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语文课型分为哪几类
语文的五种课型:
一、知能式课型
所谓知能式课型,是基于直接教学策略而形成的授课形式。这一课型,用于语文教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固化教学(学语文就是教学生“掌握足够的字和词,掌握句子的构造和用法”的过程)。
而是有两大明确的教学任务,一是掌握系统的知识,注重语言输入,崇尚对经典的记诵;二是掌握技能,能够在不同语境中合理使用。
二、讲授式课型
近年来,讲授式课型引发了很多争论。所谓讲授式,其实就是讲座,是一种较为笼统的课型,也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立足于教学内容结构的吸引力,和学生尊师爱学的习惯,是讲授式课型的核心内涵。
这一课型期待教师能够以专业的水准设计灵活生动的教学结构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经验联系起来,期待教师具备经验支持和材料引导,期待教师教学的清晰度和激情。
具体到一节课的讲授上,需要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确定的教学内容,了解这节课的进度和学生的已有经验,选择合适的引导材料,进而有序地安排好课堂进程。
三、抛锚式课型
抛锚式课型,又叫“基于问题的学习”,它以学生为中心,以明确的研究问题为目标,期待学生开放地探究,并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课型的本质是呈现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作为学生学习探究的起点和基础。
基于问题的高中语文课堂,期待学生通过交流,在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阅读和写作策略的提高,以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等方面实现明显的进步。立足高中语文教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开始渗透“基于问题”的观念,比如诸多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四、合作式课型
合作式课型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他们必须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才能做好互相协调,实现教学目标。
这一课型下,因为合作双方的无法“透视”,因而教学充满了生成和意外。但是我们可以透过思维的延长线,得以聚焦到一点(也即一个问题的消失点),这就昭示着问题的解决。立足消失点,将建立新的问题中心。
五、综合式课型
严格地说,综合式课型并非一种课型,而是一种综合体现各种教学策略的课堂。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多元融合,注重学生中心。
这其实可以较充分地体现在笔者所谓的综合式课型中。专业突出、成熟、高明的教师已经不屑于在教学模式或者课型之下探求上课的途径,那不过是在别人的故事里体味未曾经历的人生。他们习惯于从自身灵魂和学生成行的过程中寻找一个视角,来完成一次和谐的沟通。
‘贰’ 小学语文课型有哪些
小学语文的课型有多种,但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孩子的语文水平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学语文的课型以及他的内容关于什么吧。
小学语文课型有哪些?
1、小学语文基本课型可分为四种: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测试课、习作课。
2、基础分类:主要分为整体感知课和精讲研读课两种课型。
其中低年级的整体感知课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高年级则以解决字词、梳理 文章 脉络为主。
3、如果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 教学 方法 作为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讲授课、讨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或实习课、参观或见习课等。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又创新了几种新的课型: 其中解疑存疑、自悟互教、讨论合作型课堂的导创优势最为明显。
解疑存疑型:此种课型的原则是让学生自读课文,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再读课文自我感悟,交流讨论,接受指导,解决疑难。 解疑存疑型课堂 可设置训练、解疑、存疑三个教学板块。
(1) 训练
学生提问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这类课质量高低的因素之一,而高水平的提问能力要靠训练。学生的问题一般可分为零碎型、广杂型、简单型、价值型等。
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要训练学生自己读书或通过查询解决;对于零碎、广杂的问题,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教给学生梳理的方法,逐步形成提问能力;对于梳理后有价值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及时地进行批注或以书面作业的形式留存下来。
(2) 解疑
解决疑难问题,是开启学生创新潜能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尽可能地放手,再放手,相信学生的集体智慧。
一般操作步骤是:将自行解决的问题和留存的主要问题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教师当堂巡视,梳理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让学生把自我解决的问题或帮助别人解决的问题大声地朗读、展示出来。
(3) 存疑
对与本课关系不大,解决起来费时,但确有意义的问题,可以留下来让学生课后思考,查询解决。对学生中只有问题解决的过程,没有问题解决的结果的现象要予以保护与支持。
自悟互教型:课堂要从 “ 知识本位 ” 走向 “ 能力本位 ” 。自悟互教的课堂结构建立在 “ 能力本位 ” 的理论基础上。这种导创课型强调让学生参与从目标制定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自悟互教上体现出以下 特点 。
(1) 自悟 :由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实践活动有:勾画批注、自问自答、使用工具书 。画出知识树、练习朗读等。要注意克服语文学科理科化的倾向,因为悟的学习过程常常表现出内化性、模糊性、隐蔽性(不宜用语言表达出来)、多样性(不宜有一种答案)。
(2) 互救 :好为人师是人的天性,充分利用 儿童 的这种天性就会开辟一个教与学的新天地。可采用小老师的形式,鼓励全班学生轮流当小老师,一般可以让学生自己怎么学就怎么教。
讨论合作型:讨论合作学习将学习过程置于多向交流中,其间有认同、碰撞、吸纳、排斥……创新的火花常常闪烁其间。讨论合作学习的一般步骤可以是定标——引导——自结。定标,论题(目标)主要由教师梳理知识点后的问题决定,以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引导,讨论中突出语言文字训练,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坚持己见,同时引导学生达成必要的共识;指导学生使用讨论语言(有理有据、自信、有分寸),拓宽思路,将讨论引向深入。自结,指导学生将结果概括要点,进行小结。)
小学语文常考题型
汉字类考题
1. 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
2. 认清字形: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形近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不大的字。有的是偏旁部首易混淆,如“日”和“目”;有的是个别部件易混淆,如“辩”和“辨”;有的是结构单位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有的是笔形易混,如“见”和“贝”;有的是笔画多少、长短易混,如“末”和“未”。区别形近字。
3. 理解字义,会查字典: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我们要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我们还要能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来熟练地查字典,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字义,正确用词,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
词语类考题
(一)我们要正确地认读和书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1. 把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先弄清楚,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一丝不苟”。“苟”就是“马虎”,“一丝不苟”就是“一点也不马虎”。
2. 运用 近义词 或 反义词 来解释。如“富裕”就是“富足”。还有的词可以用简洁的语言作解释。如“慷慨”就是“情绪激昂的样子”。
3.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二)我们要能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汉语词汇丰富多彩,它的特点之一就是近、反义词很多。近义词中,意义完全相同的叫等义词。辨析近义词,要注意:
1. 分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有的是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战斗”和“战争”;有的是词义轻重不同,如“优秀”和“卓越”。
2. 分辨色彩上的细微差别。有褒贬之分;书面语和口语之分。
辨析反义词时要注意:
1. 词义是同一范围。
2. 词性要相同。
3. 有的反义词有一个,有的反义词不只一个。
‘叁’ 如何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中进行有效评价
口语交际是一种新型课,它是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意识和习惯、提高交际能力为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经验交流、思想感情的表达、工作任务的布置、新闻时事的传播、亲人朋友之间的闲聊等都离不开口头的表达。社会交际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最显着的特点,而口语交际能力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一般来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往往先于读写能力。要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我们必须抓好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1]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激发兴趣,做好学生入门的向导。“燃起学生的渴望和热情”(夸美纽斯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招聘会上因不善推销自己而遭受冷遇吗?还有的好不容易过了“初试”关,却由于面试时不太善于交际而与自己心仪已久的那份工作擦肩而过。教师要通过适当举例让学生明白,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着眼于开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交流和沟通的现实需要,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其次,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精巧的过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具体教学中,可通过设置模拟、悬念、假想等形式,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尽量将学生带入某一氛围中;也可以让学生模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在演中说,在说中想,做到边说、边想、边演,还可以开展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联合起来,让学生公平的竞争,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胆子大起来。俗话说:“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说话训练也是如此。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说话训练机会, 我在所任课的班级开展了课前三分钟讲故事的活动。“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例如,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它怎么了?它对什么事感到为难呢?为难的时候又怎样做呢?这时有谁听见小鸭了的呼救声?它们又是怎样做的?它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救小鸭子了吗?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提着水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长鼻子大象救助小鸭子。这样,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学生从会说到爱说,纷纷争先恐后地要求说,兴趣非常高,说话气氛也非常浓烈。但我要求学生要做到仪态大方, 口齿清晰、语言简练流畅, 语气语调要有所改变, 力求做到讲故事时声情并貌。同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要即兴谈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或自己的看法。教师要采用一些比较有激励的话, 如:“你好棒!加油”“很好, 你说的非常好,下次会作得更好!”“你又进步了!加油!”等, 多鼓励, 多表扬胆小或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 创设宽松、愉快的说话气氛,增强学生的说话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课前三分钟的活动, 激发了学生讲故事、听故事的兴趣, 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二、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肥沃土壤。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始终。它是阅读课上交流信息、表达情感、探究问题、揭示规律、发展思维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同时,阅读课上通过对学生语言的规范、听说的态度以及说话的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发展。[2]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3]所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不仅要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还要深入钻研课文,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口语交际的因素,采用灵活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能力”。1、利用插图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插图往往易被师生忽视,很少把它们和文章内容融合在一起。其实,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在于“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插图,领会插图的艺术感染力,使他们直接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通过耳濡目染来领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如《草原》一文中,要求学生理解“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单从字面上看,小学生难以明白。我让学生先看插图,再根椐问题练习说话:看着图中热情的草原人们,假如你是游客中的一位,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跟草原人们说些什么?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此时此刻,我真舍不得离开美丽的大草原,舍不得离开热情好客的人们。时间啊!快点停下来吧!让我再多呆会儿!让我再多看一眼这美丽的大草原和热情好客的草原人们。”有的说:“今天,你们辛苦了!快回家吧!你们已经送了很远了,你们就是一步不送,我们也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欢迎你们有空到我家乡来,我家乡风景可美啦!”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但使学生体会了句子含义,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2、利用课文空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记叙文在构思过程中,总是对有关的内容作选择与剪接。因此,课文对有些情节有时会有省略和跳跃,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展开合理的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如《穷人》一课,桑娜把邻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诉刚从海上打鱼归来的丈夫,但桑娜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沉默”了。桑娜为什么欲言又止?她心里想到些什么?课文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作了省略。这正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教师于此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说话训练。3、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如二年级上册的《三只白鹤》,我引导学生看图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这三只白鹤中的一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一个办法解决。然后同桌讨论,看看对方的办法行不行,哪一种更好。由于学生阅读的能力不一样, 所提的问题深度也不同。如果简单的, 我就请已经明白的同学回答释疑;如果是较难的, 我就组织同学一起讨论, 再总结。这样,通过互相质疑、互相讨论,在充分交流中获得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4、在课文延伸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余味无穷,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某个细节,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运用语言灵活地表达出来。如《将相和》一课,结尾处写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可让学生想象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什么叫负荆请罪?他们会说些什么?在说的过程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并让差、中、良、好不同水平的学生说一说。尽管是同一个意思, 但表达的言语却不一样, 差生的语言罗嗦, 有毛病;优等生的语言简洁优美。通过交流,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了自己的语句的毛病, 同时也学习了别人的优美语言。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5、在课本剧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那些富有戏剧性的课文,我们可以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编课本剧,在课堂上当堂表演。例如学习了五年级下册课文《晏子使楚》,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编排课本剧。学生有的扮演晏子,有的扮演楚王,有的扮演接待的人,有的则扮演武士等等。通过表演,生动再现语言,营造民主、平等的交际气氛,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这样不断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6、在复述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复述课文是口语交际练习的好方法、重要方法。复述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记忆课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能促使学生吸收课文语言,发展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4]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不妨让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在复述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复述课文应注意的几点:一是复述不是背诵,要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故事,切忌生搬硬套地背诵原文语句。二是复述不是机械重复,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适当穿插自己的想象。三是复述不是回答问题,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标准随意要求学生,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复述方式给予鼓励,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把复述作为重要的口语训练途径。(二)、创设情境,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特定的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图片、投影、游戏、故事等手段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培养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1、当解说员。一些以介绍知识的课文,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当解说员或当导游,以锻炼其说话能力。如学完《世纪宝鼎》后,让学生当解说员,向“观众”介绍这一名闻天下的艺术珍品。又如学完《桂林山水》《鸟的天堂》《迷人的张家界》等课文后,让学生当导游向“游客”介绍令人赞不绝口的自然风光,“游客”向导游提出要求或疑问。学生有了自主的思维,才能有自主的言语活动。这样的情境教学,渲染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2、扮演角色。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思维能力低,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便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身去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心体验,以达到口语交际的畅通。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表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普通话是否标准,语言是否流畅,可以在表演过程中体现出来。有些文章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趣味盎然。这时,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文中的“主人公”,不是更有意思吗?教学《鲸》一文时,我启发学生用一条鲸的身份,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外形、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建议学生自由想象,适当扩充,并辅以动作和表情,只见一条条“鲸”在栩栩如生地生活着。这样,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想象能力以及表演、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口头语言及体态语言。又如学习《将相和》时,我虚拟这样的情境:如果当时蔺相如避闪不及与廉颇狭路相逢,廉颇一定会毫不留情地给蔺相如以难堪,造成僵局,如果你们是路过的大臣,能劝劝廉颇吗?继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蔺相如升官的理由、将相同心的必要以及廉颇在赵王心目中的位置等方面劝慰廉颇。待学生想好要说的话后,再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调解他人的矛盾中,孩子们学会了宽容,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大度,更锻炼了言语交际的能力。3、对立争辩。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望,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渴望表达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常常能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我引导学生从对立两方面去争辩。如在《钓鱼的启示》的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典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以“我到底应不应该把鱼放回去?”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如在学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后,我有意抛出“你认为巴迪在成长是母亲的爱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是父亲的爱起着重要的作用呢?”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展开争辩。在争辩中,我引导学生说话的理由要充分,训练学生说话要规范、有礼貌。例如:我同意某某同学的意见,但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不同意某某的意见,我认为……。从而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发展了合作精神和说话能力。说话训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母语的环境和条件,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以适应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三、让口头作文课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广阔草原。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巧妙将作文、口语、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又一剂良方。所谓“口头作文课”,就是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熟悉的事物,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4]现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我们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它每天每时每刻或多或少会发生些许的感动,正是有了这些许的感受,我们才能捕捉瞬间的灵感,从而点滴成文。因此,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互相交流。如写《我真快乐》一文,在作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回忆生活中让自己感受到快乐的细节,并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于是,很多学生都饶有兴趣地说了起来。接着,我要求在小组当中说得好的作为代表上讲台说。结果,虽然每位学生说的场面都不相同,但各有各的精彩:有的说每天在耳旁响起的妈妈的唠叨声让自己感到快乐;有的说生活在这么和睦的班集体中让自己感到快乐;有的说看着作业本中一行行的红字让自己感到快乐……每位学生都能抓住老师的要求,用较为通顺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出来,有的还能恰如其分加上自己的一点评价。总之,这种借助作文说话训练的做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为书面作文打下基础,使学生动手写作时得心应手,真是一箭双雕。总之,现在语文教学推行素质教育,口语交际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完美地表达出来,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这就得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激发兴趣,提高说话效率。只要我们留心,处处都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场所,时时都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只要我们去重视,去把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能说的人。如何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中进行有效评价
‘肆’ 教师听课记录表中的课型具体指什么
应该是指数学: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
语文:精读课、讲读课、作文课、低年级口语交际课、阅读课
‘伍’ 小学语文的基本课型有哪些
小学相对于初高中的学习任务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但尽管如此,并不说明小学的上课类型就是比较随意的,该有的还是要有。为此,我针对小学的语文基本课型整理了一下,共总结了五种供大家参考使用。
小学语文基本课型可分为五种: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测试课、习作课。
一、新授课
1.基本分类:
主要分为整体感知课和精讲研读课两种课型。其中低年级的整体感知课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高年级则以解决字词、梳理文章脉络为主。
2.具体环节设置: (1)整体感知课
①导入新课(导出课题,明确任务)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
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c. 名言导入;
d.直接导入。
通过听一些特级教师的课,看一些优秀案例,我们会发现他们总会在“新、奇、趣、巧”四个方面下功夫。
②初读感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学生标清段落,自由读文感知;
b. 学生标清段落,开火车式分段(或分句)读课文感知;
c.学生标清段落,小组合作读文感知等。
③合作探究(可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检查反馈,梳理文章脉络,夯实字词等基础知识) 此环节可采用:a.根据老师问题,勾画信息交流;
b.运用朗读、交流等多种方式识记字此等基础知识;
c.小组展示交流等。
④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的所学)
此环节可采用:a.以画知识树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组内交流;
c. 自己动笔整理等。
(2)精讲研读课:
①导入新课(导出课题,明确任务)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
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c. 名言导入;
d.直接导入。
通过听一些特级教师的课,看一些优秀案例,我们会发现他们总会在“新、奇、趣、巧”四个方面下功夫。
②合作探究(根据所提出的“大问题”,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展示)
此环节可采用:a.全班展示交流;
b. 组内展示交流。
③拓展升华(结合课内知识,拓展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
此环节可采用:a.班内口头交流的方式;
b.创作语文画卷;
c.教师补充资料等方式。
④作业推荐(巩固的所学知识)
二、复习课
1.基本分类:
主要分为单元复习课和专题复习课两种课型。
2.具体环节设置:
(1)单元复习课
①激趣导入(导出单元主题,明确复习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
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c. 名言导入;
d.直接导入。
②整体感知(此环节主要是细读课文,通过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学生自由读课文;
b. 教师点拨重点课文,学生轮读;
c.小组合作读文等。
③合作探究(主要是知识梳理,梳理本单元每课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网)
此环节可采用:a.根据老师提示,学生自己整理,然后教师再总结;
b.教师引导学生一块儿梳理;
c.小组合作梳理后展示交流,学生和老师再总结补充等。
④练习巩固(结合《学习乐园》、《配套练习册》或其他资料进行练习巩固,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的所学)
此环节可采用:a.以画知识树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组内交流;
c. 自己动笔整理等。
(2)专题复习课:
①导入新课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
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c. 名言导入;
d.直接导入。
②目标定位(出示此专题所要达到的目标)
此环节可采用:a.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b. 教师口述学习目标。
③方法指导(教师对于此类专题进行精讲点拨,建立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此环节可采用:a.教师系统讲解;
b.学生自己尝试总结方法,教师再总结梳理;
c.结合典型例题,边做边讲总结方法。
④练习巩固(根据方法做此专题的练习)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的所学)
此环节可采用:a.以画知识树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组内交流;
c. 自己动笔整理等。
三、讲评课
1.基本分类:
主要分为测试讲评课和作业讲评课两种课型。
2.具体环节设置: (1)测试讲评课
①激趣导入(以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为主)
此环节可采用:a. 名言导入;
b.故事导入;
c.直接导入。
②成绩分析(分析此次考试的成绩)
此环节可采用:a.课件出示成绩具体分析;
b. 教师口头简述成绩分析;
c.学生自己分析成绩。
③典型题目讲解(教师对于出错较多或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
此环节可采用:a.教师系统讲解;
b.学生讲解,教师再总结梳理;
c.师生结合典型例题,边做边讲总结方法。
④改错反思(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的方法对错题进行整改并反思,并及时对此类题型的方法进行总结梳理)
此环节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完成的方式。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的所学)
此环节可采用:a.以画知识树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组内交流;
c. 自己动笔整理等。
(2)作业讲评课
①导入(以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为主)
此环节可采用:a. 名言导入;
b.故事导入;
c.直接导入。
②作业质量反馈(分析此次作业质量完成情况)
此环节可采用:a.课件出示作业质量完成情况;
b. 教师口头简述作业质量完成情况。
③典型题目讲解(教师对于出错较多或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
此环节可采用:a.教师系统讲解;
b.学生讲解,教师再总结梳理;
c.师生结合典型例题,边做边讲总结方法。
④改错练习(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的方法对错题进行整改,并及时对此类题型的方法进行总结梳理,合适的话再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
此环节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完成的方式。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的所学)
此环节可采用:a.以画知识树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组内交流;
c. 自己动笔整理等。
四、测评课
学生独立答题
五、习作课
1.基本分类:
主要分为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讲评课两种课型。
2.具体环节设置(两种课型合为一体):
⑴课前准备。
具体措施:在作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学生取舍材料,这样在作文时才能找到事物的特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这样可以避免教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陷入困境,从而影响作文的效果)
⑵创设情境,激发体验,链接生活。(情感是人的精神内核,情动而辞发,情至而文生。着名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写作文不是缺少精彩,而是缺少感动,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的体验,缺少最感性的观察,使写作文成了孩子们最头疼的事,“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的内容就是写作的内容,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具体措施:调动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激发情感,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此环节意在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为后面选材拓宽思路。
⑶审清主题,明确要求(指导课要首抓审题能力的培养)
具体措施:教师先引导学生自悟、交流,后点拨、研讨、达成共识。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审题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接着出示习作要求,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本次习作的注意事项 ,使学生在逐步的训练中形成能力。
⑷多向交际,互动交流,精心选材、立意。
具体措施:①立意是文章的灵魂,要求学生根据命题先自我确定中心,然后交流、讨论。
②审好题目,确定中心之后选材是根基,没有鲜活生动具体的素材,绝对写不出好文章。学生生活世界里可以写的材料很多,关键要教给学生选材方法,培养其选材能力。
一是模仿课文内容,选择材料。
二是独立选材。回顾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材料。材料选好后进行交流。教师对选材好的给予肯定,对于基本符合要求的,给予指导,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或无写作价值的,让其另选。学生选材这一环节一要给足学生时间;二要引导学生反复推敲选择;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回忆事件——让学生在叙说之中流真情。生活中学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缺乏关注,或体验不够深刻,或体验不够细腻,或不敢表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因此,从静静的沉思到同桌交流再到全班的交流,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的空间,搭建一个学生交流情感和展示思维成果、提高习作能力的平台。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描述故事,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让学生在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体验中感动起来,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社会生活、人物现象。同时,使学生学会选材的方法,即什么样的材料更新颖、更典型、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⑸自主拟题,指导构思,点拨思路。
①自主拟题。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由表达”和“不拘形式”的写作。因此结合本次习作的主题,在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故事的内容,进行个性化拟题,使学生在提炼出故事标题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能力。为今后能自由表达打基础。
②指导构思。“不拘形式”并不是不要形式,在构思这一环节中,通过迁移,引导学生对阅读中接触文章形式灵活运用,以便能够有序的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故事,独立构思,自由表达。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
⑹写作技巧指导,突出重点,进行片断练习。
①片段指导。古人说“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作文是情感的艺术,感动是作文的生命线,学生只有被拨动心灵深处的那根感动之弦,才会奏出和谐华美的乐章。在这一教学环节,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再一次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欣赏mtv画面的细节中,一边感受亲情一边感受细节带来的情感效应,使学生明确感动来自于细节,捕捉到事件中最感人的细节才能写出感动,让读文章的人和你一起感动.接着引导学生说自己感动的细节,并想一想怎样写好细节.并通过片段的示例,使学生感受怎样写好细节.
②组织语言。语言要求朴实,语句通顺。要说真话抒真情。
③开头与结尾。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以及平时阅读的同类型文章的开头,结尾方法,予以借鉴。
⑺完成习作
⑻修改加工,品读评价。本着人性化理念,以鼓励为主,相信每位学生能成功,让集体分享成功的喜悦,为不足作文找出改正方法和途径(如看题目、看开头、看主题、看过渡、看细节、看人物景物等。),以利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写作水平。其方法可为:互相评改,分享感受;学生自改,小结反思;教师评改,直击要害。
‘陆’ 如何理解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听说、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人教社小语教材也专门编排了“口语交际”训练。这些,不仅仅是提法、教材编排的改变,更体现了观念的更新。“口语交际”比起以往的“听说、说话”内涵更丰富了,也表现出了一些以往“听说、说话”课不具备的特征。因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语文课型——口语交际课。长期以来,受“君子敏于行、讷于言”等传统观念和东方人重含蓄性格特征的影响,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且年级越高,越是“金口难开”。如今已是网络时代,网络语言的冲击不仅仅影响了年轻一代,也波及到正处于积累、学习祖国优美语言文字最佳时期的小学生们。再者,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空间狭小,缺乏更多与人交流的机会。种种原因造成了小学生们普遍口语交际能力偏弱的现状。这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1、欠缺主动与人交流的愿望。2、参与口语交际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说话意图。3、语言匮乏,干瘪,词不达意,前后不连贯,表述缺乏条理。4、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总是以我为主,缺乏倾听的耐心和尊重别人的意识。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弱,如果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这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关注,其中小学语文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口语交际教学与传统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的言语素材及表达方式除了从生活中来,更多地受阅读教学的影响;学生言为心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又促进了习作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其实和习作训练的目标是大体一致的。综上所述,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怎样把口语交际课上得扎扎实实,简单有效,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了解到的案例,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上课前要充分“热身”。
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不同。阅读课上,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更多的学习活动是围绕阅读材料而展开,对文本的语言进行积累、感悟、内化、运用。而口语交际课则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对话、讨论、交流。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不断地进行言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丰富语言,规范语言,提升认识。每一个话题都源自生活,涉及到学生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校内学习等方方面面,蕴涵着极大的信息量。如果没有老师课前组织学生广泛搜集资料,积极地进行准备,光靠课堂上短时的记忆,临时的联想,学生能做到有事能谈,有话可说呢?
大家知道,语文园地里安排的口语交际的话题,往往与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人教版课标本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里安排的口语交际是在学习《我选我》一课的基础上,谈“我的想法”。这一口语交际的话题就和本单元《我选我》一课的学习有着直接的联系。学习课文时,老师必须引导孩子们思考“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另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孩子结合自身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在课下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和同学谈一谈。有了这样积极的准备,学生们在口语交际课上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明白地告诉别人。如果老师要设计“竞选演说”的环节,学生便不难组织起自己的语言了。再如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一”中提供了三个角度的口语交际话题,分别是:1、把你读书经历中发生的故事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分享。2、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3、围绕“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展开一次辩论。三个话题与单元中学习的《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三篇课文则有着间接的联系。虽然口语交际中的话题讨论不是直接针对三篇课文的内容,但学生受到的启发是来自对课文的解读与感悟。阅读教学中,老师也应该有意识地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做好铺垫,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这样,口语交际课上,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一个话题或一个角度与其他人展开口语交际。
2007年5月,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实验工作总结交流会上,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的陈金龙老师上了一堂口语交际的研究课,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的《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这堂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课堂上陈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令人折服,经过老师的引导点拨、引导,学生的口头语言得到了发展,对辨证的思维方法有了深刻的体会。课后,许多专家和小学语文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教育学会小语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崔峦先生在评价这节课时特别提到“无论正方还是反方的孩子发言都是有理有据,有备而来,说明在课前要求孩子认真搜集了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老师希望孩子搜集两个方面的材料,这是培养孩子搜集整理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的确是这样,课前陈老师认真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搜集资料:1、从教科书或课外读物中了解与“讲诚信”和“善意的谎言”有关的事例、名言警句等。2、与人交流,搜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与话题有关的事例。3、登陆互联网查阅并搜集有关资料。有了课前充分“热身”这个前提,老师在课堂上的点拨、引导、激励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学习活动呈现出了生动活泼的场面。
二、课堂上要充分互动。
《课程标准》在对“ 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往来交换思想、看法、意见,交流经验、成果、情感,或者买卖东西,寻求帮助,交涉事情等待人处事的活动,必须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自由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要有双重的角色意识,注意角色的转换。除指导点拨时,师生之间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像日常社会口语交际那样互为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双向互动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1、创设情境,师生互动。
活动中师生交流是互动的先导,通过师生问答、师生表演等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说的动机,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交际的方式。比如在《买文具》这一口语交际课上,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老师在大街上遇到开文具精品店的老板,要他帮忙推销,并在屏幕上出示实物。这样的情境,引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以下是师生互动的课堂实录:
……
师:下面老师当买东西的小朋友,谁来当卖东西的刘阿姨?
(一生上台,老师为其佩上胸花,老师系上红领巾)
师:刘阿姨,您好!
生:(笑)老师,不,小朋友,你好!你要买什么?
师:听我老师说,你这儿有很多文具,质量也不错,我想买个转笔刀,有吗?
生:有,有,你要哪种?
师:我要盒式的,用手摇的,可用上几年不坏的,表面图案要求是动物的,有吧?
生:有,你自己选吧!
师:(挑选状,点击屏幕上的转笔刀)就这个,多少钱啊?
生:28元,不是标着价吗?外面都卖30元呢!
师:太贵了吧!(转向全体,轻声地:难怪我老师说她有点儿黑)我邻居买了一个才13元,你也13元吧?
生:我看你是个好学习的孩子,这样,卖一个给你 15元吧。
师:13元,行就买,不行就算了。
生:行!拿去吧!
……
上述实录中教师扮演买者,学生充当卖者──刘阿姨,进行现场“买卖”。师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口语交际活动,趣味盎然,且充满生活气息,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知道买东西要会讲价钱,要会辨质量,还要有礼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创设情境,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指学生和学生之间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一种方式。学生经常聚在一起玩耍、学习、活动、他们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是无时不有的,交流沟通的方式是千变万化的,交流沟通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时交流收看电视节目,有时讲述知道的新鲜事,有时争论有不同意见的问题。学生只要聚在一起,就有口头交际活动发生。由于学生年龄相仿,知识阅历接近,交流起来会有很多语言,交际效果会更好。
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言语交际训练《调解》。
首先,于老师将学生平时校园生活中真实常见的一幕移植到课堂上,创设了一个很典型的口语交际情境。他请两位同学表演。两个同学背着书包一前一后地走着。忽然上课铃响了,甲大叫一声:“上课了!”拔腿向学校跑去。不小心踩了乙的脚。乙“哎哟”一声蹲下去抚摩着被踩疼的脚。甲连忙道歉:“对不起!”乙:“什么对不起!长眼了吗?”甲:“对不起,我没看见!”乙:“你瞎眼了?”甲:“你——你怎么骂人?”乙:“谁骂人了?”甲用手推乙:“你!”乙又用手推甲,二人推搡起来。
看了表演之后,于老师引导学生明确了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进行调解,并依据学生的思考做了归纳。以下是于老师的组织、点拨、引导下的生生互动过程。
师:大家注意,调解时,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态度要诚恳。现在请刚才表演的两位同学到前边来,继续扮演赵亮(甲)和薛志田(乙),大家当面调解。
生:赵亮同学,你和薛志田今天在学校门口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实事求是地讲一下。(众笑)(“赵亮”简述,略。)
生:薛志田同学,你有什么补充?或者有什么不同意的地方?
师:你很会处理问题,想得很周到。(“薛志田”表示无异议。)
生:薛志田同学,我再问一遍:赵亮踩了你的脚,向你道歉了吗?(“薛”答:道歉了。)既然人家向你道歉了,你就不该说难听的话了。
师:这个地方很关键。大家认真想想,这里应当怎样规劝薛志田?(大家考虑片刻后纷纷举手。)
生:薛志田同学,骂人会伤同学的心,我们是少先队员,说话应该有礼貌。
生:你可以质问赵亮为什么踩你的脚,提醒他做事小心点。一骂人,有理也没理了。
师:这两位同学指出了骂人的危害,很重要。我们一方面分析危害,一方面还要指出应该怎么做。
生:请问薛志田同学,“小学生行为规范”你学过吗?(“薛”答:学过。)“小学生行为规范”第五条说,待人要有礼貌,不打架,不骂人。赵亮踩了你的脚可能很疼,但你不该说难听的话。(众笑)
师:这位同学指出了应该按“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不过态度要再诚恳一点。开始好像有点训人的语气。(众笑)
生:薛志田同学,我们应当处处以雷锋叔叔为榜样。
师:对。薛志田,你还有什么意见吗?(“薛”摇头)你很虚心!(众笑)
生:我还想问薛志田同学一个问题——你平时和赵亮同学有矛盾吗?(“薛”不知如何作答。众笑)
师:可惜这位同学不是真正的薛志田,难怪他回答不出来。——我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平时没有矛盾。如果没有,则不必说了。一种是有点矛盾。如果有,那该怎么说?
生:那就应该了解一下是什么矛盾,帮助解决。
生:我们应当告诉薛志田,打缸说缸,打盆说盆(众笑),不能因为过去闹意见,就借这个机会找事。这样下去,还有完吗?
生:以前的事不要计较。
生:不要耿耿于怀。(众笑)
师:大家真会做思想工作!
生:(对“赵亮”)薛志田骂人不对,可你也不该动手打人。
“赵亮”:我不是打他,是推他!(众笑)
生:推和打没有什么区别。
生:不管怎么说,你动手了。(众笑)
师:这一点应当好好和赵亮谈谈。大家想一想,怎样说才能使赵亮同学心悦诚服。不要急于举手,想好再说。(学生沉思片刻)
生:赵亮同学,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谦让是一种美德。开始你还是谦让的,可后来动手了。不动手,事情就不会到这个地步了。
生:“君子动口不动手”(众笑),我们少先队员更不应动手。一动手,你什么都失掉了。
生:打人比骂人还伤对方的心。
生:赵亮同学也应当好好学习“行为规范”第五条。
生:下面我想给赵亮和薛志田讲一个故事。
师:讲故事?什么故事?
生: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大灰兔,外号叫“惹不起”。有一天,他的儿子小灰灰被山羊的拖车碰了一下,他破口大骂,让山羊赔了10元钱。从此他不准任何人从家门口过。一天,他家突然失火了,他大声喊:“快帮我救火呀!”山羊一家提着水桶来了,可走到灰兔家门口停下来了——他们不敢向前走呀!大灰兔急了:“你们怎么见死不救?快过来呀!”……火扑灭了,大灰兔却哭了。赵亮、薛志田同学,你们知道大灰兔为什么哭了吗?(众赞叹)
师: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帮助、教育小朋友讲讲动人的小故事、举些事例,小朋友更容易接受。——你长大了,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教师,或者成为一名优秀的政工干部。(众笑)
(对“赵”、“薛”)你们听了大家的劝告有什么话说吗?
“赵”、“薛”:谢谢大家的帮助!(众笑)
在于老师的这一节课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呈现出多方位、多角度的非常活跃的互动。不仅体现在学生们面对当事人进行有理有据地调解,也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过程中。于老师在学生进行调解时点拨、指导和极具幽默的评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保证了生生互动始终围绕着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有序高效地进行。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点燃学生的交际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同桌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前后桌之间的互动;可以是学习小组的互动,也可以是学习小组外互动;可以由教师指定合作伙伴,还可以由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总之,生生互动的形式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三、交际中学会倾听
广州越秀区雅荷塘小学的孙静老师设计了一份小学生口语交际水平测量表。她把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按交际态度、交际习惯和交际能力三个方面分成ABCD四个等级。在“倾听”方面,A级学生的表现为“他人发言时不插嘴,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听对方说话时注意力集中,边听边注意观察对方”,“能高度关注发言者所说的中心议题”,“认真听懂别人的话,并能简要转述”等。D级学生的表现则是“缺乏尊重意识,爱插嘴,打断他人发言前无预示”,“听对方说话时经常分神,多次提示下仍无法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不关注发言者”,“对他人的话听得不是很明白,要求对方多次重复”等。A级的测量标准与课标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要求是吻合的,而D级测量标准则反映出目前口语交际课上的一部分学生的突出问题。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精心创设情境后,孩子们争先恐后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可当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有的悄悄与他人窃窃私语,谈些与话题毫不相关的事情;还有的急不可耐,不等别人说完便跳着喊着举起了手;也有的根本不关注别人的发言,做着其他事情。课堂上虽然挺热闹,但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不多。“倾听”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个人文明交际的综合素养的体现,会倾听的人,也是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正如歌德所说的:“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虽然造成部分学生不会倾听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作为语文老师还是能够在口语交际课上,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的。让我们来看一看陈金龙老师在口语交际课《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中的五次关于学会倾听的引导。
‘柒’ 如何理解语文课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课型。把原来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观念上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准确解读文本,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教学的总体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是现实中的很多口语交际课却偏离了这个教学目标。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习作课、品德课、美术课、活动课、手工课、甚至读报课等。
二、运用恰当策略,落实训练目标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
(一)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交际场
1、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创设故事情境或生活情境,扣动学生心弦,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中来。如《生活启示漫谈》,我就通过教师的语言情境创设说话的氛围。
2、事先布局创设情境:教师事先布置好一个场面,诱导学生在浑然不知是不为设计的情况下进行角色,以他们最真实、自然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
‘捌’ 初中语文课型有哪些
古文课、阅读课、名着课(这个很重要!关系到中考!)新闻课、古诗课,大概就这些吧
‘玖’ 语文课型有哪些
语文课型有哪些呢,可能同学们也不是很了解吧,快跟我一起聊了解一下吧。
一、说文课
说文课就是教师根据特定的环境和某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临时出题或给出一定的范围,要求学生构思一至二分钟,然后说一至五分钟,最后由师生共评共赏的一种课堂类型。这种课型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 创新思维 ,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以往教师限题、讲题的陈规旧习,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可谓一石三鸟。
记得今年三月下旬,天降尺厚瑞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蓬松松的树挂,白皑皑的积雪,列车一声长鸣。顽皮的学子此时或触景生情,赏雪赋诗;或三五成群,临雪高歌;或课间结伍,甩雪嬉戏;……啊,好一个雪国热闹镇!
有感于此情此景,我设置了一个说文课,以“瑞雪飘飞”为话题,让学生构思、说文。学生颇感兴趣,积极动脑思考。限定时间结束后,我便启发学生主动说文。记得当时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相当活跃。在众多的说文中,学生焦瑛瑛的文说得最为精彩。兹录如下:
春·雪
风,轻轻的吹开了春的大门,把沉睡的大地唤醒;雨,慢慢地拉开了春的序幕,为荒凉的大地梳洗;可是雪来干什么?为大地穿衣服吗?忽如其来的 大雪 ,将刚刚苏醒过来的大地又一次掩盖在银色的棉被下。望着没膝的大雪,我想起姥姥曾说过的一句话:“春天来了,并不是冬的逝去,因为春是冬的延续。”
那年也是这样,阳春三月,下起了雪。我和姥姥坐在窗前,看着翎毛般飘落的大雪,母孙都无语。我在幻想雪停后与同伴们在雪地里嬉戏的场景,姥姥只是攥着我的手,牢牢地,像是怕我消失一样,我心安理得地让姥姥那大而温暖的手攥着,像是泊进了世界上最安全舒心的港湾,只听见厨房里关不紧的水龙头在嘀嘀嗒嗒地哼唱着。姥姥打破了沉静,跟我讲起她与春雪的渊缘。姥姥的父亲被国民党打死那天,雪在哭泣;姥姥出嫁那天,雪在哭泣;舅舅出生那天,雪来道喜;出生四天的我来到这个家时,雪来道喜……姥姥讲得十分入神,直到眼角显出星的光芒。她回头看了看我这个年轻的听众,接着说:“你要知道,春天来了,并不意味着冬的逝去,因为还有春,春是冬的延续。”我想姥姥太感伤了,耸了耸肩,向窗外看去,只有厨房的自来水在讲述着无人听懂的 故事 。
又是一年,依然是阳春三月下起了大雪。这一年,姥姥病重了,严重到饭吃不了,水喝不了,话也说不了的程度。我瘫坐在姥姥身旁,用力地攥着她的手,牢牢地,就像当年她攥着我的手一样。姥姥用力地对我笑了,笑得好艰难。这时我哭了,泪如雨下,朦胧中看到姥姥在挣扎,只感到脸上的眼泪被姥姥那只依然温暖的手抹干。我停了下来,只见她摇摇头,用尽浑身力气指了指窗外。我知道姥姥喜欢雪,便拭去了窗上的水气。窗外大雪纷飞,姥姥用力地哼哼,可我最终没能明白她想说什么……第二天早晨,姥姥在雪中驶向天堂!我依然瘫坐在姥姥身旁,攥着那“温暖”的手,看着窗外的雪。她那挣扎的神态,用力哼哼的表情,在我脑海中闪来闪去,“……春是冬的延续,是冬的延续”的声音,在我耳畔回荡。我明白了,终于明白了,“春天来了,并不意味着冬的逝去,因为春是冬的延续;您去世了,但您的生命,您的灵魂并未消失,因为还有我,我是您生命的延续!”
今天,阳春三月又下起了雪,姥姥,您看到了吗?
这篇题为《春·雪》的 文章 ,通过描绘春雪的纷纷扬扬,穿插“我”和姥姥的一段往事,援引姥姥的一段箴言:“你要知道,春天来了,并不意味着冬的逝去,因为还有春,春是冬的延续。”全文由此拓展出“春天来了,并不意味着冬的逝去,因为春是冬的延续;您去逝了,但您的生命,您的灵魂并未消失,因为还有我,我是您生命的延续”的哲理。
这并非一篇纯粹的写景文字,而是将景、事、人、理融于一炉,在立意上颇有深度,构思巧妙,足见说文者的文章修养。虽然语言还缺乏锤炼,但在课堂上仅以几分钟构思,几分钟说讲,竟能够说出如此有见地的文章,实属难能可贵。
由此,我得出这样的体会:对学生 作文 不放心,限题、讲题的陈腐模式必须改变,必须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多练笔,学生的创造力自会迸发出来,教师必须担当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二、质疑课
所谓质疑课,就是教师依据所讲授的内容,巧妙地引导学生对那些尚不理解的内容,或理解不深透的内容,或需要拓宽拓深的内容等加以质疑,教师予以精当地点拔、解疑的课堂类型。
追本溯源,质疑课发轫于“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学,大多属于此种课型。此种课型对施教者的要求相当高,首先就是对知识的要求,其次是对教师驾御课堂能力的要求。它要求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将知识和 方法 准备全面、到位,坚决杜绝教学中出现“卡壳”现象,师生必须做到有疑必问,有问必答,上出高质量的语文课。
尝试这种课型之前,我曾顾虑重重,总怕被学生问住,下不来台,丢了面子。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再难的课型也应该有人去尝试,何况前人又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楷范,自己又有志于 教育 教改的伟大事业呢?于是,这种课型终于被尝试起来。
今年三月十九日语文课,在处理完《汉书·苏武传》的阅读训练之后,针对本段文字的内容,我设置了质疑课,要求学生就段内内容质疑。兹录如下:
学生一:“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海”指何处?
师:“海”指匈奴境内的一片大水域,即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断层湖。
学生二:“扶辇下除,触柱折辕”中“除”字是什么意思?
师:“除”古代指殿阶,与今义不同,今义为“除非、开除”。
学生三:“区脱捕得云中生口”中“云中”什么意思?
师:“云中”是汉代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此。
学生四:“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中“死亡”何解?
师:这句话要注意节拍(停顿),读作“子为父死/亡所恨”,“亡”通“无”,“死亡”古今词义不同。
学生五:“武闻之,南乡号哭”,“南乡”不懂。
师:“乡”通“向”,“南乡”是向着南方,为宾语前置句。
学生六:“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过”字不懂。
师:“过”为“ 拜访 ”,今义为“路过”,古今词义不同。
……
学生质疑的知识五花八门,有古汉语知识,有历史上的地理知识,凡是他们不懂的,都成了他们质疑的内容。上学期我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也曾尝试了这种课型,如这堂课一样,学生质疑踊跃,提出了好多令我没有想到的问题,幸亏我平时爱读书,学生所提问题均在我知识储备的范围内,师生质疑、解疑顺利,达到了预期效果。
质疑课给了我这样一个启示:第一,教师必须处理好桶水与碗水的关系,平时博览群书,知识功底深厚,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也才不会出现“卡壳”现象。第二,质疑课也应重点突出,不能面面俱到。质疑课上,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知识,如影响解答阅读题的知识;其次才是影响全文理解的那些知识,要求学生有重点地质疑,教师解答也要先重点,后其他,坚决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质疑课就会成为主次不分的糊涂课。
三、讨论课
讨论课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针对关键性问题或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设置讨论或 辩论 ,以达到理愈辩愈明目的的课型。教师必须成为引导、驾御这类课型,开启学生智力、思维的导航人。
在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戏剧时,我设置了一次讨论课,议题是:剧中涉及的三个人物——罗密欧、朱丽叶和帕里斯,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多数同学均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观点,即莎士比亚的观点出发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赵斌同学却提出了自己迥异于他人的观点:“我既不喜欢罗密欧与朱丽叶,更不赞成帕里斯。理由如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对爱情忠贞不渝,令人称羡,但二人为此而殉情不值得;帕里斯在朱丽叶不爱的情况下一厢情愿更不值得。因为人的一生,生活是多方面的,除了爱情,尚有亲情、友情,尚有父母兄弟和朋友等,人不能仅仅为爱情而活着,生活的意义应该是多方面的。居里夫人与丈夫的爱情不可谓不缠绵,但当丈夫因车祸离她而去后,这位伟大的女性并没有萎靡不振,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发现镭的不朽事业上,并因此而两度荣获诺贝尔奖,还为人类的和平事业奔走呼告。因此,我觉得罗密欧等三人的思想和生活太狭隘了,我们中学生应该放眼于祖国和民族,应该‘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少缠绵于个人的感情,勤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赵斌同学的发言立即引来了大多数同学的惊奇和反对,认为她出口千言,离题万里。她的这个观点也令我惊讶,虽然超出题外,但它却表明了学生颇有思想,颇有见解。依照新课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观点,我当堂就给予了特殊的题外的肯定与鼓励。
这节课后,我颇有所思:我们的学生是有感情,有理想,有头脑,能够正确判别事物的高中生,我们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知害了多少学生,压抑、钳制了学生多少精辟独到的见解。做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我们必须经常设置这样的讨论课,多鼓励学生思考,发表不同意见,尽可能地开启他们的思维,不论说得正确与否,都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不要怕出现不同意见,更不能包办代替,以各种方式压抑他们。只要我们开启、引导得当,都会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既有益于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更有益于开拓、创新人才的培养,何乐而不为呢?
说文课、质疑课和讨论课,只是我尝试教学改革长征中的初试,既有兴奋的启示,又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它们毕竟为我今后的教改实践奠定了基础,是十分有益的尝试。有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激励我在语文教改的征途上,扬鞭催马,跨向新的更加宏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