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点评小学语文公开课
一、 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在贯彻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情况下,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应看执教者是否做到了如下几个思想观念转变:
(一) 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重发展,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得到人格、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习惯等的和谐发展。要树立四会培养目标(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
(二) 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意识。
每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个性特长、非智力因素、学习领域都存在差异,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 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
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习的结果。
(四)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转变——树立研究意识。
单向信息交流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综合信息交流是以讨论研究为形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信息在师生、生生间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
(五)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和谐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学生学习过程,伴随着感受、情绪、意志等而展开,思维发展、创新意识培养需要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六)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出个性、教出风格。
二、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指对语文课的分析要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不夹杂感情因素,不分厚薄亲疏,通用一把尺子,一个衡量标准。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
(二)坦率诚恳原则
所谓坦率诚恳就是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看准了问题,一定要明确地提出来,不能含含糊糊,一味“好、好”无根据地唱颂歌。对缺点和不足,也不应顾及面子,遮遮掩掩,要直截了当地指出,成绩要说够,缺点要说透。
评课时要考虑教师心理承受力,对年长和心理承受力弱的教师应含蓄、客气一些,对年轻而心理承受力强的教师可坦率直爽一些。
(三)兼顾整体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评课者应树立整体思想。通常,在分析课堂教学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注意到了一节课的整体分析,而忽略对局部的分析。二是脱离整体孤立地对局部进行评价。因此,评课者应注意树立整体意识;坚持在评课中,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
(四)激励性原则
评课者科学的艺术性的评课能激发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中青年教师如有几次成功的课得到恰当适时的鼓励和评价,可能使他们后来成为教学明星和能手的直接动力因素。运用激励的导向,可以达到:听一堂课促进多堂课,听一个人的课激励一批人,听一门学科推动多门学科。
(五)差异性原则
被评的教师情况不同,对课堂的要求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评课就应各有侧重。在评课形式上应该因人制宜,灵活多样,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导人。
(六)讲究方法原则
评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应遵循人的认识规律,符合人的心理过程。首先,要充分尊重讲课者的劳动。一般来说,不管是成功的课,还是失败的课,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花费了心血,因此在评课时,评课者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肯定这一点。其次,要褒贬得当。评课的褒奖与贬斥要有个“度”,决不是褒越多越好,贬越少越佳。过多而不切实际的肯定,会给人虚假逢迎之感。在谈到缺点时要讲分寸,应以商量和提建议的口吻与执教者交换意见。再次,要主次分明,评课时在关键重点问题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讲透,而在一般的问题上,则可一带而过。尤其对缺点问题要抓要害,予以分析,一般问题可轻描淡写,留给教者自己去玩味。
②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语文课
(一) 评教学目标与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 ①全面:指能从语文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②具体、明确: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要分清“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这四个层次。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情感目标有明确要求。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所确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教材编写意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重点、难点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关键,以简驭繁。 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教材特点和关键,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敢于对教材要求的教学内容及重点进行大胆的浓缩,不面面俱到,将知识归纳、分类整理。区分出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要用到的,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但以后还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的;哪些知识是相关的。然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从而突出重点内容。 (二)评教学程序与主体意识 3.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的编排组合,以及内容的衔接过渡,安排详略等,而教学思路就是要看思路是不是清晰,符不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过渡和时间过渡,时间分配,看课堂结构就是看结构安排严谨,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环节时间安排合理。 4.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面向全体,是要求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思想。确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的教学方法要照顾到面,体现差异,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有针对性。 学生的基础,智力的水平,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科学地认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可塑性。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随意放弃对某个学生的培养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5.传授知识的量,训练能力的度要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教学目标里确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分清层次、突出重点。不要片面追求传授知识的量,而要在乎传授知识的质。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还要使学生消化得了,吸收得好。 语文能力训练要有个度,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去。要知道量太大,要求过高,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谓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6.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进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引导、点拨和指导,少一些讲解,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让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善于独立思考,让每一个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问题,敢于质疑问难,主动去探索知识规律,获取知识。 7.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民主一方面是指教师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循循善诱的态度管理课堂,进行教学。教师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丰系。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看做是真理的化身,而是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观点,不可强求一致的标准答案,使学生改变记忆的机器之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人。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要通过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来实现。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给他们提供能够创新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善于找到创新途径,学会创新的方法。 8.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不断探索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表述、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训练,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一些结论的推导过程及结论的得出应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要相信学生,不能越俎代庖。只要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能得出结论的,都可让学生去发现、去领悟。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三)评教学方法与训练意识 9.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要求教师要抓住教材的精华和要点,作有针对性的讲解,力求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且要言不繁,一字干金。教师讲课占用的时间不能超过1/3。练,要具有典型性,力求一举多得。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有针对性,针对重点,难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练习。且练习要有坡度、深度和一定的广度。题型和练习方法多样化,题量适当,使学生当堂理解、消化所学内容。 应寓思维训练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着重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求索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10.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之统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要适合教材,学生和教师的特点。教学方法只有尊重教材,抓住教学内容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只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师只有选择那些能够或容易发挥自己特长,施展自己才华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在教学中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多种方法为辅,也可以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关键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获得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11.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及时,矫正有效。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多向的信息交流可把学生个体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面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多采用讨论法、探究——研讨法的交流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矫正要有针对性,要注重实效。不是每个问题都给以矫正,而是要抓典型性的问题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以恰如其分的矫正。矫正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 12.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 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恰当使用教学挂图、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教学电影、电脑等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四)评情感教育与情感意识 13.师生平等和谐、课堂气氛融洽、尊重学生 要搞好课堂管理,组织好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尊师爱生,而其主导方面是爱生。教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信任,生活上的关心体贴,思想上的耐心教育,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赞赏和表扬,常使学生激动不已,唤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甚至可以影响他一生。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因此会转变为对老师的爱,对老师的尊重与信任,更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对老师所教的课上来。 14.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培养 (五)评教学基本功与技能意识 15.教学语言 教师应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不说方言土语。发音要准确,用词要规范,语言要简洁、流畅、生动形象,富于启发性。 16.教态 教态亲切、自然、端庄、从容、精神饱满。衣着打扮整洁、大方。 17.板书 板书规范美观、重点突出、言简意赅,脉络清晰,书写娴熟。 18.操作 运用和操作各种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熟练,形成技巧。 19.应变与调控 知识面广,能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 (六)评教学效果与效率意识 20.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知识、能力、思维训练、思想情操等目标已达到了教学要求,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受益成度高。 21.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会了方法,能自己处理教材中的问题,获得了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积极思考,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有创新精神。 22.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难易适度,负担合理,使学生在规定时问内经过努力可以学好,并留有余地,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23.教学有个性,形成特点与风格。 (七)评教学个性与特色意识 千人一面,千课一法是课堂教学的大忌,要提倡有个性的教学,教学方法有特点,教学艺术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学就是教学特点突出,教学方法形成一种模式,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此项可根据每个教师显现程度酌情打分。
③ 怎样评语文课
授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上好课,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如何评价呢?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促使我认识到对语文课堂教学做公证的评价,是对执教者辛勤劳动的肯定和鞭策,使之课堂教学完美化。也就如教学指挥棒,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沿着其教学规律的方向发展。
要发挥语文课堂教学评估的作用,就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评价。
一、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估内容
(一)、看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以教材内容为根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要注意知识教育、又要注意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目的是明确的,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进行。明确目的应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课时目的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对知识点多的课时目的,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揭示归纳,有的可让学生在课后整理。评课人必须根据语文课的不同教材、不同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来评价。
(二)、看语文课堂内师生活动体现 的如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等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听完课后一些人议论课的好坏,实际上指的就是师生 的活动情况。语文课上要看教师主导是否作用于学生,教师是否精心策划,通过因势利导,使学生在课堂内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就是要在老师启发、引导、点拔、有目的、有计划、有的放失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维、动口、动手、动脑,在听、说、读、写中强化素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都应积极主动的投入,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那绝不是好课。当然学生活动脱离了教师的指导,那也不是好课。教师授课时,应悉心注视整个教学过程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正确处理了“尖子”、“一般”、“后进”三者的关系。处理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这样才使全班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进程中的每项活动。只有好此,课堂上的教与学方能生动活泼。因此,评课要抓住语文课堂上师生活动的现象,着眼点放在师生 活动的配合上,并与其它语文课对比做评估。
(三)、看课堂结构是否合理。作为听、说、读、写为主线的语文课堂教学,其基本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等方面。这些课堂结构 的外在表现,评课人的必须根据课的目的、任务、教材的性质、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教法要求。看教师是否灵活创造地按排课的结构,绝不能千篇一律,造成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评课人必须着眼于语文教学结构 的内在因素。
评课人要听、看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练习教材。从中观察和分析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语文能力 的复杂过程,看教师在此过程 中指导是否按照课堂教学策划的训练重点指导,看教师指导是否有针对性、科学性、艺术性。是否从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就其指导的内容必须科学准确。指导的手段应是艺术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从指导的效果上看,训练学生是积极主动,全身投入,并能提出问题包括疑议、评论等。
(四)、看语文课堂教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语文教学方法根据语文教学规律的,受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约的。因此,教法必须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知识规律及教材特点。看一堂课就要结合教学实际,看教师是否将各种教学方法配合并灵活使用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
(五)、要看教师的教学技艺。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教师的艺术创造。其技术表现在整个课进程中,有周密的计划性。什么时候讲、练、演示、板书都 要安排的井井有条,而且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不浪费一分钟。再者,教师有一身过硬的听、说、读、写、教的基本功。能融语言知识思想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听、说、读、写、训练、娱乐于一体,反馈敏锐,应变能力强,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幽默精炼,手势,教态 显出艺术性。不时地表现出创造新苗头、同时师生有争有论,思维极为活跃,学生在娱乐中从事繁多的智力劳动。
(六)、要看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效果是评价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而其效果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因此要凭借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看效果如何。凭借学生的认识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课堂上学练情趣反映效果。
总之,评课人所看的这一堂课,视为教育教学长河的一个浪花。既看到了近效,又看到了远效,做客观评价。
二、制定语文课堂教学评估标准。“评估”不是秤称斗量,也不能量化,按条条衡量。势必把一堂语文课割裂开来。而应看成一个整体。从局部着眼,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评估才较科学。
上述六方面的评课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看一堂课 。因此,以己之见将六方面内容划分为等次,如教学目的“优”,师生活动“良”,课堂结构“优”,教学方法“差”,教师技艺“中”教学效果“良”,总起来,可评估为“良好”。
三、怎样运用语文课堂教学评估标准。要全面对语文课堂教学作出评价,要求评课人掌握评估标准,取掉各样主观色彩,不能一俊遮百丑,要坚持全局观点,不能感情用事。更重要的是提高评课人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④ 如何上好一堂优质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课
多互动
⑤ 小学四年级语文作文评价课怎么上
次语文课上,黄老师拿着一大堆纸进了教室,我们都摸不着头脑,黄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见黄老师微微一笑,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看动作猜词语。”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欢呼起来。黄老师又说:“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出一个词语,让一个同学看我出的词语做动作或者给这个词语做描述,但不能出现里面的字,其他几个同学看他的动作猜词语,计时一分钟。”比赛开始了。第一组上来的是华豪翔、郑梦佳和黄佳哲,由黄佳哲先做表演。黄老师先出了一个“跳高”,只见他往上一跳,另外两个同学立刻心领神会,说:“跳高。”第二个词语是“跑步”,这也太简单了,王佳哲马上说道:“刘翔大哥哥是干什么的?”“跑步”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接着黄老师就给他们加大了难度,出了一个“热水瓶”,这回王佳者急得抓耳挠腮,总算想出来了:“专门装茶的”。他们立刻回答:“茶杯。”“不对。”“那是热水瓶。”“对”这时时间到了……第二组出场的是我、范晨煜和傅聪贝。我先来负责表演,可能是老师认为我的表演技能不错,第一次就给我来了个“超级炸弹”——洗面奶。我只好说:“妈妈洗脸时要用的东西。”结果出现了一个“洗”字,只好作罢。幸亏后面几个词语不怎么难,我都一一演示出来了,他们也都答了出来。接下来表演的是范晨煜,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走了上去,神气活现地表演起动作来,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几个词语都被我们一一猜中了……经过一阵激烈、紧张地角逐,成绩出来了,我们组和范一成组获得并列第一。这堂课真有趣!你可以换位思考,运用其他题材的优美句子、段落就好。
⑥ 如何评小学语文课
评课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还是专家引领的重要阵地.评课既要反对只讲好话,相互奉承,也要反对只说缺点,相互诋毁.评课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指出不足,更重要的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授课人共同进步.
评课前要充分准备,理清思路,抓住要点.切忌面面俱到、轻重不分、条理不清.重点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得失,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1、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只设定单一的知识能力目标,还应在感情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设计明确的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是评价这节课效果的重要指标.
(二)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的整合,即我们通常说的教材处理.但教学资源整合较之教材处理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对教材、教学辅助材料和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把尺子.评课时要从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取舍、整合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教学资源的合理取舍、学生现有经验的有效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评价一节课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程序展开
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点,既要看教学过程的预设,还要关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应变、生成与发展.
1、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二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五看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根据教学实际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和发挥.
2、教学结构
课堂结构主要指教学环节或步骤.教学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是评价教学结构的主要内容.
教学指导思想,是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问题为核心”.
教学环节是否完整?以讲授新课为例,通常应有复习巩固、新课导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学生思考、教学小节、课堂训练(练习)等环节.
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应十分注重给学生的参与、思考、讨论、练习安排较多的时间.如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整节课教师的讲授控制在10-15分钟,学生的自学、自悟、讨论时间安排15-20分钟,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安排5-10分钟.也有学校规定,课堂练习必须完成课本上的所有习题,并完成配套教辅上的部分练习.
同时,还要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如是否突出重难点,是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是否有效的前后转换与连接,是否根据课堂突发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时间与环节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条件和手段校际差异大.因此,评价教学方法与手段应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适切性.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即使同一节课,也要根结不同的教学环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探索阶段总会有许多瑕疵和不足,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评课人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而不要囿于惯性思维横加指责.
4、教学手段与工具的运用.既要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同时也要肯定不具备条件的教师使用传统的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技术.要客服片面强调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倾向,不能“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为装潢门面而滥用.教学条件和工具的运用,关键要看是否适时、适当、有效.
(五)教师基本功
“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课堂教学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评课,要透过教学过程,看到授课人内在的教学基本功.
1、板书:一是看板书设计的合理性,是否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画龙点睛;二是看板书字迹,是否工整美观,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强调书写的规范、美观;三是看简笔画,是否具备必要的简笔画技能.
2、教态: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是合格教态的基本要求.对教态的较高要求,教师还应该仪态优雅,富有表演力和感召力.
3、语言:准确清晰、精当简练、语调适宜、快慢适度,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或哲理、激情奔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幽默感.
4、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课堂教学效率,即单位时间取得绩效,达成同样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时间越少越好、学生学得越轻松越好、学习过程越快乐越好、学习负担越轻越好.
二是看目标达成度,主要看是否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这里要强调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仅看学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哪些能力,还要看学生在思想教育、情感体验、实际操作等方面收获.
三是看学生受益面,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收益状态,从不单要看优秀学生的发展,还要看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进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各上层楼.
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可结合听课时当堂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确保评课有理有据、客观公正.
⑦ 怎样点评一节语文课
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呢?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突出“三个性”,抓好“三个点”,具有“四个度”。教师把握这些评价要素,有助于听课、评课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一、语文课必须突出“三个性”
(一)突出工具性
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文作为表情达意工具的特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三个维度,其一就是“知识与能力”。所以,语文课应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基础知识:字、词、句、段、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书)训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基本技能。
1.识字教学应重视字理识字。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字原理。识字教学应重视分析汉字的构字原理,针对每个汉字的构字特点,采用“分解一组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可以提高识字效果。学生掌握了构字原理,在他们心中每个汉字就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幅画或一个故事,就会少写错别字,并且举一反三,形成自主识字能力。
2.阅读教学应注重“感悟一积累一运用”。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以读代讲。所谓感悟就是通过阅读来感受领悟文本内涵。为此,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读。品词的方法有换词比较、换位比较、添词比较和省词比较等;品句往往通过变换句型来进行;品读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品味文本内涵,以读明理,以读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所谓积累就是把有关语言材料熟读成诵,牢记于心。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胸藏万汇”,才能“勤写笔下生花”。
语文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所谓运用就是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语言材料,进行遣词造句、构段谋篇和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教师抓住重点词语、常用句式和典型段落,引导学生进行用词、造句、构段、仿写的训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采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进行双向互动的对话。阅读写景状物的课文,让学生担任“导游员”、“解说员”,为“游客…‘观众”们解说,回答“游客”“观众”们的询问。
语文课堂教学突出语文工具性,应构建“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回环上升的教学模式,从语言文字人手,品词、品句、品读,领悟文本的思想内容,再回头体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还要注意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有机融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法,拓展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空间,引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突出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让学生做到“五个参与”。(1)全员参与: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一个都不能少”。(2)全程参与:全班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有序、高效。(3)主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言积极,配合默契。(4)创造参与: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发言或练习中有创新因素。(5)差异参与:兼顾优等生与后进生的能力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和释疑解难,引导学生种形式合作学习,如指定小组合作学习、自由结组合作学习、按兴趣结组合作学习等。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补足式。课文有些语句省略或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足这些省略或空白的地方。(2)多变式。引导学生进行句式变换、语言重组等训练。(3)幻想式。针对课文的具体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幻想,展开创新思维。
(三)突出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突出工具性的过程中应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份值观”等方面的人文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教育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恰似杜甫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教育“应该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渗透人文教育:
1.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语言文字的训练离不开具体的思想内容,应渗透人文教育。
2.教师在讲读中渗透人文教育。教师在示范朗读和讲解文意中应充满感情,像叶圣陶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3.在板书设计中渗透人文教育。板书设计应具有形象性和艺术世性,反映课文的特点,突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易于接受人文教育。
二、语文教学抓好“三个点”
(一)抓好语言文字训练点
语文姓“语”名“文”,语文课堂教学应返朴归真,抓好语言文字训练点,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二)抓好品读训练点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书至少占本节课三分之一的时间。要提倡品词、品句、品读和个性化阅读,读出自己的体验。可采用自由读、齐读、小组读、挑战读、对比读、加动作读、分角色读等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抓住品读训练点,进行品读训练,感悟文本内涵。
(三)抓好口语交际训练点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抓好口语交际训练点,创设有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三、语文教学体现“四个度”
(一)温度——基本性
全国着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语文课堂就是一条有待引发出来的生命之河。这条生命之河应是“温暖”的、“恒温”的,而不是忽冷忽热的。这条“温暖的河”需要教师用激情来开掘。有人这样评价窦老师的课:“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窦老师表扬学生朗读字正腔圆,具有“精”“气”“神”。她指导学生齐读课题,朗读中心旬,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点燃学生的激情,不断提升课堂的温度。
(二)广度——开放性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扩展视野。可以围绕所讲的课文,给学生推荐有关文章和书籍。从一篇课文引发开去,延伸到生活,上升到人文精神。根据课文主题相同和相近,进行教材重组。窦桂梅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重视文本的规定性”,又补充教材,拓展内容,实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她说:“语文是没有围场的。”教学《晏子使楚》一课,她补充了历史学家、外交家对晏子的评价,又补充了《胯下受辱》和《狼和小羊》两篇文章,把学生领到“水草丰茂的牧场”,让学生自主读书、思考。
(三)深度——发展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时适度地点拨,逐步引导学生阅读、体验和交流,进入作者内心深处,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把握“工具性”,体会“人文性”,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的亲切感、领悟力。
(四)高度——目的性
语文课的高度就是引导学生攀登教学的更高目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高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增长人生智慧。对于《晏子使楚》一文,有些老师仅把它当成历史故事来教,而窦桂梅老师在课文教学中滋养学生的情感、品格。她以“规圆矩方”入课,让晏子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丰满,然后归总到“人要有尊严地活”,延伸到“尊严来自由外到内的实力”,上升到“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都建立在由外到内的实力上”这样的高度。
⑧ 如何对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进行评课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