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增效减负
减负要真正落到实处并进行到底就要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可从备课、课堂、作业这三个方面进行。备课时,教师要充分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并细化教学环节,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设计。上课时.要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用独特教法,注重渗透学法指导,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在作业设计上,应精心设计,避免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灵活地布置作业,有效地巩固知识。总之,语文教学要减负就要增效。
⑵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落实减负增效
学生的作业少了学生蒸的减负了吗,这只是表面的现象,真正减负的是老师,放学早了,但回家后还要因减负加大课外的补习
⑶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高效,课后达到减负目的
一、教师要"增负",学生才能"减负"
其实,"减负"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关键的问题出在教师对"减负"内涵的理解过于肤浅。教师应该认识到,"减负"和"增效"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要"增负"学生才能真正的"减负"。这就是说,教师应在"备"字上花更多的功夫。
1、语文教师备课应从期初制定教学计划开始。教学计划是本学期实施教学的纲要,关系到教学的方向性问题。制订教学计划时就应该熟悉语文课本各个单元教学要求和目标。在备每一课时,都应该以本单元教学要求和目标为指南,要思考本课教学该如何去实现这一要求和目标,从哪个角度,从哪个侧重点去实现它,当然这就要吃透课文内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教学用书"中本课的"教学建议"与单元教学要求目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三维目标"。
2、语文教师备课时要以学生为本。应该说同一篇课文的教学,班上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水平不同,教与学的设计过程也应不同。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历的实际情况,从而确立恰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指导方法上要多准备几手"绝招"。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切实实现本课、本单元教学要求和目标。
3、语文教师备课时要统筹兼顾,把课堂教学与中考形式结合起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经常研究中考试题,并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内容,根据中考考点,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常见考题的解题思路。不求人人做到举一反三,但求在一课、一个单元中重点训练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学生能在作业及考试中能有清晰的解题思路。这样就能避免"减负失效"的问题,才能保证"减负增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在备课上下足功夫,才能保证在课堂教学上提高课堂效率。这是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前提和保障。
二、课堂要"增效",学生才能"减负"
初中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必须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是否教得好,而应重在学生是否学得好。因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个中心来展开的。
1、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思考。学生回答出正确的问题答案时,要思考,思考他是如何回答出的,是看了资料书还真正理解了;学生回答出现漏洞或偏差时,要思考症结在哪儿,怎样帮助这类学生理解;大面积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或理解出现"冷场"时,应思考如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调动学生类似的生活体验,还是及时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改变现状……只有时刻思考,才能使整堂课高效地运转,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行之有效解决问题。
2、语文教师要要时刻关注学情,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死抱着《教学用书》和"教学设计"不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尽管在备课时设计得再精细、再巧妙,都不能完全符合课堂中发生的新变化。任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都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而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随着学生学情的动态变化,灵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变化。
3、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合作式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只是在公开课时做做样子,只能让人看起来热闹而起不到切实的效果。其实不然,关键是看教师怎么组织和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前,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应让学生明确,只有自己有了疑问或答案时,才能参与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确,不要只问"是什么",而应重在思考、回答"为什么"。这样,在合作小组中知识能力强的学生就能帮助,带动其余的成员有激情地学习,从而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⑷ 小学语文如何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一直以来是教学中所面临的较为复杂的议题,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正像付炳建老师所说的“向着真理的方向多迈一步,真理将变成谬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跳进了题海不能自拔,学生漫无边际地做着一张张试卷和一页页练习题,身心疲惫。教师中也经常听到同样的抱怨:“看我给他们做了那么多练习,考出的成绩仍然那么差!”声声叹息中有着学生的无奈,教师的失望。我感到事态发生至此也有其客观原因:教材的不断更改,内容的不断加深,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不科学,课外辅助教材的随意拔高令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进入了误区。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新教材的教学也曾经感到过迷茫。单就生字教学来说,一课中既有认读字,又有必写字,认读字的要求是会读不一定要会写,必写字则要求是能读会写。但是在许多反馈的练习中,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认读字的要求和必写字的要求是同等的。平时在词语的抄写中,也增加了一些认读字的抄写,但是在反馈中发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是不牢固的。因为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是没能力掌握那么多生字的。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感到有些惭愧,盲目趋附大势,在工作中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在专家的推荐文章中提到了两个吃透即“吃透学生和吃透教材”正可谓一语中的。对于“吃透教材”,我认为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在作业布置中遵循规律,尊重差异,体现分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而对于“吃透学生”,我感到每一位学生确实存在差异,要精确地进行学情分析,要明确学生的认知现状,这是我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还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要更多的关注中等生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学习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他们的学习是快乐的,更是高效的。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合理地布置一点课外作业是必要的。对于作业有效性的探索文章在网上有很多,有什么“活动式作业”,“创设情景式作业”,“开放式作业”,“合作性作业”,“分层性作业”等等真可谓五花八门,归根结底有效的作业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认真的批改。平时在教学中要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这些作为常规试题和作业必做;一些拓展,探究性作业和练习要选做。部分作业结合课文知识点在课堂中完成,做到及时高效。 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主,而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是好动、贪玩,因此经常会出现孩子在抄写生字方面潦草浮躁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采用的是“认真减少”制。写的认真的同学会得优加星,这样,孩子的写字作业便可以减少,这个方法提高了孩子写字的兴趣,同时也养成了认真写字的良好学习态度。 抄词语这项作业很枯燥,但又不能少,如何让抄词语变得有趣味,让孩子们乐意去抄,需要激励措施。我的方法是每篇课文的词语抄三遍,如果连续三篇课文听写全对,那么下篇课文的词语可以只抄一遍。这样一来就大大激励了孩子的能动性,在抄写词语时不是一味地机械地为了完成作业而抄写,而是主动去记忆。于是这项作业便有了分层,基础好的孩子可以做其他更有效率的作业,基础不够好的孩子只能多抄几遍加深记忆。 读课文对于低年级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业,但是很多学生往往把它当任务完成。现在,我给学生预设的作业是自主预习课文,在读书的同时针对课文提出相关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出色者,给予卡通贴纸的奖励,学生现在的预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同时,我觉得自己没那么容易做到“轻负高质”,所以只想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首先,认真地对待每一份作业,特别是后三分之一的学生,更要多花时间对其进行辅导,作业面批,尽量布置一些浅显的作业,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其次,真诚地和每一位学生相处,如果我们和学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们了解并认同你,认同你的教学方法,认同你的课堂的交流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提高,也才会使每一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长此以往必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我要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现有教学模式,狠抓课堂教学中的单位时间效率,合理设计作业,优化评价机制,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⑸ 六年级语文如何实施减负增效
语文该记的东西要记牢,这是最基础的要求,作文方面可以找一些好的作文书看一下,好的段落背下来,可以用到,希望有用
⑹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给小学生“减负增效'
浅谈如何“减负增效”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我们全体教师学习了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在转变思想方面下功夫,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面向少数尖子生为面向全体学生。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减负增效。“减负”是减去超出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能力以外的学习任务,减去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对开发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练习,减去过时、烦琐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放弃违反教育规律,简单粗暴、落后的教学方法,革除教学治理中仅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教育成果的不当做法。并不是不要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其次,正确把握“减”与“加”的关系。《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这说明“减负”并不是只减不加,而是有所减和有所加的辩证统一。是要求人们从根本上改变重知识灌输,轻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重智育,轻德育;重视升学考试科目教学;重文化知识传授,轻体音美等基本素质练习;重关心学生学习成绩,轻视学生思想变化、心理状况和行为仪表等违反教育规律的做法。要加强和突出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勤奋、刻苦、探索、博闻慎思、好问、有恒的学习品质,礼貌、文雅、友爱、自尊、自重的交际习惯等,培养其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
基于学习以上精神,我们应该如何把这种精神落实到实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我们教师要经常自问、自省,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和生长点,确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通过开展听课评课,加强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中交流对话与沟通,共同分享经验和成功;教师每节课后写课后笔记,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总结和提高。 2、了解学生,尊重差异 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学生都有个性差异,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搞一刀切,我们提倡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和一片苦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也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
3、注重课堂教学改革,讲究效益 减负不是手段,不是目的,“减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自身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减负增效应聚焦课堂 ,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减负增效”,应聚焦课堂,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对学习困难学生,教师进行及时辅导。教师要严格筛选作业,以年级中等学生为标准,布置适量作业。
学校和教师应深入研究在课堂教学里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与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健康、活泼、主动地发展。同时,可以尝试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愿选择自己不同层次的“负担”,使不同特长的学生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充分的发展。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在课堂上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贯,可能这节课你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彩,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头雾水。
6、抓实做好“堂堂清”,保证学生足够休息时间
素质教育的三维理论告诉我们,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反之如果课堂效果好,课堂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家庭作业也就可有可无了。所以学生减负,而教师就要增效,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而真正要达到减负增效,“堂堂清”的教学理念和具体措施要求就是减负工作的创新理念,只有“堂堂清”才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所以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途径,加强教研,认真备课,面向全体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是不布置、少布置作业的保障,否则减少家庭作业成为无稽之谈,无本之木。反之,如果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老师必然要布置大量作业,来弥补课堂教学未达到的效果。所以学生要减少过量的家庭作业又要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认真抓实做好“堂堂清”工作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实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们要本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使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真正见到实效。努力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初探
关于教学的特点,有三种说法:一,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二,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三,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
那什么是“减负增效”呢?我认为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也不等于学习时间的减少。“减负”不单纯是学生课业负担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否则,学生的课业负担今天可能被减下来了,但在明天却又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附加上去。教学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我想,这一观念的出现其实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么来落实“减负增效”呢?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增效”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正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体参与是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是越俎代庖,重师者传授,轻学者参与,致使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大量浪费,学习动机受挫。兰·达本教授认为:教学可以看成是提供特定的情境来培养儿童的一种措施。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投入,就越具有动力,也就越能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如果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那么学生就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这种单一的教学过程模式,显得枯燥乏味,费时多效果差。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课,课文讲的是小红马和小骆驼的一次对话,下小红马只看外表,嫌弃小骆驼的大脚掌、驼峰和两层睫毛。小骆驼很伤心,回家向妈妈诉苦,妈妈独具匠心,带小骆驼到沙漠走一趟,通过实践让小骆驼知道了自己的睫毛、驼峰和脚掌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发出“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感叹。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问学生:“沙漠旅行结束后,小骆驼又来到河边照镜子,再次遇见了小红马,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对话呢?”学生给出的答案并不一致,但是他们都能朝着夸骆驼身上的三件宝的方向去回答。对于孩子们的不同回答,我不作正误的判断,言之有理即可。正是因为如此,孩子们在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获得了自我的体验。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除此之外,针对所教班级学生喜爱表演的特点,我还在课内、课外设计了一些活动,让他们一展所长。例如,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袋麦子》这一课时,课上完后,我就留时间让学生演课本剧,憨厚可爱、厨艺精湛的小猪;善于计划、有安排的小牛;聪明能干的小猴以及和蔼可亲的土地爷爷四个角色都在学生精彩纷呈的表演中栩栩如生,班级气氛活跃,所有学生都沉浸课本剧的演绎中,真是其乐融融!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实施差异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按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业布置,那么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思维难以拓宽,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而能力弱的学生学习可能变得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最后,在课堂上要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就必须让孩子从成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就要求教师要精选习题,精心琢磨,作业要适量,难易度要适当。量过多或难度过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及时认真地完成。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这样的习题目的性更强,减负增效更明显。作业设计应成为备课中的重要内容,提高作业设计的含金量,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作业”、“自主作业”,设计“作业超市”或“作业套餐”,供学生选择倡导教师分层布置作业。推行“计时”作业,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明中等程度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以此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提高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效率。
此外,教师的批改也间接影响学生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教师的批改一定要做到及时,决不能拖拉,以获得及时信息进行评讲和纠正典型错误;批改一定要认真,这将对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作业评价体现人文关怀,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这样学生会十分喜欢看自己的作业,有再做作业的愿望。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教学中一点粗浅的尝试。“减负增效”并非一句口号,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我还需要在教学和作业设计上多下苦功,向各位老师多多学习。希望能让学生们学得轻松,快乐,扎实!有所悟,有所得!
⑻ 语文的作业如何做到减负增效
多看看自己爱看的读物,语文无非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跟谈吐而已
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减负与增效
1 【内容摘要】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以及造成这一现象在教师这方面的原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采取减负的措施,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 减负 语文教学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改革表面上轰轰烈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但其繁华背后不禁令人忧心如焚。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语文教师并没有真正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只有极少数教改先锋在新课改领域里阔步前进。在中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许多教师仍在新课标的门槛上退缩与徘徊。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是“我讲你听”、“我写你记”,学生掌握老师圈定的知识,背着老师给的答案,机械、单调地吞下一些自己并未领悟的“知识”。重复练习成为提高学生成绩的唯一途径,语文课堂的耗时、低效、拖沓等现象普遍存在。课外,家长们也为孩子增加负担,制订“加餐”计划。这些孩子除了完成家庭作业外,还要在周末参加“写作辅导”、家教等来填补剩余的时间。孩子们将来要考大学,现在不抓紧拿什么跟别人去竞争?学生们不得不埋首于书山题海之中。今日模考,明日单元检测,后天学科竞赛,唯一能带来些许兴趣的音乐、体育、美术课却常常“名存实亡”,被“瓜分”殆尽。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看,课内内容的考查占总比分的13%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古诗文这一内容上。为了保证中考成绩,语文教师不得不找寻各种课外资料,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教师只想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教师的工作未必轻松,作业要批改要分析,学生要辅导。然而教师的工作绩效考评,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分数,名次在前的有奖金。也许只是一分、半分之差,就决定了这位教师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只有名列前茅,这位教师才是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眼中的“好老师”。因此,教师面临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希望甚至是无限责任的情况下,在许多方面条件没有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情况下,教师用最为朴素的“熟能生巧”来应对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希望,似乎是一种无奈下的必然。由于语文教学违背素质教育的本质,对学生采取了大量的“题海战”、“疲劳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索然,他们的语文能力也变得更为薄弱,教学质量不见提高,更是大打折扣。 面对巨浪呯訇的减负浪潮,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减负的措施而不影响教学质量呢? 一.首先要改变教师观念。 一些教师认为,“做总比不做好,多做总比少做好”,似乎是“多多”益善。教师的职责不是简单地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也就是说,教师是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在语文教学中,面对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如果教师把它支解成字、词、句、段,那样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在教学中,设法找到 2 一个切入口,能打开学生思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课文学习,不但掌握知识,还培养了语文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其他的文章也会手到擒来、迎刃而解了。例如在讲授莫怀戚的《散步》时,由情境导入,然而设计了一个问题:阅读这篇文章,让你感动最深的人或事是什么?在学生的讨论讲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其实超过了自己的预期。其中有一个男生说,他最喜欢文章中的“妻子”这一人物形象。他的理由是这个妻子在散步时,没说过一句话,但她与丈夫相处得很融洽,她很贤惠,很温柔,是一个贤妻良母。因为她,这个家才是那么的温馨和睦。能有这样独到的富有个性的感受,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我们教师应该及时地转变教学思想,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探索追求。 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只有教师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施教活动。要提高课堂效率,实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如果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接受有效的信息多,理解程度深,教学的效果就好,就可以在课堂上,基本解决应当解决的问题。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教法不当,重复无效的教学活动过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得不到足够的信息量,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只有想方设法不断延长教学时间,搞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学生的学习负担随之加重。因此,研究并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呢? 1.教师要继续进行业务培训。课堂教学要贯彻新课改理念,教学中要与实际相结合,做到“新”、“实”、“活”。 “新”就是要树立新的观念,掌握先进的前沿教学信息和现代教学技术。“实”就是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和考核。“活”就是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创见,创造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创造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必须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2.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俗话说: “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因而,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在进行语文教学之前,首先要备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篇章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其次要备学生。教育应该是建立在爱之上的教育,只有爱学生才不会把学生仅当作装知识的容器,才会为学生考虑,才会不断地去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需要怎样的课堂?我能承受多少作业量?我还有哪些需求?”等等,如果经常这样去换位思考了,那才会和学生更贴近,学生也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真正促发“增效”的原动力。因此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的心理、习惯、思维出发,制定最佳的教学方案。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所教班级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所教班级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例如所任两个班级 3 802 班和804 班,两班的基础不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同,因此教学中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准备不同层次的不同问题等。第三要备教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但教有法。教法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基础上,再以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全面考虑,恰当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教师在考虑利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是积极的,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形式多样,目的是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掌握好语文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譬如,听录音,可以正音,可以处理语调语速,培养朗读能力,也能使学生丰富思想情感;看录像,做到形象与声音兼而有之,更加直观生动。多媒体的使用,更是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了说服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四要备内容。一般说来,教材规定了教学基本任务,但是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安排详略,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如何设计创设情境导入等,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处理得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通过大量语文教学实践,事实证明:如果课堂信息量过少,教学节奏拖沓,环节松散,会造成时间浪费;但如果信息量过多,密度过大,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使学生一知半解,同样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再则,若教师照本宣科,机械地处理教材,学生就会感到味同嚼蜡,索然无味;但如果教师任意联想,插科打浑,与学生逗乐子,虽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但无效知识增多,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缺乏方向和深度,造成学生思想空洞,能力低下。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和教学信息的多少疏密恰到好处,从而使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结合。第五要备练习。在以前,教师搞“题海战术”的很多,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不管是有用无用,是否重复等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当然收效是事倍功半。现在要减负,就必须精选习题,寻找一些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题目;精心琢磨,所选题目能否反映所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分层设计,不搞一刀切,具有一定的梯度;荟萃精华,具有针对性。这样的习题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业布置注意到了精选化、适量化、差异化。把适量的作业留给学生以利适当拓展课堂容量,对知识尤其是新授知识能起到巩固消化和查漏补缺的作用。还根据实际学生的语文基础与能力的不同,留出有弹性的、有差异的作业。这样,既控制训练及作业量,又落实教学核心内容,还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 三.应该开辟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如开设文学社,组织有趣的成语比赛,展开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兴趣,发挥特长,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充分发挥才智才情,丰富课余生活,结束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逐步提高。 语文学科具有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语文园地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包涵着丰富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语文教学应该以她独特的魅力,启迪着学生的心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使学生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更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参加娱乐、社会实践活动。 4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年6 月 ②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和《合理安排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 2000 年
⑽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措施
要做好校外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利用,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丰富多彩的社会性课程资源和乡土地理、民间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广泛的乡土资源,是学生真正处在一个学习的环境之中,生活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