九年后,儋州人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民风淳厚粗犷,古风犹存。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
在拥有“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基础之上,在2013年10月12日又获得“中国书法之乡”。 儋州人喜爱唱歌。有一首民歌唱道:“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民歌种类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调声最为盛行。
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利用山歌和调声等体裁编写《抗日状》等,产生过宣传鼓动的巨大效果。如今,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区的男女青年,穿着统一的服装,汇集山坡或沙滩,举行赛歌会。他们对歌调声,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赞美。儋州调声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而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一批批音乐工作者前来儋州采风,陶醉在婉转悠扬的乐曲声中。
2006年,海南省儋州市申报的“儋州调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45。

阅读全文

与儋州历史上的进士有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