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语文逻辑能力培养方法
语文的逻辑性在语法学习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古代诗词格律因为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定,所以对学生 逻辑思维 的锻炼效果很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逻辑能力培养 方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逻辑能力培养方法
1.古诗文教学
语文的逻辑性在语法学习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古代诗词格律因为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定,所以对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效果很好。教学杜甫《登高》一诗,笔者要求学生对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行逻辑理解。很多同学认为“苦”是形容词“艰苦”或动词“苦于”的意思。之后我用提示的方式,要他们通过词性的理解来 反思 。就有学生通过逻辑性的思考,根据对仗的原理,“苦”和“新”对仗,“新”是副词“刚刚”的意思,那么“苦”也必然是副词,从而得出应该是“非常”之意。这样,学生对文本的错误理解得到了纠正。
因为中国传统思维有着形象性的特点,在逻辑上更接近辩证而不是分析,所运用的说理方式往往是通过直观浅显、生动形象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文言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具象化、形象化的意象表达。如《劝学》,除了少数地方直接说理,其余几乎是比喻。课文第一段连用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来论述学习的意义。荀子把学习的深奥道理寓于大量常见的、直观的事物中,使读者容易接受。这里就存在着,对于文中出现的各种比喻,并不是所指客体的实际状态,而是喻象表达所指。这些不断出现的比喻和学习程度的重要性是层层叠加的。只有深刻地理解这点,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荀子所表达的意思。
2.文本阅读
在平时的 语文学习 和语文考试中存在着阅读量大的问题,怎样提高阅读速度和精度,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呢?可以通过逻辑思维的锻炼来实现。因为任何一篇 文章 都是有着逻辑结构的,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能选入的阅读文章更是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在实际训练中,特别要注意那些如“根据上文可知……”或者“由文中得到的提示,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的问题。这种问题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只要顺着问题找到关键词、关键句,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对于一篇文章的结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顺着一个逻辑结构来表达,这个结构是文章的灵魂。作者的思想、表达的情感、告知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结构来展开的。在 文章阅读 时,要抓住具有连贯性的词句,因为思维过程也是使用语言的过程。具有指谓性和交际性的语言是由语词指号构成的体系,是语词指号和语词意义的统一体。通过一些关键词句及问题形成的概念来判断文字背后的表达,才能推理出作者的意图。如《说“木叶”》一文,从辨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等意象的渐进性改变来阐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作者的情感在这种暗示性中改变。只有把握住各个阶段凝缩的作者不同程度的感情,并将这种阶段性的文字表达为一个个概念。要明白这种概念是作者思路的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才能深刻理解全文,这种分析概念来推理文章的思考,是一种逻辑思维的锻炼。
2高中语文逻辑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文学感知能力的提升
文学的感知属于初步思维能力。一些学生学习语文,遇到较为深刻复杂的内容就会觉得读不懂,无法体会其美。看到一篇优美的文章,教师应教导学生懂得欣赏作品的美,具体方法便是教会学生首先从作品词句中领悟,由浅入深,透过 句子 的表层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深意。而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学生感受到的文学形象开始往往是十分模糊的,还不能用完美的语言表达、描述所感知的形象。教师应当用巧妙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感知描述、表达,将这种感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引导学生对文学深度思考。只有提高了这种文学感知能力,才能逐步实现对文学由简单到丰富的飞跃,学生才能真正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鉴赏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 发散思维 能力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指从多种角度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思维”。传统语文教学往往习惯从一个角度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这样教学往往忽略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培养。在这种固定思维培养下,学生的思维无法拓展开来。现在高考题中有很多涉及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考查,如阅读探究题,还有以新 材料 作文 形式考查的作文题等。这样的考试形式呼唤语文课堂应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思维能力,只有将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才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真正热情。因此,教师平常应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文学园地里尽情施展才华。
如何培养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课文学习中,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不必总以权威形式评价学生的观点与看法,应多从学生角度出发,肯定他们的想法,指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在合作探究中得出真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判断与指导、提升与评价。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阿Q形象分析,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作品中的人物,这样可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有的同学认为他自欺欺人,性格懦弱;有的认为他妄自尊大,健忘麻木;有的认为他愚昧,欺软怕硬,胆小,逆来顺受。以上这些看法不一定都是准确的,却能调动同学们深入研究课本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在学生对人物形象产生质疑的时候,及时予以引导,将讨论引向深入。由学生品评人物,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格局,让课堂成为“大家一起参与”的课堂,答案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在平常新材料作文训练中,我们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得出创新立意。这同样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培养,突破只从正面立意的思维习惯,反向立意同样能写出好文章,“反弹琵琶”同样能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只要他的观点是合乎材料本意的,教师就应当予以认同。突破只从其中一个人物形象入手的思维习惯,从多个人物形象入手,分别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立意。
3高中语文逻辑能力培养技巧
1.逻辑分析法
这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体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进而获得概念,形成判断,进行合乎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过程。在人类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概括地讲,它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
第一,确定思维方向,理解问题实质。如在以《我的父亲》为题作文时,就要搞清楚这类型文章的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整个文章中的地位;搞清楚未知因素是什么?现有资料情况如何(有多少可以利用?!能否满足要求?)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深入思考,都有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
第二,拟订解决问题计划。即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有用资料以达到问题的解决,制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如果不能直接找到有用资料与未知因素之间的联系,可采取迂回性战术,先探讨有助于解决主问题的一些辅助性问题。如思考:在以往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同类型或相类似的文章吗?这类型文章的具体写作步骤是什么?它能够有几种不同的写作方法?它们是如何运用典型材料来衬托鲜明个性的?对这些问题的逐个思考,将有助于制订和选择写作的最佳方案。第三,具体执行计划。即要尝试性地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既是具体地检查和验证每一个步骤,保证它们正确无误,又要回到原来的问题,检查解题的结果,弄清结论是否真正同问题切合,是否还可能派生出 其它 结果。至此,一个思维过程才算结束。
2.顺向求同法
顺向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循着课文内容的指向去思考。在语文学习中,循着课文内容的指向思考,并从正面考虑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同性。例如,学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分析课文第二大段内容时,根据课文描述的四次幻景的内容,从正面去思考,得出答案:一方面,表现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得到欢乐,得到亲人的爱抚;另一方面,说明在当时的社会里,小女孩不可能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和亲人的爱抚,因此,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是幻想而已,从而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让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样学习,为开展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4高中语文逻辑能力培养的技巧
重视思路教学,训练思维逻辑性
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思路教学”。他认为“一番话一篇文章,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从思维入手阅读文章是由思路的内涵决定的。“思路”即思维的脉络,形成文字便称之为“语脉”。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发展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因此,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可见,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1、分析语段的结构,把握语段的思路
分析语段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扣中心,以纲带目。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
凡属先摆观点然后分析论证,或者先摆情况后解释说明,或者先总说后分说之类的语段,第一层都划在始发句与后续句之间。与此相反,属于先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或先分述后 总结 之类的语段,第一层则划在终止句前面。如果是照应式语段,第一层则划在始发句后,第二层则划在终止句前。
(2)理思路,弄清结构。语段的结构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纵向结构,一是横向结构。弄清结构形式,语段的层次便基本明晰了。
(3)抓标志,分析结构。语段里常运用一些关联词语或关键词语表示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此外,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都是分析语段层次的突破口。
(4)抓句子语意间隙,分析结构。有些语段,既无关联词语,又无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就要认真研究各句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语意的疏密度。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便是最后一个层次;彼此语意关系最远,间隙最大,结合相对松散的,便是语段的第一个层次。
2、分析文章的意义段,把握文章的思路
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划分出意义段。有了这一步,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篇章的结构。怎样划分意义段呢?
(1)辨明文体,选准角度。划分层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内容上的归类合并。不同文体用以划分归类的标准不同,如 记叙文 体,可根据人或事的不同,根据时间、空间的变换来划分; 议论文 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来切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 说明文 体,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件发展顺序,或按事理逻辑(轻到重、简单到复杂)来划分。
而科技文一般属消息一类,其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后边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介绍它的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等。
(2)辨明重要的文句。文意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3)审辨标志性词语。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顺序词,B、关联词,C、指代词,D、范围词、E、类别词、F、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 同义词 或 近义词 语。
⑵ 语文中“逻辑顺序”和“空间顺序”的区别是什么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它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如建筑物等(例:《故宫博物院》)
逻辑顺序:按事物事例内在逻辑关系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有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一一说明介绍。如山川河流器物、观点概念技术等(例:《生物入侵者》)
(希望你能懂,这是我阅读作业上的分析,我个人认为这个很好理解)
⑶ 如题:语文中“逻辑顺序”和“空间顺序”的区别是什么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这是常见的说明顺序之一。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常用于写景作文。
⑷ 文章的特征除了文风、笔风、逻辑结构还有什么
怎么写好语文作文,写作特点与风格的培养很重要
语文作文是我们这一代人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及语言知识来与时代对话的,作文又是表现与剖析人的思想与社会现象本质的一种逻辑思维手段,是让人的主观意识与社会现象本质交轧的语言表达方式。那么,什么是我们的写作最高境界呢?就是我们看待社会现象、问题与其本质的深浅程度。写作是由点向面发展的,进而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实质,是对社会发生的形形色色间题本质的具体反映与分析。
写作文是自己的事,什么观点、看法、主张、认识、描绘、结论、阐述……,都应是讲你自己的话,这样你所作的文章就具有你自己的独到之处,就带有你的气味与风格。为什么鲁迅的文章一读便知是鲁讯的文章呢?并不是因为署名的原因,而是鲁迅的文章具有一种独家的风格。写文章最忌的是走别人的路,当你还不会走路时,由人领着走不是坏事,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走路的本领,去认识什么是路,去总结走路的经验,并且还要培养一种勇敢的精神,敢于走别人没有走的路。写文章也是如此。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培养与训练。
1.培养与训练自己独特的风格
所谓“独特风格”,就是在写作文时按照题目所规定的写作格式,并走全三个踩分点,又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文字风格。如,语言的幽默性、含蓄性、俏妙、乖巧、细腻等都是风格。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性格、个性、写作习惯等。坚持用一种,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
2.写作时要注意写作的观点
在写作时,一定要有明确写作目的与观点。反对什么、支持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都要单刀直人的写,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而我们写文章的观点却是在踩分点③上(关于踩分点的间题,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再讲),又是作文的主题。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这一观点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次作文的成败问题。因此同学们在平时和练习作文时一定要把写作观点问题当做重点来认真、全面地培养掌握。
这里提醒大家,写作观点就是要使你的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强烈的时代感,不能脱离你生活的环境与社会现实。不能今天的人讲前天的话,要使文章的内容现实性强才行。
3.写作要有"重点性”的问题
写作要层次分明,写作要文笔利落、语言流畅。写作时要有重点,重点即文章的主体,即写作的着墨之处。按记叙文讲,其重点是踩分点①和踩分点③,议论文则是踩分点②与踩分点③上,说明文是踩分点②和③上。重点即要点,但不一定言语多,着墨重就是重点,关键看是否抓住要害与关键,语言要利落准确,逻辑性要强,哲理性要强,概括与总结性要强。
知识是唯一能使我们变得聪明又能帮助我们深刻认识世界的最有效的工具,作文就是我们运用系统、全面的语言知识来进行语言逻辑思维特殊形式的具体反映。
4.同学们在写作文时易发生错误的问题
①忌写景过分的细腻,同学们误认为景物的描写越多越好,大借使用修辞中的夸张,拟人,造成写记叙文变成了写景物的抒情散文了。
②易出现只写踩分点①,忽略了踩分点②与踩分点③的存在与重要性。
③有的人善用成语,但忌成语堆砌,修饰过长;或首尾的照应不当,造成矛盾。
④写文章不能只有点而没有面,要点面结合,由点带面的发展,使点与面浑然如一。
⑤时代感一定要强,切忌今天的人说几十年前的话。
⑥文章一定要注意时代色彩的体现,没有政治色彩的文章就没有生命。
⑦文章写作手法的运用一定要准确,恰到好处。
⑧注意文章写作时语言使用的生动性、形象性、逻辑,语言修辞一定要准确,切忌胡言乱语。
⑨注意文章结尾的时机及使用的语法一定要概括性强,哲理性强,总结性强。
⑩注惫写作时机的火候,不失良机,不能勉强。
有关踩分点与分论点满分作文的精萃,这方面的知识与概念在后面专题讲解。
⑸ 语文逻辑关系有哪些
谈谈语法和逻辑的关系
语法是关于语文结构规律的科学,它是研究词的变化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的;逻辑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研究概念、半段、推理这些思维形式以及正确运用这些思维形式所必须遵循的规律的。语法和逻辑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语法和逻辑关系密切,一般地讲,语法要服从逻辑;(二)语法和逻辑又不是同一件东西。
为什么说语法和逻辑关系密切呢?
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同思维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人们的思维活动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表现者,思维是被表现者。讲语言规律的语法和讲思维规律的逻辑,必然也是相联系的。具体地说,语法中的词是和逻辑中的概念相联系的,概念通过词表达出来;语法中的句子是和逻辑中的判断、推理相联系的,判断、推理通过句子表达出来。例如,“黑板”在语法中是一个词,在逻辑中是一个概念;“他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在语法中是一个单句,在逻辑中是一个判断;“我是共青团员,应在学习和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语法中是一个复句,在逻辑中是一个(省略了大前提的)推理。再看下面例子:
1、 五月的富阳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季节。
2、 谁也不能否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的。
3、 我决心在短期内改变自己的写作水平。
例1的主要句子成分子是“.…..富阳是……季节”。“富阳”怎么会成了“季节”?语
法上,这就是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逻辑上,就是违背了“判断要恰当”的原则。例2的“不能”和“否认”都表示否定,双重否定就是肯定,但是后面又加了一个否定词“不”,句子表达的意思恰好与原意相反。这是逻辑上研究的肯定判断、否定判断,也是语法上研究的肯定句、否定句的问题。例3“改变……写作水平”是不通的,应把“改变”改为“提高”才对,语法上这时动宾搭配不当;逻辑上,是由于对“改变”这个词的概念没有理解清楚,违反了“概念要明确”的原则。以上例子说明,语法和逻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确的语法形式,要有正确的逻辑意义作基础。一个句子要做到不违背逻辑的基本要求,才能算是通的。尽管一个句子没有违背语法规则,但要是它不合逻辑,那么这个句子还是不通。看下面例句:
4、我们一定要学好外语和英语。
5、前一阶段,由于我重视了数理化,因而忽视了语文。
6、一个人如果骄傲就要落后,某同学最近落后了,说明他骄傲。
这样的句子,从语法上看似乎也是通的,但我们又不承认它们是正确的句子。为什么呢?因为:例4种
的“外语”是一个大概念,“英语”是包含在这个大概念中的小概念,不能把这两者并列在一起。例5、例6都是违背了逻辑推理中的规则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因此,这些都是病句。所以说,语法离不开逻辑,语法要服从逻辑。
为什么说语法和逻辑又不是同一件东西呢?
因为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相互交际的工具,它只是思维的外壳。思维规律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是有民族性的,作为语言规律的语法当然也就具有民族性。因此,语法和逻辑之间除了有密切联系的一面,还表现为不同的一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第一,相同的逻辑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这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不待说了(比如汉语的“我读书”、英语的“I read book”和德语的“Ich lese Buch”),在同一种语言里也是极其常见的。例如,“我们打败了敌人”、“敌人被我们打败了”、“我们把敌人打败了”。这三个不同的句子所表达的逻辑意义是相同的,只是语法形式不同。汉语中大量的同义词就属于这种情况,如“妈妈”、“母亲”、“娘”等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完全一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少数语言现象表面上看好像不符合逻辑,可是在语言中却约定俗成,在实际运用中又不会产生误解,那么,语法就得承认它。比如:
7、真可惜,5号那个球场点儿没投中。
8、人人动手,打扫卫生。
9、除非你去,我才去。
类似例7的句子还有“教室里好不热闹”、“我好不容易学会骑自行车”等。这些句子用逻辑来衡量是不通的,但在汉语中已成为习惯用法,因此我们也不说它们是病句。例8“打扫”是谓语,“卫生”是宾语,怎么能把“卫生”打扫掉了?类似的例子还有“恢复疲劳”、“救火”等,这些也已成为语言社会公认的习惯用语,人们在交际说话中不会产生误解,就不必再用逻辑去死抠。例9也有人说是不通的,他们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你去,我才去”、或“非你去,我才去”(两句都是“你不去,我才去”的意思)。“除”和“非”都是排除的意思,现在两个否定词并用,两负等于一正,不是就不排除了吗?这些事例都说明,根据逻辑意义去解释语言社会中某些约定俗成的习惯语是不必要的,也是徒劳的。语言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反映语言规律的语法也不应该只是呆板的一个或几个格式,汉语中像以上这样的同义异形格式是很多的。
第二,相同的语法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逻辑意义。先看下面例句:
10、这是社会发展不可改变的逻辑。
11、写文章要讲逻辑。
12、中学生要学点逻辑。
同时“逻辑”这个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
表现的是不同的意义。上例10是指“客观规律”,例11指“思维规律”,例12指“逻辑”这么学科。它还可以是指“理论”、“观点”等,如“这是荒谬绝伦的逻辑”。同一个句子也可表达不同的判断,例如“我想去活动活动”这句话,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就表达不同的意义。既可指“想去参加体育活动”,也可指“想出去走走”,还可指“想托托人情、拉拉关系”等意思。
第三,有些语法形式并不表示逻辑意义。如语言中的虚词就不表达概念。句子当中,疑问句、祈使句不表示判断;叙述或说明性的复句、句群一般也不表示推理。例如:
1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4、祝你成功!
15、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妈妈一定好了吧?她爸爸也一定早回家了,因为现在我们大家都好了。(冰心《小橘灯》)
例13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没有作出直接判断。例14只是表达了一种愿望,也不表示判断。例15是一个句群,但并不是一个推理,因为它不具备推理的逻辑特性。
以上所述足够让我们认识到,语法中的词语、句子、句群,和逻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它们之间尽管有密切的联系,但不是一一对应的。语法和逻辑关系密切,但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两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逻辑是思维的内部规律,不受语法的约束;语法是语言的内部规律,不受逻辑的决定。它们之间虽然可以相互影响,但各有各的特点,不能混为一谈。也正因为如此,语法和逻辑才成为不同的独立的科学,语法是语法,逻辑是逻辑。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认为学了逻辑就不要学语法,学了语法也不要学逻辑了
⑹ 能否讲下语文中的形式逻辑谢谢!
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客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从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它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以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为核心,用一系列规则、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
形式逻辑这个词是有多种含义的,有的专指传统逻辑(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和传统归纳逻辑),有的专指演绎逻辑(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和现代演绎逻辑),有的则专指现代数理逻辑。还有一种是政治性产物,是政治决定理论的恶果,是为了与辩证逻辑这种政治决定的逻辑相区分。这种意义的形式逻辑常常被污蔑为形而上学、低等逻辑,而辩证逻辑自然是科学的逻辑、高等逻辑。这种意义上的形式逻辑其实就是现今通常所说的逻辑学,这种意义上的形式逻辑正好没有承认辩证逻辑是逻辑学,而只认为其是一种哲学。
20世纪30至40年代,苏联曾把形式逻辑当作形而上学来批判,并把辩证法当作惟一科学的逻辑。讲辩证法一定要批判形式逻辑。在此影响下,当时中国也有人“宣判”了形式逻辑的“死刑”。不过在1949年前这种全盘否定形式逻辑的思潮在中国还不属主流思想。1949年到1950年间这种思潮也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1950年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发表后,中国才为形式逻辑“平反”。然而“平反”并不彻底,跟苏联一样,形式逻辑仍带有“初等逻辑”的帽子,而“高等逻辑”自然非辩证法或辩证逻辑莫属。否定、贬低形式逻辑不仅阻碍了逻辑科学的发展,而且造成诡辩盛行的恶果。黑格尔曾十分轻蔑地评论过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设想。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冒出来的数理逻辑(第一个数理逻辑系统是费雷格于1879年提出的),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视为帝国主义时代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伪科学。
1961年代才开始突破苏联50至60年代逻辑教材的某些框框,清除了苏联教材散布的种种常识性错误。
黑格尔的大小逻辑讲的是哲学,不讨论从形式上讲有什么样的前提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这样的推理形式方面的问题。
其实,在现今的非经典演绎逻辑中确实有一支是与辩证逻辑有很多相似之处的,这种逻辑就是次协调逻辑(又常称为费协调逻辑、亚相容逻辑,也有人称之谓悖论逻辑、辩证逻辑)。这种逻辑承认经典演绎逻辑中的“矛盾律”并不普遍有效,试图将“矛盾”封装起来,不让其危害整个系统。
许多认同黑格尔辩证逻辑的人也是因为看到了现代经典逻辑中的悖论问题,而企望黑格尔的辩证逻辑能解决这个问题。但事实上,类似的方法已经有了,这就是次协调逻辑。然而,次协调逻辑是隶属于现代非经典演绎逻辑的,如果次协调逻辑真是辩证逻辑的话,那么这种辩证逻辑属于现代非经典演绎逻辑的一支,而不是独立于其外。不过,次协调逻辑尽管与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区别,并不能简单的说它是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的作用主要有一下两点:
一、形式逻辑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辅助工具;
二、形式逻辑是论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思维领域里的特殊规律(逻辑基本规律)有两类:形式逻辑规律和辩证逻辑规律,这两类逻辑规律,反映了人们在认识物质世界规律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与认识的初级阶段相适应的主要是形式逻辑规律;与认识的高级阶段相适应的主要是辩证逻辑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不同于其他个别的规律,它是各种思维结构形式的共同规律,是人类经过千百万次的实践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的规律。这些规律支配着个别的思维结构形式。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认识的初级阶段上出现的基本规律,其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
⑺ 私人会客厅——高中作文底层逻辑语文老师吕老师(学员收获)
01
在第九期的会客厅里,吕老师介绍了:
*语文考纲转向对思维审美文化的考察,对语文的本质属性的考察。
*语文的底层逻辑包括两个方面,语和文,即语言和文学,要求学生既要能掌握遣词造句,又善于展现自己、表达自我。
*想要学好语文,吕老师介绍了四个意识、三种方法、两种意识、一个情怀。我的理解就是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好语文的基石,树根扎好,树梢随便摇晃。
*优势是向内找,成长是向外走。向内探多深,向外就能走多远。---《优势成长》
*作为家长,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用梦想去搭建起孩子的高自尊、高价值感,为孩子茁壮成长、追求卓越铺路搭桥。
*作为家长,要学会放下。放下才能看见,去看见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孩子。
02
一、 新考纲,新课标的变化。第一从积累感受思考应用的知识型考察,逐步转化成为思维审美文化这方面的能力的一个考察。2003年还把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来考察,2017年转变为考察语文的一些本质属性即对语言和文学考查。第二语文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就是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语言是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主要的考题就体现在遣词造句上。文主要是用来展现自己的表达自我的。这一块儿产生的考题就是为什么要表达,怎样表达,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第三点的变化就是这个从泛泛到具体。2003年的考纲考试方向非常的笼统,2017年就变得特别的具体。从考题上的变化来看,就是真正在考语文,考语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二、 语文考试底层逻辑能力的四种意识。语境意识、文体意识、资源意识、结构意识。
三、 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帝国。三种方法:知识、图像、情感。两种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一种情怀:家国情怀。
四、 什么是写作的支撑点。写作是靠有思考的阅读去支撑,作文的功夫在阅读里。写好写不不好要看你的认知水平,认知高度就是文章高度。然后就是语言是否优美,书写是否漂亮?所以,只有把阅读做扎实,才有好的思想理念和好的文笔。
五、 缓解孩子压力的最好方法是家长放下,放下分数、放下架子、放下期待。
六、 金句:
1、 优势向内找,成长向外走。向内探多深,向外走多远。
2、 一无所有就是我奋斗的理由。
3、 看书最重要的是思考。
4、 与孩子共成长。
03
分享一点自己的课后小心得
1吕老师用“两个孩子是我的老师”以实际行动诠释 我们和孩子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和态度
2意识 多听,多看,多想,多感受
理科 打造技术和知识
文科 开拓视野,增加胸怀
3培养丰富细腻的情感
有的孩子仅仅看到了 一棵树
有的孩子看到了绿色,生机和活力
有的孩子看到了四季的变化,生命的轮回
深度不一样
4情怀
什么是爱国,疫情期间,与其说天佑中华,不如说科技强国,只有学好知识,学好技术,才能强国。你的作业,习题里不仅仅藏着个人的未来,还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
5男同学要有 胸怀,
女同学要有 情怀
6有多少时间阅读不重要,关键是有多少时间去思考,阅读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深度的思考
7一个家庭不能只要求孩子成长,父母除了上班就看手机,十几年却只让孩子成长太不现实,要努力和孩子共同成长,甚至速度要超过他,才能引领他
8如何爱孩子~~兴趣引导,多关注孩子的小心思,小想法,不越位,用梦想搭建孩子的高自尊,高价值感,追求卓越的未来
9成功没有捷径~~老师的知识怎么拿走,去用,去实践,有智慧,有思维的多做题,多干活。成功就是从无数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非常感谢盛典平台及老师的分享,收获满满
04
今天聆听了吕老师的授课,感觉像是在享受一顿思维的盛宴,和吕老师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是没有想到吕老师已经收获了如此多的鲜花和荣誉后,还能坚持每天四点钟起床学习,每天坚持上下班及接送孩子的途中听课,每天坚持高质量的陪伴幼儿,以及多次到外地市自费求学的自我提高和提升的经历。看到吕老师如此辉煌的工作业绩,如此和谐的亲子关系,如此丰盈的人生认识,令我想起了一句话,每个令人羡慕的成功背后,都是高度自律的结果。吕老师做到了,儿女耳濡目染也做到了,她的学生潜移默化也做到了,我想这就是一名师者的成功吧,传道授业解惑。在课堂上没有位高权重,在家庭中没有居高临下,在传授学生高考技巧及语文知识的同时,厚重了一代代人的胸怀和家国天下。为这样的好老师点赞,为聆听了盛典课程感谢。愿我们每个人都心有梦想,在人生这部答卷中精彩书写,挥洒自如。今天聆听了吕老师的授课,感觉像是在享受一顿思维的盛宴,和吕老师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是没有想到吕老师已经收获了如此多的鲜花和荣誉后,还能坚持每天四点钟起床学习,每天坚持上下班及接送孩子的途中听课,每天坚持高质量的陪伴幼儿,以及多次到外地市自费求学的自我提高和提升的经历。看到吕老师如此辉煌的工作业绩,如此和谐的亲子关系,如此丰盈的人生认识,令我想起了一句话,每个令人羡慕的成功背后,都是高度自律的结果。吕老师做到了,儿女耳濡目染也做到了,她的学生潜移默化也做到了,我想这就是一名师者的成功吧,传道授业解惑。在课堂上没有位高权重,在家庭中没有居高临下,在传授学生高考技巧及语文知识的同时,厚重了一代代人的胸怀和家国天下。为这样的好老师点赞,为聆听了盛典课程感谢。愿我们每个人都心有梦想,在人生这部答卷中精彩书写,挥洒自如。\
05
董亚平盛典会客厅第9期学习体会:
1.首先感谢吕老师的分享,虽然老师讲的是高考语文的写作,对于家有小学生的家长来说,貌似还很远,但整堂课听下来,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难以紧跟老师的思维。这也让我看到我的不足,不能到了关键时刻再去努力,要把功夫放到平时的阅读理解
2.作为家长,要和孩子共同成长,甚至学习的速度要超过他,才能引领孩子,做到亦师亦友
3.吕老师不但自己用于碎片化时间听书学习,还要对孩子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并自律的整理笔记,把所学的知识去思考运用的生活中
4.作为家长不仅仅要关注的孩子的学习,还要做好后勤工作,不要越位,做好心理调适很重要,搭建孩子的自信,获得成功
5.而且吕老师的思维导图也做的很精美,做为盛典会客厅的小伙伴福利,还能添加吕老师的微信,作为课下学习,真的很荣幸
再次感谢吕老师的大爱分享,感谢盛典学习圈
06:
李薇:《盛典会客厅09期吕老师分享》收获
一:即使家长又是老师,能够很好的协调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一人两种角色的转换。
二:根据一线教学的多年经验,总结出的语文教学方法。能开拓你的视野,思维,见识,爱国精神。
三:成功没有捷径,所有的人都要付出很多。家长要懂得放下,避免给孩子产生其他的影响。
四:了解国家对教育部的一些制度。面对高考这样的关键时刻,做好心里有底。
五:家长多学习一些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节约时间。关注孩子的内心情绪等各方面的成长。
⑻ 语文阅读课的基本逻辑
语文阅读课是语文的常见课型。阅读课,不同教师,教法不同。不同课文,教法有别。
这就让一些老师无所适从:阅读课到底有没有一个稳定的教法呢?答案是有。
只要你细心比较不同老师讲课,就会发现语文课有大致一样的环节。比如导入---指明目标-----初步感知-----分析细读-----总结深化----练习作业。
如果是记叙文教学,其环节往往是:导入---作者简介---初读疏通课文----细读梳理线索顺序把握结构---领悟主旨中心---品读重点---总结---作业练习。
如何是诗歌教学,其环节往往也是:导入---作者和写作背景---初读疏通感知---细读细品感知意象体会情感----总结-----作业练习。
如果是议论文教学,其环节往往是:导入---作者及背景----初读疏通----细读把握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品读语言的严密----总结----练习作业。
如果是戏剧教学,其环节往往是:导入---作者及背景—初读感知---细读把握矛盾、人物语言和形象等---总结----作业练习。
如果是小说教学,其环节往往是:导入----作者及背景---初读感知---细读把握情节环境和人物----主题---品读重点语段----总结----作业练习
不难看出其环节大体一样:作者和背景简介---初读感知疏通全文形成初步认识----细读把握深层内容---总结布置作业。
可见无论什么文体,阅读的基本逻辑规律一致:初读形成初步认识----细读深入把握文本内容-----总结形成总体认识。
再者,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能以讲解代替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每一个环节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要形成师生互动。
所以只要遵循由浅入深的顺序,搞好师生互动,把文本理解好领会好,就是好的语文课
⑼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逻辑”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缺失,不是一个数学系的学生的课表中没有诗歌鉴赏,或一个中文系的学生不知热力学定律如何,而是缺乏阅读、写作和逻辑。”
幸得推荐,在“今日头条”中读到《中国教育最大的缺失:阅读、写作和逻辑》一文。我曾说过,作为教师,阅读不经意间就自带了几分学科特性:
“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在于重视文采胜于理据。语文老师当然应该引导学生欣赏文字的美感,但除了抒情和审美,学生更应该掌握如何应用文章求知、思考和论辩。”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深感语文教学中逻辑训练的缺失。
一、文章结构的“逻辑”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阅读教学变得一味求“新”求“异”而罔顾篇章结构行文思路等,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赛课,老师拎出一个所谓的关键词或一个关键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四处寻找相关信息。结果是,最先起来发言的学生可能是从文末找出的信息,然后才是从开头找出来的……在一群学生七嘴八舌的热闹发言中,一篇完整有序的文章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作者总是要通过一些材料来表达某个意思。材料如何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是有讲究的,而这先后之中就包含着“逻辑”的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切不可将之抹杀了。
古人写诗尚且追求起承转合,所以而今读起来也才能探寻其义。一篇长长的文章岂能没有内在的思路,没有外在的结构?抒情也好,说理也罢,总是会根据表达的需要把各种材料按照一定顺序组织起来的。
例如巴金的《小狗包弟》,先写一个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再写“我(们)”和小狗包弟的故事;接着写“我”的园子里的景象,睹物思人,想到自己的妻子萧珊;最后写自己的“熬煎”以及向包弟的“歉意”。这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安排的好处?学生写回忆性的文章可以向这篇文章学到什么?
二、语言中的“逻辑”
如果说篇章结构是“大”的逻辑,那么语言表达则是“小”的逻辑。数理化中的逻辑大多靠专业符号来表达,如化学方程式,数学、物理的公式等;而语文的逻辑则靠语言文字来表达。“字词构成句子,句子又构成一个更大、更完整的连贯论述”。
杜威先生在讲到“思考”时说:
“想到一件事物预示或显示出另一件事物,从而考虑一件事物能在多大程度上被视为对另一事物的信念的根据,这一功能就是动脑筋思索或思考的中心功能。在这里与‘预示’或‘显示’的意思相同的动词还包括指明、指出、表示、表明、象征、暗示、提示等等。当说到由一个原则或原理联想到对另一个原则或原理的信念,还常用implies(意味着)一词。”
杜威先生提出的那些词,也就是逻辑思维如何用语言来准确地表达。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民族语教学”(钱梦龙语)。所以,真诚地触摸语言文字本身,从语言文字的逻辑中去品味,去体会,去感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着重于体会文字的美,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而事实上学生却难以体会到或者断章取义而误解,更不用说自己如何去表达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语言文字中的逻辑:词与词的关系,句与句的关系,这些关系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仍然以《小狗包弟》为例:文章开头第一段写一个艺术家和一只狗的故事,作者是如何将这个故事与“我”和小狗包弟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段开头就写“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了我曾经养的那条小狗 ”。由“听”到“想”,由“这个故事”想到“那条小狗”,思维的逻辑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又”和“想起”组合,表明这种想念并非一次,而是多次,是经常,足见此事给作者留下的记忆之深。
再如“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床上,倒是我的幸运……”这句在前文《问题,让阅读走向纵深》中已提到。对“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此句的理解,学生思考出来的结论是:该句其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我”比作了包弟,两者的相似点在于都被“解剖”了,不同的是包弟的肉体被手术刀解剖,而“我”则是内心被折磨。这样的理解看起来是不是很深刻很完美?如果我们注意到了这句话隐含的“逻辑”,就会发现这看似深刻完美的理解其实是一种误解,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误解。几年前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在运用比喻的时候,如果这个比喻会产生多义,而又不是作者想要的“多义”,则会在比喻之后作一说明,如“他像猴子一样,鬼精鬼精的”“他像猴子一样,精瘦精瘦的”。回过头来再看“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床上,倒是我的幸运……”这句话,后边的“没有死在解剖床上”就是对前句的说明:“我”还活着,但也差点“死”了,差点死在哪里呢?
又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你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这种“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这样的表达有怎样的逻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阅读教学,不仅是接受思想的启迪(这个政治课完全可以实现),更是民族语言的教育。学校教育有关语言的问题,主要是如何“使语言由原来作为交际的社会工具,逐步变成有意识地传播知识、帮助思维的工具”。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我们做得都很好;而作为工具学科却越来越被忽视。仅鼓励学生自发语言的流畅,而不是使之成为一个把语言变成思维反应的得力工具,是比较容易的。问题的困难在于如何把处理“日常事务”的习惯转化成为表达“精确概念”习惯。这就有赖于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合乎“逻辑”地去阅读文本,从文本中去吸取精华:
(1)积累丰富的词汇,如表“悲”的情感的词:“悲伤”“悲痛”“悲哀”“哀伤”“哀痛”等;
(2)学会如何精确地表达词汇的意义;
(3)学习清楚连贯地表达。
阅读教学,反过来又会促进写作教学。如此阅读,学生杂乱无章、不知所云的表达也会慢慢地得以改善。
⑽ 语文说明文中的12种逻辑顺序,将十二种分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按人们人们认知顺序的这两类,并将这十二种举例
第一大类:反映事物内部联系的
(一)由抽象到具体的顺序。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作者先总述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继而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建筑特征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这种由抽象到具体的说明顺序,能使读者由浅入深、由总貌到具体地了解中国石拱桥。
(二)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果溯因)的顺序。《万紫千红的花》一开头就从说明花色产生的原因入手,再进一步说明花色发生变化的原因。一二两部分先谈本色,再谈变色,由果溯因。第三部分先统计花的颜色和种类,指出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最多,进而引出第四部分花色与昆虫的相互选择,也是由果溯因。
(三)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如《苏州园林》一文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紧扣第二自然段的四个“讲究”,介绍了苏州园林设计和建造方面的主要特点,而第七至第九自然段则说明不大被人注意的角落及细部的特点。按照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文章不仅眉目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而且重点突出。
(四)由此及彼的顺序。如《蜘蛛》一文,由蜘蛛本身进而说到蛛丝的实用价值,由常见的结网蜘蛛说到较少见的不结网的蜘蛛,这样由此及彼,突出了说明内容的全面性,也使读者意识到观察研究蜘蛛是为了使之服务于人类。
第二大类;反映人们认知规律的
(五)由浅入深的顺序。《向沙漠进军》一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行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从抵御、进攻到利用着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最后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前途。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们的认识规律来进行说明。
(六)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气候的威力》一文首先提出南极气候的具大威力,然后指出南极气候有如此巨大威力的原因,最后指出南极“还储存着足以使大部分人类陷入灭顶之灾抒情‘武器’!”提醒人们去战胜它,征服它。作者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层层递进的说明。《秃鹰之死》开头以臭名昭着的“洛杉矶烟雾”杀死秃鹰的事件,引出了“光化学烟雾”、废气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由现象到本质进行了逐层说明。
(七)由表及里的顺序。如《蜘蛛》这篇科学小品,作者围绕说明的中心,由蜘蛛的生活习性、形态说到蜘蛛吐丝结网的生理机制。这种由表及里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观察习惯,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
(八)由特殊到一般(或由特殊到一般)的顺序。从一般到特殊的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食物从何处来》由一粒种子长成参天的大树,一颗鱼卵变成千斤的大鱼需要很多的有机物质,说到一切生物都离不形式食物,这又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顺序。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一篇说明文中采用的说明顺序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交错的。
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时,按由抽象到具体的顺序,在具体说明赵州桥的特点时是按特点的大小的顺序,在说明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辉煌成就时是按由主到次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