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北京中考语文考察什么能力

北京中考语文考察什么能力

发布时间:2022-07-17 17:03:38

A.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1年命题趋势

稳 中 有 变 易 中 有难

——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北京市2010年中考的大幕刚刚落下,和往年一年,今年的北京市语文试卷坚持稳中求变的原则,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出题,很多考生考完语文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本次中考语文试题很简单,殊不知,越是简单的题往往越不容易得分。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共六道大题,21道小题,和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基本一致。下面我们就逐一解读每一道题。

第一道大题,分别从字音、字义、词义、句意四个方面来进行考查。第2、3两道题虽然出题形式较09年来说有些不同,但是考查点却是没有丝毫的变化。

第2小题虽然难度不大,但是细究起来却是有点意思,其中“忍俊不禁”和“情不自禁”这两个词语中的“禁”意思一样,是“控制”的意思,不是“禁受”的意思。判断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将“禁受”的意思代入其中的任何一个词语,即可得出结论。其实这道题的难在对“忍俊不禁”的理解,“忍俊不禁”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赵磷《因话录》卷五中的一句话:“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俊”就是笑的意思,而“忍俊”是含笑的意思;“不禁”指无法控制自己。“忍俊不禁”的意思是指忍不住要发笑。这里面最难理解的就是“俊”这个字的含义。因为在现代汉语里面,“俊”这个字根本没有“笑”的意思。很多学生对这个成语理解不透,导致失分。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饮水思源”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行百里者半九十”和“功亏一篑”四个俗语的理解。而后者比较好区分,“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这个俗语强调的是对人的鼓励,鼓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而“功亏一篑”出自《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强调的是因为做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没有完成导致失败的可惜。两者相比,根据文意,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选择哪个。

难点在对“饮水思源”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理解。“饮水思源” 出自南北朝时期梁朝着名文学家庾信《徵调曲》中的一句话:“落实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比喻不忘本,重在强调思源,只停留在思想层面上,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比喻别人给你一点点的帮助都要加倍回报。重在强调回报,重点关注的是行动。而题干当中明显强调张胜利回报社会的行动,绝不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上。

很多同学往往凭借所谓的语感,觉得读着“饮水思源”比较通顺,就选择了B项,殊不知,没有根据地选择最终是不可靠的。这道题考查学生在意思相近或相似的两个词语之间选择,能否准确地区分两者的不同点和侧重点。而这种考试题型在最近几年的中高考等大型考试中越来越受到青睐。

第4道题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面对这道题的时候无从下手。其实,这道题考查的是句意之间的衔接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这道题:

【原题】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_________。
① 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 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③ 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 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等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
A. 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题干当中共三句话,第一句话主要说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政府部门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相关政策的最终目的;第二句话主要阐述政府部门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而着重抓的三个工作重点;第三句话主要是说各级政府在三个工作重点的指引下,采取的具体措施。

根据语义相连的原则,我们来仔细分析,题支中的③ 恰恰对应“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题支中的② 正好对应“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题支中的④与“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相吻合。而①句作为最后的总结放到前三句的后面。四句话构成的语段的结构是分——总。

如果单纯从题支分析,不可能将①作为第一句话放在段首。因为由“为达到这个目的”这一句话所限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之后必然填写的是相关的具体措施,不可能是最终的结果。本道题看似简单,实则内藏玄机。如果不能很好的分析清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这道题十有八九要答错。
第二道大题总体难度不大,“名着导读”考的是《左传》,考前一模很多城区在《水浒传》和《朝花夕拾》上面大做文章,可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近几年来,“名着导读”越来越功利化,成为中考语文考试板块中的一块鸡肋。中考设置这个板块的初衷是引导广大的初中生课余时间多多读书,拓展文学视野,提高语文素养。结果,“名着导读”成为诸多学校老师竞相押题的靶子。很多学生临考试之前,纷纷拿出老师帮其整理的资料,加班加点,勤于背诵,好不辛苦,到头来往往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利用初一、初二的课余时间多看些书,既能够在此版块考查中稳操胜券,也能在真正意义上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

第三道大题是综合性学习题。设置综合性学习题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教会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凸显语文立体化整体推进式发展。综合性学习考查的就是学生能否将知识活学活用。

概括能力、筛选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语文学习的能力要求浓缩到这一道题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再像以前一样语文学习和文学学习等同起来。而是将语文学习请下神坛,切实地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综合性学习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探究与学习”的指导思想,是近些年来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中重点推行的考试板块。每一年命题人都会在综合性学习这一考试板块中出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落点是一致的。只要把握一条原则就可以很轻松地应对:那就是“审好题目”。这四个字不仅仅仔细看题目,还包括要认真的揣摩题目的意思。这是非常重要的。

举例来说:09年海淀一模中的综合性学习题考查的是对汉字发展的分析,请看下面这道题的题干:

下面两则材料准备用于“汉字的发展”这一栏目,为了帮助大家明确主要信息,请你简要概括这两则材料的内容。(2分)

题干当中没有明确就什么问题进行概括,但是却把概括的方向和内容隐含到了其中。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一是确定方向:汉字的发展。二是仔细揣摩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体现发展?三是结合分值做出最后表述。

再看2010年海淀一模的综合性学习题:

在宣传活动的起始环节,你要向大家介绍孔子学院的作用,请你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2分)

这道题很多同学都丢分了,丢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审题不清。题干当中还是没有直白的告诉你就什么问题来进行提取信息。只是给你设置了一个场景,让你幻化成为本次活动的组办者。答题思路与上题如初一辙。不过这次你要重点揣摩的词语是“作用”二字。

而今年的综合性学习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相信考生在此项上面丢分也不会太多。针对于第一题来看,失分主要集中于答题点写不全这种现象上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有两种策略,一种针对于文字材料,要学会以句号为单位进行细致切分,再认真比对,最后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细致。另一种是针对于表格形式的材料,那么我们在处理这种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数据之中带给我们整体趋势和方向的信息。

第四大题文言文考查了《陈涉世家》。体型设置跟往年相比没有什么较大的变化。从中我们也可看到北京市在文言文考查方面只选择课内文言文作为考查点的弊端:体型很老,出题角度已经面临江郎才尽的局面。再不改革,恐怕很难有新鲜的东西诞生。不过,今年中考之前,很多学校将《读<孟尝君传>》作为一篇重点考查的文章列入了复习范围,这有可能是明年中考文言文考试改革的一个信号弹。包括之前初二期末统测出现的课内加课外,两篇相比而考的形式,很有创意。这也进一步推进了文言文知识学习由内向外迁移的进程。希望2011年北京中考文言文考查能出彩出新。

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其中记叙文《忆冼星海》分别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两方面来出题。出题角度紧紧围绕分析“冼星海”个人的人物形象来展开。全篇以“忆”为线索,贯穿全文,分别从三个片段(听《黄河大合唱》、读自传、在西安与其见面)来描写其人的。感情基调逐渐升高。全文叙议结合,感情充沛,是一篇上乘的叙事性散文。最值得回味的是最后一道题: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字)。

这道题的题干容易让人理解偏差,一种理解方式是纵观全文,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冼星海的。另外一种理解方式是指就两人在西安见面那一次来具体分析作者如何描写冼星海的。这两种答题角度都是可以的,参考答案上已经做出了详解和分析。这一点应该说是本次考试的一个最大亮点。命题人在出题的时候不再像以前一样一味坚持“唯我独尊”的出题思路,而是换位,开始站在答题者的立场上来出题,真正地抓住了语文学科思想性、多面性的学科特点。

说明文《街头雕塑》的考查点依然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读懂说明文是做对题的前提,并且也要学会学以致用。真正做到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议论文《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从表象上来看,好像今年没有从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来进行考查,但是细细分析,发现这三道的设置均是围绕以上提到的三点。第一道题实质就是在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二道题其实就是在考查②-④段的论证过程,只不过更加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的阐释。第三道题是在考查对议论文论据的分析。这三道题出的非常精巧。既覆盖了中考考生大纲对议论文的考查要求,也能够考查到学生阅读议论文的灵活处理能力。其实,考查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让学生更能抓住议论文的特点,明确议论文的写作特征,理顺议论文严密的逻辑性。

第六大题 作文《凝聚》。

本次作文题目既不想08年中考作文题《向前!向前!向前!》那样怪异,也不想09年《——并没有结束》那样令人费心琢磨。外行看来稍微有些平庸,但是仔细一分析,却发现,此题目好写,但是写好却不容易。

“凝聚”这个题目是个大题目,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凝聚”的主语、宾语是什么?换句话说 XX 凝聚 XX .下面我们再来仔细品味提示语: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从家庭(亲情)、集体(友谊)、社会(爱心)、个人(智慧和力量)四个角度来启发考生。

到此,审题这一关已经顺利通过。下一步就是构思,任何一个人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不好忽略核心:团结的力量。而且一定要注意如何将“凝聚“的过程写明白。将大的题目落实到小的事件上去。这样做,才能写好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一味的喊口号,说套话和空话。很难将文章具体化,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文章必将落入末流,而且这篇文章要想取得高分,必须要写出真情实感。这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明确提到的。再就是这个题目显然与当今实事相联系,无论是刚刚过去的玉树大地震、还是正在上演的“世界杯”,都能够完美阐释出“凝聚”的具体含义。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多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素材就不会缺乏,而且还能保持常新。

纵观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严格遵循考试大纲要求,稳中求变,易中有难,整张试卷不乏亮点,既符合初中学习着重夯实基础的教学重点,也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

B. 语文阅读理解考察什么能力

你好,我是速读协会会员,很高心为你解答。

1、阅读能力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阅读包含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力、整理归纳分析能力等,语文、英语阅读在阅读速度、归纳提取重点两个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2、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掌握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也就是练习快速阅读(速读),其次养成阅读的习惯,多读多练。阅读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快速阅读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它激活我们的“眼、脑”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最终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的飞跃。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站》,《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我自己练习过的,用正式软件坚持每天练习一个多小时,15-30个小时,阅读速度差不多能提高5-10倍的。 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读书兴趣,让阅读成为习惯,对于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考不无裨益。

3、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特别阅读记忆差的,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希望你早日进步!

C. 备战中考语文作文方面的指导 高手帮帮忙啦

心灵之约

夕阳欲下,秋风中已略带严冬的肃杀寒酷之意。那枯枝上几片零落的老树叶犹如几只可怜的黄蝴蝶在风中摇啊摇,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开曾经养育了它一生的老树干,在晚霞的映照下去亲吻黑土地。一种不胜西风的悲凉之情油然而生,因为我读懂了那只只黄蝴蝶。
初春,在春姑娘亲切的呼唤声中,已沉睡了一冬的嫩芽苏醒了。于是它们便尽情地享受阳光的照耀、雨水的滋润、轻风的爱抚,茁壮地成长。并且,心中那永恒的愿望伴随着它一同放飞--我要做世界上最可爱的绿叶,衬托出花朵的娇羞妩媚,装扮美好世界。
烈夏,曾经的小芽长成了漂亮的叶子,使满树碧绿,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激情,让失意困惑的人能够得到它的遮挡,给他们一方暂且可喘息抚慰的天空。也许它们也曾想放弃,低下已累得发酸的头,但它们没有,最美丽纯滞的初衷支持着它们,因为世界需要有人关爱。而它们就是夏日那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金秋,世界是金色,昔日的绿叶也渐渐褪去它那漂亮的外衣,而着一袭那给人以温柔感的生命之色--黄色。它们来得那么从容,去得那么坦然。也许就在春姑娘唤醒它们的那一刻,它们就知道自己今生何去何从,可它们无任何恐惧之意,而是那样的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然而却很少有人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在乎。我想有龚自珍的这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们已很满足了吧。再见了,绿叶!
寒冬,我想,那绿叶一定在地下睡着了吧。也许它们不会寂寞,有着那样美好心灵的绿叶怎么会感到寂寞呢?你看,那晶莹剔透的雪菱花定是它们的心境提前与我们见面。绿叶,马上又能再见了,我等着你。
谁说只有人才有心灵、才有灵魂,我认为绿叶同样有着比人更为纯洁高尚的心灵。 我与它那美的心灵之约直到永远,任春去流水,人去楼空。
走在落满树叶的小路上,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只黄蝴蝶,与绿叶开始了我们的心灵之约。捡拾起片片岁月的落叶,看人世间真善美、假恶丑,我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

D. 中考语文考什么内容。

1全国各省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大致相似,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2分。内容包括:字音字形(4分);病句修改(4分);语文专题或综合实践活动(6分);名句默写(8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68分。通常包括:(一)散文阅读两个语段(36分);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16分);。文言文阅读16分左右。
第三部分:作文60分。
2 现代文阅读都是课外的,毫无疑问。如果中考考课内课文的话,就失去考察你对现代文理解能力的作用了。

E. 北京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侧重关注考生的什么方面

北京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侧重关注考生思维。

今年的语文试卷中设置了开放性试题。比如,试卷的“基础•运用”板块一题中,要求考生为短片选择片头,考生既可以选择篆书,也可以选择楷书;又如默写运用类试题,学生根据情境要求,既可以选择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文句,也可以选择小学学过的或课外积累的古诗文句回答问题。

“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意在将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积累考出来,将学生语言实践的真实过程考出来,体现了对学生平时语文学习与语言积累运用考查的有机结合。”考试院专家表示。

不过,开放性不意味着漫无边际,而是体现在思维方式的多样、思维路径的多元上因此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过程。比如,古诗阅读试题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诗句与鲁迅那时那地心境的关联,思考鲁迅“还记得这名目”原因的推测是否合理,并借助对诗句的理解说明理由,强调学生理解的逻辑自洽。

此外,试题还重视语文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字音字义、标点符号、修辞方法、词语和句子的使用等都在试题中进行了考查。

建党百年、中轴线申遗进试题:

“整张试卷有很浓厚的北京特色。”三帆中学考点一考生回忆,试题中“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素材,让他答起来很有亲切感。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选择这些素材,便于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北京,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建党百年话题也出现在了试卷中。议论文阅读素材以“迎接建党一百周年背景下当代青年人的担当”为话题,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介绍了“红色基因”的重要内涵,展示了先烈的感人事迹和当代优秀青年的风采,还对当代青年人对继承革命文化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作了充分论述。

F. 中考语文“字音”方面考察的重点都有哪些

【考查要点】

语音、文字、书写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课标在“识字与写字”中指出:①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②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③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知识疏理】

本部分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①给汉字注音;②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③多音字辨认;④汉字的音、形、义;⑤给古汉字(文言句子中指定的字)注音;⑥改正错别字;⑦书写等。

【试题特点】

语音和汉字题主要着眼于常用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其题型多为客观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其中语音题的出现形式大多为词语中“加点的字”,也有以句子形式出现的。此外,还有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的题。汉字题还有改正词语或句子中写错的字。也有少数将音、形、义综合在一起设题的。

【解题导引】

例1.(2004·重庆北培实验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住宿(xiǔ)衬托(chèn)天伦之乐(lén)

B.探究(tān)馈赠(kuì)生机盎然(àng)

C.祈祷(dǎo)携带(xié)肃然起敬(sù)

D.哺育(pǔ)绽放(zhàn)怡然自得(yí)

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可用两种简便方法:排除法和直接筛选法。就此而言,排除法就是发现某一项加点字注音不正确就迅速排除该项,再继续查找,留下的项就是答案。直接筛选法就是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那么答案即可确定。其他各项可不加过问。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有两处错误,“住宿”中的“宿”应读“sù”,“天伦之乐”中的“伦”应读“lún”,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B项中的“探”应读“tàn”;C项没有错误,为本题的正确答案。D项中的“哺”应读“bǔ”。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有误”的,或者是选出“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或者是“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2.(2004·黄冈)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轻怕重。

②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dǐ()。

③吏二缚一人诣()王。

④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这是一道主观题,也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分并使用同音字、形似字正

确书写汉字,不写错字、别字,同时能给古汉字注音。①句中应写“拈”,②句中“底”和“砥”、“抵”既是同音字,又是形似字,区分难,书写时也易混淆。根据语境应填“砥”。③句中的“诣”应读“yì”。④句中的“鲜”是多音字,句中是“少”的意思,应读“xiǎn”。本题的答案是:①拈②砥③yì④xiǎn

例3.经过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你的字一定写得更漂亮了吧,请你从课文中选取一句你最喜欢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例4.书写及语音基本功考查。

说明:本题不需要直接作答,依据你的卷面书写及语言表达基本功来评分。

这两道题分别是湖北武汉市和恩施市题,都是书写题,也是两道创新题。例3的创新之处在于:题干首先用很亲切的语言肯定考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字一定写得更漂亮;然后让考生自己从课文中选喜欢的一句话写在横线上;第三是通过对这句话的书写展示自己最好的字。例4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全卷书写作为一道题。这种对书写的倡导是很有意义的。

解答本部分试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熟悉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二是要熟记字形、了解字义,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三是要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常见失误】

解答这部分试题常见的毛病是考生受方言的影响,在声母卷舌或不卷舌、韵母是鼻音还是边音上出差错。还有就是多音字的问题,考生也常常产生失误。

辨析字音字形的五种有效方法

1. 以音辨形

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例如"气慨"、"扑溯迷离",根据形近字与其读音的差别,只要一读,就会发现: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

2. 以形辨形

对于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如"有志者事竞成"、"拌脚石"等词语,逐一锁定偏旁进行分析:"竞"应为"竟","终于"的意思;"拌"从"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故应为"绊"。

3. 以义辨形

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采用逐一释义的方式来锁定。如"穿流不息"中的错别字,用逐一释义的方式看:成语"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

4. 结构推形

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如"兴高彩烈"、"察颜观色"等词语,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利用对应位置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关,词性相同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颜"与"色"不相对,"色"是脸色,而不是颜色,因此"颜"应为"言",即语言。

5. 来源推形

对于不了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世外桃园"这个错例,"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因此"源"不能误作"园"。

以上方法综合运用,再加上平时对无规律字的识记,相信大家一定能增强防范错别字的本领。

同音字与多音字

人类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时空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世界上最优美、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掌握好汉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基本的途径。

从考试角度来看,识字、写字是不可缺少的。中考中汉字读音考查的重点是:

1、重点字音,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读错的字。

2、掌握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①同音字

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按照形声字的构造方法,用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可以构成许多同音字。而不同声旁的字同一个读音的情形也很多。对于同音字,必须辨明它们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字形有何区别,特别要注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该如何正确使用。

②多音多义字

一个有多种读音和多种意义的字叫多音多义字。同一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读音、不同的意义,根据具体的语境,准确判断汉字的读音,表达什么意思,是语文基本能力的表现,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解题的技巧之字音体

一、考查内容:

①生字字音;②一字多音;③易读错音;④形近字;⑤拼音规则。——主要是②③项。

二、容易读错的字:

1.因习惯而错读

如,“符(fú)合”常被错读(fǔ),“档(dàng)案”常被错读(dǎng),“粗犷(guǎng)”常被错读(kuàng)。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①换词识别。像“符号”只有(fú)这个音,就能确定在“符合”也读(fú)。②谐音记忆。像“装载”这个词,读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为“装在”(zài)。③根据声旁来确定。如“粗犷”的“犷”其声旁“广”的读音与“犷”的读音相同。

容易错读的字还有——号召(zhào)、挫(cuò)折、质(zhì)量、嫉(jí)妒、细菌(jūn)、剖(pōu)析、气氛(fēn)、比较(jiào)、脊(jǐ)梁、魁梧(wú)、颈(jǐng)联——等等。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方法记牢正确读音。

2.因多音而错读

如“处(chǔ)理”而非“处(chù)理”,“强(qiǎng)迫”而非“强(qiáng)迫”。怎样避免错读呢?①依据词性辨别。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惊不变、处心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②根据字义判断。如“强”理解为“迫使、硬要”之意时都读(qiǎng)。所以,像“强迫、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

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悉,甚至认为它只有一个读音,如“创(chuāng)伤”而非“创(chuàng)伤”,“尽(jǐn)量”而非“尽(jìn)量”,“参与(yù)”而非“参与(yǔ)”。这种多音字大家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先全面了解其所有的读音,然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准确记牢其各个读音。

3.因形似而错读

如,“内疚(jiù)”与“针灸(jiǔ)”的读音分辨不清,“友谊(yì)”的“谊”依据声旁“宜”妄测而错读为(yí)。怎么避免这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它们各自的读音。另一种方法是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一些常见形声字,如“锲(qiè)而不舍”的“锲”到底是读(qiè),还是读(qì)。“契(qì)”的读音我们都知道,如“契约”,再记住“锲”“契”的读音不一样,自然就会肯定其读(qiè)了。属于这种情况的常见字还有像“缜(zhěn)密、悲恸(tòng)、绮(qǐ)丽、发酵(jiào)”等。

4.因变读而错拼

读三声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在读的时候第一个字都会变读为二声(连读变调)。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只是根据读音来判断拼音就会出错。如,“窈窕(yǎotiǎo)”的“窈”常被错拼为(yáo),“匕首(bǐshǒu)”的“匕”常被错拼为“bí”,“侮辱(wǔrǔ)”的“侮”常被错拼为“wú”等。当然,不是所有第一个字读二声、第二个字读三声的词都是“变读”的结果。如“祈(qí)祷(dǎo)”这个词,第一个字本来就读“qí”。实际上常见的“变读词”并不多,大家只要在遇见其时,刻意记忆一下就可以了。

G. 中考语文主要考察孩子的什么能力呢,语文一般咋补呢

语文阅读能力,对文章大意理解,对文章表达思想的看法,培养阅读能力要多读书

H. 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和技巧有哪些

一、组织学生识记课标要求掌握的六册书的字词。

二、组织学生识记课标要求掌握的六册书的诗文默写。

三、组织学生归纳整理课内实词含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四、组织学生识记课内古诗的名句赏析。

五、作文解决以下问题:

作文讲审题、立意没用。作文在规范上和亮点上下功夫。

方法:考场作文,不是搞文学创作,不是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是把学生要分为四类。学生不会写作文,老师也教不会。老师能做的,就是在现有基础上,让学生提高一个等级,提高分层。

字数750字,字数要求600字,必须写够750字,不能太长,否则老师就疲倦了。作文阅卷没有人看你的作文,只有人闻你的作文。

I. 北京中考的语文怎么提分呢

中考语文主要是考察孩子古文鉴赏、文言文、阅读理解以及作文,因此中考语文提分就必须掌握语文技巧和方法,作文新斯文语文老师,我这里结合几点我们学校方法,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帮助

阅读全文

与北京中考语文考察什么能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4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