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目标
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时,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中所要完成的最基本、最主要内容,而确定教学重点应该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以前学科教学目标更多强调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定教学重点更多地是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将某一知识是否在知识体系中有重要作用或影响作为确立教学重点的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教学重点。
从学科教学内容的科学系统来看,组成基本知识体系的主要环节为教学重点;从教育学的活动要求来看,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学重点;从情感教育和品德养成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重点。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起来确立为教学重点。
2.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如果说教学目标是确定重点的根本那么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则是确立教学重点的基础。不仅要对所教授的内容作深入地剖析,理出知识的层次与联系,还要相应地找出已学知识和后续知识与这些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好教学重点。
3.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确定教学重点
新课改的重要改变之一是为教材 服务变教材为我服务。所以要求我们不仅立足教材还要跳出教材结合知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意义来确定是否可以作为教学重点。
在准确确定重点之后,就应该考虑采取措施如何做到真正突出重点。
难点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
一是教材的难度大。教材本身从内容、形式到语言都有难易之分。抽象的、宏观的内容难度就大;具体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小的,难度就小些。形式有单一的,也有复杂的。语言有艰深晦 涩的,也有明白易懂的。
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决定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解决问题就容易一些;相反的就难一些。难点的存在跟一个人的禀赋也有关系。反应敏捷的,解决问题就快些;反应稍慢的就难 一些。这样就使问题复杂化了——要讲清难点,且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所以确定难点有个前提,这就需要我们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是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例如,在学习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时学生对唯物主义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容易形成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完全正确的错误认识,而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又很抽象,所以形成学生理解的难点。
第二种是在学习新的概念、原理时,缺少相应的已知概念、原理作基础,或学生对已知概念、原理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例如在学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不能把物质和意识概念讲透,那么学生在学习一系列辨证唯物论的知识时,就会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所以,让学生明白这些概念的内涵就是教学时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三种是已知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即已学过的知识在对学习新知识时,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原理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原理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
第四种是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又是教学中的大知识板块,这是教学中的“大重点”和“大难点”。如矛盾的相关知识。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融汇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而形成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体系,讲不好则会步步干扰,乱成一团。
因此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教师只有科学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❷ 举例如何确定语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语文课文及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一般是五种:
一、课文特点
首先是课文所属的文体的“类”的特点。例如散文,其内在的和外在的线索常是它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特点。散文其所以散而不散,就是因为有这些线索存在。议论文,它的逻辑及其表现出来的结构,又是教这类文章必须把住的一个特点。“不拆框架无法教议论文”。小说,情节与人物是应该把握的。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首先是感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它的超乎寻常的语言表现和艺术手法。“无情不能教诗歌”。说明文,通常要把握其说明事物的顺序及方法。——扣住文章文体的特点,是进入教学并决定其倾侧面的第一步。
但是,每一类文体中的各篇文章,又自有其特点。
首先表现为构思。构思不仅是文章的取意点,而且是文章的所由径。诸篇文章,意属于一,而起始千差,取径万别,这就是构思不同了。例如《白杨礼赞》同《松树的风格》两篇,同样是以物明意,但在《松树的风格》中,物(松树)主要用为喻,而在《白杨札赞》中物(白杨)却具有关乎全文构思的象征作用。作者由白杨而起意,造意,炼意,取象和剪裁。离开了象征,本文内容不仅毫无深意,而且还有失真之嫌。因为文中对白杨的描写,如“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乃至“温和”、“倔强”、“不折不挠”、“没有斜生,没有倒垂”等等,就不一定是白杨本来的品质和形象。所以,教学此文,处处离不开象征。离开了就不能解其意,圆其说。这样看来,象征在本文中就不止是一般的表现方法,而且也是全文的精结和灵气。所以象征应算是本文的一个重难点。
第二、特定的写作环境。特定的写作环境常常决定作品特定的表现方式和用语。如《风景谈》。教这篇文章如果不时刻紧扣它的写作环境和背景,就无论如何不能理解它的用意、造语及方法选用。在这类课文中,写作环境和背景就成了理解课文内容的契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第三、有的课文以思想深刻为特征。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些文段,其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够深奥了。不把住这些论段教学,就失去了本文的特色,就没有把住本文的重难点。
第四、有的课文思想虽不是很深奥,但表达方式却很特别。例如陈之潘的《钓胜于鱼》一文,所谈的事理,如径质直道出,算不得难懂的话题:一个人干工作,既要好之,又要乐之,才能有成。所以,如果在教学中仅让学生懂得这一番道理,算不得抓住了本文的特色。重要的是把住本文说明、展开这一道理的方法:援引情事,娓娓而谈,写景钟于理,叙事钟于理,议论、抒情皆钟于理,动乎人情,中乎人意。这就是它的特点,就要作重难点教。
第五、有的文章,思想内容不难,语句不难,表现方法也不难,唯独情深气盛。这类文章,它既以“气”为特征,教学时零零挂挂地讲解是不行的,倒是荡气回肠地读诵成了重点。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就是。
第六、全篇系于一“眼”(“文眼”和“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这些“眼”大多就成了全文的重点。所谓“整体教学法”就是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而来的。
总之,仔细地研究课文特点,是觅求课文及教学中重难点的重要一面。
二、教学目的
同一篇课文,教学目的不同,教学的重难点就不同。有的可能侧重于语文知识,有的可能侧重于思维训练,有的可能侧重于写作模仿,有的可能侧重于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有的还可能侧重于对学生的某些、习惯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语文教学有多种属性: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属性会有机地融合地在一起,但多数情况下,都有所侧重。依教学目的的不同,择重处则侧之,其余轻待可矣。
三、教学对象
教学没有不看对象的。同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也要看对象。有的地区学生的水平普遍高一些,有的地区则低一些;有的班级学生在某方面训练有素,有的班级学生则缺乏这种训练;有的班级学生习惯于某种教学方式,有的则不习惯。据此,教学的重难点也应不同。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出了“量其资禀”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应依学生韵天赋、程度来决定。并且,他还主张每授不必过多,以便使教学对象“精神力量有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我们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这样。
四、教学体系
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体系中有纲有目,有领有结。懂得了这些纲目领结,才能抓住重难点。这就象下棋,只有全局在胸,才能下好每一颗子。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要有这种体系观念。魏书生教好书的诀窍之一,就在于他“体系”观念强。他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做成了语文教学的“知识树”,这种建立在科学而缜密的研究基础上的“知识树”,就是我们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前提和依据。
五、各自的教学实际
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教学实践组织,都有自己特定的教学历史、进程和进行方式。例如有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有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有的教师热衷以写作来带动讲读教学,有的教师又以写作教学为归宿。这样,他们在教学中结成的师生关系、使用的教学启动杠杆、形成的教学步骤及学生形成的知能结构,也就有所不同了。而有了这些不同,教学中重难点的确定也就不同了。
以上谈了确定语文教学中重难点的几方面的依据。但总的说来又归结为一点:深入钻研课文,注重教学实际,对课文要入于里而出于里。对教学参考资料要参照为用,不可不用,不可死用;必要的是以我为主,独立思考,“化”字当头。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教下来都要是一篇有轻有重、有主有轴、脉络分明、气象贯一的整块文章。这样说,并不是强调非与众不同不可,而是强调一个“化”字。真正“化”了,也就大抵有自己的特色了,也就知轻知重了。
课文中的重难点一般表现在何处?表现在——
1、题意——当然是比较深奥、比较委曲、比较隐讳的题意。
2、内容中心——特别是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比较深藏的文章的内容中心。
3、结构——重点是散文、议论文和一些说明文的结构。
4、表现手法——以散文、诗歌、小说为突出。
5、精警深奥的语段。
6、富于表现力的词、句。
7、某些技能。
❸ 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有哪些
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是教学目标(课程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点是这一节课主要教授的内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教学知识感到难于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的部分。
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地掌握教学知识。
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熟悉和贯彻执行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和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
❹ 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难点的突破策略一
1、联系生活体验,加深理解感悟,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新的知识是建构于原有认知结构上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再现与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对性的生活实际情景,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迁移或对比中丰富、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2、加强学练结合,强化语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让学生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读”与“练”是强化语用、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制胜法宝。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中的“读”既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包括学生在课内的默读、朗读、精读、略读、品读等读书方式的培养,以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学习。“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上教师要有练的意识,并能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对听、说、读、写的练习要合理安排,注意读写结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特别是动口、动手的练习,使知识得到有效巩固与迁移,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学会融会贯通。
三、重难点的突破策略二
1、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创设感知氛围,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要使学生获得美感,就必须让他们面对一个具体的审美对象,使他们有美的情绪体验,有愉快的心情。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语文学科的美育功能。电教媒体能够发挥色彩动感、音乐声感等特有优势,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和谐的特定情景,增强真实感,直接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融入自己的情感,深切体会其构造的意境,自然受到美的熏陶。
2、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可化繁为简,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这是今年来教育界的共同呼声,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而要在四十分钟里增加课堂质量,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这一目的,要想解决这一难题,还得依靠电教媒体手段的辅助。
❺ 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阶段目标与课堂目标确定重难点
首先,必须要把握好新课标,明确阶段目标的具体要求,比如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2~3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分为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要求进行重难点的确定。同时,我们可以结合这节课的知识体系框架和课堂目标,科学得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基本是课堂目标中的一两点。如过程与方法中重点解决的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样可能是比较难理解把握的。
(2)教材习题
教材中的后面一般都配比了一定数量的例题或者习题供学生练习、巩固并形成技能与能力,分析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和比例也可以确定教学的重点。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可以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教材片段的课后题进行重难点的分析。
(3)学生实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重点尤其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们在考试中可以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或者自己的实习经验,了解此阶段孩子的一个理解和学习水平,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或者相关的知识基础很薄弱的地方大约就可以确定为难点。
(4)知识内容
作为教学重点、难点的知识内容要在知识结构起纽带作用,它包括基本概念、公式、基本理论、规律、基本技能等,教材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很多情况下学习内容的标题就明确了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标题来确定教学的重点。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确定对于“背影”的理解就是此课的一个重点,由于背影包含着作者浓厚的父子情,所以作者通过一些细节的写作手法描述的背影和传达的感情又成为教学的难点。
❻ 二年级聋校语文教案
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下面是我收集的二年级聋校语文教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看图学词、看图学句和基础训练三部分组成。
全册共20课,其中看图学句8课,看图学句12课。课文内容有反有 反映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继承革命传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勤俭节约、拾金不昧、争做好学生的,注意从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课文内容大多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只有少数内容要借助图片或电教片的直观形象才能认识。课文语言文字浅显常用,便于学生仿说,有利于培养、巩固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
全册分5个单元,每个单元4篇课文,按照图片穴刺学句------看图学句--------看图学句的结构进行安排,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一个基础训练。前后课文之间基本上根据内容深浅,篇幅长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编排。课文全文注音,便于学生阅读。生字都在田字格中写出范字,便于学生仿写。
本册安排了150多道课后练习题,每课的练习题基本上反映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基础训练共50到题。在这些练习题中除少量内容是拼音练习外,其余都是字、词、句的练习,体现了识字、学词、学句是这学期的重点,而三者之间又在逐步加重着句的分量。
本次安排了100多幅彩色插图,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说话、写话训练提供凭借,这是耳聋学生学习语文的特殊需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
课本后面附有生字表、偏旁名称表,供复习之用。
二、教学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提高鼻韵母、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发音技巧。继续学习拼读音节,能熟练的、正确的读出音节,学会本册新出现的.音节。
2、学会242个生字及本册出现的新词语,能默写大部分词语。认识常见的偏旁,学习区别形近字。
3、能正确、清晰、熟练的打指语,能看懂学过的手指语;能看(听)语速较慢、口形较明显的词语和句子。
4、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地运用学过的部分词语。
5、能正确地理解图意和相应的句意。进一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培养说完整句、把句子写通顺的能力。
6、练习正确、流畅、有表情的朗读句子。
7、能背诵句子、默写句子、学习积累词语和句子。
8、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图画和事物的能力,能看图或看演示说(写)一两句或两三句与句完整、意思连贯的话。能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子回答简单的问题。
9、认识句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学期的重点依然是识字、学词、学句。更加重视识字教学,加强了对生字字形和字音的指导。
难点:本册教材在第三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较复杂的单句、“把”字句有关联词语的并列复句、简单的递进复句、无关联词语的因果复句以及简单的比喻句。句式结构都比上学期增加了难度。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教多,共11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7人。学生年龄小,但都比较聪明、活泼、好动。但因玩得天性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杨文,王庆启,李惠、陈琪、周洁、张羽聪明好学,学习的主动性强,成绩优异,而王佳如、田琪琪、钱成、周帅太贪玩,学习的主动性太差,致使成绩很不理想,这学期将加大对他们的监督,让他们的心里产生这样的想法: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总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把它放大,让学生自己知道,也要让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
五、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词语和句子的积累练习,让学过的每一个词和句子都能在生活中运用。
2、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继续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学句、练句。
3、继续在班内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学习的锁链,优生带差生,优生影响优生,使班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学不分家。
5、创设情境,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周 次 学 习 内 容
1 ~ 2 1、2课
3 ~ 4 3、4、基础训练一
5 ~ 6 5、6、7课
7 ~ 8 8、基础训练二、9课
9~ 10 10、11、12课、基础训练三
11~12 13、14课
13~14 15、16课、基础训练四
15~16 17、18课
17~18 19、20课、基础训练五
(备注:剩余两周包括清明,五一、六一的假期和,复习考试的时间)
一、教学要求:
1、会本课七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意思。懂得句子的先后顺序及句子中表示的方位,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自己的学校,爱学习,爱生活。
3、按课文语句画一张“我们学校”示意图。
4、正确地朗读课文,按句子成份读出停顿,并读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
5、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用生字词说写句子,懂句子的先后顺序及句子中表示的方位。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画示意图。
四、教学用具 :词卡 挂图
五、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生预习方法。
1、用圆圈划出生字。
2、打指语练读拼音。
3、查手语词汇手册。
4、用横线划出词语。
5、抄写词语一遍。
6、朗读课文五遍。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表,指名打手语朗读,教师正音。
2、师板书生字,生书空。
3、用生字组两个词,(书上一个,补充一个),记在书上。
洁(整洁)(洁白)
楼(教学楼)(宿舍楼)
阔(宽阔)(开阔)
最(最后面)(最大)
许(许多)(也许)
像(好像)(图像)
愉(愉快)(愉乐)
4、练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整洁:整齐、干净。举例教室、作业本,对比整洁和不整洁理解词义。
教学楼:联系实际建筑理解。
宽阔:对比操场和教室,以及夸张手语动作理解词义。
最:观察谁最高最矮理解。
许多、愉快:联系实际,指图造句理解。
5、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教师解释。
三、布置作业。
1、拼音本:生字3遍,词语1遍。
2、方格本:课文1遍。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默写词语。
整洁 洁白 教学楼 宿舍楼 宽阔 开阔 最后面 最大 许多 也许 好像 图像 愉快 愉乐
二、自读课文,填空。
( )的学校 走进( ) ( )的大花坛
一个( ) ( )的教学楼 穿过( )
( )的操场 一片( ) 一排( )
( )的花园 许多( ) 学习得( )
生活得( )
三、讲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1、我们的学校:看图,提问:这是什么?这是谁的什么?
2、走进校门:先看演示说句子“老师走进教室”理解走进的意思,然后在图上找出校门,在图上打手语演示说句子理解。
3、一个美丽的大花坛:在图上找出花坛,想象花坛里有什么花,有什么颜色的花,提问:大花坛怎么样?
4、整洁明亮的教学楼:举出正反例分别理解整洁的教学楼和明亮的教学楼。
5、穿过教学楼:在图上用手语打出行走路线和看课件理解词义。
6、一片宽阔的操场:看图,一片怎样的操场。
7、一排宿舍楼:看图理解。
8、许多树木花草:看图理解。
9、学习生活得很愉快:看图联系实际理解。
四、熟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句,老师答疑。
五、作业:
1、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先写什么?(校门)
2、校门后面是什么?(大花坛)大花坛怎么样?
3、大花坛后面是什么?(教学楼)教学楼怎么样?
4、教学楼前面有什么?(大花坛)教学楼后面有什么?(操场)操场怎么样?
5、操场后面有什么?(宿舍楼)还有什么?(食堂)食堂在宿舍楼的哪里?(旁边)宿舍楼后面还有什么吗?(没有)宿舍楼在最后面。
6、板书关键词,学生按照提纲复述第一自然段。
走进校门 大花坛后面 穿过教学楼 操场 最后面 宿舍楼旁边 食堂。
7、学生看图复述第一自然段。
8、我们为什么学习,生活得很愉快?(花园)
9、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认识自然段,分析课文结构,学习概括主要意思。
1、自然段概念(开头空两个字)
2、给课文划分两个自然段,用数字在书上标出。
3,课文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说写每句话的主要意思。重点教会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
四.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课后练习P2、2、3、4、5、
第四课时
一、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二、默写课文。
三、讲评课后练习
1、拼音练习。
l—ou→lou x—ü→xu
h—ou→hou x—üe→xue
指名学生拼读音节。
2、读音节,打指语,写词语。
zhěng jié kuān kuò xǔ ō yú kuài
( ) ( ) ( ) ( )
(1)领学生读音节,打指语。
(2)要求学生在书上完成,统一批改。
3、读一读,把能搭配的词语涌现连起来。
美丽的 操场
宽阔的 花坛
整洁的 教学楼
(1)要求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说说每个词组的意思。
(3)老师讲解纠正。
4、照样子,把括号里的词语加到句子中去。
(1)讲解题目要求:把括号种的词语夹到句子中去。
(2)讲解例句:
旁边是食堂 (宿舍楼 的)
宿舍楼的旁边是食堂。
(3)出示习题:
后面是教学楼 (整洁明亮 大花坛)
学校里像个花园 (花草树木 美丽的 许多 种了)
(4)指导学生做习题。
(5)读句子。
5、课文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说、写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1)请学生说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2)指名学生讲讲每句话的意思。
(3)让学生写写句子意思。
四、讲评一课一练。
1、把句子补充完整。
2、根据课文意思,把下列句子排成通顺的一段话。
(重点讲解这种类型题目怎样做)
五、作业
1、课后练习P2、2、3、4、5(语文作业本)
2、一课一练
3、预习第二课
❼ 教学重难点如何确定
一、教学重点
(一)什么是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果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么怎样确立教学重点呢?
(二)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
1.教学目标
古语云“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其实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时,也应该做到这样,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中所要完成的最基本、最主要内容,而确定教学重点应该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以前学科教学目标更多强调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定教学重点更多地是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将某一知识是否在知识体系中有重要作用或影响作为确立教学重点的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教学重点。例如: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节课中,知识能力目标是价值判断的含义及其影响价值判断的因素。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牢固奉献意识,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将人民利益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从学科教学内容的科学系统来看,组成基本知识体系的主要环节为教学重点;从教育学的活动要求来看,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学重点;从情感教育和品德养成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重点。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起来确立为教学重点。
2.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如果说教学目标是确定重点的根本那么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则是确立教学重点的基础。不仅要对所教授的内容作深入地剖析,理出知识的层次与联系,还要相应地找出已学知识和后续知识与这些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好教学重点。
3.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确定教学重点
新课改的重要改变之一是为教材 服务变教材为我服务。所以要求我们不仅立足教材还要跳出教材结合知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意义来确定是否可以作为教学重点。如:在讲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认识上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理论上的继承性,而且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因此成为了重点。再者,当今社会对于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唯物辩证法的最终落脚点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也就成为了该课的重点。
在准确确定重点之后,就应该考虑采取措施如何做到真正突出重点。
(三)突出教学重点
1.攒聚突出法。每节新课都是由许多知识构成的,各知识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我们讲述各知识点时, 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即指向教学重点。好像攒自行车辐条一样,每一根钢线都与中轴绷得紧紧的。 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完善补充法。是围绕重点作必要的补充,以求课堂讲授内容具体、深入、明确,使重点更加突出、丰满。在处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个重点问题时,我结合了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学科间的综合。设置探究性的问题:请你结合法国波旁王朝的复辟及其灭亡的过程,说说波旁王朝最终被资本主义取代的原因。设置问题二:波旁王朝的多次复辟又说明了什么道理?在讨论和思辨中,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究并获得知识。通过探究,学生明白了为什么“新生事物的发展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我顺势地过渡到第二个探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上了高中以后,遇到过那些烦恼和挫折,应该怎样看待成长中的烦恼?”这一设计,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把所学的理论用于自身实践,获得最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更加丰富重点。
3.板书突出法。一般说来,写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但如果写得芜杂、混乱,缺少必要的关联,学生就不得要领。板书要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
教学重点的突出离不开教学难点的突破,那么教学难点又是怎样确立及突破呢?
二、教学难点
(一)什么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
(二)教学难点的确立依据
难点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教材的难度大。教材本身从内容、形式到语言都有难易之分。抽象的、宏观的内容难度就大;具体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小的,难度就小些。形式有单一的,也有复杂的。语言有艰深晦 涩的,也有明白易懂的。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决定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解决问题就容易一些;相反的就难一些。难点的存在跟一个人的禀赋也有关系。反应敏捷的,解决问题就快些;反应稍慢的就难 一些。这样就使问题复杂化了——要讲清难点,且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确定难点有个前提,这就需要我们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是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例如,在学习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时学生对唯物主义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容易形成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完全正确的错误认识,而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又很抽象,所以形成学生理解的难点。
第二种是在学习新的概念、原理时,缺少相应的已知概念、原理作基础,或学生对已知概念、原理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例如在学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不能把物质和意识概念讲透,那么学生在学习一系列辨证唯物论的知识时,就会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所以,让学生明白这些概念的内涵就是教学时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三种是已知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即已学过的知识在对学习新知识时,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原理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原理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
第四种是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又是教学中的大知识板块,这是教学中的“大重点”和“大难点”。如矛盾的相关知识。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融汇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而形成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体系,讲不好则会步步干扰,乱成一团。
因此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教师只有科学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三)教学难点的突破
突破教学难点,方法很多,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复杂为简单,或变生疏为熟悉,其目的都是为了化难为易。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我认为突破这些难点的方法主要有
1.阶梯设疑法。就是说设计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如在讲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时,首先设置了一个情境,轿车大幅度降价了,但仍然值几万元,自行车价格上涨,但与轿车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设置问题:A为什么轿车的价格与自行车的价格有着这样的差距呢?由此引出第一课学过的价值的含义。问题B价值应该有什么来衡量呢?是个别劳动时间还是社会劳动时间呢?由价值推出----劳动——劳动时间——价值量——价值量的决定,这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最后,再利用图表的形式,通过列举恰当的事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难点迎刃而解。
2.分解整合法。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讲,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 容易把问题讲清楚。如在讲解物质决定意识时,以意识的含义为切入点,将问题转换为三个小问题:A意识是怎样产生的?B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什么?为什么?C意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随着这三个问题的突破,意识的含义的整合,最终综合得出无论是从意识的产生还是载体还是本质都说明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3.图示解答法。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把“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一难点理解透, 我利用图形以层层包含的方式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加以区分、比较, 从而使学生对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了直观的认识, 明确了一个是一对多个的统一体,一个是一对一的一个统一体中的一个方面,在结合标志性词语,很快的掌握了这个难点内容。
4.联系实际法。教学实践证明, 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更容易理解,才更有说服力。我在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我以四川地震后的拯救工作为背景材料,我们的总理,80后的青年人,部队在这个利益矛盾冲突的时刻,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并设了两个问题1、材料中不同行为主体各自的价值选择是什么?2、你赞成哪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作为80后的你,假如正身处地震灾区,你会怎么做?在感动和探究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更为深刻的体会到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的时候,应当把个人与集体、社会三者统一起来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对于80后的青年人的价值选择,更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利益远远高于一切的价值理念,这远远超越了理论的说教。
5.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法。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