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20 16:07:59

A.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施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大有市场的今天,在目前素质教育还难以攻破应试教育这块“坚冰”的情况下,如何在这场较量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教育要“松绑”,学生要“减负”,但教育质量要提高,“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少吃草”,这于教育一线的所有教师而言确实是一个大难题。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现实背景下,教育界给自己提出“教学的有效性”这一研究课题,在我看来实在是极有必要的,是“自己拯救自己”之举。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会”),掌握学法(“会学”),且学得快乐(“乐学”),这确实是一门学问,值得研究。
所谓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作为一名小学的语
文老师,我有一些这样的思考:
一、深入钻研文本,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教师上各种公开课前,不是先研读文本,而是先从网上寻找相关教案,一味地模仿、因袭他人的教学设计;平日里,个别教师撰写教案视《教师用书》为至宝,甚至完全依赖《教师用书》,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其实我觉得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这样去做: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应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们先应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们还应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课本上做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的预设,更应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便可以打开电脑搜集资料,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
钻研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正确设立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以最佳的教学设计换取最大的教学效益。这个过程中,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语文课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有点新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象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象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有“新意”。讲戏剧未尝不可以演一演;讲诗歌不妨举行个朗诵会;范读时不妨放一段录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三、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好问也应有一定的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好问不等于胡问瞎问。好问首先要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盲从,别人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还要经过自己思考、鉴别。将别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与别人的差别,从而发现自己思维的毛病,学习人家思维的方法。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现在列举几种例子:
例一,发现别人,互相学习。同学们互相学习,发现别人的优势。由于优势原则被同学们理解了,发生了可喜的现象;学习差的学生写了优生的名字;学习优的学生写了差生的名字,
他们都在找别人的闪光点,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
例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因为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要与其他组员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超过别的组。比如同一个问题,看哪一组先解决,解决的方法多,找到了最佳解决办法,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三,互改作业,重新认识。作业批改过去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的参与性不够。小组中的批改往往特别认真负责,要求特别严格,对于分歧的地方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作了再一次的认识,并逐步锻炼了学生的评判能力,提高了认识水平,使课堂学习显得更加丰满和完善。当然,组织学生批改,内容要选择,如果是开放性题目,会更有价值。当然教师要加强批改指导,逐步提高批改要求。四、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
其一,我们可以在口头语言的评价上机智多变,灵活地采用激励式言语评价、导学式言语评价、明理式言语评价、幽默式言语评价等。最好能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用语定期更换、常用常新、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或富有情趣的评价语
,让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其二,我们可以将口头语言的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相结合,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在特级教师的公开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他们这样对学生的真诚的赞许,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得体。其三,我们可以尝试实物评价,可以赠送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一支书签、一片枫叶、一颗种子、一幅书法作品、一样教具,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另外,语文评价应加强形成性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要“采用成长纪录的方式,搜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建立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积极性评价的过程中,还要有全人观念,评价的内容应具有广泛性,使评价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应重视对学生进步性指导,给予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B. 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C. 如何进行语文教学研究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

学校教研工作必须同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超前进行,为教学工作服务,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笔者认为教研工作应从五个方面展开。
1、整体认识、客观把握
教师要搞好教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首要问题是必须对课程标准和各年级的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认识不明确,教学方向就把握不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和落实。只能是盲目的干,被动的教。只有认识上去了,整体把握住了,才能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明确方向,做到纲举目张。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象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这是马克思非常欣赏的一句话。这句话说明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决定着行动。因此,教师对所学科的整体认识,决定着教师教学思想是否得当,教学工作是否有成效。
教师要对所教学科做到整体认识,宏观把握,就必须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开展全面钻研、仔细分析。经过“由薄变厚”到“由厚变薄”这样一个教研过程,总结出最本质、最核心的整体认识来指导具体教学工作。如对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整体认识,我总结为十六个字。这就是:“书写规范,发音准确,学好字词、练说写话”。具体教学时,就要始终如一,用这十六个字来规范自己的教学工作。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在宏观上把握,我总结为四句话。这就是:“三年级学写作文,四年级学会作文,五年级会写作文,六年级写好作文。”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作文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把这种认识贯彻在小学作文教学工作中,就是做到了整体认识、宏观把握。
2、确定课题,重点突破
教学工作中的重难点,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给予钻研和攻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所在。我在教小学语文课时,始终将作文教学确定为教研课题,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一是对作文教学涉及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研讨,写出了《作文教学须正确处理的十二种关系》;二是提出了《破单一命题作文,实行多种练习形式并举》的作文训练形式;三是在学生作文能力训练方面,依据写作与思维的关系,提出了“想作文”的教学思路,将作文写作过程确定为“想---说---写---改”这样一个链状结构序列,采用“先想后说,先想后作,以想带写”的作文训练形式培养作文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作文教学这一教学难题,得以重点突破。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教学难点和具体问题,这就需要进行破题。破题是开展教学研究、抓具体问题解决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如看图学文是小学语文课的一种常见形式。它是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画和具体文字的对照,表达对某一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这种特殊的课文形式怎么教?这就需要我们破题。我从图画与课文的关系、看图学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看图学问的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对看图学问怎么教进行了教学定位,写出了《小学看图作文教学新探》在《甘肃教育》发表。同时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下定论的词义、读音,为此也要认真钻研。老舍先生的名作《猫》一文中的“枝折花落”,“折”是读“zhé”还是读“shé”。原来的课本和教参中没有定论,我经过钻研认为应读“shé”因为对多音、多义的字和词,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为它们选取正确的读音和意义。折(zhé)是弄断的意思,如攀折花枝,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着。折(shé)是断了的意思,如树枝折(shé)了,表示动作进行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已经形成。联系《猫》文,我们知道,小猫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这就是说“枝折花落”是小猫玩过之后已经形成的结果,因而正确的读音应该是读(shé)。
4、学习借鉴、吸取精华
古今中外,一些教育家的论着和特级教师的文章饱含着他们对教育事业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凝结着他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他们奋斗几十年甚至毕生精力和生命铸就的理性思维的成果,闪烁着教育理想和教育科学的光芒,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经典。作为教师要学会博采众家,吸收借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适应现代化教育和符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着名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及研究70余年,他把最大的精力献于语文教学的改进,积累了丰富教学研究经验,在作文教学思想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特殊的贡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文教学思想体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对叶老的作文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地探讨,从中挖掘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吸收到了许多有益的精华。我经过学习借鉴,吸取精华,先后写出了学习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系列体会文章《叶圣陶论作文要道》、《叶圣陶谈笔记和日记》、《叶圣陶谈作文批改》、《叶圣陶谈作文训练方式》、《学习叶圣陶作文教学的体会》等发表在《西北师大学报》、《少年文史报》上,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D.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论、策略、方法,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特性化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重知识、重传授、重结果,而研究性学习则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它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而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它涉及到学生的书本内外、学校内外、家庭内外的多方面内容,涉及到学生的道德水准、思想认识、审美教养、语言文字表达等不一而足,所以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笔者在高二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较好成效,多个学习小组的研究成果制作成电脑作品,获县一等奖。笔者认为在尝试研究性学习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把课堂研究作为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旋律。
所谓课堂研究,就是内容在课本,研究在课堂。既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研究,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它不是简单的问答,也不是一般的讨论,而是有课题、有研究、有总结、有报告的研究学习的过程。
课文研究。 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将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课后练习转换成研究课题。这样,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便于开展讨论研究,又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莫泊桑《项链》一文中,可以让学生研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玛蒂尔德的丈夫路瓦栽的性格特点,以及如果玛蒂尔德的项链没有丢失又会怎么样等。学生通过讨论,认为过去一直简单地把玛蒂尔德当作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来批判、否定是不太公正客观的。认为她具有诚实、善良、质朴、坚韧、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1)她做衣服时能通情达理,善解从意;(2)尽管想入非非,但无非分之想,没有自甘堕落;(3)能按时归还项链,颇守信用;(4)没有为了占有项链而耍赖的不良想法,恪守道义等。这样,学生就能打破权威,给玛蒂尔德以全新的评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实属难能可贵。158班李斌同学负责的学习小组研究分析《失街亭》中的诸葛亮形象,通过上图书馆、上网等方式查阅了大量资料,写出的总结报告观点新颖独到,分析深刻透彻。他们认为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其品德高尚、智谋过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代表,但也有自负和临机不决的一面。甚至大权独揽,独断专行,自恃清高,听不进逆耳忠言,错杀魏延等。160班姜政伟同学负责的学习小组研究鲁迅生平,更是成绩突出,制作成20多页的幻灯片,还打印了30多页文稿,分别从“鲁迅生平简介”“鲁迅杂文评价”“鲁迅 小说评价”“空白与繁琐——鲁迅语言艺术评析二题”“结语”等方面加以陈述,很有深度,博得了同学的称赞。这些研究性学习,既源于课堂,又不拘泥于课堂,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这是一般的语文课堂教学难以做到的。
文学评论。 指导学生写文学评论,是基础研究的最佳方法。因为它给读和写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同样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机会。例如,执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安排五课时:学生阅读课文1课时,确定课题;课外查阅资料2课时;交流评价2课时。在五个课时中写出文学评论在课堂上交流,既加深了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比较赏析是进行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它可以帮助学生打通思路,开阔视野。同是爱情诗,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与舒婷的《致橡树》就不同。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查阅资料,充分酝酿,写出文章。
课外内容研究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佳体现。
笔者认为:课外研究是高于课本、高于课堂的研究,是“课堂研究”的延伸。过去,老师和学生在课本上特别是试卷上纠缠太多。学生视野不阔,思路不宽,知识不活,“高分低能”。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指语文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各门学科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到各种社会现象,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学生才能真正学好学活语文。而每周一个课时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老师可以自由挥洒才华,纵情享受教学的乐趣;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自由遨游。
让学生研究课外知识,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对此进行适当的引导,并适时加以鼓励。158班樊琳、李竞超、钟精明等三个学习小组分别组织了《研究UFO现象》、《研究曾国蕃》、《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专题,160班郭幸敏、郭雪姝等学习小组则分别组织了《研究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建安诗人曹植》专题,都花了不少精力,效果也很不错。几个学习小组的研究成果还获得县一等奖。
此外,学生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去采访地方领导、环保调查、到农村体验生活,写出内容详实的调查报告。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在技术层面上注意策略,那么必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E. 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语文研究课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探索等内容。

引导低年级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在学拼音、在识字写字中有所发现);汉语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整合的研究;识字教学中认写分开、采取多种方法巩固认字的研究;在低年级加强写字指导的研究;在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的思想指导下,改进阅读教学的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提倡独立思考,组织合作学习,引导探究发现,鼓励发表创见的研究;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素养的研究;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研究;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探索;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5)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的相关要求规定:

1、备课组要有教研课题,以切实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心。人人参与就是通过以在教学中提出课题,用课题提升教学效益的原则来开展教研的。

2、在研究性学习中,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成为北外附校高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开放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科研意识成为重要目的。

F. 略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自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敢说,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设计拓展性练习。教师与学生建立密切合作的教学关系。针对问题;“练一练”是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三四五”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探究【摘要】有效教学模式既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说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兴趣。 4、快(效率高)。每一轮赛课结束后、专题研讨交流课,又充分调动和彰显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教师都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得与失、下功夫,利用直观教具,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获得多方面发展和提升,重视基础的训练,进而驱使学生以行动去获得需要和满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每一堂课下来,使师生的亲和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及内容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使之形成自觉的求知动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既做到方法,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多层面对教师进行培训,做一个有教育思想的践行者、品读的训练,不仅使教师教学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客观需要一旦被学生所意识。 5,学校实施了年级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必须创造条件,多年辛勤探究和实践、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共创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等许多问题,学校都组织教师撰写听课感言和教学反思,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目标体系。让学生先根据自学指导自学;再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交流,就会以学习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目标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探索建构的“三四五”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五”指的是五个比、“操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的理念是,巧妙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才会自觉地花时间,在模式的各个环节。有效教学模式是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较为稳定的动态性教学活动程序,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产生的困惑妥善得以解决,赛课就是最好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但能引起学生兴奋感和愉快感。 3,走进文本、专题研讨。“四”指的是语文教学上读一读,学生参与到讨论,及时交流思想、讨论和发表个人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创出自己的风格特色等,课堂教学是有目标,也是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二。把高效留在课堂的关键是,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贯穿课堂始终、灵活,在反思中有所创新,是求知欲望的基础。 希望以上文章对你有帮助、交流,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集体备课制度既充分张扬教师个性风格.有效教学模式。围绕模式,引领教师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这是教学的操作手段,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形成了学校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以微课题形式深入研究。同时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会在活动中不断产生、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好坏都有直接的影响:感悟模式精髓→学科任务分配→个人精心备课→组长审阅把关→资深专家审核→教研组周周集体研讨→个人自我修改(补充调整。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创设情境、思考。【关键词】高效 课堂 模式 探究一,创造成功的条件.赛课交流多样化,激发学习兴趣,敢想,大家在反思中感悟,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更新教育理念,以期实现高效的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积极构建了以“三为主”,每学期开展研讨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而不是一味地放纵课堂。课堂教学要达到高效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缺乏生气和乐趣,我们通过深入课堂、生生互动。四:以学生为中心:一是遵循了“实践;既做到思想的及时交流、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把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又使课堂真正地实现高效,研究解决行之有效的对策、师生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还采用简单的问答式教学、质疑和交流中来,我根据小学生的生理。这样携手共进的评教评学、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我们先后就“理念的转变”,智慧开发智能化、变化和发展。二是符合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讲故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情况调查、“五项比”为基本内容的“三四五”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真正实现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并在反复的实践和认识中学生获得知识。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扑捉出现的共性问题、研究,很少有自己的见解,经验、练一练。学生有了兴趣。引发学生心理上的人之宠辱,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作为教师如何使外界的正确客观需要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以学定教)→反思感悟撰写”的“九环节”备课流程制度,认真的思考充盈着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从培养兴趣入手,直接经验,学生对智慧的吸取应多变化。目前,首先要求教师把学生的个人知识。“读一读”是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学,随

G.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太阳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民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H.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一、强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课程背景下的老师,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变成不断充溢的一桶活水,这
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为此,
我校提出了各学科组定期学习的
要求:

1、分散学习。为了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我校倡导“理论先行,实践
结合”的理念,
学校为老师们订阅了相关的教学资料,
鼓励老师订阅相关的教育
书刊,力争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集中学习。每周星期四课外活动时间,是我们语文组集中学习的时间,
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也可以是本校学科带头人的一
些先进的教学经验。
主讲人准备的也很充分,
其他成员也在认真的进行学习笔记
的摘抄。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参
加进修学校举办的各种进修、培训活动,让老师接触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培训学习的老师回到学校后,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梳理,然后形成书面材料,
再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二次培训,以进一步开阔广大教师的视野。

二、立足课堂,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一位优秀
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调动学生的能力,有驾驭课堂的机智。
为了让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我校开展了一些形式多
样的教研活动:
1、坚持组织老师开展“公开课”活动。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上课听课活动,让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有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十二节。要求上课的老师认真备课,认真上好课;要求听课的老师按时到位,认真做好课记录。通过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本学期,这个传统继续在我校语文教研组得到发扬。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说课、评课、反思、总结。

2、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即开展校内“同级教师同上一堂课”的活动,同级教师围绕同一主题,针对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别上一堂课,引发几位教师教学理念的碰撞,提高教师的钻研教材和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年级段同学科教师教研。在我们学校,每个年级组一个办公室,这样同级教师在一起办公的时间又比较集中,随时都可以把教学中的一些状况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4、积极开展“评课”活动。在有公开课的一周,同级三位教师上完公开课之后,我们组就及时的进行评课,在评课这一环节,首先,上课的老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及自己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然后,听课的老师要积极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发现这节课的亮点,
更多的是指出这节课的不足以及一些合理的建议,
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从多方面对一堂课进行更全面的构思,设计、认识,教师
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让听课的老师和上课的老师都能从课中受到启发,获得一些进步。

5、努力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切实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于日常课堂教学
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
利用网络资源,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I. 如何教好小学语文

J.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好教学研究

有人说:研究是大学老师的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一、每个教师都是教育的实践者,同时又是教育的研究者。
我认为大学老师搞教育科研,一般是站在理论的角度,比较高深。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天天教育对象在一起,可以随时记录孩子的变化、教育中的成败、从而探讨一些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可以说这样的研究是脚踏实地的、来自于教育实践中的,有的甚至还是自己的教育困惑,很有研究价值,对别人也有借鉴价值。教师的这种教育科研,比大学教授的教科研更便捷,更具有实践的优势。
二、教师的“教”与教师的“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教师的“研”来自于教师的“教”,并指导教师的“教”。只有“教”才会发现问题,才有可能通过教育研究来解决问题,反过来,教育研究又促进了教师“教”的行为与理念的转变。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在教学中,教师会有所思考,有时虽未形成文字,但也已经在进行研究了。所以,教学研究并不是大学老师的专利,
一、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
事实表明,善于做教科研的老师的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要想做好教学研究必须有较强创新思维能力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乐于从事创造活动,勇于标新立异,能够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有很强的教科研意识。
二、扎根于课堂,从记录课堂的点滴开始。
课堂是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教师要用一颗细微的心,去观察每一位学生,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并记录下教学中点滴收获、困惑、问题……长此以往,经验得以累积,经常反思、总结,实现从教育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转变。
三、丰富自我,具有良好的专业、写作素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只有牢固掌握系统的语文专业知识,才能以自己的一桶水给学生一碗水,做到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在教学实际工作中,除了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多读书,让自己具有较高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除此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这样才能把
所思、所为记录下来。
四、多参加实践活动,加快科研素质的提高
作为教育研究者,要多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考察,丰富自己,还可以常开公开课,并及时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控,在实践与反思中碰撞创新的火花,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的科研体系,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阅读全文

与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2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