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双线结构的作用
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同时存在和发展的两条线索便于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同时这种形式我们同学因平时接触较多而容易掌握。如果能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和表现,就会使文章显得丰厚深刻,获得阅读者的认同。
拓展:形式
1、并行式 并行式结构中联缀文章的两条线索往往是并列存在平行发展的,文章中出现的两个事件具有同等的地位,它们或是同向映衬或是反向对比,借助两者间的关系共同指向文章中心,更强烈鲜明地表现文章主题。
② 什么是双线叙事结构
有两个主线,分开叙事。
我们可以称这种结构为“一写二”结构。“一”指的是一条叙事线索,“二”指的是被叙述的两个故事。“双线结构”说中的“双线”指的是“两条故事线索”
③ 文章里到底什么才是双线索结构 明线暗线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详细点 不要笼统的一两句概括
以鲁迅的《药》为例;双线结构
明线:华老栓买人血馒头救华小栓,华小栓最后不治身亡
暗线:夏瑜革命被杀,为人民群众斗争却不被理解,血被卖给华小栓治病
明线就是表面直叙的故事而暗线就是内涵的故事,两个一起发展,又相互交织联系。
④ 双线作文怎么写
1、什么是明线、暗线?
明线就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 (一般是故事发展的情节,在表面用来穿针引线的线索) 暗线就是相对来说要从文章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暗线很多种类.可能是人物的心理变化,可能是在某个时代下社会思想意识的变更,还可能是贯穿始终的关系,或者暗中歌颂什么.反对什么等作者的想法也是可以的)
2、双线结构法
所谓双线结构法,就是指写作的叙事过程中设置两条线索,分叙两件事,彼此映照、对比、交叉、重合,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的谋篇之法。
所谓双线交叉,在小说里,它或者是一人两事,或者是两人一事,每条线索都串起若干个细节单元,既可以平行展开,殊途同归,也可以交叉重叠,相互衬托。
第一是时间序列的双线式:这类试验类小说我推荐《福尔摩斯探案集》,每一部都是由一明一暗两条主线延续进行的,一方面是侦探办案的步骤,一方面是案情发展的真相,两条线互为策应,绝对是双线小说的经典套路。
第二是意识的双线式:对于意识流的小说,很多是非常巧妙地利用双线式手法来撰写的。我推荐俄罗斯作家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一书,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对应结构双线作品。一眼便知端地。
“背影”采用了双线结构的方法
一条是以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记事写人的明线: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送行、北平读信,这四件事按时间先后依次写来。前两件事写得简略,南京送行写得详细,诸如决定亲自送子、过江、进站、买票、讲价、登车、拣座、买橘、话别,每个细节也未放过,特别是买橘一事,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似的,把背影的全部过程叙述了出来;然后又转入略写,几句话就概括了父亲的大半生。
另一条是以“背影”为标志的、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暗线。如开头点背影,望父买橘——写背影,父子分手——找背影,篇末再扣背影。全文四次写背影,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背影”则是贯串始终的一条内在的主线。
⑤ 双线组元是什么意思
“双线组元”:双线指的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统编版教材所谓的“双线组元”的课文编排,就是有一定道理的了。我理解的这个“双线组元”,就是统编版试图引导教师通过对所谓“语文要素”的落实达成一种人文主题的教育。
第一,覆盖面全。该丛书以人教社新课标教材为蓝本,配备了从小学到初、高中各科、各年级系列教辅,同时还涵盖了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沪科版、沪教版、苏教版、沪粤版、浙教版、冀教版等版本。
基础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因此,本书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有专家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只有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本丛书正体现了这一宗旨。
⑥ 如何使用统编教材的双线结构进行课堂教学-以《鸟的天堂》为例(转载)
本文发在《小学教学》2019.7-8月刊“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解读专号”,入选有删节。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每位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就是实施语文课程,而语文课程的实施实际上也是在进行母语的传承。换言之,每位语文教师都是母语和母语教育的传承者。
作为传承者,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着或多或少的挑战。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的: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于2017年正式颁布,语文核心素养走进视野。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被称为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正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2019 年秋季开始,全国所有学校的小学语文教材将全部更换为统编教材。
对于不少语文教师来说,这显然是个新的挑战。但是,如果了解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对统编教材的认识会更加清晰。
时间回溯到1923年,当时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尤其是吴研因先生起草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确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目的:“练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引起读书趣味,养成发表能力,并涵养性情,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该课程纲要还规定了各学年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出教材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注重为生活的课程观。这份《纲要》已经开始从“国语素养”、“情意要素”两个方面思考课程目的,这是语文课程渐趋向成熟的起始和重要阶段。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纲要”到“标准”不断修订,语文课程建设历经多个阶段。目前,最为人所熟知且正在使用的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论是1923年提到的国语素养、情意要素,还是2011年提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是语文课程不变的基本特点。回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既是为了继承优良传统,同时也是面向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理解并把握好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
统编语文教材编写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双线结构”,即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双线结构既是在继承传统,同时也较以往更加明晰。
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体现了语文教材全面育人的价值取向,它是文选类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文要素让不少老师颇为困惑,它是指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等。统编教材以双线来组织单元内容,提倡的即是双线统一,齐头并进,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统编教材的双线结构呢?接下来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鸟的天堂》为例,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从单元组织中明晰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结构的编排意图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四时景物”为人文主题,组织了包括《古诗词三首》,即《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以及《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等几篇课文,阅读中仿佛漫步在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自然风景中;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清楚明了。
以这个单元为例,我们可以发现,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结构的编排意图有这样的特点:
一是确定语文教学教什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近几年语文界逐渐形成的共识,但也是一线教师头疼的问题。如何体现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主要看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合情,又关系到教学实施的效果。
所以,当教师看到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双线结构后,在感受大自然有生命力的自然景物这一人文主题的背景下,基本明确了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确定教学目标便不是难事。
二是构建语文学科的训练序列。陈先云先生曾指出,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突出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以语文要素作为教材组织单元内容的主线、明线,主要围绕两大系列构建语文学科的训练序列,即阅读与表达系列(口语、书面语)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
从一线教师的视角来看,课后思考与练习题是训练序列的细化和落实。仍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我们来对比看看教材是如何构建“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的训练序列。
《古诗词三首》的课后题中有一项是: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形象,说说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四季之美》的课后题其中有一项是围绕文中的句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学生还可以选做“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第三篇课文《鸟的天堂》提出了这样的思考练习题: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最后一篇《月迹》是自读课文,提出了“让学生在默读中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并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这样的思考题。
通过几篇课文的对比,不难发现,从能够说出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到体会动态美,再到说出并读出静态和动态的不同特点,最后是体会描写,逐步在阅读与表达系列中落实和训练“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的语文要素。
二.以《鸟的天堂》为例,落实统编语文教材的双线结构
接下来,笔者以《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在统编语文教材背景下如何落实双线结构,从而确定教学内容。
《鸟的天堂》是一篇老师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散文。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吴周文在《现代抒情美文100篇》中提到:“巴金在创作中一贯追求水清沙净、澄明透澈的境界,其散文也是如此。不装门面,不拿架子,不事藻饰与形容,创作一种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此文可窥其风格之一斑。”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1933年南游广东时写的作品,后来收入散文集《旅途随笔》中,选入课文时有修改。文章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全文虽用语简朴无华,平铺直叙,却到处呈现出如诗似画的美趣,流淌着一种祥和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调。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傍晚时分,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早晨,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描写中,不仅读出了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感受到了生命的自由和快乐。
文章前面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情深意厚;后面写群鸟嬉戏,有的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给人以急促的动感。无论是从内容、表达,还是情感、朗读都是一种极有张力的对比,但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存在。
《鸟的天堂》曾长期入选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如:人教版、沪教版、冀教版、长春版、西师大版、语文S版和语文A版教材等,对于曾经使用原版本教材的一线教师来说,版本、学段、思考与练习题目的差异,会带来一定的挑战。我们不妨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这不失为一种全新而有趣的备课,为我们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提供多样的思考。
如1988年人教版第十册选用了《鸟的天堂》。课后思考练习题是教科书编者依据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的抓手,所以,想了解编者意图和教学方向,课后题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这篇课文有三道课后题:
1.作者曾两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另一次又是在什么时候?两次所见有哪些不同?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里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3)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还回头去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近阶段,它依然在人教版(课标本)中,但是从第十册挪到了第七册,课后题也发生了变化:
1.课文写的真美啊!我要有感情地多读几遍,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交流一下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再把句子抄下来。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除了人教版,语文S版和语文A版教材也把这篇课文放在了第二学段,位置在第八册,以语文S版为例,它的课后题有这样几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默读课文,想想“我”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然后请你试着当一名导游,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介绍“鸟的天堂”。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还可以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课文的倒数第三自然段描写了众鸟纷飞、百鸟齐鸣的热闹场景。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遇到过的热闹场面,选择一个写下来。
而长春版和西师大版教材把这篇文章放在了第三学段,比如长春版教材的课后题分为这三部分:
朗读:
作者笔下榕树的静态与鸟的动态都写得很生动,朗读时要注意这一点。
思考与交流:
1.文中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哪些情景?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2.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作者对鸟的天堂是怎样的态度?
拓展与运用:
学习了《一只贝》《藏羚羊跪拜》《和小鸟最相亲爱》和《鸟的天堂》之后,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最受感动?哪些语句能体现人类对动物朋友式的关怀?请把它们读出来,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版本、学段的多样,恰恰说明《鸟的天堂》是一篇经得起时间筛选的经典文章。我们现在看看统编教材中《鸟的天堂》的课后题: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3.抄写课文第8自然段。
阅读链接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这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也要回到地里去。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
对比以上几个版本,发现有三点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之前的版本都在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和统编教材提倡的较为宽泛的“人文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是一脉相承,但是之前各版本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语文要素”并不突显,彼此间的关系也没有序列性;
其次,之前的版本也在关注了朗读、背诵、思考、表达等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统编教材在继承中更加明晰了阅读与表达两个系列,第一题中有阅读和表达,第二题“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提醒师生首先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然后进行对比和表达,最后再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从阅读、思考到表达,再回到阅读,是一个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第三题的抄写是阅读后的积累与内化,也是表达的开始。
再次,课后所出示的“阅读链接”不仅是认识巴金的一份材料,也是这篇课文的人文主题,更有利于师生理解课文。
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尝试设计一份统编教材中《鸟的天堂》的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桨、榕、桩、暇”等4个生字,会写“拨、桨”等10个生字。抄写课文第八自然段。
2.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能用恰当的语气和节奏朗读。
3.初步认识“鸟的天堂”,感受文中无处不在的生命。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语境,初步感知
活动一:联系资源,走近巴金
1.出示教材中的“阅读链接”,在阅读中初步走进巴金的文学世界。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这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也要回到地里去。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
2.学生交流对巴金的认识,师生共同梳理并提取重要信息,初步感受文章的主旨。
3.课题质疑:“鸟的天堂”在哪里?会是什么样子?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鸟的天堂”和“天堂的鸟”的区别。
活动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朗读中,教师相机指导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如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重点指导“榕”“暇”的书写。
2.读完后为全文划分自然段,并解决前面的疑问,初步认识“鸟的天堂”。
3.借助提示,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提示:课文描写了作者先后在 和 的时候去“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文中共出现 次“鸟的天堂”,只有在 这句话中出现了两次。)
板块二 提出疑问,品读榕树
活动一:聚焦“天堂”,提出疑问
1.指导朗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并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两个“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浏览课文,找到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后产生疑问的那句话——“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3.把文中最后的感叹句换成疑问句,读出疑问的口吻。
活动二:品读榕树,感受静美
1.教师配乐范读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学生说出大榕树的特点,并引出作者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学生默读,批注并交流作者如何描写大榕树的美丽,尤其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等句子。然后,从语气和节奏等方面进行朗读指导。
3.对比朗读,感受大榕树的静态美。
(1)思考:“一株大树”在这两句话中的朗读方法一样吗?
句子一:“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
句子二:“……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2)指导对比朗读,感受静态美。
(3)重点指导学生紧扣“美丽”一词,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感受美丽的大榕树,美在静态,美在内在的生命力。
板块三 指导书写, 积累语言
1.抄写第八自然段,注意行款整齐。
2.总结评价。
鸟的天堂
大
“鸟的天堂” —— 一株榕树
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鸟的天堂”在早晨和傍晚不同的特点,感受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出静态美和动态美。
2.初步领悟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
3.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敬意。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回顾静美,体会动美
活动一:再读感慨,回顾静美
1.语言创境,再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回顾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朗读第8自然段,再次感悟大榕树的静态美。
活动二:走进文本,体会动美
1.默读描写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段落,有一定速度。把发现和感受画一画,写一写。
2.在交流中创设情景,想象画面中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影到有影,从一只到百鸟,从看得清到看不清的变化过程,发现作者的描写是如何从“寂静”过渡到“热闹”。
3.在朗读中用恰当的语气读出短句的节奏感,体会作者描写的有序与动感。
第二板块 对比“动静”,读写结合
活动一:对比“动静”,品味异同
1.整体回顾两次去“鸟的天堂”时的语句,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对比朗读,初步认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聚焦两个段落,初步发现景物从静态到动态,静中有动的变化。
段落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段落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活动二:
1.创设情境,描写一处从静到动有变化的场景,如学校、商场、高铁站、海滩等。
2.师生评价,进一步修改。
第三版块 再悟“天堂”,感受生命
1.语言创境,再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出示句子,对比发现语言表达的魅力。
句子1:那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
句子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在交流中发现“静态”和“动态”的相同点——生命。再次朗读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感受巴金的精神世界。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这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也要回到地里去。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第一次榕树静态
生命
第二次 群鸟动态
⑦ 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线结构是怎样的
1、一条线索是“花”
2、二条线索是毕业典礼。
作用是双线并行,映映生辉,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生动,具体。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小说,是《城南旧事》的最后一章。小说的背景是1923年到1929年间的北平。小说主要讲述了父亲与孩子的故事,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崇敬之情。作者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为主线,以夹竹桃花为副线,双线穿插,通过写主人公的爸爸对她严中有爱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时她的人生体验,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崇敬和怀念。
⑧ 双线式结构是怎么回事
双线交叉 明暗搭配
——从《药》的结构说开去
在结构设置上,鲁迅为了从革命者和群众两个方面来描写,采用了“双线结构”。作者同时描写两条线索:革命者夏瑜英勇奋斗,但是由于孤军作战,加上被族人出卖,终于在寂寞中牺牲;华老栓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用人血馒蘸馒头作为药给儿子治病,但这药并不见效,儿子也终于死去。这两件事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却因为一个人血馒头联系到了一起,因为那血是革命者夏瑜的血,所以这两个线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而在两条线索之中,华老栓的悲剧又是作为明线来写的,夏瑜的命运则是暗线,以华老栓一家为正面描写的对象,使夏瑜的形象不经描写却也能深深的印在读者脑海中。原本一篇小说是要通过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的,但是《药》中却没有矛盾冲突的直接接触和正面发生,取而代之的是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的结构形式,这也使得小说中带着不明朗的含蓄隐秘色彩。
⑨ 双线结构法安排文章
所谓双线结构法,就是指写作的叙事过程中设置两条线索,分叙两件事,彼此映照、对比、交叉、重合,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的谋篇之法。
所谓双线交叉,在小说里,它或者是一人两事,或者是两人一事,每条线索都串起若干个细节单元,既可以平行展开,殊途同归,也可以交叉重叠,相互衬托。
正如《福尔摩斯探案集》,每一部都是由一明一暗两条主线延续进行的,文章中一方面是侦探办案的步骤,一方面是案情发展的真相,两条线互为策应,堪称是双线小说的经典。
俄罗斯作家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一书是非常巧妙地利用双线式手法来撰写的。,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对应结构双线作品。一眼便知端地。
还有《背影》这一文章就采用了双线结构安排的方式。
在背影中, 一条线是以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记事写人的明线: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送行、北平读信,这四件事按时间先后依次写来。前两件事写得简略,南京送行写得详细,诸如决定亲自送子、过江、进站、买票、讲价、登车、拣座、买橘、话别,每个细节也没有放过,特别是买橘一事,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似的,把背影的全部过程叙述了出来;然后又转入略写,几句话就概括了父亲的大半生。
另一条是以“背影”为标志的、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暗线。如开头点背影,望父买橘——写背影,父子分手——找背影,篇末再扣背影。全文四次写背影,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背影”则是贯串始终的一条内在的主线。
《石碑上的历史》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作品以三百年前县官和三百年后村妇黄四娘各自面对身患传染病的亲人的不同态度入笔,两个事件前半段的并行相似与后半段的相反相对,以及最后结果的截然相反都给阅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效应。文章以历史相合又最终相离的发展,以小见大正反映衬,体现了对情感社会的反思和对理性社会的呼唤,给人以凝重的历史使命感。
《药》也是典型的二线迭合的范例。夏老栓为了给儿子医治痨病,决定向刽子手买人血馒头。在茶馆里,在茶客们围绕着人血馒头议论小栓的病,并让康大叔讲狱中轶事。最后,华小栓还是不治而死。夏瑜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在从事革命活动中被清政府逮捕,夏瑜对革命矢志不移,以身许国,即使在狱中,也没有忘记向众人宣传革命道理,后来被清政府杀害。华夏二家,一个身患痨病寄望于“人血馒头”,一个为民请命而舍身成仁。一愚味、一英勇,但最终都走向不幸:死亡。他们的不幸是“华夏”的不幸。如果民众没有充分觉悟,那么这种不幸还将存在,革命难以成功。
老栓买“药”,小栓吃“药”,小栓终不治而亡,是一个故事。夏瑜被捕,坚贞不屈,最终被杀,又是一个故事。本来,华、夏两家一患病、一革命并不相干,但因“血”而使他们联结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述结构。
我们在《药》这篇文章中不难发现,作者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以华家的故事为主叙述的,并在叙述中把夏家的故事携带并行,并列前进,使他们的每一个情节都互相呼应,处处暗合。最后,当总故事走向高潮后,暗线显现,明线勾接,二线互相扭接、汇集、迭合,完成故事的叙述。这种结构自有其艺术魅力:其一、在有限的叙述时空里,丰富了故事内容。其二、两个不同的故事经过碰撞,爆发了1+1>2的艺术力量。双线文章结构章显得丰厚新颖而有趣味,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⑩ 双线结构叙述故事的好处 双线结构叙述故事的妙处
1、双线叙事的话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共同辅助一件事情,可以让整个情节更加的丰满,让线索埋的更多。
2、同时双线叙事的话肯定是有明有暗,也会让另一条暗线更加的使整个故事更加的饱满。
3、使情节发展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为集中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