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有多少个太皇太后

历史上有多少个太皇太后

发布时间:2022-06-17 05:06:16

Ⅰ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2位太皇太后,分别是谁呀

自秦汉以来有“太皇太后”尊称的如下: —— 高祖 刘邦皇后吕雉(惠帝刘盈母亲,前后少帝时为太皇太后) 文帝 刘恒的母亲薄氏(景帝时为太皇太后) 景帝 刘启的母亲窦漪房(文帝皇后,武帝时为太皇太后) 昭帝 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宣帝叔祖母,为太皇太后) 宣帝 刘询的皇后王氏(即邛成太后,元帝嫡母,成帝时为太皇太后) 元帝 刘奭的皇后王政君(元帝皇后,哀帝、平帝、孺子婴及王莽新朝时为太皇太后) 元帝 刘奭的昭仪傅氏(哀帝时尊为帝太太后) ……
—— 魏文帝曹丕母亲卞氏(“魏武帝”曹操的正室,明帝曹睿时为太皇太后) …… 东晋—— 晋简文帝宫人,晋孝武帝生母李陵容:出身微贱。孝武帝时相继尊为淑妃、贵人、夫人、皇太妃,直到(崇训宫)皇太后。安帝时尊为太皇太后。 ……
—— 南朝宋萧文寿:孝懿皇后。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之父孝穆帝刘翘的继室。生长沙王刘道怜、临川王刘道规。刘裕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少帝刘义符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 南朝宋路惠男:昭太后。是孝文帝刘义隆的淑媛。其子孝武帝刘骏即位后尊为崇宪宫太后。废帝刘子业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宋明帝即位后复为崇宪太后。 南朝梁昭德皇后蔡氏 :金华敬妃. 是梁高宗昭明帝(昭明太子)萧统的嫡妻,安皇帝萧欢之母,豫章王萧栋祖母,天正元年八月二十一日,豫章王萧栋尊祖母蔡氏为敬太皇太后,母王氏为皇太后,封妃张氏为皇后. 南朝陈章要儿:武宣皇后。是陈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继室。陈文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废帝陈伯琮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宣帝陈顼即位后,复为皇太后。 ……
—— 北齐 “高祖神武皇帝”高欢正室娄昭君(显祖文宣皇帝高洋、“世宗文襄皇帝”高澄和孝昭皇帝高演的母亲,高澄之子废帝高殷时为太皇太后,高演即位后复尊为皇太后) 世祖武成皇帝高湛皇后胡氏(后主高纬之母,高湛禅位后被尊为太上皇后。高纬再内禅幼主高恒,时尊为太皇太后。在位期间**宫闱,北齐灭亡后仍然恣行奸秽,隋朝开皇年间薨逝) …… 北魏 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皇后赫连氏(景穆皇帝拓跋晃嫡母,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皇后冯氏(即文明太后,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嫡母。拓跋弘内禅给儿子——高祖孝文皇帝元宏,成为太上皇帝。后冯氏害死拓跋弘后,为太皇太后) 世宗宣武皇帝元恪充华胡氏 (即历史上的胡充华,肃宗孝明皇帝元诩生母,殇帝时为太皇太后,在"河阴之变"中与殇帝同被尔朱荣沉入黄河) …… 北周 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阿史那氏:武成皇后。宣帝宇文赟时尊为皇太后。静帝时时尊为太皇太后。 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李娥姿,北周宣帝宇文赟生母,北周静帝宇文衍时尊为太皇太后. ……
—— 唐宪宗懿安皇后郭氏:懿安皇后。郭子仪孙女。母亲是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子穆宗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敬宗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 唐宪宗孝明皇后郑氏:孝明皇后. 丹杨人,或言本尔朱氏。唐宪宗 李纯的宫人,因生唐宣宗李忱的缘故,逝世后被尊为皇后。唐懿宗登基,尊后为太皇太后。咸通六年郑氏逝世,移仗西内,上谥册,葬景陵旁园。 ……
—— 后晋后晋献祖(宪祖) 孝元皇帝石绍雍妾刘氏:高祖时为皇太后,出帝时为太皇太后. ……
—— 仁宗的慈圣光献皇后曹氏(英宗以宗室子弟入即大统,尊为皇太后。神宗时为太皇太后) 英宗的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神宗之母,哲宗时为太皇太后) 神宗的钦圣宪肃皇后向氏(宋徽宗嫡母,宋徽宗时为太皇太后) —— 高宗的宪圣慈烈皇后吴氏(高宗禅位给孝宗,时为太上皇后,高宗崩尊为皇太后。后孝宗再禅位给光宗,因孝宗尚在,仍为皇太后,再后来孝宗崩,光宗因病无法理朝,内禅宁宗,被尊为太皇太后。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尊位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宋孝宗成肃皇后谢苏芳,光宗时尊为皇太后,宁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理宗的皇后谢道清(度宗入即大统后,尊为皇太后,恭帝时尊为太皇太后。元灭宋后成为俘虏,降封为寿春郡夫人) —— 金太祖皇后纥石烈氏:钦宪皇后。熙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金太宗皇后唐括氏:钦仁皇后。熙宗时与钦宪皇后一起尊为太皇太后。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淳钦皇后述律平(辽义宗耶律倍,辽太宗耶律德光,章肃帝耶律李胡母,辽世宗耶律阮,辽穆宗耶律璟时为太皇太后) 辽圣宗耶律隆绪钦哀皇后萧耨斤(辽兴宗耶律宗真母,辽道宗耶律洪基时为太皇太后) 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萧坦思(后被废为惠妃,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时期为太皇太妃) ……
—— 元文宗皇后弘吉剌氏:卜答失里皇后。父亲是驸马鲁王雕阿不剌,母是鲁国公主桑哥哥剌吉。宁宗时尊为皇太后。顺帝时进尊为太皇太后。至元六年去尊号,安置东安州。 元顺宗皇后弘吉剌氏:名答己,照献元圣皇后。英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
—— 明仁宗皇后张氏:诚孝皇后。宣宗时尊为皇太后。英宗时进尊为太皇太后。 明英宗贵妃周氏:孝肃太皇太后。英宗时为贵妃,宪宗时以子即位尊为太后。孝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明宪宗孝贞皇后王氏:孝宗时尊为太后。武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明宪宗贵妃邵氏:孝惠太后。明宪宗宸妃,兴献帝生母,世宗祖母。追赠的太皇太后。 ……
—— 顺治皇帝母亲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太宗皇太极嫔妃,康熙时为太皇太后) 同治皇帝的母亲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西太后,咸丰皇帝嫔妃,宣统皇帝入即大统时尊为太皇太后,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太皇太后,也是历史上徽号、谥号最长的一个太皇太后。)

Ⅱ 中国历史上的太皇太后都有谁

中国最“拽”的六个皇太后

1.汉高祖皇后——吕雉
吕雉,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妻,前205年,刘邦于彭城为项羽所败,吕雉被俘,直至前203年放还,逐渐参与政事。前202年,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汉初年,吕雉助刘邦铲除韩彭等异姓王,巩固刘家江山。前195年,刘邦因楚汉战争时的箭伤复发而死,刘盈继立为惠帝,尊吕雉为太后。惠帝仁弱,由吕后掌权。前188年,惠帝死,少帝继立,因少帝怨吕后杀其生母,故被吕后所杀,另立常山王为帝。吕后先后掌政达十六年。
吕后是个很有野心的女人,她当政时,大封诸吕,压制刘氏宗族。并迫害了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及赵王如意。其手段极其残忍。个人生生活方面,他与辟阳侯审食其私通。尽管吕后史无好评,但她确实可称得上是个政治家。

2.汉和帝皇后——邓绥
邓绥,今河南人。她是东汉名将邓禹的孙女。她六岁开始读书,十二岁已通《诗经》《论语》等书。家人戏称为“女诸生”。
公元96年,邓绥入宫,时年十六岁。因身材苗条,姿颜惊艳而得到和帝临幸,封为贵人。后因巫蛊案发,阴皇后被废,立邓绥为皇后。
公元105年,和帝死,殇帝刘隆出生百天即位,邓绥以皇太后临朝。当时24岁,年青寡妇不便于大臣一起论事,遂起邓绥之兄邓骘为车骑将军。殇帝在位9月而死。邓太后立刘祜为安帝。安帝时年13岁,仍由太后临朝。
邓太后和吕后不同,她总体是遵汉朝法度的。在位时禁外戚弄权。并告诫其兄不得乱政。但公元121年,邓太后死,时年41岁。邓骘违背太后前言,弄权乱政,为安帝所败,自杀而死。邓太后生前立两个小皇帝,都是为了便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说明她还是有野心的。

3.北魏文成帝皇后——冯氏
冯氏,今河北冀县人。她是汉族人,其姑母是魏太武帝的昭仪,她入宫随姑母生活。公元452年,拓跋浚继位为文成帝,冯氏被封为贵人,不久,立为皇后。
公元465年,文成帝死,拓跋弘继位为献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时献文帝年12岁,丞相乙浑揽权,被冯太后设计诛杀。从此,她开始临朝听政。
冯太后锐意改革,与献文帝和政治分歧,417年,献文帝禅位,4岁的元宏继为孝文帝。仍由冯太后执朝政。她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使北魏强大起来。冯太后生活也简朴,不好华饰。但冯太后24岁守寡,不免有和男人私通的事,她还毒杀了献文帝,受到史家非议。
总体说来,冯太后是个成功的政治家。史称她“多智谋,能行大事”,“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公元490年,冯太后死,谥曰:文明太皇太后。史称“文明皇后”。

4.辽景宗皇后——萧燕燕
萧燕燕,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女儿。公元969年,辽景宗即位,立萧燕燕为贵妃。971年,她生了皇长子耶律隆绪,册立为皇后。由于辽圣宗仁弱,即位后,辽国刑赏,政务,用兵等,一决于萧皇后。公元983年,景宗死,耶律隆绪继为圣宗,年仅11岁,尊萧燕燕为承天太后,临朝执政。
萧太后政治上重用汉人,加强统治力量;经济上推行赋税制,发展农业,保护商业,使辽国进一步封建化。外交上拉拢西夏,对抗北宋。宋太宗曾趁辽景宗之死征辽。萧太后沉着不惊,击退宋军。1004年,辽宋订立“澶渊之盟”,恢复和平关系。从此,双方获得一百年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萧太后是辽国着名的政汉家,史称她“赏罚分明,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1009年,承天太后死,时年57岁。谥曰:睿智皇后。

5.清太宗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清孝端文皇后的侄女。1625年,她嫁给皇太极为妾。1638年,皇太极称帝,立她为西宫庄妃,后来,她生了皇子福临(即顺治帝)。
1643年,清太宗死,顺治继位,时年只有6岁。尊她为皇太后,由多尔衮辅政,掌握实权。太后与多尔衮暗地通奸,通过范文程出面,说多尔衮功高,宜尊为皇父,所以顺治尊他为皇父摄政王。太后为了维护儿子的皇位,下嫁摄政王,打消他夺皇位的念头。
1661年,顺治帝死,康熙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她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政治手腕也很厉害,虽然在太后位时不是大权独揽,但可以说是一个对清朝有贡献的太后。
公元1688年,太后病死,时年75岁,谥曰:孝庄文皇后。

6.清文宗皇后——叶赫那拉·兰儿
叶赫那拉·兰儿,满洲正黄旗人。1851年,她以秀女选入皇宫,时年17岁。那拉氏有艳色,能唱小曲。因此得到咸丰皇帝临幸。封为贵人。1854年晋为懿妃,一年后,她生了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因此晋封为懿贵妃。
那拉氏在咸丰帝左右,常干预政事。咸丰帝死于热河后,同治帝即位,她发动了祺祥政变,诛杀了顾命大臣肃顺,载垣,端华等。开始垂帘听政。同治帝死后,她又册立五岁的载恬为光绪帝,继续听政。1881年,她毒死东宫太后,从此开始了她统治中国的漫长岁月。
那拉氏是个狠毒的女人,也是个很懂政治时局的人。她执政时,缴灭了义和团,戊戌变法等起义活动。也签定了许多卖国的条约。她实际上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
1908年,西太后死,时年74岁,谥曰:孝钦慈禧显皇后。她死后的陪葬用了两亿两白银。

Ⅲ 历史上有几位太皇太后

中国古代的太皇太后:
自秦汉以来有“太皇太后”前后共41位尊称的如下:
秦——
……
西汉——
高祖 刘邦皇后吕雉(惠帝刘盈母亲,前后少帝时为太皇太后)
文帝 刘恒的母亲薄氏(景帝时为太皇太后)
景帝 刘启的母亲窦氏漪房(文帝皇后,武帝时为太皇太后)
昭帝 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宣帝叔祖母,为太皇太后)
宣帝 刘询的皇后王氏(即邛成太后,元帝嫡母,成帝时为太皇太后)
元帝 刘奭的皇后王氏政君(元帝皇后,哀帝、平帝、孺子婴及王莽新朝时为太皇太后)
元帝 刘奭的昭仪傅氏(哀帝时尊为太皇太后)
……
东汉——
东汉仁帝(解凟亭侯)之妻董氏(汉灵帝母,少帝,献帝时为太皇太后)
……
三国——
魏文帝曹丕母亲卞氏(“魏武帝”曹操的正室,明帝曹睿时为太皇太后)
……
东晋——
晋简文帝宫人,晋孝武帝生母李陵容:出身微贱。孝武帝时相继尊为淑妃、贵人、夫人、皇太妃,直到(崇训宫)皇太后。安帝时尊为太皇太后。
……
南朝——
南朝宋萧文寿:孝懿皇后。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之父孝穆帝刘翘的继室。生长沙王刘道怜、临川王刘道规。刘裕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少帝刘义符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
南朝宋路惠男:昭太后。是孝文帝刘义隆的淑媛。其子孝武帝刘骏即位后尊为崇宪宫太后。废帝刘子业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宋明帝即位后复为崇宪太后。
南朝陈章要儿:武宣皇后。是陈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继室。陈文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废帝陈伯琮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宣帝陈顼即位后,复为皇太后。
……
北朝——
北齐
“高祖神武皇帝”高欢正室娄昭君(显祖文宣皇帝高洋、“世宗文襄皇帝”高澄和孝昭皇帝高演的母亲,高澄之子废帝高殷时为太皇太后,高演即位后复尊为皇太后)
世祖武成皇帝高湛皇后胡氏(后主高纬之母,高湛禅位后被尊为太上皇后。高纬再内禅幼主高恒,时尊为太皇太后。在位期间淫乱宫闱,北齐灭亡后仍然恣行奸秽,隋朝开皇年间薨逝)
……
北魏
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皇后赫连氏(景穆皇帝拓跋晃嫡母,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皇后冯氏(即文明太后,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嫡母。拓跋弘内禅给儿子——高祖孝文皇帝元宏,成为太上皇帝。后冯氏害死拓跋弘后,为太皇太后)
世宗宣武皇帝元恪充华胡氏 (即历史上的胡充华,肃宗孝明皇帝元诩生母,殇帝时为太皇太后,在"河阴之变"中与殇帝同被尔朱荣沉入黄河)
……
北周
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阿史那氏:武成皇后。宣帝宇文赟时尊为皇太后。静帝时时尊为太皇太后。
……
隋——
世祖炀(明)皇帝杨广皇后萧氏(本为西梁明帝萧岿之女,后为晋王妃,世祖皇后,元德太子杨昭母,隋恭帝杨侑,隋泰帝杨侗祖母,.义宁元年为太皇太后)
……
唐——
唐宪宗懿安皇后郭氏:懿安皇后。郭子仪孙女。母亲是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子穆宗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敬宗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
……
北宋——
仁宗的慈圣光献皇后曹氏(英宗以宗室子弟入即大统,尊为皇太后。神宗时为太皇太后)
英宗的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神宗之母,哲宗时为太皇太后)
南宋——
高宗的宪圣慈烈皇后吴氏(高宗禅位给孝宗,时为太上皇后,高宗崩尊为皇太后。后孝宗再禅位给光宗,因孝宗尚在,仍为皇太后,再后来孝宗崩,光宗因病无法理朝,内禅宁宗,被尊为太皇太后。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尊位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宋孝宗成肃皇后谢氏,光宗时尊为皇太后,宁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理宗的皇后谢道清(度宗入即大统后,尊为皇太后,恭帝时尊为太皇太后。元灭宋后成为俘虏,降封为寿春郡夫人)
金——
金太祖皇后纥石烈氏:钦宪皇后。熙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金太宗皇后唐括氏:钦仁皇后。熙宗时与钦宪皇后一起尊为太皇太后。
辽——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淳钦皇后述律平(辽义宗耶律倍,辽太宗耶律德光,章肃帝耶律李胡母,辽世宗耶律阮,辽穆宗耶律璟时为太皇太后)
……
元——
元文宗皇后弘吉剌氏:卜答失里皇后。父亲是驸马鲁王雕阿不剌,母是鲁国公主桑哥哥剌吉。宁宗时尊为皇太后。顺帝时进尊为太皇太后。至元六年去尊号,安置东安州。
元顺宗皇后弘吉剌氏:名答己,照献元圣皇后。英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
明——
明仁宗皇后张氏:诚孝皇后。宣宗时尊为皇太后。英宗时进尊为太皇太后。
明英宗贵妃周氏:孝肃太皇太后。英宗时为贵妃,宪宗时以子即位尊为太后。孝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明宪宗孝贞皇后王氏:孝宗时尊为太后。武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明宪宗贵妃邵氏:孝惠太后。明宪宗宸妃,兴献帝生母,世宗祖母。追赠的太皇太后。
……
清——
顺治皇帝母亲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太宗皇太极嫔妃,康熙时为太皇太后)
同治皇帝的母亲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西太后,咸丰皇帝嫔妃,宣统皇帝入即大统时尊为太皇太后,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太皇太后,也是历史上徽号、谥号最长的一个太皇太后,同时也是名声最臭的一个太皇太后!)

Ⅳ 中国有几位太皇太后

中国古代的太皇太后:
自秦汉以来有“太皇太后”尊称的如下:
秦——
……
西汉——
高祖 刘邦皇后吕雉(惠帝刘盈母亲,前后少帝时为太皇太后)
文帝 刘恒的母亲薄氏(景帝时为太皇太后)
景帝 刘启的母亲窦氏漪房(文帝皇后,武帝时为太皇太后)
昭帝 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宣帝叔祖母,为太皇太后)
宣帝 刘询的皇后王氏(即邛成太后,元帝嫡母,成帝时为太皇太后)
元帝 刘奭的皇后王氏政君(元帝皇后,哀帝、平帝、孺子婴及王莽新朝时为太皇太后)
元帝 刘奭的昭仪傅氏(哀帝时尊为太皇太后)
……
东汉——
东汉仁帝(解凟亭侯)之妻董氏(汉灵帝母,少帝,献帝时为太皇太后)
……
三国——
魏文帝曹丕母亲卞氏(“魏武帝”曹操的正室,明帝曹睿时为太皇太后)
……
东晋——
晋简文帝宫人,晋孝武帝生母李陵容:出身微贱。孝武帝时相继尊为淑妃、贵人、夫人、皇太妃,直到(崇训宫)皇太后。安帝时尊为太皇太后。
……
南朝——
南朝宋萧文寿:孝懿皇后。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之父孝穆帝刘翘的继室。生长沙王刘道怜、临川王刘道规。刘裕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少帝刘义符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
南朝宋路惠男:昭太后。是孝文帝刘义隆的淑媛。其子孝武帝刘骏即位后尊为崇宪宫太后。废帝刘子业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宋明帝即位后复为崇宪太后。
南朝陈章要儿:武宣皇后。是陈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继室。陈文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废帝陈伯琮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宣帝陈顼即位后,复为皇太后。
……
北朝——
北齐
“高祖神武皇帝”高欢正室娄昭君(显祖文宣皇帝高洋、“世宗文襄皇帝”高澄和孝昭皇帝高演的母亲,高澄之子废帝高殷时为太皇太后,高演即位后复尊为皇太后)
世祖武成皇帝高湛皇后胡氏(后主高纬之母,高湛禅位后被尊为太上皇后。高纬再内禅幼主高恒,时尊为太皇太后。在位期间淫乱宫闱,北齐灭亡后仍然恣行奸秽,隋朝开皇年间薨逝)
……
北魏
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皇后赫连氏(景穆皇帝拓跋晃嫡母,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皇后冯氏(即文明太后,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嫡母。拓跋弘内禅给儿子——高祖孝文皇帝元宏,成为太上皇帝。后冯氏害死拓跋弘后,为太皇太后)
世宗宣武皇帝元恪充华胡氏 (即历史上的胡充华,肃宗孝明皇帝元诩生母,殇帝时为太皇太后,在"河阴之变"中与殇帝同被尔朱荣沉入黄河)
……
北周
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阿史那氏:武成皇后。宣帝宇文赟时尊为皇太后。静帝时时尊为太皇太后。
……
隋——
世祖炀(明)皇帝杨广皇后萧氏(本为西梁明帝萧岿之女,后为晋王妃,世祖皇后,元德太子杨昭母,隋恭帝杨侑,隋泰帝杨侗祖母,.义宁元年为太皇太后)
……
唐——
唐宪宗懿安皇后郭氏:懿安皇后。郭子仪孙女。母亲是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子穆宗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敬宗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
……
北宋——
仁宗的慈圣光献皇后曹氏(英宗以宗室子弟入即大统,尊为皇太后。神宗时为太皇太后)
英宗的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神宗之母,哲宗时为太皇太后)
南宋——
高宗的宪圣慈烈皇后吴氏(高宗禅位给孝宗,时为太上皇后,高宗崩尊为皇太后。后孝宗再禅位给光宗,因孝宗尚在,仍为皇太后,再后来孝宗崩,光宗因病无法理朝,内禅宁宗,被尊为太皇太后。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尊位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宋孝宗成肃皇后谢氏,光宗时尊为皇太后,宁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理宗的皇后谢道清(度宗入即大统后,尊为皇太后,恭帝时尊为太皇太后。元灭宋后成为俘虏,降封为寿春郡夫人)
金——
金太祖皇后纥石烈氏:钦宪皇后。熙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金太宗皇后唐括氏:钦仁皇后。熙宗时与钦宪皇后一起尊为太皇太后。
辽——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淳钦皇后述律平(辽义宗耶律倍,辽太宗耶律德光,章肃帝耶律李胡母,辽世宗耶律阮,辽穆宗耶律璟时为太皇太后)
……
元——
元文宗皇后弘吉剌氏:卜答失里皇后。父亲是驸马鲁王雕阿不剌,母是鲁国公主桑哥哥剌吉。宁宗时尊为皇太后。顺帝时进尊为太皇太后。至元六年去尊号,安置东安州。
元顺宗皇后弘吉剌氏:名答己,照献元圣皇后。英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
明——
明仁宗皇后张氏:诚孝皇后。宣宗时尊为皇太后。英宗时进尊为太皇太后。
明英宗贵妃周氏:孝肃太皇太后。英宗时为贵妃,宪宗时以子即位尊为太后。孝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明宪宗孝贞皇后王氏:孝宗时尊为太后。武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明宪宗贵妃邵氏:孝惠太后。明宪宗宸妃,兴献帝生母,世宗祖母。追赠的太皇太后。
……
清——
顺治皇帝母亲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太宗皇太极嫔妃,康熙时为太皇太后)
同治皇帝的母亲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西太后,咸丰皇帝嫔妃,宣统皇帝入即大统时尊为太皇太后,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太皇太后,也是历史上徽号、谥号最长的一个太皇太后,同时也是名声最臭的一个太皇太后!)
中国古代的太上皇:
1秦朝 秦昭襄王嬴异人
秦始皇嬴政



前221年追尊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废除谥号,尊其父昭襄王为太上皇。
追尊。

2汉朝 刘执嘉(刘太公)
汉高帝刘邦



前201年-前197年
共4年
有人告太公以“天无二日”,太公不能给皇帝朝拜,高帝因此特别尊其为太上皇。
前197年在栎阳宫去世。

3晋朝 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伦
侄孙

叔祖
301年
共3月
八王之乱起,赵王司马伦控制政府后更篡位自立,惠帝被尊为太上皇,时年43岁。实际上司马伦为惠帝的叔祖父。
同年,司马伦败死,惠帝复位。

4后凉 后凉太祖吕光
后凉隐王吕绍



399年
共数日
后凉王吕光病重后,似为避免诸子争位,故先传位予嫡子吕绍,时年63岁。
传位后同年不久即去世,后来吕绍庶兄吕纂仍反,吕绍因此自杀。

5北魏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北魏孝文帝元宏(拓跋宏)


子 471年-476年
共5年
献文帝喜爱黄老、玄学思想,对权力富贵非常淡泊,因此禅位于太子拓跋宏,献文帝时年18岁。
传位当时拓跋宏只是5岁儿童,故政事仍决于献文帝和太皇太后冯氏。476年,太皇太后为报复情夫被献文帝所杀之仇,派人暗杀献文帝。

6北齐 北齐武成帝高湛
北齐后主高纬



565年-568年
共3年
臣属祖珽、和士开欲施恩于太子高纬母子以求长久富贵,遂以追求尊贵为由怂恿武成帝传位给太子,武成帝时年29岁。
传位当时太子高纬仍是9岁儿童,故政事仍决于武成帝,直到568年武成帝去世为止。

7北齐 北齐后主高纬
北齐幼主高恒



577年
共24日
北周大举进攻,北齐灭亡在即,577年,后主传位予太子高恒,自任太上皇帝,时年21岁。
传位后20日,命幼主高恒再传位予任城王高湝,后主被尊为“无上皇”;诏书尚未送达高湝,4日后,高纬已被北周军所擒,北齐亡。

8北周 北周宣帝宇文赟
北周静帝宇文阐



579年-580年
共1年
宣帝纵情声色,骄傲自矜,因此传位于太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时年21岁。
传位当时太子宇文阐尚是7岁儿童,因此大权仍在宣帝之手,但之后仍然荒淫无道,不理政事,于传位后次年去世。

9隋朝 隋炀帝杨广
隋恭帝杨侑



617年-618年
共4月
隋末大乱,李渊入长安,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远在江都的炀帝为太上皇,炀帝时年49岁。
因遍地变乱,道路阻隔,实际上炀帝很可能不知道他被尊为太上皇,所以在江都还是以皇帝身分号令;618年,被宇文化及所杀。
10唐朝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626年-635年
共9年
玄武门之变后,高祖失势,不得已传位,时年61岁。
传位之后即不接触政事,于635年去世。

11武周 圣神皇帝武曌
唐中宗李显



705年
共10月
神龙革命后,武则天失势,不得已传位,时年82岁,李唐王朝复辟,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神龙革命前即疾病缠身,传位当年(705年)十一月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

12唐朝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712年-716年
共4年
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对立,睿宗本来也无心帝位,故传位,时年51岁。
一开始还掌握部分决策权力,713年,玄宗在政争中铲除太平公主势力后,睿宗之权完全释出,716年在大明宫百福殿去世。
13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756年-762年
共6年
安史之乱,玄宗与皇室成员一同西逃,马嵬驿赐死杨贵妃后,玄宗逃向蜀中(今四川),太子李亨奔灵武(今宁夏灵武),并于该地即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将已失人心的玄宗权力基础架空,玄宗时年72岁。
玄宗只能追认肃宗的即位,还都长安后,于762年在西内神龙殿去世。

14唐朝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805年-806年
共4月
即位后积极改革时弊,惟因侵害宦官利益,不久又中风,因此被宦官所逼,让位于太子李纯,时年45岁。
传位后次年(806年)病逝,一说为宦官所杀。

15唐朝 唐昭宗李晔
李裕



900年-901年
共2月
李晔从流亡华州(今陕西华县)返回长安后,个性大变,喜怒无常,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为求自保,故拥立太子李裕,李晔被幽禁并尊为太上皇,时年34岁
901年,孙德昭等人杀刘季述、王仲先等,迎昭宗复位,李裕被改封为德王。

16宋朝 宋徽宗赵佶
宋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



1125年-1135年
共10年
1125年,金灭辽后南侵,徽宗为息金国之兵,下诏传位太子赵桓,被尊为教主道君皇帝,其时为十二月二十四日,已合阳历1126年,5日后再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徽宗时年44岁。
传位后一度后悔,金兵第一次南下时,避往江南,谣传将复辟,后回汴京;1127年金兵二度南下攻陷汴京,徽宗被金国废为庶人并掳往北方,是为靖康之变,不过徽宗还是继续被逃亡江南的另一子高宗赵构遥尊为太上皇直到去世为止。

17宋朝 宋高宗赵构
宋孝宗赵昚
养父

养子
1162年-1187年
共25年
高宗一生波折起伏,身系宋朝皇室唯一血脉30余年,在位许久已厌倦政事,收养的皇子赵眘年纪已大,故传位,时年56岁。
高宗退位后,还是有一定的权力,加以继位的孝宗相当孝顺,高宗在世的期间二人关系和睦,1187年,高宗去世。

18宋朝 宋孝宗赵昚
宋光宗赵敦



1189年-1194年
共5年
高宗去世后,孝宗亦倦于政事,故传位予太子赵敦,时年63岁。
即位的光宗由于皇后李凤娘的挑拨与孝宗不和,一直不去探望孝宗,1194年,孝宗去世。

19宋朝 宋光宗赵敦
宋宁宗赵扩



1194年-1200年
共6年
光宗与孝宗不和,又受到皇后李凤娘的影响,长期不去探望孝宗,一直到病重去世及丧礼都是这样,因此孝宗丧礼后不久,在太皇太后的授意下,赵汝愚及韩侂胄迎立光宗之子嘉王赵扩,并逼迫光宗退位,尊其为太上皇,光宗时年48岁。
1200年,光宗去世。

20西辽 西辽帝耶律直鲁古
西辽帝屈出律
岳父

女婿
1211年-1213年
共2年
屈出律是乃蛮大阳汗之子,乃蛮为成吉思汗所灭,屈出律逃至西辽,西辽帝耶律直鲁古将公主嫁给他,但屈出律却叛直鲁古,发兵擒之,奉其为太上皇。
屈出律奉直鲁古为太上皇,直到直鲁古1213年去世。

21西夏 西夏神宗李遵顼
西夏献宗李德旺



1224年-1226年
共2年
神宗自号上皇,传子李德旺,时年62岁。
1226年,神宗去世。

21明朝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弟 1449年-1457年
共8年
1449年土木堡之变,英宗为瓦剌所俘,同年郕王朱祁钰即帝位,是为代宗(景帝),英宗被遥尊为太上皇帝,时年23岁。
1450年,英宗为瓦剌送回,被代宗幽禁于南宫;1457年,代宗病重之际,被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拥护复辟,史称夺门之变。

22清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1795年-1799年
共4年
为了不超过祖父圣祖康熙帝在位61年的纪录故传位予太子颙琰,时年85岁。
传位后仍掌握实权,直到1799年去世。

Ⅳ 清朝被称为太皇太后的有几位

一位,即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顺治帝即位,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

Ⅵ 历史上的太后排名

TOP榜
关注榜
投票榜
01
孝庄文皇后>>
02
武则天(武周)>>
03
慈禧>>
04
赵飞燕>>
05
长孙氏>>
06
郭布罗·婉容>>
07
萧绰>>
08
徐仪华>>
09
汉高后:吕雉>>
10
窦氏>>
11
韦氏>>
12
卫子夫>>
13
马皇后>>
14
窦皇后>>
15
阴丽华>>
01
武则天(武周)>>
02
慈禧>>
03
汉高后:吕雉>>
04
赵飞燕>>
05
孝庄文皇后>>
06
郭布罗·婉容>>
07
阴丽华>>
08
萧绰>>
09
卫子夫>>
10
马皇后>>
11
长孙氏>>
12
韦氏>>
13
窦氏>>
14
窦皇后>>
15
徐仪华>>
01
武则天(武周)>>
02
慈禧>>
03
汉高后:吕雉>>
04
卫子夫>>
05
赵飞燕>>
06
阴丽华>>
07
孝庄文皇后>>
08
长孙氏>>
09
郭布罗·婉容>>
10
萧绰>>
11
马皇后>>
12
窦氏>>
13
徐仪华>>
14
韦氏>>
15
窦皇后>>
中国十大着名皇后排行榜,本榜单是小编主要依据史实记载、后人评价、生平事迹,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娱乐,欢迎在末尾交流探讨。
中国十大着名皇后排行榜
1、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 详细>>】
2、武则天(武周)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
【 详细>>】
3、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 详细>>】
4、赵飞燕
赵飞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赵氏,号飞燕,《飞燕外传》称其名为赵宜主。本巴郡阆中谯里人,其父母因侍同里入朝为侍中的谯隆移家于入京城,仅称其为长安宫人,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选入宫中为家人子(即宫女),后在阳阿公主处学舞,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在中国历史上,她以美貌着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燕字指的正是赵飞燕。如此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
【 详细>>】
5、长孙氏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母亲。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
【 详细>>】
6、郭布罗·婉容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 “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详细>>】
7、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 详细>>】
8、徐仪华
徐仪华,闺名妙云(1362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嫡后,濠州人,明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母张氏或谢夫人(谢再兴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被册封为燕王妃,建文四年(1402年)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寿46。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谥号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太庙。
【 详细>>】
9、汉高后:吕雉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并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 详细>>】
10、窦氏
孝文窦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皇甫谧言,云窦后名猗房。窦猗房是普通的农家女,平民出身。汉惠帝时窦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后被赐予代王刘恒。刘恒即位后窦姬被立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尊其为太皇太后。窦太后与汉文帝刘恒育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孝王刘武。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与汉文帝合葬霸陵。
【 详细>>】
11、韦氏
韦皇后(?-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父韦玄贞,母崔氏,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生母。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韦氏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以其从兄韦温掌握实权,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纵容女儿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又大肆修建封寺庙道观,奢侈无度。景龙四年(710年)李显暴卒,韦氏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临朝称制。不久李隆基发动政变,拥其父相王李旦登基。韦氏被杀于宫中,并被追贬为庶人,称韦庶人。
【 详细>>】
12、卫子夫
卫子夫(?-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歌女。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谥思后,葬桐柏亭。身驻汉宫凡49年,在皇后位38年,育有一男三女。
【 详细>>】
13、马皇后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八月初八,本名不详,是归德府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 详细>>】
14、窦皇后
太穆皇后窦氏(约569年—约613年),京兆平陵人(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的妻子,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之女。聪慧刚毅,颇有才华。嫁李渊,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阳昭公主李氏,隋大业年间,在涿郡去世,时年45岁。其父窦毅是东汉汉大鸿胪窦章的第十二世孙,胡姓纥豆陵氏(赐姓)。其十二世祖窦统在汉灵帝时为雁门太守,为避窦武之难,亡奔匈奴,遂为部落大人。后魏南徙,子孙因家于代,赐姓纥豆陵氏。累世仕魏,皆至大官。唐朝建立后,其夫李渊追封窦氏为穆皇后,贞观九年五月九日,李世民追尊为太穆皇后。天宝八载六月十五日,追尊太穆顺圣皇后。

Ⅶ 清朝里有几个太皇太后

一位,即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

Ⅷ 历史上共有多少为皇太后

1、汉文帝皇后窦氏 2、汉昭帝皇后上官氏 3、汉元帝皇后王政君 4、汉和帝皇后邓绥:和熹皇后。 5、晋简文帝宫人李陵容:出身微贱。孝武帝时相继尊为淑妃、贵人、夫人、皇太妃,直到(崇训宫)皇太后。安帝时尊为太皇太后。 6、南朝宋萧文寿:孝懿皇后。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之父孝穆帝刘翘的继室。生长沙王刘道怜、临川王刘道规。刘裕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少帝刘义符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 7、南朝宋路惠男:昭太后。是孝文帝刘义隆的淑媛。其子孝武帝刘骏即位后尊为崇宪宫太后。废帝刘子业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宋明帝即位后复为崇宪太后。 8、南朝陈章要儿:武宣皇后。是陈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继室。陈文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废帝陈伯琮即位后进尊为太皇太后。宣帝陈顼即位后,复为皇太后。 9、北魏文成帝皇后冯氏:文明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孝文帝元宏时尊为太皇太后。 10、北齐神武帝皇后娄昭君:武明皇后。文宣帝高洋时尊为皇太后。后进尊为太皇太后。 11、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阿史那氏:武成皇后。宣帝宇文赟时尊为皇太后。静帝时时尊为太皇太后。

唐朝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窦皇后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长孙皇后 高宗废后王氏 王皇后 高宗皇后武氏 武曌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 中宗韦皇后 韦庶人 睿宗肃明皇后刘氏 睿宗昭成皇后窦氏 窦德妃 玄宗废后王氏 玄宗贞皇后武氏 武惠妃 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肃宗张皇后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沈珍珠 代宗贞懿后独孤氏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 顺宗庄宪皇后王氏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 宪宗孝明皇后郑氏 穆宗恭僖皇后王氏
穆宗贞献皇后萧氏 穆宗宣懿皇后韦氏 宣宗元昭皇后晁氏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 昭宗积善皇后何氏 五代 后梁 文惠皇后王氏 太祖元贞皇后张氏 张惠 后唐 贞简皇后曹氏 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 刘玉娘 和武宪皇后曹氏 昭懿皇后夏氏 宣宪皇后魏氏 废帝皇后刘氏 后晋 高祖皇后李氏 出帝皇后冯氏 后汉 高祖皇后李氏
后周 圣穆皇后柴氏 世宗贞惠皇后刘氏 宣懿皇后符氏 十国南唐 后主皇后 周娥皇 后主皇后 周女英
北宋 昭宪杜太后 太祖孝惠贺皇后 孝明王皇后 孝章宋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 懿德符皇后 明德李皇后 元德李皇后 真宗章怀潘皇后 章穆郭皇后 章献明肃刘皇后 刘娥 仁宗郭皇后 慈圣光献曹皇后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高滔滔 神宗钦圣献肃向皇后 钦成朱皇后 钦慈陈皇后 哲宗昭慈孟皇后 哲宗昭怀刘皇后 刘清菁 徽宗显恭王皇后 徽宗郑皇后 钦宗朱皇后
南宋 高宗宪节邢皇后 邢秉懿 宪圣慈烈吴皇后 吴芍芬 孝宗成穆郭皇后 成恭夏皇后 成肃谢皇后 光宗慈懿李皇后 李凤娘 宁宗恭淑韩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 杨桂枝 理宗谢皇后 谢道清 度宗全皇后 全玖
辽(契丹) 肃祖昭烈皇后萧氏 懿祖庄敬皇后萧氏 玄祖简献皇后萧氏 德祖宣简皇后萧氏 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 述律平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 萧温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 萧撒葛只 穆宗皇后萧氏 景宗睿智皇后萧氏 萧燕燕 圣宗仁德皇后萧氏 萧菩萨哥 圣宗钦哀皇后萧氏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 萧挞里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 萧观音 道宗萧皇后 萧坦思
天祚皇后萧氏 萧夺里懒
金 太祖圣穆皇后唐括氏 太祖光懿皇后裴满氏 太祖钦宪皇后纥石烈氏 太祖宣献皇后仆散氏 太宗钦仁皇后唐括氏 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 哀皇后徒单氏 海陵嫡母 海陵后徒单氏 睿宗钦慈皇后蒲察氏 睿宗贞懿皇后李氏 世宗昭德皇后乌林答氏 显宗孝懿皇后徒单氏 晕宗昭圣皇后刘氏 章宗钦怀皇后蒲察氏 完颜永济废后徒单氏 宣宗皇后王氏 王霓 宣宗明惠皇后 王云 哀宗徒单皇后
元朝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弘吉剌氏 孛儿台旭真 太宗昭慈皇后乃马真氏 脱列哥那 定宗钦淑皇后 斡兀立海迷失 睿宗显懿庄圣皇后怯烈氏 唆鲁和帖尼 宪宗贞节皇后弘吉剌氏 忽都台 世祖昭睿顺圣皇后弘吉剌氏 察必 世祖皇后弘吉剌氏 南必 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弘吉剌氏 伯蓝也怯赤 即阔阔真 成宗贞慈静懿皇后弘吉剌氏 失怜答里 成宗卜鲁罕皇后伯岳吾氏 卜鲁罕 顺宗照献元圣皇后弘吉剌氏 答己 武宗宣慈惠圣皇后弘吉剌氏 真哥 武宗皇后弘吉剌氏 速哥失里 武宗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 武宗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 仁宗庄懿慈圣皇后弘吉剌氏 阿纳失失里 英宗庄静懿圣皇后亦启烈氏 速哥八剌 显宗宣懿淑圣皇后弘吉剌氏 普颜怯里迷失
泰定帝皇后弘吉剌氏 八不罕 明宗贞裕徽圣皇后 迈来迪 明宗皇后 八不沙皇后 文宗皇后弘吉剌氏 卜答失里皇后 宁宗皇后弘吉剌氏 答里也忒迷失皇后 顺帝皇后钦察氏 答纳失里皇后 伯颜皇后弘吉剌氏 忽都皇后 完者忽都皇后奇氏 奇皇后
明朝 太祖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 惠帝马皇后 成祖仁孝徐皇后 仁宗诚孝张皇后 宣宗恭让胡皇后 胡善祥 宣宗孝恭孙皇后 英宗孝庄钱皇后 钱锦鸾 英宗孝肃周太后 景帝汪废后 景宗肃孝杭皇后 宪宗吴废后 宪宗孝贞王皇后 宪宗孝穆纪太后 纪淑妃 宪宗孝惠邵太后 孝宗孝康张皇后 武宗孝静夏皇后 世宗孝洁陈皇后 世宗张废后 世宗孝烈方皇后 世宗孝恪杜太后 穆宗孝懿李皇后 穆宗孝安陈皇后 穆宗孝定李太后 神宗孝端王皇后 神宗孝靖王太后 光宗孝元郭皇后 光宗孝和王太后 光宗孝纯刘太后 熹宗懿安张皇后 张嫣或张宝珠
庄烈帝愍周皇后
清朝 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 孝端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哲哲 孝庄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顺治废皇后(静妃) 博尔济吉特氏 孝惠章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 孝献章皇后 董鄂氏 董鄂妃 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 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 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 乌雅氏 孝敬宪皇后 乌拉纳拉氏 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 干隆继皇后 乌拉纳拉氏(丧葬规格等同于皇贵妃) 孝仪纯皇后 魏佳氏 孝淑睿皇后 喜塔腊氏 孝和睿皇后 钮祜禄氏 孝穆成皇后 钮祜禄氏 孝全成皇后 钮祜禄氏 孝慎成皇后 佟佳氏 孝静成皇后
答案补充
博尔济吉特氏
孝德显皇后 萨克达氏
孝贞显皇后 钮祜禄氏 慈安太后
孝钦显皇后 叶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
孝哲毅皇后 阿鲁特氏
孝定景皇后 叶赫那拉氏 隆裕太后
逊皇后 郭络罗·婉容(有争议)

Ⅸ 清朝的太后有哪些

清仁宗妻子孝和睿皇后、清文宗养母孝静成皇后、清文宗妻子慈安太后、清穆宗母亲慈禧太后、清德宗妻子隆裕太后

1、清仁宗妻子孝和睿皇后

孝和睿皇后(1776年11月20日-1850年1月23日) ,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嘉庆朝首位贵妃、唯一的皇贵妃,嘉庆帝第二任皇后。礼部尚书、三等承恩公恭阿拉之女。

干隆五十五年入潜邸为嘉亲王侧福晋。干隆五十八年(1793年)生皇七女,幼殇。干隆六十年生皇三子绵恺。嘉庆元年册封为贵妃;嘉庆二年五月二十晋封皇贵妃,摄六宫事;嘉庆六年正月初八册立为皇后。嘉庆十年二月初九生皇四子绵忻。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尊奉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寿康宫,终年七十四岁,葬于昌陵西面三华里处昌西陵。全谥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2、清文宗养母孝静成皇后

孝静成皇后(1812年6月19日-1855年8月21日),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追封三等承恩公花良阿之女,清文宗咸丰帝养母,议政王、和硕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欣生母。

先祖在清朝开国之初入满洲正蓝旗,孝静成皇后去世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咸丰帝即位之后,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寿康宫,遵照皇太后礼遇奉养,咸丰五年,晋尊为康慈皇太后。

3、清文宗妻子慈安太后

孝贞显皇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咸丰朝第一位贵妃第二任皇后,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生母为姜氏(后抬入旗籍,改称姜佳氏)。

咸丰二年(1852)二月被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进内诏封贞嫔。五月诏晋贞贵妃;六月已拟为皇后其嫔妃册封典礼均未举行;十月立为皇后时年十六少于文宗六岁,由妃到皇后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而且她生前完全没有子嗣凭着咸丰对其宠爱晋封速度堪称清朝晋封最快的皇后。

4、清穆宗母亲慈禧太后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5、清德宗妻子隆裕太后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有多少个太皇太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