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课的亮点在哪里

语文课的亮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1-19 12:21:09

❶ 语文教学亮点有哪些

袁教学的亮点就是在情感的植入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真正的理解文本的内容。达到感情上的升华。得到润物细无声的那种效果。

❷ 于永正: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他还有二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人情人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人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护士见“我”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板书“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特级教师李梦钤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

❸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转载于永正老师)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我有时也这样),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兴趣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徐州市老特级教师李梦钤先生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

❹ 课堂的亮点怎么写

语文课堂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
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
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

❺ 教学亮点有哪些

一堂好的、有效的语文课,应该在课堂中发现这5个亮点:

一、教学支架的设计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课堂不是教堂,教师也不是牧师,一堂有效课课必须要从上课开始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二、切中重点,抓中心。从教学支架中寻找突破点,始终围绕主题开展学习过程,最终要回归课堂中学生的本位,课后要进行知识整合。

三、准确把握突破点,突破疑难点。这是对老师的最基本要求,但我们不少老师这个关键点把握得不够。好的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设疑启思,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师的天职。把握好知识结构的衔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多举学生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有感而发,寻找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才会让学生感到亲密。

四、知识与素质有机结合。知识是教学成功的载体,理清知识点是课堂教学中的根本任务。抛开知识空谈素质,是空中楼阁,当前教学的老师抓知识都很卖力,但忽略了语文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所谓语文,要分为“语”和“文”,语:是指我们平时在课堂中做的字、词、句、段意和中心;文是指理解文本背后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候的情绪、心灵等。

五、注重知识点的迁移。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相近知识的链接和类比,相反知识的比较鉴别。培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达到举一反三。

❻ 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有感

前段时间,读完了赵国忠、林安凡主编的《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这本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教学类着作,收获颇多。 这本书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写教学设计的亮点;第二部分主要谈教学过程的亮点;第三部分是说教学反思的亮点,可谓全面细致。我认为其中第二部分是本书最精华的部分,它分三章进行论述,分别戏称为“前奏”、“高潮”、“结课”,形象幽默,其中的理论与案例并举,每一个策略都分为理论概述、案例再现、教学方略几个部分,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和应用。这本书是综合各个学科的教育论着,并非专属于小学数学教学,读了它,既学习了课堂教学的一些艺术,又能领略各个学科的异域风彩。 生命需要点亮,没有亮点的生命毫无生气,课堂教学也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课堂,没有灵性。 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有时一堂课中教师口若悬河,却被认为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口若悬河,往往又被认为忽略老师的引导作用,浮燥而缺乏深度。因此,每一堂课后,教者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 尽善尽美的课堂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教师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则是现实而可行的事情。所谓亮点,就是一堂课中最出彩最引人深思或最吸引学生目光的地方。在亮点处,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沉浸于课堂中,神游于师生的互动之间,体会着科学探究的奥秘,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亮点处,不一定有学生的大声讨论,可能是沉静的深思;亮点处,不一定有学生的放声大笑,可能是会心的点头。但亮点处一定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亮点处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此,课堂中,教师既要预设亮点,也需要运用教学智慧,把课堂中的即时生成转化为教学亮点,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实际上也是长期“备课”的厚积簿发。老师们若能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每一堂课均有亮点,那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期待和思想。 这本书中,作者呈现给我们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案例,同时对一些假亮点进行了批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老师们的注意和反思。例如,在“情境,扮美课堂”这一节中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情境创设,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的亮点。而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课堂充满灵动的气息,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 精学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于是,情境成了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沟通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的桥梁。有效的情境必须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更多数学联想。如果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只停留在对情境本身的兴趣,而不能进入教学实质性的领域,就无法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这样的数学情境在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毫无意义的。 文中举例《9的乘法》,教师在教完9的乘法算理后,设计了一个应用巩固的游戏情境,开火车,游戏是由老师自己当火车头,教师手里拿着许多口算卡,嘴里说着呜……,火车开到哪儿,就指定身边的一位同学回答。回答对了,这位学生就可以拉着老师的衣服跟在后面做车厢,下一个同学则接着拉着前一个同学的衣服。火车直在教室里开着,不一会儿,火车变得越来越长了,场面也越来越热闹了只见小朋友有的站着,有的笑着,有的在欢呼着…… 这节课中,老师创设了游戏情境,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的热情参与,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气氛。但仔细一想便会发现,这样的热闹只是形式上的,有的哗众取宠的因素,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尽管学生们很投入地参与了,但他们的兴趣只是在“开火车”这一活动本身,而不是教学内容本身。直到活动结束,学生仍沉浸于活动的兴趣中,而数学知识本身带给学生的内心的喜悦和思维触动就明显地缺乏了。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注意。在解决方案中,作者指出,要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自身的体验,更要以学生为本,以学习内容为纲。直指教学的本质。 在读了这本书后,我认为,课堂活动本是千变万化的,课堂的亮点可以事先设计,但最精彩的往往是设计后的随机生成,每位老师都应该努力为自己的课堂寻找亮点。课堂亮点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是教师教学灵感的闪现,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反映。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是一种艺术,是追求教学幸福的过程。

❼ 语文课的魅力在哪里

我们仍然发现,很多课堂学生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主人。课堂上始终有一只有形或无形的手在牵着学生走。究其原因,很多教师解释说,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自主探究耗时低效,不能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是教师低估了学生潜在的能力,担心他们走弯路,不给他们尝试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就这样被教师们的“好心”给扼杀了。其实,语文课的最大魅力在于师生平等对话,通过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彼此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都能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曾听过一位名师执教《与朱元思书》——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教师就请一名同学当小老师,范读课文;接着教师边示范边作解释:“开头两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应当显得特别大气,眼界非常宏观;中间两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要显得特别自在;而‘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应当带着欣赏的态度,非常陶醉……”这位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与体验强加给了学生,代替、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事实上,学生初次接触一篇课文时,教师大可不必忙于范读,应放手让学生先按自己的理解去读,同学们也许真的能读出不同的味道来呢!也许一开始的时候是会慢一些,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会做得越来越好。培根有一句着名的话,“慢点,你就会快起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再来欣赏下面的课例片段——教完余光中的《乡愁》之后,教师请学生欣赏席慕蓉的《乡愁》,并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生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的乡愁。师:不错,这是两首诗的相同点,除此之外还有吗?生2: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师:乡愁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生3:我觉得两首诗在形式上不一样。师:能不能具体说说?生3:余诗分了四节,每节的句数和字数基本上一样多,看上去比较整齐,而席诗看上去参差不齐。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吗?生4:席诗表达感情比较朦胧含蓄,余诗比较直接清晰。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这两首诗风格不一样。如果把余诗比作一杯陈年老酒,那席诗就是一杯温热的咖啡……在这一课例中,教师已经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升华者,教师把发现和探究的权利给了学生,同时不着痕迹地及时引导、适时强化。《礼记·学记》说“善问者师逸而功倍”,其实,善教者也是这样的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保障的。只有少数学生展示才华的课绝不是好课。“万紫千红才是春”,真正的富有魅力的好课,能够让绝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❽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会员:黄日成友情提供 前不久,我在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他还有二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人情人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人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护士见“我”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板书“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 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特级教师李梦钤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

❾ 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心得体会

新都小学 李元花 暑假发了这本《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我细细品读,忽然发现这本书的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我觉得也许我很小的记忆里,那堂教会我会玩会学的作文课,一定有它的亮点所在,那就是我忽然发现原来自己心底的东西可以用自己内心的语言来表达。从那以后,我坚持写日记,一直到师范毕业,那一本本日记便成了我人生的记忆。 生命需要亮点,课堂更需要亮点,那个亮点是点燃学生智慧光芒的亮点,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对人生和知识渴求的亮点。可惜现在寻求课堂亮点的教师很少了。 听过很多课,老师们为了出彩,总是用了一个个极尽巧妙的方法,引起学生们兴趣,可是学生们见多识广,对老师的孙悟空七十二变似乎都不领情。于是纵然老师使尽法宝,课堂依然死气沉沉。 一、亮点在真情中。 很多课文,读来并不真正感人,而感人的文章,却常常不能进入教材。这也是我们新教材强调了工具性,缺乏人文性导致的结果。有时候空了我会选择一两篇让我感动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我曾记得自己在阅读一篇母亲把钱省下来给上学的儿子,自己拿着馒头靠双脚走了几天几夜才回到家的场景,读到痛处,我也情不自禁为那份母爱而留下眼泪。很多学生眼睛红了,因为那就是真情。情到深处,亮点自然闪现。我想,我的学生一辈子都会记得那天的场景吧,被母爱所感动的场景。这样的课堂亮点,不刻意,却十分自然地打动了学生的内心。 二、亮点在思考中。 我觉得教学中能抓住文章核心,引导学生质疑,不断推动学生探索新知,使得思维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开去。记得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我认为一堂好课的亮点,毫无疑问地要设计出有效的关键的问题进行提问。这就是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摸透学情。教师的精心设问,学生则有感而发,有话可讲,就能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的亮点无处不在,可以是一个,可以是无数个,如果每堂课只坚持一个亮点,那么孩子的人生将有无数亮点值得回忆。《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我想,在每个教师的心底,随时生成。但愿每堂课都能生成亮点,当然这只是我所能感悟到的。

❿ 如何点燃语文课堂教学亮点

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把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

阅读全文

与语文课的亮点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52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1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7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0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1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8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3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6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38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5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3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3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3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0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