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 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说明》明确指出:“工具性,指 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日常交际的工具,学习各门功课、获取新知和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的最基本的工具。”“思想性指语言文字总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总是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的。”还 强调“工具性和思想性都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缺一不可的。”
(一)注意“语言”与“语文学科”概念的混淆
语文学科的相应科学是语言学。内容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的根本属性必然要为语言的性 质所制约,但二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以“表达心理的符号系统”的形式存在。
语文学科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学校课程是实现教育的手段。
语言和语文学科都具有工具性,但这“工具性”的内涵也不是等同的。语言的工具性指的是它 的社会功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因此,不能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学习语言文字。 “语文学科”与“语言”概念的混淆,会导致只强调语言文字形式方面的'练习,忽视能力培养 、智力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语文的教育功能会被大大削弱,而且学生的语言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
(二)注意“人文学科”与“线性学科”概念的混淆
语文属人文学科,数学属线性学科。小学语文学科与线性学科既有同一性,又有特殊性。它的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语言文字训练。
(三)注意“语言”与“思维”概念的对立
心理学告诉我们,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二者的同一性。但他们仍有区别。主要在于“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 “思维是认识 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应同步进行。
一些优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贯彻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感知课文语言,并进行思维加工;注意训练梯度的合理性,寓思维程序于训练之中;注意思维的训练层次,在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的基础上,理解“怎样写的”,“为什么而写”;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注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相机指导,点拨思路;注意结合语言训练,渗透规律,晓以学法,使学生领会课文是怎样读懂学会的;注意技能迁移,促进能力的形成;注意评价学生练习效果时,不仅评判正误,点拨思路,还从速度、深度、有无创见等方面加以肯定。这些做法,有利于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体现了对学科属性的透彻理解。
❷ 简述语文学科的性质
首先,我们从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上看。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是什么呢?用韦志成教授的话就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具备熟练的语文交际能力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即民族文化。”(《现代阅读教学论》)这里的语文素质,一言以概之,即语言素质。在中小学学生所学的学科中,惟有语文学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当作根本任务和目的。对此,韦志成教授在其《教学语言论》一书中还有更明确的阐述。“语文学科是一门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情达意,达到掌握语文这门工具之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质:以语文教科书为书面目标语言为范例,以教师教学语言为口头目标语言为榜样,以学生的语言训练为主线,以联系生活之用语言为根本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语文素质的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运用语言交际的需要。”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立足点,而且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归属。
其次,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来看。“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材料是母语文字语言及母语文字语言构造的文章。”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一般性文章,都以语言为表现手段和表达形式,不过风格各异而已。区培民先生把这种区别进行了辨析。他在《语文教师课堂行为系统论析》一书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教材文本语言基本分属两类:一类是逻辑语言,一类是艺术语言,它们分别位于日常语言的两侧。前者构成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主要语言,后者则是记叙文:小说、文艺性散文及诗歌的通行语言,在报告文学、杂文、剧本中,艺术语言亦占较大比例。”可见,语言是构成语文教材的基本材料。之所以在语文教材中选文不同,主要是要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风格。这一点,就把语文学科与政治、历史、地理等区分开来。
第三,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来看,语言性也体现得十分明显。“言语—语言—言语”的模式,是古今中外人们学习母语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道出了人类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人类学习母语,都是从模仿他人的言语行为、言语作品开始,入学后逐渐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规则,最终用于自己的言语行为——听、说、读、写之中。这里不愿辨析“言语”和“语言”的区别,只想说明,语言学习始终贯穿于人们学习母语的整个过程。从另一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从语言到学习课文内容,再到领会课文思想的过程。课文是语言的集合体,语文学科应以语言教学为核心。因为在内容、思想、语言这些矛盾中,语言的学习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语言的学习,学习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思想显然都是空虚的东西。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里顺便提一下。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也是这样一种关系。
最后,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教学的艺术。为此,人们都十分重视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和课堂语言的训练和提高。这也说明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质。为此,区培民先生曾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就语文课程人文目标的达成而言,在师生共同面对的文本面前,如何把生机勃勃的意义从‘死’的文字中‘活化’出来感受、体认其中的人文内蕴、精神气息,便成为师生的共同课题。而精神资源的非传习性则使教师被赋予了‘活化’的主导者的角色使命:‘教师要在这些具有文化意义的世界里通过自身的语言的表述进行再创造’,‘将文字还原为言说,将死的文字转化为活的语言’,这一言语行为‘并不是仅仅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文字而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从语言(文字)到语言(口说),而是透过文字去看思想后重新形成言说’,从而衍化出源于文本内容异于文本文字的语言,通过‘活化’的言语行为,消除文本精神与学生情感的疏离,沟通文本与学生二者的精神空间。”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教师“活化”的语言,怎么能够“消除”“疏离”、“沟通”“精神空间”。事实上,是语言把教师与学生连在了一起,是语言把教材与学生连在了一起,是语言把文本与学生主体世界的对元文本的“意义转换”连在了一起。没有语言,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数、理、化的学习显然不具备语文学科这种语言的性质。从这点也能看出语言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之一。
关于“人文性”,在性质的纷争中,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不过多数人还是混淆了语文教育和语文学科的关系,因此谈的较多的是语文教育的性质。如李震在《一场重要的争论》一文中就曾这样指出:“语文教育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❸ 跪求论文提示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我县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已经顺利地进入了第四个年头,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但从我们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调研活动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很有必要用教育专家崔峦的四个观点来指导我们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使我们在课改的继续行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推动我县小学语文课改工作健康发展。
一、准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正确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
语言,“文”指书面语言),是语文科的专责。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因此,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守土有责”,要警惕内容庞杂、形式翻新、喧宾夺主、淡化本体的现象。
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处理好学习语文与学习做人的关系
“语文素养”体现了对培养对象在语文方面的要求。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与“三维目标”是一致的。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对应知识、能力目标;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对应过程、方法目标;
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对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语文素养是上述诸方面的融合。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
成与发展。
语文课程既要求教师要教学生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既要学习做人,又要学习语文。
一学习做人
主要强调三点:一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对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25册巨着《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精彩的提炼”,写就了一本书:《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该书告诉我们,现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二是践行“为大众服务”这一做人的基本准则。当今在青少年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过分自我。独生子女享受“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加上受社会上个人中心思想的侵蚀,目中无人,不懂得关爱他人,为别人着想。那种在“课改”中以体现人文性为名,片面强调张扬个性、发展个性,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语文课程要培植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培养有公德、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人。三是要培养能吃苦、耐挫折的能力。人的一生困难、挫折远远多于成功、快乐,要能吃苦、耐挫折。在学习上既要寓学于乐,又要提倡刻苦。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是高层次的“愉快教育”。
二习得方法,培养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学习语文时,反复强调两点:“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
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习得学习方法,才能逐渐学会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才能适应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语文学习方法主要指: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精读、略读、浏览的一般方法;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法;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即善于识字,善于阅读,善于习作。
我国古人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熟读精思,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博览多闻;知行结合,躬身实践。叶圣陶、吕淑湘等语文教育家也有许多真知灼见。这些见解先于“课改”提出,又完全符合“课改”的精神。我们要善于梳理,为我所用。
语文能力主要包括:独立识字能力;较熟练、规范的写字能力;以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为标志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应用文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语文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渐生成的。
此外,还要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思维,特别是培养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国学大师梁启超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
学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这是重要的语文学习目标。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笔、常积累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
其中,最要紧的是读书看报的习惯。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也是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的语文作业,多是抄默字词,进行枯燥的单项练习。发达国家的语文作业,最重要的一项是读书。低年级学生每天家庭作业是阅读30分钟。起初是家长读学生听,接下来是家长、学生一起读,而后是学生独立阅读。《课标》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有条件的地方,要突破这一阅读量;条件不够或尚无条件的地方,要千方百计达到这个阅读量,达到乃至超过150万字的阅读量,必将极大地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强壮精神,为学生日后学习与发展积蓄了后劲。
总而言之,小学生从语文课程中要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学习做人好比握好方向盘,有了浓厚兴趣、良好习惯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学习方法、语文能力就犹如高超的驾驶技术,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会使学生如虎添翼。这几方面合在一起,便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三、强化“导学”功能,正确处理好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教师讲得太细、问得过多的弊端。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靠基础教育,靠各门课程齐抓共管。
当今世界已进入学习化社会,任何课程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
基于上述三点,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行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学习的理论上,我国并不落后。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叶圣陶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可以说,中国是最先倡导启发式,最先主张自主学习的。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长期推行应试教育,教学不得不几乎完全采取
师生传承的教学方式。
课改以来,教学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在教学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由于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教学中也出现了自主异化为自流,合作学习变成自由活动的苗头。这不是课改期望中的自主学习,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教”的方式决定“学”的方式。因此,在转变学习方式上,教师起着关键的导航、定向的作用。
首先,要坚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主人才能主动,才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次,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诸如,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良好氛围,保证学习时间,尊重个体差异。
再次,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自主是基础、是前提、是重点,没有充分地自主学习——自己识字、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己投身于各项语文实践活动,合作、探究则无从谈起。因此,培养自学能力是关键。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每个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尽自己的所能去感悟、去理解,能读懂的就读懂,读不懂的再向别人请教。这是阅读教学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课文还没怎么读,就开始分析,甚至就进行合作学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初读课文阶段,而且在整个阅读教学中,要激励人人投入、个个实践,使每个人都学有所得。
第四,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关键的、也是最见功力的是怎样从学生质疑的众多问题中,提炼出重点问题(包括内容的、情感的、写法的),并且自自然然地把它们投入到教学思路中,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对话中,在逐渐深入地对课文的研读中,逐一得到圆满的解决。既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束之高阁,仍然按预先的设计“走教案”,此为“教师牵着学生走”;也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学生提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失去了教学目标,搞乱了教学思路,此为“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不能学生的提问、教师的设计“两张皮”,一会儿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会儿又想起了教案,又照着教案做,教学显得杂乱无章,此为“师生一起钻进了暗胡同”,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如果觉得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纳入到教学思路中,需要比较高的应变能力,比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可以先来讨论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字词之类的小问题可随问随答;课上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留到课后解决);而后,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角色,提出自己的问题,请全班同学帮助。这些问题不宜多,一般是围绕课文内容、表达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且被学生忽略的。这样处理也能较好地体现教师“导”的作用。
教学中也会遇到启而不发的时候,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会遇到限于他们的知识、阅历还不知、还不懂且有必要在现在就知就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要少而精,要深入浅出。好的讲解能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同样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我们要在教学中强化“导学”的功能,用启发式的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不应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对立起来。该自主的自主,该合作的合作,该讲解的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做到两种学习方式合理运用,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四、增强资源意识,正确处理用好教科书与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课程,在内容上“窄”,教师只是“教教材”;途径上“封闭”,与现实生活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教好教科书”。要克服教科书所承载的课程资源的有限性(还有滞后性),要改变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与儿童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联系不够紧密的状况,一定不能囿于教科书,要开发、利用好相关的课程资源。
首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无论是城市农村,语文课程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国内外的重要事件、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日常生活等等都是课程资源。各地区、各学校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重视开发、利用当地、本校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有一些隐性资源,容易被忽略,我们要善于开发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比如,人的资源——师生的智力资源,特别是在生与生、师与生对话中产生的火花,包括有启发性的问题,独到的精辟的见解,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的经验、体会,查找到的有用的资料等等。还有在课改过程中本地区、本学校、某位教师在解决普遍性问题之中(如低年级怎样巩固认字)生成的课程资源。
其次,要适时、适量地利用课程资源。拿阅读教学来说,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以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插入相关的文字、声像资料,特别是引进相关段篇让学生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课后推荐读物或引导观察、调查等,以拓展学习内容,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及实践能力。这样的做法就比较切实可行。对城市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搜集资料等活动可以多一些;对农村学生来说,观察、调查、动手、体验的活动可以多一些。除了开发、利用相关资源以外,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的、人文的资源创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第三,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例如,可以因时制宜,调整不合当地时令内容的教学时间;可以因地制宜,删去少量不适合当地学习的内容,增加乡土教材;可以因生制宜,灵活处理课后的选作题、综合性学习中的语文活动以及书后的选读课文;可以在教材编排框架之内,创造性地进行一组教材的教学,包括增删课文,实验“一篇带多篇”,安排课外阅读、练笔,组织语文实践活动,甚至可以腾出一定课时学习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但是,每组教材、每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要保证达到。如,规定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保底的课文篇数,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不应因教材的调整而削弱。即教材内容甚至编排可以调整,但保底的各项教学要求一定要达到。目前在课改实验中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就是忽视对课文的研读,忽略对识字写字、研读课文等时间的保证,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课程资源(包括文字的、音像的课件),或者过多地安排与学习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如,画画、唱歌、制作、表演)。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机会虽无处不在,但主要在语文课上。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把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让每个学生的各种感官特别是头脑真正动起来,又扎实有效,向每个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❹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语文课程的性质如下:
一般而言,语文课程的性质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定义中的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既课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
语文谍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
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❺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1、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世间一切生命的交往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工具和载体,其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泛指一切与人类切身利益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提法更准确、更宽广,更深刻。言语技能的获得,创新思维的超越,文化内涵的丰富,使语文课程更贴近整体素质的培养与熏陶。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有一定的审美性与实用性。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一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一是记忆和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知识,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化学。任何语种都属于语文的范畴,文艺文和实用文都是语文中的文章体裁,不仅仅是指文学的东西才是语文。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由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其实好的习惯,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养成的。
农村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那怎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从学习实践中,文章作品中去领会。《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们的学习之中。
❻ 语文的重要性在哪
重要性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感情,所包含的东西太丰富了。因为,一种文字的形成,和字里行间的含义,只有懂得那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才能理解。
有的时候,简单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一个字,里面都有千百种意思,如果不懂历史和文化,只能从表面的字去理解,自然就不会明白了。
中国人向来都比较含蓄,古人说国家大事也好,生活小事也好,甚至谈情说爱也好,都不会直白地说出来,一般都是通过一些婉转的话来表达,所以,中国的文字就表现得意义深刻。 只有学得好,才能用得好。
语文如果学不好,就会出现错别字,就会理解不了别人讲的意思,当你出来社会工作了以后,就会更大地体现出语文的重要性了。
虽然很多人不很重视语文的,但是语文的学习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语文才能代编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6)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是什么扩展阅读: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
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目前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
语文教学的目的有三个:
①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是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规律给语文学科的原则要求。典型化选材,时代使然,政治倾向使然。不如此,则无法落实教育的正规性、倾向性、先进性和高效率。
②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启迪发展智力,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并且哲学、逻辑学、美学、文化学也都承认:“词语”是人脑进行思维活动的物质前提。
③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语文教育,从“人口手上中下”到“知本家”,向人脑输入并固化“词语”,输入“捕获和创造词语的概念、程序和模式”,为启迪发展教育对象的智力作出了最早、最大、最关键、最可能多的贡献。
❼ 语文的属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语文的根本属性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是强调人文性还是偏向工具性,还是追求两者的和谐统一、相互兼得?语文学科既不能像“大箩筐”,既像品德课,又像科学课,最后什么都不像。也不能单纯地完成本学科知识,一味地注重能力的掌握,变成纯语言的教学。语文课应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在此基础上确定“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相辅相成,彼此交融。
❽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1、语文的基础性:语文素有“网络之母”的称号,我想这是对它基础性最好的诠释。尽管社会上曾经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样的言论,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我想对题目和概念的理解都将大打折扣,从而影响数学和理化题目的完成,还怎么能做出正确的解析呢?所以我觉得应该说“得语文者得天下”更为确切。
3、语文的思想性:我们说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现代社会要求人们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素养。认真学好语文,不仅能够启迪我们的思想,愉悦我们的情感,还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让我们重视语文教育,全社会都要动员起来,形成一个全民性质的爱语文、学语文热潮吧。
❾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这种表情达意的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其内涵是: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进行思维、交际、从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它与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融为一体,构成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其含义为:
一、在语文学习中,理解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独特的语文感受与审美发现,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文感悟能力及审美创新能力;
三、尊重和发展个性,陶冶高雅的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各有侧重,不能互相替代。
❿ 为什么说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科学与学科没有国界,部分学科有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中国大陆地区汉语区的语文特指汉语文,它是以现代汉语为表述的形式。
选取文学库里优秀、经典的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境界,陶冶情操,激发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个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的一门重要学科。
新的教学观念要求人们,教学不但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而且还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已经列为中学阶段不可少的学习方式。
创新观点,应用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广阔领域。语文教学不再是死记硬背和口耳相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带领学生去探讨、去研究、去创造。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探究性和创造性,同样是语文科必不可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