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中的意象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是它的含义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同学却往往混为一谈.《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未对此加以区分,对“意象”就简单释为“意境”.正确界定其含义及关系,对于诗歌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意义.
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干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发现,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当然并非所有的意象组合都能构成意境.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
相关练习:
试分析以下几首诗中的意象与意境:
(1)《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
(1) 本诗有三个意象:松,山,云.三个意象构成一幅含义深邃的意境:老松耸立,大山云遮,我寻访隐者,知道他在山中,却无法找到.这些意象暗示我们隐者的超凡脱俗,行踪难觅,也寄予作者的向往和惆怅;甚而引发人们思考,生活中很多的东西我们都可望而不可及.
(2) 本诗只有一个意象——江雪,没有人踪甚至没有鸟迹的白茫茫一片的江雪.江雪与诗中的人物,戴着蓑笠的老翁,构成本诗深远的意境:境与人互为映衬,作者孤高清洁的个性展露无余.
2. 什么是意境和意象
意象和意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西方国家文学理论中没有“意境”之说。但是西方国家的小说散文中有意境的创造。比如《简爱》中对桑菲尔德庄园的环境氛围的营造,就是一种意境。在中国,意境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学,如老子的“大象无形”说实际上就是指意境。“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领悟佛法所能达到的境地,语出佛经,为南朝诗学借用。如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评诗,有“境玄思澹”之语,可见意境说初见端倪。王昌龄的《诗格》首创了“意境”一词。到了唐代,皎然在《诗式》中提出“取境说”,即由境而来,由思而来。权德舆提出“思与境谐”的理论。司空图《诗品》提出“境生于象外”之说。刘禹锡发展了“境生于象外”之说。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说,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多有探讨。到了清末,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集其大成。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当代文艺理论家宗白华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概括起来,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根据童庆炳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这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然后组合融合化为一种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关系。就是说,没有意象,难以组合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可以举例说明: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
3. 语文赏析古诗中,,什么叫意境什么叫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合,即诗中的“形象”。《周易•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它不仅包含了具体的人、事、景、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描绘的自然景物、生活图景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4. 意象和意境分别是什么意思
1、意象 [ yì xiàng ]:
亦作“ 意像 ”。谓寓意深刻的形象;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形象;神态;风度;想象;印象;意境;心境。
2、意境 [ yì jìng ]
中国古典文论中的用语。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具有情景相生和虚实相成以及激发想象的特点,使人身临其境,得到审美愉悦。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
中国的山水泼墨最讲究意境的营造:
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1、它们所达到的层次和深度不同:意象指的是审美的广度,而意境指的是审美的深度;
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3、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5. 语文中的意象和意境是什么意思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事物,意境是作品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