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小学如何备好一节语文课

小学如何备好一节语文课

发布时间:2022-06-23 11:09:40

❶ 怎样上好一节小学语文

首先必须熟悉教材,建议将教材未教授的部分通读一遍。

2.
选定课文内容后,就要深入熟悉课文,准确地说是熟悉课文的各个细节,真正做到准确把握细节。

3.
理清课文条理,大致形成基本的教授框架。到这一步后,再参看教参或其他相关辅导教学的书、网络等。进一步理解课文,拓宽视野,补充知识。

4.
备课。在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基础上,完善教授框架,并提出符合对象特征的问题、课堂练习及演说等环节。
总之,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每节课都能验证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足迹,给孩子们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而不是钻进应试教育里,每一堂课都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可以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只能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灵活运用。

❷ 小学语文如何备课更高效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有许多青年教师为上好一堂语文课,常常浏览大量资料,参阅多堂名师范例及教案,经过精心整合、预设,形成了一份几乎无瑕疵的多页详案,但实际执教起来并不如设想中那样顺利,往往出现量大超时,环节仓促,顾此失彼,束缚手脚等现象,形成低效的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呢?

一、备课标

课程标准、教材和参考书是教师备课前必须读的“三本书”。很多教师备课时,往往只读教材、参考书,照本宣科,忽视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性作用,这样的备课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远,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钻研深、钻研透。备课,先从读课程标准开始。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是源头、是方向,也是方法。读课程标准,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样,事半功倍。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他把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抄下来,贴在教案本的首页,每次备课时都要翻看。由此可见,备好课标是备好课的基础之步。

二、备教材

备教材是备课中的重要的一环。如何把握教材并创造性地加工教材呢?

第一步:钻研文字。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第二步: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并超过老师。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教师要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教师要先努力去做。

第五步:查阅资料。一是阅读《教师参考用书》,二是上网查阅许多相关的背景资料。

三、备学生

在传统的语文备课中,教案就是师案,是教师如何教课文的方案。这种教案往往是从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的,教师在写教案时考虑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学生的学要服从于教师的教,它是只为教师准备的,是只为教师服务的。它从教案上第一个字的出现起就已把教师的教作为主动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作为被动的活动来对待。在这种教案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学生要做的最要紧的事就是如何去适应教师(教案);教师最渴望的是学生与自己(教案)亲密配合,最害怕发生的则是学生的学偏离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学效果不理想,那教师埋怨的往往是学生没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学生没有与自己(教案)好好配合。这样的课堂,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备课没有充分备学生。

四、备教案

1.教学目标设计——三维目标不能少

2.教学过程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

(1)说好第一句话

着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

(2)提好一个问题

“提问”或者“问题”是组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课堂教学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度,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

(3)用好一块黑板

板书是一门高度浓缩的“提练”艺术,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它用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练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节省了教学时间。语文课的板书设计要从课文的教学目的出发,选取恰当的切入角度,对全文作鸟瞰式的综合,应力求结构上简明扼要,语言上精心锤炼,形式上新颖有趣,有审美价值,能寓教于乐,寓智于美,既有"三秋树"的简练,又有"二月花"的新颖。

3.教态语言设计——富有魅力感化人

一个气质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飞扬的教师必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小学生最善于模仿,我们的言谈举止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备课时,我们虽不可能把每句课堂语言都预设好,但比较重要的过渡语言和总结性语言还是可以预设的,这部分能预设的语言,一定要仔细推敲。要考虑到是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否能最直白地表述核心知识点?怎样呈现就更富有激情,具有“煽动性”,更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怎样做到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合二为一,相得益彰,从而一程一程地推进课堂教学甚至形成课堂的高潮。

❸ 如何备好一堂小学语文课

1、深钻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简而言之,就是了解教材。原则上是一至六年级都要了解,重点了解本册的内容。A、通读全册教材,做好一学期的规划。教师拿到教材后,要认真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内容和编排意图,对照《课程标准》对年段的要求,针对本班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水平,确立一学期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整体制定课时计划,合理地安排各部分教学内容,特别是安排好集中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避免随意性,有的则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备而学。如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能力是5--6年级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通读全册教材会发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除了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外,还要通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的相关内容和“口语交际”中的部分内容来体现,再如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保证,教材结合课文和“阅读链接”的学习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建议,推荐了一些书目,根据本班学生的基础和条件如何去落实,就需要学期初作出安排。教学中如何落实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整体考虑。B、要做好一个单元的备课。充分发挥教材单元对学生思想、情感、语言、思维发展的整体促进作用。教材是按文化主题来组合的,每单元在同一文化主题下,从课文到阅读链接到综合学习的积累、口语交际、习作等,也都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来设计编排。四、五篇课文在题材、体裁、表达方式、语言风格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语言,认识事物,教材在课后练习、阅读链接、实践活动、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选择与形式设计上,围绕同一主题坚持从生活到文本又到生活的原则,注重丰富儿童的生活内容,开拓儿童的生活范围、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这样每个单元从课内阅读-------课外扩展阅读-------实践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始终围绕一个文化主题。随着单元内容的,教材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无限广阔的认识空间,伴随着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情感不断升华。这样的课文组合,整体上给孩子认识的冲击,已远远超出几篇课文本身。因此,教师要在通读一单元教材的基础上,确实每课的落角点和目标,整体考虑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并从一个单元出发去开发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一个单元的教学更加丰富,也更加厚重,也使阅读、听说和写作真正做有机结合。一个单元的阅读链接、口语交际的话题、习作的题材内容等,要在教学实施之前安排好,便于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有目的地进行观点、素材、语汇等方面的即时积累。也就是在开始每一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之前,要先浏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的要求,提前有计划的安排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有实效性。2、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例如,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备课时,还可以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另外,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爱好、特长,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反映。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3、设计教法。设计教法就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什么是恰当?适合就是恰当,恰当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可以接受,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再进行教法的设计。

❹ 应该如何上好第一节语文课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

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印象就是枯燥无味,所以学生一开始就不愿学习语文,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呢?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可以以flash动画开场,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

2.多与学生交流,增强自信心。

小学生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有可能失去自信心,不愿意学习语文。教师此时此刻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合理安排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做好课堂预习,提前熟悉要学习的内容,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教师讲课。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要做好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活跃课堂气氛,在互动中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更容易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课要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第一节课在整个学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角色性质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

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或者说,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人。

❺ 如何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

如果是低年级的学生那么再结合的教学点之外,也要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起来。

❻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小学

、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并会轻松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把学习看作快乐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师范生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材中努力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桂林山水美丽的图片,展现漓江的水清、静、绿,桂林的山奇、秀、险。再配以悠扬的轻音乐,令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耳目一新,把他们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里。在这样的情境中,品读文章文辞优美的语句,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师范生们要善于采用适当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语文特别感兴趣,使之想学、爱学、好学,进而达到真正学好语文的目的。
二、创设良好的氛围
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师范生们,在课堂教学中需面向全体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并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多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1.机动灵活地发动学生参与活动。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需要认真设计、巧妙安排活动形式,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学习《称赞》一文时,可设置一个悬念:如果小刺猬不称赞小獾,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称赞带来的神奇效果。针对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小组集体活动的形式,同桌或前后桌讨论,最终选一个代表来回答,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换位思考,人人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根据教材设置活动。在课堂上,可以依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可以启发学生把兄妹几人和父亲议花生的情况真实再现出来,揣摩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特点,分角色来朗读,如此既可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又可锻炼他们的朗读能力和技巧。又如《葡萄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安排一个摘葡萄的识字环节,如果学会一个字,就可以得到一串葡萄的奖励,这样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又贴近课文学习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师范生们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尽量采用全体学生敢于并乐于参与的形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在各个活动层面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三、让学生学会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的真正进步。”所以,上好语文课还需要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
师范生在教学中,应逐步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发问能体现学习语文的“个性”特点。学生提问会出现漫无边际的现象,而每节课都有学习要求,所以师范生要根据教学实际,教给学生方法,找准途径,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质疑。
1.抓住课题质疑。课题是一篇课文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有的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则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质疑能力。如《鱼游到了纸上》一文,可以引导学生提问: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2.抓关键词语质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抓住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质疑问难,深入探讨,常常会成为理解一篇课文的突破口。它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境,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养成准确的语言表达习惯。如在《落花生》学习时有一句:“过了没多久,居然收获了。”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这里为什么用‘居然’,而不用‘果然’、‘竟然’?”通过这个词的质疑,学生能体会文中一家人收获花生时的欣喜与激动,更能够体验到用词的形象准确。
3.从难句入手质疑。句子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一篇文章的句子不可能每个都讲,只有突出重点,抓住难句,质疑问难,举一反三,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内容和结构上予以指导,学生才能建立句子概念,掌握运用各种句式的能力。如在《葡萄沟》的教学时,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联系前文中对葡萄沟的描写,葡萄沟的葡萄量多、味美、色鲜、人热情,还有地道的葡萄干吸引着,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啊。通过对课文重点句子的质疑,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体验到各种句式的用处。
四、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汉语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语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语调语气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教师提问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所以师范生们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课文内容给学生设置相对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
1.问题要明确。首先,师范生在设置问题时,问题的指向要明确,即需要明确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如果范围太大,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其次,给学生回答问题的途径也是使问题明确的一个重要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学习目标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学习方法。
2.要保证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在问题实施的过程中,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提出问题后,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是许多初登讲台的师范生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精心设置的问题,本来需要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答案,但是几分钟后,自己就按捺不住,开始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明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思考,可又担心课堂任务无法按时完成,于是一路开讲,却使学生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放弃思考,等待答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师范生把课堂的重心从自己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的目标上来。在这样的要求下,师范生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多听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在与学生的反馈交流中,检验自己提问的效果。
3.规范提问语言。教师用语讲求“规范”两字,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更要求精炼、简洁、准确。师范生绝不能对问题的语言组织掉以轻心,有时往往是因为教学语言啰唆重复、不够简练而导致学生对语句的理解产生偏差,出现“启而难发”或答非所问的现象。
师范生应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做到恰如其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提问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的手段。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的前提应当是学生充满兴趣、信心地自主学习。不应当用提问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充分掌握提问的艺术,适时、适当、适度地提问,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总之,要上好一堂语文课,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师,课后练习的安排与难度,等等,但是只要端正态度、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会获得宝贵的经验,向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目标逐步迈进。

❼ 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备课

一、认真研究教材,吃透其核心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深入研究教材,这是必备的内容。在每讲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改标准反复阅读课文,深入领会,弄清字、词、句、段、篇,指导学生识生字,弄清汉字的基本要素。

语文有效备课方法

比如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掌握文章的层次脉络、写作技巧及文章的结构等方面;紧接着,要更进一步分析各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将内在的联系的段落归为一类。在搞清文中的字、词、句、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恰当预设情境,引领精彩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生成性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有些老师认为课前的斟酌推敲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有的甚至认为翻翻教参就可以上课,教案留在课后再写,无须把课堂思路圈起来,但却往往由于缺乏充分的预设,弄巧成拙,甚至迷失方向。

三、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落实合作学习

要保证学习活动不流于形式,保证课堂学习交流的效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工作非常重要,要合理分工,以实现合作,尤其是学习内容较丰富的学习活动,如字词复习课,三四节课(三四天内)要完成搜集整理工作,必要讲分工合作,经分析。

课本八个单元,一个班四十几个学生,可安排指定一人归纳整理一个单元的生难字词、词语,然后拿到班上来合作交流,进而形成每个学生的语文生难字词库。活动安排要有层次,传统课堂也有师生交流,课堂上教师也提问了大约五、七个或八、九个学生,参与交流的学生太少了,活动层次少,不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满足不了每一个学生的交流需求,因,新课程小组学习的学习形式应运而生。

四、加强文本的解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深入的文本解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更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条件。

❽ 如何备好一节小学语文课

有人说“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虽然这话不是特别贴切,但也能道出语文学科的浩瀚与沉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是新课程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如何将“教材教活”、“活用教材”、“用教材教”,都需要教师静下心来,研读教材,备出有效的课来。 一、正确把握课标与教材是备课的基本 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预设的基本线索。没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就没有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我们的教学就会偏离方向,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也就会不知所云,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正确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做到真正吃透教材,进而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1、把握课程标准。课标对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同时,把整个九年义务阶段的知识全部罗列,只有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与时俱进、居高临下的钻研教材、确定目标、探索创新、指导教学。我们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了解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细细研读,便可轻易实现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对于备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握教材内容。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教师拿到教材后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再针对上课内容进行具体解读,吃透教材,感悟文本,把握教材特色,和教材平等对话。教师只有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才能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好课堂教学。广东资深教师石景章老师说他不读十遍书不上课。可见理解教材的重要。 3、把握重点、难点。教材内同类知识中分量较大,处于重要或主要地位的内容就是教学重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把握或操作困难的内容、技巧就被确定为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是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教学重点因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全局性和规律性强而在教材知识总量中占较大比重。教学难点除少数处于教学重点之外外,大多数则包含于教学重点之中,在教材总知识量中比重较小。它的特点是有局限性、差异性和局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小学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思路要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二、了解学生,找准学生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学生群体不是一个模型,他们有自己自身的特点——基础,习惯,方法,心态等等,无一不是教师要关注的要点。如:学法指导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好,每节课的学习都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方法、技巧,教师将作怎样的指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在这方面下些功夫,学生就能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体现出来了。 三、精心梳理过程,是达到高效课堂的关键 精心梳理过程,它是在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一节语文课的程序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布鲁纳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过程:第一个是新知识的获得;第二个是转换,使所得的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适合新任务;第三个是评价,即检核与估计知识的正确性。三个过程,它们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课文知识。根据这个原则,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特点。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应有序,合乎逻辑,合乎学生的实际。具体步骤我是这样安排的:(1)导入要引人入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从一开始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这一节课的上好做下一个良好的铺垫,并且会给这节课增色不少。那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导入呢?一首儿歌、一张图片、一段乐曲、一条谜语,乃至教师刻意安排的一个动作,只要教师善于把握教学时机,随机应变,就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欲望与激性。(2)教法应深入浅出。孔子早有训语:为师者要“因材施教”。我们教师都知道“教无定法”,教育学生不能搞“翻版”,要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照搬模式,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备课花哨走向备课有效,从备课于形走向备课于心,从手中有案走向心中有案,从心中有案走向心中有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另外,在书写教案时,我认为重点要写教学过程。要详写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对学生的预设;板书的设计。这样的教案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课前的预设是对学生个方面的了解,也能让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达到高效作用。

❾ 如何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的确是这样的,面对今天的教育环境,绝对是有改革的必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可以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只能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灵活运用。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与传统和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往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考试为目标。

教学结构是表现教学内容、显示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组织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结构时,必须明确一个目的,体现一个观点,坚持一个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课程设置要符合孩子的特点,让他们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学到课本外的做人知识。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下面作具体的探讨,希望给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启示。

一、 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这就更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进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和神圣的形象。

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善于浓缩课文内容,通过活生生的语言因素,来达到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有的课文比较浅显,中心较明确,教师可充分利用幻灯、录音等教学手段编制信息传递程度,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用省下的时间指导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 课堂上必须有情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空间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一堂充满激情的语文课,不仅学生听着是享受,教师本身也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的激情来自本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喜爱,还有对梦想的追求。

三、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但能够激发兴趣,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都是把握好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将会不错。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为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情感。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形成印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华,必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导和启发,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例如,我在教学《风是一位画家》一课中,通过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体会到一年四季风的特征,理解了这些风伯伯的“作品”,很容易的突破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四、 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适中,如果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会觉得没意思,如果太难,学生会感到摸不着边际,失去信心。提问要紧扣课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学生抓住要害,想一想就能说出一二。学生有好胜心理,是愿意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都是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

五、 走下讲台,充当学生

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越融洽,教学效果就越好。根据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思考哪种教学方法,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尽量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让学生充当都是,比如在生字教学中,鼓励学生上台,识字,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不但课堂气氛活跃,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有成功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也认识到,只要努力,我们也可以做一个老师。

六、 充分利用多媒体

现在,多媒体普遍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以图文并茂,直观的声像、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学生合作、主动地学习,达到开启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境界。

总之,我真诚地希望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最大程度地学到应知应会的知识!实实在在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从从容容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华的教学状态。我在路上,我在努力!

阅读全文

与小学如何备好一节语文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1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5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