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
教学实际中出现的许多现象,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会不会学习的问题有关。在学校学习,甚至于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法,为什么有的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事半功倍、效率高、成绩优秀,而有的学生则灰心丧气、厌学怕学、效率低、成绩差?我认为,关键在于学习是否得法。当然,学生是否学会学习,与教学的思想、方法关系很大,正如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学的实质是教会学生学习,是要让学生认识和具备高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并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条件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而教会学生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区别对待,因材、因人施教。学习策略的传授和训练要因材而异,因人施教。学生对学习策略掌握得如何,达到什么水平,与其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学科爱好、个性特点以及智能发展程度等有很大关系,尽管如此,教师仍应以心理学、教育科学原理为指导,从自己所教的学科中研究和探索出一些适合本学科特点、具有普遍意义的学习方法,将它们教给学生,使学生能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学会该学科特殊的学习方法或研究方法,深刻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要素。比如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学习时重视自学,掌握基本观点、材料,参与社会调查等方法;而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学习时重于理解,严格解题训练,重视实验活动等。 第二,知识教学与学习策略传授并驾齐驱。学习策略的传授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础的,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学习策略掌握的快慢。因此,要善于从学科知识教学中挖掘出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素材来。1.创设情境,掌握发现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障阙疑,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有矛盾需解决的情境。而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的技巧主要表现在把握搜寻问题的着眼点上。比如:能否摆脱条件或规范的限制而发现问题。思考时有时摆脱不了一定的框框,结果对一些问题习以为常。因而要能超越常规,透过一定范畴或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产生以后,学生本能地就会有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这种冲动激起的探索的必然结果是出现新的领悟、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2.巩固知识,掌握记忆策略。记忆策略就是探索通过什么措施、方法,使不同记忆状态的信息转换得更加灵活、畅通。教师应根据记忆的规律,教会学生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例如,根据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做到及时复习,开始复习的次数多些,在头脑停留的时间就较长,以后可逐渐减少。根据瞬时、短时、长时记忆互相转化的转化律,对记忆材料先要理解它或赋予其意义,然后变换角度或形式去记忆。如教“漏”字时告诉学生:“氵”旁表示它与水有关;“屋”字头下面是雨,雨跑到屋里,表明漏了。这样找出形和义的关系,使字形和学生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学生理解了意义就易于记忆。3.学会迁移,掌握实践操作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使用所学的知识,促使他们联想有关的旧知识,对比所讲的新内容,思考二者间的区别和联系,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新问题。不仅学到的知识需要应用,而且掌握的方法也要通过实践加以熟练。要不断通过课堂实践、实验操作和课外活动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学习策略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互相传递的活动。信息传递的好坏,与学习策略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协调与否很有关系。要使师生之间交流的信息量最大,不仅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合于教学内容,而且应与学生的学习策略同步。例如什么时候运用讲授法,什么时候运用讨论法,抑或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等,都尽量与学生的学习策略相吻合。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来增进学生的思考力,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减轻限制学习自由的课程负担。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会学生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策略,还要促使他们学会具体学科特有的思考方法。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因势利导,分散难点,化难为易。引导学生认真钻研,勤于思考,鼓励提出不同的意见,善于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发展逻辑思维和独立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能把握住这些方法和技巧,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在新教改的伟大思想下要教育好学生是切实可行的。
B. 语文考试怎么指导学生复习
语文是一个注重平时积累的科目,平日里的阅读和语文常识的积累非常重要,而同样重要的还有考前的针对性复习 1. 古诗词和字音字形无论大考、小考,语文的古诗词总是必考题。
这是你唯一能够快速抓住的“送分题”,这道题一定要保证不能出一丁点错误。
但其实你深有感触,明明已经掌握的句子,一到考场上就错 2. 原因有二:.没背熟,从前往后会背,从后往前就想不起来了;
2.背会了,不会写,有个别词汇写错。
在被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背诵之后自己再默写一遍,确保真的记住了,尤其是带有通假字、生僻字的句子,背完之后,隔几天再拿出来默写一遍;不要死记硬背,理解记忆不仅可以帮助记忆,还能记得更牢固!2 /课内古文每个学期都会有大量的古文学习,这给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提供了基础。 老师在讲文言文的时候会讲的特别细致,这恰恰是你提升的重要时机,实词、虚词,通假字等等都要记牢,考试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考到你一定要熟记文章所涉及的文学常识,特别是注释都要背得滚瓜烂熟,复习时重点注意那些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自如了。你还要归纳掌握一点基本的文言语法。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文言文除了考实词、虚词用法外,还考查句子翻译、信息把握、文义概括等内容。但相对而言,实词虚词是基础,是根本。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每学期我们都会学大量的古诗文,这些作为我们考试的重点,很多学校都会参照着中考的方向进行考察:课内诗词鉴赏考察2—3题,课内文言文3—4题,差不多10—15分的样子.3/课内现代文阅读读课内的现代文一般常考的内容是说明文和记叙文居多。 对于课内的现代文阅读你要过好这3关1 字词关。这是为了应对阅读理解中的词语解释,注意词语的正确读音和释义2 人物关。这是为了应对问题中提问不同的人具有怎样的品质和性格特征等等3 修辞关。现代文阅读中的几种修辞手法要区分开来,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平时老师会归纳总结,考前可以拿出来仔细理解 考试前的复习就是这样,语文的成绩更在于平时的积累,注重阅读和练笔,打造扎实的基本功语文难不难? 难! 几乎很少有学生能拿到140分,年年高考,语文的最高分总是三门主科中最低的
C.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指导学生作业
作业内容要立足教材,联系生活,体现实践性。
首先,课堂作业内容要体现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和重难点;否则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是否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同时,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也难以及时得到巩固和深化。
其次,作业内容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批评说:“中国教育之通病就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和有用起来。正如古人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小学语文的课堂作业的内容必须立足教材,联系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社会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处处用语文,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文作业的设计就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而是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锻炼提高。如学了某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可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然后进行评比,评出最佳剧本排练演出。学了游记课文,可组织学生参观游览,然后指导写参观游览记或导游词。学了介绍现代科技新成果的课文,可让学生写一写这些科技新产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想象一下未来世界。学了直述句改转述句,可设计说话训练题,让学生充当第三者转述别人的谈话。也可以让学生采取走访、查阅有关资料,每天看新闻、说新闻;读报纸,交流信息;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