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学好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学好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 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 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 析作 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 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 这些经锤炼的 字的妙处。答题 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 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
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
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6、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 子)分别写 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7、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 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8、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法: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 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 楚,层次分明。
‘贰’ 高中语文文言文和诗歌鉴赏怎么提高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想要取得高分,除了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之外,重点要掌握每个题型的解题方法。高中语文成绩怎么提高?建议你把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可能考到的所有题型梳理出来,然后为每个题型总结出一套解题模板。比如诗歌鉴赏题像:
①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或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②“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某词(或某字) 好,有......之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总结出来答题方法之后,不管考试还是做练习题,就能直接套用了,绝对不会跑偏,而且很容易得高分。
‘叁’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课
一、常用诗句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古诗词鉴赏的复习更要激发学生兴趣。话说三遍不好听,要吸引学生,惟有增加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会经常在课堂上引用一些诗词名句,如学习李清照的《醉阴花》时,我便引用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诠释;有时课前活动时有些女生胆小羞涩,在同学们的一再鼓励下才会走上讲台,我就说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啊,一旦讲到人的奉献精神时,我又常常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讲到父母之爱时就“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哟。积累了这些诗句的同学便与老师有了默契的交流,其他同学就会问老师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呀。于是我就趁机在课余让他们抄录这些诗。我发现当教师把自己的这份热情传递给学生后,他们也会对古诗词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紧扣考纲内容来精当选材
选题必须紧扣高考考点,有针对性。高考一般考察的都是学生的理解想象和初步鉴赏能力,从选题上看一般是相思、爱国、咏怀、立志、友情、状物抒情等方面的主题。优秀的古代诗词中所张扬的是:执着而深沉的家国情怀,热烈而真挚的亲情主题,深味人生的理性思索,是我们的文学遗产中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它表现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于民族的自豪,对于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解读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执着;体味到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捕捉到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急切入仕心情;感受了屈原的坚韧,苏轼的豁达,李清照的纯真……古诗词中积极、蓬勃、昂扬的感情基调,激励着学生永远追求真、善、美,培养完整的、高尚的人格。因此,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鉴赏古诗词中的美的情感,既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而同学们对诗字面意义是看得懂的,就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来,更不会把它们书写的答卷上,得分率极低。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就没必要盲目拔高,给学生训练一些难度很大的题目,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肉吃多了也会腻,训练的量更要控制,同一类型的选两首练练即可,忌题海战术,同一知识点反复操练,学生缺乏新鲜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只会降低复习效果,得不偿失。因而我们在备课上要下一番功夫,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
三、反复吟诵诗文来增强学习兴趣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诵读能力的培养,通过诵读为本,来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语言美。古诗词语言往往精练含蓄,意蕴丰富,且富有节奏感,有一种独特的韵律美。加强诵读,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同时也可以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为了让学生读好,要时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让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节和意义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在反复诵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采取各种形式的“读”。如朗读、吟读、品读、说读等,指导学生通过控制声音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徐缓疾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当然,诵读活动不应流于形式,它是为理解诗词服务的。教师可先作示范,让同学们自己读读,相互听听,对于一些抒情性较强,写景优美的诗词,可采取配乐朗读的方式,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诵读活动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学习新课前,让学生预习自读;新课开始后教师要范读,学生朗读;新课结束后,可让学生结合所学,带着自己的感觉去品读、吟诵。只要学生用心动情去读,均能有很深体会。
‘肆’ 高中语文文言文和诗歌鉴赏怎么提高
诗歌鉴赏和文言文一般式需要多读多练,从中总结重点的常用的字,语法的使用,另外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常用表达风格,心境等,这样对鉴赏语境有很好帮助。
另诗歌方面:
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终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形式。在读诗时,读者一方面要探究诗人借助于诗所要抒发的情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艺术修养、人生体验、并通过想象加以再创造,丰富诗的内涵。因而,要解读诗歌的含蓄之美,就要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而鉴赏能力的提高,又需要多方面素养的培养。在此仅谈及鉴赏诗歌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以求为解读诗歌找到一条途径。
一、通过筛选意象初步感知诗歌
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一切景语即情语”,分析诗中之情自然离不开所描写的景物——意象。读诗先观意象,即可初步明确诗歌的抒情指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秋雨连江,客隐楚山,渲染离别之愁苦。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冰心玉壶”自喻来告慰洛阳亲友,自然是情蕴景中。
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本身又具有特定的意义,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为高洁、不畏严寒的象征,桃花隐喻美人,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柳为伤离别,流水隐喻凡事听其自逝等等。通过筛选、分析诗中所用意象及诗中某些特定意象,自然会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晚唐诗人薛莹《秋日湖上》:“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滚滚东逝之水,加之以“落日”、“烟波”等意象,充分渲染一个“愁”字,怀古伤今之情溢于笔端。
二、由诗的意象推及诗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因此,分析意境自然也就离不开意象。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暮秋、黄昏、寒鸦点点、悠悠江水,所有这一切都渲染出孤独、寂静、空虚的意境,可谓辞尽意不尽。“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波撼”从湖的浩阔与声势两个方面给人以雄阔的意境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以下术语可在分析诗歌意境时参考使用:幽静、宁谧、繁丽、莽苍、深远、热烈、高昂、幽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繁华、荒芜、孤寂、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宛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等等。
三、由意象、意境推知诗的主旨
主旨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往往也通过记叙、议论、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来揭示主旨,这样的诗歌往往会容易理解些。如果诗中少有叙、议成份,就得借助于意象、意境来分析主旨了。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此诗要表达什么主旨呢?我们先从意象入手,“草漫漫”“春事晚”点明暮春时节,自然容易引起人们伤春之情、离愁别绪;“燕子不归”,隐喻游子不归,加之“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意象,渲染无端怅惘、不尽哀愁的意境,从而推知本诗的主旨是抒发倚阑之人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另外,借助于意象、意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碧草春色”、“黄鹂好音”,春光无限也。然着“自”、“空”二字,一片诗心尽在“庭草自春,新莺空啭”的寂寞、荒凉意境之中,自然无迹地过渡到下面的正文,“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者何人也?当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志在匡国的千古仁人志士,此所谓“所怀者大,所感者深”。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置渔翁于广大寥廓的背景之中,又加一“绝”与一“灭”字,又使幽静、沉寂的画面浮动起来、活跃起来,再加之“寒江”、“雪”,刻画出在这幽僻、苍茫的意境之中的清高而孤傲的渔翁形象,以此寄托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四、由主旨而进一步推及表现手法
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辨析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是不可或缺的鉴赏能力之一。明确了诗歌抒发的情感和表现的主旨,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诗人是怎样把情感和主旨表达出来的。即先明确写了什么,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是怎样写出来的。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前两句看似眼前之景,实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为情景交融之笔法;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为物我交融之境。
除了修辞手法之外,常见的表现手法还有用典、起兴、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烘托、动静结合、正侧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当然,以上鉴赏诗歌四步曲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调动更多的因素帮助我们来解读诗歌。而真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并更好地解诗歌,才是我们追求的阅读境界。
文言文
(一)
一,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关于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关于评价."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基本篇目.
重点课文篇目有:《十则》,《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子鱼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赵威后问齐使》,《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论积贮疏》,《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师说》,《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谏太宗十思疏》,《六国论》,《伶官传序》,《縢王阁序》,《阿房宫赋》,《赤壁赋》,《项脊轩志》,《登泰山记》,《序》.
2.基本学法.
学习文言文有什么诀窍呢 我们都远离文言文所存在的语言环境,因此培养语感非常重要.而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是多读,学习文言文就要以读为核心,即诵读,理解,背诵 .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
(1)朗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要再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读音正确.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第二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
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
(2)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
学习文言文,要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领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背诵,这是由于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字词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语言学习是先实践,运用,然后理解.因而语文学习需要背诵,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
下面介绍一种利用诵读学习文言文的具体方法:
①预读.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
②抄读.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确定学习的童点和难点.
③解读.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④品读.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查阅文献资料,就重要的实词,虚词和语法问题撰写语文小论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能力训练.
⑤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学习小结,以突出重点难点.
(3)如何用好这套教材.
怎样用好这套教材更加有效地学习文言文呢 这里做如下建议:
①用好"提示". "提示"是学生进行自学的钥匙,学生通过它可以找到理解课文,把握重点的途径.明确了学习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我们要充分运用课文前的"诵读提示",让学生首先了解作者简况,文章中心,写作背景,写作特点,以及学习本文的重点,并以此作为掌握课文,理解语言的"钥匙".因此,我们我们在学每一篇课文前都要先读"提示",划出要点,明确重点,然后自读,把"诵读提示"作为学习课文的一把导向性的"钥匙".
②朗读感知.不断朗读,不但可以基本把握文章大意,也可以增强语感,即使有一些不太懂的字词,也可以借助上下文来基本掌握.明确了课文大意,也就克服了语言的障碍,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③抓住注释.为了能扎实地掌握文言字词,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要对重点字词和难点语句进行圈划加点,用不同的符号标明一些特殊用法的词和特殊句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类整理.这样,不仅使字词这一重点得到落实,而且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使用工具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④强化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背诵课文,是巩固文言文学习效果的一项有效措施.诵读课文和复背课文每篇必背,浏览课文重点选背的要求.背诵要及时,准确,流利,响亮.所谓及时,就是要在课文学完后一二天内就能背诵;准确,就是要准确无误,可以用默写的形式来检查;流利,就是要熟练流畅,不能过多停顿或读破句子;响亮,就是要在背诵时声音响亮.通过一年的努力,要能达到背诵四十篇古文和四十八首诗词的要求.
⑤练习检测.教材在每一个单元后都安排一个综合练习.练习主要从词语,点读,翻译三个方面来安排了实词的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辨析,阅读理解,文言点读,特殊句式的翻译等习题,进一步加强文言文知识的落实.在练习时,我们要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自觉检测,认真订正".这样就避免了只读不练的不足,使文言知识在练习中得到进一步落实.
⑥读写结合.实验教材对学生习作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每周要写四至五篇小作文.很多学生苦于没有写作素材而懒于动笔.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发现写作的材料.例如,在学完《劝学》,《师说》,《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等课文后,就可以写读书心得和评论,一方面加强了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思想素质;而对《垓下之战》,《赤壁之战》,《伶官传序》等文章,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
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尤其如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平时的由一时的积累,并善于在阅读中熟练地运用.
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自己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等到过了一年半载,就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
积累离不开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 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积累要有目的,有重点.重点即是实词,虚词,句式等.
一,掌握实词的意义重大.
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
1.通假字:
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通假字:"具","要"——本字:"俱","邀")
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
①音同形似.如: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
②音近形似.如: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③音同形异.如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以",意思是"以后"
④音近形异.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2.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
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
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二豪贼劫持"中"贼",原指强盗,现指小偷;"齐人固善盗乎"中"盗",原指小偷,偷盗,现指强盗,"贼""盗"二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
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
3.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如:
又安敢毒焉(怨恨) / 呼嘘毒疠(有毒的) / 赋敛之毒(毒害)
4.词类活用:
根据一定语言习惯,把一般用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就是词类活用.
①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如:
屏障中抚尺一下.(下:名作动,敲,打)
②名词活用作状语.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来形容动词"运",名作状,用箕畚.)
③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形作名,善良诚实的人)
④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如:
得而腊之以为饵.(腊,原指干肉,名词,这里是"使……成干肉")
⑤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宾语)""认为……美丽"
齐威王欲将孙膑.(将,原是名词,这里应为"以……作将军")
二,掌握虚词的用法是个难点.
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2000年《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30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
1.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有些虚词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3.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1) 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2) 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3) 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伍’ 怎样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一、巩固课内所学,为提高鉴赏能力夯实感性基础 现行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试验修订本")十分重视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全套教科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而诗歌作品又占文学作品总量的约一半篇幅,计有60篇。 笔者认为,我们在组织 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时,首要的任务是夯实课内基础,在完成新授诗歌的同时,系统地复习课内诗歌作品,因为课文是教学之本,学生学习诗歌、提高鉴赏水平的主阵地在课内,在课堂,巩固好己学诗歌之所得,就是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和强化了学习基础。 在组织教学时,我们特别要注意把握相关各册诗歌的鉴赏重点。新教材编者十分注意诗歌鉴赏重点的分布与编排,按照由易到难、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梯次设计了"诗歌的意象"诗的节奏""诗词的声韵美""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艺术特色"和 "艺术风格"等教学重点,配之以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文质兼美的诗歌作品。复习时,可指导学生按教材序列,有计划分步熟读,咀嚼成诵,温故知新,增加积淀,丰富积累,为课外迁移打下坚实的感性基石。 二、拓展课外阅读,为提高鉴赏能力增加廿的积累 提高鉴赏能力,脱离课本不行,但仅有课本显然也是不够的,它需要在相当数量的感性积累以后才能引起质的飞跃。 新教材坚持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的原则,同步配套了《语文读本》,力求使学生以课文为凭借,举一反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读本"在收录诗歌作品时可谓煞费苦心,独具匠心。一是尽量体现名作家多样化的诗歌风格,如李白,课内选的大多是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宏篇力作,像《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等,"读本"则多选他写景咏史抒怀的精致短章,显得婉丽而深沉。2002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即取材于高中第三册"读本"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二是融进了名作家并不为多数中学生所熟知的作品,如杜甫的《秋兴八首》、李商隐的《马毙》等。三是选编了一部分对于中学生来说知名度不很高的诗人的一流作品,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冯延巳的《渴金门》、晏几道的《鹏鹊天》等。对以上三类作品,我们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借助课前提示语和课文注释。或者借助有关工具书反复诵读品味,体悟赏析,开阔视野,进一步增加诗歌量的积累。 如果能把课内和"读本"上的这些诗歌读熟悟透,再辅之以必要的诗歌常识和鉴赏技巧,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一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授以欣赏技巧,为提高鉴赏能力真定理性依托 首先要进一步挖掘课本利"读本"资源。新教材和 "读本"各诗歌单元均附有诗歌知识短文,如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程千帆的《唐诗》、周汝昌的《词的欣赏》等等,这些诗歌研究专家的指导性文章,或追本溯源,或探幽发微,或介绍评价,或独抒新见,基本上包融了诗歌的常识和常见常用的欣赏技法,读之令人茅塞顿开,受益非浅。 其次,可引导学生阅读《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等工具书。如条件不许可,则可挑选几篇有关名家名篇的着名鉴赏性文章,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读一读,增加一些鉴赏的感性认识,学一学评论的方法,这样做大有稗益。 四、强化模拟训练,为提高鉴赏能力提供迁移保证 有了孔实的课内基础,适当的课外补充和理性知识的铺垫,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就易于落到实处,收到良好效果。 一要明确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向。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题型从2002年起由客观选择题转为主观表达题,这是语文考试的一次回归,也是一大进步,预计近期再考选择题的可能性不大。从近两年的题目来看,重点落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赏析上,2003年直接点出"诗眼"的定义,而2002年虽末点到"诗眼",但实际上"折柳"一词即全诗点晴之处,关于这一点,"读本"上该诗前面的提示语己专门点到。由此可见,赏析关键字句的含义及其在诗中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须对症下药,重点训练。 二要精选高质量的材料,适量训练。要力求用科学、严密、新颖而富有针对性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练不在多而在精,要讲究以少胜多式的高效训练,反对"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式的题海战。
‘陆’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
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的必考试题,想要获得高分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 方法 。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2.关注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
3.了解诗歌的结构
“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进而贯通全诗。在初三复习备考中,如果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贯通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
4.答题应紧扣原诗的内容
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
5.明白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
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想当然等。我们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 总结 答题规律。
6.熟悉有关意象与意境的知识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7.清楚诗人的用典
古代的诗人喜欢用典,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为表达委婉一些;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气壮一些;三是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传递较多的信息,使表达简明一些。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 文化 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
8.记诵诗歌鉴赏口诀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解除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9.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答题一般程序
(1)认读感知。读诗后继续仔细阅读各个选择项,借助它们进一步再去对材料做全面的理解,再去解题。另外,还要读标题,读注释,弄清材料的背景或领悟作者的心情。
(2)启动情思。熟悉材料以后,或联想,或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已知选项进行大胆筛选。比如,选择项中对一些 典故 或前人诗句的解释,有些比较冷僻,有些比较牵强,则可以去掉;对作者的评价过高或过小,或武断,或偏激的,也可视为“不恰当”。
(3)单项核对。选择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的修辞项的解释,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去掉那些无中生有的,指鹿为马的。这样,又可为鉴赏扫除了一大障碍。
(4)辨析真伪。在提供的答案中,有时会出现似是而非,有时会出现前是后非,有时还会出现自相矛盾,如选择项中出现“都”、“全部”的判断词,我们就更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圆其说,结合全诗内容去伪存真。
二、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例析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感情。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
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参考答案】
1.(不能报国杀敌的)悲愤
2.A。分析:读诗词,需了解词人所用典故的含义,该词中,“觅封候”是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出作者自己报效祖国的壮志。
“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并非是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
看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 "的还看了:
1.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方法:诗歌的表达方式
2. 高考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满分答题经典技巧
3.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
‘柒’ 怎么学好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学好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要做到以下几点:x0dx0a1、分析意象、意境型x0dx0a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x0dx0a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x0dx0a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x0dx0a答题步骤:x0dx0a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x0dx0a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x0dx0a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x0dx0a2、分析技巧型x0dx0a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x0dx0a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x0dx0a答题步骤:x0dx0a(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x0dx0a(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x0dx0a(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x0dx0a3、分析语言特色x0dx0a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x0dx0a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x0dx0a答题步骤:x0dx0a(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x0dx0a(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x0dx0a(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x0dx0a4、炼字型x0dx0a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x0dx0a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x0dx0a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x0dx0a答题步骤:x0dx0a(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x0dx0a(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x0dx0a(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x0dx0a5、一词领全诗型x0dx0a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x0dx0a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x0dx0a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x0dx0a对全诗的把握程度。x0dx0a答题步骤:x0dx0a(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x0dx0a(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x0dx0a6、情感、主旨型x0dx0a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x0dx0a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x0dx0a答题步骤:x0dx0a(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x0dx0a(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x0dx0a(3)抒发什么情感x0dx0a7、评价题型x0dx0a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x0dx0a答题思路:x0dx0a(1)认真审题x0dx0a(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x0dx0a(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x0dx0a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x0dx0a8、比较评价题型x0dx0a提问方法: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x0dx0a答题思路:x0dx0a(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x0dx0a(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x0dx0a(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捌’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是学生未来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的考查又是近几年高考语文的热门考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提高高中生诗歌的鉴赏能力已经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高中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现状
1、鉴赏时不能做到知人论世。
这是学生在鉴赏古典诗歌时所犯的通病。因为不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不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不了解诗人创作诗歌时的心理因素,因而导致学生在鉴赏时找不到突破口,粗读一遍,主要信息把握不准,出现了鉴赏错位,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因此,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要尽力做到知人论世,要明确作者生活的时代,尽力把作者的身世同诗歌内容联系起来,尤其是反映和塑造自我形象的诗歌,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鉴赏时不善于联系诗歌全貌,单纯的就诗论诗。
好多学生在鉴赏时往往顾此失彼,顾了题目,忘了作者;顾了作者,忘了全诗。因此,在鉴赏时尽力做到“眼中有题目,眼中有诗,心中有人。”只有这样全面联系,广泛联想,结合题目要求做答才能有的放矢。要顾及到诗歌的每一个部分,甚至题目中的注释有时也会有一些相关的提示信息,这些都不应该忽视或者视而不见。
3、鉴赏时不善于抓关键词语尤其是诗眼、词眼。
一首诗歌总有一些蕴含着关键信息的词语。这些关键词语往往是古典诗词的诗眼词眼。惯常的现象是学生在鉴赏时对这些关键的词语即诗眼、词眼视而不见,或者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这是鉴赏诗歌的一个大忌。因为这些诗眼和词眼、曲眼,往往是作者在诗歌中阐发的理、抒发的情,往往是诗歌中情与理的载体。有些还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有些甚至是全诗的抒情线索。因此,提请同学们注意,一定要抓准找好这些关键的诗眼词眼。这样,我们在鉴赏时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了。
4、鉴赏时不重视发挥想象力,单纯凭借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进行解读。
好多优秀的诗歌是文情兼美的,是情景交融的好诗歌。诗歌中的情、诗歌中的景甚或诗歌中的意境等的再现,无不是经过鉴赏者的思维再加工再创造的结果,也是创造性思维在鉴赏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鉴赏时,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入到作者苦心经营的艺术境界中去,才能体会到作者融入景物之中的那份浓情。
5、充分发挥联想能力
在倡导学生在鉴赏古典诗歌中发挥想象的同时,我们还要恰如其分的使用联想能力。考生可以纵向联想,也可以横向联想,可以联想到诗内,也可以联想到诗外,也可以联想到同一个诗人的不同诗歌,也可以联想到不同诗人的同一题材的诗歌,等等,不一而足。凡是能够联想到的就尽量拓宽思维去想,万万不可受思维的拘束而不敢想象。联想得好,联想丰富,可以给你灵感,可以给人一种豁达开朗的感觉,可以给你灵感的启迪。联想同样能够给你的诗歌鉴赏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二、提高高中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
1、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把握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3、把握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4、掌握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比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玖’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你都知道哪些技巧
第一,分析诗歌主旨。每一首诗都有作者的情感寄寓其中。所以赏析诗歌第一步要先点出主旨。有的是豪迈的爱国情,有的是幽婉思乡情,有的是郁结于胸的怀才不遇,有的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判断好这一步才能进行后面的步骤,因为后面的题目关于创作技巧,而这与诗人表达情感是密不可分的。
以李白为例,他的特点是多元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体现了豪放不羁的性格,所以他的很多诗格局大,有狂傲胸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与月亮对酌行为新奇,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的很多诗都有这种大胆的奇思妙想,而且喜用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以看到李白的作品,可以总结一下是什么文风,然后结合着这个风格分析。
‘拾’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哪些技巧
首先,多读诗,“诗感”来了,一切都好办,但这个有点玄,而且需要大量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接下来说说我的提分技巧:
①总结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列锦、赋比兴、借景抒情、用典、借代、夸张、反复等等。答题的时候这些术语一摆,就扣到点子上了。
②了解各个朝代的历史人文气氛,这对你判断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写作背景、写作动机很有帮助。
③多做多总结,建议做完一首诗之后就要深挖这首诗的背景,可以考虑买一本唐诗鉴赏辞典,做一首查一首,看看大师是怎样鉴赏的,毕竟是标准的工具书,命题人出题的时候也会参考的。
最后,你可以试着写诗,这算是换位思考吧,看看你写诗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希望用怎样的言语来表达你自己的感情,你就可以“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理解诗人和出题人的想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