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1 把握语言形式 感受审美对象 1.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音韵之美 1.2通过观察文字,感受形式之美 2 探寻思想内容 感知审美对象 2.1借助作品形象,唤起学生美感 2.2借助作品意境,唤起学生美感 2.3借助作品思想,唤起学生美感阅读教学是语文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选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因素,只要教师不断开拓其审美因素,潜移默化地进行美育滋养,艺术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就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②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美育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语文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品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用好教材,挖掘教材蕴涵的美感特征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挖掘教材蕴涵的美感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高中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
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对月光的描写,“泻”“浮”“洗”“笼”,不同的动词,淋漓尽致地描写出了月光之美。引导学生认识琢磨这些词语,就很容易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
③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我国,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和乐就是君子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存在偏重智育的倾向, 现在语文新大纲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人文性和审美性并重的指导思想。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中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创设美的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审美教育的前提。 美的氛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 整体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而有利于调动受教者产生审美激情、 审美体验,从而全面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氛围中最有价值、 最活跃的是人的活动和人的情感,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 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45分钟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在充满情趣的愉快气 氛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他们把学习语文看作是一种乐趣, 使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美的氛围是师生合作共同创造的。 语文课创设美的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艺术、 心理沟通艺术、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等等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 美的氛围的因素。如教《荷塘月色》、《天山景物记》 可播放配乐的朗读音响;教《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蓝的制作》 就可绘制画面图片。这些作法,都能创造美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美的追求。 其次,挖掘美的内容。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 是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基础。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的讲课要充满艺术魅力, 必须首先对课文深入钻研,充分体会文章的美感,咬文嚼字, 从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去寻求教学的乐趣和情 趣,然后进行巧妙地设计。挖掘美的内容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抓住情感核心,体会作品的情感美。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 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 都是现实世界形象的反映。作者通过观察慧眼和独特的视觉, 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经过选择和酝酿,用自己的匠心, 创造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又无不寄寓作者的社会理想、 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中去, 体会作家的人格情怀,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如《 祖国山川颂》、《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记》《海滨仲夏夜》 等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自然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川。 读着这些文章,会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了感染, 从而激起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完成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的 “心理位置互换” ,将学生引入“角色”。学习《与妻书》, 可以让学生体会林觉民在信中洋溢着对妻子的爱,对生活的爱, 体会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儿女之情上, 而是将儿女之情与革命利益相比较,使对妻子、 生活的爱与革命需要统一起来, 学生了解了林觉民烈士的崇高思想境界, 便能激发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紧扣这些内容向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 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 心灵上受到美的净化。 2、吟咏诵读,品味作品的语言美。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 它有利于我们深入品味文字作品,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边看边读,最有利于从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汇贯通,步步深入, 乐趣丛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 “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 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老所描述的这种境界, 就是通过吟咏诵读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在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作品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 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 有的若叙家常,娓娓而谈。 品味诵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体验美感, 又能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语声美、达意美、描述美, 从而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事物美、 境界美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美,激发学生仰慕美好人物, 热爱美好的事物,产生追求美好的明天的崇高美感。 3、训练想象,进行美的创造。文学形象是间接形象, 读者必须调动语言感受力、艺术情感力、艺术想象力, 才能唤起相应的审美、意象。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作品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艺术空白,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同, 必然造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叶圣陶先生在论创作中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举了读王维的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他说:“要领会这两句诗, 得睁开眼睛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 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他还说:“ 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 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 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叶老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读书要“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师要善于挖掘材料,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例如《孔乙己》的结尾, 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 如果没有死, 那么他的生活状况怎样呢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的续文。在学了《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后,可引导学生想象“未来的书”, 既可加深对书籍演变历程的认识,又可激发学生献身科学, 创造未来的热情。进行这样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能使作品的审美效应得到强化, 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完美境界。 再次,诱发美的体验。美的体验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 质疑感、惊异感等,调动学生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 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如在学完《荔枝蜜》这篇课文后, 可引导学生重温另一篇着名散文《落花生》,可以这样对学生说: “ 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东西可以启发我们。像这一课里的蜜蜂, 就启发我们懂得一个很深的道理,蜜蜂对人无所求,而给人呢, 却是极好的东西。它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它是渺小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而落花生 它不是无用的, 而是有用的。——不是只讲体面而无用的。我们学了这些以后, 也来找找看,在自己生活中碰到哪些东西,也可以发人深省 ”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 有的说要做形状虽小,但作用大的螺丝钉,有的说要做吃的是草, 挤出来是奶的牛;有的说做春蚕,做粉笔,做梅花,做煤……“ 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思索, 在寻求答案,尽管这些回答还很稚嫩, 但它反映了学生对美的纯真的向往。 实践证明,美育能使学生在领略美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并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不断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揭示奥秘、 探求真理。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形象,情感的中介, 逐步而非强制地使受教育者接受美的熏陶,这个过程正如杜甫诗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④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一、教师必须是先行者
教师授人知识,引导学生追求美,就要做到美的楷模和典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先受教育,深刻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然后把这种真情实感贯穿在整个教学中。狄德罗在对阅读分析时说:“读书要入迷,入迷的读者总是在作品里扮演着一个角色,使自己处于人物的地位。”因此,教师就得像演员一样入“角色”,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寻找感情线索,把握感情基调。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处处饱含对白莽所从事的事业的炽热而深沉的感情。教师只有蕴含同样的深沉感情,才能通过教学把他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对白莽产生一种强烈的崇敬之情。
二、给学生开拓出广阔的自由的思维空间
要学生有自由的活动,就得设法为他们开拓出广阔的思维空间。语文教学要想为学生开拓出广阔的自由空间,关键在于思维的训练。我们要教会学生用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文学表现思想感情带有含蓄性,文学的含蓄性又往往凝聚的语言的运用上。19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每种语言,无论是属于歌德的,还是属于费季卡的,同非艺术语言区别,就在于前者能唤起无数的思想、概念和解释。”这无数的思想、概念和解释就构成理解的空间性。比如,我们讲解鲁迅的诗句:“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的“嫩”字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嫩”寒体会“寒”的程度,体会秋季的深浅;从“嫩”字体会当时秋天景色,体会作者的心境等等,其理解空间是很广阔的。
三、要燃起学生亢奋的情感火苗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我们要设法让学生与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设法用作品的语言和形象燃起学生亢奋的情感火苗。
1.教师可以采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直接进入作品的生活环境
教师通过对课文深入透彻的研究,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种氛围,使自己陶醉在课文的情境中,然后在课堂上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灵活多样的眼神手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境之中,再启发学生想象,并结合作品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和人物性格,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如《长江三峡》描绘三峡的瑰奇景象。教师在讲课时就要把瞿滩峡的雄奇、巫峡的奇秀、西陵峡的险峻,通过词语把高山、激流、朝阳构成一幅幅壮丽雄伟、气势磅礴的画面展现出来,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并且提示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
2.教师可以有感情地朗读以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在朗读教学中,可以由教师在示范朗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以及教师本人对文章的景象、人物、事件的感受、体会和评价,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引起学生对文章的体会、感受和评价。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教师就得深富感情,带有泣声读完全文,吸引住学生,让他们领会人民对总理无比怀念,无比爱戴的感情。
3.教师可抓住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披文入境,沿波讨源”,一步一步地寻索作品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篇突出写一个“喜”字,以喜展开想象。闻喜讯而流喜泪,由流喜泪而呈喜态,由呈喜态而唱喜歌,由唱喜歌而喜归,喜始喜终,一喜贯通。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通过诗眼串起来的一幅流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惊人的想象力。
四、要鼓起学生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进行阅读训练不可缺少的智能因素,也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叶圣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的享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去鼓起学生想象的翅膀呢?
1.引导学生想象作品中描绘的人物、图景等
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用朗读和复述等方法,调动学生记忆中的各种表象,在脑子里构成一幅再造想象的图景:“苍山”“白鹭”“红花”“碧水”“斜风细雨”“青箬笠”“绿蓑衣”,这幅有形有态、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美丽图景就在他们的脑子里鲜明地活动起来。因此,教师必须有充分必要的知识;或作词语诠释;或用图片说明;或引导他们去观察大自然,帮助他们从已知想象未知。
2.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是怎样想象的,从中学习作者想象的思路和想象的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作者在构思各类文体文章时的思路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文体的文章,作家在组织成篇时,思路各不相同,由于作家思路的独创性,构成了作品的独特风格。所以,阅读必须按作者的思路想象。例如,学生读杨朔的散文,沿着各篇文章的思路想象:不大喜欢蜜蜂,偏偏见到蜜蜂(《荔枝蜜》);盼望着看到日出,偏偏碰到阴天(《泰山极顶》);想念祖国,又无以作画(《茶花赋》)。中间总是不大顺畅,但最后都得到不同形式的解决。由此认识到杨朔散文的特点:构思精巧,思路曲折。
五、我们也不能忽视“丑”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中“丑”常常被老师遗忘。其实,丑是必不可少的,它在教学中能产生多种效应。丑是美的反衬者,没有丑也体现不出美。如《巴黎圣母院》中,假如没有法比和克罗德的卑鄙、虚伪,怎么会有卡西莫多的真诚、善良呢?其实丑不仅仅是美的陪衬,它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学教材《连升三级》中的张好古,《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等,他们都是至丑的,难道这些形象不会给我们带来审美情趣吗?所以说,我们也应注意教材中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使学生更完整地认识人类本身。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作品中的丑,这样学生的审美观就会更全面,审美情趣就会更高尚。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传播者,要充当好这个角色,教师就应当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得体的外表,结合文学作品中语言、环境和人物等,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作者与教师的情感发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感知科学和美的能力。
⑤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一、从教材中挖掘美
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按美学的观点,美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无论哪一种美,中学各册语文教材中都有丰富的材料可提供。而且有许多课文是直接描绘自然美、社会美,甚至于艺术美,几乎篇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
在描绘自然美的课文里,既描绘了中华大地的名山秀水摄人心魄的美,如《长江三峡》、 《济南的冬天》、《春》等等,也描绘了身边普通景物令人难忘的美,如《荷塘月色》、《海滨仲夏夜》、《紫藤萝瀑布》等,这里既有壮丽的美(如《长江三峡》),也有秀丽、明艳的美(如《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春》),还有朦胧的美(《荷塘月色》),而且,山水有情,草木知意。《紫藤萝瀑布》、《长江三峡》、《春》、《济南的冬天》等作品无不倾注着作者对祖国山川和大自然的热爱。《紫藤萝瀑布》寄寓了作者的生活理想。《荷塘月色》抒发了正直知识分子痛恨黑暗现实,企图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矛盾的心情。学习这类课文,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逐渐形成其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丰富其生活,培养其情趣,而且通过欣赏课文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深情,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在直接反映社会美的课文里,有反映中国人民奋起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三元里抗英》,有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和自然界作斗争的典型英雄人物《愚公移山》,有歌颂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之际,对祖国未来的憧憬的视死如归和无畏精神的《梅岭三章》,歌颂为人类解放而自我牺牲的无私精神的《九根火柴》,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后一课》,表现热爱和平的《勇气》,表现国际主义精神的《纪念白求恩》。《菜园小记》记录了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时期延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的一幕。《爱莲说》、《桃花源记》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出师表》赞颂了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在这些课文中,高尚与卑下、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丑恶,泾谓分明。学习这些课文,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启发,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课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质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和感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至于艺术美,如上文所说,几乎篇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比如《石钟山记》,写得有静(大石侧立)、有动(栖鹘惊起),有惊(舟人大恐),有喜(笑谓迈日)。其恰到好处的绘形、拟声和比喻、烘托出了阴森可怖的气氛,造成了“惊”;而可怖气氛,又为意外发现造成的“喜”作了铺垫。使人如亲历其境的夜游过程的描绘,又为“事不目见闻而噫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的引出,铺就了垫石。纵观全文,不能不说是件完美的艺术珍品。而且这样的艺术珍品在教材中琳琅满目,文言文中有,现代文中也有,比如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何尝不是艺术珍品呢?而且艺术美不但充斥在记叙文中,就是在议论文、说明文中也存在着艺术美。比如《拿来主义》,作者议论的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文艺理论中常常纠缠不清的重大而生动的比喻论证,在谈笑风生中,把这个难题阐述得一清二楚,不但令人信服其道理,而且给人以痛快淋漓的美感。再比如《大自然的语言》、《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科学知识外,何尚不充满艺术美呢?综上所述,中学语文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而且还应当指出,许多课文往往同时明显地体现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比如《岳阳楼记》,既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感受到社会美,还可以使学生学习环环相扣的结构,凝炼优美的语言,领略到艺术美。正如罗丹所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去发掘,中学语文教材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
二、在教学中体现美
语文教材中虽然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可是如果不在教学中体现并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那么它们还是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就目前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仍需加强,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要改变为了应付考试,孤立地抓字词句教学,搞字词句训练的现象。因为这样一来,不但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反而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兴趣索然,而且孤立地抓字词句教学,字词句也肯定不能真正学好。因为字词句只有牢固地植根于作品这一“有机体”中,并成为作品整体必不可少的成份时,才具有感染力。只有在感受理解整篇文章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每个字词句的作用。就是专门教学语文基础知识也是这样,不能总是在一种刻板的理性的教学中,而应运用各种方法将基础知识融合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灵活的去激发学生,让学生主动理解,给学生美的享受。比如,有位教师教“比拟”,他先在小黑板上写了这么一些短语:小河边的垂柳、天空中的新月、六月天的骄阳、秋风中的落叶,洞庭湖的波涛。然后他启发学生:假如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思想感情,那么,你从这些事物的形态能看出它们的喜怒哀乐吗?一提问,打破了平时“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默,学生们争相发言,有的说小河边的垂柳是欢快的,有的说是悲哀的;有的说空中的新月是凄凉的忧郁的,有的说是清新的愉快的:有的说秋天的落叶是岁月的无奈,有的说是年轻的冲动。总之,同学们都沉浸在美丽的遐想中。尔后,老师就告诉他们:大家的发言在漫不经心中已运用了“比拟”。接着就在理论上加以点拨,最后又要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用比拟手法进行描绘。结果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发言一个接一个。有人对着教室门说:“她是那样的稳重大方,礼貌地接待着每个来访者。”有人描绘有点陈旧的办公桌说:“年年月月,他不卑不亢,从来没有想到离开讲台这个岗位。”有人指着窗外在风中摇摆的树枝说:“瞧,她们追逐着,嬉戏着,又欢笑着,累了,才肯安静地歇歇脚。”一下子,大家都惊异于这个司空见惯的教室竟有如此魅力,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从来没有这样美好过,而自己也从来不曾这么热爱周围平平常常的世界。这节课虽然没有反反复复地讲比拟的定义,课后的检查却表明学生们都掌握得很好,当然更不用说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培养了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让学生初步学会去创造美。(二)要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过于支离破碎,面面俱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味同嚼蜡的现象。有的学生说,课文里的小说,自己看很有味,听老师课堂上分析反而没有味了。这意见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需要我们调整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中去,“经历”里面的事,“接触”里面的人物, “感受”里面的情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联系文章背景,从语言入手,抓住作者的传神之笔,通过对环境、人物肖像、言行、心理情感活动等具体描写的分析,把完整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意境再现出来,让学生体会深寓的情感,从而忘掉“自我”,进入作者设置的情景中去,高兴时心旷神怡,激动时兴奋昂扬,悲伤时甚至掉眼泪,进而去欣赏美,鉴别美,感情了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华。最后再从语言与内容的结合上,体会语言运用的奥妙与匠心,感觉到语言美。比如教《敕勒川》,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诗,虽然很典型,但与客观存在的塞北草原的具体丰富的景象相比无疑是十分概括的。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他们仿佛置身在图画般的天高地阔的塞北草原之中,神游于天地合一,茫茫苍苍的壮阔境界里,也才能真正理解诗歌中每个词语的作用。如果再将《敕勒川》与《忆江南》描绘的意境作比较,一个粗犷恢弘,一个清丽细腻,那么,更能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再比如教《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抢救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现场,在万分急迫,扣人心弦的情景中,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阶级深情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出师表》、《廉颇蔺相如列传》,就要千方百计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勇有谋、豁达大度的蔺相如这些历史人物活脱脱地“站”起来, “走”出课本,让学生与之交谈,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让课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质去净化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三)要克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少了,教师讲多了的现象。许多课文特别是那些优秀的散文、诗歌,甚至议论文,唯有有表情的朗读,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能真切地感受其语言美,气势美,体会其意境美。如教学《登鹤雀楼》,不读,如何领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美?如何感受诗人气吞山河的气势;不读,怎么会在学生的脑海里出现一个引颈远眺、游兴未尽的诗人形象,不读,怎么能深深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形象化的哲理。反过来,如读《荷塘月色》,读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呈现在眼前的不仅是文字,而且是一幅朦胧的画面;响起在你耳畔的,也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文字,而不更象一支动人的小夜曲?因此,一定要加强朗读,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把无声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凭着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和轻重疾徐的语言节奏,引导学生体会意境,揣摩构思,感知形象,品评语言。
三、用作文来表达美
语文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感受美,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还要让学生善于表达美。这样,既要巩固学生从学课文中、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将这种审美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巩固。大自然的风光是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人和事是美的。让学生把这些美人、美事、美景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表达出来,不但煅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升华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同一生活素材,在不同的学生中有不同的反映。比如校园,在一些学生眼里,觉得司空见惯、平淡无奇,在另一些学生的眼里却又变得色彩缤纷、千姿百态。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一个善于发现美,一个却不能。怎样才能让学生善于发现美,善于表达美呢?就目前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灵活地借鉴范文。
人非生而知之,不管做什么事情,掌握什么技能技巧,总要有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表达也是这样。清人刘熙载是这样评价李白诗歌的: “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隽上,明远之驱迈,玄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象李白这样的诗仙,要表达自如,尚且得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那么我们就更应当引导学生模仿借鉴范文。从如何观察体验生活,到如何构思立意、谋篇布局;从如何选材剪材,过渡照应,到如何选择句式,锤炼词语等方面,都要时时结合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加以引导,让学生灵活地模仿、借鉴,决不能为读范文而读范文,因写作文而写作文。特别是范文作者如何在文中表达情感,如何表达美更值得学生们借鉴。例如优秀学生作文《冬天的太阳》,作者借风写暖,把冬天写得温暖宜人,趣味横生。从他先“记游”后议论,写得有静有动这点来看,象《石钟山记》的布局;从观察点的转移来看,又有点象《荷塘月色》;以色调的明丽,观察的入微,描写的技巧看,又有些《春》的风格;至于哲理性的思考,悬念的设置,结构的巧妙,则不难在《长江三峡》中找到渊源。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多借鉴优秀作品,并将其烂熟于心,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是至理名言。(二)精细地观察生活。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在《怎样教学生作文》中曾尖锐地指出: “在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作看,他们的耳朵不用作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学生怕作文,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精细地观察生活。进入新世纪,教育得到了发展,在作文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根据范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布置一些观察练习。如让学生描写某人的一颦一笑,刻划某物的一鳞一爪,描写市场的一角、校园的一隅,或记下一次有趣的谈话,或写下一个动人的细节,或记下自己一时的心理活动。由此,不少学生的观察越来越精细,比如有个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观察了老年、中年、少年的脚步后道:老年人腿脚沉重,步履艰难,起步不高,走起路来发出“突嚓,突嚓”的脚步声;中年人身强力壮,脚步有力,举步高远,发出“卟噔、卟噔”震动大地的脚步声;少年人天性好动,活蹦乱跳,时常一蹦一跳地走路,发出“乒嗒、乒嗒”的脚步声,确实抓住了特征。以此学生为例,启发学生,由此不少学生产生了观察生活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并把每天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没什么可写的问题,改变了对作文畏惧的毛病。有个学生谈写观察日记时说: “过去怕写作文,是感到作文难写,脑子里空空的,怎么也挤不出点东西,只好抄抄书报,胡乱凑合一篇交差。从开始写观察日记后,脑子里材料越来越多,一点不愁没东西可写,有时还盼作文呢!”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既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丑恶,只要精细、深入的观察,是不难发现的,写作文章素材丰富得很,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不但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途径,也是进行审美情趣教育的必由途径。(三)尽情地倾注感觉。
文章本非无情物,记叙性文章尤其如此。鲁迅家里的“百草园”,究其实,只不过是座杂草丛生的废园,然而在鲁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美好。究其原因,就是作者在笔下倾注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无论是“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还是“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或是“低唱”的“油蛉”, “弹琴”的“蟋蟀”,当然, “石井栏”、“皂荚树”、“黄蜂”、“叫天子”等这些景物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光滑”、“高大”、“肥胖”、“轻捷”、“低唱”、“弹琴”这些就带有作者主观的审美情感,与这种主观审美感受不合的碎砖烂瓦、枯草败叶、癞蛤蟆之类,则一律不写。没有这种主观审美感受,客观景物就不能成为艺术形象,杂草丛生的废园,就不能成为儿童“乐园”。倾注了作者的独特审美感受,就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写景是这样,叙事记人同样如此。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然而究其实,也不过是父亲为儿子送行时给儿子买了一趟桔子。然而,由于作者在记叙中倾注了自己对父亲的美好感情,从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我国长篇巨着《红楼梦》也只不过写了一些生活琐事,却能在世界文坛上引起轰动,至今仍有许多人研究它,就是作者在着作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审美感受,正如作者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遂成千古名着。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常常不能感动人,除了观察欠细欠深,表达技巧欠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作文中倾注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如果倾注了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即使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学,也会写出令人吃惊的好文章。比如优秀作文《姥姥》之所以动人,就因为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对童年时误解姥姥的严和爱的无知的忏悔,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篇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中的泪和血”哭诉出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对生活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将这种审美情趣在作文中加以倾注的能力。
总之,审美教育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⑥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二、美化教学过程,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渗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彼此成为审美对象,互相关照,互相感染,互相融合,形成美的艺术的教学整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引入佳境,激发兴趣。
2.自主欣赏,形成美感。
3.深入启发,升华美感。
4.精心指导,审美创造。
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陌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还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
⑦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美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审美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在此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课堂上的美育渗透
1.课前导人引出美。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文章,这些文章语言美,意境美。在课堂上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教材并引导学生,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美、体验到美;课前老师利用这些文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的情感的心弦,使学生的美感和情感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追求美感的欲望。如教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时,老师先介绍:“乡愁”是我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题材。古代的乡愁,主要是离乡背景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近代以来,大批华人漂洋过海,乡愁中又注进了海外赤子之情。1949年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盘踞台湾,封锁海峡,炎黄子孙对大陆故乡的的思念又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渴望交融在一起。此时播放旅法的葡萄牙籍华人胡浩波的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乡愁》,引出乡愁的悠悠淡淡的美感。
2.朗读课文感悟美。要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教师朗读时,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其情,引领着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如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无论是教师范读,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朗读,都能够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效果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再如讲解《海燕》时,老师用饱满的情绪,高亢的语音、急迫的节奏、奔放的情感去读,让学生感受海燕搏击风浪、高傲飞翔、热切叫喊的壮美形象,激发出一种革命预言家的豪情,一种热情的赞美崇敬。
3.通过多媒体直观感受美。借助图形、动画、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不仅有助于教学,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的特点是以往教学的手段所不能媲美的。在感受课文的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时,多媒体往往会更加生动。在课堂上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能够有助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在讲《苏州园林》时,通过播放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和影像,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体验到“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的真正寓意,胜过教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讲解《水调歌头》时,通过播放《水调歌头》这首优美的曲子,能让学生直接的感受到作为音乐文学的宋词韵律究竟是如何的美。讲解都德《最后的一课》时,播放相关影像和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欣赏,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心体验远远超过了课本上的几个字。学生对于那段历史是陌生的,再丰富的想象力也派不上用场,运用多媒体完全把那段历史场景化了,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强烈的情感力量,被这种情感所震撼。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这种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充满幻想、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4.品味课文欣赏美。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告诫我们:“美育者一面使人情绪发展,以达完美之城,一面又为德与智之手腕。”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还要立足于培育、熏陶美好的情绪、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应试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培养局限于“纸上谈兵”,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作品中感受作者的内心,感受生命,从而真正塑造自己的人格美。北大教授钱理群说:“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更美好,它属于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范畴,应该为孩子的一生打好精神底色。”在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让学生融入史铁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从健全到瘫痪,又从瘫痪到“站起来”的思想变化。联系生活,平时的小困难与作者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让学生从文章中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坚韧的精神,塑造自己的人格美。讲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朗读,让学生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浪漫色彩的壮美意景,使人几乎忘记奇寒,而身处南国繁荣壮丽的奇妙意境。
二、课外的美育渗透
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走入艺术的殿堂,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也可以多看《青年文摘》、《读者》这些优秀的杂志。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所必不可少的途径。
法国着名雕刻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我们要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在课外组织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活动,对于语文教学美育的渗透就显得十分必要,比如清明节时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周末带领学生走访红军老战士,听革命老前辈们讲述他们当年的故事,让同学们切身实地的从革命老前辈们身上感受出那种大无畏的革命豪情,感受出他们内心的美。这就是一次让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活动。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讲解,又要注重美育的渗透,课堂上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审美情境,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课外时,要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获得美的熏陶。教师时刻注意到让美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美育的艺术天地里尽情地体会语文的魅力。
⑧ 简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诸因素中,美育有着特殊的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其中学校美育又包括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环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动等方面。但在课程美育中人们往往认为责任只在音乐、美术等,却未能意识或重视到其它学科也都能够而且应该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它的作用也许会更重大、更深刻。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之,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语文中的德育必须通过美育才能完美地实现。“寓德于教”的提法是不错的,“文道结合”的观点也早已有之,如韩愈的“文以载道说”等便提供了理论根据。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会产生种种困惑,如1篇游记教完了,于是总结说:“文中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呢?……”难道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学生的确深受教育了吗?再说,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诗赋文章中似乎并非篇篇“载道”,处处“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牵强地给所有的作品贴上什么标签,这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遇到的情形。 然而有1种因素能够贯穿于诗文的始终而无所不在,这就是——美。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人类语言等是十分丰富的,反映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细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赏析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赏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美,领略不同风格的语言美……一言以蔽之,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悦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们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标。众所周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以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教育和激励了几代青年,使他们成为共产主义新人。有一位科学工作者曾经说过,就是那些优美的山水诗和写景游记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洁净美丽,并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环保事业的。这就是美育的伟大功绩。从这文教学中的德育的实质就是美育,只有这样地看问题和付诸实践,才能使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的特点,还能获得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意义。 在语文学科实施美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