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教大学语文具备什么条件

教大学语文具备什么条件

发布时间:2022-07-14 18:43:32

‘壹’ 大学语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等。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

‘贰’ 在日本当大学语文老师需要具备的条件

大学没语文

‘叁’ 要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老师是一份光荣伟大的职业,对于学生们来说,一位好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每个阶段的老师教会给学生不一样的知识,你想知道成为一名大学老师需要什么条件吗?

1、大学老师的条件要求

4.将资料准备齐全,拿到自己户口所在地的教育局去审核,在审核完成后的一周之内,会有短信通知你,去指定医院体检。

5.在体检后就会参加面试,面试是一个小小的模拟讲课,讲的就是你所申请任教的科目的试讲,面试合格后,一个月之内教育局就会通知你去拿自己的教师资格证了。

‘肆’ 如何学好大学语文

第一,要努力培养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渴望熟悉、了解、研究、领会某种对象的一种心理指向性,它在人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常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如果广大学员培养了对大学语文的浓厚兴趣,那么,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会有一种昂扬、奋发、不怕任何困难的斗志,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是治学过程中的三个台阶,而兴趣则是攀登这些台阶的重要动力。
从某种角度讲,兴趣源于动机和理想,源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开放学员一般都是有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沉重的家庭负担的成年人。很难设想,一个没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生活志趣的人,会把繁重的工作、家务之余所剩下的一点极其有限的自由支配时间,全部花到看书学习上。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在“文凭热”已经悄悄而逝的今天,对广大学员来说,学习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利,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大学语文,对于培养和形成高尚的个人生活情趣、开阔的社会历史眼界、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高雅的文化道德修养,以及提高表达、写作、宣传、交际、思维能力等等,都是十分适宜的。当我们在祖国文学的光辉宝库中采撷奇珍异宝时,当我们在祖国语言的甘美源泉中痛饮琼浆玉液时,那种巨大的乐趣和幸福,非身历其境者是难以领略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钻研下去,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第二、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重点

大学语文的学习内容比较多,文体有议论文、记叙文、诗词曲赋;从作品的时代看,有古代、现代、之分。对于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来说,量是很大的。学习贵在得法。方法正确,可以事半功倍。当然,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我认为,可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抓重点。重点如何抓?概括地说,每篇课文主要抓作者、作品(课文的出处)、字、词、句、章等几个方面。
作者,主要注意时代与国籍。主要代表作、艺术风格及生平大事。比如,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代表作为《离骚》,艺术风格是“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采华丽,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其中的核心是“积极浪漫主义”。其他内容则可以一般了解。再如,郁达夫,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作家,曾经组织过创造社,参加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其小说主要采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代表作有《沉沦》、《薄奠》、《出奔》、《春风沉醉的晚上》、《他是一个弱女子》等。

作品,如《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篇(课文注释1交代出处,每篇必看),《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内容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者为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是研究儒家思想的主要着作。《灯下漫笔》选自《坟》,

字词,主要是文言词语。文言文、诗词曲赋中的难字和古今义不同的字词,如 “非我愆期”的“愆”,文言文中单音词居多,如“耶娘妻子走相送”,“妻子”指“妻”和“子”两个概念,不能只解释为“老婆”。 文言文中一字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之”,可译为代词“这”、助词“的”或不译,还可译为动词“到”等等,应该严格加以区别。《季氏》中三个“过”,分别用作动词、形容词、名词,词义差别很大,值得重视。 文言文中实词活用的现象比较多。动词的使动用法:如“既来之,则安之”,其中的“来”“安”“会”“衣”均为使动。意动用法,如 “侣鱼虾而友糜鹿”,其中的“侣”,“友”均为意动。名词用作动词,如“顺流而东也”, “东”翻译为“向东”,。解释这些字词时应坚持字不离句的原则,就是这个字要在句子中能说得通,否则便不对。
句,文言中的句式比较特殊,与现代汉语句式不同。判断句,一般不用联系动词“是”,而用“××者,××也”表示判断(也可省略“者”)。被动句,往往用“于”、“见”、“为”引出主动者,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就是典型的例子。倒装句,有几种情况,一是主谓倒置,多用在感叹句中,如“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二是宾语前置,其一是在否定句中,如果出现否定副词“不”、“莫”、“未”,那么句中的宾语可提到动词前面,如“莫己若”,“未之有”,“不我若”;其二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一般可提到动词或介词前面,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宾语“尔”,“何”都前置了。还有定语后置的情况。总之,翻译句子应掌握句不离文的原则,即这句话要在全文中能结合上下文讲通。
章,指文章的篇章结构,包括思想内容和艺术性两方面。这是重中之重,也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更是考试的重点。
思想内容的掌握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提示,先分段,归纳出段意,弄清楚一段中讲了几个层次,仔细划分好层次,容易把握其内容。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再总结全文的主题或中心。
艺术性主要从构思、写作方法、修辞手法几个方面去把握,比如《前赤壁赋》在构思上以清风、明月、流水为线索,结构文章;写作方法是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为有机的整体,运用主客对话来说理;语言表达上注意骈散结合,穿插歌词、对话,显得生动活泼。
理解篇章结构,应学会分析文章。不仅要抓住几条筋络,几个概念,而且要能举例说明,有血有肉。如《张中丞传后序》的夹叙夹议和场面描写,必须进行分析加以理解。
这些做起来不太容易,又无捷径可走。好在指导书上都有提示,认真阅读教材和指导书,深入钻研,掌握了基本方法以后,便可以举一反三,化难为易了。
其次,运用巧妙的方法帮助记忆。比较法,如历史散文中,《左传》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史记》是传记体。综合法,如,教材中,北宋的作家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柳永,南宋的作家有陆游、辛弃疾,而李清照是跨北宋、南宋两期的作家。

掌握一些文学常识,这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在生活中也常会用到。如古体诗与今体诗的区别,律诗与绝句的区别,诗、词、曲、赋的形式特点,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的特征,等等。有兴趣的考生可以分别把散文、韵文分门别类用线索贯穿起来,或者浏览一下“附录”中的“中国文学史概述”,对于各种文体的发展线索就清楚了。
最后,背诵一些诗词名篇名句。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流传了一千多年而历久不衰,作为炎黄子孙,不能不了解。教材中选的诗、词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佳作,读熟背诵应该是一种享受,而绝不是负担,又何乐而不为呢?

‘伍’ 大学语文课如何上好

大学生把大学语文叫做:高四语文。这个评价精妙绝伦,把学生们对语文教育的厌倦和无奈说透了。全国高校上万任课教师,脑袋每天埋在粉笔堆中灰头土脸,脑子已经僵化了,远不如这些学生聪明。有些人教一辈子大学语文,而根本看不出问题所在。 学生天性聪睿质朴,他们厌倦一门课程肯定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是这样受教育过来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十多年来,每一名学生都曾为语文这门垃圾课程而头大,学习毫无乐趣,基本毫无所得。我们带着消化不良的脑袋挤进了大学,本想好好学习充实自己,放下包袱走进课堂,一眼看见腐朽夫子站在讲台上,真是什么兴头都烟消云散了。 今日大学语文的编写核心思想仍是政治教化。一名资深大学语文教师在文章里归纳大学语文核心目标:一是"利用大学语文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二是"利用大学语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两个"利用"准确地揭露了大学语文只不过是被"利用"的一门工具,是变味的四不像课程。"利用"完,这块鸡肋就该扔掉了。既然终归要扔掉的,晚扔掉不如早扔掉。 大学语文的汇编思想看起来很宏伟博大,选择的内容是上下五千年环球四万里,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什么都有一点,什么都有个"利用"思想。这跟中小学语文各个章节的编排模式几乎没有两样,称为"高四语文"最合适不过了。我曾请教过教中文的学者,大学语文到底怎么教,到底谁有资格教。中文系能找出一名知识博大到如维基网络般浩瀚的大师来授课吗?哪位学者有这个胆量从先秦诸子直扑鲁郭茅再从荷马史诗一直讲到歌德托尔斯泰?中文系外语系都没教授有这个能力,但大学语文教师却信心十足。要肯定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价值,起码需要古典文学教师、现代文学教师和外国文学教师三位术业有专攻的学者来教授吧?在大学里,大学语文都是由普通基础课教师来担任的。中文系、外文系有成就的学者,几乎没有一个人上过这门课。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普通教师、青年教师上不好,资深教师以及学术精湛的教授也照样上不好。因为这门课基本上就是一个垃圾桶大杂烩,里面什么都有,即使有些好菜混在这堆垃圾里也变了味。大学语文的问题不在任课教师身上,而是这门课程的目标,以及相关的编撰思想,本身就有致命问题,它是"文学教育"的异化,但很多学者自己,也把这两者混为一谈了。有人引用了几位老科学家的话来证明大学语文的重要性。钱临照先生说:"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史课程,让学生读点中国文学,很有意义。"钱伟长先生说:"理工科学生也必须懂人文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两位科学家说得没错,但是报道者却混淆了概念,把"中国文学"、"文学艺术"等同于大学语文了。这就好比你点了一份雪花牛排,侍者给你端来了一块死猪肉。大学语文的异化是我们这个国家教育异化的典型象征。大学语文的主编徐中玉教授对此看得最清楚,他在一个访谈里说到:大学语文在建国前许多高校都已开设,名称和叫法不全一样,有叫"中国文学名着选读",有叫"文选及习作",口头统一名称叫"大一国文".从徐中玉教授的回忆中可以看到,大学语文和"文学名着选读"、"文选"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华读书周报》四月十三日陈洁报道:"朱自清、闻一多、陈梦家、许骏斋、刘文典、唐兰、罗庸、浦江清、魏建功……这不是在列举近代学术大腕,而仅仅是罗列一九三八年西南联大大一课程的授课老师。授课内容分别是《古诗十九首》、《诗经》、《论语》、《左传》、《文选》、《史通》、《唐诗》、《宋词》和《狂人日记》。" 这些课程内容基本上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任课教师均是术业有专攻的一流学者。无论理工科文科的学生都可选修这些课程。相比之下,今日大学语文就是一个杂货铺,什么都有一点,什么都浅尝辄止,而不能深入地学习、体会和研究。对于大学生来说,恰恰是这种有极深学术背景的专业课程,对他们最有价值。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十几年中小学毕业之后,无论升上大学哪个系,他们的基本文理科知识都差不多,理工科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比中文系历史系外语系的学生差,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有些理工科学生把唐诗三百首背得滚瓜烂熟,把四大名着反复看好多遍。他们进了大学,正是心智发育成长而向更高的自我探寻和自我培育过程转型时期,这时如果在学校里碰见一名学者开了一门"李白诗歌研究",或"《红楼梦》研究",或"英美幻想文学研究"之类的课程,报名听课一个学期学下来,甚至一年学下来,真正所感所得,岂不比听那枯燥乏味无所不包的大学语文多得多?我很欣赏主编了《大学人文读本》的夏中义教授的一个观点:"大学人文就是向大学生传播人类普世价值体系的一门课程。"夏中义教授的观点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核心教育思想,否定它,就是价值虚无。夏中义教授的《大学人文读本》所倡导的三个核心概念,我也赞同,这就是:精神主体、现代国民、世界公民。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这样评估大学生:"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带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有批判的精神来学习。"怀特海说:"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老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力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蠢人们凭想象行事而缺乏知识,学究们又凭知识行事而缺乏想象。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将经验和想象力融为一体。" 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 怎样做到?仍是要深入地阅读经典,全本地而不是截肢地,深入地而不是浅尝地,这才有所感,所得。

‘陆’ 怎样学好大学语文

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第一,要努力培养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渴望熟悉、了解、研究、领会某种对象的一种心理指向性,它在人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常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如果广大学员培养了对大学语文的浓厚兴趣,那么,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会有一种昂扬、奋发、不怕任何困难的斗志,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是治学过程中的三个台阶,而兴趣则是攀登这些台阶的重要动力。
从某种角度讲,兴趣源于动机和理想,源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开放学员一般都是有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沉重的家庭负担的成年人。很难设想,一个没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生活志趣的人,会把繁重的工作、家务之余所剩下的一点极其有限的自由支配时间,全部花到看书学习上。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在“文凭热”已经悄悄而逝的今天,对广大学员来说,学习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利,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大学语文,对于培养和形成高尚的个人生活情趣、开阔的社会历史眼界、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高雅的文化道德修养,以及提高表达、写作、宣传、交际、思维能力等等,都是十分适宜的。当我们在祖国文学的光辉宝库中采撷奇珍异宝时,当我们在祖国语言的甘美源泉中痛饮琼浆玉液时,那种巨大的乐趣和幸福,非身历其境者是难以领略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钻研下去,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第二、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重点

大学语文的学习内容比较多,文体有议论文、记叙文、诗词曲赋;从作品的时代看,有古代、现代、之分。对于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来说,量是很大的。学习贵在得法。方法正确,可以事半功倍。当然,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我认为,可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抓重点。重点如何抓?概括地说,每篇课文主要抓作者、作品(课文的出处)、字、词、句、章等几个方面。
作者,主要注意时代与国籍。主要代表作、艺术风格及生平大事。比如,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代表作为《离骚》,艺术风格是“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采华丽,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其中的核心是“积极浪漫主义”。其他内容则可以一般了解。再如,郁达夫,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作家,曾经组织过创造社,参加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其小说主要采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代表作有《沉沦》、《薄奠》、《出奔》、《春风沉醉的晚上》、《他是一个弱女子》等。

作品,如《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篇(课文注释1交代出处,每篇必看),《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内容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者为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是研究儒家思想的主要着作。《灯下漫笔》选自《坟》,

字词,主要是文言词语。文言文、诗词曲赋中的难字和古今义不同的字词,如 “非我愆期”的“愆”,文言文中单音词居多,如“耶娘妻子走相送”,“妻子”指“妻”和“子”两个概念,不能只解释为“老婆”。 文言文中一字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之”,可译为代词“这”、助词“的”或不译,还可译为动词“到”等等,应该严格加以区别。《季氏》中三个“过”,分别用作动词、形容词、名词,词义差别很大,值得重视。 文言文中实词活用的现象比较多。动词的使动用法:如“既来之,则安之”,其中的“来”“安”“会”“衣”均为使动。意动用法,如 “侣鱼虾而友糜鹿”,其中的“侣”,“友”均为意动。名词用作动词,如“顺流而东也”, “东”翻译为“向东”,。解释这些字词时应坚持字不离句的原则,就是这个字要在句子中能说得通,否则便不对。
句,文言中的句式比较特殊,与现代汉语句式不同。判断句,一般不用联系动词“是”,而用“××者,××也”表示判断(也可省略“者”)。被动句,往往用“于”、“见”、“为”引出主动者,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就是典型的例子。倒装句,有几种情况,一是主谓倒置,多用在感叹句中,如“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二是宾语前置,其一是在否定句中,如果出现否定副词“不”、“莫”、“未”,那么句中的宾语可提到动词前面,如“莫己若”,“未之有”,“不我若”;其二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一般可提到动词或介词前面,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宾语“尔”,“何”都前置了。还有定语后置的情况。总之,翻译句子应掌握句不离文的原则,即这句话要在全文中能结合上下文讲通。
章,指文章的篇章结构,包括思想内容和艺术性两方面。这是重中之重,也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更是考试的重点。
思想内容的掌握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提示,先分段,归纳出段意,弄清楚一段中讲了几个层次,仔细划分好层次,容易把握其内容。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再总结全文的主题或中心。
艺术性主要从构思、写作方法、修辞手法几个方面去把握,比如《前赤壁赋》在构思上以清风、明月、流水为线索,结构文章;写作方法是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为有机的整体,运用主客对话来说理;语言表达上注意骈散结合,穿插歌词、对话,显得生动活泼。
理解篇章结构,应学会分析文章。不仅要抓住几条筋络,几个概念,而且要能举例说明,有血有肉。如《张中丞传后序》的夹叙夹议和场面描写,必须进行分析加以理解。
这些做起来不太容易,又无捷径可走。好在指导书上都有提示,认真阅读教材和指导书,深入钻研,掌握了基本方法以后,便可以举一反三,化难为易了。
其次,运用巧妙的方法帮助记忆。比较法,如历史散文中,《左传》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史记》是传记体。综合法,如,教材中,北宋的作家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柳永,南宋的作家有陆游、辛弃疾,而李清照是跨北宋、南宋两期的作家。

掌握一些文学常识,这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在生活中也常会用到。如古体诗与今体诗的区别,律诗与绝句的区别,诗、词、曲、赋的形式特点,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的特征,等等。有兴趣的考生可以分别把散文、韵文分门别类用线索贯穿起来,或者浏览一下“附录”中的“中国文学史概述”,对于各种文体的发展线索就清楚了。
最后,背诵一些诗词名篇名句。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流传了一千多年而历久不衰,作为炎黄子孙,不能不了解。教材中选的诗、词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佳作,读熟背诵应该是一种享受,而绝不是负担,又何乐而不为呢?

‘柒’ 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条件


1.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所谓隐性道德教育课程功能,也就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所学的价值观念和知识规划能力、无意识和不可预见性不同的传统思想政治课学生被动地接受显性的教育方式,内隐教育是不允许的,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更容易接受。
"隐性教育课程通过其独特的社会暗示、模仿和社会同化教育功能,使广大学生的意识个体和社会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达到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习惯规范化的更高社会道德要求大学思想文化政治道德教育主要贯穿于普通大学语文德育教学的整个全过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优秀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的形象分析和逻辑解读,引导广大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代的经典作家政治思想,不同时代作家的独特人格魅力,不同经典文学作品的不同思维方式主题,不仅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审美道德修养,而且它还可以有效培养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广大学生参加学习中国优秀传统经典文学的活动积极性,增强学生民族主义自豪感和国家自信心。

2.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课具有文化共通性 大学语文与政治思想课和政治课都应归属于大学人文教育课程,文化教育是其中的共同点。
思想哲学政治课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对古今中外的思想哲学和中国历史文化有很好的认识了解,深入研究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及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这一点是非常离不开中国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
例如,在语文老师为我讲解杜甫这首诗歌时,我们不得不特别提到中国儒家文化忠君爱国政治思想对杜甫的深刻影响,文人的爱国理想情怀深深地被烙印在他们的政治思想中,他们的每首作品都深刻流露出他们的强烈人文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学生在深入学习现代语文的这一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有了新的深刻认识,语文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政治素质教育的一个补充,形成了一个同心圆式的教育。

3.思想路线政治课教学课程的建设目的之一是充分挖掘高校不同学科课程的学生思想路线政治理论资源,实现全面的高校思想路线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一个主渠道,综合性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大学语文专业思想理论政治学科教育仅仅能够依靠任课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不足以自行设计新的教学内容。
学校领导应通过修订规章制度、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教学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等诸多方面的护航,使普通高职院校学生在充分掌握从事本职工作的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人文知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来源:锦绣·上旬2021年4期

‘捌’ 如何教好大学语文这门课程

我帮你分析一下
你思考一下大学生的思维。他们为了什么来听课呢?
一是他们要考勤,他们为了加分不得不来
二是他们对课堂有期待。
三是他们来课堂有自己独特的目的,比如约会或者讨债。这是和各个同学打交道的平台。
第一个目的说明我们不必担心他们会不会来,第二个目的我们就要好好侧重分析。第三个我们如果能够利用一下,也可以收获他们的心,加大他们的忠诚度。比如谁生日,不要等到他们班长提出要占用课上一点时间,而是事先和班长协商好这类事情,积极配合。
第二个目的,实际上是所有大学老师的共同困境。虽然我不是大学老师,但我的不少朋友就是。有个语文老师就对我总结他们大学教语文的困境:
是妥协在娱乐中,还是积极的以正统的语文知识来教导。然而前者是最受欢迎的,而后者大家齐呼无聊。大学语文备受争议的地方就在这里。以学生为导向,则学生最终开心度过每节课,然最终和没有学过一样,因为他们只喜欢有趣的语言和小故事小笑话。然而以正统出发,则学生会感到难以接受,要识记许多的知识。
他最终的方法还是综合考虑两者,但是效果还是很差。因为兼顾两者总是意味着两者都丧失。
他现在决定还是回归正统,这才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

我的建议是注重第三个目的,和学生打成一片。然后贯彻第二个目的,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来学东西 。
这些都是我的想法,希望能够给你些想法。

阅读全文

与教大学语文具备什么条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4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