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发布时间:2022-02-01 03:45:02

⑴ 如何培养学生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 写字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我们平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是充分利用教师的示范书写。教师示范书写时,可以请学生说笔画的名称,遇到关键笔画时适当讲解,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促进学生认真书写习惯的养成。二是重视书写指导。教师示范写过后,学生开始描红临写,此时,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要求学生一笔一画认真描,且笔笔到位,及时纠正学生不好的书写习惯。坏习惯一旦养成,想要纠正过来就不容易了。我想我们最为头疼的就是写字姿势,论你怎么纠正,屡教不改者仍然众多。近日,在书上觅得一个良方,我还没有尝试过,大家可以参考使用:就是在一年级新入学时,告诉家长给孩子的铅笔距笔尖一寸处绑个皮筋,尾端贴上,写有孩子姓名的及时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 孩子每削一次铅笔都要求他们把橡皮筋向上移一点,始终保持一寸的间距。孩子写字时,手指始终握在皮筋的上部,久而久之,他们对一寸有了一个感觉上的认识,慢慢就养成了正确的握笔姿势。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奠定基础。第二铅笔的尾端有了贴有姓名的及时贴,即使铅笔悄悄地从桌上滑落到地上,老师和同学们也能根据上面的姓名把笔及时地交到主人的手中,这对培养孩子的节俭的意识,路不拾遗的品质很有益,我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希望能行之有效。
二、改错的习惯
可以说,我们的很多学生没有改错的习惯,特别是教大班,混水摸鱼的有的是,挨个去钉着我们也耗不起,让小组长检查,老师心里又没底,现在孩子成熟早,有的大孩子就会弄虚作假,所以每年每学期总是少不了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拿改错不当回事。我平时是这样做的,时间长了效果还不错,每次默完字也好,作业也好,全对的给加3分,错的加1分,谁改给老师看的,再加1分,这样没改的同学就是一个分。一天不管有几次改错,一定利用时间让组长下来查一查,把得分记下来,老师经常抽查,一个也不放过。一旦查出没改的,适当地予以惩罚,总之,不管怎样,在开始就要让他形成一种思想,我不改不行,一定逃不过去,天长日久,习惯就有了。有个词叫“欲擒故纵”,或者叫“故弄玄虚”。我以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练钢笔字,都是个人自觉拿给我批的,其实到底有谁没完成我也不知道,只是感觉有人没交,我就先把自已能肯定没交的同学记下来,上班上说:“今天有的同学钢笔字没交,我先点其中的两个同学,大家看老师猜得对不对?”这两个同学的名一点,一问确实没写,其他同学往往会形成一种观点,我们的字老师能认出来,不交老师也知道。我查出没交的就加写一组,给小组扣分,个人扣分,加写一组二三十个字他一会儿就写完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组同学不甘心落后,全组成员都批评他,他受不了,就努力去做了。我清楚地记得,我班小铭同学有一次为他们组扣了6分,下课以后,他们组的组长小义就跑到他的桌边,一边哭一边痛诉他的不是,而小铭是如坐针毡,这样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远比老师的几句训斥有力度。当然,我们的惩罚应该有限度,不能让学生觉得罚的太多了,没有完成的希望,也不能太少,“隔靴搔痒,没击中要害”,应该把握好度。
三、阅读习惯的培养
对于语文来说,阅读的作用是勿用置疑的。我教过的这个毕业班,有两个同学读书面很广,他们提出的观点就是不一样。有一次,我在班上布置了“给xx的一封信”,大多数同学写的是“给爸爸”“给妈妈”等身边一些亲近的人的。这两个同学写的是“给陈水扁的一封信”,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们对“台独问题的看法,真是慷慨陈词,激情澎湃,我不太关心实事,看了以后,真是自愧不如。阅读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说这真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有的学生他就是不爱读书,你能把他怎么着?我的原则是一面捧一面逼。在三年级我刚接班的时候,布置学生回家读书。请家长签字,能反馈回来的只有二十来个人,抓了很长时间也不见起色。 我只好另寻他法,不愿意读就只有写了,凡是没有家长签字读书的,每天来抄写一篇课文,这是个损招,我想矫枉必须过正。我坚持天天来检查,天天督促,时间长了班上基本杜绝了不读书的现象。
这时, 我就在班上开展评选读书大王的活动 ,鼓励读书多的同学,并且适当地予以奖励。同时经常与家长联系,让家长谈谈对孩子在家读书的看法,对写得好的家长,我专门开班会,把家长的信读给孩子们听,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在班上树立典型,经常表扬谁上书店读书了,谁坚持天天早起阅读了,谁中午休息完后在教室认真读书啦等等。被表扬的同学更有劲了,其他同学也不甘落后,就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我觉得还可以开开“读书交流会”,时常让学生交流一下读书心得。也是在《小学语文教师》在看的,他提出了一种观点,只有爱读书的家长,才会带出爱读书的孩子。应该去实践一下,对于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可以开个家长会,让家长回家跟孩子一起读书,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这个方法可以试一试。
四 、基础知识方面
基础知识一定要抓牢。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有章可循。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多东西不是你讲了他就会的,必须进及时有效的复习。我通常是把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生字,好词,多音字,好句等在书上每一课的固定位置记下来,当天学完的第二天一定巩固,第三天再默一遍,隔几天再默一遍。当一个单元学完以后抽时间再巩固一下。但这三四遍不是每一遍都面面俱到,我常把学生错得最多的记下来可以有意识地经常来个小测试,经常这样,到了最后复习,就省事多了。并且因为重点的书上都有记录,所以复习时你只要领着学生找就行了,布置他们自行抄题做,师检查就行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他们把重点词句标号写,个数是固定的。这样老师检查起来就容易多了,一些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同学也就不敢少了。
曾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说是现在的识字是高耗低效,提出了一种根据再现率来识字的方法,也就是说把“人、 我、的、上、了”等在课文中出现机率高的字,也就是再现率高的字,可以略教。对“”等再现率略低一点的字,可以用一点力。对“”等再现率很低的字,要下大气力教。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我觉得可以试试这种方法,时间常了,学生就会主动分辨哪些字不好认,而去主动识字。
五、写作方面的习惯
作文方面我也是个门外汉。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奉行的是背作文的原则,不过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把作文背上去,而是为了让他们慢慢领会作文的构篇布局。到了四年级就不再背了,而是让学生说,范围就不局限于作文了,而是多方面的,侧重于说内容和感悟。给他们划分成小组,规定组长,定时检查,多数是利用早自习,这样就把阅读和作文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了。对于班上一些特别差的学生,我就亲自把关,让他天天来说给我听。
其实,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除了要讲究方法,使学生乐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余,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勤,对于学生的作业等各方面一定要有布置有检查,不能以有事为理由,不批作业,老师懒散,就会助长学生的惰性,让他产生可以逃避任务的念头。我们天天检查,没有做完的一定要补上,学生养成了习惯,我们就不必为学生不完成作业而烦恼了。

⑵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大纲也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树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教师树立形象
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习惯于从模仿中学习,而且,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二、从小开始培养
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养成了,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
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老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
《新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讲道: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你把他涂黑,他就变黑,你把他涂红,他就变红。因此,越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当小孩染上恶习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举个例子,我的女儿五个多月大,她每天早上8点多钟就要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天一到时间,不带她到幼儿园,她就又哭又闹,无论你怎样哄她她都不买你的账,只要你把她带到幼儿园,她就立即转哭为笑。显而易见,小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落实。
三、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四、校内外相轨并行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教师要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五、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孔子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
是的,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了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⑶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话题一:好习惯——一笔终生受用的财富 马兰:习惯,是日积月累的细节,是一个人由于多次练习或重复,使某一行为方式成为不需经过努力就自然出现的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 杨馨凤: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源于实践,充分说明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也说明习惯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更是小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任菊莲:我曾听到过这样一段话,觉得非常有道理,说来和大家分享:“每一个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上课时,手也动,脚也动,就是情不动;读书时,别人读,他也读,就是心没读;作业时,东也看,西也看,就是字不看;放假时,书也丢,包也丢,就是‘毛病’不丢。人人都说其‘聪明’,年年不见其长进。孩子的家长,甚至一些教师都认为这是‘年幼’‘贪玩’‘不懂事’,却很少站到‘习惯’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因而也就看不到它们在该生今后发展道路上的‘潜在危机’了。”从某种角度讲,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其意义要比教给他们有限的语文知识大多了,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眼睛向下、固本培元”,帮助孩子练好“童子功”,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份内事。 曹晓静:“大凡习惯培养,宜早不宜晚。早,白纸作画,易于起笔;晚,荒地种谷,需先除草。”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大,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抓住这个时机做工作,事半功倍。“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成人后人是习惯的奴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基础阶段和最佳时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 仇千记:一般情况下,好习惯与好成绩相辅相成,好习惯出好成绩。每年高考结束后,总有好多探访和报道高考状元“学习秘诀”或高考满分作文“写作秘诀”一类的文章。其实不用多看,读过三个便知全部——他们最大的“秘诀”大都离不开“好习惯”三个字。许多人可能至今还记得那篇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它是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篇古白话文作文。作者蒋昕捷的作文“秘诀”之一就是他有一个随时随地收集积累材料的好习惯。《赤兔之死》中的那句揭示主题的古语“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就是他在高考前一天晚上观看央视八套《少儿剧苑》节目时,从一位电视评论家那里听来的。他及时记了下来,第二天就用上了,而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张雁: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能和有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学生共同学习,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意味着学生会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的情况下,在老师的引领下,自觉自愿的、饶有兴趣地在书海中畅游,会睁大好奇的双眼探寻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还会落落大方、朝气蓬勃地参与到社会交往之中,会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话题二:语文好习惯——你了然于心吗? 马兰: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哪些,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必须了然于心的事情。这样,习惯培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曹晓静:语文学习习惯包括方方面面: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记听课笔记的习惯,喜欢质疑问难、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整洁的习惯,及时检查作业和作业批改后自觉订正的习惯,查阅工具书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爱护课本、用具的习惯,认真倾听、边听边想的听话习惯,先想后说、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的说话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圈点勾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经常看书读报、听广播的习惯,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勤记读书笔记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极开展想象和联想的习惯,勤记日记、常练笔的习惯,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的习惯等等。 杨馨凤: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个大系统,可以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不同学习内容分为若干子系统。“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就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如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出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等具体要求。 任菊莲:还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把诸多习惯细化为具体内容,逐学年分步安排,循序渐进,如:低段可安排: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写好铅笔字、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爱护图书、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中段可安排: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要学会有选择地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坚持写日记;高段可安排:读书要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自主修改作文、多种渠道学语文、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知识等。 杨馨凤:除动作性习惯外,还有一些智慧性习惯,如提出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反思的习惯、不墨守成规的习惯、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的习惯、联想的习惯、发散思维的习惯、逆向思维的习惯、探究的习惯等,也是需要我们潜移默化培养的。 马兰:有一些习惯,虽然不完全归属于是语文学科,却是语文学科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的根本保证。如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及良好的书写习惯等等。语文学习习惯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有心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发现、多思考、多积累,留心挖掘,细心培养,再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反复督促和训练,一定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更加精彩。 话题三:良好习惯培养——语文老师,你能做什么 杨馨凤: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一般来说,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一要有明确的认识;二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三要持之以恒,反复实践,四要逐步形成思维定势和稳定的行为倾向,小学生在认识、知识、自制力等方面还不完全具备,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尤其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作为语文教师,要制定习惯培养计划,还要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习惯达标计划,要按照计划,对学生进行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指导。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需要依据学段目标和教学内容作一番整理工作,使培养计划在目标、内容、要求、进度、措施、方法等方面具体明确,便于落实。 任菊莲:良好的习惯养成虽然具有巨大的价值,但是,习惯培养却是具体的、微观的,它的养成要从小处着眼,从点滴做起,从日常看上去不起眼的细枝末节抓起。像读写姿势、握笔、听讲、发言中的一些问题,可能看似“小问题”,却是学习习惯的基础所在,教师要盯住这些“小问题”,从一招一式、一点一滴抓起,把这些“小问题”抓出成效。另外,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因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而且要经常、反复地训练,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成为习惯才能随时运用。 张雁: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是科学训练、严格要求、努力实践的结果。教师需要耐心地通过反复的督促指导和正面引导,要重视学生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精神的培养,在扶助、指点、鼓励和严格要求下,使学生的习惯培养落到实处。小学生意志力薄弱,坏习惯不用努力就会形成,改起来则很不容易。教师必须以敏锐的目光关注每个学生,随时发现偏差并及时指正。 曹晓静:在习惯培养方面,教师不但需要细心、耐心和恒心,还要积极想办法、舍得下功夫。比如在指导学生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后,要不停地纠正,反复地提醒。在细致的范写、讲解后,我校老师总是精心批改每一份作业,对写得不规范的笔画,用红笔给予纠正。并且给每一位学生打好字头,让学生回家后仿写。批改后,还把写得好的作业,用实物投影仪展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老师批改作业时,还及时用小印章给予奖励,每天发作业时,小组同学的印章加到一起,总数多的给小组加分,先周评月评,最后学期评比发奖品。还时不时地进行书写比赛,评出一、二等奖和进步奖,让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时还鼓励家长参与班级书法竞赛,让学生全家在一张书法纸上书写,孩子和家长比,家庭和家庭比。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家长对孩子书写的重视,许多家长还开始和孩子一起坚持练字,在浓郁的练字氛围中,大大提高了学生认真写字的兴趣,促进了写字好习惯的形成。 仇千记: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示范带动,属于一种耳濡目染的“言传身教”,如同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一线教学时,我曾接手过一个语文实验班。我为班里订阅了七八种适合于学生阅读的报纸,在教室后墙上拉了三层铁丝,把这些报纸挂在上面,供学生自由阅读。我把这些报纸叫做“挂在墙上的知识海洋”。一有时间,我就走到教室后面,随手取下一两份报纸,与凑到身边的学生们一块儿遨游其中。时间一长,闲暇时间读报似乎成了我和学生们的一种习惯,也成了我们的另一种“营养餐”。十几年后,几位当年的学生告诉我:当时,他们开始也不怎么喜欢看报纸,但那时看到我一有时间就来读报,而且不时能听到我在课堂上随手“拈”来那么多读来的知识,于是就不由自主地被我“俘虏”了。也就是那段时间,他们逐渐养成了随时读书看报的习惯,直到今天。 张雁:教师的言传身教的确很重要,我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有趣的儿童读物,推荐前,自己一定先通读一遍,将有趣的内容先讲给学生,他们感兴趣之后,再拿出书来,给他们读一段更精彩的内容,告诉他们:“老师是从这本书上读到的,书的内容很精彩,课堂时间太紧张,想读的自己去读吧!”我还常常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正读的书“落”在班里,学生会好奇地翻看书名、内容,感叹“老师读的书真多”,我呢,则会不失时机地巧妙讲述读书的重要性。不久,我就会欣喜地发现,许多学生都在读我“无意中”在班里“落过”的书。在我的影响下,学生们逐步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任菊莲:因为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可塑性。在小学生的习惯养成中,教师自身优秀的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大,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其作用不可估量,有时可能还会产生“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效果。 马 兰:还需要提示的是:明智的老师不会单打独斗,会充分利用各种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要力量,如家长、学生和其他学科的老师等,各方面协同一致,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延伸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延伸到家庭学习环境中,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巩固。教师要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信等形式与家长密切联系,使家长了解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对学生在家里的语文学习能够继续给予督促、检查、指导,做到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 话题四:培养好习惯——好方法大家共享 杨馨凤:要使学生养成某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使学生明确养成这种学习习惯的意义。如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先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养成默读的习惯,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什么好处。学生明确了意义,就会自觉自愿地去完成。其次,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正确掌握默读的多种方法——通读、摘读、快读、浏览、跳读等,明确默读的基本要求——正确地读,快速地读,边读边想,不指读、不出声,在默读实践中认真练习,反复实践,直至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张雁:有时,采取一些小策略,可能会对培养好习惯大有裨益。比如,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方面,我校老师从培养学生记录家庭作业的习惯做起,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刚入学,就用图画加阿拉伯数字的方法教学生记作业:嘴的简笔画表示读,笔的简笔画表示写,小耳朵表示听……学了汉语拼音后各科老师又都用拼音在黑板上书写作业要求;后来记作业的小本子又由语数英各一本变成了全部记在一个本子上,简化了家长和老师检查的程序;还让学生准备了一支浅色水笔,完成一项涂一项。对有困难的作业,做出特殊标记,以便询问,质疑。这样,既可避免漏写作业,又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我们还将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合为一个作业本,这样,家长可以根据课堂作业的质量、老师的批示及批语,来指导学生做好家庭的巩固及拓展练习,并有针对性地记录孩子家庭学习表现及出现的问题。这样,作业本就成了学校、家庭、老师、家长及时沟通的纽带,保证了家庭作业的质量,促进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习惯的逐步养成。 杨馨凤:养成训练要从规范入手,由浅入深,不要贪大求全,训练的要求应离学生的基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将要求细化并形成序列,循序渐进地培养。如:“上课专心听讲”这一习惯,低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不玩东西、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讲话”,到了中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不想其他事,积极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洪亮”,而高年级的要求则是“先预习后听讲,听讲时要善于发言”。这样,训练就有了层次和坡度,学生不易产生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 任菊莲:是的,许多习惯都可以细化或分解。比如,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也可以从几方面细化:“姿势不对不动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不读帖不动笔”——培养学生认真读帖的好习惯;“提笔即是练字时”——培养学生时刻练字的好习惯;“持久方能见功夫”——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好习惯;“写字既是享受时”——培养学生在愉悦中练字的好习惯等等。尤其是“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非常必要。我们常见学生练字时端端正正,做作业时却是龙飞凤舞,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具有“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应该做到不管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写字,都能做到书写认真、规范、整洁。 仇千记: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时来点硬性的任务驱动也不失一种好办法。四年前,升完国旗后我曾随口向学生提了两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刚才“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什么(《放大自己的优点》),主人公是谁(大仲马)?未想一连叫了十几个学生都答不上来,学生不注意倾听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于是,我给学生郑重立下了“每周星期一国旗下演讲内容必须写进当天日记”的“规矩”。等到第二周“国旗下演讲”时,全班无一不在全神贯注地倾听,有的还一边听一边小声重复着演讲者的话……他们比我更现实:此刻不倾听,晚上没啥可写!一年多的坚持和训练,让学生们慢慢养成了倾听的良好习惯。 曹晓静:评价在习惯养成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生习惯养成方面的点滴进步,可以采用口头表扬、发小红花、书面批语等方法给予奖励,还可为学生们树立各方面习惯养成的小榜样,如认真听讲小标兵、写字姿势小榜样、读书大王等。还可根据每学年的习惯培养重点,设立习惯养成评比栏,一月一小比,一学期一大比,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好习惯的自然养成。 仇千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除鼓励之外,对学生的不良习惯也可来点别样的“惩罚”,也有助于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有一次,我悄悄“偷拍”了几位同学的局部不良姿势。这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我顺势告诉他们:“我有一个‘不良习惯曝光计划’,凡是我所看到的不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可能摄入我的照相机。虽然我是拍局部,不现脸庞,但我会知道这只抱笔写字的手是谁的,那个趴着写字的身躯叫什么名字,那张乱摊书本的桌面,谁是它的主人公……”学生们笑了,也警觉了。后来这相机也记录、展示过学生的好行为、好习惯,也算是既唱黑脸又唱红脸。总之,或曝光,或展示,都是为了纠正不良行为,培养正确习惯。 马兰:我们还必须明确,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把学习习惯培养当成教学的硬任务,纳入其中,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措施,强化习惯培养。语文习惯培养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教学要求和习惯要求有机渗透,促进教学要求、语文能力和学习习惯的相互转化。如: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加字、不丢字、不顿读、不回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仪态大方;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画批注,默读时不出声、不动嘴、不指读。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指导,要规范读书行为,提高读书效率。上述要求长期训练,就会转化成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动化,就会转化为良好的读书习惯。就这样,在指导学生学习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⑷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教育者思想重视才易抓;受教育者认识提高才易学。能否培养好习惯,关键取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上对这项工作是否重视,是否下功夫努力,教师不要因为短期内见效难就不愿抓。教师思想重视去抓了,学生才会重视做。学生不要因为短期内未见效就放弃努力。叫-鱼学习(一个蛮好的学习-网)觉得持之以恒,定能见效。
第二,在抓教育培养和训练时,教师的工作要细致而耐心。只有细致观察,才能发现学生的具体学情;只有耐心启发、引导、帮助,才能使学生有信心改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教”要指导“到位”,“学”要行动“到位”。教师指导得具体、细致,学生才能感受得真切、具体。学生一旦行为不够规范,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会大大影响培养效果。对此,教师要督促他们持之以恒,行动到位。

⑸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研活动总结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提出和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平时多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刘永胜教授总结的:“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的行字歌诀,就能帮助学生增强自学的自信心。特别对于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发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关爱的营养不良,有学校教育的知识断层。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利用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为依托进行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并找出能切实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办法来。这样的个案研究,既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四、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据有关资料统计:89.6%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解答了。还有3.2%的同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五、帮助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与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本来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
2、榜样示范,激发思考。根据中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因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的发言思维含量很高”、“你对同学的评价很到位”、“你很善于倾听”、 “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学生大多存在胆怯心理,不少学生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愿提,不敢提,更多的学生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对疑难问题并未意识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并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表扬,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开端。
第六,加强个别辅导。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困生没能掌握课堂上应掌握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在课外再不能给以重点的关注,假以时日,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课改不排斥必要的辅导,课改呼唤具有现代色彩的课外辅导。当然这样的辅导不是一味的加班加点,不是强行灌输,而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爱心感召下,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学习的勇气得以激励,拉下的知识也得以重温。这样的辅导也不应再是教师的专利,而应成为小组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学细微环节之中,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关注学困生,传统的分层教学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的心中有学生,特别是心中时时装着学困生,时时关爱学困生,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充满人性的光辉

⑹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小学阶段,是为以后的各个阶段打基础的,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极深。培养小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以从几方面进行: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培养认真完成作业,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习惯;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这样,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语文,那就必定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⑺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态度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着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举凡一切语文行为,包括识字(正音、释义、辨形)、写字、遣词、造句、使用字典、词典、读书、听话、说话、作文等等,都有一个由掌握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课标》中也多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什么教育家和课标都要将"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呢?

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校学习语文,从一生来说,毕竟是短暂的,而离开学校,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自学语文,则是终生所需要的。学生不能跟着老师学一辈子。路,总归是由他们自己去走的。学生从小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的情况下,非常自觉地饶有兴味地去读书,去学习,从而服务于社会。学生时代播下了良种,便可赢得未来的丰收。诚如一位名人所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看来,教育家和课标将“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是有道理的。

一、小学阶段应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力培养。

(一)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必须从学生初入学时抓起,因为初入学的儿童可塑造性强,写字姿势尚未定型,在这个阶段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要让学生养成写字姿势“三个一”的习惯,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做作业的速度,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来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养成卷面整洁、爱护文具等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什么是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里我认为,应当讲究阅读的质量,也就是说要在“懂”字上下功夫。遇到“拦路虎”不要轻易放过,要认认真真地查查字典,不理解的词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意思。要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些课文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里“过电影”。小和尚念经--读而不谙其义,这样的读就没有什么意义;“口”到了,“心”却溜了号,更是读书的大忌。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还要培养学生在读书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精彩的段落应该反复诵读,必领神会,有的还要背下来,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以备随时调用。还要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喜欢读书读报;要“不运笔墨不读书”;读自己的书,要边读边做记号;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和有关知识,也可以写写读后感。

(三)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良好的习作习惯主要包含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等习惯。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自己去观察,并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把握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养成认真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有的学生往往想到一点就写,写了几句写不下去了,又涂掉重写,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想一想这篇作文重点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从头到尾都想清楚了再动笔。要让学生乐于动笔,勤于写作,就得改进作文的命题,加强学生自主拟题的练习,多写日记、书信、随想等。

还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有不少学生作文写好后,往往一交了之。没有认真修改初稿的习惯,这或许是学生习作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学生的作文写好了,要让他们把初稿念一念,一边念一边改。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作家尚且如此重视修改,小学生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听”是大有学问的。有的同学听人讲话心不在焉,听了以后不知所云,这就不是好的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比如听课,就要学会抓住中心,记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侧耳倾听,并将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参加讨论和辨论,要听明白各人的主要观点,看法有分歧的要能听得出分歧在哪里。经常训练学生的听力,就能使学生的耳朵逐渐聪敏起来,提高其吸收、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良好的说的习惯也要从小培养。虽然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口语的能力,但并不规范、准确、完善,往往是满口方言,语句凌乱,有的还夹杂着一些粗野的话。进入小学以后,要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口语,提高说的质量。如坚持说普通话,响亮话,完整话。有不良习惯的,如说话哼哼唧唧、结结巴巴或带口头禅,还要个别进行纠正。

在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主要就是这几个方面。另外还有如写日记习惯,搜集名言警句的习惯,背诵、赏析美文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等也是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

⑻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无疑是我们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一、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温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古诗《望天门山》时,我采用了如下做法。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按“画、问、析、答、提”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试画一幅图画体现诗的内容,在课堂教学时,针对学生的画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这样画”,并就此与学生广泛交流,从而使学生了解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温习习惯,只有及时复习当天学过的东西,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二、养成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
“语文是思维的素养。”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语文。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因此,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当然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持有不完全相同乃至于相反观点或立场的意见。教师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与做法,应该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能够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地讨论,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充分表扬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心专才能事成。”学习也是如此。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课堂心在外”,是不可能学到知识的。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教师和家长也要引导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从而把良好的习惯带到课堂来。平时还要开展在特定的时间里完成特定的任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渐养成全神贯注地学习的习惯。
三、养成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充满了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班级就能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教育就充满了勃勃生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素质的主要阵地。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课堂上,应该让每位同学主动参与、自由读书、热烈讨论、谈讲感悟。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熟悉这篇课文的人都知道,这篇课文前三节行文结构一致都是以“送别——回忆——抒情”的思路来写的,完全可以精读第一节,再“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学第二、三小节。于是我在教这一课时,我设计第一自然段为范例进行教学。我概括出“三步”学习法:“学分层,理清顺序”——“抓往事,理解‘亲人’”——“读课文,体会感情”,然后要求学生按这样的方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学生积极性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个个皆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兴趣,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其有所提高。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个人所得,争先恐后发表所感、所悟。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从而逐渐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四、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尤其重要,使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必须常抓不懈而且严格要求。例如: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认真地独立完成作业。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老师要通过严格要求使其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评价,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如,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做完作业后,先检查,发现问题再看书,查字典,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如果教师和家长能长期这样要求,他们就能形成这样良好的作业习惯。
五、重视课外阅读的习惯的培养。
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时就课文中涉及的某一问题会产生强烈的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例如学完《太阳》一文之后,学生在了解了太阳的大小、温度、离地球距离的远近以及和人类密切的关系等知识以后,他们还很想知道太阳黑子、黑洞、臭氧层等是怎么回事,他们渴望能读到更多的关于太阳的文章,渴望了解更多的关于太阳的知识。于是我给学生们推荐了《1001个宇宙之谜》这本书,并指导他们阅读;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之后,学生很可能会对“奇妙的植物的脚”这一课题感兴趣,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更多的奇妙的植物的脚。在教学中,我有计划地介绍《植物网络》课外读物和提供一些有关于其它植物的脚的图片给学生看,指导学生阅读,实现“阅读教学”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从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六、培养学生变通思维的习惯。
教师要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其他良好习惯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贯穿教学始终,使之形成创新习惯。良好的创新习惯将会成为其他习惯的有益补充,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各种素养的全面发展。一、利用教材典范优势,培养变通思维。凭借教材,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课文中的小神童、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轨迹,从而领略变通技巧。如《称象》一文介绍了才七岁的曹冲敢于冲破大人的思维束缚,创造性地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称象的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曹冲的这种方法用替代物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加以论证,使学生领悟到曹冲运用的是等值交换法,即把重量相等的石头和大象互换。这一变通使本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对曹冲的方法进行评价和再变通,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去创新。二、寻找教材可想象空白。如《树叶落了》一文教学,教师可以从文中的言语空白处入手,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对课文中未知的事物进行预测。文中写了小虫把落叶当作屋子,蚂蚁把落叶当作小船,小鱼把落叶当作小伞,而这三种小动物在屋子里、小船中、伞下干些什么文中没写,这些地方可让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平时多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方方面面去换角度思考、想象,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

阅读全文

与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2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3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9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8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8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7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8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2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3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2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3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