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体现工具性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体现工具性

发布时间:2022-12-31 23:32:46

①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徐娟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地是思维的工具。人们掌握语言就是为了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尤其是文学作品,其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强。“境界说”的权威王国维认为文学作品达到高境界的媒体就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有“景语”和“情语”,而“情语”是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全是文学作品,但大部分属于文学作品或具有文学因素。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语文学科除发挥语言功能。传递知识外,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范文,具体地或概括地叙述典型事件,生动地描写景物,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清晰地说明道理,以表达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使儿童越学越聪明才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及人格培养上。所以语文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学科;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具体理解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一要突出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二要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化性。
如何体现阅读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明确提出,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语文教学中学法的有机体现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在以往的课堂教学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促进其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1.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师生关系平等是前提条件。只有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才可能有“自我”,才能有机会学习和研究。其次,民主是催化剂,在民主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最后,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哲学中,“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利学生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山中避雨》一课时,我设计如下导读提纲:(1)读课文生字词,了解新词新意;(2)读全文,知道各段段意;(3)读课后的“思考、练习”三道题目,按自己的理解笔答出来;(4)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让学生超前自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中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所谓合作学习,即将班内学生按成绩、兴趣、能力、性别和性格等诸方面的差异编成异质小组,系统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合作性来促进学习,以群体发展为评价,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利用学习资料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将个体间的差异发作一种教学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特别在当今社会,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很多工作需要有团队协作方能完成。因此,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认真开展合作学习,例如,教学《西门豹》一课,在读课文时,教师抓住课后习题“西门豹用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时的“巧妙”,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西门豹的办法“巧”在哪里,“妙”在何处,课文又是怎样写出这种“巧妙”的。
(三)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这次课改的重要理论支柱。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与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建构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应,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凡卡》一课结尾的教学是这样的:学生对于凡卡的爷爷能否收到信产生了争议。很多学生认为凡卡的爷爷是收不到信的,因为凡卡在信封上没有写上爷爷的姓名与地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能收到信。前种意见是“定论”,后种意见显然比前种意见更有争鸣价值。教师第一次引导研读,问:“你认为凡卡爷爷能收到信的依据是什么?”读后有的学生认为是邮差经常跑乡下,认识“爷爷”(书中并没有指出邮差不认识“爷爷”,属合理推测的争鸣)。也有的学生认为这位邮差知道了凡卡的遭遇,非常同情他,就帮助了他(这不是没有可能,属善心发现的争鸣)。教师第二次引导研读,问:“假如凡卡的爷爷收到了信,他能接凡卡回乡下吗?”学生读后,认为“爷爷”因贫困潦倒,才送凡卡去城里当学徒,若接回乡下,他们都无以为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两种意见,殊途同归,都进一步说明了凡卡命运的悲惨。这样争鸣式的探究既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又鼓励学生独创性学习,打破思维定势框架,从新的角度对事物重新审视和观察,想别人之未想,思别人之未思,提别人未提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课外我还让学生组织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及观测天体,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宇宙的奥秘。又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当小记者,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练习当小记者,对别的同学进行采访。在小组模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总结:怎样采访才能获得成功,及当记者应当注意些什么。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实践,让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本村的主产业“蛏苗”的养殖户们,让他们去了解蛏苗的养殖过程、了解劳动者的艰辛、了解水污染对水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学生在当小记者的过程中,充分的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这次小记者采访中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
四、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的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我觉得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一些粗浅的再认识。总的来说,我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我认为是工具与人文有机结合。语文教学时,如果教者只是一味地口头教学,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新鲜感,从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时候,我则做一个现场纪律的维持者,再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恰当的引导,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探讨的能力。在学习生字词时,我总是能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或让学生猜谜等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是孩子们心中又严厉又有趣的一位女老师,一位好朋友。在教学课文内容时,我总是让孩子们有机结合课文插图来提高孩子们观察的能力和看图说话的能力。更多的时候我会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学习如何生活。遇到一般能在工具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时,我总是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去查找工具书,久而久之,他们与工具书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次看到他们由于自己的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脸上露出喜悦、无暇的笑容,我的心中就像喝了蜜一样甜。语文教学在我的理解上是:不但要教学生书本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孩子们如何做人。

③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系性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 “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比如,有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曰:“难受。”教师又问:“酸甜苦辣哪一种?”学生答曰:“酸!”教师肯定:“对!酸!”其实,笔者认为,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单单是“酸”,更有小女孩心中的“苦”,甚至还有一点点虚幻的“甜”。这样,感知课文的匆忙,必然导致抽象概括的突兀。这样的定基调,首先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出现了偏颇,并且也没有起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甚至有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嫌疑。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因为任何文章都由其内容决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桂林山水》是赞美、惊叹、欣赏,《十里长街送总理》则是沉痛、追思、怀念,《泼水节》是欢乐、喜庆、幸福,《匆匆》则是惋惜、追悔、自责,等等。)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二、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一种能力或者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养成的。”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情况。因此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小学语文得了“多动症”、“浮躁症”。特别是在很多的公开课、观摩课上,大家都强调课堂气氛的活跃,为求得“活跃”而将表演、游戏、吹拉弹唱画等等手段,都在课堂上加以运用。于是乎课堂上只见热闹,不见沉思;只有热烈,不见有序。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热热闹闹、手段多样,其实是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
笔者曾听过一节片区公开课《菜园里》,执教老师在导入时,出示一大袋子各种蔬菜,并将蔬菜装在黑袋子里让学生摸,然后用各种方式去认识自己摸出的蔬菜:可以看、可以闻、可以尝等等。一时间课堂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这一环节足有半节课以上,学生只明白了自己早已认识的什么是茄子、什么是辣椒......而学生真正用在学习课文的时间微不足道,甚至出现将“南瓜越老皮越黄”读成“南瓜越老皮越厚”的闹剧。
目前,像这类的课还有很多。比如: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放多媒体——反映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然后说故事,提问题等等。这不啻是剥夺了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机会。也许一堂课下来学生也了解了课文内容甚至人文内涵,但他是用别的手段“看懂”的,不是读课文“读懂”的,这和学习语文无关。以上例举的这些课看上去很美丽,过后一想,好像可说是语文课,也可以说是活动课,甚至说它是什么课都可以,并没有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也就谈不上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了。这些也都在提醒我们,非语文的手段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
支玉恒老师认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语文实践’就是读书,因此读书也就成了‘解决语文的问题’的最有效的‘语文的手段’。” “只有学生自身在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人文力量,才是真正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多读,有情趣地读,熟读成诵,在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而且,如果能引导学生再加上适当的想象,体会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恰当与描述的情景给我们带来的欢愉欣喜之情,那就是更好了。
当然,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手段还是适当运用的,但要有序,要少而精。之后,再引导学生再用口语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借以进行口语训练,有时也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更扎实有效。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明显带有“文化霸权主义”和“知识权威主义”特征,忽视儿童各种学习权利,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问。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师讲生记、师令生从,师生关系畸形异化,课堂活动匮乏,学生智慧与个性压抑乃至衰减。因此,很多教师都感觉:语文教学,难于上青天!
而如今的语文教学,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情况。最大的倾向性的问题是 “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我们很多的教师为课文所累,总是想尽办法去分析,衍生出很多“高深”的东西,比如思想含义、知识要点等等。给人感觉太深奥、太高不可攀。使学生不由长叹:语文太难了!
这些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因此,很多知名专家、学者都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什么叫“简简单单教语文”呢?就是简化课堂教学步骤,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崔峦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一文中就曾强调:“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排意图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即: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要以生为本,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
比如支玉恒老师在执教《画杨桃》时,自始至终没有提出直接指向内容的繁琐问题,就连过渡性、提示性、点拨性、引导性的问题也提得很少,但文中所有的疑难之处都通过学生自主的读、思、说得到解决;他没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节细部,但课文的语言、结构、内涵、重点都已一目了然;他没有搞什么“练习册搬家”式的所谓训练,但学生对课文语言、理念的运用已充分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最明显的特点,是始终回荡着学生琅琅的书声,酝酿着静静的读思。我真切地感到,在支老师的课堂上,一切问题都是通过读来解决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支老师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进行了“画”与“评”这两个教学环节。而这两个环节,又恰恰是在学生多读、多思、多感悟之后,才巧妙而妥善地进行。
《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而支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充分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完全达到了这一要求。而且,笔者认为,这也是支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看起来是在进行工具性的训练(如果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开来说),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这一论断的自我实践。

④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犹如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 “视觉”上的偏差;又如一张纸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体。在讨论“两性统一”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先看看什么是语文?然后再讨论“两性统一”的问题。
一、工具性:语文的符号特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符号,是人脑的思维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
二、人文性:语文的文化特性
语文的“工具性”作为符号的工具属性,与“人文性”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通过语言符号表达人文情感。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正确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在学会使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应用符号表达思想感情,做一个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有思想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贡献。这就意味着它还要具有深层次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文化特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价值、文化传统、道德、情感、人性、人存在的意义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流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学习语文归根到底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交流能力。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但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积累语言。”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及人格培养上。所以语文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学科;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第一、二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要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当然,作为语文教材必须要加以精选,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四、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当我们怀着欣欣然迈进语文课堂时,却发现了许多的飘飘然,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如何在?课堂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工具性,后一个维度体现人文性。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体现。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我们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我们更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于一边,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同生共构,相得益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五、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上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何谓两者统一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对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的独特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这些都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中还会遇到的问题。
总之,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自于我们对工具和人文的正确解读与准确把握,来自于我们对目前语文课堂的反思与创新,来自于我们在语文课堂实践中真正地将其融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⑤ 浅谈如何体现小语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后安镇中心学校 语文科 吴少良 一、对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 生活中,凡事都应三思而后行,思是行的准则,行是思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准则的约束,人们做事岂不是乱套了吗?语文教学也好比人们做事一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对自己从教的学科缺乏认识,或者说认识不到位,都会使自己的教学迷失了方向。这和不依原则做事而乱套的人们有什么两样呢?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教好语文,对自己所教学科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什么是语文?语文又应该教些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将在人的脑海里闪现。所谓语文,笔者认为包括语和文两个方面。语就是语言,而语言刚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这种交际工具的形式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选择何种语言表达形式,由交流的双方所考虑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文既有语言文字的内涵,又有人的道德情操的外延,文以载道就是对这一概念的外延的精辟概括。介于以上粗浅的认识,笔者在小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人为本,营造师生互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与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从交流之中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人文思想,再逐渐由感性提升到理性更高层次的认识上来。这样,不是把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都体现出来了吗? 二、巧于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其工具性和人文性 时常有同事发过这样的牢骚现在的小孩好难教哇!课堂教学的气氛好沉闷、乏味呀!私底下似有指责学生之意。我认为这是执教者的一种自圆其说,学生的难教是与执教者对学生个性的缺乏了解,教育方法不当等方面的因素有关,而课堂气氛的沉闷,体现不出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我认为这与执教者口语表达不佳和对问题的深浅度把握不当而造成的,这一点我颇有体会。例如:我在教巴金《鸟的天堂》一文时,曾经向学生提过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学生对问题的表现如何呢?有的面面相觑,显出一种茫然之态,有的害怕老师会叫他(她)起来回答,干脆避开老师的视线,显出一种无所事事的样子,这种带有文学鉴赏能力的问题完全违背了儿童对事物由浅到深的认识规律,加上农村的孩子胆小怕事,见识少,不善言谈,文化底蕴薄,回答不出也是常理之事。其结果也只好以自问自答收场,体现不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从这一案例之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教学的问题设计方面,应在把握好教材重点、难点,感悟教材人文思想的基础上,巧于引导与点拨:其一、问题的设计要带有童言,利于学生领会老师传递的信息,诱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交迭出现于课堂之中,如《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设计下这些问题:文中出现的四个人物你们比较喜欢谁?为什么?问题一出,底下小手如林,谁都想为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有的说我喜欢诸葛亮的才智过人,也有的说我喜欢他的宽厚待人;也有的说喜欢鲁肃的老实、守信。我从表达结果、思想认识等方面对这些学生给予表扬,接着要求学生就喜欢一词多方面来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我喜欢迷人的春景,我喜欢画画,我喜欢吃梨这种既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时空和人文思想并存的课堂教学岂不令人快哉;其二、感同身受也是一种诱发学生口语表达,继而感悟人文思想的方法。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教学,我曾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生活当中你们有没经历过煮饭炒菜之事,生火之时不小心被火烧到,或铁锅里的食油溅到皮肤上,感觉如何?会有什么表现?而课文中的邱少云战士在熊熊列火烧身之时,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种以生活中学生触手可及之事设计的导语,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品读好词、佳句,从语言的积累中感悟人文性 有道是言由心声,生活中,人们日常之间的语言交际,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小语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分析文中人物言语描写的词句,知其意,悟其情。如在教《梅花魂》一文,写母女俩要离外祖父而去回归故里之时,外祖父把视如珍宝的墨梅图赠送给外祖女时说的一番话,浅显易懂,外祖父的爱国之心也跃然纸上,可说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⑥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系性

一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
1、什么是“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包括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来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语文是惟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何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双基教学不可丢。丢掉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素养便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现在很多语文教师都不敢在语文课堂上讲基础知识,阅读教学时都不敢归纳中心、分段。其实,阅读教学只有以本为本,才是根本。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不能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不能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的理解。当然,我们要让学生在品位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智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它的工具性具有特殊的内涵。一是掌握工具性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性。即掌握母语这一过程中要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母语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三是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不是以学语文知识为主,而是以语文实践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2、什么是“人文性”?
若想更深层地理解“人文性”内涵,首先要了解“人文”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见,“人文”泛指人类文化。既然是人类文化,其中必然包含大量具体、形象、带主观色彩、主观情感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必然会引起同属人类的学生的共鸣,从而对其产生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这一理念时也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这句诗说明了“人”与“文”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文”作用于“人”,即人类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二是“人”作用于“文”,即学生对人类文化的接受是一种多元反应状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视界。所谓视界,就是指受个性、喜好、知识、经验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审美眼光。视界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在文化接受时的独特体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文化接受的体验也随着视界的变化而改变。在对文化接受的独特体验中,有意与无意之间,人类文化便得到了承传与发展。另外“人文”也特指人类文化中的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关注人类命运、“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的人文态度;一种指向“终极关怀”的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同时也是对“人之所以人”不断探索,昂扬向上、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入世精神,这些就是人文精神。
综合以上观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想象、直觉和创造性这些方面。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应包括三个层面意义:第一是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第二是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第三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理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是以人为本、突出文化性。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但长期以来,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中,特别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
二、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从方法论入手,对语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并遵循“统一”的思路,对课程目标、组织实施、评价进行重新整合,提出了二者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基本内涵是: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这是新课标的理念。而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工具性,后一个维度体现人文性。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体现。
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
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上要解决很多问题。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何谓两者统一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对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的独特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们去探究解决。
综合新课标的理念和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以“文化和情感”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和思维的训练在文化的氛围中、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在师生和谐平等的情感交流中交替进行,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最终使其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
下面我将《咏柳》这首描写早春二月杨柳的诗歌教学为例说明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根据“接受美学理论”,不同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同,对作品的感受、理解不同,即审美距离不同,那么接受效果也不同,我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切入点定为“感受春天”。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搜索和春天有关的词语、诗句。教学时,在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之后,我让学生反复认真读诗歌,看从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春天?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学生各抒己见,感受各不相同。如“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有的学生从“碧玉”、“绿丝绦”等词,感受到一个娇媚、苗条、啊娜的妙龄少女穿着绿色的连衣裙正款款走来……这样,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同时在情感体验中也加深了对字、词、句的理解。而后,我再让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从中又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春天?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已情不自禁地受到诗歌意境及语言的感染,主动提出要创作春天的诗。其中一位学生吟道:“春天,你是一位默默无闻的画家,将‘碧玉’奉献给大地。”另一位学生吟道:“我是一支柳条,快活地挂在枝头,温情的春风将我抚摸。”这些诗句不但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体现,而且极富人文内涵,表达了学生对春天的丰富感悟和热爱之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带着人文的眼光去寻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切入点。因为只有带着人文的眼光,才能寻找到充满人情味的切入点,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才是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课堂才能成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栖所。
总而言之,千里冰川非一日之寒,同样道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总有一天,我们一定能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⑦ 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

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

课程工具性是指运用教科书、资料、教学工具等,人文性则是指师生共同学习,融入教学,这是一种新课标提出的课堂教学。如:《年的来历》,可以用角色扮演法,活跃课堂气氛,也充分利用了教学工具。

这个问题我也曾考虑过,我认为还是应当因材施教,语文作为我们的国学,真正需要学习的深刻知识并不多,可是往往也容易在教学中出差错,所以更加应该注重趣味性,要让听课的人感觉到语文的魅力,而不是语言的的枯燥。另外,很多时候,教学工具上的内容也有鸡肋的感觉,有的地方感觉教了没用浪费时间,不教又怕误人子弟,此时还是要因材施教,跟学生提几句,作为次要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私以为,语文的学习其实就是对语言的更好掌握,对文字的更好理解。

举例说明,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他具有“实用”“中介”的含义。“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课标语)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实现的目标。(课标语)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确是这样,一篇文章,一段话,乃至一个词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观点、倾向、感情。立足于文字的教学,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谐统一,达到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开篇就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这一界定中.“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资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其具体的范畴。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双基”。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因此,《语文课标》传承了一切《语文大纲》的提法。至于其中的“人文性”,则是在原有《大纲》“很强的思想性”基础上的发展,完善。它除含有原来“思想性”的内容之外。还点明了含有人类文明的种种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就是语文。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是“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而语言文字一旦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成“文章”,就有了意思,所以“语文”就具有了“人文性”。这个不说大家也明白。如果学习字典、词典能掌握母语,那就没有“文道”之争,也就没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回事了。(于永正)
所谓“人文”,顾名思义:一是“人”,“人性”;二是“文”,“文化”;将“人”与“文”的合提,就是说“人性”与“文化”是辩证统一的,是有机的整合。这并不是人为的、牵强附会的糅合,而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规律性。这种事实就是:人类的进化发展是一种“人为文之根,文为人之本”的过程,即人创造了文化,传承了文化,丰富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引导了人,滋养了人,成就了人,人与文化是互生互动的,社会形态的人与文化互动的即时状态,是互动的空间存在形式;而历史程序是人与文化互动的历时状态,是互动的时间存在形式。
——林宣龙《走向人文: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呢?我说的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性。…………如果我们把眼光定得实际一点,让最普通的老师都能理解、接受,并在教学中能够加以体现,我以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美好、丰富的情感,也就是眼中不能只有语文,只有语文的分数,还要有人,人的生命,人的发展,人的精神的成长。
——黄厚江《“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怎样统一?》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目前也有两种偏向:
一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语文而进入人文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以“教课文”为主导意念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越来越远离“文”的趋势,许多设计意图不明的课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脱离语文而讲人文,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涵、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黏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
另一种偏向,是有的教师仍停留在单纯“工具”的认识上,对知识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习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
———王荣生《语文课程改革与“双基”训练》?
以上是所蒐集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工具性”、“人文性”的阐述。人文性谈得多一些,因为一线教师比较陌生。工具性谈得少一些,因为“语文是一种工具”的认识由来已久,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对语言文字〔字、词、句、段、篇 〕进行扎实实的训练。下面是我搜集的两个案例,配上我个人的一点思考用来加深对工具性、人文性的认识。
j、q、x与ue相拼的教学
案例一
师:请小朋友看老师板书,比一比谁看得仔细。〔师板书:j—ue—jue q—ue—que x—ue—xue〕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ue到了jue 、que 、xue里面u上两点没有了。
师:你真聪明,说得对。小朋友们请注意:j、q、x与ue相拼u上两点要省去。请大家跟老师后面读,加深印象。
〔师领读〕
思考:这一案例,教者只关注了语文的工具性:让学生掌握j、q、x与ue相拼的规则。因此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很简单,基本处于“告知”的状态,根本不关心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案例二
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组动画。多媒体演示,j慢慢地走过去,在和ue挨着的时候ue上两点去掉,手拉手走,停止后变成jue ,q、x同样如此。伴随着画面,老师这样说道:“小u见到j、q、x,脱下帽子敬个礼。你看,小u多有礼貌呀!”学生在文明、友好的氛围中不仅学得j、q、x与ue相拼的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明礼貌教育。
思考:这位老师不仅关注到“工具性”,更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采用了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健康构建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这一案例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新课程理念。
当然,还有一个最形象的比喻:刀——杀猪时“工具”,救人时“人文”。可见,两者相互联络、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正所谓“文以载道”。

1、怎样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基础学科,所以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
文以载道,文学其实就是人学,当然具有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开设肯定是要工具性人文性兼备

如何理解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改”以来有人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不恰当地“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孩子”即语文字体。这样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是语文科的专责。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语)因此,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守土有责”。要警惕内容庞杂、形式翻新、喧宾夺主、淡化本体。我们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已经交出了昂贵的“学费”,要防止左右摇摆,避免大的曲折,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
我是上海精锐的一名老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我认为还是应当因材施教,语文作为我们的国学,真正需要学习的深刻知识并不多,可是往往也容易在教学中出差错,所以更加应该注重趣味性,要让听课的人感觉到语文的魅力,而不是语言的的枯燥.

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下:

1.工具性
语言是我们认识世界、熟悉世界、探索世界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记录几千年来文明活动的载体。春耕秋收等自然规律,各门学科的积累,乃至日常生活我们都需要用到语言和文字。所以说想要学好其它学科,其前提就是要先学好语文。否则怎样去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怎么去听懂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如果说数学是一切现代学科的地基,那么语文则是这地基中的基石;离开了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像离开了水的鱼,无法发展和传承。离开了语文,其他学科的知识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只有把语文学好,提高了沟通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他人沟通,更加容易地学习各种知识。所以,语文的工具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2.人文性
教育中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人文性,以人为本的观念开展工作;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一些积极、向上、阳光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地成长。如果说,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是手段,是过程的话。那么人文性则是目的,是结果。希望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的升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着语文教学地顺利进行。

如何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就是其实用性,但作为文化的传播的载体不仅要有实用性,而且要有文化及人文精神,否则就与一般的理科没有区别了。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安徽芜湖 庄华涛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呢?笔者认为必须将解读文字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词: 语文课程 工具性 人文性 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那么,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将解读文字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控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字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薰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比如,有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曰:“难受。”教师又问:“酸甜苦辣哪一种?”学生答曰:“酸!”教师肯定:“对!酸!”其实,笔者认为,文字中表现出的不单单是“酸”,更有小女孩心中的“苦”,甚至还有一点点虚幻的“甜”。这样,感知课文的匆忙,必然导致抽象概括的突兀。这样的定基调,首先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出现了偏颇,并且也没有起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甚至有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嫌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字内容,感悟文字思想,体会文字情感,认识文字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字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因为任何文章都由其内容决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桂林山水》是赞美、惊叹、欣赏,《十里长街送总理》则是沉痛、追思、怀念,《泼水节》是欢乐、喜庆、幸福,《匆匆》则是惋惜、追悔、自责,等等。)如果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二、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一种能力或者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养成的。”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情况。因此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小学语文得了“多动症”、“浮躁症”。特别是在很多的公开课、观摩课上,大家都强调课堂气氛的活跃,为求得“活跃”而将表演、游戏、吹拉弹唱画等等手段,都在课堂上加以运用。于是乎课堂上只见热闹,不见沉思;只有热烈,不见有序。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热热闹闹、手段多样,其实是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笔者曾听过一节片区公开课《菜园里》,执教老师在汇入时,出示一大袋子各种蔬菜,并将蔬菜装在黑袋子里让学生摸,然后用各种方式去认识自己摸出的蔬菜:可以看、可以闻、可以尝等等。一时间课堂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这一环节足有半节课以上,学生只明白了自己早已认识的什么是茄子、什么是辣椒......而学生真正用在学习课文的时间微不足道,甚至出现将“南瓜越老皮越黄”读成“南瓜越老皮越厚”的闹剧。 目前,像这类的课还有很多。比如: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放多媒体——反映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然后说故事,提问题等等。这不啻是剥夺了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机会。也许一堂课下来学生也了解了课文内容甚至人文内涵,但他是用别的手段“看懂”的,不是读课文“读懂”的,这和学习语文无关。以上例举的这些课看上去很美丽,过后一想,好像可说是语文课,也可以说是活动课,甚至说它是什么课都可以,并没有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也就谈不上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了。这些也都在提醒我们,非语文的手段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支玉恒老师认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语文实践’就是读书,因此读书也就成了‘解决语文的问题’的最有效的‘语文的手段’。”“只有学生自身在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人文力量,才是真正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多读,有情趣地读,熟读成诵,在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而且,如果能引导学生再加上适当的想象,体会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恰当与描述的情景给我们带来的欢愉欣喜之情,那就是更好了。当然,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手段还是适当运用的,但要有序,要少而精。之后,再引导学生再用口语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借以进行口语训练,有时也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更扎实有效。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明显带有“文化霸权主义”和“知识权威主义”特征,忽视儿童各种学习权利,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问。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师讲生记、师令生从,师生关系畸形异化,课堂活动匮乏,学生智慧与个性压抑乃至衰减。因此,很多教师都感觉:语文教学,难于上青天!而如今的语文教学,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情况。最大的倾向性的问题是“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我们很多的教师为课文所累,总是想尽办法去分析,衍生出很多“高深”的东西,比如思想含义、知识要点等等。给人感觉太深奥、太高不可攀。使学生不由长叹:语文太难了!这些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因此,很多知名专家、学者都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什么叫“简简单单教语文”呢?就是简化课堂教学步骤,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崔峦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一文中就曾强调:“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排意图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即: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要以生为本,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比如支玉恒老师在执教《画杨桃》时,自始至终没有提出直接指向内容的繁琐问题,就连过渡性、提示性、点拨性、引导性的问题也提得很少,但文中所有的疑难之处都通过学生自主的读、思、说得到解决;他没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节细部,但课文的语言、结构、内涵、重点都已一目了然;他没有搞什么“练习册搬家”式的所谓训练,但学生对课文语言、理念的运用已充分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最明显的特点,是始终回荡着学生琅琅的书声,酝酿着静静的读思。我真切地感到,在支老师的课堂上,一切问题都是通过读来解决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支老师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进行了“画”与“评”这两个教学环节。而这两个环节,又恰恰是在学生多读、多思、多感悟之后,才巧妙而妥善地进行。《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而支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充分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完全达到了这一要求。而且,笔者认为,这也是支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看起来是在进行工具性的训练(如果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开来说),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这一论断的自我实践。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字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过时的东西也拿出来贴一贴。回顾自己当年写文章时大段地复制名家的言论,感到有点

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和英语及世界上的其他语言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沟通,无论文字,对话,软体,还是通讯,都离不开语文。同时,语文的基础来源于鲜活的生活,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承载文学着作,等等。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还具有实践性、教育性、综合性、科学性、审美性等等。《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了这些难进其言的叙述,而着重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统一”,而不是“结合”,颇有深意。即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或者说,语文的工具性中本来就具有人文性。语文不是“纯工具”,也不是“工具理性”。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传承、积累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的过程中显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情怀。

⑧ 怎样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怎么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二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三是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认为语文是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阅读与表达,这是其他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题中起主要作用。尽管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对于成功地解答应用题都起作用,但阅读能力比计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学生阅读能力强,他的数学成绩也会相对地好,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凡是以言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学习成绩与语言学科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
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语文课程,如何充分发挥其认知工具的作用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进行语言交流、解释和记忆。这种认知工具具有再认知的特点,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能力,才能再学习。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学方法。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两者密不可分,又因为任何学习方法都是和思维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获取自学方法的过程。学生一旦获得了自学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2.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语文和数学都是属于工具性课程,那么,这两门课程在体现工具性的作用上有什么不同呢?数学是通过对数与形的计算来体现工具作用的;而语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体现工具作用的。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负载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情意的内涵,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不仅可以获得语言的知识,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思想认识,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样,学生通过习作表达,不仅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抒发,个性得到彰显,人格得到培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情达意上,体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上。
二、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眼于学生的认知和再认知领域,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和价值;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却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内在意义和价值。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功能呢?
1.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让学生通过大量优秀作品的阅读,受到熏陶和感染
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积淀在优秀作品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感悟,可以吸收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提升人文素养,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那种围绕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的做法,是难以奏效的。
2.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
首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待,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和唤醒;学生是有个性有过失的,教师要学会保护和宽容。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人文教育所独具的“感化”教育魅力。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特体验时,要唤醒学生的童心,鼓励学生讲真话,抒真情,显露思维的“原生态”。再次,在目标价值的导向上,要以塑造完善的人格为根本宗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价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
三、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这是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上的与日俱进。那么,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1、要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
那种“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实现人文性目标,后强化工具性训练”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为什么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呢?从语言的性质来看,语言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所负载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内容是一个统一体,语言形式离开语言内容,将不复存在,语言内容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内容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力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着力解决“为什么而学、将会怎样去学”的问题。这四个问题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具备的要素。如果只解决前两个问题,将会使语文学习活动迷失方向,并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只解决后两个问题,将会使语文学习活动失去逻辑前提。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这四个问题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工具与精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层面的协调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虽然涉及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等学科方面的语言内容,但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做语文教材。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这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其他文科课程的教学着眼点主要是语言内容,而课文课程的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寓教于文。

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 “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比如,有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曰:“难受。”教师又问:“酸甜苦辣哪一种?”学生答曰:“酸!”教师肯定:“对!酸!”其实,笔者认为,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单单是“酸”,更有小女孩心中的“苦”,甚至还有一点点虚幻的“甜”。这样,感知课文的匆忙,必然导致抽象概括的突兀。这样的定基调,首先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出现了偏颇,并且也没有起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甚至有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嫌疑

⑩ 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哪些地方实用性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如何考查落实

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让小学生能达到读、说、写这些地方,实用性体现在能读书、能读报、能说出的语言体现话语通顺、表达清楚、能写出文章及信函漂亮、叙说有条理,考查其平时的能力、表现及检测结果。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体现工具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