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高考语文常考哪个朝代诗歌

高考语文常考哪个朝代诗歌

发布时间:2022-02-17 07:09:40

⑴ 高考语文经常考哪些诗词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 渔父)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行)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 曹操 龟虽寿)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 曹操 短歌行)
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 陶渊明 移居)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 陶渊明 饮酒)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 陶渊明 饮酒)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 陶渊明 杂诗)

⑵ 高考中语文诗歌唐朝多还是宋词多

宋词,感情细腻,思想丰富,唐诗多豪迈,宋词多内心感情世界的变化,更能考验你们的理解能力……

⑶ 高考要考那些古诗词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 渔父)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行)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 曹操 龟虽寿)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 曹操
短歌行)
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 陶渊明 移居)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 陶渊明
饮酒)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 陶渊明 饮酒)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 陶渊明
杂诗)
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 谢灵运 登池上楼)
12、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 江淹
别赋)
1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 王籍 入若耶溪)
1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 王绩
野望)
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 赠萧禹)
1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1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 杨炯 从军行)
1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 宋之问
渡汉江)
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望月怀远)
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 凉州词)
2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
2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王昌龄 从军行)
2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 王昌龄
出塞)
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2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 王维
汉江临泛)
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 王维 山居秋暝)
2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 王维
终南别业)
2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 王维 观猎)
3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
鸟鸣涧)
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 李白 蜀道难)
3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 李白
论诗)
3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 李白 送友人)
3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 李白
送友人)
3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
3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 李白 子夜吴歌)
3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 李白
月下独酌)
3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 李白 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
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 李白 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4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 李白
将进酒)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 李白 行路难)
4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 李白
行路难)
4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4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4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 李白
清平调)
4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将进酒)
4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50、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唐 李颀 古从军行)
51、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唐 李颀
古从军行)
5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5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 崔颢
黄鹤楼)
5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 高适 别董大)
5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 高适
燕歌行)
56、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 刘方平 夜月)
5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 杜甫 前出塞)
5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 杜甫
水槛遣心)
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6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6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 杜甫 春望)
6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 杜甫
春望)
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 望岳)
6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

6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 杜甫 寄本十二白二十 )
6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 杜甫
偶题)
68、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 杜甫 旅夜书怀)
6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
杜甫)
7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 杜甫 登高)
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 杜甫
登高)
7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7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
7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唐 杜甫 赠花卿)
7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唐 杜甫
蜀相)
7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 杜甫 曲江)
7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8、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 杜甫 客至)
7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 刘方平 月夜)
8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
8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 孟郊 登科后)
83、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 杨巨源
城东早春)
8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
8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 王建
十五夜望月)
8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 韩愈 调张籍)
87、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 刘禹锡
秋词)
8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 刘禹锡 乌衣巷)
8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
竹枝)
9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9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9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9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9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 白居易 放言)
9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唐 元稹
离思)
9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 刘希夷)
9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 王翰
凉州词)
9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 颜真卿)
9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 罗隐
蜂)
10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 贾岛 剑客)

101、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 贾岛 题诗后)
10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 李贺
南国)
10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104、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 李贺
致酒行)
10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 杜牧 寄扬州韩判官)
106、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
10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 杜牧 秋夕)
10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杜牧
山行)
10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 杜牧 赤壁)
11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 陈陶
陇西行)
1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 无题)
1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 李商隐
无题)
1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 李商隐 无题)
114、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
李商隐)
115、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 李商隐 贾生)
11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1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 李商隐 乐游原)
118、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唐 李商隐
晚晴)
119、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 杜荀鹤 春宫怨)
120、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 卢延让
苦吟)
12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 张泌 寄人)
122、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 曹松
己亥岁)
123、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 秦韬玉 贫女)
12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 僧
云览)
125、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无名氏 金缕衣)
1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 李煜
虞美人)
12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 李煜 乌夜啼)
12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
晏殊 蝶恋花)
12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 晏殊 浣溪沙)
13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 林逋
山园小梅)
131、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
13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 欧阳修
蝶恋花)
13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 朱淑真 生查子)
13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
凤栖梧)
13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 柳永 雨霖铃)
13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 柳永
雨霖铃)
137、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 春日)
13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
观书有感)
139、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 王安石)
140、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 苏轼
蝶恋花)
14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14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 苏轼
冬景)
14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 苏轼)
14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 苏轼
水调歌头)
14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 苏轼 水调歌头)
14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之战)
14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 李清照 夏日绝句)
14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 李清照
五陵春)
14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 李清照 声声慢)
15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 李清照
醉花阴)
151、花自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 李清照 如梦令)
15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
秦观 鹊桥仙)
15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 陆游 文章)
15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 陆游
病起书怀)
15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156、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15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 陆游 书愤)
15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59、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 杨万里 竹枝词)
16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
16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宋祁 玉楼春
16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 文天祥
扬子江)
16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志南)
16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 卢梅坡
雪梅)
16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 辛弃疾 菩萨蛮)
166、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 辛弃疾
青玉案)
16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6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
辛弃疾 南乡子)
16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 姜夔 扬州慢)
17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 岳飞
满江红)
17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 岳飞 满江]
172、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元
关汉卿)
17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174、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 王实甫
西厢记)
175、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 高明 琵琶记)
176、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 高明 琵琶记)

⑷ 求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各种诗人的事迹说几个典型的,哪个朝代什么的,谢谢

坦白说,你这样了解是没有用处的,这个背景对于鉴赏和阅读并不重要,鉴赏重要的是手法情感,古文重要的是知识点,这些如果压缩下可以成为作文材料(但是现在从高考阅卷来看有些滥)如下(自己去网络搜)

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 王维塑像
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旧唐书·王维传》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 王维
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 王维
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 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维弟兄俱奉佛 ,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曰:“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翌日上之,帝优诏褒赏。缙自有传。

⑸ 高考语文中常考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1、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做《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鱼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5、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6、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8、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9、轻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处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前赤壁赋》)

10、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不见复关,泣涕涟连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诗经、氓》)

11、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

未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

12、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

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13、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1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1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16、 噫吁 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李白《蜀道难》)

17、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19、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

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杜甫《兵车行》)

2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蜀相》)

21、 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杜甫《客至》)

2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23、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干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杜甫《登岳阳楼》)

24、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25、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26、长安回望锈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27、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28、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29、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30、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

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

3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3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3、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34、寻寻觅觅,冷冷清请,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3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36、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37、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王实甫《长亭送别》)

38、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

3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0、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⑹ 高考常考的古诗词鉴赏诗人有哪些诗人背景是什么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刘禹锡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着,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李翱、韩愈主盟文坛,引之以为伦辈。刘说自己“长在论”,他的论文条分理析,论证周密,文采沛然。散文则思路清晰,简洁晓畅。(此节引自于刘禹锡小传)。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生平事略

宋四家苏轼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陆游(1125-1210),南宋着名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他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 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桧死,绍兴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绍兴三十年,召除敕令所删定官。孝宗继位,赐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中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腐败,只求苟安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柳宗元生于京城长安,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着。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逝于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着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陶潜(365—427),字渊明,一名渊明,字符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代表作《归田园居》等。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望采纳

⑺ 高考常考的语文古诗文

高考常考的语文古诗文
1.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3.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4.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7.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10. 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14.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1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二册
2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2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26.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28.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惘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29.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潜《归去来兮辞》)
30.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陶潜《归去来兮辞》)
3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潜《归去来兮辞》)
3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潜《归去来兮辞》)
3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
3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3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7.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39.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0.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4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 《阿房宫赋》)
4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4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45.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46.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7.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三册
49.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0.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 卫风 氓》)
5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 秦风 无衣》)
5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尔不见,搔首踟蹰。(《诗经 邶风 静女》)
53.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54.日月忽其不淹兮,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56.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着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5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8.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59.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
6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6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6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6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陶渊明《归园田居》)
6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6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6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0.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71.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2.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3.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4.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75.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6.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7.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78.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9.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0.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1.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可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3.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归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84.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85.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86.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87.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88.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8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90.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9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
93.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9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9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96.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
9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98.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9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100.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⑻ 高考语文什么时候出现考现代诗歌鉴赏

一、各省份高考语文有不同的试卷种类,各省份最早考现代诗歌鉴赏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在10年前就开始了。

二、考生报名参加高考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普通高考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3、身体健康;

4、认真阅读并愿意遵守报考简章及省招委会、高招办颁布实施的其他有关招生管理的政策、规定;

5、报考军事院校的,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0周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公安院校的,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2周岁;报考公安院校外语专业年龄不超过20周岁。报考以上院校及专业的考生须未婚;

6、少年班考生报名,须先由招生学校预选、发给考生准考证、明确考试科目、并通告考生所在市、县 (区)招考办之后,考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市、县(区)招考办审查合格,可在市招考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及参加考试。申请报考少年班,必须是极少数智力超常、成绩优异且年龄在15周岁以下的初、高中在校学生(不包括高中应届毕业生)。

7、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符合普通高考报名条件,持省公安厅填发的“外侨居留证”可以在各市指定地点参加报名。

禁止参加高考的人员

教育部规定下列四种人员不得参加普通高考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作假伪造应届的学生;

3、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4、无学籍,档案不齐全的在校生。

⑼ 哪种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最常考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如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2、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13、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如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14、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15、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16、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借助于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
17、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
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20、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与离愁贴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螟蛉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
23、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24、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25、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
26、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7、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8、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29、连理枝、比翼鸟
作恩爱夫妻的比喻。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0、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1、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2、问鼎
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4、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5、三尺
是法律的代名词。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8、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0、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因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41、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42、婵娟
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亮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43、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如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44、执牛耳
用“执牛耳”指盟主。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45、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46、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如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
47、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
48、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49、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50、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51、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52、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53、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54、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55、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56、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57、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58、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59、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60、壁还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61、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62、着作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着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63、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64、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65、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66、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67、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68、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69、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70、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71、掣时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72、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如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3、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如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74、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75、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76、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77、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78、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李清照:“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79、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80、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81、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82、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83、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84、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85、抱柱
相传古代一书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书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86、班马
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7、楼兰
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8、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89、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90、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91、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92、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93、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94、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95、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96、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97、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98、巴歌
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如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99、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100、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

阅读全文

与高考语文常考哪个朝代诗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5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2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5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4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79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0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4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7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3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4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4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0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