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菊言菊语】听王崧舟老师讲课的几点感悟
19日到21日,三天共听王崧舟老师的六节网络课。被他的诗意语文深深折服,王老师不愧是名家,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把握掌控课堂的能力,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和蔼可亲的课堂教态,让听课的学生在轻松舒服中获取了知识,连听课老师也在轻松舒服的状态中,收获颇丰。
一,课件制作简约不简单
从《好的故事》到《枫桥夜泊》六节课中,我观察到一个细节,每一节的课件简约,出示的及时又适时。更重要的是紧扣这一课的主题。比如《红楼情趣》中,以古香古色的复古风为主。《好的故事》中,蓝色的底,给人一种梦幻感觉,这也说明鲁迅的“好的故事”是一个梦境。《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出示几位领导人对李大钊的评价时,课件是红色的底板和华标组成的图案,这与李大钊身份地位相得益彰。
二,背景音乐的使用起到了烘云托月效果
纵观这六节课,每节课上,王老师都要有音乐的使用,特别是在最后学生在片段练习环节中。往往是学生在音乐中完成了与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比如《枫桥夜泊》中“以张继啊,张继开头,写出你想对张继说的话”《城南旧事》中“任选其中一个人物,以现在英子的身份写下你最想说的话。”《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以李星华身份问李大钊没戴眼镜,头发乱蓬蓬的原因。在《好的故事》这一课,在背景音乐的氛围中,问鲁迅“既然现实如此黑暗,生活让你如此苦闷,孤独,你为何还要苦苦寻觅美的梦境?”舒缓的音乐,有意境的资料,朴实又赋予内涵,在不经意间渗透了思想教育。
在每一节课上,王老师都运用到了音乐,正是因为有了背景音乐的渲染,老师在适时的引导,学生才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文字,完成了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也在音乐中不知不觉受到了熏陶和感染,自然才思文涌,锦绣佳作连连。
三,过渡语的使用,了无痕迹
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过渡,作为大师的王崧舟老师,没有使用高深的术语,也没有使用诗样的语言,而是“顺势而过”,当让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点拨总结时,用的语言是学生回答时的词语或者句子。比如《枫桥夜泊》中,当学生回答出愁眠的同义词是失眠,不眠,未眠时,王老师说“张继的失眠,张继的不眠,张继的未眠时,他看到了什么?引出下一个环节“作者张继看到了什么”的思考。这样的例子在他的每节课中都有体现。这,不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体现吗?
四,提问有技巧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除了及时鼓励外,更多的是记住了学生的答案,巧妙运用学生的答语,而不是用简单的“很好,不错,你真棒”之类的笼统语言。这样就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里,沉浸在文本中,形成了和文本的对话。
特别是在巡视指导片段练习环节,王老师不是只看学生写的答案,而是,在看到写得较好的孩子,就在其本上画一个“*”号,等反馈时,让他做了记号的同学分享交流。这一招为避免出现群答打下了基础,更节省了时间。这样的招式,值得效仿学习。
五,给学困生绽放机会
给名师配课的学生,通常是班主任精挑细选过的,那一定,无论是在读写,还是在表达上,都很棒的孩子,但,总会有那些不完美的孩子,比如,王崧舟老师的课上就出现了。在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时,一个孩子吞吞吐吐,磕磕巴巴回答不上来,一看就是属于那种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孩子。于是王老师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孩子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答案。王老师评价他有勇气,王老师评价完,这孩子竟然哭了。这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高兴的泪水,更是对老师的感谢泪水。我注意了这个男孩儿,一节课,只要有他出现的镜头,他总是坐得很端正。也许,这节课会成为他最珍贵的回忆……
除了这些,还有好多可圈可点精彩之处,值得我学习。大师的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深深读,细细品,慢慢悟。
‘贰’ 浅析“诗意语文”(一)
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深情地向往:“未来的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充满诗意情怀,都能用自己的诗意感悟去唤起孩子‘心灵中的诗人’;未来的孩子如果都能拥抱、谱写自己的诗意人生,那是多么好!”深受潘先生的影响,语文名师王崧舟老师扛起了“诗意语文”的大旗。何为“诗意语文”?其基本教学策略是什么?诗意语文的课堂有何特点?这些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阅读了《王崧舟和诗意语文》,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形成了以下思考。
一、诗意语文的内涵
语文有三个层次: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化,其共性是“语言”。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语言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从属性看,语文有多重性:如语言习得、思维培养、人文渗透和常规训练等。诗意是感性的、抒情的、灵动的、文化的、精神的、意境的,它归属于人文。这是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和属性对诗意语文的理解。
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一文中,把“诗意语文”诠释为“精神的语文”、“感性的语文”、“儿童的语文”、“民族的语文”、“生活的语文”。王崧舟指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
语文的本色和最高境界是诗意,而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理想课堂。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语境和形象,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情境和意蕴,激起学生言语表达的热情,从而唤醒心灵的诗意,追求人生的真善美。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
我觉得余小刚在《王崧舟教学艺术美学解析》中的一段文字是对诗意语文的最好阐述。诗意语文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神秘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主张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二、诗意语文基本教学策略
诗意语文用到的基本教学策略即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
1、举象:还原语言的生命图景。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举,即呈现、打开。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饱经风霜”的脸,借此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番车夫的脸,并引导学生透过车夫这一脸的特征把握他的生活境遇和社会地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假如自己在现场会怎么做,最后引出鲁迅先生对车夫的细节描写。诗意语文就是在教学中举象。其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所描述的一道道的皱纹、脸色灰黑等就是象。
2、造境:创生语言的生命境域。
造境就是在举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情境指向课堂,意境指向文本,心境指向学生。境是景象的连续体,很多象的叠加,形成一种氛围,人置于其中,会产生共鸣。如:《长相思》中“身在征途”的“象”的还原,“心系故园”的“象”的创生,将这两种连续呈现的“象”加以剪接和重组,就形成了一种孤独,寂寥的课堂情境和文本意境。
3、入情:体验语言的生命温度。
所谓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境语也皆为情语。诗意语文的灵魂之处便在这个“情”字。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让学生的生命情感之门打开以后,感受语文的精彩魅力,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和感情。是否还记得王崧舟老师的那一节作文课《亲情测试》?
师:写下五个你最爱的人的名字
在五个你最爱的人中划掉一个
在四个你最爱的人中划掉一个
在三个你最爱的人中划掉一个
将最爱的人全部划掉
伴随着老师的一步步要求,学生泪如雨下,把所有的人全部划去,亲情的激荡已达高潮,感情已成熊熊烈火。这堂课通过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体验亲情的丧失。每划去一位亲人,就意味着失去一位亲人的关爱和呵护。随着亲情强度的递增,每次失去亲情后的体验也变得愈加沉重、愈加痛苦,终至于触及到学生心灵最深处的那份沉睡的生命意识和潜能。就在那一刻,在一股难以抗拒、难以遏制的情感力量的驱使下,学生的言语生命欲求被充分地激活和唤醒。这就是诗意语文的“入情。”
4、会意:感悟语言的生命哲思
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感悟并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意蕴。例如《草船借箭》对笑的品读。文章同小说一样,什么诸葛亮说,周瑜说,刚开始觉得乏味,没意思,甚至连人物的神态都懒得加上去,然而仔细读后,却发现了文字背后的味道。这篇课文写“诸葛亮说”出现了11次,“周瑜说”6次,“鲁肃说”3次。前面十次都是诸葛亮说,最后一次,诸葛亮是笑着说。给人惊喜万分的感觉。这就是语言的魅力,那个笑着,读着读着,文字味道就出来了,这时候老师可以问,你知道他在笑什么?随着学生的理解,一切也就会意了,会意之后,才能读出文字的魅力和神韵。
5、求气:触摸语言的生命律动
在特定的情境中,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我们对文本,对语言文字就要“求气”。有些孩子不懂,在朗读的时候扯嗓子,用力喊,其实真正会朗读的,用的不是蛮力而是绵力,文字与文字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种关系存在,叫作字里行间,这些关系能够形成语言的节奏,语言的张力,这就是能量,这就是气。朗读用的是绵力,像唱歌一样,注重气息的控制,一唱三叹中,文字的声气,就出来了。
6、寻根:传承语言的生命律动
在特定的情境中,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语文教师要有文化意识,才会把语文课上得更深刻,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例子被誉为“五绝之冠”的古诗《江雪》中的“钓”,从表面看,钓的是鱼,一个物化的现实意象。但从文化的角度品味,则“钓”是“不钓之钓”,渔翁之意岂在“鱼”?在这里,“钓”是一种独善其身的宣告,一种静观其变的智慧,一种东山再起的报负,一种无所畏惧的气度。一个“钓”字,承载着多少中华文化的基因。
‘叁’ 再品诗意语文的诗意语言一观王崧舟老师的《红楼春趣》有感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于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学一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是什么样的,它必定有诗意的语言。今天我就王松舟老师执教的《红楼春趣》这节课来说说我对诗意语文的诗意语言的理解。
首先,诗意的语文是一种精确精准的概括语言。
在《红楼春趣》导入新课后,在学习交流平台四个小朋友的四条建议,王松舟老师把它总结为:联系课文,猜测意思;借助资料,扩大了解;难解语句,暂且放过;结合影视加深理解。每一句话都是八个字来概括,准确精炼。把四个小伙伴的阅读建议,总结为自己的阅读古典名着的32字,通俗易懂,过目不忘。
其次,诗意的语言在于用美妙的语言进行过渡总结。
这样的语言很多,比如在学习了交流平台之后,王老师用这样的语言来概括,这就是4位小伙伴给出的阅读古典名着的方法,而《红楼春趣》是《红楼梦》的选文,当然也是古典文学名着,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去阅读和学习《红楼春趣》。这就完成了从总结方法到课文阅读运用的过渡。
再比如再学难词、新词、陌生词时,他问学生们怎样去理解,有的说借助资料,他说这位同学打算死抠,有勇气,精神可嘉。另一个学生说这不影响课文的理解,可以不理会,一笔带过。他评价说这个同学是聪明人,刚才有小伙伴已经给我们建议,借鉴别人的建议,继续自己的学习,是真正的聪明,再说死抠词语,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听这美美的语言,有激励,有提醒,又有诗意,谁又不想做他的学生浸润在里面呢?
在学生批注写贾宝玉语句的时候,王老师进行了巡视评价指导。他的语言是这样的:有的孩子在一个地方批注了两个词语,他说这个孩子不但思考了,还思考了很多;有的学生在一个批注里还写了一句话,看来是真的有感而发,还有的在一个批注那写了五句话,这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真厉害!不但表扬这三位同学,是还给其他同学以引导,引导不着痕迹,是不是很美?
在赏析“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就是宝玉摔风筝这个句子时,有学生读到了宝玉开心,王老师是这样评价的“我一点也不开心,开心是性格吗?”学生说开心不是性格是心情,然后王老师说“五年级了,说性格开心,那真是有点不开心了。”这里的“开心”谐音双关,又诙谐又幽默,还具有提醒意义。
还有同学说到了宝玉爱面子,王老师没有说不对,他只说了一句“你说宝玉爱面子,那是你把宝玉看低了。”其中的韵味令人深思。最有趣的是,其中有一个学生竟然说了宝玉爱美人,其他同学都笑了,王老师一听也乐了,但随即他就马上进行了语言的引导,他说“宝玉爱美人,王老师也爱美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是一个人的品味,这是很正常的。”两句话就把学生有可能会想歪的心思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教学艺术就是要通过这种高超的语言来实现,也就是需要这种诗意的语言来表达。
第三,这种诗意语言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
这节课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用自己的诗意语言鼓舞,或者是激发了一个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在在探讨贾宝玉性格的时候,前面同学说了宝玉的性格有“心地善良、不遮不掩、细心等等。后来有一个孩子举手要发言,王老师给了他这次机会,他依然说的是善良。王老师说“你的观点和第一位同学是一样的,但是你还是坚持举手,你为什么要说呢?我想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同学没有出声,王老师接着又说“我想是不是有这三方面的原因:没有听到第一个同学的发言;但他没有把话说清楚,你想要补充。还是说你觉得善良是他的性格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你要再次进行强调。这三个里面你是哪一种情况呢?”这一番话既给了这位同学面子,又解了围给了台阶,那位同学马上说他需要补充。王老师马上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鼓完掌还不算,他接着就问:“为什么要给你掌声呢?我以我做教师的多年经验猜想。他是一个不太爱发言,不太受表扬,需要鼓励的学生,是吗?”全班同学给予了这个孩子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孩子落泪了。王老师问他为什么流泪,这是什么泪呢?那个孩子马上回答,这是感动的泪。掌声再一次响起来。老师又总结“每个孩子都是宝贝,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在听,他觉得他需要补充,尽管他一个人没有办法完全说清楚,但他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所以他勇敢的举起了自己的手,让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他。”这个不太爱发言,不太受表扬的孩子,在这一节课上竟然有5次掌声是为他响起来的,你想对于一个内向需要鼓励的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宝贵的呀,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高光时刻,也许一个就够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这个孩子会勇敢的举起他的手,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多。
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我们可能就是什么样的人,因为语言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家,语言是我们生活的化身,语文老师必须对语言需要一份自觉,在王老师诗意语文的课堂上,我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独特魅力。
‘肆’ 王崧舟的诗意语文
2018年6月6日
今日趁着不用看早读,看了一会王崧舟《生命的意蕴》,看得我心中对诗意语文充满了向往。他提倡的教学我觉得是一种情感教育,用教师的真情去触发学生。他谈到情感时说:“情感是风,情感是雨,情感是一团火,情感是一片云,情感是剪不断理还乱,情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情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他对情感的阐述细腻动人,轻叹于他深厚的语文功力,也才恍然明白为什么他的课堂上学生能够被触发,多有共鸣。语言是激发人类情感最强的手段,美的语言,一下子就能够戳住心窝,在心底激起电流。所以如果想要做一名以情动人,以言化生的语文老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所有平凡的生活之物在你这都能发现别样的美丽,用语言的神奇魅力娓娓道来,他人不会不叹服,不会不感动。
从今天起,修炼自己,不断阅读,不断积累,让自己丰富起来,厚重起来。
‘伍’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当看完一本着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进入五年级后,我比之前备课更加精细了。每次备课都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各种资料,但上课的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如何追求更高的备课效率呢?我翻开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他在书中关于教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的详细描述,让我这个年青语文老师茅塞顿开,也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次重新审视。
什么是文本细读?王崧舟老师在他的《诗意语文》一书中说道,文本细读就是引导学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在字里行间阅读。而慢下来,沉入词语,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文本细读的功夫,却非一日之功!王老师举了他讲《小珊迪》一课前进行文本细读的例子,他以自己对语言的敏感,从每个词语、每句话中窥斑见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可见他细读文本的功夫之深。然而,只有这样的文本细读,才能读出文本的味道和神韵来。
文本细读的功夫怎么练?首先在备课时,打开课文,先是干干净净地读。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在读中始终保持对文本的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保持一种高度敏感。其次,让自己走进文本,成为文本生活中的`角色。你要不断问自己,这究竟在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写?为什么只能这样写?用意何在?启示何在?在你千万次的问中,文本就被你掰开了,揉碎了,最后被你消化了,吸收了。当你真正练就了文本细读这一功夫,教材这一关才算通过,而此时驾驭课堂才会游刃有余。
读至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花大量时间备课,课堂效率却不高。那是因为我对文本细读得不够,对教材没有熟烂于心,就无法自如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要想课堂高效,必须静下心来进行文本细读。
其实,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细读也就有多美!所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和精神高度,才能真正从文本中读出神韵来。而实现这些的唯一途径,就是多读书,会读书,用书堆起底蕴来。
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多次看到对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的介绍,非常崇拜,但也对其中的“诗意语文”感到有些模糊,感觉无法效仿,有点玄乎。所以拿到王老师的《诗意语文》这本书,我就迫切地开始寻找着“诗意语文”的答案,慢慢咀嚼着“诗意”的内涵。行走在王老师那诗意般的文字里,默默地感受着大师的智慧与灵性,倾听着大师的精辟见解。阅读之际,似乎点燃了我教学的激情和欲望。
王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高贵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什么是诗意语文?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一种超越风格、超越流派的教学现象。“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不同的角度可以有着不同的阐释。他分别从哲学的认识论、存在论的视角,从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的视角来解释诗意不同内涵。如果将“诗意”置于每个读者的主体视野,那么对于阅读文本的体验意义却又是无限的。他认为如果一旦将诗意语文框定为某种教学流派,那么,诗意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必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什么时候将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读完全书,再欣赏王老师的语文课,我似乎明白了:
一、“诗意”便是“多情”于读。
王老师的课堂,可以说“读”贯穿始终。课堂中既有饱含深情的读,也有多元感悟的读,且是个性飞扬的读;既有融会贯通的读,也有出神入化的读。读中融合了阅读主体的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而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王老师的课堂让学生也让我真正走近了诗意语文、诗意人生的殿堂。人课合一、融为一体,带给了我精神上的震撼。想想自己的课堂,缺少了一双发现诗意的眼睛,因而失落了一份品味诗意的心情。
二、“诗意”便是“举象”中品。
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引领着孩子们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转换。这种引领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鲜活的形象,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情境和感触,从而触摸到文本蕴含的真情。文字与举象之间的转换才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
三、“诗意”还是文本中的“咀嚼”。
细读文本,倾听文本的灵魂,是王老师大力倡导的。他改用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名言:“慢慢读,欣赏啊!”他认为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温不燥,慢慢品、慢慢赏,让文本与阅读主体亲密接触。他告诉我们,行走在文本的从林中,看到了潺潺的清流,听到了悦耳的鸟鸣,嗅到了扑鼻的花香,人的精神会得到震撼。在文本中能看到自己美丽的倒影,真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渡人人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