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小学语文散文如何教

小学语文散文如何教

发布时间:2022-12-14 12:45:23

A. (读书)散文教学我们应该教什么

散文应该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说明文、议论文、科学小品等”,范围很广,其中说明文、议论文指的是具有生动性的说明文和议论文,统称为文学性的散文。事实上,文言文基本都是散文,比如《兰亭集序》、《庖丁解牛》、《师说》、《劝学》等等。这个问题之前我都从未想过。那么这样的认识有什么用呢?很明显,王荣生教授依旧在给我们明确“文章体式”的概念。

既然散文是主导文类,那么更应该多学习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指导教学实践。可惜的是,散文理论研究非常之少,王教授就提到了孙绍振的《散文审美规范论》等少量论着,他指出 “散文理论研究缺位,散文解读理论几近阙如。” 为此,对待散文教学,教师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到底什么是散文?

王荣生教授并未给我们下定义。但是,我可以领悟到的是,散文是比较个人化的,私人化的情感和思想。每一篇散文都是浸染了作者心灵体验的个性表达,传达出的是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

为此,我从王荣生教授等的讲座中学习到了以下关于散文教学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1、散文教学同样必须依据散文的体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但一定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教散文的共性特征,还必须教出“这一篇”的特质来。

因为散文是不拘一格的,尤其是现代散文。如果想用一种固定的套路去对付所有的散文,无疑又陷入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不同的作者的散文特质不一样,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的散文特质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注意共性特征的同时,一定是针对“这一篇”进行阅读思考的。散文阅读和教学必须始终都在“这一篇”散文里。

2、借助散文中的个性化的语句章法去感受体认作者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散文阅读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王教授给我们举例指出,无论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还是季羡林的《幽径悲剧》,都传达出了独特的人生经验。而因为独特,因为与我们不同,才需要我们去自己去读,去感受、体验和分享。

“作者的人生经验,融汇在他的语文经验里。”而他的语文经验则体现在他的那些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中,借由这些语言传达出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的东西。

二、应该避免的两个“走出”错误,避免丢弃语文经验,抽空人生经验。

1、在寻找个性化的言说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可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

王荣生教授举了《安塞腰鼓》的一个课堂实例的例子。其中的教学思路就是先通过学生初读课文,找到描述人、事、景、物的相关语句,接着通过这些语句了解所言说对象,即所描述的人、事、景、物,从中随意截取语句随兴谈论他们的印象、感念、联想、评判。还会借助其他资源比如打腰鼓的影片等等,使得师生在不知不觉中使得课文中哪些由作者主观化的人、事、景、物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更严重的是,有时还要延展到其他的‘外在的言说对象’,或许由百合花延展到荷花,或许由打腰鼓延展到奥运场面。”

这种教学设计,在身边包括自己的教学中大量存在,我之前并没有察觉过有什么不对。但现在细想下来,这样的教学设计最终学生能获得什么呢?网络知识吗?为什么不直接去从通过书籍、影片等等获取,为什么要读“这一篇”课文呢?这样的课堂确实一定语文味都没有,成了一个大杂烩。无怪乎外行人包括有的语文老师都会认为语文谁都可以教。

2、切忌从散文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其中隐含的认识逻辑如下:

比如《安塞腰鼓》中将作者的所思所感概念化、抽象化,探究出安塞腰鼓的“奋发”精神。并且不断渲染与强化被腾空的“思想”、“精神”,并企图让学生“具有”,再进一步挖掘或延伸对象的特质,形成口号式标语,如安塞人“对生命的渴望”、“对家乡的热爱”等等,最后教师激情结束,或者让学生谈谈收获。

上面两种方式的散文教学就是典型的“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它们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

写的过程中,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高考确实考的是主题、技巧之类,如果课堂上不讲这些,学生又如何考出成绩呢?继而我又想到,似乎高考考主题、技巧的并不是散文,而是小说。那么这就不影响了。可是转念一想,我又想起了今天开始读的《小说教学教什么》这本书,书里对归纳主题相当反感,认为读小说并不需要可以去想主题,最重要的是过程,是参与小说所展现的另一种人生。当然,此书才开始看,后面的内容还未知。但就目前所看到的一点信息来看,我还是挺有疑惑的,该如何去理解和权衡王荣生教授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中面临高考的压力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我即将第一次进入高三教学。抑或是我对高考语文试题的理解还不到位,我还没有钻研过高考卷子。我准备开始去琢磨。也许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如今的高考语文它其实就是再考学生的语文经验,考出他们的语文味。如果真是这样,那实在是太好了。我将更有动力和信心朝着王荣生教授们指导的方向前进!

                                                                                                                           写于2020.3.24

B. 散文教学教什么

散文——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

第一册语体文25篇,散文24篇。

第二册语体文25篇,散文22篇。

第三册语体文20篇,散文17篇。

第四册语体文20篇,散文19篇。

语文教学界所指“散文”: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说明文、议论文、科学小品等,姑且称为“文学性散文”,面对如此庞大的体系,几乎教科书中全为散文,怎么办?

1.阻截

限制散文,逼使语文课程教材中语体散文的比例大大下降。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走在前列,开展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的整本书阅读,新格局已初露端倪。

叶圣陶“除去小说、诗歌、戏剧之外,都是散文”,不甚妥当,似乎应该是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构成一个连续的谱系: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电影剧本等为一大类,是“纯文学”;“文学性的散文”为一大类,是“杂文学”;新闻、学术文章等,则为实用性文章,三足鼎立。

2.分流

凡是体裁和文体特征认识比较清楚、已形成相应读法的文章,皆宜从“散文”中分化出来而专门对待。

如新闻、通讯、报刊文章、传记、回忆录、科普小品、演讲辞、寓言、童话等,分离出来,单独对待。

3.正面应对

阻截、分流之后,尚余下的篇目,便需要正面应对,从文类和文体两个方面着手。

a.关注散文文类特征,形成与“散文”文类相匹配的解读方式,或散文解读的基本取向。

b.强化文体意识,根据文体特征,分野小类,形成可依循的相应的解读思路。

c.细化文体研究,揭示散文文本的最紧要处,形成可操作的的具体解读方法。

散文的文类特征,其实是“无特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散文“被剩余”

散文的定义,向来采用排除法。凡是在文体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就会被放进“散文”这个框里。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特指“现代散文”。它主要有两种所指:

a、宽泛的:除去诗歌、小说、戏剧等“纯文学”和实用文章,并剔除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报刊言论文章、演讲词、科普小品、学术札记等文类后,剩余下来的作品。

b、紧缩的:在上述范围之外,进一步圈出回忆录、序言、散文诗等文体特征已比较清晰的文类,所剩余的作品;或者只收纳其中“文学性”比较显着的一小部分,与仍“被剩余”的合并,统称为“文学性的散文”

2、散文“无规范”

散文的共性就是“散”“散在骨子里”是现代散文的文类特征,也是现代散文区别于古代散文(文言文)的关键点。

a、现代散文不拘一格

表现在散文的内容上,是“题材广泛多样”。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人生百态、家长里短,取材十分广泛。

表现在散文的形式上,是“写法自由和体式不拘”。散文没有一定的格式,是最自由的。散文无边界,可以同时具备诗歌、小说、剧本和实用文章的要素。散文可以混合多种成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交织其中。散文的结构方式开放,没有定态,无需遵循特别的章法和结构模式。

b、现代散文张扬个性。

现代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出的个性,比以前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散文抒写性灵,是个体情怀的见证。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

a、文学性散文的内与外

文学性的散文介于文学与实用性文章之间,它既具有文章的特性,又体现着文学的特性。

具有文章的特性,是指它的写实性。散文具有“外在的言说对象”:即使没有《荷塘月色》、《幽径悲剧》,清华园里的荷塘、北大校园幽径旁的古藤萝,也是真实地存在着或存在过的。有外在的可以言说的对象,这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等“纯文学”作品的差别。诗歌、戏剧看起来是写实的小说,其实是“虚构”的产物,作品中的人事景物,是小说家的语言营造出来的世界。

体现文学的特性,是指散文不尚虚构,散文叙写作者的所见、所闻。但散文的写实,也不是“客观的”写实。散文中的言说对象,是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它只有作者的眼所能见、耳所能闻、心所能感。在散文中呈现的是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

我们阅读散文就是要体认作者所见所闻,分享作者所感所思。阅读散文,始终都在“散文里”。

b、“文学性散文”的主体与客体

散文的关键点不在于所记叙、描写的客体,而在于记叙描写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

比如《背影》的关键点,不在于“父亲对我的爱”而在于体认到作者发现“父爱”的那双心眼;《荷塘月色》的关键点不在于荷塘的景色;《幽径悲剧》的关键点不在于“古藤萝被毁的惨剧”;《安塞腰鼓》的关键点不在于“打腰鼓场景的威武、雄壮”,这些都是外在的言说对象,是作者描写的客体,关键点在于体会作者发现景色的心境,痛感惨剧的心灵,为威武、雄壮而奋发、激昂的心怀。

阅读散文,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c、“文学性散文”的日常与独特

散文是日常的,使用常态的心境描写日常生活。

散文记人,很少是大红大紫的人;散文记事很少是大起大落的事;散文描写的景绝非绝世之景、稀罕之物;散文中的坛子里也很少涉及大是大非。

在散文中,人是普通人,事是普通事,景与物是平时所能见到的景物,谈论的大都是茶余饭后所能料到的话题,所抒发的情感貌似也是我们具有的,或是与我们原已具有的情感、情思相类通,因此,阅读散文,我们有一种亲近感,也很容易用自己的既有经验,去过滤、同化、甚至顶替作者的经验,忘记去体察作者独特的情感。

散文叙写的日常生活,其实是作者以其独特的情感认知,叙写日常生活中的独特发现和感悟,以及他独特的人生经验。散文中的所见所闻,是“这一位”作者独特的感觉对人事景物的发现。正因为经验的独特,我们才需要去品读作品,才能够通过散文感受、体验、分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才能够通过阅读,丰富和拓展我们的人生经验。

d、“文学性散文”的言与意

意,是散文的内容。

(1)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即作者眼里的主观的人、事、景、物。

(2)在散文的记叙、描写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独特思想、感情,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1.散文阅读教学,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课文”仅是学习材料,而不是学习对象。(用教材教?教教材?)

但缺了教科书中的课文,绝对上不成语文课。在语文课上,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作者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作者独特的情思)

2.散文阅读和教学,始终都在“这一篇”散文里。

散文中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如《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清心灵中独有的镜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尝见过的荷塘。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是在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

3.散文阅读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的经验的链接。

引导学生往“作者独特的经验”里走,也就是往“这一篇”散文之语句章法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重点字词的理解可为手段)

散文阅读的要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一)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1、分享首先要区分人我。

散文中的所见所闻,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散文中的思索所感是作者的所思所感。“人我不分”很容易用自己的既成经验去过滤、同化甚至顶替作者的经验。以己之心,揣度作者之念,是散文阅读必须,也是陷阱。

2、分享不是“占有”“具有”

我们不能占有作者的人生经验。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所谓分享是体察,是认识和理解。在阅读中,我们扩展、丰富对世界和他人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认识和理解,我们观照自我,触发或启迪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二)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

1.体味必须细读。

散文阅读,最忌浮皮潦草。浮皮潦草的结果,是不成熟的读者以自己的语文经验“篡改”作者的言语,把自己的经验“幻觉”为作者的经验。

2.体味是仔细领会

a.作者言语表达的功力(优秀的散文作家,能够用语言精准地捕捉精微的感觉和知觉,用语言贴切地传达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b.精准的言语表达所蕴含的意味

3.体味是体会、寻味

a.语言的滋味

b.作者的情调

1.散文教学设计理念,要依据散文的体式进行教学设计,即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教散文的共性特征,还必须教出一篇散文的特质来。

2.散文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依据散文的体式特征来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3.散文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体味散文精准的言语表达,体认与分享作者丰富、细腻、独特的人生感受。

4.散文教学的方法,是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下的文本细读,增长自己的语文经验。

一、教学内容不明确:

语文课程标准仅仅指示学生在某个阶段中应该具有的语文素养或语文能力,但对“如何具有”,即要使学生具有这样的语文素养或语文能力,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却没有清晰的表达。

教学内容应该由课程的编制者负责,并通过教科书把教学内容中的核心价值和教学切入点等呈现出来。——教参的重要性

二、教材:

散文占的篇目比例最多,包括语文考卷里的阅读材料,散文也占份(语文学习成了散文学习?)

对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研究很有限,缺乏关注散文这种文类的核心知识,也缺乏大家认可的模式。

爱教的散文:

篇幅短小、主旨明确、结构简单、文风鲜明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

难教的散文:

1.含义隐晦深邃的,如:鲁迅的散文;

2.文史知识丰富的,如:大文化散文

3.意象迭出、思路灵动的,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三、教学原因:

通行的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1.整体感知、全面涉及,即“感悟作品主旨,梳理文章结构,品味语言风格”。

2.特点鉴赏,即按照所谓的散文知识——“形散神不散”“情景交融”以及语言风格等对文章进行理解与鉴赏。

追问:

一篇文章的主旨、思路、语言风格是否一定要全部讲到?

如果每一篇散文都做这样的设计,都是这样教,这样学,那么“这一篇”与“那一篇”的区别在哪里?“这一篇”散文的教学价值在哪里?

在散文教学设计上的不踏实感,表面上看似是教师对文章的解读不够透彻,设计技巧和教学方法不够妥当,其根本还是我们对课程与教材的教学价值的开发不理想(儿童课程类似),即对散文是什么、这篇散文应该“教什么”缺乏比较清楚的认识。

1.认识散文的特征,明了散文的谱系——“辩体”

2.知晓某位散文作家在整个散文谱系上的位置及其个人风格——“识人”

3.分析“这一篇”散文作为课文的独特价值,确定其教学内容——“断文”

4.教师选择自己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所侧重的教学内容——“定点”

1.“辩体”

揭示一种文体的本质特征,应该从其内在机理出发,散文阅读教学之难,就在于散文这种文体从整体上说缺乏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规定性。

如:

诗歌——内在的抒情性和外在韵律的结合。

小说——客观描述虚构的故事。

戏剧(剧本)——以人物扮演的方式(对话)来模拟生活。

那,散文呢?

a.约定俗成的说法:“形散神不散”“取材广泛,笔调灵活”,都是以部分散文的外部结构特征来概括其本质特征,实属无奈。

(形散神不散,最初是肖云儒在1961年提出,因其内涵广泛,再后来发现过程中,人们充分发挥一词多义的功能,借“形散神不散”的理论外壳,装入自己的理论内涵,功能被无限放大。肖云儒先生的本意:“神不散”,中心明确,紧凑集中,不赘述。“神”指主题或中心思想,“神不散”指主题鲜明集中。“形散”,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尤贵清淡自然、平易近人而言。“形散神不散”的确揭示出散文写法上的一些基本特点,但并不是本质特征甚至唯一特征)

b.诗性的——只看到了散文抒情性的一端,其实诗歌比散文更善于表现情绪。

c.散文的没有优势正是它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自然——一种取消散文文体规定性的含糊说法。

以上种种都是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即孤立地看待各种文体,没有注意到不同文体之间的联系。

散文确实可能没有独立的、截然区分于诗歌、小说的自足内涵,散文的本质规定性及特征是在与其他文体的对比中得以显现的,具体来说,就是“中间性”,即散文是介于小说和诗歌之间的一类过渡文体。诗歌、散文、小说三者之间应该是渐变的关系。

抒情性的一端与诗歌紧密相连——散文诗,如鲁迅《野草》

叙事性的一端与专事叙事的小说紧密相连——第一人称叙述的见闻类小说,如沈从文《湘行散记》

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

抒情散文:描述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

叙事散文:记录作者在过去某一段时间空间里见闻的过程,即“我”的经历。

哲理散文:展示个人在某个问题上的独到感悟和思考过程。

2.“识人”

弄清该作家的创作在整个散文谱系中居于什么位置,判断某一个作家散文的风格特点。

如:余光中“先诗后文”“重诗轻文”,他以“诗性”评价散文优劣。

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倾向,每一句每一段都饱含感情,他写一朵莲花的枯萎,“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3.“断文”

发现一篇散文的具体特点

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类别:抒情散文(反映作者自我情绪、情感的变化过程)

但,这篇散文的情绪线索并不明显

按照“识人”中对余光中散文主张的理解,“诗性”散文

以“雨”为话题呈放射状的“自由联想”

与雨有关的经历

与雨有关的感觉

与雨有关的记忆

与雨有关的知识

与雨有关的联想

与雨有关的思考

4.“教学点选择”

选择:

a.合题,即合乎作者原文本意,合乎教材编写思路;

b.显示教师的学识、个性,能给学生尽量多的启迪帮助;

c.趣味,使学生喜欢读这篇课文,喜欢上语文课,喜欢阅读

本书资源

共同备课:

1.小学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祖父的园子》

2.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

3.有效散文教学设计——《胡同文化》

课堂教学:

1.特别的语言,特别的情味——蒋军晶《祖父的园子》

2.散文教学路径——李海林《幽径悲剧》

3.品读语言——黄厚江《葡萄月令》

散文理论话语建构的相关书籍

孙绍振《散文审美规范论》、李晓虹《中国当代散文审美建构》、王兆胜《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蔡江珍《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想象》、李林荣《嬗变的文体》

C. 散文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让导入牵引学生心灵

众所周知,万般开头难,良好的开场白预示着成功的到来。当散文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教师引领学生去寻幽探秘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成功的导语,如同刚刚拉开的大幕,让学生看到了精美的置景一角;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对散文教学而言,导入语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因为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文以情生,有人把散文化作心灵的扬声器,那些巧妙构思,生花妙笔的由来,植根于作者对于自己表现对象的深厚感情和精辟的见解之中。因此,教学时,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带进作品描绘所蕴藏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去领悟,才能以情动情,引导学生,牵引学生走进作品中的情感世界,来正确理解课文,学好课文。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周亚萍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教学中曾这样导入:首先播放以“早春”为主题的影象片段(实景外拍,配以音乐和解说)——“屏幕上这一幅幅画面,是我们陶醉,使我们被这热情洋溢的诗情所感染。被这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天是美好的,当产生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出对生命充满无比热爱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逶迤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接着,打出《绿》、《荷塘月色》、《背影》的三幅画面,并进行解说——“瞧,一位采着《绿》、赏着《荷塘月色》、《匆匆》走来,又给我们留下《背影》的文学家踏着《春》来了,他是谁呢?”最后教师出示课题,将学生引进文本之中。这样,在导入情境的渲染下,学生与美丽的自然展开多感官的对话,从而初知初春景致,为课文的学习作作还铺垫。教学叙事散文《散步》一文时,我这样深情导入:“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动着我们所有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私的爱和不懈地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舒适。可是,等到他们变老了,两鬓开始变白,两眼逐渐浑浊,身体不再灵便,孱弱的双肩已担不起生活的重负,他们如同风中飘荡的落叶一样,预测不了明天的行程,如同即将熄灭的烛火,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今天学习了《散步》后,我们将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并同时获得一些启示。”在以上的导入中,教师适时地牵引住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快速走进文本之中。

二、让关键词句凸显文本内涵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诗眼和文眼是作品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是牵动制约全篇的关键点。诗文的“眼”实质上就是关键词,而且是核心关键词,是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文本主题的关键语句。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以感受到文本脉搏的律动,领略到文本的精神内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关键词句来把握文本,统摄文本的灵魂内涵。因此,语文关键词教学,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关键词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义和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语文关键词的选定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文路梳理,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过程。现代着名作家老舍的写景散文作品《济南的冬天》流淌着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无不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品的种种神韵,美景中浓郁情致,更值得细细玩味欣赏。那么,在教学中把握关键词,可算是把握文本的一条最佳捷径。例如在文本第一段中,作者写了济南冬天的天气,教学时可把握关键词——“宝地”,然后再探究原因——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因此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特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选择关键词,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语境,品味和感悟文本的核心内容,体会文本的意义和意味。李森祥的写人散文《台阶》让读者看到了一位普通农民为了实现生活理想而艰辛创业的奋斗史。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握关键句——“我们家的台阶低”来理解文本,把握人物形象。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要用毕生的精力,把家门口的台阶由三级筑到九级呢?”原来,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一心想筑高自家的台阶,也就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国农民的坚韧性格,也启迪我们对前辈生活价值观做全面的审视,学会关注农民的命运,关注农村的贫穷。在教学中,由一个关键句的把握,统摄全文的内容,学起来轻松又明白。通过把握关键词句的教学,学生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让生活与语文共融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论的。散文更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受流淌于笔尖的产物。因此,学习散文要鼓励学生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用心感受生活,接受多元的刺激。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很多学生总是抱怨生活在“两点一线”之间,哪来生活的感悟呢?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确实发现美的眼睛”吧。作为语文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把更多的生活资讯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叙事散文《背影》是一篇文字朴实而情感丰厚的文章——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父子相别,儿子心目中的父亲“背影”,意蕴深远而令人回味无穷。文本中的细节很生活化,初读时或许会觉得很平淡,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寻找同样感人的生活细节来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我在课前布置了一道作业——积累生活中令你感动的亲情细节,以便在课堂上交流。结果发现,学生的课前积累很感人。有同学这样深情地回忆道“晚上伴着爸爸此起彼伏的鼾声的响起,我渐渐进入了梦乡。迷迷糊湖中总听见一声声柔柔的脚步声,似悦耳的歌声渐渐朝我袭来,接着便有一双温暖的手为我轻轻地盖上被子。我察觉了,小眯着眼,不愿惊扰这夜里静谧的幸福。妈妈的目光里流露着浓浓的爱意,嘴角一抹浅浅的笑意,让我仿佛沉浸在爱河里。妈妈又是静悄悄地走了,这下我发现了,妈妈踮起脚走路。”还有同学说父亲虽然粗枝大叶,却能在百忙中惦记着我,逛了好几家书店,终于为我买到我心仪以久的书,以致于脚皮都磨破了;还有同学说冬夜里奶奶早早地就为我暖好被窝,让我睡觉时不会受冻。课堂上,一时间似乎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在学生的脑海中闪现。在教学写人散文《老王》之后,引导学生积累象老王一样生活中虽平凡却闪烁着人性光芒的小人物的形象,让学生更深地感受到,生活中要学会平等的对待别人,要有人道主义精神,幸运的人有责任去关心那些不幸的人们。这样,既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又拓宽了文本,让文本与生活共融,领会了文本的内容意蕴又引领学生走进了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四、让意境尽显文本魅力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现代散文的魅力在于醇厚的意境。散文世界中,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成为最常用的写作方式,人们又常常以意境称之。散文的意境,具有难以言传的美感。这种美感,需要细致地感受一番。那种条分缕析的做法往往会割裂整体意境,削弱作品的美感,不宜用来学习散文。在品味意境时,首先要注意意境的整体性。其中既有对物象外观的艺术描绘,又有物象内蕴的传神写照;既有作者真情实感的倾注,又隐含着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理性评价。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感受,切忌把意和境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教学鲁讯先生的写景散文《雪》,(本文是以对自然景物——雪的诗化描写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绪。)暖国的雪“滋润美艳”,是那样地纯真美好、生机勃勃,就可以引导学生走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的富有春意的意境中。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坚强不屈”,就可以引导学生走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7]的壮阔的场面,细细品味朔方的雪的顽强不屈,从而明白这正是作者伟大人格的写照。我们通过把握散文的文本意境,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且让孩子们充满兴致,充满强烈的探知欲,走进一个多彩多姿的语文世界。在教学写人散文《背影》一文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开篇写了祖母之死,父亲卸职,尽管是一笔带过,但如果和写父亲背影部分联系起来作整体阅读赏析,会发现前面是铺垫,它们共同奠定了凄凉、冷清的情感氛围。唯有如此,父亲的举动才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父亲的背影在读者心目中永远留下深刻的烙印。因此,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意境,有意识的在阅读过程中,把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生活的感知与思考结合起来。

五、让板书统领文本内容

人文

“美”

高高望天树

竹楼映蓝天

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寨水

笑对生与死

自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课堂,但是板书在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散文作为一种意蕴醇厚、文字优美的文学体裁,倘若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板书,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为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我们的板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能力,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我们的板书更应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活化知识,对知识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是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板书设计的作用,曾一度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其作用被视为“画龙点睛”,可现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板书设计倏然隐身,可有可无,就造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席空档。而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针对文本内容有的放矢,不脱离教材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板书,且线条简单,用词精练,把握散文的美感,就让人印象深刻,促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巩固。在写景散文《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中,我曾根据文本的内容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归纳板书,清晰明了,一目了然,而且统领了各个部分的内容,又突现了文章的主旨。

抒情散文《荔枝蜜》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板书,因为文本的主体是蜜蜂,板书便是一只蜜蜂,且形式与内容非常吻合,头对应标题,身子对应主题,翅膀对应艺术特色,蜜蜂的飞翔靠翅膀,文本的主题显现靠艺术手法。板书如下: ( )

多年以来,在教海中摸索前行,教海无涯,正所谓要活到老,学到老。脚下路正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让自己的教学永远与时俱进。我期待自己能快速成长,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运筹帷幄的语文教师。

散文教学之我见
内容提要】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散文教学也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从实践经验出发,谈了几点关于散文教学方面的浅见。内容包括:1.散文教学的重要性。2.理清文体,合理界定散文概念的内涵,给学生清晰的文体知识。3.感悟散文的哲理,体味散文的意境。4.点拨散文构思的方法,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散文构思技巧,并同时训练、活化学生思维,开发其智力。5.汲取散文的语言营养,提高其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其人格,熏陶其情操,优化其气质和风度等。6.教学生认识散文创作的主要思维形式之一——灵感思维,指导训练其灵感思维,运用各种手段诱发其灵感的迸发,并巩固其灵感思维调动的随意性,为散文写作及创造人格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中学语文教学的课文有60%——80%属狭义的散文性质。就中学生容易学习和入门方面讲,散文为诸文体之冠,几乎所有中学的校园文化阵地(校报、校刊等),都是散文的世界。的确,散文是青少年通向写作殿堂的敲门砖,是入门写作的必经之路。所以,搞好散文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在教学散文时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理文体

有位学生曾问我:老师,有些议论文为什么选入《世界散文精品选》之中?引起我深长的思考,看来,这似乎是一个简单问题,起码说明学生还没听过“广义散文”这一说;但不仅学生不明白散文的界定,老师们也颇拿不准,因为许多“散文”的定义及“散文选本”目前就很模糊。

D.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形式入手理解内容,从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进一步理解深化的循环往复的消化吸收的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 方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抓线索

阅读应是个体与文本对话,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是个体的创造性体验。如何体验和感受文本,那就需要学生在抓住 文章 的线索时与文本进行透彻的对话。线索,是文章布局谋篇核心,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要按照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以及思想内容。

文章的线索不是单一的,由诸多因素决定文章的内容,写作特点以及风格等。文章的线索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以时间转移为线索、有的是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有的以一物为线索等使文脉清晰,层次分明,读了一目了然,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密的联结起来。如《白杨礼赞》一文以白杨为线索,以礼赞为中心,始终不离对白杨树的赞美和赞美的原因—不平凡。围绕这个线索,作者开篇破题:“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起笔有力,礼赞之情初见端倪。

又如《故乡》全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揭示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抓住文章的核心—线索,认真揣摩,深入理解内容,是阅读的重要方法。

二、抓主要

在纷繁复杂的文章内容情节或众多的形象中抓住最能体现文中主旨的东西。如《斑羚飞渡》学生自读之后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学习:这篇文章作者主要是在写斑羚飞渡是为什么?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进一步使学生深入文章的内容并且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明确主要写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过程。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死亡。进而分析了斑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以及让人叹服精神。由整体到局部,掌握成篇之术,水到渠成,提高阅读能力。

三、抓文眼

“撮其精华,得其精骨。”揭示文章本质,抓住“文眼”。所谓文眼,是揭示全篇题旨的文字,是映照全篇,把思想和艺术融成一体的凝光点。在 散文 构思中起到艺术聚焦的作用。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不能忘记”就是起到勾连情节作用的文眼。如阅读“听潮”一文,“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这个提挈全文的 句子 ,就是“文眼”。学生阅读,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听潮”的喜爱以及能引起读者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向上生活愿望。

文眼的运用,可以不拘一格。作为文眼的文字,可以是一个字。如朱自清《春》,文眼是一个“春”字,这个字就是一个“面”,也就是一个春草图。

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形式入手理解内容,从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进一步理解深化的循环往复的消化吸收的过程,让学生抓住文章中内在的,本质,规律的东西,有步骤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1.刺激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个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 经验 的 总结 )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 教育 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教育学生养成很好的主动学习习惯。 儿童 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假设教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长处,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教育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尽大概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气增加兴趣。

2.教育学生阅读本领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七条总目标一开始就说:“要逐步教育学生具有独立阅读本领”。

提起阅读本领,很多教师就自然想到读懂词语,读懂句子,读懂段,读懂篇,就会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以为训练这些便是培养独立阅读本领,这是对阅读本领的误解。没有真正领会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做到“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其实读懂并不错,难题是阅读本领不但仅是读懂。《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具有体会、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本领。这种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该把他们机械的割裂开来。”这里说的是“重点”,自然还有别的本领。课标还提出“逐步教育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本领”,当然还应当有语感,朗读、默读、背诵以及速读等本领等。这种各方面的能力还被表述为独立阅读本领,理解本领是独立阅读本领的基础和核心。

3.养成学生写作的习惯

社会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有本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有本身对生活的体会和认识,有本身的喜怒哀乐(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有本身的内心世界和语言世界,这些与成年人相比,有的时候是幼稚可笑的,但他们的习作所表现的恰恰就需要是这些幼稚可笑的童真童趣。而 作文 教学无非便是处理写什么和如何写的难题,写什么属于内容的范畴,主要靠学生的生活积累;如何写属于形式的范畴,主要靠的是学生阅读的积累。

4、重视阅读感受的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阅读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阅读中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要充分尊重学生鲜活的生命存在,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过程中要落实“对话”的理念,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以读为主,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阅读,去理解词句。学生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评价,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体验的过程。

5、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学贵有疑”,知识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阅读也不例外。能抓住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阅读中要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探讨疑难问题。阅读应是开放性的,阅读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如图书馆、网络等。阅读应是挑战性的,要敢于探究未知的,要张扬个性,要有创新。阅读还应是实践性的,要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6、注重积累,培养语感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所以丰富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全部通过阅读来实现。

首先要加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有益读物。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中的积累,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 成语 和格言警句,背诵出色的篇段,通过阅读积累形象材料、情感材料、思维材料以及佳词好句,以此来增强语感,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确定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我们就不应以自身阅读行为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行为,而是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把学生当作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建立学习主体地位的意识,并对阅读文本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凭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自主对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进行概括,并分段分层,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我们则以指导者的身份,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行为加以适时点拨和引导,以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如此,我们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课上的学习自主性,既是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很好落实,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自主分析也能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在让学生对材料进行阅读时,学生经常表现得心不在焉、漫不经心,他们的注意力很快会从阅读材料上转移到其他对他们更有吸引力的事物上去,这样,一节课下来,阅读教学的效果常常是难遂人愿。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他们无法专心投入到对死板、冷冰冰语言文字的阅读当中,加上小学生缺乏正确的阅读技巧指导,他们不知如何去阅读、如何从阅读材料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就应教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有了技巧作为指导,学生能很快投入到阅读状态中,久而久之,学生也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比如,我们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静下心来读文章,绝对不能一心二用;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出自己想不通的问题。对于阅读理解材料,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具体的解题步骤,如首先对阅读材料后面的题目进行认真通读,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对阅读材料进行仔细阅读,并通过认真思考来组织答案;最后,对答案进行检查,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切题。

这样,有了正确的阅读技巧作为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就能有章可循,对于学生阅读效果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

三、创设生动的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单纯枯燥的语言讲解,难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对文本内容的阅读状态中,而生动形象的阅读情境的创设,则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以兴趣盎然的心态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依据具体的材料内容,采取有效的方式,创设生动的阅读教学情境,以此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对文本材料进行阅读。

比如,在学习《埃及金字塔》这一课时,在正式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之前,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了金字塔的图片与视频片段,看着巍峨屹立的金字塔,学生的眼光立即被吸引了,然后,我趁机说道:“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金字塔,是世界十大奇迹之首,那么,你们想不想对金字塔有更多的了解,想不想探索出更多的未解之谜?下面,就请大家读一读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这样,我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阅读教学情境,学生迅速进入了对课文的阅读状态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探究各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对文章思想的感悟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性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1.开门见山法

这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开讲方法,揭示课题后,单刀直入,由题及文。例如,揭示《草原》后,老师就讲:这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老舍访问内蒙古时写的一篇访问记,学习这一课我们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如何掌握事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变化的特点,把文章写得又生动又具体。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已了解了课文的梗概,有助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2.介绍作者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语形式。通过介绍作者,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常识,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作者的经历较为复杂,我们介绍时就不能长篇大论地笼统叙述,而应该突出一两点能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东西。

如介绍《回延安》的作者贺敬之,可以突出他步行千里赴延安,延安把他培养成人,使作者爱党、爱延安人民的一片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介绍《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可突出他小时候家境贫寒,连纸笔都买不起,他就在母亲的教导下用树枝在沙盘上写字。经过刻苦努力,后来他成为北宋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此教育学生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3.设置疑问法

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奇有时也会觉得“新鲜”。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及课题特点,故意设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兴趣。例如,教学《绿色的办公室》时,教师先设“疑”:“同学们,你们到过老师或者父母亲工作的办公室吗?办公室里都有些什么?发现这些办公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然后揭题:世界上就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特别的办公室,它叫做“绿色的办公室”。这样巧设疑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障碍但又并非不可逾越的境界,使学生思而不解,欲罢不能,顿生强烈的求知欲。

4.激情法

通过看图、看物、语言激发等形式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使之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如学习《长城》时,教师指导学生观看长城的教学挂图,讲解长城的雄伟建筑,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激起了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这样导入新课自然、和谐,学生爱学。

5.概括叙述法

概括叙述法,即对课文内容或时代背景等作扼要说明,使学生了解轮廓。用语必须简明、准确,具有统摄性。

例如教学《长城》的导语:长城始建于公元前657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整修连贯起来,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北傍阴山的城防,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此后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长城东到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余里。长城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因此,它吸引着许多中外的旅游者,大家都想饱览一下长城的壮丽风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看图学文——《长城》,就向我们具体介绍了长城。

6.描摹景物法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在一个季节里,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热闹。这些花有的红得像火,有的粉红像云霞,有的洁白像雪花,花里带着香甜的气息,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是什么季节呀?”“是春季。”“春天里还有哪些景象吗?”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印证课文。当然这里也运用了另一种导语方式:提问式。

7.提问法

紧扣课文设计一两个问题,最好能总领全文,或从一个侧面入手,对理解课文起关键作用。如自读课文《榆钱饭》,可先让学生预习,利用工具书消灭生字词,然后用一节课分析总结课文。导语可先简略介绍作者刘绍棠,然后问:“什么是榆钱饭,作者想吃榆钱饭吗?”这些学生都能根据课文很快答出。然后问:“是榆钱饭好吃,还是大米饭好吃?请从课文中找出理由。”答案是大米饭好吃,榆钱饭不好吃。

理由有:一、在没有大米饭吃的时候才吃榆钱饭;二、作者直接的感情流露。如“哄饱了肚子”、“忆苦思甜”、“打打油腻”。因此,后来作者吃不到榆钱饭是好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富民政策好、有实效。这样既疏通了课文,又明确了主题。

8.概述情节法

对一些篇幅较长的小说或叙事散文可采用这种导语形式。如《藤野先生》这课的导语可以这样:鲁迅怀着一颗救国救民的红心到日本东京 留学 。因看不惯清朝留学生的附庸风雅和不学无术,于1904年到仙台学医,因此结识了藤野先生。后来鲁迅在“幻灯事件”中思想受到很大震动,决定弃医从文,向藤野先生告别。藤野先生很是悲伤,送了一张照片给他,并题字“惜别”。这张照片后来一直激励着鲁迅先生同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9.解课题法

如《岳阳楼记》,可简介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然后举出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讲解“记”在古代是一种不定体,写法可分两类:一类是由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即属这类;一类是寓情理于景物中,如《桃花源记》、《核舟记》。而《核舟记》的“记”相当于 说明文 体。

10.看图说话法

如《中国石拱桥》这一课,可以拿出赵州桥的挂图,请同学们说出桥的结构特点。这种导语适用于事物说明文。

11.温故知新法

温故知新法,就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文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温故之时激发起他们对新知的兴趣。

例如教《 读书笔记 一则》,有个老师是这样开讲的: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会了《再寄小读者》,冰心奶奶在此文中说到一个孩子 日记 写得好,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他写得好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自由说)对,他日记写得好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喜欢读书,还做读书笔记。什么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怎样写,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读书笔记一则》,这一导课语自然流畅,既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激发了学生知新之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2.讲 故事 导课法

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投其所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如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有位老师以讲解孔明以大智大勇的聪明才干用草船借到了十万枝箭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兴趣很浓。

13.观察实验法

根据课文内容,根据儿童爱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由教师或学生以亲自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的方法导入新课。例如教《灰尘的旅行》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一下,在教室空间里你看到些什么:然后做实验:用深色布或黑纸把教室门窗遮挡起来,用一束电筒光射进去,这时让学生再观察,问看到什么?(灰尘)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仅有灰尘,而且灰尘在不停地运动着。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灰尘旅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14.电化渲染情景法

利用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引入新课。例如教《长城》,可用幻灯片打出长城图片的同时,伴放歌曲。学生看着雄伟壮丽、蜿蜒盘旋的长城,听着一曲《我的中国心》,在这种充满感染力的气氛中,不仅自豪、爱国之情顿生,也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

15.以诗揭题法

以诗揭题,这是一种依据课题意思或课文内容(人、事、物、景)引用或自拟相关的诗句,通过教师或学生的吟诵,从而把课题揭示出来的方法。

如教学《草原》一课,一开始教师就有感情地朗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紧接着问学生,这诗句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自然景观?然后揭示课题。这一诵一问,不仅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而且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情感引到了茫茫无际、秀丽苍莽的草原上,同时,也为学习课文中与“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比较作了准备。

此外,阅读教学还可以用猜 谜语 法、练习法、读图法、表演法、欣赏法等方法开讲。教学要有法而无定法,课堂引言的设计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从而选择好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E. 七年级散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学的活动”应关注言语活动和情感流动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录了较高比例的散文,从散文所关涉的人情、伦理、自然等主题来看,以上主题类目出现的篇目有36 篇。散文约占所有课文的一半以上。进入初中,阅读学习与散文密不可分,在“学的活动”视野下研究七年级散文教学的策略,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散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常用文体。初中教材中所选散文形式灵活多样,篇幅不长,形式多样,富有个性。 经历六年断章式文本学习的小学生,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文章,感到新鲜,有趣。这些散文贴近学生的学习能力、契合学生的心理期许,是吸引初中生亲近文学最自然、最快捷的载体。

它为学生的“学的活动”提供必需有的可能性和适用性。

一、过分关注教的活动而忽视学的活动

老师们上公开课都喜欢上散文,为什么呢?可以有激情的导入,有多媒体演示,有拓展性资源,有讨论探究各种各样的拿手好戏。――这样一堂课下来,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可以得到完美呈现。

但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学的活动”非常机械,呆板单调。配合着老师激情四射的导入点头点赞,回答老师设计的完美问题拿腔拿调,编出老师需要的阅读感受热泪盈眶,散文课在这种错位的教和学的过程中完全异化为朗读课程,道德课程,鸡汤课程。长此以往,学生并不喜欢散文,甚至厌恶散文。在“学的活动”的实施中引导初中生感悟散文所承载的汉语之灵动美,情感之丰盈美,能用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生活、快乐和思考,这是散文教学的“必然承重”,责无旁贷。而“学的活动”最终目的是,让近乎一半的散文教学课变得有意义有意思,学生真正地在自己“学散文”“读散文”,而不是教师在殚精竭虑地“演散文”“教散文”和“教考散文”。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过分偏向于散文文体的定位,忽略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过程

笔者查阅近5年来各类语文教学刊物和语文教学网站发表的近45个《春》课例,发现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整体感知(盼绘赞)、五幅春景图的赏析、抒情段的作用。教学方式上多为“写春”诗文导入、我手写我心煞尾。教学内容的趋同性,是孜孜不倦地进行集团化“教科研”的结果。某些控制能力非常强大的研究员,会用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来评价教师的教学的规范性。殊不知,这样一方面会限制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学内容的固定化必然导致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下降,必然会导致无视学生的学情和生命体验的课堂出现;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的“流水线”,催生了一些小花样的“个人秀”。

习惯性的教学内容,教了散文的一般性特征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这种“手术刀”似的教学,看似对症下药:培养学生阅读的文体意识,使得他们懂得散文的文本要遵循散文的解读规律,采用散文的阅读策略。但是散文是开放性高、审美的自由度很大的文体,散文的一般特征是否需要用一致性的教学内容达成?这种教学还呈现出一种“线性化”的教学内容的达成,看起来一环扣着一环,一个教学内容催着一个教学内容,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教学内容也就会发生混乱。

三、过分关注“用”的教学活动

在许多公开课中,散文教学始终有个大尾巴,就是以读促写。以读促写是一种好的写作教学方式。但是不是需要每课必“促”,不写不成课呢?长期的一语一贴式的写作,碎片化的写作,势必催生考试型写作的课堂。

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六年的小学学习中多为碎片文和改编文的学习。在散文阅读中究竟要学什么?基于学生学的活动,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着重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学得好。适宜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情,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的具体困难来建构。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表现为学生“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七年级散文教学中可以关注“学的活动”几个向度的思考。

1.关注词语学习活动,体会散文“特定言语的丰富性”。

七年级散文阅读教学中适时进行词语“学的活动”,能丰富学生词语的体悟能力,体会到词语的丰富性。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一大特色和重点,积累学生的汉语词汇的存量,激活学生汉语词汇的感受力,七年级阅读教学需要这种学习延续和提升。但词语教学中随文进行,又容易陷入“重修辞,轻体悟;重答题化,轻灵活性”的倾向。在词语中追寻意义,是值得思考的。

可以抓关联文本的核心词语学习。学习《秋天的怀念》,全文教学笔者以“瘫痪、喜出望外、烂漫”三个词语为学习重点。在学习中充分引导学生前后文的反复阅读,品味体会这三个词的丰富画面、牵连事件、内在情感。并用课堂之习得,尝试将第一自然段中“当一切恢复沉寂”中“沉寂”一词,丰富为动作,语言,景物。想一想此时史铁生是坐在轮椅上的,是暴怒之后的沉寂,他可能有些什么动作?妈妈也悄悄躲出去,他和谁说话?他会看到什么画面(想起什么画面,从前的和今后)?

我的手无力地搭在轮椅把上,只听见轮椅“吱吱”声,我的脑袋耷拉在肩上,双眼无神,一片茫然。恍惚间看到了儿时奔跑跳跃的场景,又似乎看到了在陕北高原上放声高歌的自己。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顺着鼻梁流到嘴里,咸咸的,很涩……

当那些我最喜欢的物品“啪”的一声碎落在地上时,我没有看他们一眼,窗外的春光烂漫,树枝的新芽毫不费劲地长出了一大截。屋里灰蒙蒙的,我也许永远也走不出这灰蒙蒙的世界了。

由于课堂中词语学习的重点明确,拓展性学习的要求具体,学生能够较好的体会“沉寂”是声音世界,也是一种情感世界。在声音世界的描写中能够充分地应用“有声衬托无声”,但可能对沉寂本身的寂静感的把握会不足,这无可厚非。在情感世界的描写中,能够进入到史铁生的生活处境和情感处境中体悟“沉寂”,这种体察是对史铁生的生命状态的关切和思考。

可以抓体现文本问题特色和情感脉络的词语进行学习。在学习《盲孩子和它的影子》可以和学生一起反复寻找文中的叠词。作为一篇童话故事,其散文化的笔法,是一个亮点。“叠词”是儿童世界中最核心的一种表达习惯。孩子小时候最爱用叠词表达自己的世界,每个孩子会说“妈妈抱抱我”;不会说“妈抱我”。金波爷爷这篇童话的叠词非常巧妙,既符合盲孩子的形象,又串起了盲孩子的情。首先请学生在听读分角色朗读时,勾画与盲孩子有关的“叠词”;然后请学生谈谈这些叠词与盲孩子的关系。在第二个环节中,同学们有了一些自己的发现和体悟。例如:当盲孩子有了影子的陪伴后,是“说说笑笑”,而之前是“听别人说笑嬉戏”,这里就能感受到盲孩子有了影子的陪伴内心发生了变化,孤独没有了,快乐而自信。而盲孩子在影子的陪伴下,更加用心去听“牛儿的哞哞;羊儿的咩咩,流水的潺潺”;用鼻子去闻“阵阵花香”;用手去触摸“萤火虫的痒酥酥”,盲孩子有了影子的陪伴,自己听觉嗅觉触觉前所未有的打开,在自然世界中去感受生命的流动和精彩。而前文用“静静地”写出影子未到来的孤独;后文用“孤零零、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写出影子突然消失后的茫然无措,努力寻找。那为什么要写影子消失呢?问题就随即而来。原来写影子的消失,恰好可以写出影子的陪伴带给盲孩子快乐和全新的生命感受;而此刻影子的突然消失,是因为盲孩子已经有了对微光的感受,对生命的渴望,盲孩子已经有了爱和生存的能力。后来的寻找和萤火虫的重新回来,最终获得生命就是水到渠成了。在词语的体悟中追寻“每种生命在爱的接受和给予获得了自己的存在和重生”的意义价值。

2.关注“朗读的层次性”的活动,循序渐进体悟“情感”。

触摸作者的情思,在七年级的散文教学中,不宜于先从空洞的情感分析入手。可以激活朗读的热情,通过声音的世界的反复揣摩和体悟感知文字饱含的情感。孩子的耳朵最敏锐。能听到最美丽的声音,也能听出最细微的杂音,但是你们能够用最美的声音清除杂音,“听的能力”是他们与世界互相联系的一种挺好的能力。

与学生一起朗读、听读散文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例如在学习《散文诗两首》时同学们特别喜欢听班级王同学朗读《金色花》,认为他朗读得好:“因为王同学还保持了童音,让我看到了那个变成金色花的孩子的调皮”;“因为王同学的声音,我觉得就像我自己的声音,是小孩子的声音,很真实”;“因为王同学的朗读没有配上音乐,我觉得更好,有一种宁静的感觉”……。 调皮的声音,是儿童的特质;真实的声音,是儿童的需要;宁静的声音,是儿童的期待。

朗读的活动不仅仅停留在听与读的层面,还可以是“学和思”。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第一段时,先让同学朗读,再评价几个同学朗读的调子有什么不同?体会第一段的朗读:同学们的朗读容易起高调,第一段一定要起高调子么?为什么不能起高调?第一段写到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温晴”意味着温和与晴朗。温和是总体的情绪,晴朗则是心境的反照。既带有语气上的舒适,也不乏明亮开朗的`调子,体现在语气中――惬意、从容与淡定。文章开头,饶有兴味地讲述济南冬天的特殊,第一段像是一位老者在拉家常、讲故事,亲切备至。那是不是对比呢,是不是为了突出“济南的冬天”么?北平老舍先生的故乡,老舍先生曾经在《想北平》中写道: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伦敦是老舍先生读书和工作的地方,诚如老舍所言:在英国居住的r期是我人生或事业中重要的阶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济南冬天不是要北平与伦敦分个高下,而是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情感真挚,虽然是对比,用声要柔和,不要拿腔拿调,起调不要高。

朗读活动可以在不断的揣摩和再现中,厘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悟作者的抒情风格。例如《济南的冬天》第三段教学,让学生模拟小山的说话,则是温情的、体贴的安慰;模拟济南百姓的心灵会话,则满是美好的盼望、温热的期待。模拟作者对读者的循循善诱的说话,则是善解人意,是一个异乡人对济南的认同和倾心。三者声音的情绪色彩微有不同,却绝不是对立的,自然与人心的深深感应、季节与心灵的共同呼吸,形成浑然的整体、和谐的乐章。“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写济南人“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全”“着落”,尤其是“这儿准保暖和”“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完全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口语,带有老北京的语言色彩,嵌在秀丽的描写文字中,没有一点生涩感,反而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3.“学”的活动中关注散文言语和情感世界的流动过程,体会散文“抒情原则”。

散文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境界,是景物与主观意识相铸的产物,情与景和谐的统一。这些偏重于理论性的散文知识性教学不宜过早地生硬地进入七年级的散文阅读教学课堂。“学的活动”又不能回避相关知识。

核心问题带动,让学生在主问题的研讨中体会言语和情感的关系。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文中6、10两段写藤萝花言语形式非常相似,其意旨全然不同。以问题“这两段写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展开,第6段用比喻绘其形,摹其态,想其甜;形象鲜明,如在目前,具有诗意而不肤浅;第10段用花态喻人生,是心底的花绽放,字句之外,包含着更深刻、更令人神往的意蕴,达到了“韵外之致”的极高的意境。

类文延展无缝链接,让学生在言语和情感中找到一个可以联系外部的学习点。泰戈尔在他的《新月集》中常常用自然世界中最纯美的物,来比喻儿童,写出儿童简单而圣洁的心。为了更好地体会这种写法,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的创意填空,请同学们仔细读,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境,想一想,空白处填什么物体,并说出理由。

①我要变成 抚摸着你;

②我要变成水中的 ,当你洗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③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 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趁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④我要变成一个 ,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回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嵌入的格式并没有约束孩子们的世界:有自然世界的清风、白云、月光、小冰棱、神奇的五彩光、大象的鼻子;有亲情世界的妈妈的头发、外婆的手、爸爸的额头;有儿童日常世界中碎纸般的白蝴蝶、细微的绒毛毛、哈利波特的魔法棒、小伙伴呵出的热气、你留下的泪水、调皮的美猴王……想象的世界是现实生活世界的折射。打开儿童的世界,我们会发现一切的神奇都在中间。

4.“学”的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世界的打通,收获“感性的感动”。

散文的情感,是散文的核心要素。七年级的教材中的散文多是抒情性散文,散文阅读的“学的活动”,关注散文情感尤为重要。散文是一种颇为私人化的写作,正是这种向下的写作,能够收获到“感性的感动”; 关注文本世界和少年世界的联接,“对人事的品味和体悟”是很重要的。作为曾经私语的散文,在当下也有了返回“公共空间”的力度,有时候我们能够读到“知性的深度”。笔者以为七年级的散文阅读“学的活动”还是以“感性的感动”为重点,但要能启发“知性的深度”。

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组织讨论:由“再塑生命”的变化过程,你能感受到什么?学生会自然讨论出来求知的艰辛和愉悦,不屈不挠的毅力,循循善诱的爱心,热爱生命寻求生命意义的感动。但是分明能感受到学生在这个学习环节中的体悟仍是章句式理解活动带来的阅读感受。有些说教自己的痕迹。学生并没有以一个同龄人的情感去触摸海伦的世界,而是将海伦的世界当做一个英雄的世界在欣赏。

于是我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细读文章,以几个问题带动:沙利文老师第一次见海伦,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一点?以你的生活经验如果换一个人,会怎么做?学生们的讨论令我惊喜:“握住我的手”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平等的姿态,“紧紧地抱在怀里”是一种礼节,但更是一种深切的爱。沙利文老师没有说“孩子,你真是太可怜了;孩子,你一定要坚强;孩子,我们一定能战胜命运的”。沙利文老师的沉静、睿智;海伦对善与美的独特感受就体悟出来了。细读文章,沙利文老师在洋娃娃的教学过程中,究竟教给了海伦什么?有学生说:“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刻跑下楼,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洋娃娃唤醒了我的童心,涨红脸跑下楼写给妈妈看,太形象了,就像我们小时候,有了什么好成绩和开心事情时候的动作。这时候的海伦不再是像老奶奶一样“搓捻着花叶”,而是一个健康的孩子。沙利文老师带给了海伦一颗开放的内心。有学生说“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之后,才领悟到的。我认为海伦找到了洋娃娃的存在感,更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我顺势说道:就像海子在诗歌中写道:“给每一条河,给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就像辛波斯卡笔下的“万物静默入迷”,存在感是一个人最独立的精神自觉,海伦朦胧中体悟到了。沙利文老师唤醒了海伦的童心,让她一颗开放的心看待万物。自然学生就体会到“拼写水”这一部分,在自然的平和、自然的宁静中一种生命唤醒另一种生命,海伦感受到我与万物是有联系的,我不是一个孤立的我,我是与自我生命相联系的。莎莉文老师唤醒海伦的生命存在意识,让她以爱的眼睛去看待每一种生命的存在。沙利文老师“重塑生命”就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唤醒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此情境中,许多学生讲述了自己成长中的“唤醒与存在”的故事。

F. 小学语文怎么教

小学语文应该围绕着听、说、读、写、编来教,具体是:
1、听:在培养学生听能力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文章的朗诵材料,在上课时可以放给他们听。
2、说:这就要求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老师也可以在班上举办辩论大赛,培养学生们的能力。
3、读:老师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起来朗读一些课文,这对他们也是个挑战。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朗读大赛。
4、写: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多记忆一些常用字,这就要求他们多写多练,熟能生巧。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练就一手好字。
5、编:锻炼这一能力,可以通过课堂造句任务课下写作任务来完成。

G. 小学语文阅读课怎样教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掌握阅读 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课怎样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课怎样教

一、强化朗读,体味阅读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手段,特别对于一些情感性很强的 文章 来说,阅读显得更加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促进朗读水平的完善。教师要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地信任学生,引导学生明确朗读的思路,帮助学生读好课文、读懂课文,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教学的效率。

二、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时候,其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父子二人的精神力量,了解他们了不起的原因。如果从成人的角度看,一般都会突出父亲的了不起,但是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多数很敬佩儿子的勇敢。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从学生思考的内容出发,这样不但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质量得以提高。

三、紧扣课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由于新课标强调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好阅读课教学的设计,紧扣课文,把文章分成几个重要的段落,让学生分段阅读,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段意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具备分析课文的能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环境

教师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的心境开阔,乐于参与到教学当中。例如,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轮流练习当小记者,对别的学生进行采访,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让学生练习当小记者,可以使学生了解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学生的 语文学习 内容得到有效的拓展,从而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策略

1、阅读前要巧妙设置问题

学生们在初读一篇课文的时候,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这样,如果一节新的阅读课,老师一上来就领着学生读课文,就象教幼儿背唐诗一样,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大大降低语文教学的功效。反之,如果能够在阅读前围绕课文的题目,巧妙设问,启发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 想象力 ,去构思这篇文章,来设想这篇课文的内容,尽管同学们设想的内容可能距离课文内容相差很远,但只要是有益的,就应当把它作为课文内容的拓展和补充予以充分肯定。

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兴趣。例如,在讲《送奶的师傅》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首先要求学生不要看课文,而是在把课文题目写在黑板上后,一连串写下了这样五个设问:①课文写的是什么人,是男的还是女的?②课文写的是什么事儿?③师傅将把奶送给哪些人?

④如果送给你想象的人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⑤发生了你所想象的事情,师傅该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有的说是个男师傅,有的说是女的;有的说送给老人和小孩,有的说送给病人,还有的说送给有钱人家;有的说师傅可能生病了仍坚持送奶,有的说师傅可能摔伤了还忍痛给客户送奶,有的说天下雨了师傅冒雨送奶,有的说家里没人师傅一直在等,直到把奶送交客户手里等等。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充分肯定大家的想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们带着兴奋和各种设想打开课本,进行阅读,起到了较好效果。

2、阅读中要求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我们纠正“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的一些老师,把语文课堂变成了老师满堂提问、学生竞相抢答的智力竞赛,这是对教学互动的曲解。真正的互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深刻,是考察一个学生的用心程度、深入程度的关键所在,也是阅读课能否讲“活”的关健所在。因此,我们不要小看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们没有发现的问题,老师应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及时启发和诱导学生去认识和发现。

只要师生互动的氛围已经形成,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会令你满意的,有时甚至会使你意想不到的。在讲《丰碑》一文时,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有的问“红军为啥不坐汽车走大路,非要走那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干啥?红军战士为啥不多穿些衣服呢?”有的问“军需处长是干啥的?”还有的问“为啥说被 大雪 覆盖了的军需处长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将军咋能听到脚步声说话呢?脚步声咋会说话呢?”这些问题反映出,生长在当今时代的孩子,由于对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知之不多,使得他们对红军战士的行为很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革命前辈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理解,也就自然地回答了课文最后“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的反问,从而帮助同学们真正弄懂“丰碑”的含义。

3、阅读后要组织好学生间的互问互答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组织好学生之间的问题解答,既是师生互动的重点,又是讲“活”阅读课的难点。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课,老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老师又哄又奖,只有几个学生“动”;要不就是说“动”一起“动”,满堂闹哄哄,都在说,没人听。因此,课堂上要避免“动”不起来,使“动”而不僵;又避免“动”极失控,使课堂“动”中有节,对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因此,作为老师,要善“导”,必须首先对全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对同学间提出的问题,相对简单的尽量让性格内向或反应较慢的同学回答,增强他们参与互动的勇气和自信心;对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要让那些性格外向反应敏捷的同学来回答,即使他们答不出来,大多不会放在心上,反而能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热情。总之,必须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互动中得到锻练和提高,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几名“活跃分子”之间,如果那样,阅读课即使讲“活”了,也是失败的。

4、最后引导学生的思想的在阅读中升华

评读作为一节课的归纳和小结,在阅读课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和内在思想的表达。只有把这种思想感情传达给了学生,使学生把文章巧妙的表达方式与健康的思想内涵结合起来去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课才是成功的。因此,老师在评读中必须体现学生这一主体,善于从学生们的问答中去发现和归纳正确的观点和健康向上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思想向更高的层次升华,最终把学生的认识统一到课文的主题思想上来,实现了课堂上“活”的气氛与学生们“动”的思想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之目的。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刻地体会总理精神的伟大,他们体会词句的那种精细程度是以前没有过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

小学 语文教材 里, 记叙文 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炼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述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

二、创设阅读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 学习方法 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 ,让其“暗中摸索” 。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三、 总结 阅读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学法指导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四、序列阅读训练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五、创造性阅读

如果说,质疑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那么,创造性的阅读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应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并加以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实行再“创造”。这种既能培养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利于开拓学生的 发散思维 ,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有口无心的读不同于专心致志的读;盲目的读有别于自觉的读;应付式的读“食不知味”,有目的读“津津有味”。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求取最佳的读法,专心致志地、自学地去读,边读边议,比较异同,释疑解难,力求创新,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地讲述课文作者和背景或不厌其烦地分析课文,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或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为诱饵,所谓“带着问题去阅读”。让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一节课学生没多少时间真正阅读。其实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用心读课文,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交流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主动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在学习性阅读中应该而且也可能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阅读创造,就其结构,包括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就其过程,包括理解中的创造和运用中的创造;就其层次,包括原创和仿造;就其核心,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上,要让学生养成阅读行为定势;但在训练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时,却要突破阅读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究。在阅读探究中如果小学生能有一点独特体验,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都应热情鼓励。

(三)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学生“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体包括“精读(含朗读)、略读(含默读)、浏览”三类。我以为“浏览”是快读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含义狭窄,没有“快读”的内涵丰富,且为“略读”所采用,它与精读、略读不相称,还是换成覆盖面更大的“快读”概念更好。“新概念阅读”包括阅读原理和阅读技法两个层次。从古今中外阅读技法看,完整的阅读技法系统就是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法:精读法,用朗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字以下,理解和记忆率达80%以上;略读法,用默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500字,理解和记忆率在80%左右;快读法,用视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500字以上,理解率和记忆率分别是70%、60%。这是着眼阅读的时间和效率来区分的,是依据阅读能力的发展程序来排位的。

精读是略读、快读的基础。小学阅读教学应以精读训练为主,但应降低要求,降低难度。追求理解深度是没有限度的,弹性很大,教师须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有所控制。略读、快读是精读的重要补充,是阅读广度和速度上的发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快读是综合运用的。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三者还常常遵循“快读→略读→精读”的次序:先用快读法,迅速选择阅读材料;再用略读法,迅速抓住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确定阅读重点;后用精读法,正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

(四)鼓励课外阅读

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也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使“小阅读 教育 ”向“大阅读教育”方向发展。当然搞好课堂阅读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是对的。然而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课本阅读上,那是阅读教学的一个误区。阅读资源和阅读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必须在搞好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加强和加快阅读活动课程和阅读环境课程的开发。

所谓“大阅读教育”,从阅读对象来说,提倡读纸本书(包括纸介质的书报杂志)、电子书(电脑、网络、影视、音像)、无字书(自然万物和社会人情之事理)三大类;从阅读内容来说,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而且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从阅读课堂来说,要开发课外和校外的阅读第二、第三课堂,自读课应超过教读课的四五倍。阅读的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必得靠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实现;阅读的校内外沟通必须靠家庭阅读教育、社区(社会)阅读教育才能实现。最重要的是课外和校外阅读永远是小学生课外生活的快乐选择。

(五)教师做好引路人

对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倡导多读少讲,但并不是提倡一点不讲,只是让学生机械地、重复去读,不关注读的层次和深度,不关注读的意义和进步,这样的阅读教学是徒劳无益的。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是教师必须做的事情,而且是必做的事情,因为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而且是“首席提琴师”,应当带领学生走向文本,让学生能有层次地去读,循序渐进地去读从读通到读懂,从读懂到生情,把每一次阅读的尝试都当做一次阅读能力提升的契机,语言语感发展的经历。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怎样做好引导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课文的哪些词语、 句子 、段落是课文的重点。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要根据学情而教,及时根据课堂上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思路,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



H.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长文短教

小学语文教学实现“长文短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聚焦关键问题。语文教科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一般从阅读与表达方面各安排一个训练要素,教学目标明确。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诺曼底号”遇难》是小说,教材是作为相对宽泛的叙事性作品编排的,从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来看,教师在教学时应将着力点放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品质,情节、环境等描写可以适度渗透,为感受人物品质服务。
2、用好思考练习题,实现教学目标。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是课文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落实与体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供支持。思考练习题、阅读提示点明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提示了学习的目标与要求,认真研究我们会从中受到启发。
3、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长文

教学要简化头绪,针对难点突出重点内容,直奔教学目标,提取主要信息。搞好长课文的教学,关键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在充分解读、吃透教科书的基础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依据文本特点和学情精准目标,教学内容要敢于大胆取舍、找准着力点。每节课抓住一到两个重点或关键问题,不求多,只求“一课一得”。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对一至六年级全套教科书的各项内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认知,是用好统编语文教科书的前提,同时还要多看看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为实现“长文短教”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I. 散文教学教什么

专业阅读 笔记

——《散文教学教什么》(王荣生 主编)

一、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一)背景常识

1.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教材所选课文,绝大部分是“文学性的散文”。

2.广义的散文——(语文教学界)文学性的散文——狭义的散文

语文教学界的“文学性的散文”含义: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生动的)说明文、(生动的)议论文(社论、报告、演讲)、科学小品等。

3.文学性散文在人教版教材中所点比例

教材

语体文

散文

第一册

25

24

第二册

25

22

第三册

20

17

第四册

20

19

第五册

8个单元

3个单元

第六册

4.语文教学,绝大部分课时用于阅读教学,而散文是阅读教学的主体。自然,阅读教学的问题,自然聚焦在散文教学中。妥善地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的问题,无疑是改善课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的关键。

5.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的问题,关键是合理的文本解读。而合理的文本解读,基于文学理论和文章学的研究。而散文解读理论,远远落伍。这就是教师散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二)对散文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1.散文阅读教学,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1)其他学科教学,“课文”仅是学习材料(途径、媒介),而不是学习对象;散文阅读中的“这一篇”,既是学校材料,又是学习对象。

(2)“这一篇”是独特的文本,学生面临的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作者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2.散文阅读教学,始终都在“这一篇”散文里。

(1)散文有“外在的、可指认的言说对象”,这是其与“诗歌、小说、戏剧”(纯文学作品)的区别。

(2)散文文学特性是在“语言所营造的世界”,散文不尚虚构,但散文的写实,也不是“客观的”写实,而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其所感所思,也极具个人色彩。

(3)文学性散文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是与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的区别。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后者是需要公认的。散文不需要公认。

(4)散文阅读,始终在“散文里”,其外在的言说对象,不在散文“阅读”和散文教学的视野里,与外在对象的关联,是在阅读之后才发生的事。

3.我们通过作者的散文,感受、体验、分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即,我们散文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也就是往“这一篇”散文之语句章法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

学生已有经验(语文经验)+(人生经验)——不同的

作者独特经验(语文经验)+(人生经验)——不可能相同的

(三)问题:散文阅读“两个外跑”或“走到……之外”。

1.脱离文本,是散文教学的积弊,原因有两个:一是忽视学生对作者所抒发的感受的体认;二是漠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体认作者感受,恰恰需要对文本语言进行细读品味。

2.把文本当作跳板,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文字)

所指(作者见闻/人/事/景/物)(外跑)

外在言说对象(客观存在的/人/事/景/物)(外跑)

3.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文字)

所指(作者的所思所感,即抒情议论)

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外在言说对象具有的/学生应该具有的)(走到……之外)

4.教师课堂里额外地讲东西,或抒情化地讲述由此生发的感想、感触、感叹,或指示学生讲,讲一些似乎是老师愿意听的大话(课结尾环节的“拓展延伸”,是最常做的事)。“走到课文之外”,“走出作者之外”,实际是丢弃语文经验,抽空人生经验。——上成了“非语文课”。

语文课(散文教学)应该是两者的整合:

“语文经验”——独具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

“人生经验”——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独特的认知情感

5.散文教学,两个统一的目标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一是体认作者在散文中所传达的独特经验,进而丰厚自己的人生经验(人文性目标);二是通过学习散文,提升自己阅读散文的知识和能力,即提升自己的语文经验(工具性目标)。

学习思考:我们常说,阅读教学要“紧扣文本”,或“不脱离文本”,如何理解?

(四)解决散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1.文学体裁的“四分法”: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即“除去小说、诗歌、戏剧之处,都是散文”,王荣生认为此分法欠妥,应该调整发下:

“纯文学(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性散文”+“实用性文章”

2.凡是体裁和文体特征认识比较清楚、已形成相应读法的文章,宜从“散文”中分化出来而专门对待,如新闻、通讯、报刊文章、报刊文章、传记、回忆录、科普小品、演讲辞、审议、童话等。

3.关注散文文类特征,形成与“散文”相匹配的解读方式,或散文解读的基本取向,形成散文文本解读的思路。文本解读的方法与思路,目前没有系统的理论,只能借助名家教学实录,在典型课例研究中总结归纳。

二、散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原理

(一)散文的文类特征

1.散文文类特征是“无特征”。

(1)散文“被剩余”,散文非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是约定俗成的概念,是用“排除法”得来的,即文体上说不清,道不明的,都入“散文”的框里。中国古代,骈文之外,便是“散文”,韵文之外,都是“散文”。中小学称为“文言文”。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特指“现代散文”。

(2)散文“无规范”,散文“题材广泛多样”,内容丰富无边。散文形式上“写法自由和体式不拘”。现代散文张扬个性,“带有叙传的色彩”。散文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 ”,(梁实秋)“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掩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露的表现出来。”

(二)“文学性散文”的着眼点

1.散文介于文学与实用性文章之间。

有文章的特性,主要指其写实性,散文有“外在的言说对象”;有文学的特性,在“语言所营造的世界”里,作者的见闻感想是个人化的,散文对现象的阐释和问题的谈论,也不是“客观的”言说。《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的“荷塘”。

2.文学性散文的“主体”和“客体”。

作者眼里的主观的人、事、景、物,在散文中是记叙、描写的客体。散文关键点,不在所记叙、描写的客体,而在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背影》的关键点,是“父亲的爱”,还是“体认到父爱的那又眼”?《老王》的关键点,是“老王的善良”,还是“作者发现老王善良的那副心肠”? 阅读散文,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他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3.文学性散文的日常与独特。

散文是用常态的心境叙写日常生活,所以,读来有亲近感,会唤起我们相关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也很容易用自己的既成经验,去过滤、同化甚至顶替散文中作者的经验,乃至忘记了去体察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4.文学性散文的言和意。

意,是散文表现的内容,即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言说对象和思想感悟)。

美的散文,无不追求精准的语言表达,“文字就是思想”(朱自清),思想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只取思想,忽视语言文字,是不足取的。

文学性散文的“着眼点”——

独特的情感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

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个性化的言语表达精准的言语表达

J. 哲理散文的教学模式

哲理散文的教学对散文文体的认识不清,不能很好地区别散文、哲理性散文与其它文体的区别。接下来我搜集了哲理散文的教学模式,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哲理散文的教学模式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很多哲理性散文。哲理性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是以描写人或物来揭示道理,启迪人生的文章。哲理散文不但具有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之外,在表达思想上更上一筹,内容丰富,含义深远。比起诗歌、记叙文、议论文来说,语言也更加优美,内容更加深刻。针对哲理散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一、确定目标,有的放矢

哲理性散文教学,要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和物的描述及表达方法,又要感悟所要揭示的道理。在教学中,要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确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目标。通过多样朗读,让学生深刻体会课文内容。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描写的是1985年8月季羡林先生重返德国的所见、所感,教学中要抓住描写德国街头景象的语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之美,发现其背后的文化之美。可以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一是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三是感悟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的重要性。针对哲理性散文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搜集相关资源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自然、快乐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动机。让图、文、声、像并茂,化抽象为具体。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课时,由于学生对桃花心木树了解较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前,我从网上搜集了关于“桃花心木”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当这些逼真的图片呈现在学生们眼前时,我感受到了学生渴求的眼神:这种树有什么特点?发生了什么故事?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当然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三、指导朗读、把握内容

朗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小语教材中的哲理散文,由于作者的情感变化起伏,读起来轻重缓急应变化不断。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哲理散文的特点,精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读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力求以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精妙。例如《钓鱼的启示》一课,在课文的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了解内容,揣摩情感。让学生懂得在遇到类似违背规定、规则的诱惑、制度、道德甚至法律时,要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品味语言,感悟道理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散文具有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等特点,所以散文又被称为美文。而哲理性散文,除具备了散文的特点之外,又有寓理的特点。品味语言是哲理散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能从文章的语句中,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也能获得对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感知。并通过精读抓住重点词句、节段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的中心。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中,在描写德国人种的花时,有两个词语:“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教学中要抓住这两个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去理解,去联想,对花的美丽景色自然会理解地更加透彻。《落花生》这篇课文,通过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品味,体会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的道理。

五、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是写作的基础,散文都是有作者丰富感在里面的文章。因此,仅仅是朗读和品味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内,要将作者描写的人、事、物关联起来,将课内与课外关联起来,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白杨》这篇课文,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让读者体会白杨树直,高大挺秀,适应性强,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特点。作者在描写上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父亲神态的变化来表现感情的波澜。并将白杨的形象、特点和父亲的行为与边疆建设者的特点联系起来,感受作者对边疆建设者的赞美之情。只有引导学生用情去感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会真正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寓意。

总之,哲理性散文,不等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记叙文,常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先记叙、议论,再画龙点睛,借事、借物喻理,托物言志。教学中,要与其他类文章区别对待,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确定好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体会文字背后所要说明的道理。

篇二:哲理散文的教学模式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是苏教版教材(必修五)所选的一篇哲理散文。本文选自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本书采用的是独白式的写作方式,思想精练,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内容丰富,展示了内心的世界;文字隽永,蕴含了文学的意味。课本所选文本较短,表述抽象,含义深刻,而且文字间跳跃性强,有时确实给人以“零星无序”的感觉。所以,教学有相当的难度。以至于有些教师让学生随便读读,或者干脆略过不讲,美其名曰“大胆取舍”。那么,对于这样的哲理散文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作为哲理性的文本

法国的维克多·吉罗说过:“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可见这篇文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思辨性强,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文章的思想呢?

1.抓住标题

虽然《思想录》里很多记录的都是“偶然闪现出的思想”,而且课文节选部分的标题也是编者所加。但毕竟这个标题突出了人的二重性(或者相反性),即脆弱性和伟大性,或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因此也成为类似于“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语)般众人皆知的名句。那么,抓一句及其余的方法应该较为适合本文的教学。标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苇草”是中心词,可见人具有一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从这个“本源”看,人与其他事物并无二致。但人又是“能思考的”,这就突出了人作为人的“特殊性”。而这个性质形成了人的伟大。认真深入地揣摩标题的内涵,就抓住了文本的关键,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联系作者

纯理性的文字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障碍,因此有必要补充一些感性材料。如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作者的经历是再有说服力不过了:

帕斯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不仅仅来自抽象的理论思辨,更是一种真切的生命体验。这位英年早逝的哲学家在他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当中,有一多半时间是在病魔缠身中度过的,才十八岁身体就开始羸弱不堪,二十刚出头就发生过中风,糟糕的健康状况甚至令他终生没有结婚。正是这种切肤之痛使他相信一个人的自然生命同一棵苇草没有什么区别,脆弱到可能因为一口气、一滴水而被毁灭。然而另一方面,帕斯卡尔又实在是世间罕见的天才。只说他作为《思想录》的作者在哲学史上就已占据崇高的地位了。一个如此脆弱的躯体内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帕斯卡尔本人不正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吗?对于他的一生,恐怕没有比这个比喻更为贴切的评述了。

梭罗评价帕斯卡尔说:“正如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样,他的`书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传。”确实,我们从以上这段文字能够看出,帕斯卡尔可以说就是“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的代言人。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作为人的“脆弱与伟大”矛盾统一的特点。学生结合这样的拓展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格言式文字时,就会更好地调动自己知性和感性两种思维,从而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

3.作好铺垫

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本文时,先设置这样的一个预习:

阅读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入选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文章开篇以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引入,两篇文章有着潜在的共通之处。学生课前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做圈点批注,自由畅谈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论点的认识。

由于理解本文有难度,先来阅读一篇与之有紧密关联且难度稍低的文章,并且写了个人的阅读体会。这样学生可以在思维方面先“预热”一下,之后再看文本会容易一些,也更有体会,效果自然也更好。

4.联系自身

对于类似《思想录》的语录体文本,有时需要选取一些关键语句,比如“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等,要求学生以其为核心,扩写一段文字。这样不仅可以使文本中的哲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收获,而且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所以,对于哲理性较强的文本采取这种“以写促读”的方式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的。它会“逼迫”着学生有意识地深入思考,并且还得尽可能地扩展思维“寻找”到自己阅读中或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来阐释。这个过程既训练了学生在输入信息方面的接受、理解能力,也带动了输出信息方面的表述、阐释能力。当然,应以前者为主。

二、作为节选性的文本

1.在全文乃至全书的视角中了解文本的意思

这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顺序。比如教学本文应先让学生了解一下全书的大概:

帕斯克尔的思想理论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思想录》中,此书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潮之外,另辟蹊径:一方面它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以理性来批判一切,同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现这一主导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界限,并以他所特有的那种揭示矛盾的方法从两极观念的对立入手,考察了所谓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知识、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其中既夹有若干辩证思想的因素,又复浓厚地笼罩着一层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

看了以上这段话,对于有些课文中的句子可能理解就会更容易、深入一些。比如课文的一句话:“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的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的卑贱啊!”这样两句话是既对立矛盾,又有机统一。既体现了思想本身矛盾的一面,又体现了其辩证的一面。

2.突出节选文本的核心意思

虽然是节选文本,但是我们的教学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面面俱到。节选部分总体还是会有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意思,因此不能“以全概偏”“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比如教材节选的部分(《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主要意思包括人的思想性、人的伟大性。所以,教师应该把教学的内容主要定为这样的思想传达与引导。正如:“就让人尊重自己的价值吧。让他热爱自己吧,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足以美好的天性……让他爱自己吧:他的身上有着认识真理和可以幸福的能力。”

三、作为翻译性的文本

翻译的作品总是给人带来一定的“隔阂”。因为这是翻译本身带来的矛盾。直译带来语言的“陌生化”,意译有时无法最大限度地传达作者的思想。虽然教材所选均为权威译本,但毕竟国外的哲理小品语言上和直接用母语写作而成的哲理散文还是有些区别的。但一般来说鉴于作者翻译文本(尤其是哲理性文本)时更侧重传递作者的思想,所以教师就不应将品味语言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不是完全不关注语言。只是关注语言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不需从语言的应用方面对文本精细化研讨,即处理语言“不是那种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严谨”。有的教师对待此类文本和对待经典的母语文本时不加区别,执着于个别词的选用、个别句子的表述上,应该说侧重点的确定是有所偏差的。

当然,同为外国哲理小品,理解的难度还是有所不同。这和文本本身所表述思想的抽象性以及这种思想和读者自身的距离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苏教版教材同一单元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在理解的难易程度上还是有差别的。后者接近我们对学生经常教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其主要不同是面对同一问题时存在着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比如对待爱情的态度,会有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把爱情提高到如此的程度。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多加引导、解释。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散文如何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