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如何把握课文内容教学

语文如何把握课文内容教学

发布时间:2023-01-03 06:34:20

⑴ 怎样培养学生把握语文课文内容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片文章的大意,也是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传达的感情,而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教育更是对小学生有着启蒙的意义。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阅读,从而阅读教学出发,更加关注学生文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品词斟句中获得知识,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巧读呢?下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巧设质疑,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三)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盗火的英雄》课文故事内容完整,情节曲折生动,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但由于古希腊时期的神话故事,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因此,老师应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古希腊神话故事或有关普罗米修斯的传说、诗歌等资料进行阅读,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意的补充。课堂上则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反复感受文本语言,品词析句,感受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从而突破课文重点。
二、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琴声叮咚》一文,它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主要写了“我” 常常因斜对面窗口传出动听的琴声而陶醉,渴望见一见弹琴的人;后来在楼梯口见到了弹琴的小姑娘的故事。赞美了弹琴的小姑娘的勤奋刻苦和琴技的高超,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小姑娘的赞美之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我”情感变化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悦耳”“钦佩”“羡慕”“感谢”等词语和“我钦佩这个弹琴的人”、“我羡慕这个弹琴的人”、“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等句子。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抓住作者思路,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爱是什么》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几道思考题:①找出描写“我”的特征的词句,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②萨勒老师是如何教“我”理解“爱”的?③读了课文,萨勒老师和作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教师逐一提出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清楚,课文主要刻画了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师和一个勤学好思、热爱生活少年形象。
四、加强阅读积累是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基本。
语文学习重在日常积累,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哲人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等等论述都是对学习积累重要性的精彩写照。
我认为,在加强高年级学生阅读积累时应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引导学生读“好”书。(二)要求他们在读书以后把书中精彩的段落、句子、词语摘抄下来,同时练习写读后感,联系现实生活把自己读书后的所感所想也记录下来。(三)是互相交流营造氛围。在班级每星期的读书课上,要求学生们踊跃把自己的读书收获、读书体会互相交流,同时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已读过的认为是优秀的书籍,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五、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最近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有时教师还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爱读书的人,读书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想,到那时,同学们会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自然而然、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⑵ 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新课改浪潮的不断涌入,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一改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强调课堂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提倡学生在自主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踊跃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的引导.正确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备的技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旨意科学有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引导质疑法.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又往往是靠引导学生质疑来体现的.在阅读教学导入时,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帮助学生激发兴趣、不断拓宽思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比如我指导学生阅读三年级下册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我围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质疑:①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②为什么必须要把这条鱼放掉?③最后这条鱼放掉了没有?结合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从阅读中他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原来,汤姆钓到的是一条大鲈鱼,但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因此,在父亲的坚决要求下,他最终还是把这条鱼给放掉了.

(二)讲故事法.孩子一般都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应努力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演讲,被激化的、被渲染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并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例如我在上小学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时,我给学生讲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交战的成败故事,并顺势诱导学生:为什么给人家当奴仆的越王勾践最后能反败为胜灭掉了吴国呢?这一悬念的设置,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他们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并从读中了解到:课文叙述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明白了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反败为胜;而吴王却骄傲自满,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的道理.

(三)课堂表演法.小学生都有爱玩好表现的特点.在进行童话这一类课文的教学时,我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教学形式,让几个学生来担当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是自己或自己班里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比如我上三年级上册《哪咤闹海》这一课时,我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哪咤、东海龙王父子等角色,并引导他们要演好角色必须把握好人物特点、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让他们在班上表演,学生都兴趣盎然地从表演中寻找故事内容:原来,文章写的是小哪咤大闹东海,降服龙王,使人们重新过上太平日子的事.这种因表演而形成的阅读活动,既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全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创造学习的激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上是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的一些方法,学生初步自主阅读完课文后,对全文内容已有了整体的感知和认识,接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阅读环节.

二、细读课文,加深感悟.

当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加深他们对文章的感悟.

(一)理清文章脉络.理清文章脉络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般来说,文章的脉络主要是纵向(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和横向(按人或事物的几个方面).比如我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汤姆去钓鱼钓到鱼放掉鱼这一顺序细读课文,帮助他们梳理文章思路,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又比如我上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按课文是怎样描写香港的沙滩、海洋公园、以及街市这几个景点的?这一思路细读课文.通过有条理的细致阅读,学生领略到香港迷人的沙滩、着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以及美丽的夜景,从而感悟到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二)分段、分层细读,感悟课文内容.比如我上三年级上册《石榴》这篇课文时,在细读课文这个环节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春天时石榴的叶子,夏天时石榴的花,秋天时石榴的果实这三个方面内容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阅读,并着重引导学生对石榴果实的颜色、样子、味道进行细读,从而加深他们对石榴的印象.

(三)品读语言,体会文章语言的美.如三年级下册的《荷花》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有许多精美的句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课件展示出许多幅荷花的图片,并播放美妙的音乐,引导学生在一个美的意境中诵读精美的句子,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通过在意境中诵读这些句子,学生不仅从视觉上欣赏到荷花的美,而且还能从品读语言中感受到荷花的美.

三、抓住重点词、句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些课文,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文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各种感官,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精读是细读的继续和提高,即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认识课文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如何表达课文思想内容.

(一)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词虽然是语言中较小的语法单位,但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些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语.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关键词、主题词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一文中,纯净和明洁是两个关键词.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有关描写天空纯净和明洁的句子反复诵读,比如:天空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等句子.从诵读中学生理解了纯净和明洁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解了拉萨天空的特点,以及拉萨天空的美.

(二)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抓住中心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上六年级上册《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围绕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中心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精读课文.如:甲是什么意思?作者用哪些具体的景物来突出这个甲字?桂林的山究竟有哪些特点?桂林的水又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的设置,推动学生去寻读课文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这个甲字来写,用了先总后分的叙述方式,以下的内容都是甲字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三)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课文里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就不能更深层地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比如我上到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句话:你见过城里的鸡是什么样子的?你在乡下见到的鸡又是什么样子的?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理解乡下的鸡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理解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文章内涵.

(四)抓住过渡句来理解课文内容.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作者要表达的前因后果.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的过渡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围绕这个过渡句,我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母亲到底有多轻?而‘我’为什么那么难过?,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母亲原来才有八十多斤,但在作者的记忆里,母亲总是拉着他,背着他的妹妹,肩上还在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通过精读课文,学生由此体会到作者为何如此难过,进而理解作者对母亲是多么的愧疚.

四、运用朗读技巧赏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阅读教学,我们不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他们在思想上获得启发.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指导他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达到与文章、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一)注重要点挖掘,以读入境.一篇文章的情感往往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选取那些有助于挖掘文章主题思想的句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他们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桂林山水》一文结尾,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了荡舟漓江时的情景.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这句话,他们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以读悟情.在朗读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唤起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引导他们结合生活经验,边读边想象文中的情境,使学生逐步领悟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读出真情实感.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汤姆的心情变化,我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是你们钓到那么大的一条大鱼,会舍得放掉吗?如果放掉了,心情又会怎样?然后,我让学生叹了一口气再读文中句子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使他们在想象和唉声叹气的诵读声中,体会到汤姆由原来钓到鱼的惊喜到放掉鱼后的失落心情.

(三)读有所思,读有所悟.在阅读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在读中悟,在悟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这个道理.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道理的理解和体会,我设计了几个练习题,如:过马路时,不管( ),都( );自习课上,不管( ),都( );在公园里,不管( ),都( )等等,通过练习学生对自觉遵守规则这一道理的理解更加形象和深刻,使他们在思想上获得新的启迪:遵守规则,就要从自己做起,只有人人都自觉遵守规则,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全面正确科学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整个阅读活动中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制定教学方案,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评价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是我们教师的基本职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中,读出内容,读出思想,读出感情,读出启发.

⑶ 语文课文要怎么样理解内容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研究得比较多;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研究得比较少。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失衡。只讲内容,不讲形式或讲得极少,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内容和形式本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基本范畴都是成对出现的,这种对偶性,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突出特点。现实事物都不得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内容和形式是反映客观事物内在要素与外在表现方式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人们通常对内容下的定义是构成事物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或者说是指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事物内在诸要素要的结构或表现形态,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比如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形式是语音和文字,语文和语音或文字的结合,构成了语言。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居于决定地位,形式必须适合内容。形式虽然受制于内容,但对内容有反作用,形式和内容不相适应,就会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内容和形式又是构成文章的两个基本因素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得有它的内容和形式,文章自然也不例外。文章的内容是就构成文章的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这些内在要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事件等。具体讲,文章的内容是指作者所描写的,并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社会生活,它既包括了客观因素,又包括了主观因素,主客观因素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章的丰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的有机统一。
文章的内容不孤立地存在,它必须要与相应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文章的形式就是文章内容的显现。具体说,就是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这一点,从作者的写作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作者写作的第一步,要确定内容。内容的确定要通过素材的积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人物的孕育等才有可能实现。第二步,要固定体裁。有了一定的内容,还要用一定的体裁将其固定下来。第三步,组织内容。比如层次结构的安排,主次、详略的考虑,开头、过渡、结尾、展开、高潮等的设计。最后还要根据内容确定语言的色调,一字一句推敲语言。以期用恰当的语言把内容具体描写出来。由此可见,离开了一定的体裁、层次结构的语言等形式因素,文章的内容就推动了载体的而无法显现。
其实,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只能在理论上把它们加以区分,而在具体的文章中,内容和形式根本无法割裂,要想把形式从内容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要想把内容从形式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形式。在具体的文章中,内容和形式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三、 阅读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理解课文形式的统一
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和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了。阅读教学无非是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这所以在这里强调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就是想说明,阅读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的统一。因为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对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确实存在着比例失调的问题。强调一方,偏废一方,实际上都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
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学习阅读,显然和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有所不同,更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阅读。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内容,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识活动。一般地来说,读者只要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了。比如学生阅读数学、化学、历史等教科书,只要求理解课文的内容,至于课文的形式则不必过问。学习语文的阅读就不同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字了什么,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
就阅读教学而言,小学生读课文,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然后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形成意义上的联系,但是,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任务,还担负着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因此,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全过程的一半,只是“知其然”的过程。学生在经历了这一过程后,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对文章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这样的过程是由思想到语言,由内容到形式,由内部到外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前面“知其然”即理解文章写了什么的过程发展而来“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即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过程。简言之,即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这样学生不断地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得到启发,从而学到运用语言文字处理,表情达意的方法。
因此,可以这样讲,语言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是不完整的教学,最多只能说完成了教学的一半。只有把理解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结合起来,才能说走完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否则就不是语文的阅读教学。
四、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写文章要先立意,先有内容,然后再行文,再由意去“逮”文,根据内容选择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变成了空洞的、毫无价值的容器。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理解文章的形式。因此,理解内容是理解形式的前提。当然,理解内容和理解形式并非如理论上讲得这样泾渭分明,特别是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两个过程常带有同步交叉进行的现象,如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也就理解了形式。但是不管怎么说,理解形式是以理解内容为基础、为前提的,不理解内容,就谈不上对形式的理解。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第一步,则应该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经过一个由感知语言文字处到理解思想内容,由外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多层次的分析、综合过程,并通过这样分析、结合的过程,舍弃原先生动、具体、感性的材料,思维由具体走向抽象,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是以正确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为标志的。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这是阅读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肩负着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任。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作者所描述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的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见识,陶冶他们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品质和对是非美丑的鉴别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将得到提高和发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对一篇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其实,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当然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因此,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虽然在理解内容的教学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对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提法产生怀疑,我们应该纠正的是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错误倾向和错误的做法,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和推翻之。
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大体上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教学程式千篇一律,教法一成不变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程式的千篇一律,教法一成不变的现象,存在非常普遍,尤其在小学的中、高年级更为严重。教学一篇课文,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更改的模式和过程。是不是篇篇课文都要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呢?这要因文而异,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提出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方法。因为无论分段、归纳段意还是概括中心思想,无非都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都是为全面、深刻、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都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在教学的某一阶段,这样的训练应该做为当时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在整个语文教学的长河中,篇篇课文都要这样,教学就必然陷入了僵死的、呆板的、程式化的泥潭。有这课文的段落很明显,段意也很容易归纳,则没必要按部就班地去分段,去归纳段意。有些课文的中心思想很不明显,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比如《挑山工》 、《鱼游到了纸上》,这些富有哲理的课文,则有必要帮学生概括一下中心。
2. 抽象概括多于具体形象
阅读能力其实就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处理的感知和理解,是对全文内容理解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情境无一不是寓于语言文字处理之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正确地理解,只能来自对语言文字处的具体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因此,要使学生真正从本质上、理性上理解课文的内容,首先必须具体、形象地理解语言文字。小学生对语言文字处理的理解,多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多数情况下是凭直觉,而不是凭借概念、定义。抽象、概括的理解往往产生在具体、形象的分析之后,起码也是产生在与具体、形象分析的同时或交叉进行。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对语言文字的意义进行具体,形象的分析之后,再进行抽象与概括。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往往超越这必不可少的感情认识阶段,直接便进入理性认识的过程。对课文的理性认识,一般都体现了理解的结果,我们更应该重视理解的过程。而阅读过程,则主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处理的分析和理解上。这一过程最具语言教学的特点。最精彩的,最生动活泼的,最各副其实的教学主要则应体现在这一过程中。高超的语文教师往往会在这分析、理解语言文字处理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创造出富有艺术魅力的语文教学。
3.偏重于指导学生理解内容,忽视对形式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如从文章学角度看,记叙文居多数。这些记叙文又以写人记事的居多,也有不少写景状物的,还有少部分说明文和韵文,极少议论文。
教材中所选的记叙文,或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写人记事的,内容就必须要涉及到具体的人物、事件、情节、背景等;写景状物的,就必然涉及到具体的景和物;说明文的内容则要涉及到所要说明的事理或某些科普专业知识。同时,这些文章还体现着作者的一定的思想感情。
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背景环境,事件的经过或故事的情节,所要说明的事理,作者的思想感情,都应该让学生加以理解。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知了什么内容,不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岂非咄咄怪事。小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首先意识到的是内容,至于作者为表现这些内容所使用的精辟语言,结构层次的安排等,往往被忽略或忘记了,他们被生动的、具体的内容所吸引,陷入其中而跳不出来。教师在恰如其分、适可而止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形式。我们的语文课,不是故事会,没有必要对故事的情节做出过多的分析和评价。我们的语文课也不是科普课,没有必要把某些科学知识讲得那么专业和深入。我们应该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要用这样的语言形式、这样的层次结构来表达,特别是对语言形式的分析,则更应该放在重要的地位。
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却存在着单纯地、喋喋不休地分析故事的情节,大讲特讲某些自然常识,单纯地贯输思想教育等现象,特别是高年级的课文,有些属于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就内容而言,人物的形象,故事的情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比低年级的课文复杂多了。课文的篇幅明显见长。教学这样的课文,如果陷在具体的内容中,纠缠于细枝末节,过细地分析故事情节,过多地讲解历史背景,过分地评价其中的人物,恐怕所有的语文教学时间表供分析课文内容也不够用。在阅读教学中,过细地分析课文内容,是对教学时间极大的浪费,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语文能力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的思想内容;二是它的形式。但更重要的还是它的形式。忧国忧民的思想工作是高尚的思想,在当时却并非什么新鲜思想。正是它的形式上有独到之处,比表达类似的思想内容的语言高出一筹,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语言中的经典。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或脱离句中的词语,仅对其内容作出评价,而忽略或取消理解这句话的形式,那实在是糟蹋了句子的宝贵价值。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凡卡》,是一篇小说。内容生动感人,但并不复杂。正是小说的作者采用了新颖、别致的写作方法和表现形式,才使这样一个简单而不复杂的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我们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对课文形式的魅力却毫无感受,那实在是教学这篇课文的莫大缺憾。小说的主旨在于表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学徒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小说的内容,是用凡卡写信这一线索贯穿的。因此,凡卡写信,既是小说的情节,更是小说的形式,正是这一形式的运用,才使小说的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急切回家的心情。在信外,他可以尽情地回忆过去在家里的美好日子。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由此看来,写信这一形式,对内容的展开和发展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对写信这一形式的使用上,不是仅此为此。他在凡卡写完信后,又安排了凡卡写的信封地址不详、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更使人看到了作者在使用写作形式上的匠心独运。一封信,贯穿小说的始终,使其内容紧凑,结构严谨,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完美统一。由此观之,小说所以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然和作者运用写信的形式有关。
举以上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是如此巨大。忽视或取消对形式的理解,实际工上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主观上不正常的分裂,许多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并非太困难,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在这不太复杂的内容上绕来绕去对那些精美的语言形式,那些别致的,对学生具有学习借鉴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表现手法都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破坏了阅读教学的完整性,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种挫伤。
五、 阅读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
阅读在经历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后,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对文章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全面的理解,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阅读的目标。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出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形式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比如《我爱用故乡的杨梅》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啊!但是如果读者知道作者在这里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与树相混淆的错误,就会更形象地感受到杨梅树是那样美好和可爱。再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讲志愿军战士隐蔽的地方,离敌人的前沿阵地只有六十多米,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讲话都听得见。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处花费这样多的笔墨,写战士隐蔽之处和敌人前沿阵地很近呢?无非是用一个“近”字,突出一个“险”字,如果读者只看到了“近”,没有看到“险”,自然也就无法理解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不动的英雄行为了。由“近”想到“险”,就是一个“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理解文章外在形式的联系,往往会对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第二,学习和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和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就是从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出发,看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怎样布局谋篇,以及怎样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叙事、状物、抒情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就是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写作方法和知识,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形成对课文写作特点的基本认识,以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比如《再见了,亲人》,作者为什么采用志愿军的口吻,来讲述和表达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显然,这样写和直接叙述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它就给人一种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情谊有着刻骨铭心、永志不忘的感觉。第二,用战士的口吻讲,叙事和抒情可以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让学生了银课文哪能些地方是在叙事,哪些地方是在抒发感情,情与事是怎样结合的。并使学生知道,情与事之所以结蛤蟆的这样紧密,恰恰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志愿军的口吻”的写作方法,相信学生对这样的分析是会理解的,也会感兴趣的。课文中还选编了大量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课文。如《挑山工》、《峨眉道上》、《画杨桃》等。这些课文,作者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选用了非常典型的事例,这当然比单纯地空讲道理要胜出十倍。通过这类课文的教学,我们为什么不能教给学生一些立意的方法呢?如果我们只让学生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而忽略了作者是如何将事例与道理巧妙结合的写作方法,岂不失去了学习语文意义?至少失去了一半。
课文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数不胜数。那生动、贴切的比喻、那铿锵有力、富于节奏的排比,那形象、巧妙的拟人,那画龙点睛般的神来之笔,那精练的一语破的,那充满文中的韵律美,那工整的对杖,那雅俗共赏的诙谐与幽默……可以说,各种形式,各中风格的语言应有尽有。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体会这些语言的形式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和修饰文字的,体会到这些语言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
当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全越好。而是应该从学生的读写实际出发,从课文的实际出发,确定所要讲的内容。有些内容如果不符合学生当前的接受水平,尽管它是课文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或极具典型意义的写作方法,也不宜去讲;有些虽然属于一般的表现形式,但适合学生的需要就应该作为教学的一项内容。
形式问题是个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在要求小学生理解形式时,准确地把握好尺度就显得犹为重要。一篇课文的形式,从语言到篇章结构,其表现手法细究起来,千头万绪。讲起来,如不分清主次、难易、深浅而面面俱到,就有可能使阅读教学脱离小学生实际,偏离小学语文教学的轨道。
对小学生来说,讲词汇、句子、文章的形式,不能从概念出发,也不能出现术语,更不能讲系统的理论。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感性上,初步认识词汇、句子、文章的某些最简单的形式,这种认识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比如,讲到词类,就名词而言,既不讲名词的概念,也不从理论基础上阐述名词的语法功能,仅把比较典型号的名词归在一起,让学生知道这类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就可以了。在写作方法的要求上,也只是要求学生能做到用词准确,能把句子写通顺、完整、连贯,要有中心,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有重点,能表达真情实感。当然,我们也不排斥给学生分析那些与课文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能够接受得了的,富有艺术魅力的形式,这对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是有益处的。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最忌形式主义。有的老师动辄就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冠某种“式”的名称,如“总分式”、“因果式”、“并列式”……我们并不否认在语言现象中确实存在着某些固定格式,但这些固定格式仅是语文中的特殊现象,并非语文的普遍现象。用这种以偏概全的格式套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是违背规律的。应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内容出发,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综合,自然地得出某一特点的结论。

⑷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整体把握教材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整体把握”之后,人们对“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格外重视,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操作,都有充分的体现。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提供了师生对话的中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而且教师还必须要有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纯粹地教教材。那么,整体把握教材要注意什么呢?(一)“整体把握”不只是把握整篇课文 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立,能够称作文章,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相对于文章这个整体而言,起码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组合的有序性和系列的完整性等几种要素。在几种因素的作用下,文章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环环相扣,互为贯通,臻于完美。从整体出发去解读文章,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因而对文章的理解是正确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因此,我们认为,整体有不同的层次,即:课标提出的“整体把握”不等于仅仅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对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朱熹语)的。换句话说,提倡“整体把握”的本意是试图用“整体直觉”的传统方式,取代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阅读的那种“肢解分析”,从而克服语文教学中零敲碎打的分析和繁琐零碎的题海训练所带来的病。 (二)“整体把握”不只是靠学生个人 现在有一种倾向,许多教师不加分析地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为至宝,极力推崇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课文,主张“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情、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这有正确的一面。因为,教师代替学生读是肯定不对的,要坚决改。但也必须认识到,光让学生自己读也未必全对。比如,阅读课让学生坐进阅览室自己翻书、古诗文让学生自己背记等就未必合适。教师的教学应该服务于学生,这是真理;但教师的服务不等于准备一桌饭菜,“噢,学生你吃吧!”学生是独立的主体,但他处于学的位置;教师服务于学生,但他处于教的位置,这是须臾不可忘却或错位的。因为,一个人要准确地体会、领悟文章,是需要“资本”的,而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原因之一是他们缺乏必需的“资本”,包括人生经验、包括眼力。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有的学生独立阅读的“火候”不到,就需要教师的“催化”,帮学生调好“火候”后才适宜自己去“体味”。有的学生根本就还未点着“火”,或者是“火”烧得不是地方,此时光靠学生的内功于事无补,就需要教师“发功”,给学生引火、给学生导路 。 (三)“整体把握”不只是把握课文内容 把握文本内容固然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但是文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句、段、篇的结构和恰当的表达方法来显露的,所以把握、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布局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写作思路。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看法、态度或感情。二是结构布局。如果说,材料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主题解决了“言之有理”的问题,那么,结构布局则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因此,整体阅读离不开领悟作者怎样布局谋篇,研究文章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所以,在实施“整体把握”时,必须多方兼顾,充分利用教材潜在因素,精心设计,促进课文内容、思想与结构的“三维”的整体把握和有机融合。 (四)“整体把握”不只是在初读阶段实施 与“整—分—整”相比,课标提出的“整体把握”,除了含有“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之外,关注的重点,还从阅读教学的入手处,转到了后面的那个“整”,矛头则指向中间的“分”,试图对之加以彻底地改造,大致是以下几点:①针对教师以大量讲解替代生阅读的弊端,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把握”。②针对教师(实际上是教材和教参)讲解课文内容(词句含义、段落大意、思想感情)多是“似概括、似解释、似阐述、似发挥,甚至就是在重说一次更别扭的语句”的怪状,主张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③针对教师在讲解中字词句篇、语修逻常面面俱到的“肢解”,主张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④针对“肢解模式”进而针对“分析”,主张阅读教学采纳使学生“整体把握”的方式,比如“注重诵读”。显然,课标提出的“整体把握”与“整体—部分—整体”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还以原来的认识去看待和使用“整体把握”是不恰当的,应该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并且使课末的“整”比初读的“整”内涵更为丰富。

⑸ 怎样把握小学语文的重难点

重难点,顾名思义,重点就是重要的地方,难点就是难以解决的地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把握小学语文的重难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怎样把握小学语文的重难点

一、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巧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必须认真解读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解读教材,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能够知道每一课讲的是什么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突破重难点,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把多媒体引进课堂,灵活使用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可以使常规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过去教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在信息技术面前立刻相形见绌。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小学生年龄小,见识有限,生活经历少, 经验 不足,对课文中描写的内容往往不能理解。特别是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对许多事物认识不足,头脑中根本没有形成相关的体验。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变抽象的文字为直观形象的图片或动画,深入浅出,变重难点为妙趣点,就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一课,其中有一段是介绍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我们身处南方的低年级学生,没有去过新疆旅游,由于地域的差异,对遥远的新疆感觉陌生,对于文中提到的制造葡萄干的“阴房”的样子、结构,还有如何利用流动的热空气制造葡萄干的 方法 一无所知,单靠几句文字的描述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在教学此段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张不同角度的阴房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特点,并通过动画演示热空气的流动过程,使抽象难懂的文字变得形象,化难为易,让学生一目了然,并能准确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

二、联系生活体验,加深理解感悟,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新的知识是建构于原有认知结构上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再现与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对性的生活实际情景,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迁移或对比中丰富、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例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写的是巴迪在七岁时作了一首诗,母亲评价“我”写的诗精彩极了,而父亲评价“我”写的诗糟糕透了,就是这两种声音、两种不同方式的爱一直鼓舞着巴迪前进。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平常父母亲对自己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文中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学生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等。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出发,理解文中父亲严肃的批评与母亲欣赏的赞誉都源于对孩子的爱,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没有父亲的警告与母亲的鼓励,巴迪可能就不会成为一个作家,同时也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所付出的种.种关爱,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以及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三、加强学练结合,强化语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 渠道 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让学生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读”与“练”是强化语用、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制胜法宝。

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中的“读”既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包括学生在课内的默读、朗读、精读、略读、品读等读书方式的培养,以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学习。“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上教师要有练的意识,并能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对听、说、读、写的练习要合理安排,注意读写结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特别是动口、动手的练习,使知识得到有效巩固与迁移,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学会融会贯通。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时,整节课教师设计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读”。开课之初读课题,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感情;接着让学生根据导学要求,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 文章 的主要内容;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还反复朗读重要文段,品读关键语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整节课书声琅琅。“练”的设计可算得上是本课的亮点,最为巧妙的是借助课文的插图,运用本课习得的对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迁移练笔,读写结合,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本课学习的重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在学生学习了课文后,教师在小结环节中设计了填写关联词的练习:( )鱼游到了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学生分别运用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把两个 句子 连接起来。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就能轻而易举地突破本课的重难点。这样的设计这是匠心独运,可谓点睛之笔。在作业设计中,教师紧扣本课的主题与特点,借用“鱼游到纸上”之精妙,让学生选择一个人物或事物,仔细观察,细致描写,把人或物写鲜活。“读”“练”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课堂上提供了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从中体会、把握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规律,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真正落实“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的目标。

四、注重循循善导,有效迁移,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一些新的或者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一下子不容易弄懂,就需要教师点拨引导,因此“导”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教学中的“导”是指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教师注重学法的指导,给学生搭建“脚手架”,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去建构知识,获取知识,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授之以渔”,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时,教师精心设计了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抓住文章主线,理解课文内容;在自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动笔划出重点词句、写旁批等方式进行学习;还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利用生成的资源相机点拨;结合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抓住人物特点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通过系列巧妙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去建构知识,获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精炼的语言引导学生从“鱼为什么能游到纸上”“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到“我们有什么方法能让鱼游到纸上”的探究,这样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从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赞叹、佩服聋哑青年之余,深切体会到只有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由此可见,“导”在此课教学中尤为突出,从导读、导思到导学、导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处处渗透 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自悟。

2小学语文的教学重难点如何把握

1、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教材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不少教师认为没必要学习课标,觉得理论性较强,读起来费劲,觉得自己只要"吃透"教材就行,殊不知教材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不认真研读课标怎能"吃透"教材?《基础 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找准最近发展区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要想讲好一堂课必须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去讲,也就是说这节课的重点得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教学中的难点不易制定的过高,也不宜过低,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是最合适的。所以在设计一课的重难点时,我们不但要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找准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的最近发展区。

3、认真分析教材,确定重难点

在读通、疏理的基础上,应当对教材做一些分析,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抓住全册教材的重难点,每组教材的重难点,每篇教材的重难点,抓住了重难点,备上课时,力就会在刀刃上。

宏观分析,把握全册教材的重难点。明确了全册的重难点,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就确定了目标。

整体分析,领悟每组教材的意图。分析每组教材的重难点,是达到这个训练目的的工序环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让学生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是这一组的重难点。该组安排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这四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和感受生命的美好。在《触摸春天》这篇课文中,感受盲童安静对生命的热爱是本课的重难点,要想解决这个重难点,我们就要抓住"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一重点句来理解,让学生理解"竟然""神奇的灵性"的含义并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很自然地,学生就理解了安静对生命的那种热爱。可见分析好每组教材的重难点,对教学每篇课文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我们就不必去大费周章地读课文,分析每一段的意思了。

细致分析,抓准每一篇教材的特点。细致分析一篇教材,就要具体了解它的编排目的,文章特点,分析的正确,课才备的有特色。例如《桥》一课是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我们应该抓住课文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让学生感受老村长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分析好了重难点,备课就简洁明了。

4、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也提到: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才能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制定一课的重难点时要体现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都有所收获。

例如在设计《画家和牧童》这一课的重难点时,我充分考虑到了班内孩子的差异性,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设计的重难点是"能默写本课生字;学习小牧童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好品质,并能写几句赞扬他的话";对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我设计的重难点是"正确书写本课生字;理解第5自然段中小牧童说的话,明白大画家戴嵩到底是哪里画错了。"而对那些学习有些吃力的学生,我将"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句和问句"作为他们的重难点。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这堂课上都得到了发展,老师也不会对那些后进生大动肝火了。可见我们在制定重难点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这样才会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3小学语文如何把握教学重难点

一、 抓住文本语言,从细节上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苏教版的教材文本语言优美,用词精准。有许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学生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些关键词,那么,要理解文本自然而然也就不成问题了。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课文《掌声》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掌声前后小英的内心变化” 这一难点,笔者是这样做的:

【环节一】

围绕 “忧郁”,体会获得掌声前小英的内心世界。

师:你能 说说 “忧郁”是什么意思?

生:“忧郁”是不开心的意思。

师:课文中小英的哪些表现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忧郁的女孩?

(学生自由轻轻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一声不响,我感觉她很不开心。

生:“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我从她的慢吞吞的动作,红了的眼圈,感觉她很忧郁。

【环节二】

围绕“甚至”,品读获得掌声后小英的内心世界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重点抓住“甚至”一词展开教学,突出小英前后变化之大,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小英的活泼开朗的一面。

笔者在以上两个教学环节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读悟文字背后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小英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了从细节上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二、借助插图、多媒体,通过多感官体验领悟课文的难点

苏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很多关于童话寓言和自然景观的阅读文章,面对这类课文,要让那些低年级的小朋友来领会其中所要讲述的知识与奥秘是较困难的。苏教版课文配有相关内容的插图,色彩鲜艳,富有情趣。多媒体更是一种高度视觉化的信息传递工具,它图像逼真,具有动画功能,还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能以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优点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

如《云房子》一课,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云房子的图片及相应文字,让学生看着图片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座云房子,为什么喜欢。学生有了自己的感观,兴趣倍增,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感知及想象潜能。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喜欢“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的云房子,是因为自己喜欢吃大冬瓜;有的喜欢“像很高的大楼房”的云房子,因为它很高很高;还有的喜欢“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的云房子……老师让学生直观看图将各种云房子的特点读出来,读出自己喜爱之情。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读好句子,用心灵感悟课文,体会了花儿的美丽,冬瓜的傻样,楼房的高大……学生如跟随着鸟儿来到了明净的天空,感受到了各种云儿的美、大自然的美。借助多媒体,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表达效果也得以提升,课文的教学难点也就不难了。

三、巧用 故事 ,在创设情境中化解教学难点

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对于整个小学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它是基础,是开端,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备工具。但是对于刚入学的 儿童 来说要学习这么系统的拼音,并熟练掌握,成为一大难题。整个拼音教学结束后老师们往往会发现学生掌握的并不灵活,此后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巩固复习,工具性太强,人文性不足,机械烦琐而没有味道。对于声韵母相拼,笔者经常对学生说成是“声母和韵母交朋友”,把知识点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这样学习就富有生活情趣多了。

例如在教学《j q x》第二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安排:在完成了第一课时“认读声母jqx”之后,重点探究j、q、x与ü相拼的规律,这是教学难点。教者开门见山给学生讲故事:“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秋天来了,三兄弟j q x要到公园游玩。韵母ü听说了,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你们看看,这个ü的眼泪都出来了。jqx看见了,说:’想和我们一起去也行,不过得把你的眼泪擦干净。’'好的,好的!’ü高兴地说完,就擦干眼泪和jqx拉起了手。”

在听完故事的基础上拼读音节,让他们想想老师的板书写得错没错。jqx与ü相拼时省写ü上两点的规则这一难点轻松地被突破,已深深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之中。为了巩固难点,教者继续讲故事:“韵母u听说jqx要去快活林,也闹着要去。jqx说:“不行呀!你看,小ü擦掉了眼泪和你长的一模一样,要是我们带你去,就分不清你们俩了。你还是让别的声母带你去吧!”“好吧!”u又去找别的声母了。所以呀,jqx是不能和u在一起拼的。这样jqx与ü相拼的规律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得更加扎实了。

一个小小的故事,蕴涵了拼读的规律,让学生轻松掌握了这个教学上的难点。毕竟,孩子还是喜欢童话的语言、童趣的故事和童真的世界。

四、移情体验,在角色扮演中突破教学难点

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对于学生而言,有时光凭借文本语言,还读不透文章的情感意境。这时,教师就有必要教给学生运用“移情体验”的阅读方法,掌握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到位。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特殊的葬礼》第二课时时,可以这样设计安排来让学生体会游客的心情:

【环节一】

感受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

师:来到“咆哮而下”的大瀑布面前,你的耳边仿佛能听到什么?

生:我似乎听到了虎啸狮吼、震耳欲聋的声音。

师:读着“滔滔不绝”这个词,你的眼前好像又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好像看到瀑布绵延不绝,一停不停地往下倾泻。

生:这画面就如一句诗所形容的那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环节二】

学习如今“奄奄一息”的瀑布

在学生进行充分阅读以及教师朗读指导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一位慕瀑布“壮观”之名而来的游客,见到此情此景,心里是什么滋味?学生们有的感到失望,有的感到悲哀,有的学生还表达了对人类的愤怒。

在以上两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游客,想游客所想,入情入境,让学生在读、说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游客的心思也就成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在不知不觉中成功突破了教学难点。

五、展开想象,在 思维训练 中突破教学难点

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一部分是童话体裁,童言童语,学生喜闻乐见,这是训练学生 想象力 的最佳文本。展开想象理解文本,有助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建立,有利于师生对教学难点的把握。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交流“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为了让学生体会驯鹿和小鸟之间的友谊,教者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想象说话:你能想象一下他们去了哪些地方呢?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指导学生想象说话)在篇末故事结束的时候,教者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想象编故事:

大自然是多么和谐美好,小鸟与驯鹿的友谊多么纯朴深厚,它们之间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小鸟到小驯鹿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想一想,编一编。这样,学生面前的文本就会越读越厚,他们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深。在想象中构建情感,形成价值观,同时也在无形中把握住了课文的难点所在,运用此法,效果甚佳。

4如何把握小学 语文教材 的重难点

1、把课堂还给学生,加强师生沟通互动。

《师说》有云:“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老师,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由此可见,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应该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有问题、有见解就要及时向老师提出,老师要耐心地讲解直到学生明白为止。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跟教师进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 语文知识 的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发展打下基础。

2、创新 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创新和丰富教学方法。就学习生字词而言,他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教学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课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课本知识用投影仪的方式呈现到学生眼前;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体会相关知识,真正地爱上语文。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这些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学习。

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语文,也来源于生活。看书、识字、阅读、写作以及语言交流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小学学生由于自身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知识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把课本知识巧妙地融入生活,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举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⑹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是具体化了的课程标准,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是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日标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 方法 ,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

一、让学生有目的预习,弄懂生字词

语文课让学生预习是非常重要的。预习时提出明确的目的,让学生有目标可行。如查字典弄懂生字的音形义。找出形近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预习时弄懂了那些内容?你最感兴趣的什么?搜集与 文章 相关的内容: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

二、引导学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

文章必须让学生多读,要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才进行分析。如果光是让学生简单的自由的读,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的。这就要教师采取多种方法读。首先让学生默读一遍,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出生字词并自己弄懂。然后教师范读一遍。

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朗读的基调。哪些地方该读重音,哪些地方该缓慢。再就是让学生同一段对比读。(读时要求听朗读的学生指出读的优缺点。读之前要让学生明白。不能掉字,漏字,添字,不能重读,要流畅,有感情)。

对比读后问班里有谁能比他们读的更好,更能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对这段主要内容,学生也就了解得很透彻。

三、让学生提问讨论,教师归纳

在学生熟读课文后,对讲读课文,难点课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能把全文内容概括出来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而对阅读课文。

我一般提这样几个问题:1、你读懂了什么?你对哪些内容感兴趣?为什么?3、你能根据课文提出些什么问题?开始时学生提问题很零散,教师不容易围绕一个主线来分析,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时,就可以根据他们提的不同问题。有目的地理顺。

对课文的 总结 归纳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文内容,对全文进行系统的总结,让学生对全文有整体系统的理解。

四、教师指导写作,课后延伸

一篇课文学后,我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如《荔枝》这篇课文。我重点让学生反复诵读母亲吃荔枝时的情景,体会通过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来表现母亲爱吃荔枝,但舍不得吃,都留给了儿孙。表达了母亲对儿孙的爱。

让学生明白细节描写的好人为你做一件事来突出他们对你的爱。除了练习 学习方法 外,课后还要注意延伸,让学生明白课后观察调查母亲为你做了哪些事,体会母亲的辛劳和母爱的无私。这样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很好的思想品德 教育 。

2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

第一点:要抓住关键,紧扣重点

俗话所说的“打蛇打七寸”和杜甫在《前出塞》中所写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即要抓住关键,击中要害。教学也是这样,只要抓住了关键,其余部分,就可迎刃而解。

例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如能抓装妒忌”这关键一词进行分析,就会比较容易地突破难点。因为文中所讲 故事 的起因在于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然而,当时的形势却是在孙刘两国联盟期间,曹操大兵压境之时。

周瑜虽然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却又担心加害诸葛亮会破坏两国的联盟关系,会因“小不忍”而乱了“大谋”,所以不敢公开地无缘无故地杀掉诸葛亮。于是周瑜就想通过合法手段找诸葛亮的“碴”,然后理所当然地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作为一个东吴的大都督,能在“谈笑间”使“强虏灰飞烟灭”的儒将周瑜,难道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懂吗?“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很明显,他是有所图谋的。而作为一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并没有揭露周瑜的阴谋,而是佯装不知,将计就计。

于是,二人合演了一出流传千古的名剧———“草船借箭”。到后来,二人又数度交锋斗智,结果都以周瑜失败而告终。周公瑾在被诸葛亮气死的弥留之际,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可以说,“妒忌”一词贯穿了全文,也贯穿了二人斗智终生,是关键所在。因此,只要抓装妒忌”,就可将全文剖析得清清楚楚。

再如:《飞夺泸定桥》一文中的“飞”和“夺”,《将相和》中的“和”,都是贯穿全篇的关键。

第二点:内容要广、要博

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海阔天空的学习环境。即要多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作家生平、文章背景、作品特点等知识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其知识面。这实际上是属于“磨刀”的过程,是不会耽误“砍柴功”的。

因为一篇作品,它在反映客观的现实生活的同时,往往会带有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反映出作者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认真地了解作家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对于理解其作品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司马迁之所以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为一家之言”,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不朽的名着《史记》,这是与他出身于史官世家,幼时耕牧河山之阳,早年遍游名山大川,有着广博的 文化 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

他的“发愤着述”,也可以说是他受宫刑的直接后果。再如杜甫,如果没有早年的“读书破万卷”,又哪来的“下笔如有神”?如果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严谨治学精神,又怎能达到“毫发无遗憾”的艺术高度,而被后人尊为“诗圣”呢?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

“三吏三别”能问世吗?如果他不是胸怀高远志向,又怎能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名句?如果他没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济世忧民之心,怎么能在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时,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多了解一点杜甫,那么理解起杜诗来,不就很容易了吗?

第三点:开掘要深

唐代司空图说:“江岭之南,凡足适口者,若醋,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盐,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有所乏耳。”他要求一种“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要达到一种“酸咸之外”的醇美境界。我认为,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教学。

它告诉我们,在分析课文时,不仅要讲出课文的内容和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性,而且要讲出文章的形式和形式中所显露出来的艺术性;不仅要讲出文章的旨趣所在,而且要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美学高度。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文”与“质”相统一。

例如教学《火烧云》,一方面要讲出它的内容及思想性———通过火烧云、霞光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的美,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讲出它的形式及艺术性———①结构严谨、首尾呼应;②有静有动,动静结合;③手法灵活多变。另一方面要讲出它的“质”———字词使用准确。

例如:写“霞光”之美,用了五个“……变……”的排比句,以及“……是……”的比喻 句子 ;写“火烧云”的程度、范围用了“烧”“红通通”“着了火”等字词,特别是“烧”字用得更妙,不仅表现出了火烧云的特征,还表现了火烧云的动态,而且还与后文的“着了火”相照应,并紧扣了题目;写“火烧云”的颜色,则从色泽、色度、色调、色形四个不同的方面描绘出了火烧云色彩变幻多姿的壮美情景。

与此同时,还要讲出“文”———将其上升到美学的高度。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由天上火烧云的景,地上霞光照映的物以及人们愉快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的一幅乡村夕照图的情景美;那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色彩美;那变化万千,多彩多姿的形态美。

3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

一、仔细琢磨语言特点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语文老师必须时时想着自己在教语文,时时想着从文本中寻找有独特精妙的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作者用词 造句 的精妙。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与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

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出”,大大小小提出很多问题,东碰一下,西摸一把,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出色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之中。

(一)解读关键字。

比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我们可以抓住课题中的一个“游”字,引导孩子质疑:“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呀?”“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呢?”学生带着疑问默读课文,找到两个关键的句子:“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他们还弄清了这两者的关系是先与后、因与果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换字的方法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中的“游”字就是“印、刻、烙、留……”的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就是鱼的静态和鱼的动态已经深深地印在了青年的心里,就是“胸有成鱼”的境界。这个“游”字,赞颂的是青年从春到冬的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看鱼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刻画出青年看鱼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形象。

而“鱼游到了纸上”中的“游”就是“画”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画”而用“游”呢?一个“游”字,就令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金鱼万千的形态和生动的姿态;一个“游”字,金鱼和青年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了。难怪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执着追求和“推敲”的千古佳话。

作为语文教师,在研究教材的时候既要做到“字斟句酌”,还要努力引导学生用字用词准确、简洁和生动。

(二)解读关键词。

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就可以抓住 “了不起”这个词,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文章中 “父”的伟大,“子”的勇敢、无私。

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古怪一词是含有贬义的,那么,在文本中老舍先生是用古怪表达他对猫的讨厌吗?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1-3自然段,发现课文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词句,可是也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猫的情感倾向。

比如,作者赞猫“有时候很乖”,夸猫捕鼠的时候“多么尽职”。并详细描摹猫动作的“温柔可亲”和叫声的“丰富多腔”。

细读课文,聪明的学生发现作者其实十分喜欢猫,因为他把猫印在稿纸上的泥脚印比喻为漂亮的小梅花;还能从猫毫无意义的叫声中听出“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段”和“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作者经常都在关注猫,难道这不是因为喜欢它吗?

(三)解读关键句。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抓住文中一句往往被许多老师认为简单而忽视的“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诚实”思想内容。

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鲁教版五上册《草船借箭》一文时,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从而使学生从一个“笑”字就领悟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课文精髓。所以只有抓准了教材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如果不能抓住突破口,就不可能分析好教材,更不能从“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神”。

而且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分析课文应咬准不放的关键词句的提炼,以及板书的设计等等,都是基于这个“神”的。

二、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

(一)要了解语言背景

文本解读必须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如《落花生》一课引导学生感悟课文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出现了看似热闹,实则无意义甚至误导学生的现象。生:老师,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太落后了。

师:噢?你是个很有见地的孩子,能 说说 你的独特感悟吗?生:像苹果和石榴那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人,我觉得他们既好看又实用,比“花生”那样的人更好!老师眼睛一亮,表扬说:“你的见解真独特。同学们,你们的看法呢?”生1:外表不好看,用人单位不欢迎,找工作困难。

生2:像花生一样深深地埋在地下,没有表现的机会。生3:外表好看也是一种用处,起码让别人看了“赏心悦目”。师总结:“你们真了不起,一个个见解独特,值得肯定。”

作者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再联系那个时代水深火热的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和先生(落花生)一样,为大义、为祖国、为社会“藏而不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啊,哪怕这索取的仅仅是旁人因看见“体面”而产生的“爱慕之心”。

如果教师对文本的作者、创作背景等都有全面的了解,就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师:同学们,其实花生那样的人就是作者那样的人!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的人吧!(简介作者生平)师:(质疑)在作者的心里,和讲体 面相 比,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教书育人,是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是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是为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救国……)师:是呀,和这一切相比,讲体面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

再读读这个句子,你们觉得和苹果、石榴、桃子相比,谁更可敬呢?相信此时没有学生再会为花生虽实用但不好看而遗憾,相反,会为落花生的藏而不露,只求奉献而自豪,为作者的不求索取,但求奉献而敬佩。

(二)解读文章题目。

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抓住了文章的题目,从题目入手,可以通过题目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地进入文本的内容解读,为深层次的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鲁教版三下册第七单元,这组教材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主题,仔细观察,发现《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这两篇课文的题目就揭示了人物精神。

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只要我们注意了它,我们就或把握了文章所述之事或是抓住了文章行文线索、或是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明确了文章的主要人物等等。这无疑对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大有禆益。

(三)以孩子的角色体验文本

阅读文本,读者就会从中获得信息,接受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每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所以每一个人与文本对话时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小学生处于六到十二岁这一年龄段,他们与我们这些成人,无论是在知识结构,还是在生活阅历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距。

而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一味地用成人的思维去体验文本,往往会把课文读得太深。

如《生命 生命》这一文本,如果用我们成人的思维去解读,除了能体会到作者分别从动物、植物、人类这三个不同的方面谈到了生命现象,从而分别从强烈的求生欲、顽强的生命力、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等角度强化了生命的价值这个主题,还能体会到这三个例子是有关系的,前两个关于飞蛾和香瓜子的例子说明了它们是不能主宰生命的,只有我们人类才能主宰生命。

但是,如果让他们体会第二层就有点拔高了。因此,从孩子的思维角度考虑,我们应重点引领孩子体会第一层。同时,我们也只有用孩子的思维去体验文本,才能更切实地体会到,哪些会是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最容易出现的疑问。真正把握好这一点,我们才会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问题,所提的问题也才会更加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4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

一、民主气氛的形成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

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 思维方式 与传统的 教学方法 ,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落到学生的心理基础上,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就不会被打破,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囊袋”。

所以,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体现真正的民主。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的: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请您出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

几天后,我收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通过对它们的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学生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大力支持,原因很简单:我们常说,学生是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教是最有发言权,教师通过上文中学生“点子”的调查。

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最欢迎的;通过改进,就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少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再说;作业中“请您出点子”的一个“您”字,动之以情,学生乐意去做,说“提建议”,而不说“提意见”,可消除学生的顾虑,学生就会积极去做,说是“出点子”,则想到一点就可提,方便可行,学生容易做。

可见,这种做法应是有效的捷径。

二、理解思维的多向

知识是智慧的结晶,但拥有知识不等于拥有了智慧,知识可以授与,但智慧却不能,从个体认识发展论的观点看,任何真知都是在活动中自我建构的产物,真知是知识和智慧的统一体。

于是,在阅读教学中,因为学生们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进行多向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些学生提出最好课题改为《草船骗箭》,其理由是:“因为诸葛亮是用诈骗的方法从曹操那里得到箭的,而不是借来的,“这理由一出来,就像是一滴水掉进沸腾的油锅里,教室里顿时炸开了。

可是,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从座位上弹簧似地站了起来说:“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这句话可以看出,骗箭不必谢,借箭才要谢,因而题目应用《草船借箭》。

话音刚落,另一位学生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理由:“我认为是借箭,因为到赤壁之战时,诸葛亮不是把借来的箭还给曹操了?人家有借有还嘛。”教室里的气氛紧张起来了,同学们的情趣也高涨了起来。

更妙的是还有一位学生说:“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赞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而‘骗’是贬义词,题目改成《草船骗箭》,文章的中心就变成揭露诸葛亮的阴谋诡计了。”面对这么多富有个性的理解,而对这激烈的 辩论 ,我欣喜地说出了一段启发性的话:“大家的见解太独特了,大家的表演太精彩了。

学习中,只要你们能善于质疑,大胆发问,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富有挑战的激情,成功之门就离你们不远了。”

三、探疑方式的选择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大体可分为两种: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独立加以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经过个人努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

其中,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师则不讲,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完成,而学生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教师的适当点拔外,让学生自由地寻找学习的伙伴,自由地选择探疑的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是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除了那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外,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可以是“你一言、我一语”全班同学群策群力,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形成学习小组。

自由选择解疑办法,如:读书解疑、实验解疑、讨论解疑、图示解疑、联系实际解疑等,学生爱用哪种,自由选择不加限制,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和独特的创造性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四、自学目标的自定

众听周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即差异性,所以,课前的预习,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两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或缩小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掌握得多,学得好、快,这无疑给课堂阅读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该如何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需求?该如何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呢?本人认为,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课前的自学目标应由学生自己拟订,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的自己自学目标,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总之,只要每位教师能根据教学实际,开动脑筋,定能创设出更新、更有效的方法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相关文章:

1. 小学语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汇总

2. 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

3. 小学语文阅读分析方法有哪些

4. 小学语文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与技巧分享

6. 小学语文句子赏析方法有哪些

7. 小学语文阅读基本方法,

8. 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

9.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方法

阅读全文

与语文如何把握课文内容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3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