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综合实践如何教学

语文综合实践如何教学

发布时间:2022-07-10 12:47:55

1. 如何才能搞好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

一、解读新课标
语文不等同于教科书,不等同于字词句段篇,不等同于一场考试一个分数语文是什么?生活即是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基本特性是实践性,学习语文的方式是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活动来实践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新课标设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积累经验,培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那么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才能上得有实效呢?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型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也就是说它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情感熏陶、思想的激荡、事业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其特点。
1、首先是要体现出语文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区别于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课,关键在于要突出语文二字的特色,语文是其根本,所以这种课一定要上出它的语文味儿来,回归语文活动的正途。学生借助活动素材达到相应的语文知识训练目标,学习到的是语文知识能力。否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可以跟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合并了。
2、其次 综合强调的是范围,也就是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背景中训练学生多种能力,例如:组织协调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提炼加工总结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表演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3、实践活动就是区别于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亲自实践,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所以说这种类型的课,功夫应该在课外,课内仅限于活动展示的作用。
三、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策略
更多时候我们所接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这几种类型:演戏型,甩手型,上课型。要么将课程当成简单的游戏,师生热热闹闹地秀一场,要么当成传统的字词句分析课,枯燥乏味,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可谓是低效甚或是无效的教学。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光靠教师讲授知识,但亦不能完全没有教师的授,这里的授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后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充分的指导。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认为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至少需要四个课时来完成四个环节:开题、指导、展示、总结评价,甚至更详细。
1、 开题课开题课指的是开展实践活动前的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展开课题研究,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开题课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因此教师有必要精心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分组合作,提倡依据兴趣相近者、主题相近者自由组合。例如要开展一次以感悟母爱为主题的活动课,教师就应在第一节开题课中指导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任务,成立学习小组,根据任务需要可以分成新闻组、图片组、文学组等不同任务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开展活动过程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指导课第二节课主要是教师给予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面对着庞杂的资料信息难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此时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学会结合研究主题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进而完成研究任务。处理信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有机会整理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掌握信息技能,同时发展团结协作的能力。例如在以感悟母爱为主题的活动中,新闻组搜集了有关母爱的新闻素材来展示,文学组则通过解读文学作品来赞颂母爱,图片组选择几幅照片将母爱定格于瞬间,这样各个学习小组则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研究任务。
3、 展示课成果展示是学生探究和学习质量的显现环节,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展示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反馈交流,共享经验,老师组织、指导、评价。成果展示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成果要体现课改精神,更体现语文味。
4、 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要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现实来总结、反思,获得实际的体验,在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深化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识。总结评价阶段也是小组同学是向老师、同学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应当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搞清自己还没理解和知道的一些问题、在科学研究方法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所得到的发展以及存在的不足。
在活动评价过程中,最好把学习的评价权放给家长、同学,激励学生在大环境中进步,增强学生自信,达到大面积、全方位进步、提高。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
总而言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一蹴而就,老师们要慎作安排,要周密思考,注重细节,要恰当的分组,明确任务,按照由易到难的思路,由浅入深由动手到动脑,提升学生由表象到本质的情感认识上来,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了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2. 如何开展中职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走出课堂,走上社会,拓展视野。自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后,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大量的信息、丰富的活动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如何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由厌学变乐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合理安排语文实践活动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应该安排不同的活动。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了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活动方式也应当不断变化,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作用。 小学中年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到了中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当有意发展学生这种自我做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独立的选择,让学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看说写”、“听说写”这两种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活动的中心是动手、动嘴、动笔。能够主动去说去写便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的最高境界。高年级就应当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锻炼了。让学生走出班级和校园,在交流与访问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针锋相对的思维交锋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立足教材,拓宽视野
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就是进行课堂学习,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我们的语文课还没有达到完全脱离教材的地步,这是由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决定的。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
1.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学习的内容
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我们在教学时,往往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拓展性实践活动。如在上六年级习作《苹果家族》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电脑室上网,了解苹果的历史、种植要求、种植地区、常见品种、营养价值等情况,并整理成文字资料,作好充分准备;接着让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苹果家族”的某一方面,比如“我的家族史”、“我的营养价值”、“我们家族的‘四大天王’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
2.修改延伸课本,开阔学生的视野
我曾听到过我校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学了《嫦娥奔月》这一课后,设计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心中的神话故事》,其活动环节为:趣味引入——片段欣赏——角色再现——故事浏览——创作听评——作品推荐。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读了许多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哪咤闹海》……他们还挑选自己喜欢的神话角色,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在汇报展示活动中,有的学生讲故事,有的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据执教老师说,自开展活动以来,学生不仅阅读了大量神话故事,而且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喜欢,学有收获。另外,在学了《望月》这篇文章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以《月》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月”词,造“月”句,诵“月”文,讲“月”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蓝本,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作为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底蕴,提高思想品位。
(二)联系生活,感受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力求让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打通,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今,我们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校一位语文教师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可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搜集描画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有的朗诵赞美大自然的儿歌。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了低段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走进社区,体验生活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我校开展“话说莫城”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从而认识家乡、感悟家乡、热爱家乡,弘扬创新精神。同时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我们学校地处常熟招商城附近,给我们创造了活动的好条件,让学生分组去调查,家乡的人民是怎样勤劳致富,收集有关的小故事,同时也走进学校周边的工厂进行调查访问,最后整理成语言文字,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这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让学生领悟到:我为家乡而骄傲,我应为家乡而努力!我们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回到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活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剁,丰富心灵体验,让语言重焕生命的光彩,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回到诗意栖居的家园,回到人类的语言赖以存在与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成为个体生活主体和社会生活主体的必经途径。基础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发展价值。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因而其根本的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对培养听说能力益处多多。好多语文教师不愿意搞语文实践活动,认为既麻烦又浪费时间,殊不知语文实践活动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利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听说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听”只局限于听讲,“说”只局限于回答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听说能力无需专门训练,如此这般,学生听说能力极差,好多学生不敢上讲台说话,仪态不大方,口齿不清,语无伦次,所以说搞语文实践活动不但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辩论会”上学生一方面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要听清对方发言者的观点是什么,根据的事实和道理是什么,从而发现对方观点的片面、论据的不足。只有这样在论辩时才能抓住要害,使自己发言有较强说服力。这样看来“做会议记录”“演讲”等实践活动都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使学生听能抓住要点,说能达到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2.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听说靠口头语言,读写凭借有形文字,听说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语文活动加大了习作练习,使作文不在局限于固定时间,而是能达到学生都愿意写、有话可写,写作能力会无形中提高。另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积累了很多直接的、间接的语言材料,写文章时语言丰富,表情达意时挥洒自如,有效的解决了学生作文中没有生命、缺乏生机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知写什么”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耳闻目睹,琐屑小事,俯拾即是,皆可作为写作的素材。再有,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过去语文教学的要求,如果单凭教师讲各种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学生不亲自实践,考试时就会漏洞百出,教师如果能抓住时机,为学生创设实践背景,让学生写申请、写启事、写倡议书等各种应用文,学生无需死记硬背便可顺利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实践证明,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例如在“云南大旱调查”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组织材料,写作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难免要与人交流,包括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与活动过程中的相关人员的交流,难免要面对纷繁而庞杂的社会。这样,参与活动的学生势必会想方设法的处理好各种关系。而在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另外,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语言实践的良好契机。《口语交际》除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更好地交流,我们首先应该注重课前的实践。如《夸夸咱家乡》,课前学生们就向长辈们了解了一些家乡的情况,去一些地方看看,感受一下家乡的美。这样在课堂中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另外,课堂中我们还要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们用导游的身份和大家交流,有介绍,有咨询,有解答,有称赞。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学生们是投入的,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了很好的言语实践,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提高了查找、处理信息的能力。课标中明确指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在确立探究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分工合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归纳、分类等方法整合多方信息。在合作解决问题、总结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技能的目的。为完成一个课题,同学们一起去搜集、查找各类相关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整合,应用于自己的课堂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各项信息的查找、处理能力逐渐有所提高。例如在“塑料袋的‘大革命”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要一起合作查阅资料找到“塑料袋的历史;塑料袋的成分;塑料袋的特点及危害(包括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危害)”等几个问题的答案,而在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查找、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的知识广,方面宽,因而对于学生综合知识的全面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往往一个课题,孩子们能够将它辐射到更宽广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孩子们无疑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这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启迪了他们的智慧,有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事加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改善知识的结构,激发了探求事物奥秘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如今的考试题目往往是开放性的,如科学的考试亦不再仅仅拘限于课本,答案也不总是唯一性,有时它考查的就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的知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将学生很好地引入生活这部网络全书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研讨、演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探索人生的真谛,陶冶高尚的情操,发展个性特长。例如,通过“说古论今话对联”主题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对联。通过“趣说歇后语”主题活动感受歇后语的诙谐,享受它所带来的乐趣等等。在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自然而然得以丰富和拓展。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提高素质,陶冶情操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强调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跳出语文学语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人文修养,在交往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在生活中激活学习语文的情感,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例如,诵读古诗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了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再如,《春节对联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较好地整合了知识与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个性。

4.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怎么上才有效果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怎么上才有效果?对你提出问题中的几个短语进行逐一诠释,就能找到答案。
首先,“有效果”,应指学生学有所获,准确说就是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行为引导下,逐渐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的达成与发展。
其次,“小学语文”,即这个课要上得像“小学语文”,不能脱离“小学语文”的特点,不能上成“小学数学”、“小学科学”课。
再次,“综合实践”即通过运用各科知识、各种手段,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达成。
因此,教师在设计这种课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在实施课程时,要时刻关注上述三方面的特点。
下面我提供一堂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的课件,仅供参考。

5. 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走出课堂,走上社会,拓展视野。自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后,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大量的信息、丰富的活动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如何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由厌学变乐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合理安排语文实践活动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应该安排不同的活动。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了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活动方式也应当不断变化,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作用。 小学中年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到了中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当有意发展学生这种自我做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独立的选择,让学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看说写”、“听说写”这两种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活动的中心是动手、动嘴、动笔。能够主动去说去写便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的最高境界。高年级就应当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锻炼了。让学生走出班级和校园,在交流与访问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针锋相对的思维交锋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立足教材,拓宽视野
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就是进行课堂学习,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我们的语文课还没有达到完全脱离教材的地步,这是由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决定的。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
1.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学习的内容
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我们在教学时,往往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拓展性实践活动。如在上六年级习作《苹果家族》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电脑室上网,了解苹果的历史、种植要求、种植地区、常见品种、营养价值等情况,并整理成文字资料,作好充分准备;接着让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苹果家族”的某一方面,比如“我的家族史”、“我的营养价值”、“我们家族的‘四大天王’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
2.修改延伸课本,开阔学生的视野
我曾听到过我校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学了《嫦娥奔月》这一课后,设计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心中的神话故事》,其活动环节为:趣味引入——片段欣赏——角色再现——故事浏览——创作听评——作品推荐。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读了许多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哪咤闹海》……他们还挑选自己喜欢的神话角色,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在汇报展示活动中,有的学生讲故事,有的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据执教老师说,自开展活动以来,学生不仅阅读了大量神话故事,而且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喜欢,学有收获。另外,在学了《望月》这篇文章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以《月》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月”词,造“月”句,诵“月”文,讲“月”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蓝本,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作为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底蕴,提高思想品位。
(二)联系生活,感受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力求让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打通,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今,我们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校一位语文教师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可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搜集描画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有的朗诵赞美大自然的儿歌。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了低段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走进社区,体验生活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我校开展“话说莫城”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从而认识家乡、感悟家乡、热爱家乡,弘扬创新精神。同时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我们学校地处常熟招商城附近,给我们创造了活动的好条件,让学生分组去调查,家乡的人民是怎样勤劳致富,收集有关的小故事,同时也走进学校周边的工厂进行调查访问,最后整理成语言文字,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这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让学生领悟到:我为家乡而骄傲,我应为家乡而努力!我们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回到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活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剁,丰富心灵体验,让语言重焕生命的光彩,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回到诗意栖居的家园,回到人类的语言赖以存在与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做到“三性统一”。
通过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
活动要注意“三性统一”:即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统一,要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放飞学生潜能的天空。
(一)讲究趣味性,“乐”中学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的实践,它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尊重主体,就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天生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项目首先是要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是学生真正想了解的,能真正“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来劲,就跃跃欲试的。
如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中高年级的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写一篇《找春天》的作文,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我们就设计了《我们爱春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和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商量,探究出许许多多活动的点子: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出课本寻找春天,描绘春天,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谜语、俗语、诗歌、文章、故事等,可以原文照搬,也可以经过取舍加工和改造,编成小报来描绘春天;学生也可以在教师、家长等导师的组织下走出课堂去观赏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甚至去沐浴春天那一番细细的甜甜的春雨,或是去野外放飞多姿多彩的风筝,或到小河里嬉戏活泼可爱的小鱼,或到草地上打几个滚,亲亲那柔嫩的小草……并把春天的美景、春天的情趣、春天的欢乐或拍成照片,或摄成录像;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想象的空间里,引导学生赏春思春,当学生陶醉在浓浓的春意中时,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从此时此地此景遥想到大江南北的春色和长城内外的美景,联想到为了祖国永恒春色而辛勤劳作的人们,此时,学生就可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内情与外景交融在一起,诗情画意油然而升,每个学生的眼前会涌现出一幅幅无限美好的春景图。当然,孩子们会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或吟春、颂春,或写文,或作诗,或绘画,或谱歌……这样,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拓展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语言,体验了“春”的魅力,熏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培养了欣赏、想象等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样让学生充满兴致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学生愿意参与的,也正是学生梦寐以求的。
(二)、注意实践性,“行”中探索。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生活性的特点。它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如我们引导学生开展“我喜爱的一种植物(或动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饲养一种小动物或种植一盆花、一棵草,观察动物吃食、活动、睡觉等生活习性,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向行家请教一些种植养殖的有关知识。教师则引导学生把种植养殖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记叙下来,记叙的形式也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学生通过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后,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开放性,“活”中锻炼。
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具有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的特点,适应了儿童群体智能的多元倾向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能够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方式学习。为此,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意实施开放性原则,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放飞学生潜能的天空。
如学习了《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后,学生想开展“了解台湾”的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列出了好多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如了解台湾的历史,了解台湾的名胜古迹,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了解台湾的风味小吃,了解台湾的发展变化,了解台湾的环境,甚至还有学生提出了想了解大陆和台湾现形的关系问题……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途径也可多种多样,可以查阅书报、上网浏览,可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可以请教他人……呈现活动的成果更是可以丰富多彩:录像、照片、编辑小报、绘成图画……通过这些开放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活”的更广阔的求知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而更重要的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语文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学生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才能把心灵深处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人生才能得以精彩,生命才能得以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革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个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为之探索,为之思考。

6.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拓展视野。自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悄然来到我们身边之后,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大量的信息、丰富的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如何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按照学段、年级合理安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1、掌握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体系。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难发现,教材都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但是在不同的学段出现的次数、呈现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同。如第一学段:“每组都有但不标明,跟语文实践活动不作明确区分”,呈现方式为课文后有建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内容有“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想法。”第二学段:每学期出现两次。在精读课文后面布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内容既有学科内的,如“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也有跨学科的,如“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绿色家园”、“走进大自然”。第三学段:每学期两次,一“大”一“小,有一组集中安排,以活动建议为主,阅读材料为辅。进入第三学段,每册除安排了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如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上册的《轻叩诗歌大门》,六年级下册的《难忘小学生活》。
2、针对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要针对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活动。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活动方式也应当不断变化,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作用。中年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到了中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当有意发展学生的这种自我做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独立的选择,让学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看说写”、“听说写”这两种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活动的中心是动手、动嘴、动笔。能够主动去说去写便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的最高境界。而高年级就应当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锻炼了。让学生走出班级和校园,在交流与访问中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针锋相对的思维交锋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以教材为依托,把生活中丰富的资源与教材相结合。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解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就是进行课堂学习,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改变“唯语文”的教育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为综合性学习找准“结合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小学语文第七册有一组课文安排了一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小调查,收集有关动物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资料。再趁此机会开展动物过冬知识竞赛、动物趣闻交流会、编人和动物童话故事等关于动物的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对这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他们通过看课外书籍、上网、调查等多种形式查找资料,以个人、小组等多种方式交流汇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津津有味地讲述趣闻,头头是道地编写故事,画说唱跳,热烈地交流,学生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又如语文第三册“语文园地一”是关于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秋游、送给教师节的礼物、诗歌积累等。恰好《品德与生活》中也有《美丽的秋天》这一课,综合实践活动又有《秋天的乐趣》这一内容,何不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呢?于是,我让学生走出校园,去感受浓浓的秋的气息。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并将采集来的物品进行归类;语文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优美的课文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并用美丽的树叶贴画作为教师节的礼物。美术课上,同学们和秋天一起玩,用树叶、花朵、种子贴画,画自己喜欢的树叶,和同伴一起用秋天的物品装饰黑板报……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识字能力、审美、绘画、想象、创造、探究等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加强了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放”,鼓励、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发挥特长。
2、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语文综合实践学习的内容。
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等,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我们在教学时,要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拓展性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语文第五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时,我们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美术》学科一起组织了“夸夸我的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用画笔、相机,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记下了学校每一个美的景致,还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老师等形式发现了学校一个又一个曾经的辉煌。语文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优美的课文融为一体,与民族小学的学生们一起夸自己心爱的小学,表达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品德与生活课上,学生制作了《校史报》,为学校光荣的历史感到骄傲,美术课上学生们用画笔画下了“美丽的校园”,还发挥想象画下了“未来的校园”,并配上了精美的设计说明,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对学校深深的爱。这样的活动加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修改延伸课本,开阔学生语文综合实践学习的视野。
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课文,不是以传统的一篇一篇“课文”的形式而是以一组一组课文的形式出现的。一组课文一个主题,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进行延伸,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语文第六册教材的第五组安排了以“爱”为主题的一组课文,我们在学习这一组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了“爸爸妈妈我爱你”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以下几个内容:向亲人邻居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仿照课文内容写一份“爸爸妈妈的账单”;为爸爸妈妈做一张感恩卡;请近期过生日的爸爸妈妈到学校汇报综合性活动的成果,共庆生日。这些活动内容,有的是这一单元教材原来就安排的综合性活动内容,有的是结合教材拓展延伸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都紧扣教材,并体现活动的层次性,学生通过“学”课文能够初步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然后通过“向亲人邻居了解”、“仿写爸爸妈妈的账单”等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最后用具体的实践活动“为父母做一张感恩卡”、“为父母庆生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这样,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都得到了融合和提升,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实现了教师“教”学课文、阐述文本、培养能力与学生“学”习课文、理解文本、体会真情、提高能力的有机整合。
(二)密切关注生活,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
1、课堂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提供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
陶老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的确,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选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中,老师设计的活动应该密切联系“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和“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如针对兰州的快速发展,我引导学生开展了《美丽的兰州我的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历史人物、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名优特产等,写出调查报告,并在全班交流,交流中可以采用画画、制作电子小报、当导游、当记者、举办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学习的成果。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完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一展风采,既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语文综合素养在“小课堂”中生根,在“大课堂”中发芽、开花、结果。
如我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首先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让学生可以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以搜集描画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有的朗诵赞美大自然的儿歌。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让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回到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活中。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我校开展了“话说金城兰州”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兰州的变化,从而认识家乡、感悟家乡、热爱家乡,弘扬“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的兰州精神。同时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让学生分组去调查,家乡的人民是怎样勤劳致富的,收集有关的小故事,同时也走进学校周边的工厂、商厦进行调查访问,最后整理成语言文字,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这些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让学生领悟到:我为兰州而骄傲,我应为兰州而努力!我们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回到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活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剁,丰富心灵体验,让语言重焕生命的光彩,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回到人类的语言赖以存在与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
(三)实施多元评价,体验成功喜悦,体现激励性。
1、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内隐性因素,可以设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表,强化评价的感性认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教师或家长根据观察学生活动中的表现,档案袋中的活动成果等,用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分享进步的喜悦。
2、注意增强评价的多元化和民主性。
新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民主性,即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活动的喜悦,有利于提高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评价应侧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注重使其形成综合素质,而不能侧重于看学习结果。既要注重学生的量化成绩指标,又要把着眼点放在过程中,看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如何,参与的积极性如何,探究的能动性如何,以及方法的科学性如何等,从上述几个层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
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既有教师的评价,又有家长评价、社会评价。评价方案也要呈多样化,如我在开展《走进大自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就采用了多种的评价方案:A、最佳作品评价方案:学生把自己在实践活动课中认为最好的作品交给老师,由教师针对其制作或设计的态度、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B、演讲评价方案:采取演讲的形式是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参加这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体会,重点围绕“我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我在哪些方面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我最喜欢参加哪方面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口头陈述,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做合理的评价。C、评议表:在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以表格的形式出现,评价学生的水平。只有采取多渠道的评价,才能全面评价学生,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而采取鼓励方式对学生优点加以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多元化,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综合素养才会春风化雨般悄悄潜入学生的心田。

7. 浅谈如何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构建学生的认识结构,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迸发创新的火花,获得新的经历、体验、感悟,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加速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的形成。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呢?

首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先根据学生各阶段的身心发展、智能结构等方面特点,开展适宜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比如,低年级孩子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但持久性不够;对明显的事物现象感兴趣,但缺乏合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尚未确立,思想认识水平还比较稚嫩,但他们对周围事物又都充满了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应激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细心观察大自然的好习惯,课堂后积极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并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用口头或图文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见闻和想法。第二,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出发,选择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的选择尤为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越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教师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着手,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顺利解决乌鸦怎样喝到水的这一教学难点,教师设计如下活动: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瓶子、石子,做实验,观察水上升的过程。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项实践活动重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感受直观刺激,从而产生快乐情趣,于无形中解决教学的难点,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将相和》、《草船借箭》等课文时,由于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初步读懂课文或理解文章时进行角色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进而在表演活动的亲身体验中进行深层次感悟人物的魅力。对于《徐悲鸿励志学画》之类的文章,我们还要善于利用课文的情节空白点,让学生用想象丰富人物形象,用角色体验来升华情感。

第三,“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时,还要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注意学科整合,注重跨学科领域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如在教学《四季的脚步》时,布置学生先观察大自然,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搜集描画四季的图片,描写四季的儿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季节特点,有的朗诵描写四季的儿歌。这些活动,就是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燕子》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最后一段的描写,创作一段反映春天生机勃勃的“五线谱”:电杆为分节符,电线为五线,燕子做音符。学生进行这项活动,就是要求学生把课文的文字符号变成画面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过程。因此恰当地利用绘画方式能够提高理解语言的效率,极大的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第四,为保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行之有效,教师在开展活动中应立足于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在给学生的活动做评价时,应把重心放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上,要看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方法是否科学,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有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动中是否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而不是通过以往的用书面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所得所失。另外,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综合评定来评价学生综合实践学习的效果,既让学生分享成果的喜悦,又让他们找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设计和实施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还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

8.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

一、巧用形式,“动”中带“活”。
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新颖有趣,如口语交际、节目表演、材料收集、调查研究、辩论会、演讲等。有些活动可能只用其中一种,有些活动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我们只要正确把握活动的形式和途径,鼓励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角色中,手脑并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动口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
二、要放手活动,让学生独立参与。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实践活动课重在参与。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具体地指导下,积极动手实践,认真思维,灵活运用,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如上实践活动课《古诗欣赏》前,学生能够充分地查阅资料,加以整理并进行深入阅读。在课堂上,学生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来相互欣赏品味,或展示朗读,当获得同学们的掌声时,使每个人都有一股自豪感。
三、重视多方整合,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一是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二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语文教育要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具体说来,要体现如下“五个相结合”:
(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换句话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学生能够运用语文去实践,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必须注重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既应注重为实践而学习,又应注重为学习而实践,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习与实践相交互。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课堂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可谓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成为“语文实践”的渠道。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内外相沟通,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尽管学生认得大量的生字,但所认的只是生字卡片,或者是某一字的图样,并没有真正把握这一语言符号的实指意义。这就是理性与感性相脱节。只有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交融起来,使理性的抽象的符号与具体的感性的事物对应起来,从而发生关系,发生意义。
(四)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母语的掌握和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文规律的习得、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来自于大量语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任何知识与观念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都必须经历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9.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教学

“综合性学习” 是现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它对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教师对于如何上好这一课题深感棘手,在教学中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时甚至徒劳无功。本人也曾经因此感到过迷茫,后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总结,才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束手无策的被动局面。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想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取得实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了解“综合性学习”特点的重要性
对于每个语文教师来说,“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课题。我们对它就好比一个骑士对新买的一匹跑马一样,如果不对它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便匆忙“驾驭”,自己劳心劳力不说,学生一旦厌倦可就难以挽回。因此,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之前了解它的特点对我们教师显得十分重要。
“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关键在“综合性”三个字上,即该课题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目标等都不是单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二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四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只有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我们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找准切入点。
二、认识“综合性学习”意义的必要性
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1、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4、有利于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认识了这些意义,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活动的目标、重点、难点。
三、教师开展好活动须掌控的重要环节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开展活动。
1、根据主题确定活动目标。
目标是活动过程的指针,一般包括三维目标,其中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目标尤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每次活动的主题,正确确立活动目标。例如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主题活动时,我们应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活动主题来确立活动目标。其具体目标可这样确立:(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文化,体会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和运用资料的能力;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和创新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工与合作方式搞好资料收集、整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朗诵、讲故事、成果展示等形式参与并完成课堂活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黄河文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2、教师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
教师在指导每次综合性学习之前必须做好三项准备:(1)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时间;(2)强化自己对相关知识、资料的积累;(3)搞好活动有关联络。
3、学生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尽管一次综合性学习只有一个主题,但开展本次活动的形式却多种多样。如果要求学生每项活动都参加,那么,他们就会感觉非常疲惫,无所适从。所以,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然后根据小组活动项目确定每组应当收集的资料范围。
即便划分活动了小组,教师也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面面俱到地去收集资料,因为资料查找的范围相当广泛,除了课内各学科包含的相关资料外,还有报刊、影视、广播、网络、课外书籍、风俗民情等等,它们往往与我们开展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如此复杂的的查找对象中,网络和书籍查找又是最为便捷的。在小组收集资料时,我们同样可以指导学生采取组内分工合作方式来完成。
资料收集以后,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根据活动需要,认真审视所有资料,利用“去粗取精”的方法筛选资料,并按一定的性质、特点以卡片或笔记等方式进行归类整理,以便在活动中“信手拈来”。
4、活动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参与进来。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我们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要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首先,我们必须学会学会根据学生兴趣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或按照兴趣分组开展有关活动;其次,实行激励性评价。无论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应突出表扬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肯定他们每一点进步,让其价值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一班学生,虽年龄相当,知识相近,但思维却不尽相同。在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切实做到求同存异,鼓励创新,及时发现并对学生的创新表现进行合理评价,以激发他们思维的求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指导学生上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这一内容时,我曾试着根据活动的项目【“说一说自己的烦恼”、“妈妈(爸爸......)少年时期的烦恼”、“替朋友解脱烦恼”】和学生的意愿、兴趣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后,在课堂上完成交流。其中第一、三两项活动安排一课时完成,第二个活动用一课时交流成果。从活动的情况来看,全班同学都表现得比较积极,几乎所有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很多同学敢于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烦恼,其他同学也能真诚、主动地与老师一起帮他们解脱烦恼。极少数学生虽不好意思当众说出自己的烦恼,但他们却通过纸条的方式向老师传达信息。于是,我也变换方式,委婉说出这部分同学的烦恼,让其他同学帮他们解脱。在第二项活动的准备(采访父母、老师、朋友等)过程中,个别学生设置的问题很有创新性,穿插了不少课本没有的关键性问题,有的采访不是笔录,而是用录音设备记录,这样,采访不仅省时省事,而且内容详尽。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在评价时也特别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亮点和进步。往后的教学亦是如此。通过不断的尝试,我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且创新能力也不断凸显,活动氛围自然也比以往轻松愉悦许多。
5、重视实践活动的知识转化。
“综合性学习”中的实践活动,既是学生走出书本、融入社会、感受自然的机会,也是学生检验真理、消化“难题”的最佳方式。学生往往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感性知识,系统地检验课本知识的正误,并将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理解。因此,在开展实践活动前,教师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使活动做到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并让在知识转化方面取得相应成效。
“综合性学习”这一内容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地位极为重要,其活动效果在较大程度上关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只要能够结合学生实际,切实做到课前充分准备,课上正确引导,时常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反思和创新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活动就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效果。

10.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如何培养 学生主动探究

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的作用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亲历学习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学习的主人。所以首先要鼓励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其次要鼓励学生根据主题学习方案自主地进行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活动。

当活动结束后,学生还应该自主地呈现学习成果,并进行交流评价与分享。语文综合性学习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

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因此,要积极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

2、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注重语文知识习得与语文能力培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具有实践性这一最基本的特征。语文教师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做、考察、实验、调查、访问、探究”等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来亲身体验语文和学习语文。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整合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例如: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中,笔者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来指导整个主题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活动策划,方案的拟定,以及在过程中学会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

而且使学生积累了许多的唐诗、宋词、元曲,了解了古代不同时代的文学特色,还学会了如何欣赏与朗诵,我们不得不说,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促进了语文知识习得和语文能力培养。

3、拓展延伸,唤醒学习智慧

课内外拓展,创新教学模式,唤醒综合性学习的智慧。语文就是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的精华应该渗透在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让综合性学习课多一点传统文化气息,使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综合性学习应有的甜味和魅力。

语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外在的文化因子,在新模式下,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

如,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从课文注释,引语中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从故事情节中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从课文主题中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从课文词句中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中挖掘文化底蕴。

此外,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当中,努力挖掘与课外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拓宽学习渠道,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传统文化熏陶感染学生的人格。

如,在学习《伯牙绝弦》时,让学生来一次“知音”未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之旅;引导学生从《高山流水》这首流传千古的中国古典名曲,到与之相关的古诗、名篇等。

(10)语文综合实践如何教学扩展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

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需要有较高的认识能力、阅读能力,广阔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智力品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来进一步完成。

在活动中学生必须运用可能所掌握的课文知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获得对语文知识的直接经验,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熟练的基础上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

2、有助于实现语文的素质教育

语文作为一门基层学科,决不是简单的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更应当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任务。在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时,从思想、道德、身心等各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课在这方面具有其先天的优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堂好的语文,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种语文能力的实现和锻炼,甚至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具有开发性的,决不是仅限与语文课内。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已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课型。这一课型首先就要去教室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然后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可见这一课型开始就把目标定位在学生的问题上,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阅读全文

与语文综合实践如何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4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