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中国历史故事对联怎么写

中国历史故事对联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2-06-17 08:21:53

① 中国历史有趣的对联故事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
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② 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十个对联

③ 中国古代经典对联故事

联坛典故·第一
第一: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七夕,三餐依旧是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
客舍凄凉,恰似今宵七夕。
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
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李某又失约,先生再传学生作对:
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
李某见了,代其子对曰:
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
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作对:
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
李某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汉尚记得滚瓜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李某顿时语塞,赫然而退。

第二:
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于是在门口贴了一副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不料第二天就为村人改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父成聋,子成聋,代代全成聋;
父泼财,子泼财。辈辈都泼财。
为了这副对联,李财主整整病了一个多月,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第四:
有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感到十分好笑,遂遂说:
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到: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第五: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此事传到相爷的耳朵里,他命家人去叫他来当面一试,解缙与相府家人来到相府门前,见正门关着,就止步不前,对家人说:“迎客有迎客之礼,为何不开正门?”家人无奈,只得又去,禀告相爷。相爷想了想,挥笔写了个上联,连同笔墨交与家人说:“递与那学生。”
解缙接过一看,见是一副对子的上联:
小犬乍行嫌路窄。
解缙即刻接写了下联:
大鹏展翅恨天低。
相爷见对只好大开正门。小解缙进了门,相爷把他迎入客厅,分宾主坐下后,相爷从桌上拿起一本书晃晃说:“老夫听说你有万卷之书,书藏哪里?”小解缙指指肚皮说:“在这里。”相爷又问:“既然如此,那我出联你能对吗?”小解缙眨眨眼睛说:“何止能对!”相爷看看这穿绿衣衫双目流盼的小家伙,口气竟这么大,不觉有些好笑,便出联道:
井底蛤蟆青间绿,美目盼兮。
小解缙听了,冷笑了一声,看了一眼身穿红袍的相爷,便接着对道:
汤中对虾白映红,鞠躬如也。
相爷本想讥笑他是个坐井观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只死虾,想小家伙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不由心里冒火,却不好发作,只好改换题目,再难解缙道:
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解缙略一思索,便对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相爷见小解缙对答如流,大为吃惊。正找不到好的课题,忽见壁上有一幅《月夜杜鹃图》,也来不及细想,就信口出了一联道:
月下子规喉舌冷。
解缙见他行文已乱,故意照式对个下联说:
花中蝴蝶梦魂香。
谁知相爷只顾后,不顾前,一见别人句子有毛病,马上挑剔说:“试问花中蝴蝶,倘不睡去,哪来的梦魂香甜?”解缙又眨眨眼睛说:“然而月下子规,也未必启口,喉舌之冷,一样无从说起!”相爷一听,啊哟!我也错了。便问小解缙:“那么依你说又当如何?”
解缙说:“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岂不是‘舌冷’‘梦香’?”相爷欲要叫好,但又反问:“你既然早已知道,为何将错就错?”
解缙笑道说:“因为相爷失口在先,解缙之所以将错就错,无非是步相爷后尘,照葫芦画瓢罢了。”
一番话说得相爷心服口服,自知理亏。想想方才小解缙的不恭,正是自己失于检点而引起的,因此甚感惭愧和不安。他深爱解缙之才,等解缙长大,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第六:
【清朝时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挂有一幅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的妻子到飞来峰下游玩,坐在冷泉亭边休息,欣赏这幅对联。妻子看了一会儿,要求俞樾进行解释。俞樾把原来的对联改了两字,作为回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妻子嫌改得不好,立即表明自己的看法: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俞樾把自己和妻子改动的字作了比较,认为“冷”、“飞”二字比“有”、“无”准确有神。
过了几天,俞樾带着次女秀孙又来到冷泉亭边。他给秀孙说明上次怎样给对联该字一事,秀孙赶紧望着亭子,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慢慢地说: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一向才力超人。他明白上联中的“几”字改为“禹”字,那是指大禹治水,仔细推敲,改得动人。至于那个“何”字为什么要改成“项”字,他一下弄不清楚,只好向秀孙追问原因。秀孙爽朗地说:“项羽曾有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座险峰不是他从别处拔起,怎能飞到这里来呢?”秀孙话音刚落,俞樾忙拍手称好快,连连道好。

第七:
【明】朝兵部尚书康大和一次挑竹蛏到山里去卖,晚上借宿在一家学馆里。因为没有床铺,就用学生课桌板并排当床铺睡下。先生睡在同一间房子里,虽有蚊帐,却不能入睡。他爬起来,点灯一照,看大和睡在课桌板上,呼呼大睡,没有一只蚊子干扰,而自己蚊帐里蚊子成群,被叮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先生对大和说:“我有一个对头,三年无人对出。不知何时能遇贤人,寻得佳对?”大和说:“先生不妨道出,或许有人能对。”先生故意说:
小犬无知敢入深山寻虎豹。
大和沉思片刻,觉得先生是有意试探,对出有因,便顺口对道:
青龙未遇特来浅水戏鱼虾。
先生自觉没趣,但心里却暗暗佩服这个麻脸的后生仔,竟有这样的文才。
大和准备要起行,看昨夜放在天井里的半担竹蛏,被学馆的弟子踢破了不少,连蛏汤都流出来。这时,有几个穿长衫的乡绅来到学馆,其中一个白胡须的乡绅说:“你卖蛏来这里做什么?”另一个乡绅说:“
叫先生对出一个让他对。能对出,一担蛏都买;对不出,倒在天井里。”大和站着不作声。乡绅示意先生出对头,先生想了好久不开口。大和等急了,就不客气地说:“时间不早了。不然,我出一个对头,让你们来对如何?”先生示意乡绅们让他出,那个白胡须的乡绅也表示同意,大和就念道:
硬壳竹蛏踢破流汤流卤。
乡绅们听了都冷笑道:“肩挑买卖的粗人,出这样的粗对。请先生对吧!”先生抽水烟,吐出一团烟雾。想了好久,对不出来。乡绅们也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能对出来。大和等急了,就对他们说:“既然诸位先生不愿说出对尾,就把竹蛏都买去吧!”那个白胡须的乡绅说:“你能自对,我们就服你,这些蛏,请你不必担心。”大和双手抱拳行礼:“请诸位先生多多包涵,我自作自受了!”说着,就大声对道:
长脚螃蟹扒开无淀无膏。
先生和乡绅们自觉没趣,只好拿钱买下这担竹蛏。

第八:
从前,粤西一爿回春堂药材店,店老板姓洪,膝下只有一女,洪老板以‘洪’‘红’谐音,取中药‘红娘子’之名,将女儿取名洪娘子。
洪娘子年方二八,并常常和人对联。一日出了个上联:
白头翁。
而一位放牛郎对以:
红娘子。
洪娘子听了大吃一惊,一下子脸红到了耳根。洪娘子接着出一联:
鼓架架鼓,陈皮难敲半下。
放牛郎对道:
灯笼笼灯,纸壳原以防风。
自此之后洪娘子对放牛郎改变了那种居高临下的骄态,虚心向放牛郎请教,两人互相切磋。洪娘子与放牛郎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两个小青年相爱的事,不久便被洪老板发现了。于是他决定征联选婿试试放牛郎的才学。这第一联是:
冬虫夏草九重皮。
放牛郎一见便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高声对道:
玉叶银花一条根。
放牛郎进入了第二关,见那上面挂的是:
烦暑最宜淡竹叶。
放牛郎又微微一笑,答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放牛郎信心倍敷,又进入第三关,这一联写的是: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放牛郎略一迟疑,便对了出来: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放牛郎来到了第四关,这上面写的是: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
放牛郎思索了好半天,即诵出下联: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过了很久。里面才传出洪老板冷冷的声音:“进来吧。”放牛郎进入厅堂。来到最后一关。只见那墙上挂的是一副四十三字,内嵌十二味中药名的长联,不禁愕然惊叹:“啊呀!绝对!绝对!”这联是: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放牛郎目瞪口呆,汗流浃背,无言一对。他回家后决定苦学几年再来。
洪娘子于是送放牛郎远行,她顺手在路边折了株草放在放牛郎手上,放牛郎一看是株相思草,他知道这是洪娘子和他‘物对’表心意,作临别的最后一次对。他想了一会,忽然上前几步从路边采了一朵花,插在洪娘子髻上。洪娘子惊喜地叫了起来:“啊!合欢花。”接着道:
放心走吧,此去不论生地熟地,远志莫怕路千里。
放牛郎洒泪而别:
挥泪去矣,将来但闻藿香木香,桂圆时节早当归。
放牛郎日夜攻读,精心应对。冬去春来,转眼快半年了,四十三字长联中的十二味药名,还只能对上六个,他心里甚是着急。这天,他忽然接到洪娘子托人带来的信件,打开细看,上面这样写着,
白头翁:
忆自金闾相会,只望恩泽长流,竟匆匆别去,怜奴只衾寒,红泪枯罄,今老父如子龙年高老迈,想君蜜愿应酬矣;望九九归一,荣旋梓里,一家老少笑开颜。素书递到,即为裁答。努力自珍、珍重加衣!
红娘子于端阳后十日
放牛郎知道这是一纸药谜,洪娘子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射有药名,从头来看是苏合、泽泻、王不留行、独活、血竭、常山、白头翁、甘遂、百合、当归、合欢、白芨、旋覆花;最后两行祝语是防己、防风;日期是半夏。当晚,放牛郎在洪娘子信中找出了六个药名,凑足了剩下的半联,拟出了那四十三字的长药联。
等他匆匆赶到回春堂药店,放牛郎不等洪老板催促就高声道:“先生,听我应对!”他的下联是:
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洪老板也无言已对,答应女儿与放牛郎成亲。新婚之夜,放牛郎送去客人后,正要进入洞房,却被丫鬟拦住了:“新郎公听着,我家小姐有话,进洞房前须再对一副对子,若对不出,还请回学习半年。”
放牛郎‘啊呀’一声,嘴里嘟哝着:“哦,也要来个三难新郎么?好。上联是什么?”荷香打开手中的纸条念道: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
放牛郎略一思索答道:
红娘子相思配宾郎。
这时,洞房门‘呀’的一声开了‘露出洪娘子的一张笑脸。放牛郎迫不及待地跨进门去。

第九:
某人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
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
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
早行节俭事。
不过淡泊年。
观者为之捧腹。

第十: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才思敏捷,以善对而闻名。曾任广东学政,有一牧童故意在李经过的路上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李坐轿路经此地,石桥被轿夫踢倒,牧童责问轿夫,双方争吵不休。李调元下轿调解,牧童说:“你既是李大人,听说善于作对,小子出个上联请你对吧?”李调元欣然答应,牧童念道:.
踢破磊桥三块石,
李调元想了好久,竟未能对出,只好约明天再来应对。回家以后,冥思苦想,茶饭无心,妻子问知其故,微微一笑,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出’字,然后用剪刀剪成两个‘山’字。李调元恍然大悟,于是次日一早即到约定地点,见到牧童,对出了下联:
剪开出字两重山。
牧童哈哈大笑:“李大人,这下联恐是你夫人想出的吧?”李调元吃惊地问:“汝何以知之?”牧童答道:“妇人常与针线、剪尺打交道,男子汉大丈夫则应将剪子换作斧头。何不就将下联改为:
劈开出路两重山。
李调元面红耳赤,但内心颇为佩服。那牧童却又说:“我再出个对子你对吧!李大人是文人学士,饱读古文,会做文章,我就以此为题。”说完,又念出一个上联:
古文人做,做诗做赋做高官。
李调元觉得此联亦颇难对,只好再次回到家中,和众门客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下联:
八刀心忿,忿世忿命忿穷途。
谁知李调元第二天向牧童念出下联,又被牧童取笑:“这分明是个穷书生对出来的,李大人是达官贵人,对出这样穷酸气的对子于身份不符。不如改成:
大口一吞,吞云吞雾吞江海。
这样才有气魄呢!”李调元听了,不禁连连点头,称赞这牧童是个奇才……

第十一:
【明】王波,自幼聪明伶俐,尤其擅长对对。有一年春节,王波家中无米下锅,他舅舅是当地的财主,家中有钱有米,但老婆却是个小气鬼。王波的父亲曾向他借过三斗谷子,被数落了一顿。有心再去借粮,又实在难以启口。年仅九岁的王波,看出父亲的难处,就偷偷地来到舅舅家。
拜见舅舅后,说明来意。舅舅问:“你想借多少?”王波答道:“当然是越多越好罗。”舅舅微微一笑,故意睁大眼睛说:
小孩子,口气大!
王波娇嗔地应道:
大富翁,肚量小!
逗得舅舅哈哈大笑,真想马上借给他,可是想起刻薄的太太曾说过的话,不知不觉地就自言自语说了出来:
没完没了,还想借?
王波误解了舅舅的心情,生气道:
有始有终,定会还。
王波的舅舅也是个联迷,听了王波的答语,联兴大发,便对王波说:“我出一上联,你若对上了,不但白送你一斗米,就连以前欠的三斗谷,也不用还了,如果你对不上,可要罚的啊,怎麽样?”“行!”王波说:“你出联吧!”舅舅便出上联:
欲欠谷,则滚利。
王波猜不透舅舅的心思,但知道这是拆字联,就应道:
体本人,就留情。
舅舅着实吃了一惊,因为对得如此贴切如此意对俱佳的下联。竟出自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外甥之口,十分满意和欢欣。但还想再考考他,于是便在原联上增加数字,将上联改成了:
欲欠谷,则要利滚利。
小王波听后,以为舅舅说话不算数,故意刁难自己,想到舅舅是自己母亲的哥哥,现在全无手足之情,本想不理舅舅,不再应对。但又想人小志要大,不能让别人看不起,于是,又对了下联:
好子女,就该心连心。
舅舅哈哈大笑,连声说:“妙!妙!妙!”接着,对王波说:“舅舅说话一定算数,一会儿就叫人送米去。你呢,留下来,我出钱让你念书去,如何?”小王波这才明白,原来舅舅是在考自己,也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第十二:
有一秀才出城访友,来到一个小镇里的小药铺,见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药,容貌端正,秀才便有爱慕之意(简直一下流胚子),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试探道: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少女闻声抬头,见他是个秀才,知道是在索对,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气,我何不如此对答,于是一笑对道: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秀才见少女应对巧妙,很是高兴,心想再试她一试,抬眼看到门外药圃之中长有芍药,张口又吟道:
春暖带云锄芍药。
不想少女张口即对道:
秋高和露种芙蓉。
此时,秀才对少女已是倾心爱慕,但是素不相识,又不便开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却一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见秀才一直心神不定,问明缘由,笑道:“兄台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个才子,至今尚未许人。以兄台人品(什么德性?),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说便成。”(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后来,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见过秀才,心中也自愿意(糟了!),秀才终于如愿以偿,了却终身大事(没天理)。

第十三:
古时有一个和尚前去赶考,主考便出联而试:
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
和尚对到:
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
主考再出一联:
子曰:克己复礼。
和尚对到:
佛道:回头是岸。
主考已开始有点火了:
旗鼓。
和尚对:
木鱼。
主考已忍耐不住,怒道: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和尚又对道: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主考已忍无可忍:
快滚!
和尚却无动于衷,仍道:
善哉!

第十四:
相传【宋】时秦少游慕苏小妹才名,乔装成化缘道人去见苏小妹,并问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小妹应声答云: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又问讯云: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一边走,一边答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少游直跟到轿前,又问讯云: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小妹随口又答云:
风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

第十五:
有个大镇上有朱、项两家,两家之间经常闹矛盾。一次朱家盖新祠堂,便写了一联:
两朝天子。
一代圣人。
上联指朱姓的【后梁】朱温和【明】时的朱元璋都做过天子。下联指【宋】时的朱熹称亚圣。项姓一见大吃一惊,从此就一直在朱姓面前抬不头来。后来来了个外乡人,便帮他们写了一联:
烹天子父。
为圣人师。
原来在此联嵌入两个典故,上联指【楚汉争霸】时项羽曾经烹过【汉】高祖刘邦的父亲;下联指【春秋】时孔子曾经拜过项橐为师,此联一出,与朱姓的针锋相对,而处处又压他一等,项姓人由此而扬眉吐气。

第十六:
据说从前有个人名叫李廷彦,曾献百韵诗给一位大官,中间有一对云:
舍弟江南殁。
家兄塞北亡。
那位大官看了很同情他,道:“想不到你家里竟接连遭到不幸。”李廷彦忙道:“实无此事,那是为了对仗工整才这样写的。”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戏谑他说:“你还不如写上‘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若这样写,还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

第十七:
镇海人陆志道,小时候对对子思路敏捷。九岁时他应童子试,县令出题说:
镇海县童生九岁。
陆对曰:
大清国天子万年。
县令很惊奇,把他带到水阁面试,并请他喝茶,又出题说:
入阁饮茶,连步可登麒麟阁。
陆应声对道:
临池染翰,何年得到凤凰池。

第十八:
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后,逗他说:
牛头喜得生龙角。
于谦立即对出下句:
狗口何曾出象牙。
兰古春听了感到很惊奇。
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
三角如鼓架。
于谦又对道:
一秃似擂槌。

第十九:
从前有个财主只肯出三分银子请秀才写副春联。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等财主付了钱之后,秀才又在上面加了几点,财主一看,此联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披:人多病,少财富。

第二十:
《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纪文达在京师,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

④ 中国历史上妙趣横生,经典有趣的对联

1、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2、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3、
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⑤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对联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对联集锦

上联: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下联: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下联: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上联: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下联: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下联: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

⑥ 中国古代经典对联,千古绝对大全

1、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

2、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3、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满腹泥心

4、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尔人你,伪为人,裘求衣,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5、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燕莺穿绣幕半窗玉剪金枝

6、人说之人被人说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官管之管被官管之管管管管被管不如不管

7、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出

尼姑泥鞋尼洗泥泥落尼归

8、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湖

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

9、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⑦ 中国历史上妙趣横生的20副对联

1、诸葛亮联斥周瑜
相传,周瑜自命不凡, 有一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向诸葛亮呤道:

有目也是瞅,无目也是丑,
去掉瞅边目,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瞅”应为古汉语的写法,左偏旁为“目”,右边为“丑”,因电脑没有此字,故作解释)

诸葛亮听罢略略一笑,即刻对道: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桥,
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成娇。
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周瑜听罢大怒,诸葛亮还是胜了一筹。

2、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3、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4、 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5、 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 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
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6、 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
前程金修

7、 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8、“混”、“球”联句
湖南军阀谭延铠一生的处世哲学集一“混”字,最后混到了国民党的行政院长,由于处世圆滑,又得了一个“水晶球”的绰号。他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副对联:
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
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9、 上下“凭”等
针对封建社会“上尊下卑”官气十足,有人戏一联:
上司开口才半句,早已是是是,对对对
下级陈词达千言,始终嗯嗯嗯,噢噢噢

(横批)上下“凭”等

10、 王毅之接对联
一年除夕,王家大门口对联几次贴出几次被人揭走,王心生一计,贴出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对联不吉利就没人揭了。第二天凌晨,他让儿子献之给对联添了个尾巴,为: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11、 针砭人情冷暖
清代浙江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
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
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12、 三国名人入对
四川内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联说景,实则谐音含三国六个人名: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狠关羽不得张飞

13、 干隆出谜联
有一年元宵节,干隆与群臣猜谜,出一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摸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在场的纪昀道出谜底,为“猜谜”。

14、 “老”字没一点
有个农民欠财主的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借新账,还旧账,借账还账,账还账
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横批只写了一个“老”字(没有里面一“点”)
财主上门讨债见联,不觉诧异,自语道:“这横批的“老”字,说“考”又不象,说“老”又没有一点?”话音未落,只听农民说:老(字)要是有一点,早就还你了

15、 郑板桥见联济贫
郑板桥当县令时微服私访,见一户人家的破旧大门上贴的对联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又是一年
郑板桥见联,忙令随从回衙取米面、衣服等,户主得济含泪道谢。

16、明代戏联
男无假,女无真,为何无人嫌假
你不来,我不来,怎么不请自来

17、“不如不说”与“何必多说”
清初,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主事听了心理不服,针锋相对答一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18、贪官受辱
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19、梁启超妙对张之洞
传说梁启超去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想给梁启超一个下马威,刚见面即出一联让梁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武汉旧称江夏)

梁启超从容做对: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生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本来,儒家真正的思想内核是王道,真正的读书人,要有胆识要有气节。不敢在前不敢在后,谦虚豪迈。

20、 君子之交
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中记载:某书生家贫,无酒为友祝寿,遂持水一杯,谓友人曰:“君子之交淡如。”友人知其意,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这一问一答恰好构成一副对联: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出自《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下联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出句系俗语“君子之交淡如水”中藏去“水”字。纯朴友情,尽在对中。联语正整。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故事对联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