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怎么看待语文老师对课文的解读
语,语言,从说话那一刻起,就己经用上了语文了,可见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小孩在没上学,没进幼儿园,会说话了,与同伴大人交流,其实就使用了语文,口语交际,是书面语言的开始。
⑵ 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任选一篇,谈谈如何解读文本
一、一年级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的教学都是先从拼音学起,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无形中给学生很大的压力。刚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还没有适应校园生活,就要面临如此巨大的难题,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而“统编版”教材反过来了,先从简单的认字开始学习,再学拼音,从简到难,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适应小学的生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还没有接触拼音时,都是在认字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也符合小孩子的习惯,所以在第一篇识字课文中,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等,这些都是孩子平常生活中都能接触或者看到的事物,很传统,也很有趣。这让孩子们快速识字,把汉字、汉语摆在了第一位,明白拼音只是辅助认字的工具。
二、强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学好中华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是我们重要的学习途径。所以语文不仅是我们平常交流的重要工具,还应学习古今文化从而提高个人素养。
我们发现“统编版”教材中海外文章的篇幅减少了,增加了一些有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统编版”语文12册教材吸纳古诗约125篇,平均每年级20篇左右,中高年级还有少量的文言文。分量增加很多,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了,学生太小,无法理解古诗的意思以及当时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怀,所以在教学中无需过多的阐释,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的。读得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汉语之美,这也算是有所感觉了。
文言文是我们古代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和知识上的精华。可这跟我们平时说话所表达的语言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就很难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初读熟悉内容,再边读边利用注释理解大意,接着咬文嚼字解字词,最后悟真情。
三、 注重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高尔基曾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近,生活也对我越加光明和有意义。”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单单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课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主动去接触课本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那如何让学生拿起书籍去探索无穷的奥秘呢?
“统编版”教材中,一年级每个单元后面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因一年级的学生太小,需要在家长的陪同下阅读,营造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主要的用意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二年级之后增加了“我爱阅读”这个板块,包含有小故事、有寓言故事、有伟人的故事等等,这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现在班班有图书角,上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书籍,这些书籍正等着学生去探索、挖掘其中的奥秘呢,让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对事物的表达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准确、详细地表达某个事物却很难。“统编版”教材中,每隔一个单元就有“口语交际”,如“注意说话的语气”、“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图书借阅公约”等等,这些主题更加贴切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通过思考,让学生学会表达,能够流利、正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我们要吃透教材,用好教材,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兴趣更浓。我们还要从课内到课外,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实践生活和学习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⑶ 语文课该怎样上怎样分析课文我该怎么办
老师,您别怕.
我是一名学生,我知道了你的难处,我想告诉您几点:
1:您 不用因为您是老师而紧张,您要先调整好心态.世界上没有闯不过的关,您其实也是人,您因该也知道,只要努力,什么都能学会.您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在上课时总结经验.自学一些.
2:买一些课外教材
3:课文中的知识点其实很简单,您 只 要找到中心句,在结合作者的背景,心情对中心进行分析,摸清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加油1老师,我相信您行,您绝对行!
⑷ 如何解读小学语文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文本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唯一桥梁,真正做到正确解读、深入研读文本,是我们把握作者情感与理念的的最终目标。那么,我们究竟该从何着手,走近作者的文字,进而走进作者的内心呢?
一、仔细琢磨语言特点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语文老师必须时时想着自己在教语文,时时想着从文本中寻找有独特精妙的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与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出”,大大小小提出很多问题,东碰一下,西摸一把,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之中。
(一)解读关键字。
比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我们可以抓住课题中的一个“游”字,引导孩子质疑:“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呀?”“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呢?”学生带着疑问默读课文,找到两个关键的句子:“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他们还弄清了这两者的关系是先与后、因与果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换字的方法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中的“游”字就是“印、刻、烙、留……”的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就是鱼的静态和鱼的动态已经深深地印在了青年的心里,就是“胸有成鱼”的境界。这个“游”字,赞颂的是青年从春到冬的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看鱼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刻画出青年看鱼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形象。而“鱼游到了纸上”中的“游”就是“画”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画”而用“游”呢?一个“游”字,就令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金鱼万千的形态和生动的姿态;一个“游”字,金鱼和青年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了。难怪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执着追求和“推敲”的千古佳话。作为语文教师,在研究教材的时候既要做到“字斟句酌”,还要努力引导学生用字用词准确、简洁和生动。
(二)解读关键词。
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就可以抓住 “了不起”这个词,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文章中 “父”的伟大,“子”的勇敢、无私。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古怪一词是含有贬义的,那么,在文本中老舍先生是用古怪表达他对猫的讨厌吗?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1-3自然段,发现课文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词句,可是也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猫的情感倾向。比如,作者赞猫“有时候很乖”,夸猫捕鼠的时候“多么尽职”。并详细描摹猫动作的“温柔可亲”和叫声的“丰富多腔”。细读课文,聪明的学生发现作者其实十分喜欢猫,因为他把猫印在稿纸上的泥脚印比喻为漂亮的小梅花;还能从猫毫无意义的叫声中听出“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段”和“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作者经常都在关注猫,难道这不是因为喜欢它吗?
(三)解读关键句。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抓住文中一句往往被许多老师认为简单而忽视的“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诚实”思想内容。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鲁教版五上册《草船借箭》一文时,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从而使学生从一个“笑”字就领悟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课文精髓。所以只有抓准了教材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如果不能抓住突破口,就不可能分析好教材,更不能从“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神”。而且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分析课文应咬准不放的关键词句的提炼,以及板书的设计等等,都是基于这个“神”的。
二、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
(一)要了解语言背景
文本解读必须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如《落花生》一课引导学生感悟课文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出现了看似热闹,实则无意义甚至误导学生的现象。生:老师,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太落后了。师:噢?你是个很有见地的孩子,能说说你的独特感悟吗?生:像苹果和石榴那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人,我觉得他们既好看又实用,比“花生”那样的人更好!老师眼睛一亮,表扬说:“你的见解真独特。同学们,你们的看法呢?”生1:外表不好看,用人单位不欢迎,找工作困难。生2:像花生一样深深地埋在地下,没有表现的机会。生3:外表好看也是一种用处,起码让别人看了“赏心悦目”。师总结:“你们真了不起,一个个见解独特,值得肯定。”
作者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再联系那个时代水深火热的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和先生(落花生)一样,为大义、为祖国、为社会“藏而不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啊,哪怕这索取的仅仅是旁人因看见“体面”而产生的“爱慕之心”。如果教师对文本的作者、创作背景等都有全面的了解,就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师:同学们,其实花生那样的人就是作者那样的人!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的人吧!(简介作者生平)师:(质疑)在作者的心里,和讲体面相比,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教书育人,是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是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是为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救国……)师:是呀,和这一切相比,讲体面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再读读这个句子,你们觉得和苹果、石榴、桃子相比,谁更可敬呢?相信此时没有学生再会为花生虽实用但不好看而遗憾,相反,会为落花生的藏而不露,只求奉献而自豪,为作者的不求索取,但求奉献而敬佩。
(二)解读文章题目。
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抓住了文章的题目,从题目入手,可以通过题目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地进入文本的内容解读,为深层次的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如鲁教版三下册第七单元,这组教材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主题,仔细观察,发现《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这两篇课文的题目就揭示了人物精神。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只要我们注意了它,我们就或把握了文章所述之事或是抓住了文章行文线索、或是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明确了文章的主要人物等等。这无疑对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大有禆益。
(三)以孩子的角色体验文本
阅读文本,读者就会从中获得信息,接受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每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所以每一个人与文本对话时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小学生处于六到十二岁这一年龄段,他们与我们这些成人,无论是在知识结构,还是在生活阅历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距。而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一味地用成人的思维去体验文本,往往会把课文读得太深。
如《生命 生命》这一文本,如果用我们成人的思维去解读,除了能体会到作者分别从动物、植物、人类这三个不同的方面谈到了生命现象,从而分别从强烈的求生欲、顽强的生命力、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等角度强化了生命的价值这个主题,还能体会到这三个例子是有关系的,前两个关于飞蛾和香瓜子的例子说明了它们是不能主宰生命的,只有我们人类才能主宰生命。但是,如果让他们体会第二层就有点拔高了。因此,从孩子的思维角度考虑,我们应重点引领孩子体会第一层。同时,我们也只有用孩子的思维去体验文本,才能更切实地体会到,哪些会是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最容易出现的疑问。真正把握好这一点,我们才会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问题,所提的问题也才会更加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要达到对文本进行深入而独到的解读,必然要熟悉文本、直面文本、回归文本,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真正的心灵层面的沟通与交流,真正做到走进作者的心与灵魂,与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语文课堂充满自己的个性和色彩!
⑸ 语文学习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不会读、不理解的生字词找出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好;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通读几遍,了解课文所讲的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重点段落多读几遍,把握作者的感情、观点和态度。
⑹ 怎样理解阅读一篇课文/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体验式阅读教学,就充发挥了阅读者的主体能动性,使阅读者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培养体验能力。
一、读中感知,体验质疑。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读通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在这一阶段,要强化阅读的整体性,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分段分层,或将注意力“聚焦”在某个局部上,而是要将全篇课文作为一个知觉整体去感知,从而获得一个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琅琅上口。读出问题。我们语文老师总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而在读通课文上蜻蜓点水、草草收兵,怕耽误教学进程。检查朗读时,面向的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忽视后进生,学生遇到问题,教师指出后就匆匆而过。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怎会提高?我在教学中发现:15+5>5+15。即初读时,用15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用5分钟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效果远远好于5分钟读书,15分钟讨论。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弄清字、词的确切意思,用法等,大至篇章结构,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成若干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如学习《将相和》,学生通过阅读,提出下列疑问:这篇课文的前两个故事表面上是秦王与蔺相如唇枪舌剑的斗争,实际上是什么和什么斗争?是属于哪一方面的斗争?文中的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大家通过争论、辩解,终于晓知:秦王与蔺相如之斗,实际上是秦国与赵国之斗,是属于外交上的斗争,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可贵品质。
二、读中领悟,体验情境。
精读理解是体验式阅读过程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理解是阅读实践的核心内容,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呢?长期以来似乎形成了这么一种偏见,必须依靠教师的讲,即逐段地作烦琐的内容分析,事实上,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乃是阅读主体——学生去原原本本地、老老实实地读书、思考、体验,所谓“披文以入情”,舍此别无它途,怎样在读中领悟,体验情境呢?
1、遴选整合,悟其意。指导学生把预习的内容进行分类重组,遴选整合与主题相符合的核心问题,作进一步探究。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侧重于悟其意。悟其意的方法是:“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如《白杨》一课中“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学生对这句话只能作表面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从整体感知,重点读爸爸介绍特点的那段话,体会爸爸为什么微笑,最后使学生知道“高大的白杨树”指爸爸,“小树”指孩子们,“迎着风沙”指克服生活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另外,加强有感情地练习朗读,让课文内容变成一幅画面浮现在头脑中,这也是体验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例如《再见了,亲人》这课,讲述了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儿童,难理解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为了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去,我在备课时,仔细体会文章里包含的意思。反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课时,导入新课后,我根据志愿军战士同不同人物告别的语调读出来,让学生边听边想,想象大娘抢救伤员,失去小孙孙;大嫂架着双拐艰难地在崎岖的山路行走的情景。读完后,许多同学稚嫩的脸上露出同情的表情。课文讲读完后,学生初步体会了文章的含义,我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哪些地方的语气……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朗读时注意了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起伏变化,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告别的场面。脑海中浮现出老大娘、大嫂、小金花的形象。从而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才能使他们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使他们和作者在感情上沟通。
2、角色体验,悟其情。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见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水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如果教师只是指导学生用悲伤的语气读,读得慢些,学生也能体会作者的感情,但不深刻。教学时,我运用多次加温,不断领悟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中体会,其效果大不一样。在每学完一个故事,当学生激动不已时,老师不失时机出示这段话,说:“伯父不幸逝世了,从此,周晔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我们回头再读读这段话,我想现在理解比刚才更深刻。”学了三个故事,学生连续读三次,结果一次比一次体会得深,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
利用情感因素将表演移植到教学中。表演可以展示学生们的才能,边读边表演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体验。《将相和》一文教学时。我就采用了“学学演演”的形式进行教学。预习课文时就布置大家:这篇课文我们要边学边表演,请同学们回家多看一些“战国”故事,全面了解蔺相如、廉颇等人物的性格特点。上课时,就指名三组学生上台表演三个小故事(“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学一则,演一则,使学生动心动情,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蔺相如、廉颇两位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也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3、活动实践,悟其法。
以情境为驱动,参与情境活动,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语言。这里的“法”指字词句篇基本的表达方法。有用词的准确性、遣词造句的灵活性、连句成段的多样性……如《火烧云》一课写火烧云形态变化的三段课文段式相同,通过引读,让学生领悟其中的规律:先写“天空中出现了什么”(马、狗、狮子),再写“它们的形态”,最后写“后来的变化”。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自由想象,模仿课文写一段话。
利用感性经验将参观、游玩延伸到阅读教学中,不失为悟其法的高招。玩是儿童的天性,玩中求知,学生感到有趣、愉快、轻松。我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在课堂上利用十多分钟时间扫除了生字、新词的障碍后就组织学生去我们花园式的校园里游玩,游玩中特意安排了一条游览路线,老师当讲解员;学生边听介绍边欣赏那里的熟悉却又陌生的风景。各处楼房、亭子的名称、来历、作用得到了深刻的了解,游玩结束,学生们一种喜悦、赞美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教师带着学生返回,再来学习课文,学习中,学生们很轻松地把课文中作者的游览路线写作顺序都理清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能一一体会出来最后大家纷纷要求把“可爱的校园”这篇作文写下来,习作结果,篇篇都能做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三、读中积累,体验生活。
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经过众多专家选编的文质兼美的范文,值得学生深入地长久地品味。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读懂了课文,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如通过熟读、背诵课文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佳时期,儿童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切不可错过这个积累语言的良机。因此每节语文课上都应进行熟读成诵的训练,在背诵指导上作精巧的安排,以感情朗读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熟读成诵。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碰壁”这一部分后,说:“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分角色朗读。”学生兴趣勃勃地练读,而后老师又要求上来的同学不看书来表演,学生没有把握,又兴趣盎然地练读起来,直至吟诵。
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竞赛引进阅读教学中,能使学生在无意中记住了课文。比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赛时学生的注意力处于最集中,情绪处于最高涨的状态。因此,在比赛中学习,学生学得主动,记得轻松。我在教学《长征》这首诗歌时,就安排了一次朗诵擂台赛。在学生理解诗文后,组织几位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评委,其他学生一个上来比,不服气就不下去。说说各自的长处与不足之处,比赛后由评委宣布获奖者和获奖的原因,再请获奖者谈体会,谈谈朗诵时的心情,最后请观众讲讲听了他们的朗诵后的感受,以引发学生无意注意,激起他们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将直接影响学生内部主观因素的发展和变化,效果达到优化。最后这首诗没有死记硬背却印在学生的脑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重视体验阅读,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关键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要让学生自己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等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来取最佳的读法,专心致志地、自学地去读、边读边议,比较异同,释疑解难,体验情意,力求创新,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深刻领悟新课标精神,一定能带领学生走向新的生活!
⑺ 小学语文课文解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阅读:读通课文是阅读的基本,其次就是要会找重要的语段,并要理解。至于理解要先从表面意思的理解深入到深层次的理解。2.背诵:背诵是小学语文乃至初中语文中在所难免的,我认为背诵语文先可以分段背诵,然后再整体背诵。以上是我对小学语文课文的理解,我认为写好作文也是语文的一个重点,毕竟语文考试总是少不了要写作文的嘛!
⑻ 小学语文:怎么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dengjy1960的博客看看他使如何做的。
⑼ 语文课文要怎么样理解内容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研究得比较多;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研究得比较少。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失衡。只讲内容,不讲形式或讲得极少,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内容和形式本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基本范畴都是成对出现的,这种对偶性,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突出特点。现实事物都不得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内容和形式是反映客观事物内在要素与外在表现方式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人们通常对内容下的定义是构成事物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或者说是指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事物内在诸要素要的结构或表现形态,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比如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形式是语音和文字,语文和语音或文字的结合,构成了语言。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居于决定地位,形式必须适合内容。形式虽然受制于内容,但对内容有反作用,形式和内容不相适应,就会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内容和形式又是构成文章的两个基本因素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得有它的内容和形式,文章自然也不例外。文章的内容是就构成文章的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这些内在要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事件等。具体讲,文章的内容是指作者所描写的,并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社会生活,它既包括了客观因素,又包括了主观因素,主客观因素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章的丰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的有机统一。
文章的内容不孤立地存在,它必须要与相应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文章的形式就是文章内容的显现。具体说,就是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这一点,从作者的写作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作者写作的第一步,要确定内容。内容的确定要通过素材的积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人物的孕育等才有可能实现。第二步,要固定体裁。有了一定的内容,还要用一定的体裁将其固定下来。第三步,组织内容。比如层次结构的安排,主次、详略的考虑,开头、过渡、结尾、展开、高潮等的设计。最后还要根据内容确定语言的色调,一字一句推敲语言。以期用恰当的语言把内容具体描写出来。由此可见,离开了一定的体裁、层次结构的语言等形式因素,文章的内容就推动了载体的而无法显现。
其实,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只能在理论上把它们加以区分,而在具体的文章中,内容和形式根本无法割裂,要想把形式从内容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要想把内容从形式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形式。在具体的文章中,内容和形式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三、 阅读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理解课文形式的统一
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和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了。阅读教学无非是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这所以在这里强调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就是想说明,阅读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的统一。因为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对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确实存在着比例失调的问题。强调一方,偏废一方,实际上都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
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学习阅读,显然和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有所不同,更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阅读。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内容,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识活动。一般地来说,读者只要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了。比如学生阅读数学、化学、历史等教科书,只要求理解课文的内容,至于课文的形式则不必过问。学习语文的阅读就不同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字了什么,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
就阅读教学而言,小学生读课文,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然后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形成意义上的联系,但是,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任务,还担负着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因此,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全过程的一半,只是“知其然”的过程。学生在经历了这一过程后,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对文章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这样的过程是由思想到语言,由内容到形式,由内部到外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前面“知其然”即理解文章写了什么的过程发展而来“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即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过程。简言之,即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这样学生不断地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得到启发,从而学到运用语言文字处理,表情达意的方法。
因此,可以这样讲,语言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是不完整的教学,最多只能说完成了教学的一半。只有把理解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结合起来,才能说走完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否则就不是语文的阅读教学。
四、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写文章要先立意,先有内容,然后再行文,再由意去“逮”文,根据内容选择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变成了空洞的、毫无价值的容器。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理解文章的形式。因此,理解内容是理解形式的前提。当然,理解内容和理解形式并非如理论上讲得这样泾渭分明,特别是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两个过程常带有同步交叉进行的现象,如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也就理解了形式。但是不管怎么说,理解形式是以理解内容为基础、为前提的,不理解内容,就谈不上对形式的理解。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第一步,则应该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经过一个由感知语言文字处到理解思想内容,由外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多层次的分析、综合过程,并通过这样分析、结合的过程,舍弃原先生动、具体、感性的材料,思维由具体走向抽象,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是以正确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为标志的。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这是阅读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肩负着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任。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作者所描述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的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见识,陶冶他们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品质和对是非美丑的鉴别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将得到提高和发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对一篇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其实,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当然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因此,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虽然在理解内容的教学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对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提法产生怀疑,我们应该纠正的是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错误倾向和错误的做法,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和推翻之。
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大体上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教学程式千篇一律,教法一成不变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程式的千篇一律,教法一成不变的现象,存在非常普遍,尤其在小学的中、高年级更为严重。教学一篇课文,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更改的模式和过程。是不是篇篇课文都要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呢?这要因文而异,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提出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方法。因为无论分段、归纳段意还是概括中心思想,无非都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都是为全面、深刻、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都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在教学的某一阶段,这样的训练应该做为当时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在整个语文教学的长河中,篇篇课文都要这样,教学就必然陷入了僵死的、呆板的、程式化的泥潭。有这课文的段落很明显,段意也很容易归纳,则没必要按部就班地去分段,去归纳段意。有些课文的中心思想很不明显,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比如《挑山工》 、《鱼游到了纸上》,这些富有哲理的课文,则有必要帮学生概括一下中心。
2. 抽象概括多于具体形象
阅读能力其实就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处理的感知和理解,是对全文内容理解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情境无一不是寓于语言文字处理之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正确地理解,只能来自对语言文字处的具体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因此,要使学生真正从本质上、理性上理解课文的内容,首先必须具体、形象地理解语言文字。小学生对语言文字处理的理解,多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多数情况下是凭直觉,而不是凭借概念、定义。抽象、概括的理解往往产生在具体、形象的分析之后,起码也是产生在与具体、形象分析的同时或交叉进行。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对语言文字的意义进行具体,形象的分析之后,再进行抽象与概括。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往往超越这必不可少的感情认识阶段,直接便进入理性认识的过程。对课文的理性认识,一般都体现了理解的结果,我们更应该重视理解的过程。而阅读过程,则主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处理的分析和理解上。这一过程最具语言教学的特点。最精彩的,最生动活泼的,最各副其实的教学主要则应体现在这一过程中。高超的语文教师往往会在这分析、理解语言文字处理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创造出富有艺术魅力的语文教学。
3.偏重于指导学生理解内容,忽视对形式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如从文章学角度看,记叙文居多数。这些记叙文又以写人记事的居多,也有不少写景状物的,还有少部分说明文和韵文,极少议论文。
教材中所选的记叙文,或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写人记事的,内容就必须要涉及到具体的人物、事件、情节、背景等;写景状物的,就必然涉及到具体的景和物;说明文的内容则要涉及到所要说明的事理或某些科普专业知识。同时,这些文章还体现着作者的一定的思想感情。
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背景环境,事件的经过或故事的情节,所要说明的事理,作者的思想感情,都应该让学生加以理解。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知了什么内容,不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岂非咄咄怪事。小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首先意识到的是内容,至于作者为表现这些内容所使用的精辟语言,结构层次的安排等,往往被忽略或忘记了,他们被生动的、具体的内容所吸引,陷入其中而跳不出来。教师在恰如其分、适可而止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形式。我们的语文课,不是故事会,没有必要对故事的情节做出过多的分析和评价。我们的语文课也不是科普课,没有必要把某些科学知识讲得那么专业和深入。我们应该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要用这样的语言形式、这样的层次结构来表达,特别是对语言形式的分析,则更应该放在重要的地位。
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却存在着单纯地、喋喋不休地分析故事的情节,大讲特讲某些自然常识,单纯地贯输思想教育等现象,特别是高年级的课文,有些属于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就内容而言,人物的形象,故事的情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比低年级的课文复杂多了。课文的篇幅明显见长。教学这样的课文,如果陷在具体的内容中,纠缠于细枝末节,过细地分析故事情节,过多地讲解历史背景,过分地评价其中的人物,恐怕所有的语文教学时间表供分析课文内容也不够用。在阅读教学中,过细地分析课文内容,是对教学时间极大的浪费,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语文能力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的思想内容;二是它的形式。但更重要的还是它的形式。忧国忧民的思想工作是高尚的思想,在当时却并非什么新鲜思想。正是它的形式上有独到之处,比表达类似的思想内容的语言高出一筹,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语言中的经典。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或脱离句中的词语,仅对其内容作出评价,而忽略或取消理解这句话的形式,那实在是糟蹋了句子的宝贵价值。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凡卡》,是一篇小说。内容生动感人,但并不复杂。正是小说的作者采用了新颖、别致的写作方法和表现形式,才使这样一个简单而不复杂的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我们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对课文形式的魅力却毫无感受,那实在是教学这篇课文的莫大缺憾。小说的主旨在于表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学徒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小说的内容,是用凡卡写信这一线索贯穿的。因此,凡卡写信,既是小说的情节,更是小说的形式,正是这一形式的运用,才使小说的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急切回家的心情。在信外,他可以尽情地回忆过去在家里的美好日子。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由此看来,写信这一形式,对内容的展开和发展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对写信这一形式的使用上,不是仅此为此。他在凡卡写完信后,又安排了凡卡写的信封地址不详、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更使人看到了作者在使用写作形式上的匠心独运。一封信,贯穿小说的始终,使其内容紧凑,结构严谨,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完美统一。由此观之,小说所以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然和作者运用写信的形式有关。
举以上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是如此巨大。忽视或取消对形式的理解,实际工上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主观上不正常的分裂,许多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并非太困难,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在这不太复杂的内容上绕来绕去对那些精美的语言形式,那些别致的,对学生具有学习借鉴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表现手法都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破坏了阅读教学的完整性,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种挫伤。
五、 阅读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
阅读在经历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后,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对文章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全面的理解,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阅读的目标。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出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形式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比如《我爱用故乡的杨梅》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啊!但是如果读者知道作者在这里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与树相混淆的错误,就会更形象地感受到杨梅树是那样美好和可爱。再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讲志愿军战士隐蔽的地方,离敌人的前沿阵地只有六十多米,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讲话都听得见。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处花费这样多的笔墨,写战士隐蔽之处和敌人前沿阵地很近呢?无非是用一个“近”字,突出一个“险”字,如果读者只看到了“近”,没有看到“险”,自然也就无法理解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不动的英雄行为了。由“近”想到“险”,就是一个“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理解文章外在形式的联系,往往会对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第二,学习和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和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就是从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出发,看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怎样布局谋篇,以及怎样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叙事、状物、抒情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就是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写作方法和知识,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形成对课文写作特点的基本认识,以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比如《再见了,亲人》,作者为什么采用志愿军的口吻,来讲述和表达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显然,这样写和直接叙述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它就给人一种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情谊有着刻骨铭心、永志不忘的感觉。第二,用战士的口吻讲,叙事和抒情可以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让学生了银课文哪能些地方是在叙事,哪些地方是在抒发感情,情与事是怎样结合的。并使学生知道,情与事之所以结蛤蟆的这样紧密,恰恰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志愿军的口吻”的写作方法,相信学生对这样的分析是会理解的,也会感兴趣的。课文中还选编了大量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课文。如《挑山工》、《峨眉道上》、《画杨桃》等。这些课文,作者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选用了非常典型的事例,这当然比单纯地空讲道理要胜出十倍。通过这类课文的教学,我们为什么不能教给学生一些立意的方法呢?如果我们只让学生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而忽略了作者是如何将事例与道理巧妙结合的写作方法,岂不失去了学习语文意义?至少失去了一半。
课文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数不胜数。那生动、贴切的比喻、那铿锵有力、富于节奏的排比,那形象、巧妙的拟人,那画龙点睛般的神来之笔,那精练的一语破的,那充满文中的韵律美,那工整的对杖,那雅俗共赏的诙谐与幽默……可以说,各种形式,各中风格的语言应有尽有。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体会这些语言的形式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和修饰文字的,体会到这些语言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
当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全越好。而是应该从学生的读写实际出发,从课文的实际出发,确定所要讲的内容。有些内容如果不符合学生当前的接受水平,尽管它是课文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或极具典型意义的写作方法,也不宜去讲;有些虽然属于一般的表现形式,但适合学生的需要就应该作为教学的一项内容。
形式问题是个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在要求小学生理解形式时,准确地把握好尺度就显得犹为重要。一篇课文的形式,从语言到篇章结构,其表现手法细究起来,千头万绪。讲起来,如不分清主次、难易、深浅而面面俱到,就有可能使阅读教学脱离小学生实际,偏离小学语文教学的轨道。
对小学生来说,讲词汇、句子、文章的形式,不能从概念出发,也不能出现术语,更不能讲系统的理论。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感性上,初步认识词汇、句子、文章的某些最简单的形式,这种认识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比如,讲到词类,就名词而言,既不讲名词的概念,也不从理论基础上阐述名词的语法功能,仅把比较典型号的名词归在一起,让学生知道这类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就可以了。在写作方法的要求上,也只是要求学生能做到用词准确,能把句子写通顺、完整、连贯,要有中心,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有重点,能表达真情实感。当然,我们也不排斥给学生分析那些与课文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能够接受得了的,富有艺术魅力的形式,这对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是有益处的。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最忌形式主义。有的老师动辄就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冠某种“式”的名称,如“总分式”、“因果式”、“并列式”……我们并不否认在语言现象中确实存在着某些固定格式,但这些固定格式仅是语文中的特殊现象,并非语文的普遍现象。用这种以偏概全的格式套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是违背规律的。应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内容出发,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综合,自然地得出某一特点的结论。
⑽ 我是如何分析一篇课文
一、有目的预习,弄懂生字词
语文课让学生预习是非常重要的。预习时提出明确的目的,让学生有目标可行。如查字典弄懂生字的音形义。找出形近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预习时弄懂了那些内容?你最感兴趣的什么?(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搜集与文章相关的内容: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者还有哪些作品,与课文类似的文章还有哪些。
二、多种方法诵读,熟悉课文内容
文章必须让学生多读,要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才进行分析。如果光是让学生简单的自由的读,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的。这就要教师采取多种方法读。首先让学生默读一遍,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出生字词并自己弄懂。然后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朗读的基调。哪些地方该读重音,哪些地方该缓慢。再就是让学生同一段对比读。(读时要求听朗读的学生指出读的优缺点。读之前要让学生明白。不能掉字,漏字,添字,不能重读,要流畅,有感情)。对比读后问班里有谁能比他们读的更好,更能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对这段主要内容,学生也就了解得很透彻。
三、提问讨论,教师归纳
在学生熟读课文后,对讲读课文,难点课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能把全文内容概括出来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而对阅读课文。我一般提这样几个问题:1、你读懂了什么?你对哪些内容感兴趣?为什么?3、你能根据课文提出些什么问题?开始时学生提问题很零散,教师不容易围绕一个主线来分析,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时,就可以根据他们提的不同问题。有目的地理顺。
对课文的总结归纳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文内容,对全文进行系统的总结,让学生对全文有整体系统的理解。
总之,文无定法,教亦无定法。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体裁,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每篇课文都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教学,就如同每天只吃一种菜一样,最后肯定是淡而无味的。教授一篇文章关键是要用不同的教法,让学生很愉快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