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7下语文53答案是什么

7下语文53答案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8 11:21:51

Ⅰ 七年级下语文所有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散文集第2卷)。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着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3.《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王安石,是改革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5.《黄河颂》选自诗组《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6.都德是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7.《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8.《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核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9.《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着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10.《音乐巨人贝多芬》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集》第七卷。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园田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1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济南文艺》。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项链》,短篇小说集《羊脂球》等。
12.《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3.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易》、《诗》、《书》、《礼》、《春秋》。

古今字与通假字
1.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pān)]通"攀",牵,引。
2.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3.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可以译为"呢"。

文言文词语解释
《伤仲永》
1. 世隶耕。 [隶]属于。
2. 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 父异焉。 [异焉]对此(感到)诧异;异,把……当作奇异。
4.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聚、团结。
5.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
6.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文采和道理。
7. 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渐渐。[宾客]把……当作宾客对待。
8. 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9. 父利其然也。 [利]把……当作图利的手段。
10.仲永环谒与邑人。 [扳]通"攀",牵,引。[环]四处。[谒]拜访。
11.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12.曰:"泯然众人矣。" [泯然]完全。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13.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木兰诗》
14.惟闻女叹息。 [惟]只。
15.愿为市鞍马。 [市]买。
16.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17.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18.关山度若飞。 [度]过。
19.朔气传金柝。 [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20.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21.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22.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23.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2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25.安能辨我是雄雌? [安]怎么。
《孙权劝学》
2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哪里。[治经]研究儒家经典。[邪]语气词,可语译为"呢"。
27.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28.见往事耳。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9.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
30.及鲁肃过寻阳。 [及]等到。
31.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不再是。
32.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3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文言文句子解释
《伤仲永》
1. 世隶耕。 译文:世代耕田为业。
2. 父异焉。 译文:(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
3.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文:那首诗把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作为内容。
4.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那些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5. 邑人奇之。 译文:同乡的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6. 稍稍宾客其父。 译文:渐渐地同乡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对待。
7. 父利其然也。 译文:他的父亲把这样做当作图利的手段。
8.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译文:每天拉着仲永在同乡中四处拜访。
9. 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文:不能跟以前的传闻相符。
10.然众人矣。 译文:完全地像普通人一样了。
11.于才人远矣。 译文:比有才能的人好多了。
12.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 译文:那么是他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没有达到的要求。
13.今夫(fú)不受之人,固众人。 译文:现在那些没有先天赋予的,本来是普通人。
14.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还能够成为普通人吗?
《孙权劝学》
15.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把军中事务繁多为推托的借口。
1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想让你研究经典成为专门传授经学的官员呢!
17.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你说自己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
18.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自己把这样做当作很有好处的事情。
1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读书人相隔了一段时间,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现代文词语解释
1. 确凿:确实。
2.攒:凑在一块儿。
3.敛:收拢。
4.鉴赏:鉴定和欣赏。
5.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6.秕谷:长得不饱满得谷粒。
7.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世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8.骊歌:告别的歌。
9.哽:声气阻塞。
10.炽痛:热烈而深切。
11.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12.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13.亘古:远古。
14.污秽:肮脏的东西。
15.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16.萦带:弯曲得像带子一般。
17.燕然勒功:指立下了显赫的军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东汉大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8.锲而不舍:屡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19.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即望诊,问诊,切诊。四个步骤,观察脸色,听呼吸和说话的声音,问候痛况,把摸脉搏四个环节。
20.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原指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拜长官的情状。后指整齐地排列。
21.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22.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xiù)名,泛指天空。
23.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24.踌躇:犹豫。
25.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

词语
cuán nuì záo qí shèn
1.攒动 2.执拗 3.确凿 4.菜畦 5.桑葚 6.轻捷 7.蟋蟀
yōng suí shú tuì
8.臃肿 9.脑髓 10.相宜 11.书塾 12.方正 13.博学 14.蝉蜕
dǐng niǎn
15.人迹罕至 16.人声鼎沸 17.珊瑚 18.收敛 19.鉴赏
bǐ sù kuī shēn zhàng
20.秕谷 21.无从 22.宿儒 23.盔甲 24.绅士 25.肿胀 26.叮嘱
lí dǎn zān chǒu
27.恐惧 28.骊歌 29.花圃 30.鸡毛掸子 31.玉簪花 32.丑陋
shàn jí dù jī shùn
33.讪笑 34.嫉妒 35.来势汹汹 36.木屐 37.瞬息 38.幽寂
qī diān pài lán bǔ
40.荒草萋萋 41.颠峰 42.澎湃 43.狂澜 44.屏障 45.哺育
hǎo sǒu gěng ào qí dǎo
46.九曲连环 47.滋长 48.郝叟 49.哽咽 50.懊悔 51.祈祷

52.画眉 53.逼狭 54.崎岖 55.阻抑 56.回环曲折 57.亦复如是
hóng chì háo lán lán
58.险峻 59.端木蕻良 60.炽痛 61.嗥鸣 62.斑斓 63.谰语
dàn gèn qì lǒng huì
64.怪诞 65.亘古 66.默契 67.田垄 68.蚱蜢 69.污秽 70.宰割
huáng qì xiǎn kuì
71.筹划 72.彷徨 73.仰慕 74.可歌可泣 75.鲜为人知 76.当之无愧

77.锋芒毕露 78.家喻户晓 79.妇孺皆知 80.马革裹尸
cuì yíng xūn tǐng
8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2.萦带 83.纠纷 84.曛 85.铤而走险
yān dié qiè
86.燕然勒功 87.衰微 88.赫然 89.迭起 90.高标 91.锲而不舍
wù jìn jiǒng
92.兀兀穷年 93.沥尽心血 94.潜心贯注 95.心会神凝 96.迥乎不同
kāng kǎi dǒu
97.一反既往 98.慷慨淋漓 99.气冲斗牛 100.望闻问切
yá jiào hè
101.群蚁排衙 102.校补 103.独裁 104.救济 105.重荷 106.愁苦
suì chóu chú pán rě
107.深邃 108.踌躇 109.巴望 110.锁闭 111.磐石 112.惹人注目
113.杂乱无章 114.不见天日 115.含蓄 116.博学多识
yīng
117.一拍即合 118.寻欢作乐 119.忘乎所以 120.义愤填膺
生字词:
1确凿 朱熹 谥号 碧绿 光滑 皂荚
桑葚 鸣蝉 长吟 轻捷 直窜 云霄
油蛉 蟋蟀 弹琴 蜈蚣 斑蝥 倘若
脊梁 后窍 喷雾 何首乌 藤 缠络
臃肿 牵连 覆盆子 攒 赤练蛇
纳凉 识破 机关 妖气 怪物 呼唤
无妨 枕边 高枕而卧 豁亮 收敛 脑髓
治死 教训 陌生 罗汉 鉴赏 荒园
人迹罕至 相宜 捕鸟 觅食 秕谷 系统
系绳 牵着 啄食 罩住 白颊 传授
捕获 叉袋 撞击 缘由 书塾 抛砖引玉 匾 行礼 牌位 和蔼 答礼 恭敬 方正 质朴 博学 东方朔 渊博 怪哉 冤气 浇水 消释 怒色 宿儒 折花 摔折 折腾 蝉蜕 同窗 陆续 戒尺 罚跪 规则 瞪眼 喉咙 人声鼎沸 狗窦 厥 倜傥 叵 颠倒 淋漓 疑心 仰头 拗
文学常识:作者 朝/国 选自
1从百草园:鲁迅 现代 《朝花夕拾》
2爸的花落:林海音 现代 《城南旧事》
3 丑小鸭:安徒生 丹麦 《安徒生童话故事选》
4 假如生活:普希金 俄 《普希金诗集》
5 未选择路:弗罗斯特 美 《中外哲理诗精选》
6 伤仲永:王安石 北宋 《临川先生文集》
7 最后一课:都德 法国
8 艰难的国运:李大钊 现代 《李大钊选集》
9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曹汉文) 现
代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
10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
民歌)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
11邓稼先 杨振宁 现代 《人民日报》
12闻一多 臧克家 现代 《人民日报》
13贝多芬 何为 现代 《中国现代散文选》
14福楼拜 莫泊桑 法国 《济南文艺》
15孙权劝学 司马光编纂 北宋《资治通鉴》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是什么叙述方法?对孩子、百草园、中心各有什么影响?
插叙,对孩子新奇,刺激,使百草园富有神秘感,白草园是我的乐园
。2 冬天的百草园捕鸟是否有趣?作者说“无趣”是为什么?
有趣,用不下雪的乐趣衬托有雪时的乐趣。
3 一连串的捕鸟动词表现了作者什么?对中心有什么作用?
喜爱百草园,高兴,兴奋,虽事隔三十年但忆忧心
4 ade在文中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反复,表现作者告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怀恋。
5 描写三味书屋和三味书屋内的摆设用的什么描写顺序?
空间顺序
6 怪哉虫的事你怎么理解?
先生把一切于学习无关的视为旁门左道,不让学生分心,过去是好,但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求知欲。
7 老师读书的动作说明了什么?如何理解?
说明对工作喜爱,是个宿儒,读书入神,也有一股淡淡的酸腐气息。
8 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的是那两种变化?
空间和时间变化。
9 分别用两件事(或两句话)概括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达留恋之情?
1.美女蛇的故事 2画锈像的故事
10本文中用了很多对比手法,请列举三种,并说明好处和作用。
1 闰土父亲捕鸟与我捕鸟作对比
2下雪与不下雪作对比。
3 长妈妈与先生作对比
4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作对比。
11三味书屋后面还有一个园,这与写百草园形成什么关系?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对比关系,指出中心,突出主题,不同之处,突出百草园快乐自由,三味书屋压制约束。
12“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单是”和“就”好在哪里?作用?
过度句,总领句,承上启下,但是….就突出主题,指出中心,突出百草园有趣。
13 第二段描写不同景物对象的事物都有:春季——;夏季——;秋季——;
14 三味书屋都写了哪些事?
讨教怪哉虫;后花园寻乐;师生读书;学堂画画。
15 你如何理解师生读书?
学习的内容脱离实际,学生不太明白,但也从中获得了欢乐。
16 你如何理解学堂画画?
学习虽然枯燥,但学生“苦中求乐”,这也符合儿童心理。
17 “我”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心地善良,知识渊博,略显古板的老式读书人。(外貌、几件事情看出来的性格)。
18 作者对三味书屋是什么态度?
对“三味书屋”旧式教育制度不满,但对她给自己的欢乐也是很留恋的。

9
二 爸爸的花落了
1阅读课文54到68自然段回答: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我急于见到爸爸告诉他握着一天的情况和收获。
2“我”进家门后看到了什么情景?这预示着什么?
垂下散落的夹竹桃和掉在地上的青石榴,暗示爸爸的生命之树凋谢。
3“我一进不再是小孩”的含义是什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我已经长大了?
我长大了懂事了,能分担一定的家庭责任了。从我镇定的动作和思想中可以看出来。
4从文中找出按时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好几枝子,三三落落的,很不像样。
5“进了家门”到完,概括这里的主要内容?
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着老高的话,他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落了,我已经长大了。
6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用花比人把即将丧父的悲伤推向极致,而又含蓄。
7爸爸的花落了 明指什么?暗指什么?
明指:父亲养得花落了。暗指:父亲去世了。
五 伤仲永:
1回答问题并翻译:
(1)介绍他家世背景:世隶耕:世代(属于)的农民。
(2)介绍他最初状况:未尝识书具。
(3)介绍他写诗内容:收族为意。
(4)其父贪因: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取之。
2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述中有什么作用?
过渡。
3 怎样认识“受之于天”和“受之于人”的关系?
“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材是至关重要的。
4 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父利其然也。具体做法: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 经历了那三个阶段?
(1)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3)泯然众人矣。
6 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讲了人的天资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7 词类活用:
(1)父异焉: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诧异。
(2)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惊奇。
(3) 父利其然也:利,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利。
(4)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
8 虚词:
(1)之: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
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指仲永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词,指“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焉:父异焉,代词:指方仲永啼哭要书这件事。
复到家问焉,代词:指方仲永的情况。
9 通假字:
日扳:通“攀”,牵引。

七 最后一课
1韩迈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近于大门的钥匙。”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2文中从“真奇怪,今天听讲······这样耐心讲过。”助于什么描写?试着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心理描写。最后一刻激起了小弗朗士的爱国情怀,把课上好,学好自己祖国语言作为热爱国家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会有这种感觉。老师也教得更认真了。
3是什么使小弗朗士觉得韩迈尔先生变得这么高大?
韩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朗士觉得他高大。在小弗朗士眼里,韩先生不仅是个法语老师,还是一个爱国志士。
4韩先生脸色惨白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节法语课,窗外已经传来了钟声和普鲁士兵收操的声音,德语马上要代替法语了,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所以极度悲伤痛苦。
5韩先生用出全身力气在黑板上写“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祖国热爱,必胜的信念,对孩子们的鼓励。对敌国憎恨。
6最后一段是什么描写,表达什么意思?
动作描写,表示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事实感到极大的痛苦。
7中午的钟声和号声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交待背景,渲染气氛,标志最后一课结束了,使爱国心更痛苦,激发了人物的爱国之心,塑造人物的点睛之笔,为中心升华作了最后的铺垫和烘托。

8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如何理解红体字?
韩先生对语言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对祖国的热爱。
9 亡了国当了亡国奴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红体字的理解?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监狱指普鲁士兵的控制,钥匙是祖国的语言,母语可以让人萌发爱国之情,可以使人民团结起来抵御,结束外国的统治、侵略。
10 最后一段写出了韩先生怎样的心情?
无奈,悲痛,伤心等。

11 如何理解“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比喻的修辞方法,本体:字帖;喻体:小国旗。经老师的影响唤醒了学生爱国主义真情。
12 如何理解“屋顶上的鸽子咕咕咕咕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表现了对普鲁士士兵不让学法语这种控制手段的蔑视,以及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憎恨,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13 小弗朗士认为:“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说说小弗朗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最后一节法语课激起了所有人的爱国热情,老师更加认真地教了,学生在老师的感召下投入学习,所以有这种感受。
14 如何理解“啊!这最后一节课,我真永远忘不了!”,有什么作用?
说明了小弗朗士懂事了,明白最后一节课的意义重大。
点明主旨,与课文题目相呼应。

15
十、木兰诗
1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愿为市鞍马:市场 买 换
旦辞爷娘去:一旦 告别 早晨
策勋十二转:次 卷 转动
双兔傍地走:贴近 依靠 晚上
万里赴戎机:奔赴 投入 到某处 追赶
问女何所忆:思念 记忆 回忆 感伤
旦辞爷娘去:天日 白天 早晨 一旦
双兔傍地走:离开 跑 散步
安能变我是雄雌:安静 安详 怎么 驻扎
2 按要求默写原文,并解释:
描写边塞夜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描写矫健身姿: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描写战争残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思名利思归:
描写勤劳贤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描写战争规模: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描写暗下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
紧张有序装备:东市——北市
奔赴战场行程:旦辞——鸣啾啾
家庭温馨和睦:爷娘——向猪羊
自豪受到赞赏: 最后一段
2 将第二段分为两层;写层意;分析修辞。
(1)木兰替父出征前的准备。
(2)赴戎机中的景象,军情急,思乡心切。
(3)第一句:排比:写出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第二句:反复,对偶:写出:思念家乡和亲人。
3 不是对偶句的是:A 没有修辞的是B
A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 当户理红装,对镜贴画黄。
4 木兰在买骏马和马具的时,为什么要分东南西北?难道是在一个地方买不齐?
东西南北是排比铺陈的写法,为了渲染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
5 文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用对比写出木兰在征途上思念亲人的细腻感情,同时与“鸣溅溅”“鸣啾啾”共同渲染出了征途中的悲凉气氛。
6 木兰辞官回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性格?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上次之多,她辞官表明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7 词类活用:
(1)策:原指记事的册子,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2)市:原指集市,这里是名词作动词,买。愿为市鞍马。
8多义词:
(1)市: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2)买:东市买骏马:买
欲买舟而下:租,雇佣
9通假字:
(1)对镜贴画黄:“帖”通“贴”,粘贴。
(2)出门看伙伴:“火”通“伙”。
10 本文出现的一个成语:扑朔迷离
11 本文用了互文手法的两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基本上就这些 多看几遍 就差不多了 不过还要综合运用

Ⅱ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7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筹划(chóu) 校补(jiào) 锋芒毕露 马革裹尸

B、踌躇(zhú) 磐石(pán) 死而后己 家喻户晓

C、启朦(méng) 和蔼(ǎi) 目不窥园 可歌可泣

D、风帆(fān) 雄辨(biàn) 警报迭起 杂乱无张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铜仁当之无愧地取得了中国国际龙舟赛的举办权。

B、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C、老画家回答了阔别已久的故居,驻足端详,触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

D、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上下掀起了高唱红歌的热潮。

B、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C、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___________________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岛: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芙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芙蓉花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①②.D、①③④②.

5、将下列语段中划线句子改成与加点句式相似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看不厌,看不厌那些跑沙跑水在大野与草原上奔驰的马;看不厌,看不厌那些战风战浪在蓝天中搏击云海的飞鸢和在波峰涛谷中飞翔的白帆;看不厌,看不厌那些穿山穿岭在大地上呼啸着前进的列车;而那在坚硬的岩石之下,小草破壳破土,勃勃地生长着,令人百看不厌。

A、看不厌,看不厌那些小草在岩石下破壳破土勃勃地生长着。

B、看不厌,看不厌在岩石下破壳破土勃勃生长着的那些小草。

C、看不厌,看不厌破壳破土在岩石下勃勃生长着的那些小草。

D、看不厌,看不厌那些破壳破土在岩石下勃勃生长着的小草。

6、下面变换句式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2分)

原句: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A、像这样的教师,我们会喜欢她,会愿意和她亲近的。

B、像这样的教师,我们会喜欢她,会愿意和她亲近吗?

C、像这样的教师,我们能够不喜欢她,不愿意和她亲近吗?

D.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没有不喜欢她,没有不愿意和她亲近的。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 7—8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上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护!”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蒙辞以军中多务”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蒙辞以军中/多务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蒙乃始就学( )②即更刮目相待( )

11、翻译“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填空。(3分)

①在《孙权劝学》中指出“学”的必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学”的可能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孙权的劝说下,“蒙乃始就学”并且才略方面又了惊人的长进,文章从则面表现这一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仔细阅读课文,相信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5、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3)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5)《木兰诗》中以兔为喻,赞美木兰聪明机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选文,回答第15—20题。(14分)

接着来的是左拉。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并把他们卷入一些富于想象的人所喜爱的却又是极端荒谬、忘乎所以的学说中时,他还变得忧虑起来,晃动一下大腿,不时在发出几声:“ 可是……可是……”然而却被别人的大笑声所淹没。过了一会儿,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①极端荒谬( ) ②忘乎所以( )

16、文中加点的“透”字用的好,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段文字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左拉的形象?从中看出他又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他就变得忧虑起来。”说说他为什么而忧虑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带有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6分)

髯须飘飘

汪曾祺

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词生动,引人入胜。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奏刀有力。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⑤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⑥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⑦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

⑧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

【注】闻一多于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0、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2分)

A、因为闻一多先生讲课语言生动,还因为他讲授的内容兼跨文理,所以他的课受到广大文科和理科学生的欢迎。

B、闻一多先生喜欢用秃笔,他搜集别人笔筒中的废笔,用于研究中国的书法,以便结合中国的书法进行铅笔速写。

C、手摩伏羲女娲的石像是珍贵的文物,闻一多先生却把它随意地钉在黑板上,可见他潇洒刚强的个性。

D、闻一多先生讲课,能够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将晚唐诗与法国的印象派放在一起讲解,这在当时是很新潮的。

E、本文是一篇回忆录,选取了闻一多先生鲜为人知的轶事,叙评结合,凸显人物个性,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2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作者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请根据本文分析陈述这个建议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结合全文,谈谈闻一多先生具有怎样的人格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25、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下面是铜仁地区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调查结果。(箭头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调查项目

升降幅度

检测项目

升降幅度

身 高

肺 活 量

↓↓

体 重

视 力

↓↓↓

胸 围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

↓↓

材料二:据媒体报道,某中学新生入学军训,有53%的新生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某班进行站姿训练,不到15分钟,全班50人竟有5人晕倒。

材料三:铜仁地区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地区全面启动。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我区青少年体质状况有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6、写作(50分)

请从“阳光总在风雨后”中任意一个词或字,另外组词变成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行文要有条理。3、要有真情实感。4、书写规范、整洁。5、5—8个自然段,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言的积累运用(12分)

1、A.2、B.3、A.4、B.5、D。6、B。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7、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8、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二)(10分)9、C.10、①于是,就. ②擦擦眼.11、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吴下阿蒙了。12、①卿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3、开卷有益。读书是有好处的。我们多读书,读好书。

(三)(8分)15、(1)双袖龙中泪不干。(2)谁家玉笛暗飞声。(3) 独坐幽篁里。(4)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15、①错误。②一切。16、生动准确。与“尖锐”相符,形象第表现出左拉坚毅的性格特点。17、肖像、语言、动作;温和少言、坚毅聪慧。18、他担心亲爱的文学朋友误入荒谬的学说中,也担心文学创作的正确道路被埋没。19、客观真实地描绘人物的外貌,对人物表现出的性格特点给予由衷的欣赏和赞扬。

(二)(16分)20、答D,答E。解释:A项,“讲授的内容兼并跨文理”在之中找不到依据,别的地方表达符合文意。B项,闻一多先生喜欢用秃笔,是因为秃笔写蝇头小子,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见功夫,与“结合中国的书法进行铅笔速写无关”。C项,不能手石刻画像是珍贵文物,闻一多先生随意钉在黑板上是为了上课之需,表现他认真的教学态度,与“潇洒刚强的个性”无关。D项,中西比较的研究方法,能体现闻一多的教学风格,夜和人物的个性密切关联。E项,这是对本文主要特色的概述,分析到位,但比较容易判断。

22、①他把枯燥的考证讲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②他讲话有节奏,如同一流的演员。

③他用东西方比较的方法讲唐诗。④他借助自己亲手临摹的石刻画像讲古代神话。(共4分。每点1分)

22、在先生牺牲的地方另立胸像,是对国民党特务杀害闻一多先生罪行的控诉;最好是立“铜像”,更能体现闻先生刚强的个性;“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象征着抗战已经胜利,先生是在抗战胜利之后被杀害的。

23、闻一多蓄须明志,现身民主运动,始终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他潜心治学,精心授课,是一位工作投入治学严谨的学者;个性刚强,心口如一,有名士风度,倡导“痛饮酒,熟读离骚”,爱用秃笔。(或者:①爱国 ②潜心治学 ③个性很强 ④热爱民主)

24.对先生上课的崇拜(爱国精神的敬佩;美好人格)的赞颂;独特个性的欣赏……

(共3分。结合原文1分,说出情感1分,谈出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学生任一个角度谈出理解即可)

(老师掌握附加题:文章第五段中说到“他的人格,是一首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人格是一首怎样的诗歌?答:他能把枯燥无味的课讲得生动有趣,给人以高级的艺术享受,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治学,治学严谨并且富有想象力的形象特点;他在生活中很有个性,用特质的笔记本、写得一首自成风格的字,他的铅笔速写和治印都很有特角;面对民族危难他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表现了他刚强的个性。所以,闻一多先生的人格是一首严谨、富有艺术魅力、个性而又潇洒坚毅的诗。)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25、(1)体质下降。(2)阳光下(或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充满活力(或体魄强健、意志坚强)(3)参加体育运动,争做阳光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Ⅲ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内的阅读,有答案的,人教版,急用!!!!!!!!!!!!1

、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字与拼音(一)”)
3、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字与拼音(四)”)
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0“太阳与月亮”《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5、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劳动”)
6、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冬天”《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本册共6首]
一年级下册
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家园”《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春天”《语文天地》读背)
9、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动物”《语文天地》读背)
10、鸟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6“爱护”《语文天地》读背)
11、春夜喜雨(节选)
(唐朝)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雨”《语文天地》读背)
1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2“朋友”《语文天地》读背)
13、长歌行(节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时间”)
[本册共7首]
二年级上册
14、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秋天”《语文天地》读背)
15、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读一读背一背)
1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3“祖国”《语文天地》读背)
附:三字经(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10“考验”《语文天地》读背)
17、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8、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4“画”《语文天地》读背)
19、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5“玩具和游戏”《语文天地》读背)
20、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16“岁月”《语文天地》读背)
[本册共7首古诗]
二年级下册
2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4“植物”《语文天地》读背)
22、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5“青青的山”《语文天地》读背)
2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8“远行”)
2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清清的水”《语文天地》读背)
2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3“快乐的生活”《语文天地》读背)
26、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4“小英雄”《语文天地》读背)
27、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6“夏天”《语文天地》读背)
三年级上册
2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色彩”《语文天地》读背)
30、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3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声音”《语文天地》读背)
32、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3“祖国在我心中”《语文天地》读背)
3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塞北江南”《语文天地》读背)
3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成长的经历”《语文天地》读背)
35、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9“幻想和想象”《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36、元旦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2“过年”)
[本册共9首]

三年级下册
37、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礼物”《语文天地》读背)
38、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春天的脚步”《语文天地》读背)
39、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40、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6“奇妙的石头”《语文天地》读背)
4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42、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特产”读背)
4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书信”《语文天地》读一读)
[本山共7首]

四年级上册
4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5、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2“明月”《古诗二首》)
46、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4“收获”《语文天地》“读一读”)
47、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萧。
(5“桥”《语文天地》“读一读”)
[本册共4首古诗]
四年级下册
48、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49、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2“春潮”《语文天地》“读一读”)
50、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51、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3“花”《古诗二首》)
52、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
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
不深不浅种荷花。
(3“花”《语文天地》“读一读”)
53、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54、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8“舟船”《语文天地》“读一读”)
[本册共7首古诗]
五年级上册
55、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56、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马”《古诗二首》)
57、、浪淘沙
(唐)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58、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6“水”《古诗二首》)
(本册共4首)
五年级下册
59、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60、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5“劳动”《古诗二首》)
61、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寻千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62、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自在此山中。
(8“角度”《古诗二首》)
63、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64、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0“我们去旅行”“拓展阅读”)
[本册共6首古诗]
六年级上册
65、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66、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三主题单元“母亲河”)
67、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垒垒。”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杂树,
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做饭,
采葵持做羹。
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68、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7主题单元“战争”)
69、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70、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杨州八怪之一)
君不见,岁之寒,
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
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风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
迥干春风碧云里。
71、墨梅图题诗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干坤。
(第8主题单元“岁寒三友”)
六年级下册
72、四时田园杂兴(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73、四时田园杂兴(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第1主题单元“乐趣”,“日积月累”提示要求背)

74、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燕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7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0

Ⅳ 初一下册53语文答案谁有啊

Ⅳ 人教版语文暑假作业53页答案

一、
上*海 杭*州 香*港 (天津 )
青岛 *黑河 *黄山 (乌镇 乌江 蓝田 白沙 白水 )
张*自*忠路 *佟*麟*阁路 *中*山路 (赵尚志路 )
赵家*庄 孙家*屯 苏家*沱 (马家堡 )
古塔*胡*同 知春*里 三家*巷 (绿景湾 )
二、
泉城——济南
春城——昆明
日光城——拉萨
江城——武汉
山城——重庆
花城——广州
三、
金银铜铁——无锡
倾盆大雨(天水 )
四季温暖( 长春)
风平浪静( 宁波)
双喜临门( 重庆)
盼天明 巴黎
自编谜语:相差无几

Ⅵ 7年级练闯考语文。第53页的,阅读。答案。

53答案1鸟,喳喳溪水哗哗北风呼呼树叶沙沙2.(1)上网查(2)采访(3)实地调查警惕人们不要发出噪音,还有就是更急好奇的看下面的文章,总的就是吸引读者。3.(1)举例子(2)提建议4.噪音,使你我从此不再希望拥有耳朵~~51页第2题可以看《跟我学》《课课通》辅导学习的工具书,第3题,李冰水利专家李白大诗人李世明唐太宗李清照女词人李大钊共产党创始人李自成农民军领袖李时珍药物学家好了,答案给你了,给我加多点分哦!!!

Ⅶ 初一语文导学导练(人教版)第十四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P51——53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简陋(lòu ) 鉴赏(jiàn ) 轮廓(kuò ) 面庞(pang )
B、荒谬(miù ) 脚踝(huái ) 滑稽(jī ) 白皙(xī )
C、翘起(qià ) 模样(mó ) 淹没(mò ) 散乱(sàn )
D、气氛(fèn ) 魅力(mèi ) 迸发(bèng ) 义愤填膺(yīng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荒谬(错误、差错) 博学多识(多、丰富)
B、琐事(麻烦) 一拍即合(拍打)
C、白皙(人的皮肤白) 义愤填膺(胸)
D、不约而同(约定) 惊叹不已(停止)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激动起来难免逗人发笑,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 的记忆力和 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 的事实或两段 的格言,再加以比较。
A、超人 惊人 类同 类似 B、惊人 超人 类似 类同
C、惊人 超人 类同 类似 D、超人 惊人 类同 类似
4、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这时只见福楼拜作者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
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B、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C、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D、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
5、下列句子,全是写左拉的一项是( )(2分)
(1)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的听大家讲。
(2)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3)他用它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4)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
(5)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6)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
A、(1)(3)(6) B、(1)(4)(5) C、(2)(4)(6) D、(2)(3)(5)
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5分)
(1)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 )
(2)不时发出几声:“可是……可是……”然而总是被别人的大笑声所淹没。( )
(3)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 )
(4)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
(5)朋友们一个个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 )
7、文学常识填空。( 11分)
(1)福楼拜, 国作家,代表作有《 》等。
(2)莫泊桑, 国作家,被称为 巨匠,代表作有《 》、《 》 等。
(3)屠格涅夫, 国作家,代表作有《 》、《 》 等。
(4)左拉,法国 家,代表作有《 》 等。
二、整体感悟(10分)
1、本文虽然短小,却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5分)
2、文章的行文顺序有什么特点?表明行文顺序的语言标志有哪些?(5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9分)
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1.将上文第一段中的“勾画”改为“描绘”好不好?为什么?(6分)
2、从都德谈话的内容和口吻看,他对巴黎和现实生活持什么态度?(5分)
3、从上文对都德的外貌、语言和行动描写来看,都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分)
4、都德十分了解巴黎,后来还写了《我所认识的巴黎》一书,我们曾学过他写的哪一篇文章?(3分)
四、拓展阅读题(20分)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拉
①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②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③《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悟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④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大的家族。诚然,决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堕落,如果您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⑤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三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⑥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1、作者在这篇演说中,是从 方面对莫泊桑进行高度评价的。(选两项,填序号)(4分)
A、外貌 B、作品 C、勇气 D、才气 E、喜好
2、莫泊桑初入文坛便能“跻身于大师的行列”请你以第二段的描述为依据,说说他具备了哪些优秀品质。(6分)
3、阅读第三段,简要说出莫泊桑的作品有哪些特点。(6分)



4、在第五段中,作者侧重从哪个方面对莫泊桑的作品进行了评价?(4分)
五、中考题(6分)
(见人教版《点拨》七下P128“四”)
六、探究性学习(9分)
福楼拜是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他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他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他。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试从课文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9分)
七、综合性学习(10分)
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每逢星期天就带着新习作去聆听老师的点评。有一次,莫泊桑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只见每页上都只写了一行,其余九行是空白,莫泊桑不解的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第一行,其它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1.莫泊桑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恍然大悟”到了什么?(4分)
2、请你给这个小故事你一个标题。(3分)
3、请你根据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写出至少一句你所积累的古今名言或诗句。(3分)

第十四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Ⅳ.一、1、C 点拨:“模”应读作mú,“散”应读作sǎn. 2、B 点拨:“琐”应解释为“细小零碎”、“拍”的解释应为“打拍子”。 3、C 点拨:阅读中应善于品味这类同义词的运用,揣摩这类词语的细微差别,以便准确运用。虽同是阅读,善熟读而精思者与否得益定然不同。 4、D 点拨:这句话不是比喻句。因为它不具备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基本要求。“像亲兄弟一样”貌似比喻,实际上这个只是“拥抱”的修饰语,是用来修饰那种拥抱的亲密程度的。 5、B 点拨:本文的特点是写群像,阅读中要善于归纳比较,紧紧把握住四位文学家的各自的不同特点。 6、(1)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4)肖像描写 7、(1)法 包法利夫人 (2)法 短篇小说 项链 羊脂球 (3)俄 前夜 父与子 (4)小说 小酒店
二、1、全文好像是一出舞台剧。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人物:以福楼拜为中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个登场。主要内容:每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人物之间的交流。全文结构好像是舞台剧的结构。 点拨:把握文章的结构。2、本文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先写屠格涅夫。“过了一会,都德也来了”再写都德。“接着来的是左拉”再写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下边重点写福楼拜。“第一个”, “过了一会” “接着” “渐渐地”语言标志。 点拨:阅读中抓住表明行文顺序的关键词,即语言标志,就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三、1、不好。“勾画”指简单的勾勒几笔;“描绘”是指细细地描画。从句中“他只用几句话”和后面所搭配的“轮廓”一词来看,用“勾画”不仅搭配得当,而且与前文也保持一致。 点拨:认真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当。2、他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点拨:要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3、都德是一个生性活跃、健谈、开朗、热情的人。点拨:要善于捕捉一些关键语句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4、《最后一课》。点拨:注意文学常识的积累。
四、1、B D 2、谦恭(谦虚) 勤奋(好学) 3、(1)内容丰富多彩;(2)手法精湛绝妙;(3)思想深刻。4、莫泊桑短篇创作的成就。 点拨:这里所设计的四个题目,从篇到段,从整体到局部,都有所涉及,其意图是训练在阅读中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五、(见《点拨》七下P313“四”)
六、示例:“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这句话中的“迸发”一词用得准确而生动。还有“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一句中的“勾画”与“轮廓”搭配的好。点拨:(详见“写作特点”2)
七、1、悟到了文章要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写作中要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点拨:可从莫泊桑接下来的行动来推测。
2、示例:“写与改” “一行与九行” 点拨:只要能概括内容,能切题即可,有创造性更好。
3、示例:文章不厌百回改 善作不如善改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点拨:只要能扣住修改很重要这一点即可。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简陋(lòu ) 鉴赏(jiàn ) 轮廓(kuò ) 面庞(pang )
B、荒谬(miù ) 脚踝(huái ) 滑稽(jī ) 白皙(xī )
C、翘起(qià ) 模样(mó ) 淹没(mò ) 散乱(sàn )
D、气氛(fèn ) 魅力(mèi ) 迸发(bèng ) 义愤填膺(yīng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荒谬(错误、差错) 博学多识(多、丰富)
B、琐事(麻烦) 一拍即合(拍打)
C、白皙(人的皮肤白) 义愤填膺(胸)
D、不约而同(约定) 惊叹不已(停止)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激动起来难免逗人发笑,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 的记忆力和 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 的事实或两段 的格言,再加以比较。
A、超人 惊人 类同 类似 B、惊人 超人 类似 类同
C、惊人 超人 类同 类似 D、超人 惊人 类同 类似
4、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这时只见福楼拜作者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
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B、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C、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D、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
5、下列句子,全是写左拉的一项是( )(2分)
(1)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的听大家讲。
(2)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3)他用它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4)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
(5)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6)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
A、(1)(3)(6) B、(1)(4)(5) C、(2)(4)(6) D、(2)(3)(5)
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5分)
(1)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 )
(2)不时发出几声:“可是……可是……”然而总是被别人的大笑声所淹没。( )
(3)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 )
(4)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
(5)朋友们一个个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 )
7、文学常识填空。( 11分)
(1)福楼拜, 国作家,代表作有《 》等。
(2)莫泊桑, 国作家,被称为 巨匠,代表作有《 》、《 》 等。
(3)屠格涅夫, 国作家,代表作有《 》、《 》 等。
(4)左拉,法国 家,代表作有《 》 等。
二、整体感悟(10分)
1、本文虽然短小,却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5分)
2、文章的行文顺序有什么特点?表明行文顺序的语言标志有哪些?(5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9分)
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1.将上文第一段中的“勾画”改为“描绘”好不好?为什么?(6分)
2、从都德谈话的内容和口吻看,他对巴黎和现实生活持什么态度?(5分)
3、从上文对都德的外貌、语言和行动描写来看,都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分)
4、都德十分了解巴黎,后来还写了《我所认识的巴黎》一书,我们曾学过他写的哪一篇文章?(3分)
四、拓展阅读题(20分)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拉
①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②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③《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悟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④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大的家族。诚然,决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堕落,如果您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⑤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三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⑥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1、作者在这篇演说中,是从 方面对莫泊桑进行高度评价的。(选两项,填序号)(4分)
A、外貌 B、作品 C、勇气 D、才气 E、喜好
2、莫泊桑初入文坛便能“跻身于大师的行列”请你以第二段的描述为依据,说说他具备了哪些优秀品质。(6分)
3、阅读第三段,简要说出莫泊桑的作品有哪些特点。(6分)



4、在第五段中,作者侧重从哪个方面对莫泊桑的作品进行了评价?(4分)
五、中考题(6分)
(见人教版《点拨》七下P128“四”)
六、探究性学习(9分)
福楼拜是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他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他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他。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试从课文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9分)
七、综合性学习(10分)
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每逢星期天就带着新习作去聆听老师的点评。有一次,莫泊桑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只见每页上都只写了一行,其余九行是空白,莫泊桑不解的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第一行,其它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1.莫泊桑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恍然大悟”到了什么?(4分)
2、请你给这个小故事你一个标题。(3分)
3、请你根据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写出至少一句你所积累的古今名言或诗句。(3分)

第十四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Ⅳ.一、1、C 点拨:“模”应读作mú,“散”应读作sǎn. 2、B 点拨:“琐”应解释为“细小零碎”、“拍”的解释应为“打拍子”。 3、C 点拨:阅读中应善于品味这类同义词的运用,揣摩这类词语的细微差别,以便准确运用。虽同是阅读,善熟读而精思者与否得益定然不同。 4、D 点拨:这句话不是比喻句。因为它不具备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基本要求。“像亲兄弟一样”貌似比喻,实际上这个只是“拥抱”的修饰语,是用来修饰那种拥抱的亲密程度的。 5、B 点拨:本文的特点是写群像,阅读中要善于归纳比较,紧紧把握住四位文学家的各自的不同特点。 6、(1)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4)肖像描写 7、(1)法 包法利夫人 (2)法 短篇小说 项链 羊脂球 (3)俄 前夜 父与子 (4)小说 小酒店
二、1、全文好像是一出舞台剧。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人物:以福楼拜为中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个登场。主要内容:每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人物之间的交流。全文结构好像是舞台剧的结构。 点拨:把握文章的结构。2、本文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先写屠格涅夫。“过了一会,都德也来了”再写都德。“接着来的是左拉”再写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下边重点写福楼拜。“第一个”, “过了一会” “接着” “渐渐地”语言标志。 点拨:阅读中抓住表明行文顺序的关键词,即语言标志,就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三、1、不好。“勾画”指简单的勾勒几笔;“描绘”是指细细地描画。从句中“他只用几句话”和后面所搭配的“轮廓”一词来看,用“勾画”不仅搭配得当,而且与前文也保持一致。 点拨:认真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当。2、他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点拨:要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3、都德是一个生性活跃、健谈、开朗、热情的人。点拨:要善于捕捉一些关键语句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4、《最后一课》。点拨:注意文学常识的积累。
四、1、B D 2、谦恭(谦虚) 勤奋(好学) 3、(1)内容丰富多彩;(2)手法精湛绝妙;(3)思想深刻。4、莫泊桑短篇创作的成就。 点拨:这里所设计的四个题目,从篇到段,从整体到局部,都有所涉及,其意图是训练在阅读中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五、(见《点拨》七下P313“四”)
六、示例:“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这句话中的“迸发”一词用得准确而生动。还有“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一句中的“勾画”与“轮廓”搭配的好。点拨:(详见“写作特点”2)
七、1、悟到了文章要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写作中要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点拨:可从莫泊桑接下来的行动来推测。
2、示例:“写与改” “一行与九行” 点拨:只要能概括内容,能切题即可,有创造性更好。
3、示例:文章不厌百回改 善作不如善改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点拨:只要能扣住修改很重要这一点即可。

分都没有 ,真是的

Ⅷ 初一下册语文作业本第五课答案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出生五年,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王安石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回答者: 491103879 | 二级 | 2010-5-19 19:22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出生五年,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读书人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以宾客之礼对待仲永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王安石)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已经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参考资料:课本 回答者: 954231491 | 一级 | 2010-5-23 17:12
1.伤:哀伤,叹息 2.民:平民百姓 3.世:世代 4。隶:属于 5.耕:耕田 6.生:生长到 7.年:岁 8。未:不 9.尝:曾经 10.识:认识 11.书具:书写工具(笔、墨、纸、砚等) 12.忽:忽然 13.啼:出声地哭 14.求:要 15.之:它们,代书具 16.异:对……感到诧异(惊奇) 17.焉:此 18.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19.与:给 20.即:立即,立刻 21.书:书写 22.并:并且 23.自:自己 24.为:题写 25.其:自己的 26.名:名字 27.其:这 28.以:把 29.养:赡养 30.收:团结 31.为:当做,作为 32.意:意思 33.传:传送 34.一:全 35.观:观看 36.自:从 37.是:此 38.指:指定 39.作:写作 40.立:立刻 41.就:完成 42.其:它,代诗 43.文:文采 44.理:道理 45.皆:都 46.可:值得 47.观:观赏 48.者:……的地方(方面) 49.邑人:同县的人 50.奇:对……感到惊奇 51.之:他,代仲永 52.稍稍:渐渐 53.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54.其:他的,代仲永的 55.或:有的人 56.以:用 57.乞:求取 58.之:它,代诗 59.利:认为……有利可图 60.其:这 61.然:这样 62.日:每天 63.扳:同“攀”,牵,引 64.环:四处(全,遍) 65.谒:拜访 66.使:让 67.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8.闻:听 69.之:它,代这件事 70.从:跟随 71.还:返回 72.于:在 73.令:让 74.作:写 75.称:相当 76.时:时候 77.之:的 78.闻:传闻 79.还:返回 80.自:从 81.复:又,再 82.问:询问 83.泯:完全消失 84.然:……的样子 85.众人:常人 86.矣:了 87.之:的 88.通:通达 89.悟:聪慧 90.受:承受 91.之:它,代通悟 92.天:先天 93.之:它,代天资 94.贤:胜过 95.于:比 96.材:同“才”,才能 97.远:差距大 98.卒:最终 99.之:语气助词,可不译 100.为:成为 101.则:就是 102.其:他,代仲永 103.于:被 104.者:不译 105.至:达到 106.彼其:他(彼:他;其:他;同意复合词) 107.如:像 108.此:这样 109.其:不译 110.贤:贤明 111.之:它,代后天教育 112.且:尚且 113.今:现在 114.夫:不译(那些) 115.固:本来 116.得:能够 117.已:停止 118.耶:吗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具(笔墨纸砚)。有一天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很诧异,渐渐地,人们便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仲永的诗作。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并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比较。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来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已经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指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

阅读全文

与7下语文53答案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