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意是什么
参考如下:
一、大意是: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的牢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二、大意是: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思和眼睛既然不专心致志,就只有随意的诵读,那么一定无法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紧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睛和嘴巴,难道会不到吗?
三、大意是:
读书人要学习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绝对不甘心做下等人;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何伯观海,井中之蛙观天,这些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绝对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者缺一不可。
㈡ 浅析“诗意语文”(一)
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深情地向往:“未来的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充满诗意情怀,都能用自己的诗意感悟去唤起孩子‘心灵中的诗人’;未来的孩子如果都能拥抱、谱写自己的诗意人生,那是多么好!”深受潘先生的影响,语文名师王崧舟老师扛起了“诗意语文”的大旗。何为“诗意语文”?其基本教学策略是什么?诗意语文的课堂有何特点?这些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阅读了《王崧舟和诗意语文》,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形成了以下思考。
一、诗意语文的内涵
语文有三个层次: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化,其共性是“语言”。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语言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从属性看,语文有多重性:如语言习得、思维培养、人文渗透和常规训练等。诗意是感性的、抒情的、灵动的、文化的、精神的、意境的,它归属于人文。这是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和属性对诗意语文的理解。
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一文中,把“诗意语文”诠释为“精神的语文”、“感性的语文”、“儿童的语文”、“民族的语文”、“生活的语文”。王崧舟指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
语文的本色和最高境界是诗意,而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理想课堂。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语境和形象,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情境和意蕴,激起学生言语表达的热情,从而唤醒心灵的诗意,追求人生的真善美。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
我觉得余小刚在《王崧舟教学艺术美学解析》中的一段文字是对诗意语文的最好阐述。诗意语文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神秘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主张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二、诗意语文基本教学策略
诗意语文用到的基本教学策略即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
1、举象:还原语言的生命图景。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举,即呈现、打开。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饱经风霜”的脸,借此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番车夫的脸,并引导学生透过车夫这一脸的特征把握他的生活境遇和社会地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假如自己在现场会怎么做,最后引出鲁迅先生对车夫的细节描写。诗意语文就是在教学中举象。其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所描述的一道道的皱纹、脸色灰黑等就是象。
2、造境:创生语言的生命境域。
造境就是在举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情境指向课堂,意境指向文本,心境指向学生。境是景象的连续体,很多象的叠加,形成一种氛围,人置于其中,会产生共鸣。如:《长相思》中“身在征途”的“象”的还原,“心系故园”的“象”的创生,将这两种连续呈现的“象”加以剪接和重组,就形成了一种孤独,寂寥的课堂情境和文本意境。
3、入情:体验语言的生命温度。
所谓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境语也皆为情语。诗意语文的灵魂之处便在这个“情”字。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让学生的生命情感之门打开以后,感受语文的精彩魅力,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和感情。是否还记得王崧舟老师的那一节作文课《亲情测试》?
师:写下五个你最爱的人的名字
在五个你最爱的人中划掉一个
在四个你最爱的人中划掉一个
在三个你最爱的人中划掉一个
将最爱的人全部划掉
伴随着老师的一步步要求,学生泪如雨下,把所有的人全部划去,亲情的激荡已达高潮,感情已成熊熊烈火。这堂课通过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体验亲情的丧失。每划去一位亲人,就意味着失去一位亲人的关爱和呵护。随着亲情强度的递增,每次失去亲情后的体验也变得愈加沉重、愈加痛苦,终至于触及到学生心灵最深处的那份沉睡的生命意识和潜能。就在那一刻,在一股难以抗拒、难以遏制的情感力量的驱使下,学生的言语生命欲求被充分地激活和唤醒。这就是诗意语文的“入情。”
4、会意:感悟语言的生命哲思
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感悟并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意蕴。例如《草船借箭》对笑的品读。文章同小说一样,什么诸葛亮说,周瑜说,刚开始觉得乏味,没意思,甚至连人物的神态都懒得加上去,然而仔细读后,却发现了文字背后的味道。这篇课文写“诸葛亮说”出现了11次,“周瑜说”6次,“鲁肃说”3次。前面十次都是诸葛亮说,最后一次,诸葛亮是笑着说。给人惊喜万分的感觉。这就是语言的魅力,那个笑着,读着读着,文字味道就出来了,这时候老师可以问,你知道他在笑什么?随着学生的理解,一切也就会意了,会意之后,才能读出文字的魅力和神韵。
5、求气:触摸语言的生命律动
在特定的情境中,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我们对文本,对语言文字就要“求气”。有些孩子不懂,在朗读的时候扯嗓子,用力喊,其实真正会朗读的,用的不是蛮力而是绵力,文字与文字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种关系存在,叫作字里行间,这些关系能够形成语言的节奏,语言的张力,这就是能量,这就是气。朗读用的是绵力,像唱歌一样,注重气息的控制,一唱三叹中,文字的声气,就出来了。
6、寻根:传承语言的生命律动
在特定的情境中,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语文教师要有文化意识,才会把语文课上得更深刻,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例子被誉为“五绝之冠”的古诗《江雪》中的“钓”,从表面看,钓的是鱼,一个物化的现实意象。但从文化的角度品味,则“钓”是“不钓之钓”,渔翁之意岂在“鱼”?在这里,“钓”是一种独善其身的宣告,一种静观其变的智慧,一种东山再起的报负,一种无所畏惧的气度。一个“钓”字,承载着多少中华文化的基因。
㈢ 有诗意的语文是什么
诗意语文是一种境界,它是自由对话的、唤醒意会的、精神契合的、追寻幸福的、实现自我的,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它就是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所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朝代】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㈣ 语文的诗意
要理解语文的诗意,请抓住两个关键词,“语文”和“诗意”。
你这里说到的语文,不是狭义地指一门功课,而是泛指语言,文字,文学;诗意,是美学上的价值,精神上的价值,超功利的。
简而言之,语文的诗意,就是文学的精神价值。谢谢。
㈤ 四年级上册语文22课第二题的诗意是什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体裁都是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一、《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意思是: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离别时对友人的嘱托与宽慰,表达了诗人对浮名的不屑,以及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
二、《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意思是: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这是一首边塞诗,通过写边塞将领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表现了他们面对敌人时的大无畏精神。
㈥ 六年级语文书下册里练习册第八课阅读题周庄水韵有一题说这种诗意表现在哪里有人知道吗
文章的题目是《周庄水韵》,周庄,地名,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水韵。水的韵味,这里指水的情趣。水韵应是周庄给作者留下的最深感受,周庄的水有哪些情趣呢?这是作者在题目中留给我们的问题。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周庄吧!
作者给我们展示的第一个画面,是从一支木橹写起的。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如同一支画笔在画布上尽情的挥洒,周庄的水美就在这一桨一桨中展现了出来。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本身不就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吗?而这些都被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炫目的花纹……作者巧妙的将被船桨打碎的河面与空中漾动的彩绸联系起来,不着痕迹地勾画出了周庄的水的清澈以及那美丽无比的景色。同时将作者醉心于周庄的水美表达的淋漓尽致。你看船桨打碎的映在水中的倒影,使河面晃动、倒影纷杂而富有光泽,如同一匹长长的彩绸在空中飘荡,显得极其柔美,水面也因而幻化成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再加上随着木橹一来一回悠然的搅动,我们可以猜想作者耳边听到船橹打水的哗哗声,木橹与船发出的的吱吱声,如同一首古老的歌谣,向作者倾诉周庄的过去与现在。这些都使作者仿佛进入一个神奇的,遐想的水世界,如痴如醉。
周庄的水美,倒影如画,拨动似绸,在这么美的河上泛舟又将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句,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强烈的表达出作者在周庄小河上泛舟的感受——最富诗意。这种诗意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让我们乘船一起去体会一下吧,坐在小小的木船上,随温和的河水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那形状各异的一座座古桥尽收眼里。每一座桥都是一道不同风景,而每一道风景里,无论你站在哪,都会成为这风景的一部分。桥上的人成了船中人的风景,船中人成了桥上人的风景,人和桥伴着周庄的水,也构成了水墨画的独特之景。这不就是卞之琳的《断章》中的意境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周庄的小河上就是这样处处充满了诗意的风景。
周庄水美,周庄小河上处处是诗一样的风景,那么水在周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作者先写河道的布局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不难看出周庄的水成全了这河道,河道成全了周庄的生命,而古石桥勾连着街道和楼道,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试想周庄如果没有了这水,河道和桥等不就是一个死物的它吗?而有了河水,河道和桥等似乎有了生命,有了灵气,所以水是周庄的血液。周庄因水而久远,周庄因水而闻名,因此作者说,前来古镇的人印象最深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起来的事物。
以上是作者对周庄的的总体感受,他写出了周庄的水美,在周庄水上泛舟富有诗意,以及水在周庄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那么作者这种感受如何而来的呢?
这种感受是和作者三次到周庄是分不开的,三次的周庄之行,说明作者对周庄的喜爱不同一般。而且每一次都乘舟游镇,足见作者对周庄水的偏爱,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那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来看第一次作者到周庄的情景,时间是仲春,而且天上下着蒙蒙的细雨,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这不就是一幅江南仲春烟雨图吗?打着伞坐船游览,行进在画中,一切朦朦胧胧,如在云里雾里,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那该是怎样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呀。所以说,周庄的水韵是一种柔美。
周庄水是这么恬美,能不吸引作者第二次到周庄来吗?作者第二次到周庄又有什么感受呢?作者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雪后的周庄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呢?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一个比喻道出了不同的季节周庄那异样的美景,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在小街的屋檐下,在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里,再小河的石岩上,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是天籁之音,极洪大,又极细腻,极真切,又极虚幻,极悠远的,又是极现代的,既是极单调的,又是极丰富的……。所以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作者以细腻的笔法,从听觉上捕捉到了雪化成水后,那精彩的一瞬,雪水与河水汇在一起,重重叠叠的水声,共同演绎着这不可拷贝的江南小调,那水韵是销魂蚀骨的,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非有沉潜之心不可捕获,水声“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把这水韵变活了,一旦有了人的情感,周庄变得更加有魅力。
第三次去周庄,在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从举办旅游节这个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当地政府要以旅游促经济发展,这是几千年来的一次观念上的更新。也预示着当地人们从此将走上幸福之路,因此古镇人们对此非常重视,把他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节日里的周庄之夜又该会有怎样特别之处呢?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似进入梦境。这个梦境,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古镇的悠久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织在一起的真实感受。这种感受是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作者把目光集中到为自己划船的船娘身上,她娴熟而轻快的动作,表达出是她内心的愉悦。当作者的船在经过一个桥洞时,听到了一阵音乐声,由远及近,看到的是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和船上摆弄丝弦的当地农民,作者还没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的余音。我们不去推测这条花船到底干什么的,单从这喜气的氛围中,就让我们感觉到古镇人们幸福的味道。在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恢复了本来面目,显得格外的安静,和前边的热闹形成了对比,作者再看周庄,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正当作者细心品味这江南夜景的时候,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又吸引了作者的注意力,它们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这礼花不正是古镇人们的幸福的笑脸吗?接着作者看到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作者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作者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作者把楼房倒映在水中拟人化,认为它有表情,而且还能变化表情,这当然不是楼房的表情,而是作者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是什么呢?作者没有直说,作者在这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联系作者前两次的周庄之旅的感受,我们隐约感到,作者为周庄人们能有今天而发自内心的高兴,但在这高兴之余,一种忧虑又悄然而生,古镇悠久的历史,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后,它该如何发展,是否会丢失古镇人们的纯朴,是否会丢失古镇所独有的特色,是否周庄的水还能依然荡人心肠。这种担心虽只是一刹,但足见作者对周庄是真的依恋,是真的热爱。此时,节日的古镇的欢乐气氛已达到高潮,从古镇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映着天上的美景,和地上的惊喜,似乎淹没了作者的忧虑。
和前两次到周庄之旅相比,第三次作者更关注周庄未来发展的复杂心情,作者一方面为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后充满了生机,而感到高兴。但同时又为古镇在经济浪潮中是否会丢失所特有的东西,(也就是作者前两次周庄之旅的感受)而深深忧虑。周庄的水韵承载的是周庄古典情韵。
文章最后写出了作者对这次周庄之旅的感受,奇妙的夜晚,这宁静的周庄;梦幻的夜晚,这童话的水乡。这古镇带着历史的绵远悠长,走进了这缤纷的现代社会,被竹篙和木橹点缀出了历史的精彩画卷,这水韵能否依然荡人心肠?这似乎成了每个挚爱着周庄的人心中无法直面的水韵。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周庄水韵》这篇文章,作者紧紧抓住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周庄的热爱。文章一开始就写了作者对周庄的总体感受,周庄的水美,倒影如画,拨动丝绸,在水上行舟最富诗意,以及水在周庄所起的巨大作用,它是古镇的血液。作者的对古镇的这种感受是源于作者的三次周庄之旅。第一次是在春天,春雨蒙蒙,犹如一幅水墨画,周庄的水韵是一种柔美;第二次是在冬天,雪后景美,色声动人。周庄的水韵诗一首江南小调;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一两次的浮光掠影,于是他又三游周庄,把周庄又做了个更仔细的观察,详细描写了周庄的水韵: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旅游节)周庄彩光映河,多姿多彩,船过波起,光斑漾动,静水莹莹,星光闪动,蓝天黑屋脊,相映成图画,庆典的焰火,缤纷的礼花,水光相映,摇曳生辉。周庄的夜晚如梦如幻,童话般的神奇。作者也并没有被眼前的美丽景色冲昏了头脑,对周庄的未来又多了一份担忧,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基于作者对周庄那份不可割舍的热爱。他同时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悠久的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该怎样保护并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呢?该怎样使之发扬光大呢?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必须面对的深深思考的问题。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809/36107.html
㈦ 诗歌鉴赏题怎么答,如何理解诗意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高中语文的答题方法都有答题公式的
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理解诗意关键是进入作者的角度
设身处地的想象自己就是作者
当然也和个人悟性有关
㈧ 语文书的诗意是什么
词语:诗意
读音:shī yì
释义:1.诗思;诗情。 2.诗的内容和意境。 3.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的意境;指给人以美感或有强烈的抒情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