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如何写高中语文教案

如何写高中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2022-07-09 18:45:49

⑴ 高中语文教案的内容简介

《课堂教学设计丛书》。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都相应地进行了一些修订,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此,我们组织仍在教学一线工作的特级教师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根据现行全日制高中教材(人教版)编写了各科教案,冠名为《课堂教学设计丛书》。该丛书与以往的教案有所不同,它更注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探索。每堂课的教学分以下几个方面编写:
1.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能力的培养。构建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其分析不仅体现在知识点上,还体现在方法、能力上。
3.教学过程设计。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构建教学的问题情景,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4.课后附有关的小资料,以备老师在教学时选用,解除老师到处找资料之苦。
为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有的课时可能有两个“设计”。

⑵ 高中语文说课稿怎么写

什么是说课?说课是指说课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是说课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后向听课的教师讲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然后由说者和听者共同讨论和评议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课的重点是“为什么这样教”。要把教学设想、教学效果及其理论依据说清楚。说课前,一般都要事先写说课教案。写说课教案的过程也是备课的一种形式。说课教案的主要内容不但要写出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写出为什么要这样教,理论依据是什么。这就是说课教案与课堂教学教案的根本区别,写说课教案和说课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所在。

说课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说教材,说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难点、编者意图及本书课与其他章节相关内容的联系和地位;二是说教法和学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说出本节课要选出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说出本节课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优秀学生积极思维和激发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说教学程序,即说出自己教学思路及理论依据,课堂结构、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实验设计及板书设计等。

说教材。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依据,也是说课的基本依据。对教材的整体了解和局部把握是上好课也是说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说课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教材分析的深广程度。对教材的分析,重在挖掘教材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思想价值。教材的知识价值,是由这部分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所决定。教材的能力价值,是指知识本身所含有的对人的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因素,知识的能力价值有隐蔽性,它凝聚在知识中,因而即使掌握了知识,也不一定就发挥了知识的能力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没有一定的范围,不像知识本身那样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但知识的能力价值却是可以发现的,它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同一知识,不同结构能力价值也不同,优化知识结构,实际上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能力。教材中隐含的思想教育价值,主要在教学中通过知识传授及学科的发展史等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教育,以及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依据等。

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确切地道出了教学系统中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表现在教学活动的探索中是否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作用体现的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独立思考。

教师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最优化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的一级水平发展,有效地对学生探索尝试活动进行诱导和评价。为此,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不应以教为中心,而应以学为主体进行设计。既把学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为主导成为学生主体的根本保证。

说教法,就是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说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哪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常常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选择最基本的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教学方法的制定与选择受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教学媒体、教师特长以及授课时间的制约。一般的情况下,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确定主要的教学方法,本源性知识常常采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归纳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派生性知识一般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演绎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说教学程序。教学程序,也是一个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是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认识客观世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是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自身素质的实践活动的过程。

说教学程序对于新授课教学要说明课堂教学过程和步骤安排以及这样安排的理论依据,这是说课中更为具体的内容,要说出教学过程中教学各环节的衔接和过渡,一般的说,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包括新课的引入,课题的提出,新课教学的展开,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还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近两年的说课实践,充分地证明了说课在教学和教学研究中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替代作用,表现在:

——说课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由于在说课中除了要求说清教学设计常规项目外,还要求教师说出进行教学设计所依据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使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认真学习和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法和学法等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师的业务素质从单一的学科文化知识过渡为既有学科文化知识又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多元的素质结构。

——说课促使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现代的教学,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特别在说课中,不仅在说教什么、怎样教中需要理论指导,在说明理论依据中更需要从教育教学理论中寻找理论依据,如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需要以教学论中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为指导,而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就要依据教育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的理论,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课,即课堂教学,至今它仍然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面对全体学生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这一点上说,任何教学行为都是为它服务的。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也是为它服务的。

六、说课教案

《呐喊》自序

《呐喊》自序是高中语文二册第三单元课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地位及教学目的:

它是议论文单元四篇文章中第三篇,虽属课内自读课文,但列在会考必考篇目中,地位超过〈〈崇高的理想〉〉,并驾于第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本单元教学要求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就必须从掌握剖析议论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入手,训练“观全文”的能力,再结合本文特色,定教学目的为:1、理解序言文体特点,把握作者思想发展历程;2、体会比喻说理的艺术特色。

2、重、难点:

结合单元教学目的、教材本身特点,结合高一学生读写议论文实际培养技能点,订重点为:1、把握思想发展线,理解“呐喊”含义;2、比喻说理含义及运用。难点为:1、寓意深广的词、句、段。

二、说教法:

教学模式:八步教学法(预习;定向;自读;作业;讨论;答疑;自结;迁移)。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自学,突出学生主体;举一反三,养练能力。

教法:突出原文语境,瞻前顾后,讨论点拨,引其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故教法为:1、定向自读法;明标的;2、提问法;引导深入;3、讨论法;参与、激活思维;4、练习迁移法;动手、巩固提高。

三、说学法:

高一学生初有读的知识和浅近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为化难为易,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应早读预习,做自读提纲,课堂上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理清思路,破重点,化难点,养练读写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课前检查作业,口头作文。

1. 导课:学生齐诵鲁迅诗《无题》;“躲进小楼成一统”,教师问:“真躲,不管外界了吗?”;导入“要呐喊”,请打开课本,读自读提示,找重要信息点;序言,教师板书课题;巩固旧课中导新课,抓提示,明学法,启思考。

2. 复习巩固:问:九课中心论点?十课中心论点?(学生齐诵)那本课中心论点?从序言看写作目的?回扣单元教学要求。

3. 理思想发展线:(边提问,边板书,边讨论,查原文,语境订正)

问:(1)写了几件事?地点?何事?每件归纳概括为四五个字(教师导引)。

(2)作者经历发生变化的原因?(由表层事件查内在思想原因,教师引导概括表述) 预见难点:A“救国救民”处;查原文第四段

B“悟要着,弃医从文”处;查原文第五段

C“寂寞苦闷”处;查原文第七段

D“看到希望,作文呐喊”处;查原文第二十一段

难点突破:教师引导学生查原文关键句,分析语境,找出原因,规范表述。

(3)划分鲁迅思想发展阶段,知依据。

(4)“我以我血荐轩辕”说明何目的?结合板书“学医”“从文”“苦闷”“作文”的目的来谈。;救国救民。

(5)学生齐读第一段体会“梦”的含义,理解“忘却的梦”“未忘却的梦”的含义,领会第一段结构上的作用。教师板书。

4. 理解“呐喊”的含义:

“呐喊”的含义有两条,让学生在原文找出相关段,概括归纳,规范表述,每条八个字以内。 预测:易找到“助威”一条,难找到“唤醒”一条。教师顺势清理“铁屋子”一段,明比喻含义,抓“大嚷起来”归纳“唤醒”一条。照应板书“救国救民”。

5. 理解比喻词句含义:

教师结合原文语境,提问引导学生分析“铁屋子”“熟睡的人们”“闷死了”“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盲无边际的荒原”“听将令”等比喻词句的含义。

6. 迁移写作:

引导学生回忆《琐忆》比喻;批评自夸者时“狮子”“猪羊”的比喻、鼓励自惭浅薄者时“小溪”“烂泥塘”的比喻、批国民政府时“富翁”“乞丐”的比喻,回忆《拿来主义》“大宅子”“孱头”“混蛋”“废物”“鱼翅”“鸦片”等比喻,回忆〈〈劝学〉〉第三段(齐背)比喻说理、对比设喻,投影课堂作业;A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B运用对比的方法设喻,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教师提问讲评,点明作文应积极用比喻,使文章生色。警戒“同类不喻”及不恰当的比喻。

7. 自结:对照板书,小结收获。教师点明体裁及类别,学生整理笔记,消化吸收。

8. 作业:课课练。

黄 山 记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黄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课,这是一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徐迟用大手笔描写黄山雄放瑰奇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

《黄山记》虽是本单元的课内自读教材,但文章语言优美,构思谋篇独具匠心,体现了游记散文的又一特色:大手笔绘景,突出景物特点。

2、教学要求:

根据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学理论,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要求:

⑴、欣赏课文所描写的黄山奇景、理解作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伟大时代的情感,以唤起学生热爱我们的时代、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

⑵、欣赏本文别出心裁的构思和大手笔的写法。

⑶、通过和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对比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⑷、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教学重点是思想内容的理解和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

⑵、难点是一、二部分在全文的结构和表现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对比阅读时对比点的确定上。

⑶ 语文练习课教案怎么写

老师您好
我是一位2010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131分的毕业生 现在是一名北大生了
我十分热爱语文 原因有很多 但最主要的 我认为是 兴趣 根基 意境 甚至是博学 我接下来仔细谈一谈
兴趣
这个不是每个人能有的 为什么呢? 高考语文不容易得高分 或者说100分左右就很不错了 而且平时每次大考 语文不但不会成为强势学科 反而会成为一些学生的拉分学科 综上原因 很多同学并不喜欢语文 就是如此 语文无辜地被抛弃 失去了她的美 怎么办?我们还是要上战场的 还是要学好!强扭的瓜不甜 就不要强扭 培养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自己愿意去学 高中语文课文可以说上升到欣赏的角度了 您不妨在每次讲课的时候多补充点相关背景知识 但要以风趣或者说轻松的方式讲一讲 肯定使学生眼睛亮起来
根基
如同练武 如何保证每次考试基础知识题做到高分?(甚至保证满分)就必须平时的功夫下到 推荐买一些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等书 每天让学生早读的时候读一读 晚自习前可以听写 关于修改病句或者成语练习必须每天定量做 可以量小但要保证每天都做
意境
这是拉开档次的了 能自己体会到文章诗词的意境的学生都是高分创造者 尤其在古诗鉴赏和大阅读 高手是可以保证扣分寥寥 培养学生的意境领悟力在于 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 还有就是 写读后感 多分析情感和美感 当然这个措施仅限于那些您认为有潜力的学生
博学
这可是大多数人追求的 如果体现在学生身上 只会体现在语文尖子身上 包括热爱中国古典文学 诗词 甚至是国学 这些尖子们学语文 或许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书架上那些经典 和 名着罢 那么他们对语文学习态度 就不用多言了
希望我的建议对您有用 或许班门弄斧 但求有所裨益

⑷ 高中语文老师如何备课

语文老师该如何备课

备课,是老师的常规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应该是老师下大功夫的,各级教育部门为了落实常规管理,也加大了教案检查的力度,但是事与愿违,老师们大多沦为了各类优秀教案选的“抄手”,占用了老师们大部分的时间不说,根本没有实效性,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罢了,稍微认真一些的老师还需在上课前进行“二次备课”,备课的内容或装在心里,或批注在书上,甚至是随意地写在一些手稿上,这才是实质性的备课。而不太认真的老师,上课时就是把写好的教案放在一边,临场发挥,讲到哪里算哪里。终究来说,这种形式上的备课是高耗低效的,老师苦不堪言。还有一类是急于成长的年轻教师,下苦功夫拷贝各位名师的优秀教案,认为用名师的教案难道还上不好课吗?没有十成也有七分吧,所以备课成了“背”课,甚至上课照着教案念,导入不可以说不精彩,过渡不可以说不巧妙,重点不可以说不突出,但是听这样的课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因为老师只关注着自己的教案,心中只想着要怎样教,而没有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过为什么要这样教,只学到皮毛没学到精髓,课堂上哪里能够以学定教?哪里能够抓住不断生成的精彩?哪里能够与学生真诚地沟通与对话?这样的课堂表面再热闹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语文老师到底该怎么备课才能提高实效性,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提升?我认为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语文课怎么上,其根本指导方针全在新课程标准里面。所以认真地解读课标,领会课标的思想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前提。就以阅读为例,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1——2年级)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第二学段(3——4年级)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第三学段(5——6年级)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三个看似差不多的目标,其实仔细比较,各有侧重。一二年级强调的是“学习”,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多采用范读、领读甚至教读的方法使学生达到目标。三四年级强调“用”,此时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方法和朗读技巧,应该把读的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教学时可多采用自由读,小组合作读、评价读等教学方法。五六年级强调“能”

,此时学生由简单的模仿读、会读上升到掌握了一种朗读的能力,此时我们在课堂上则可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侧重于引导学生“你想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总之,我们只有这样认真地研读了课标,才能让我们的心中亮起一盏明亮的航标灯。

二、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是备课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拿到一篇教材,不是立即去找教参,而是首先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大声地朗读,反复地朗读,读出语文味,读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也只有这样,对于教材我们才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而不是人云亦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次是把自己当成作者,掌握这篇教材的“文意”(文章的主要内容)、“文脉”(文章的走向与线索)、“文旨”(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文言”(文章的语言)、“文法”(文章的表达方法)、“文体”(文章的体裁)。再次是把自己当成编者,认真学习教参,领会本学期、本单元、本课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这样才不会造成面面俱到而造成的教学的高耗低效。

三、了解学生

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如果教师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人,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自始至终地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必须考虑确定什么教学目标、创设什么问题情境、如何引导学生的思路、师生之间选取什么沟通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具体应了解学生哪些情况呢?

(1)备课时应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哪些内容已经学过,还有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好,是否在讲新课之前安排一个复习环节,重点帮助哪些学生复习。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家庭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2)备课时还应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哪些学习能力、习惯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培养,哪些学习习惯和方法需要纠正。在教学过程中哪些学生接受能力强,哪些学生接受能力弱,如何区别对待,这也是备课时应考虑的情况。

(3)备课时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对任课教师的感情、班级风气等情况。怎样联系学生地思想实际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怎样调动上 、中、下三类学习水平学生 的 学习积极主动性;怎样创造适当条件帮助学习上和纪律上的后进生树立自信心,等等,所有这些也是备课时应该考虑到的 。

只有对学生情况了解得比较清楚,备课时确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恰当,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教师所确定地教学重点和难点才能准确,才能符合学生地实际水平;教师所设计地教学步骤和方法才能比较好地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选择教法

教师应熟悉了解多种教学方法、多种上课的类型和各种教学模式,知道他们的功能,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程序、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活动形式,设计出一节课的教学步骤。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提到过这样一个事例:前苏联一位资深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太精彩了,大家听得着了迷,连记录也忘了做。课后,一位同行迷惑不解地问这位历史教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教师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所以一个力争上进的老师,还应该有终身备课的意识,不断地读书、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积淀起丰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技能,让老师们的备课更加有效!

⑸ 高中语文教案中,课的类型应从哪方面写,教学用具应该写什么,教学方法有哪些

精读和略读 多媒体,头影仪, 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

⑹ 怎么写中学语文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2、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
4、教学准备
5、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6、课堂小结

⑺ 高一语文教案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六、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

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二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七、教学工作安排

(一)必修课

1.教本

(1)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三、四、六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公开课”。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与读本相结合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1)课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 ———— 读本(课文番号)

第一单元 1—8(小说)

第二单元 9 —20(杂文)

第三单元 21—31(说明文)

第四单元 32—44(文艺论文和文化杂论)

第五单元 45—55(古文1)

第六单元 56—65(古文2)

名着与文化素养: 66—68;

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69—79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处理方法

——以“读”为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要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写促读,布置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读本的“名着导读”部分,结合“研究性阅读”实施;

——在练习、检测时以读本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读本学习。

(二)作文教学

1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7本期拟做大作文8次,练笔10次。

(三)课外活动

1、在“校园文化周”中举行“背诵大赛”。

2、4月和6月分分别举办“鲁迅小说赏析专题” “《红楼梦》赏析”讲座。

八、教研工作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钻研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外,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学生,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备课的核心是备学生。

1、本学期教研重点是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2、组内交流探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方法。

⑻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怎么写教案

一、 教案组成

一篇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块部分。当然有的教材里还有教具、课前准备等等,这些也是可以的。但是鉴于面试备课时间只有20分钟,而教具在试讲过程中是可以呈现出来的,所以中公讲师吕琴建议大家保留五部分内容就已经足够了。其中教学目标又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块。教学重点包括教学的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时重难点可以是一个知识点。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包括“四部曲”,分别是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板书设计是试讲知识点的总体呈现。教学反思一般只需要写上这四个字就可以,因为具体的反思内容需要等到教学结束以后才能写。

二、 教案难写部分

一般来讲,一次比较成功的试讲主要是完成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清晰的呈现出来了。那么对于教案中比较难写的这几块内容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是教学目标。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不能少写;二是书写规范,一般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主体为学生也可以省去,行为动词如“背诵、了解、书写……”,行为条件是指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如“学生能在三分钟内对全班同学演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词全文,语气的停顿和语调的变化应与该演说风格一致。” 这里表达的意识是让学生背诵课文,但是它包含了上面的所有书写要素。在这里提醒考生:四个维度是相对原则,由于备课时间短,所以教学目标不要太多。所以行为主体、行为动词不要省。后两者可以不要太详细。 其次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考虑,一是试讲标题就是试讲的主要知识点可设为重点,二是看试题清单中的要求;教学难点一般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或者对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还不容易的理解的知识点,例如提升学生价值观目标就可以定为教学难点。最后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注意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二是导入新课注意新颖性,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一分半钟。新授教学内容要注意知识点的层次性,逻辑性不能混乱,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完后要注意及时的巩固提高。最后是小结作业部分,这部分要体现新课标理念,切记不要让学生多读多算,要体现开发学生的创新性。

总之,教案撰写要详略得当,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教案难写的对方。

下面举个例子:教案 《兰亭集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修、期、次、致”等实词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朗读品味,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感受文章精炼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②体会文章叙议结合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②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叙议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组织讨论法、点拨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和谐之中,生活在艺术和诗意的氤氲之中。着名书法家王羲之又是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品读《兰亭集序》,去触摸他那一段不寻常的心路历程吧!

(二)知识积累

1.了解序的的体裁特点以及关于序的体裁常识

(教学方式:讲授法,教师多媒体展示介绍)

2.合作探究,解决句读、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利用工具书疏通课文

2.自读全文,从每段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概括要点

明确:

第1、2段:记叙宴集盛况(乐)

第3段:抒发宴会后的人生感慨(痛)

第4段:交代作序的目的(悲)

(四)深入研读(教学方式:师生对话、以读促悟、情景教学、小组讨论)

1.研读第1.2段

老师:清自读课文,思考: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也。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请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教师:打开幻灯片——明·文徽明《流觞赋诗图》,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感受。

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教师总结: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的情性的体现。

2.研读第3段

教师:自读第3段,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中心问题。

学生:文章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教师:自读第3段,了解作者心境变化,在谈论到生死问题时,作者的情感为何会由“乐”转而为“痛”呢?

(学生立足文本发表见解,最后教师归纳)

3.研读第4段

①学生齐读第4段,思考:“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②讨论:此段作者流露的情感是“悲”,“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因何而“悲”?

(五)品味语言

教师:后人多评价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露,对此如何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骈则整齐优美,散则错落有致,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难怪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

(六)探究感悟

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净化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灰尘蒙蔽的双眼明亮如初,使原本浮躁的心恢复平静。兰亭集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而王羲之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大彻大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文学作品中此类思索比比皆是,你们是否能举出与此有关的名句?

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地无,人命若朝露。——曹植《送应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古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七)课堂总结

教师:人生总是不免有失意伴随,能在失意的生活中找出诗意来,这就是王羲之的睿智之处。观照现实人生,回首萧瑟处,我们如能吟出“也无风雨也无晴”之类的诗句,也就无愧于诗意的栖居。

(八)作业布置

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短文,如对王羲之的认识,对生死的理解,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等等。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⑼ 高中语文无生上课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活动,对阅读文字感兴趣。
2、能将诗歌中的书面语言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体会自己爱妈妈,妈妈爱自己的情感。
3、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对味道的感受,能模仿诗歌的句式创编。
4、认读重点字词:味道、橘子、酸酸的、流泪、甜甜的、辣辣的、摔跤、咸咸的。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知道常见食物的名称,能说出他们的味道。
2、物质准备:
挂图、音带、大字卡;小字卡
3、环境准备:
准备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柠檬片、苦瓜干、辣味牛肉干、黄连、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话梅、秀逗糖等。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动问候。走线,线上活动。
线上活动建议:律动“点豆豆”。幼儿念儿歌,边走边拍手,当说到甜豆、酸豆、苦豆、辣豆,幼儿做不同的表情。
二、感知理解活动
1、引导幼儿品尝食品,感受不同的味道。
幼儿边品尝橘子、白糖、辣椒、食盐等食物,边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尝出了什么味道?用不同的表情表现这些味道。
2、教师出示挂图,播放诗歌录音带,幼儿欣赏诗歌。
3、幼儿有序取书,自主阅读。
教师分组指导,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诗歌中的内容。
4、师幼共同阅读。
(1) 师:除了我们吃的东西有酸甜苦辣的味道,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感受到这些味道。
引导幼儿理解生活中的各种感受可以用不同的味道表现出来。适时出示相应的大字卡。
(2) 为什么说“妈妈的吻是甜甜的?我病了妈妈的泪水也是咸咸的?”
5、教师播放录音带,幼儿小声跟读,用动作表现诗歌内容。
三、游戏活动
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组选一名幼儿根据字卡内容做动作,其余的幼儿找出相应的小字卡,并读出来。教师计时,看哪组幼儿用时最短。
四、创造活动
1、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感受能用酸甜苦辣来形容的。
2、引导幼儿模仿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教师记录下幼儿创编的短句,用句卡形式表现出来。
五、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收书,整理自己的物品。

阅读全文

与如何写高中语文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4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