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二年级语文第10课课后题怎么做

二年级语文第10课课后题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10-07 10:52:05

A.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课后练习第二题怎么做

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
看到是一只,并且飞得慢,听到叫声悲惨,判断是一只受了伤,孤单失群的雁。根据经验分析,这种雁听到弦响,心里会很害怕,因为害怕就会拼命飞。又因为受过伤,一使劲伤口就会裂开。伤口裂开后就不能飞了,就只能掉下来了。最后得出了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结论。

B. 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论语教案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第10课我论语教案(新课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着,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第10课我论语教案(新课标)》。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8、10两则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合作探究

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根据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 三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从字面和深层含义两个层面探究本句的含义。

班内学生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

C. 第七大题怎么做是二年级下第10课:迷人的蝴蝶谷

一只小蝴蝶映入了我的眼帘,那蝴蝶全身金光闪闪,绿色的翅膀上点缀着黄色的小点,边上镶了一道粉红色的花纹,两对翅膀想浦扇似的扇个不停,身子毛茸茸的,头顶上有一道深红色的花斑,触角像两根细丝似的向下弯曲着,六只红色的小脚长在毛茸茸的身子下边的两侧,一伸一缩,像刚出生的婴儿啼哭时的样子。
蝶泉旁有许多蝴蝶,单是凤蝶就有十四五种。这些蝴蝶大而美丽,有金属光泽,在蝶泉翩翩起舞。
各种颜色的蝴蝶铺天盖地,疑是千万朵花儿突然被神点化群飞而起,又疑是天上长虹化为五彩雨普洒人间。
玲珑素雅的凤蝶,成双成对地在花间盈盈地飞逐,尾翼长如丝带,临风飘动,舞姿真是美极了,我想:就是敦煌的飞天下凡,也一定会拜它们为师的。
小小银翘蝴蝶,朝吸花海,夕掩花丛,它翅上的银粉,一日烁一日。有时它绕着花枝飞舞,翅儿映了太阳,闪闪发亮,有如珍珠的光辉。
成千上万只蝴蝶蔚为壮观,白的似雪,黄的如金,红的像火……在台湾,花多,但那另游客们一个个赞不绝口,眼花缭乱的蝴蝶更多!

D. 二年级下册语文十课课后题第二题怎么做

概括文章大意。
将整篇文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出来。答案是这篇文章主要是作者和小伙伴们在沙滩上堆城堡时,他们和作者妈妈一起想象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概括文章大意,具体的解答技巧就是,什么人在哪做了什么事。

E.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0课《日月潭》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背诵喜欢的部分。

2.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最想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风光秀丽)

2.这个美丽的地方叫日月潭。(出示课题)

3.读课题。 这么美丽的地方,想亲眼去看看吗?好,我们一起去看看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通过课件,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今天,我们就走进日月潭,细细地浏览一番。等会儿,老师还要请大家当小导游呢!)

要求:

(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并记住它,标出不认识的生字。

(2)你觉得写最美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课件),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先读生字再组成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并理解“附近”的意思。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潭 环 绕 岛 称 隐 约 映 建 筑 仙 境

环绕 仙境 建筑 朦胧 清晰 隐隐约约

童话 附近 倒映 茂盛 吸引 风光秀丽 名胜古迹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对读得正确的同学及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三、入境悟情。

1.现在你们是小导游,假如一个外国游客想去日月潭旅游,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有信心回答吗?如: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挑生回答。

2.先读课文,完成填空。再做小导游介绍。

日月潭是( )。它在( )。那里( )。

3.指名填空(课件出示)。

日月潭是( )。它在( )。那里( )。

4.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做导游,老师做外国的游客。谁想做小导游?

挑生对话。

师:hello中国小朋友,你好!

生:hello阿姨,您好!

师:你能给我介绍一下日月潭吗?

生:能。(然后介绍填空内容)

师:谢谢你,介绍得真好,现在我更想去日月潭了,欢迎吗?

生:热烈欢迎您来日月潭观光,祝您玩得愉快!

5.小朋友,日月潭正是你们所介绍那样吗?看(出示课件)。

学生欣赏图片。

6.师介绍: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我们看着图一起来介绍。

7.生介绍。

其他学生点评并补充。

8.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

四、细读品味

(过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

1.清晨。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来学。(找好词、想画面、美美地读课文

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2)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些词特别好?(学生汇报交流)

挑生读词。

(3)理解“隐隐约约”。

①读句子,这样的画面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

②看课件,像这样看起来不太清楚,不很明显就叫“隐隐约约”。

③读好句子(轻轻地、慢慢地,让人感觉清晨的沉寂。)

④用“隐隐约约”说个句子。

2.指导朗读。(指读--师范读--指读点评--齐读--背诵)

3.中午的日月潭。

过渡: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用刚才的方法选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自读。读书速度可稍慢,边读边想象描述的景物,要突出形状特点。

(2)汇报交流,随机教学。

①晴天的日月潭

a.找好词(太阳高照、清晰、展现)齐读。

b.整个日月潭的美景会有哪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湖水、湖面、游人、周围会怎么样?)

c.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d.课件出示阳光下的日月潭。

e.朗读指导。

挑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②雨天的日月潭。

a.下雨时的日月潭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课件出示)

齐读出示的文字。

b.找好词,理解“朦胧”(从文中找反义词:清晰;课件对比理解)

学生对比图片,谈谈感受。

c.朗读指导。

挑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③男女生分读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挑学生谈感受。

④小结: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想苏轼要是到过日月潭,也会写这样一首诗来赞美它。21·世纪*教育网

4.总结朗读

小朋友,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为它的奇景而自豪。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一读。(学生齐读。通过朗读,体会日月潭是个美丽的地方。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像日月潭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就要爱它的山山水水。)

五、拓展升华。

1.除了课文中描绘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还能想象出其他时候的日月潭美景吗?(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日出、月下、晚霞、春天……)

学生欣赏图片。

2.说一说、写一写。挑生用一段话描述一幅图画,并写下来。

F.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0的第二题怎什做。

写出文章梗概,简要说明文章。
这道题其实就是要求读者对文章的大致意思进行概括。纵观全文,我们对这篇文章的大意概括是“我”在沙滩上和朋友们一起堆城堡,并邀请妈妈一同参与,想象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通过对童话的编织和想象,表达了孩子的天真和妈妈的价值观引导。

G. 二年级语文下册10葡萄沟

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葡萄沟》,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葡萄沟》课文原文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周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葡萄沟》课后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néng gòu wéi wú ěr z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iū jì liú xià xìng zi mào mì mì tá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ān pō dā jiàn cǎi zhāi tiě dīng shān gō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字填空。

密 蜜

( )枣 茂( ) 蜂( ) 甜( )

( )切 紧( ) 保( ) 浓(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枝叶()的葡萄

()的凉棚()的老乡

()的葡萄干()的沙果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到了( ),葡萄( )挂在( )底下,有( )的、( )的、( )的、( )的、( )的,( ),美丽极了。

2.葡萄沟的五月有( ),七八月有( )、( )、( ),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 )成熟了。

五、读一读、想一想、回答问题

葡萄沟 (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上。茂密的枝叶 (向 像)四面展开,就 (向 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

2、将文中画线词语“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

3、选文描写了葡萄沟,着重写了它的 。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葡萄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

【重点、难点】

找出自然段的内容,有感情朗读。

【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一个非常美的地方叫“葡萄沟”,听说过吗?去过吗?没去过不要紧,今天我们我们学的课文《葡萄沟》就能把我们带到葡萄沟去,欣赏到那里迷人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熟读读课文,一会老师要请同学来当导游。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习字、词

请一位同学当导游,其他同学作为游客。导游读课文,游客说出从导游的介绍中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生词,可让同学把生词写在黑板上,讨论字词的字音、字型。

三、采访游客

你最喜欢葡萄沟的哪方面,为什么?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让我们跟你一起分享葡萄沟的美丽。游了葡萄沟以后,你有什么话要说,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四、介绍你从葡萄沟带回的纪念

五、作业

1、摘抄好词。

2、抄写生词。

3、背诵第二段。

【教学评论】

H. 如何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葡萄沟评课语言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在《葡萄沟》的教学中,杨老师以“趣”贯穿全文,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情趣。让学生在读、说、看、演中,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验,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1、精美课件,赏葡萄沟的景美。
从课堂上展示出的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可见老师的巧妙心思。在一张张生动直观的图片的引领下,孩子们仿佛真的乘上游览快车来到了葡萄沟,亲眼看到了像轨道又像龙卷风的梯田、似一个个绿色凉棚的茂密枝叶、大串大串的五光十色的葡萄和像碉堡的阴房……课件图文并茂,既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保持了学习兴趣,又较好地推动教学流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葡萄沟的景美。
2、品词读句,感葡萄沟的物美。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比较、体会葡萄沟的物美。如结合图片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让学生展开想象,并通过指名读、比赛读、老师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品尝葡萄干等环节,使学生感受葡萄成熟时量多色鲜味美。
3、创设情境,悟葡萄沟的人美。
在紧扣“吃个够”进行想象,体会到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之后,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扮演当地的小导游,向游客们介绍葡萄沟。这一设计是课堂的一个亮点,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能力。表演的过程也就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通过这一情境表演,孩子们更深入地融入文本,悟到了葡萄沟不仅景美物美,人更美。
整个课堂,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老师采用了多样的形式教和学,使学生学有兴致,学有所得。对于这堂课,我也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以供大家思考。
1、“发葡萄干品尝”这一环节,的确很有新意,而且杨老师敢于开放课堂的勇气让我佩服。不过此举将孩子们的兴趣吸引到了争抢葡萄干这一点上,反而有些破坏了课堂气氛;品尝的目的无非是得出“葡萄味甜”这一结论,而葡萄干并非稀罕之物,他们平时应该吃过也知道味道如何,那么这一环节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
2、对于“五光十色”一词的品读体会,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最后得出“五光十色”一词妙在突出了葡萄的“闪闪发光”。这样的说法似乎不太妥帖,不如说写出了葡萄的“晶莹透亮”更恰当。
3、教学中,杨老师的语速有些偏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语速稍慢点,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听清弄懂的前提条件。
最后,我要感谢杨老师,谢谢你的这一堂课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创造了思考的契机。在听课评课这一合作多赢的平台上,相信我们的教学水平会在实践中提高,教育理念会在碰撞中升华。

I. 二年级语文第 10课狼被小羊捉到要怎么跑出来

1、 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连忙说:“慢,你到明天再吃我,也不晚,前面那座山里有许多肉,我带你去。”狼想:也是,反正它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就跟着小羊向山里走去。一路上,小羊边走边想,我一定要想个办法逃脱才行,不然,到了那,找不...

阅读全文

与二年级语文第10课课后题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