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的第一交际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注重信息和交际的今天,训练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语言就显地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促使他们的思维、观察、想象、记忆等能力的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下面是我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面几点粗浅认识: 一、凭借语文教材,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语文课本,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利用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可以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如:出示一幅插图,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画面内容,然后看看作者是怎样叙述的,说出自己说的与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怎样叙述好。叶圣陶先生说过:“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材),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联想的天地,通过静止的画面,可以联想到动作、表情、语言,让学生把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给学生一次语言表达机会。 二、创设交际情境,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新课标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 :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说什么”是进行语言训练最关键的一步,是解决好写话、作文时无话可说的有力保障。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机会,给他们一个展示表现的场所,如:定期举行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小小辩论会等。写话时,让学生先说后写,这样既进行了交流,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产生积极的说话欲望,乐于说话。如:让学生替老师说话、补充课文中的省略部分、 精心设计板书,进行说话训练等。 三、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情趣的故事。家长或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听。尤其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缺乏条理性,要求他们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家长或教师必须把复述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生活中,也可让小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说话,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忠恳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把两次谈话的经过、交谈的内容和对自己的触动详细地写进当天的日记。再把这日记拿回家,征求父母亲的意见,并就自己的发展方向或理想、追求同父亲或母亲商谈,达成比较一致的见解,以此达到强化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 四、挖掘有利因素,促进语言表达训练 从自我体验中引说 。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如:过生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且大多经历过,让学生以模拟打电话的形式互谈过程、谈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与说话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善于发挥。 还可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谈情境,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问路、借东西、购物、接待客人,开展"老鹰捉小鸡"、"传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学生在玩中学说,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应用礼貌用语,思维与口语交谈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语言训练贵在实践,-让孩子大声说出来,说出心中想说的话。这是艰巨而又长久的重任,它对孩子以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努力把这项重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
Ⅱ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注重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就是说话。要把话说得好,说得巧,话出人服,言到事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训练方法依法施教才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征服力。说话训练贯穿两条线索一是朗读二是说话。朗读能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为说话的准确、生动、流畅、自然打下基础说话是朗读技巧在生活中的运用。朗读和说话要交错地螺旋式进行。
第一、训练学生朗读能力。首先朗读要从模仿入手。初中生年龄小但接受能力强。训练时就应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样而行。我们的做法是多让学生听磁带、看录像或听教师的示范朗读有意识地让他们进行模仿。在听的过程中多音字、停顿、重音、语速、升降及由此带来的情感变化等用符号标出以便于模仿。譬如,朗读时,我先将精彩段落作示范朗读,同时将需要注意的地方作特别强调,学生再模仿朗读,悉心感受。其次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或复述。课本上一些欣赏性的小短文便于理解学生先自行预习理解后,再请个别同学朗读,再在全班讨论,提出优缺点,最后由教师作示范性朗读。另外在理解基础上要求学生依样复述或对原着作缩写、改写式的讲述。这样的训练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再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除开展朗读比赛外,还要把一些课文改编为故事、小品、对话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按照不同身份、不同角色具有不同语言特点的要求进行练习。学生的口语水平提高就会很快。另外还要保障朗读时间。晨读时间不可忽视,课堂前三分钟可采取集体朗读、听录音仿读、领读等方式能起到熟读课文和组织教学的双重作用。
第二、训练学生说话能力。说话和朗读不是截然分开的说话可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如前所讲复述训练也是说话训练。说话训练应在“趣”字上作文章。在说话训练的开始阶段多让学生讲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如“童年趣事”、“故乡过年的习俗”、“这人真怪”等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感觉有话可说从而打开了同学们的“话匣子”。为了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逻辑性,可让学生复述课文或列口述提纲。复述课文或依照原文顺序复述,或打破原文顺序重新编故事组织材料这本身就是一种严密的思维训练。指导学生列口述提纲可使学生避免说话训练开始阶段容易出现的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等毛病。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方式,如普通话比赛、故事会、讨论会、辩论赛、小品、模拟对话、班级演讲会等。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进行说话训练。
二、注重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形成起步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写作训练又有着口语表达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早在三十年代,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这点明了写作的重要性,也给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一、巧妙命题激发兴趣。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作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累不吐不快。”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布置的作文题目学生都愿意写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在题目的安排上应费一番心思。现在的命题作文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题目违反了写作必须由感而发的规律限制了学生情感的自由抒发。因此出题要切近学生生活实际“钻进学生心里去选定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中学生虽然年龄不大毕竟有了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对自然、人、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们拟定作文题目一要贴近学生生活二要新颖。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把作文题命在学生写作欲的喷发口上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才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只有学生感到新颖,学生才会感兴趣。
第二、教师亲自参与写作。教师参与写作是一种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素质的好方法。教师和学生同作一篇文章既体会了写作的甘苦,又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时方能切中要害有话可说,才能更多地以欣赏的眼光来指导学生,促进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另外教师参与写作也能给学生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让学生更有信心写好作文。
第三、倡导学生写“课外笔记” 。“课外笔记”一种不同于日记、周记或单纯的读书笔记、课外练笔等,而是一种相当于“手抄报”的刊物式的“课外笔记”。课外笔记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促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良好途径。这种手抄报式的课外笔记都有一个刊名所设内容丰富多彩。加上精心绘制的彩色插图和规范的书写令人赏心悦目。在这块天地里同学们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人生的体悟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第四、上好作文评议课。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讲评指导很重要,上好作文评议课无疑是一种培养写作兴趣的好方法。作文评议课上,教师选出一两篇不同水平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复印发给全班同学,然后有三种方案可行由教师引导批改指出作文中的优缺点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也可由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可由写作者朗读并介绍自己的作文,同学或教师提问征求学生本人对自己作文的看法,在教师批改范文的基础上组织讨论或由教师集中讲评这次作文的优缺点,或由学生谈自己的作文和教师的书面评语或由学生提出在写作中感到困惑的问题,请教师解答。这种评议方法由点到面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既把教师从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时间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又能使学生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增长知识反过来写好自己的作文这样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初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师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得好,不仅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为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交际等带来积极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狠下一番功夫,以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需要。
Ⅲ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徐娟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地是思维的工具。人们掌握语言就是为了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尤其是文学作品,其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强。“境界说”的权威王国维认为文学作品达到高境界的媒体就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有“景语”和“情语”,而“情语”是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全是文学作品,但大部分属于文学作品或具有文学因素。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语文学科除发挥语言功能。传递知识外,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范文,具体地或概括地叙述典型事件,生动地描写景物,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清晰地说明道理,以表达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使儿童越学越聪明才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及人格培养上。所以语文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学科;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具体理解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一要突出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二要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化性。
如何体现阅读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明确提出,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语文教学中学法的有机体现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在以往的课堂教学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促进其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1.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师生关系平等是前提条件。只有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才可能有“自我”,才能有机会学习和研究。其次,民主是催化剂,在民主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最后,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哲学中,“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利学生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山中避雨》一课时,我设计如下导读提纲:(1)读课文生字词,了解新词新意;(2)读全文,知道各段段意;(3)读课后的“思考、练习”三道题目,按自己的理解笔答出来;(4)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让学生超前自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中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所谓合作学习,即将班内学生按成绩、兴趣、能力、性别和性格等诸方面的差异编成异质小组,系统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合作性来促进学习,以群体发展为评价,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利用学习资料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将个体间的差异发作一种教学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特别在当今社会,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很多工作需要有团队协作方能完成。因此,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认真开展合作学习,例如,教学《西门豹》一课,在读课文时,教师抓住课后习题“西门豹用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时的“巧妙”,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西门豹的办法“巧”在哪里,“妙”在何处,课文又是怎样写出这种“巧妙”的。
(三)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这次课改的重要理论支柱。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与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建构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应,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凡卡》一课结尾的教学是这样的:学生对于凡卡的爷爷能否收到信产生了争议。很多学生认为凡卡的爷爷是收不到信的,因为凡卡在信封上没有写上爷爷的姓名与地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能收到信。前种意见是“定论”,后种意见显然比前种意见更有争鸣价值。教师第一次引导研读,问:“你认为凡卡爷爷能收到信的依据是什么?”读后有的学生认为是邮差经常跑乡下,认识“爷爷”(书中并没有指出邮差不认识“爷爷”,属合理推测的争鸣)。也有的学生认为这位邮差知道了凡卡的遭遇,非常同情他,就帮助了他(这不是没有可能,属善心发现的争鸣)。教师第二次引导研读,问:“假如凡卡的爷爷收到了信,他能接凡卡回乡下吗?”学生读后,认为“爷爷”因贫困潦倒,才送凡卡去城里当学徒,若接回乡下,他们都无以为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两种意见,殊途同归,都进一步说明了凡卡命运的悲惨。这样争鸣式的探究既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又鼓励学生独创性学习,打破思维定势框架,从新的角度对事物重新审视和观察,想别人之未想,思别人之未思,提别人未提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课外我还让学生组织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及观测天体,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宇宙的奥秘。又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当小记者,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练习当小记者,对别的同学进行采访。在小组模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总结:怎样采访才能获得成功,及当记者应当注意些什么。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实践,让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本村的主产业“蛏苗”的养殖户们,让他们去了解蛏苗的养殖过程、了解劳动者的艰辛、了解水污染对水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学生在当小记者的过程中,充分的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这次小记者采访中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
四、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的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我觉得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一些粗浅的再认识。总的来说,我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Ⅳ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 小学语文能力训练的意义 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就是要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素质。这里要对语文素质作一全面理解。语文素质应包括:语文能力;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小学的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 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目的任务。因为小学语文是工具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小学语文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就是要掌握祖国的语言工具。儿童是在逐步掌握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凡工具学科,就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数学是工具学科,要掌握计算能力;语文是工具学科,必须掌握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这里谈的习惯,即指能力而言的。这段话说明:第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叶老把语文能力看作为“生活的能力”,也就是“新大纲”所提的学习语文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总之,要达到使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第二,明确指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必要的,通过理解获得知识;理解知识之后,还必须通过语文实践形成语文能力。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一是出发点──知;一是终极点──行。由知到行,必须经过理解和训练。 二 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进行严格训练小学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前边引叶老的话已说明这一点,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级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行”就是实践,就是练习。叶老还指出:“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34页。这段话虽然是针对练习写字的技能技巧而言的,但同样用于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形成。这段话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和语言习惯的形成,不能只靠教师讲解、指点,还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练习,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训练。(2)语文能力训练必须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学生身上生根,使学生形成语文能力、习惯。(3)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按照规格认真练习,来不得丝毫马虎。所以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才能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有人说,强调语文课的语言训练,会把语文课上成支离破碎的练习课。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是对语言训练的误解。除了将“训练”和“练习”混同外,主要对语言训练的内涵不清楚。语言训练应包括:语言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积累、语言运用等方面。(1)要训练学生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语言是载体,语言包括内容和表达形式两方面,二者是统一的。要教会学生通过语言形式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过去重在内容理解,轻语言形式的掌握;要教会学生理解、欣赏语言表达的个性体现,即作者在具体情境中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所透视出的个性特征和语言韵味。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2)要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有人认为积累语言就是记忆、背诵。虽然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读背内容,教给读背方法。这是对的,但是为什么重点背诵某一部分,这一部分的语言精华在什么地方?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背下来又有何用。不要忘记要学生积累的是语言的精华。只有语言精华积累多了,学生才能在说写中灵活运用。(3)要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即说写训练。语言积累为语言运用打下基础。同时还要进行说写的单独训练。“新大纲”提出“口语交际”是要进行训练的。总之,语言训练包括丰富的内容,不能用支离破碎的练习课来代替。 同时,语言训练是要讲求方法的。叶老对语言训练做了具体解释:“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也就是说,学生要掌握语文能力,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这种训练,第一,必须要有教师的示范和方法上的指导;第二,要有学生自身的反复实践。 三 小学语文能力训练要则 (一)坚持基础性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必然是基础性学科。“新大纲”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其教学,首先应具有基础性。根据学科性质及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不论是讲授知识或训练语文能力,都是为打好语文基础。不要忽略现在的小学生是六岁入学,不能有过高要求。但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有的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基础性。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有两个标准: 1.全面性。所谓全面性,首先关于语文素质诸方面要打好基础;尤其是语文能力──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诸方面要打好基础。不能只抓阅读,忽略作文;也不能只抓读、写训练,忽略听、说训练;更不能忽略写字训练。凡语文能力的诸方面样样都要训练,但每项训练都必须是初步的、入门的、浅显的。这方面“新大纲”提得非常明确,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一个教学班里,教会少数优等生并不难,但要使全班学生都发展好,可不是一件易事。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 2.牢固性。基础必须是牢固的。每一项语文能力都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如写字不打好基础,到中学再要求写好字已难;如阅读不打好基础,到中学拿一篇文章读不连贯,不会概括文章要点,读速又慢,怎能阅读长课文呢?所以小学语文必须要打好牢固的基础。要求基础全面,并不等于样样都要求很多、很高。要保证基础的牢固,语文能力训练项目必须要少而精。如现行的多套小学语文教材所确定的语文能力训练项目,有的训练项目就偏于过多,往往一个训练项目学生尚未掌握,下个训练项目又排入日程,结果每项语文能力训练都不到位,雨过地皮湿,学生的语文能力掌握不牢。要知道假若学生前边掌握的能力不牢固,后边的能力是难以掌握的,如同夹生饭,再加火也难熟。为什么我们的小学生学六年语文,而语文能力不高呢?为什么学校中差生不断增多呢?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贯彻基础性不够。学的内容多,要求高,平时学习不扎实,知识和能力漏洞越来越多。 (二)语文知识、能力、情感相结合 强调语文能力训练,并不是忽视语文知识的学习。现在有一种风气,不大谈知识的掌握,好像一谈知识就不现代,因为传统教学论强调教学要掌握知识。前面叶老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即“知”和“行”的关系讲得很清楚。知识和能力是紧密结合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语文课的知识一般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语文基础知识;一类是内容反映的文化科学知识。 就语文基础知识来说,一般来讲,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换句话说,语文知识的运用,才能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并以一定的语文知识为基础。例如朗读能力的训练,开始要多读,但要提高朗读水平,就要学习朗读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怎样掌握重音?如何掌握停顿?又如何掌握高低、强弱、缓急三类不同的语调?又怎样依据每句话末尾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等等。当学生依据这些朗读的基础知识反复练习后,使朗读能力训练有方法可依,会更快地提高朗读水平。 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做基础。同时要形成语文能力,也还需要一般的知识,例如学生的作文,就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如果学生对于所写的内容涉及的知识不清楚,是写不出文章的。所以关于课文内容的文化科学知识,也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和人格发展都是有益的。 “新大纲”提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语文课的情感因素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因为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学科。语文课是传情的主要课程,因为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大都是作者情感的表达。因此,在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过程中,还必须注意教学的情感性和思想性。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感悟思想和情感。加强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 (三)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 语文能力训练一般分两大类:1. 字、词、句、段为主的基础训练。基础训练就是指字、词、句、段的训练。如,(1)字要读准字音,写的端正、规范,不出或少出错别字;当然,不是盲目的一个字写上一二十遍,一个字认真写五遍即可。(2)词句理解,有的要准确,有的了解大意即可,不要背概念。(3)要会理解自然段,会分意义段,会概括段意。语文课若不教识字、识词、解词、析句、明段,又怎样理解篇呢?这些基础训练是必要的。问题是前一时期对基础训练因考试引导而走了样。如字、词、句训练多于段篇训练,忽视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积累、运用,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思想性。有的练习册编了许多文字游戏似的词语练习,脱离语言环境的孤立的词语比较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词语概念以及背记段意等。这不仅浪费学生语文学习时间,也无意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当然要大力反对。但是正确的基础训练还是很重要的。如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认识生字词,理解难字难词及重点词句,这样才能为理解篇章打下基础。问题的关键是设计练习的指导思想要转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 关于段的训练,虽然“新大纲”没提出段的训练,但我认为不能没有段的训练。因为:(1)段是文章的结构,它体现了作者的思路。(2)理解句子的目的在于理解这一段话的意思;如果不把每段话的内容层次理解清楚,就难以理解全篇文章。(3)段意的概括训练,会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会提高阅读能力,数学家华罗庚曾讲过一句名言“会读书的人能把厚书读薄”。把书读薄,就是要善于概括文章要点。所以段的训练是必要的。有人提出淡化段的训练。我理解所谓淡化,即取消一些不科学的做法,如教师代替分段、概括段意,要求学生背段意等。正确的做法还是要坚持的。(1)阅读时,应指导学生每段分层阅读,先教会读懂自然段。(2)分段时,不能只按教参要求,有的课文可分两段,也可分三段,只要说出理由即可。(3)教师不要按教参给现成的段意要求学生死记;要教会学生概括段意,学生概括的段意大意对了即可,不能要求和教参一字不差。这样就降低了概括段意的难度。2. 以语言运用为主的综合训练。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讲,就是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段的目的,也是为了读懂全篇,从而受到教育,积累语言。从运用讲,学习了语文就要会读课文,会用语言表达,要能说会写;学会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写文成章,能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进行交际。所以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应落实在综合的语言运用上。也就是在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下工夫。因此,(1)讲读中,要重视对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当然,要通过具体的语言理解文章内容、思想、情感。(2)训练中,要加强读书训练,要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3)加强作文训练,可以从二年级开始训练写日记,写孩子们想写、愿写、能写的文章,体现出语言的综合运用。总之,要把语文的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打好语文基础。 (四)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突破教科书的局限。因为儿童语言的发展,并不完全靠语文课堂教学,有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真知不是来自课堂,而是来自课外阅读和活动。凡是作文好的学生,大都是课外书读得多,或参加活动多,他们的知识面广,思路开阔。目前,小学生信息来源多,学生们从课外读物中、从生活中不仅丰富了知识,语言也随之发展起来。所以要重视课外这一条途径,要把语文课教成开放型的课程。也就是“新大纲”所提出的“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1.向书本开发,加强课外阅读。首先要摆正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叶老早就论及过这个问题,他说:“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那用意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这一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纸杂志,等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能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0页。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课外阅读决不能无条件的重视,而讲读还是基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所以课内和课外阅读,必须以课内讲读为主,课外阅读为辅,课外要配合课内。如课内讲读作品的一部分,课外可以阅读全篇;课内阅读学方法,课外阅读去运用,运用已掌握的阅读能力去学习、提高。“新大纲”提出各年级段的课外阅读量,必须落实。 2.向生活开放。不要把孩子关在室内读书,要把儿童带到生活中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活动中、在观察玩赏中,自然有序地学习语文。在这方面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李吉林老师的丰富经验。李老师经常带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观察,到校外观赏大自然,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当我看到她所写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带学生去放风筝的一段记载时,我被她的爱心所感动,引起我的深思。我想现在的青年教师们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爱心和童心?带孩子们一起去放风筝!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能有多少教师能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学习语文的机会呢! (五)学生的主体实践和教师的启发、指导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独立地读书、作文,能独立地进行语言交际。“新大纲”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学生应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要有足够的语言实践的时间,使之真正去识字、写字,去读书、作文,去交际会话,去讲故事、开讨论会,去思考、探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在三百多年前就曾讲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这是指的听、读、重读、抄写,用手用舌头去练习,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尽量时时这样去做。”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70页。这话是千真万确的。叶老也曾多次指导我们由知──行;所谓“行”,就是语言实践。使学生从读书中学会读书,从作文中学会作文,从说话中学会说话,从听话中学会听话,从写字中学会写字,从思考、探究中,学会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就如一些艺术大师、歌星、体育明星,他们的老师教得再好,也不能代替自己的勤学苦练。当然,名师出高徒,这是大家公认的真理。要实现以上的思想和做法,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总之,要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一要教师具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教师要有真挚的感情,真情是一种美,教师有了真情,才会爱事业、爱学生。二要教师具有扎扎实实的语文能力的基本功。三要教师熟悉所教学生的心理及学习特点。希望老师们在这几方面多多下工夫学习、加强修养,一定能获得成功。
Ⅳ 如何使用语言文字进行课堂教学
何谓“语文”?语言和文字。详细说来,语,即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
何谓“素养”?平日里的修养。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的终极目标就是把经典的东西烂熟于心,熟练掌握必备的技巧方法,随时懂得提取出来,在口头上、书面上自如地表达运用。
朱自清说过“与其让学生读十、二十部诗集,不如让学生背一百首诗歌。背下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没有背下来的都是人家的。背下来的东西才能像吃到你肚子里的粮食,化为营养;没有背下来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你的营养。”学语文,就是要积累。鲁迅说,学好语文没有什么技巧,四个字:多读多写。学语文,必须要实践。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仅仅是提供学习语言的例子。那么,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什么呢?是学生凭借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学习、理解、运用与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因此,贾志敏老师说:语文课,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
一、语言文字训练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我们现在的许多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三多三少”的现象:(1)教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2)学生理解的多,表达的少;(3)课外延伸的多,课内训练的少。课堂上老师的强势引导感悟,导致了学生感悟的是“教师的感悟”,老师的的强势指导朗读,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偏离了教材编排的意图。从辩证的观点上来说,教师的强势,往往造成学生的弱势。我们在课堂上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教师说前半句时,能不约而同地接后半句,似乎都懂,一旦要求学生自己阐述时,能清楚表达、完整述说的孩子却是凤毛麟角了。在感悟文本的时候,老师们往往追溯写作背景、介绍作者、比较原文、拓展同类作品、动作演示、运用多媒体再现场景、……方法众多,异彩纷呈,也收获多元化的感动。
但是,是什么原因造成个体“说不清、写不顺、字不规范”的现象常在?毫无疑问,是忽略了在课堂上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造成这种对语文课程认识上的偏颇,其主要原因在于:
1、过多的感悟形式占用了很多时间,老师们普遍感觉课堂上没有时间挤进语言训练。
2、语用意识弱,并未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
3、对教材的解读有偏差,没有找准语言训练的点。
4、教师的语感不足,阅读敏感度不够强。
归根结底,在于大家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天平倾向了人文价值,其实它与工具性是教学这个矛盾运动过程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要和谐共舞,水乳交融。
二、解决策略
(一)语文意识的回归——繁华落尽见真淳
1、生本课堂,返璞归真
我们的课堂是为学生而上,我们的教学对象只是年幼的孩子,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深奥的哲理,不是深刻的感受,而是从文本中汲取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知识,并学会运用,终生可用。所以,我们的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儿童乐于学习,轻松学会,掌握技巧。
2、抓住根本,认清方向
(注释①)张志公先生说:“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1962年《说“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这是习得言语。这样的本事是“练”出来的,绝不是光靠老师“讲”出来的。要掌握它,必须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那么一些课堂上重感悟轻训练现象的产生,就是没有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一个有语文意识的老师,他不会只盯着文本的内容,他会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因此,语文的独当之任是语言文字,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段、篇”,要练“听、说、读、写”。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一枝一叶总关情
1、整体把握,系统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个学段的教学目标都做了细致的要求,是我们教学的纲领;教材的是教与学的凭借;单元导读则为我们的教学提点出了训练点。我们在备课时,要先对以上三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正确把握文本的语言训练主线。
2、慧眼识点,把握重点
(注释②)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足以构成训练的素材。语文教师应当有一双独具的慧眼,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发现语文因素,并具有凭借语文因素进行训练的意识。
⑴熟知学段目标。新课标给每个学段都作了详细的要求,只要我们每个学段的老师都能扎实自扫门前雪,那么就能较好地形成一个系统的训练。比如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类似高年级的分析课文,这不仅是拔苗助长,更是学段目标的解读误区。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课文读通读懂就可以了,生字新词会写会用就可以了。
⑵关注课后习题。课后的思考题往往蕴含了本课语言训练的一个重点,但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把它当作了一个“盲区”,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比如有的老师在教学《四季》的时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读儿童诗,仿编儿童诗上。这是一年级拼音教学刚结束之后识字教学的第二课,课后题一的“读读背背”,只是要求孩子们感受这种诗化的文字,感知四季的特点就可以了。题二的“我会写”则明确地提示我们,这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识字写字,尤其是认知笔画“横折弯钩”的写法和“竖弯钩”的三种不同写法和,并学会观察方法,能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题三的“说说画画”,整合了美术学科,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四季的分明。
⑶读懂文本内容。每篇课文中语言文字训练点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语文功底”来准确捕捉。比如《秋天的雨》一文,很多教师在解读第二自然段时都是这样教学的:
<< span="">课文>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积累和运用
在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提出的学习原则,重要的一条就是积累。他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喻,说明只有注重学习积累,才能“神明自得”,增长智慧,具备崇高的道德。当今的课程改革虽然强调教会学生活学活用,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若没有足够量的积累,是不可能有质的飞跃的。语文教师要重视教会学生积累。
一、积累的内容结构
1、语言积累
从内容上,它包括格言、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从结构上,它包括文字、词汇和句子等。语言积累在整个语文积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累得多了,语言自然丰富起来,阅读理解会得以提高,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学生平时缺乏的恰恰是语言的积累,语汇太贫乏,写起作文来,语言如同白开水一样,无滋无味。我曾经看到报纸上有这样一则报道:某学校的蔡学生写了一篇不足三百字的作文,全篇一共用了72个“死”字,这一事例正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会学生积累语言势在必行。
2、知识积累
在这里我们说的是狭义的语文知识,它包括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等。这些知识很多也很复杂,可以通过建立知识档案的形式、分别整理,这样一点一滴,就会聚沙成塔。着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是通过给学生画知识树的方法,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的。
3、材料的积累
积累大量的语文材料是为了表达运用,这是材料积累的主要目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章、报刊杂志等。
二、积累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探求适合学生实际的方法,下面谈的只是本人的一些做法。
1、听讲听读法
这种方法立足学生的“听”。听讲是通过教师讲课或别人讲事情或故事的形式而获得积累的一种方法。现在的新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说,但我们也不要忽视教师的讲。听读就是通过听别人读文章、读文学作品的方式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课外我们要引导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如每天的新闻联播),让学生得到所读的训练,课堂上我们要筛选好的文章读给学生听(可以是教师读,也可以让学生读)。我常常利用早读课或课前5分钟开展听读的活动。有时让学生选择报纸中自己喜欢的文章读;有时教师准备好美文让普通话较标准的学生读(或教师自己读)
2、摘抄法
就是通过抄录的形式而达到积累知识和材料的方法。这种方法极为普遍。摘抄的种类繁多。从范围看,有片断抄录,语句摘要,词语抄写等;从内容看,有精美诗文摘抄,有优美描写摘抄,有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俗语摘抄等;从形式上,有课堂笔记课外读书笔记等。在运用摘抄法积累语文知识、语言、材料时,应逐步养成随手勤摘的好习惯;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多抄,边抄边思考;最后,要要求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分们别类,形成系统。当然摘抄不能流于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运用,我常常利用早自修课开展积累本运用交流比赛,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抄到黑板上,然后大家一起欣赏,发表看法。
3、背诵法
背诵是语言积累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材料。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正说明了背诵的重要性。清末明初的大学问家王国维、现代文学家鲁迅、钱钟书等等,他们的文学造诣很高,虽治学方法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博闻强记,以此达到积累的目的。但背诵一定要讲究技巧,不能让学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首先,要求学生背诵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心不外骛。其次,要在系统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再次,要掌握记忆的特点,加强记忆的反馈和有序性。最后,要带着寻趣的的心理去记忆。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记忆就是这样,只要对自己记忆的东西产生兴趣,此时就乐于记并且记得快记得牢。
总之,积累的方法很多,从生活积累、从阅读中积累等等。积累靠勤,靠恒。不是今天努力,明天就能立竿见影。当然,积累还要讲究方法,不能来者不拒,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鉴别的眼光,才能披沙拣金,去精取金。
Ⅶ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
一、遵循文体特点教学,实现言意兼得
不同文体的课文,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依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便于学生把握课文的表达形式,这无疑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学与问》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说理文,说理文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先提出观点,然后举出例子,最后进行总结。教学《学与问》这篇课文时,我在让学生弄清文体特点的基础上,抛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观点是什么?举了哪几个例子?例子是怎样说明观点的?之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表达形式,以“写好汉字需下苦工夫”为话题,写几段文字。学生学得很投入,不仅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很透彻,还很好地掌握了说理文的基本表达形式,并学会了迁移运用。
《麋鹿》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是从事物的不同方面来介绍事物。《麋鹿》这篇课文就是从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三个方面来介绍麋鹿的。教学《麋鹿》这篇课文时,我把读与说的训练结合起来,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弄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麋鹿的。然后让学生分别画出写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句子,朗读出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介绍麋鹿。为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现在你们是导游,你们正带领游客参观麋鹿饲养场,不过这里不仅有麋鹿,还有驯鹿,请你们细致地为游客介绍,让他们听了你们的介绍不仅能一眼辨认出麋鹿来,还能熟知麋鹿的生活习性。”这样,通过说的训练,把书面语言转化成了学生的口头语言,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把握文脉,反复诵读,实现言意兼得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关键的是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弄清课文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写什么”与“怎么写”的关系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二者互为依存,共同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而“文脉”往往会将两者统一起来。因此,不管是篇章的教学还是重点段落的教学,关注对文脉的梳理、辨析十分重要。
《三亚落日》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起始段便抛出了这样一句话:“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夕阳滑落的景象究竟是怎样的呢?课文的第四段做了细致的描述。如何才能让学生既能清晰地认知夕阳滑落的过程,又能感受到它的美妙绝伦,还能体悟出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那美妙绝伦的景象的呢?教学《三亚落日》的第四段时,我的具体教学步骤是:第一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落日动作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四个过程,想象成四幅图画(悬挂图、下沉图、蹦跳图、入水图)。第二步,让学生口头叙述夕阳滑落的过程,完成学生对日落过程的认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三步,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四幅图的具体句子,反复诵读,直至能够背诵下来。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夕阳滑落的美妙绝伦,感受语言的优美。第四步,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意在引导学生理性审视文章遣词造句的匠心,体味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这样由语言而内容,由内容而语言,通过读、说、思、评,很好地完成了语言学习的过程。
三、读写结合,实现技能迁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因为,比之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教学的策略也相对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指向写作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改进作文教学的有效路径。因为这样的教学不仅为指导写作提供了时间保证,还遵循了“习得写法―迁移运用”的习作训练规律。
读写的实施,关键要善于择取语言训练点。我教学《爱之链》时就择取了第一段为语言训练点。之所以要选择这个段落作为训练点,是因为这一段的环境描写无论是对表现人物的心情,还是对表现人物的形象、品质都起到了极大的烘托作用。
如何凭借语言训练点,实施读写结合的训练呢?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领悟环境描写的特点:运用富有表现力的景物来描写。这对人物的心情以及人物的形象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在学生读到最后一段时,结合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句的理解,我创设了这样的读写结合的实践情境:“还是一个雪花飘落的傍晚,还是在那个乡间公路上,还是开着那辆破汽车,只是现在乔依的心境变了,他的心情不再凄凉,他变得高兴了。同样的环境,当乔依心情变化了,可以怎么写?请同学们动笔写写吧。”
这一段的原文是:“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有的学生写出了这样的片段:依然是那样的黄昏,依然寒风劲吹,雪花飞舞,但在乔依的眼里,一切都是如此美好。雪花像小精灵似的在他的眼前蹦跳,有的竟然飞进车里,落到他的脸上,亲吻着他的脸颊,似乎还在呢喃:“祝你好运,乔依,你会很快找到工作的……”
从写作的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是富有成效的。因为,通过学生的作文可以看出来,学生不仅把握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要义,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为写而读,读写结合,不仅是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侧重点的转变,也是教学思想的转变,如此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事实上,对于阅读教学而言,运用方法理解内容的过程,必然会伴随着对写作方法的领悟,因为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本是相互依存的,犹如钱币的两面,这也正是“言意”能够“兼得”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