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一年级的看图写话技巧如何掌握
看图写话写作技巧
一、从图中场面及人物加以推测
看图写话要求中常常会问图上是什么时间,小朋友在观察图画时就要从图中现有的一些场面来推测。例如呈现一幅图,公园里人们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还有的在打羽毛球。从哪里能看出时间呢?小朋友就要仔细观察人们身上穿了什么,如果人们都穿了短袖、还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测是夏天。如果人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测是冬天。
再看场地是在公园,人们都在锻炼身体,显然人们是在公园里晨练,从而知道图上画的是早晨。因此理清图意,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以及合理推测很重要。
二、仔细推敲写话要求找出要素
看图写话,通常都会配有这样一段文字。“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的意思连起来写一写。”这段文字很重要,小朋友千万不可一看而过,要细细推敲,这段文字就是对写话的要求,也提示我们如何写话。
写话要求通常提示我们观察图画要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还要发挥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因此在写话的时候你就要写上这幅图所告诉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还要发挥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只有这些要素都具备了,才是合格的写话。
三、对比前后图画的不同之处
理清图意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例如给你两幅图,第一幅图呈现了一条小鱼在鱼缸里、一个猫站在鱼缸边上正朝着鱼缸看,第二幅图呈现了一个鱼缸和一只舔着嘴巴笑眯眯的猫。你在观察时,就要对比两幅图的不一样,细心的你会发现第二幅图中鱼缸里的鱼不见了,而猫正在舔着嘴巴。经过你的认真思考,你会想到鱼被猫吃了。图中省去了猫吃鱼的过程,就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理清图的意思。
请看这篇佳作:“有一只小花猫看到一个鱼缸里面有一条金鱼,她想来想去:怎么能吃到这条金鱼呢?
小花猫伸出猫爪在鱼缸里抓鱼,小金鱼游得非常快,就像一道红色的闪电。小花猫怎么也抓不到它,急得满头大汗。小花猫抓抓脑袋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对小金鱼说:“你游泳的技术真棒,可是你会跳吗?”小鱼得意地说:“我当然会跳啦!”“那你跳几下给我看看,我就不吃你了。”小花猫刚说完,小金鱼就跳了起来,水花溅了一地。小花猫看准时机在空中抓住了小鱼塞进了嘴里。
小花猫闭上眼睛,舔着嘴巴,得意洋洋地走开了。”
四、发挥合理想象丰富语言
很多同学在写话的时候既表达了图意,也能够有条理地描写,但是语言很简单,仅仅是就图说图,缺乏合理的想象。其实想象可以使你的写话充满灵气和活力。
例如一幅图上呈现四个小朋友,他们有的扛着小树苗、有的提着水壶、有的拿着铁锹,很显然小朋友们是准备植树了。在小朋友的头顶上还有两只小鸟在飞。如果在写话的时候只是写你观察到的两只小鸟在小朋友的头顶上飞翔,就显得简单无趣。这时你就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小鸟可能在给小朋友们唱歌,小鸟可能在说:“太好了,我们又有新家啦!”这样的想象就比写小鸟在飞要生动有趣的多。
想象可以给你的作文添彩,但如果不根据图画进行合理想象,就会使你的作文变成“胡编乱造”。如果你想象图中的小鸟要去南方过冬、图中的小鸟正在觅食,就与四个小朋友去植树没有关联,背离了图意。
五、按顺序观察才能表达有序
看图写话训练的一个重点就是按顺序观察,只有按顺序观察了才能使你的表达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
按顺序观察常常出现在场面描写中,例如出示一幅图是小朋友们三两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滚雪球。小朋友在观察的时候可以按照从前到后、从后到前、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观察,并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描写,这样你的表达就显得条理清晰。
按顺序观察是前提,能详略得当地描写可以使你的作文更显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有所侧重。你可以重点观察小朋友是如何堆雪人的,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手都是什么做成的。也可以重点观察小朋友是如何打雪仗的,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怎样。重点观察后再写出来,那你的写话就更出彩了。
以上就是我们在写话中要掌握的几个技巧,每一环节都把握好了,才能写出优秀的看图作文。
Ⅱ 二年级看图写话的方法与技巧
看图写话,考察方式:单幅情景图,多幅情景图。还有的是看图把情景补充完整。看图写话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四步骤:一看,二想,三说,四写。这四个步骤,看和想可以同步进行,说和写是分开进行的。下面是具体步骤。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作通往高年级写作的一个门槛,它是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个过渡。看图说话训练的好,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掌握了这四个步骤,看图写话只要多训练,都不是难事。
Ⅲ 语文看图作文应该怎样写
第一步是要仔细观察图画内容,细心分析图画,把握图画中心要旨
。看图作文,只有看懂了图,才能写好文章,所以,写作时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抓住图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若单幅图,就要弄清各部分的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若是连环画,要注意各幅图之间的联系及不同之处。
第二步是对照图片,理清图片遵循顺序,理清自己写作思路 。观察图画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果观图次序混乱,写起来也就会层次不清。 单幅图:按照事物空间位置变换顺序或内容的主次顺序进行。 连环画: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进行观察。
第三步是仔细对照图画内容,从复杂的画面中分清主次,注意内容和主旨的取舍。 观图一定要有所侧重,与主题思想密切相关的人、物或场景要重点观察。倘若题目提示中参考词汇或短语,就应该认真领悟并把其同画面联系起来,从观察中领会图画的内容。
第四步是发挥想象力,注重联系实际生活,适当发挥
,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看图作文,通常画面只能展现事物发展的一个或几个片段,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画面进行合理的联想,把画面中没有明显示的内容写出来,使整个情节完整。如根据图中人物的穿着打扮和环境特点判断季节时间,根据人物资态想象动作、语言及内心活动,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猜测事件的前因后果等。另外,有时为了叙述方便,还可以为图画中人物起名字。
第五步是在找到实际生活原型的基础上,突出主旨,确立图画轮廓,选择适当的文体,形成作文写作模式 。根据文章提示图画内容,来确定文章的题材、格式,同时考虑人称、选词及时态的运用。
最后是在确定了文体以后,动笔写作。注意在下笔前应该先列出作文提纲,第一部分写什么,第二部分写什么,第三部分写什么等。最后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一气呵成,完成作文。
Ⅳ 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如何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上往下看,从左往右看;注意图片中的细节,这样慢慢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和能力。在观察图片的同时,启发学生讨论,从图片里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这样还培养散发性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在交流的同时,老师要把学生说图片时的关键词语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可以试着让学生完整地说。可以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词语说。
最后,告诉学生,你们可以把刚才我们说的这些话写下来。
等写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写得快的学生先读,这样可以启发其他学生的写作。
最后全班交流,要读大多数的学生作品,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看图写作的兴趣。把好的也可以帖到墙报里。
Ⅳ 一年级看图写话写作思路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一、二年级主要是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看图写话口诀:
看图写话并不难,仔细观察放眼前。
一看环境和人物,二看动作和表情。
一丝一毫看得准,融入生活来想象。
原因经过加结果,事情过程才完成。
口头说通莫忘记,时间地点要说清。
心理想法和语言,二者一样不能丢。
记住看图写话歌,下笔流畅有神功。
看图写话步骤
一、看
二、想
三、说
四、写
时间、地点、什么人、干什么、怎样做、心情怎样
思考过程
问题一:上学的路上,明明一边( ),一边( )。
问题二:这时,一位小弟弟( ),只见他( )。
问题三:阿姨看到了( ),安慰着( )。
问题四:还未走远的明明( )。问题五:垃圾桶仿佛在说( )。
范文
上学的路上,明明一边唱着歌,一边吃着香蕉。吃完后,明明随手把香蕉皮往地上一扔,管自己去上学了。这时一位小弟弟,路过这里,不小心踩到了香蕉皮上。只见他摔个四脚朝天,哇哇大哭起来。一位阿姨看到了,连忙把小弟弟扶起来,安慰着说:“小朋友不哭,要勇敢哦。”还未走远的明明,看到是自己随手扔了香蕉皮,闯了大祸,羞愧着低下头,连忙向小弟弟说:“对不起!下次我再也不会随手乱扔垃圾了。”说完还把香蕉皮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垃圾桶仿佛在说:“知错能改还是一个好孩子!”
Ⅵ 辅导1-2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家长按这哪几步骤来,事半功倍
现在很多父母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以及学习,所以在孩子刚刚开始学习知识的时候,就手把手的辅导。而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看图写话,大家都知道看图写话也是为了以后写作文打好基础,但是很多孩子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能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而看图写话也不像简单的写字或是算算数题那么好教,很多家长在辅导看图写话时都会感到十分的头疼。其实只要按照这几个小诀窍来辅导,孩子掌握看图写话是非常容易的。
在孩子熟悉了这个过程之后,就可以继续将孩子所讲述的内容给录音,但是不同的是,家长不在抄写,而是选择让孩子自己根据所录下来的录音写。在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之后,家长就可以不用录音这个方式,直接让孩子一边观察思考一遍写下来,渐渐的孩子就会对于看图写话越来越得心应手。
Ⅶ 初中生语文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是我省近年来中招考试常见的语文作文考题之一,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看图、析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应用语言文字组织表达的能力等。一般来说,中考语文卷中的看图作文主要是漫画形式。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中考语文的看图作文呢?关键是审题,即拿到一幅图后,不要急着写作,要做好析题和析图的前期工作。只有把析题和析图的工作做好后,才能够进行后面的立意构思和写作。析题和析图这两个步骤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析图。下面谈谈如何实现析题和析图这两个步骤。
一、析题。就是解读题目,即读懂读通看图作文的题目,明确文题中提出的要求和所规定的体裁,这样就可以带着要求有目的的看图和分析“画意”。
(一)如果文题要求写记叙文,一般是多幅图。就要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地仔细观察每一副图,找出各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按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即“六要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每一个画面当做一个情节来叙写,从各图的内在联系很自然地由上一幅图的情节的叙写过渡到下一幅图的情节的叙写。
(二)如果文题要求写说明文,就要注意观察图的结构。如注意画面的背景、细节、层次以及图中出现的文字、对话等。然后按说明文的写作要求,综合利用各种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来写作,突出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三)如果文题要求写议论文,那就要看该图作者的构思目的及发掘图画的深层含义,要在仔细分析图的基础上,充分读懂和理解图“意”,由表层图深掘内在的主题或观点,再联系实际,围绕主题或观点综合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来展开论述。
二、析图。即结合文题要求解读和分析图画,准确理解“画意”。图画是作者反复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然后选取最能反映主题或观点,经过构思之后创作出来的富含一定哲理的画面。因此,拿到一幅图(漫画)后,考生一定要认真、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要自上而下,从左到右认真观察,注意捕捉画面中的人物、事物等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看出这幅画带给我们的某种信息,比如是个比喻,或者寓言,或者讽刺等。析图是学生看图作文中最关键的一环,在考试中,学生既要做到快速的析题,又要根据图中的人物或事物的对比、情节发展变化、联想和想象、背景以及讽喻手法等角度来对图进行筛选和分析,这样就能准确地把握画面内涵来构思写作了。下面举例来谈谈从这几个角度怎样对图画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 观察人物或事物的对比,漫画中出现多个人物或事物时,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如《守护》,画面上有一棵很大的树,大树的下面是两棵小树,大树与小树形成鲜明的对比。大树自以为是,认为保护小树是理所当然的事,殊不知这样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正常生长。这幅漫画讽喻了那些自以为是却忽视了孩子自由发展的天空的做法。又如漫画《班长》,画面有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正在打扫卫生,因为任务重而干得满身大汗,而班长却两手背在身后,站在旁边看。班长应该起带头作用啊,怎么能这样呢?这让我们联想到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崇尚个人主义的思想。
(二)观察情节的发展变化。有的漫画由两部分或几部分组成,有的由多幅漫画组成,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如《小狗过马路》,图画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的部分四只小狗排队过马路,前面的三只小狗眼朝天看,走在队伍最前面戴着望远镜,走在队伍最后面的小狗戴着墨镜、拄着拐杖,显然是只盲小狗。下面的部分画的是它们来到了有一个敞开口的窨井,由于都眼朝天看,前三只小狗直接掉到窨井中,而那只盲小狗靠着拐杖的摸索绕开了窨井。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要脚踏实地,要有自己的主张要在探索中前进,不要一味地盲从,不要好高骛远。
(三)观察背景的衬托作用。画中的景和物往往有烘托、反衬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漫画《羡慕》,画中一只小鸟生活在鸟笼中,另一只翱翔于鸟笼外,背景是蓝天、阳光、森林、河流等,而这些背景衬托出鸟笼外面多姿多彩、自由美好的世界。
(四)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看得见的事物想到类似的或抽象的事物。如海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看图作文《呵护》,画面主要由一把撑开的伞和罩在伞下的一盆花组成。显而易见,花儿需要呵护才能健康成长和开放,但这把罩着的伞同时把阳光、雨露给挡住了,花儿没了阳光和雨露,如何能灿烂地开放?由此联想到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如何给孩子们最好的培养和教育。孩子们的成长也需要“阳光”和“雨露”,他们也需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以及独立工作和生活的精神。又如海南省2012年中招调研测试语文看图作文《桥》,画面上一座彩虹般的大桥横跨碧波荡漾的河流。桥的作用自然是为两岸的人们提供交通便利,但我们可以由桥的这种沟通的作用想到心与心的沟通,理解和包容加深了友谊。还可以由此想到一个地区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一个民族等,彼此都需要沟通、理解与包容,才能得以永久和谐发展。这是由看得见的普通“桥”而想到看不见的深层“桥”内涵的延伸。
(五)比喻特别是讽喻手法的运用,适用于解读分析构思上带有强烈色彩的比喻漫画或讽喻漫画。1、关于比喻的,如《登梯》,画面上一个年轻人抱着一捆横木,一边登梯一边把横木插入梯子两侧的长柱中,横木就成了他继续往上攀登的阶梯。这个漫画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它告诉我们,成功和机会、能力之间的关系。如果把“成功”比作一张完整的梯子,那么梯子两侧的长柱就是“机会”;而插在两根长柱之间的横木就是“能力”。长柱和横木两者缺一不可。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有的人运气好,有了机会,但是不学无术,没有真本领最终也会把到手的机会丢掉。2、关于讽喻的,如《巧遮真相》,上半幅图画的是盘中装着一条鱼骨,只剩鱼头和鱼尾;下半幅图画着盘中的鱼骨被汤汁遮住了,只露出完整的鱼头和鱼尾。这幅漫画讽喻了当今社会中各种投机取巧和弄虚作假的丑恶现象。又如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画中的躺着的人全身用被子缠裹住,只露出头部,但他表情显得很高兴很满足。他旁边有一行字:“永不走路,永不摔跤”。这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他因为心理或思想上的“病”,就害怕摔跤,从此甘愿“永不走路”。这是一种保守主义和逃避主义,是不思进取和不敢斗争。保守主义和逃避主义不但存在于古代,也存在于我们当今社会。
综上所述,我们在引导学生实施析题和析图这两个步骤时,要牢牢抓住析图这个关键,要求学生在对图画展开解读和分析,充分理解“画意”,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图画的主题或观点,选取恰当的角度,然后围绕主题或观点展开作文。要注意在构思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要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和延伸主题,才能使主题得到升华。只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方法和训练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看图作文兴趣和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此类临场作文。
Ⅷ 怎样指导看图写话
1、看: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低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不知道观察方法,不具备观察能力,需要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要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看图的顺序,要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图画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具体说,单幅情景图,就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如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一单元“过年过节,亲友们来家里做客,你怎么做小主人?”这幅写话图时,可作如下观察指导:
1.1整体观察。让学生仔细看图,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有多少个人,在干什么,你对这幅图的印象如何。(这幅图画的是过年过节,亲友来一个小朋友家做客,这个小朋友忙着招待大家。)
1.2按一定顺序观察。引导学生先看墙上的窗户外的花草,接着看小朋友家中的摆设,最后看7个人物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明白观察图画可以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问到四周,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事物。使学生了解观察方法的多样性,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了指导。
多幅连图与单幅情景图的观察方法不一样。对多幅图主要引导学生注意图与图之间的顺序、联系以及图与图之间的变化、发展。多幅图主要是情节图,要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来观察图画。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看图讲故事、写话”,书中的四幅图表现出一个小朋友在家里看见老鼠,想办法捉老鼠,最后老鼠还是跑掉了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这样去观察:①整体有几幅画?讲了一件什么事?②逐一看每幅画,观察每幅画之间的联系,说说每幅画上有什么,人物在干什么?③从整体看,这四幅图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样就让学生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了解图画内容,培养学生从整体看事物,从局部看联系的观察能力。
2、想:培养想象能力
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阅读也好,写作也好,没有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不可能发展学生的思维。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想。一是指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想,二是指对图画内容、人物对话要想象。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编故事:山泉娃娃”,引导学生观察完图画后,我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想象。①山泉娃娃家在哪里。爸爸、妈妈会是干什么的?②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画的地方你觉得怎么样?③观察山泉娃娃的表情,想想她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
这样提出问题后,学生看图仔细,边看图边想象,互相交流,思维活跃,既达到教学的目的,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思维。
3、说:提高表达能力
说话是写话最重要的条件。常言说“我手写我口”,如果“我口”都不能“言”,那么“我手”又能写什么呢?教会学生说话,让学生善于说话、乐于说话,是语文教学的老生常谈。如何在写话之前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先说出来呢?我认为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开展“接力说话”。在学生看完图后,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说话要求,开展“接力说话”,小组互相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说得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在哪里可以找到我们喜欢的书?”这一说话、写话练习,就可以开展“接力说话”。主要说清楚自己平时在什么地方看书和买书。每个同学所住的地方不一样。所在的社区不一样,那么所到的书店和图书馆也不一样,这样就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讲,学生才能有话可写。
4、写:抓重点,写主要内容
低年级写话是高年级写作的基础。在低年级写话中,要让学生分清楚主次、重点,抓住最主要的东西来写,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写事物的主要情节,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
写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1、抓住图的中心意思写。
2、看单幅图作文,要合理想象,补充画外情节。单幅图画仅仅反映了整个事情的一个场面,说明了一瞬间的情景,这就得靠想象来补充画面上没有展示出来的情节。应借图画提供的某个场面,想象出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借助图画提供的景物,想象出环境、气氛等等,使文章的内容具体、生动。当然,想象必须围绕图画表达的中心进行,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做到自然、合理、得当。
3、看多幅图作文,要进行联系、比较,把事情叙述完整。多幅图的每幅图都表现了一个情节,图与图之间联系紧密,这就需要把一幅幅图串连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找到事情发生的线索,再按照单幅图的写法,一幅幅地描述,把事情写完整。在写的过程中,要根据画面的特点,分清主次,做到详略得当。还要写好开头、结尾,注意过度、照应,使文章首尾连贯。
Ⅸ 三年级上册语文72页看图写话三图怎样做
你好,你拍的图片不是很清晰,我努力的看看了,把我的写法和想法写出来给你看看,供你参考,合适的地方就用,不合适可以不看。
题目要求是这段时间,我们观察到的身边的各种各样的事物,通过观察到的事物,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种事物或者场景写下来。
图一主要是自然界的景物的描写。长满嫩芽的大树、自由飞翔的鸟儿、炊烟袅袅的农家房屋、充满花香的园子,真是神奇的自然界,美丽的自然界。
图二主要是城市的忙碌景象。早起的阿姨在清扫自己家的环境卫生、小卖部的老板娘在售卖可口的早餐糕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叔叔阿姨走着轻快的步伐、背着重要的文件去上班,小朋友唱着欢快的歌儿蹦蹦跳跳去上学......
图三是学校教师内的景观。和蔼可亲的教师在耐心的给同学们讲解问题,发扬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伟大精神,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学习中的问题,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还有的同学在自我独立思考,发散思维,这是学习的教室,是教育的净土,在这里,我们可以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以上就是我最近观察到的缤纷世界,犹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人们都在绽放自己的精彩。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图三中的教师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在教室里,我们没有忙碌工作的心态和压力,我们只有和同学、老师一起,和知识打交道,在知识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认识我们的世界,从而去探讨我们的世界、发现我们的世界,通过实践,我们又可以反作用的认识理论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我希望我们都能够鼓起勤奋的勇气,驶向知识的海洋,希望我们的心灵比水清,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前途都比镜明!
以上就是我的观察所得和所想,谢谢大家!
Ⅹ 看图写话写作的技巧 语文看图写话写作要求及技巧
1、从图中场面及人物加以推测
看图写话要求中常常会问图上是什么时间,小朋友在观察图画时就要从图中现有的一些场面来推测。例如呈现一幅图,公园里人们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还有的在打羽毛球。从哪里能看出时间呢?小朋友就要仔细观察人们身上穿了什么,如果人们都穿了短袖、还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测是夏天。如果人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测是冬天。
再看场地是在公园,人们都在锻炼身体,显然人们是在公园里晨练,从而知道图上画的是早晨。因此理清图意,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以及合理推测很重要。
2、仔细推敲写话要求找出要素
看图写话,通常都会配有这样一段文字。“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的意思连起来写一写。”这段文字很重要,小朋友千万不可一看而过,要细细推敲,这段文字就是对写话的要求,也提示我们如何写话。
写话要求通常提示我们观察图画要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还要发挥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因此在写话的时候你就要写上这幅图所告诉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还要发挥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只有这些要素都具备了,才是合格的写话。
3、对比前后图画的不同之处
理清图意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例如给你两幅图,第一幅图呈现了一条小鱼在鱼缸里、一个猫站在鱼缸边上正朝着鱼缸看,第二幅图呈现了一个鱼缸和一只舔着嘴巴笑眯眯的猫。你在观察时,就要对比两幅图的不一样,细心的你会发现第二幅图中鱼缸里的鱼不见了,而猫正在舔着嘴巴。经过你的认真思考,你会想到鱼被猫吃了。图中省去了猫吃鱼的过程,就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理清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