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四作文怎么写
第一课时 作文指导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看图作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从中提取此次作文的核心信息。
2.当堂完成情景描写练习。
3.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些人物吗?(演示课件)
有战争年代时苏联的小夜莺、中国的小雨来、朝鲜战场中的黄继光,还有一位中国的小朋友,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也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相同点,同学们在学习时发现了吗?
生:他们都和打仗有关。
生:他们为了战斗的胜利流血牺牲,都是英雄。
师:在他们的言行中,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看图悟情
1.回顾中国的历史,侵略者的铁蹄曾使这片神州大地蒙羞。世人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使得多少中国百姓骨肉分离,流离失所。一位外国记者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情景。(出示图片,从各个角度演示图片)
师给学生留出1分钟的观察时间。
2.看到这张照片,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根据学生发言顺序,引导深入理解。
(1)小男孩的衣着
生: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衣着,他肯定是没有亲人的关心了,衣服都破了,光着两条腿,太可怜了。
师:就是这样的衣着。(板书:衣着)不仅如此,这个孩子刚刚经历了一场灾难,炸弹就在他的身边爆炸,此时已经分不清身上哪里是泥哪里是血。
(2)小男孩的动作
生:我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小手,他大概是太害怕了,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只有他一个人,他的两只手因为害怕都紧紧地攥在一起了。
师:多么无助的孩子,这位同学关注到了孩子的动作。(板书:动作)
(3)小男孩的神情
生:最先吸引我的是孩子的神情,他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恐惧,我想刚才发生的事情太可怕了,他张着嘴正在拼命地哭喊着。
师:说得多好呀!(板书:神情)想想这可怜的孩子大声哭喊着,他会哭喊些什么呢?
生:他会哭喊着:“妈妈,您在哪儿?怎么不来抱我,我害怕极了!”
生:他会大声喊:“妈妈,我要回家,我不要在这里待着!”
生:他会大声喊:“妈妈,我疼,我想回家,你到底在哪儿呀?”
师:他的妈妈在哪儿?他的家又在哪儿呢?有同学对这张照片有了解吗?
师出示:
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后,8月28日正午,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炸死了正在车站等车的市民2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孩,坐在被轰炸过的铁轨上号啕大哭。一位供职于美国报系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上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
看来这张照片中的唯一人物牵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4)周围的环境
生:我还关注到了周围的情况,结合刚才的资料我了解到,这里原来是上海火车站,应该是非常热闹的地方,可现在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瓦砾,我想远处肯定还有爆炸声,小孩的父母可能就在这场爆炸中死了,而且他可能就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眼看着亲人死去,是多么痛苦呀。
师: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几分钟前有可能还是相依为命的一家人,几分钟后却失去了亲人,这是何等的痛苦,是这场残酷的战争让无数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怜的孤儿。
三、写话传情
1.师过渡:有人也称照片为凝固的历史,让我们根据大家刚才的交流,把我们从这张照片中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让所有有同情心的人都记住这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吧。
2.生独立完成片段,师巡视。
3.同桌交换阅读,互相提出意见。
4.推荐汇报。
生:一看到这张照片,那个小男孩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他是那么无助,一个人坐在冰冷的铁轨上,身上的衣服已经破成一条条的了,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脸上、身上青一块红一块,已经分不清哪里是泥哪里是血,他就这样坐在这里,五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他大声呼喊着:“妈妈,妈妈,我怕,我疼,你怎么还不来接我呀!哥哥,姐姐,你们怎么那么狠心,把我一个人扔在这里呀……”
师:这位同学推荐得好,你读得也好。其他同学听后有什么想法吗?
生:他观察得非常仔细,孩子脸上、身上都是青一块红一块的,说得特别好,我的作文中就没写到这一点。
师:那请你根据他的提示把你的作文补充一下吧。
生:我觉得他的话挺感动我的,我觉得这个小孩真可怜。
师:看起来感动我们的不仅是语言更是叙述中浓浓的深情。
师:每个同学都出声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看看你的这份深情表达出来了吗?有不满意的地方请马上修改。
四、情感升华
1.师过渡:这张名为《中国娃娃》的照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巨大反响,它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战争中的平民的处境,也使隔岸观火的美国民众了解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从而促使许多美国人开始同情并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2.师:看到这张照片,除了对儿童的同情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战争太残忍了,让许多人死去,没有了家。
生:有什么事非要打仗,只有像希特勒那样的疯子才会喜欢打仗。
师:只有远离战争,人们才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3.还记得这段话吗?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让一名学生读读这段话。
4.师:这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心声,我们呢?
生:我们要维护世界的和平,让战争远离我们。
生:我们可以多进行体育比赛,通过另外的方式来进行竞争。
……
师:同学们的愿望是多么美好,让我们用心浇灌“和平之花”,让爱满人间。(出示一组图片课件:孩子们在海洋中、沙滩上、树林中欢乐游戏的情景)
五、教师小结,布置习作
1.布置习作。
和平是我们所向往的,和平也是人们获得幸福、快乐的根本。今天我们由一张照片说起,谈了很多,说了很多,就请你利用下节课的时间把我们刚才聊的也记录下来,完成一篇习作。
2.理清结构。
师:想想这篇作文应有几部分内容?
生:两大部分,一是照片中的内容,还有是由此自己想到的要和平。
3.确定题目。
师:那为这篇作文命个题吧。《夜莺的歌声》全文紧紧围绕夜莺的歌声来写,那我们这篇作文呢?
生:可以从小男孩的哭声来写。
师:想得真好。其他同学也应该根据自己作文的特点,像这位同学一样,拟个合适的文题。就让我们把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寄予这真切的语言之中吧。
【课后自评】
一、以文为本,以图为据
人教版小语教材每组作文的设计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强调读与写的结合,学与练的结合。读后有感而发,学后运用知识。作文不仅是要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积累语言,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创作,从而在作文教学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组课文分别是《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还有选读课文《黄继光》,不难看出本组课文都是让学生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
本次作文,学生很容易将学习课文时的感受进行迁移,使情感在作文中得以释放。因此我在教学中紧扣文本,围绕一张《中国娃娃》的照片展开,让学生把看到的与感受到的相融合,展开联想。
二、以情贯穿,说写互补
小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是他们习作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从激发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我在此次教学设计中以情贯穿,导入时的激情,学生观察汇报时的悟情,习作时对情感的再次体验,最后使得学生将对小男孩的同情转为对和平的渴望,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浅入深。
根据本次作文的特点——看图作文,在动笔写之前让学生充分交流是必要的。交流中学生对照片的观察由点到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看到的、感受到的相融合,达到看图、叙事、表情的目的。课中拿出近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一个片段,这样将学生的交流落在实处。交流为习作做铺垫,习作又是对前面交流的提升。说与写相结合,体现出作文课的特点。
三、以学定教,大胆取舍
这是四年级下册的第四组作文练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考虑中年级的特点,又要兼顾向高年级过渡的需要。此次看图作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看图叙事,但与以前的要求不同,除了在观察中要有序、细致之外,还要将自己的感受融进叙述中——一边叙边议,在教师层层深入的指导下,学生对这种写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高年级夹叙夹议作文训练做好准备。学生在发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对和平的向往时,教师提供素材、提供方法:读读学过课文中的语句,这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那我们呢?展示一组孩子们自由自在生活的照片,使得课文中的情景真的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文中的语言也一定会出现在他们的头脑中,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从受害儿童、快乐儿童多角度来看待和平,在语言表达上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谈心说理的方式或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诗歌抒情的方式都可以,在表达内容上、形式上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挥。
②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作文怎么写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轰”的一声巨响,火车站的候车室瞬间倒塌了。车站里那成千上万的人们惊惶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乱成一片。顿然间,硝烟滚滚,血肉横飞。
这时,从被炸的候车室的废墟和碎片中传来一个幼儿的哭声,闻声过去,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正坐在废墟里,他的周围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他身上也都溅满了血。那男孩显然已被周围发生的一切吓怕了,他一脸惊慌,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灰尘,还张着大嘴拼命地哇哇啼哭着,连脖子、脸上的青筋都露出来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是在用他那拼命的哭声找寻自己的爸爸妈妈,找寻自己熟识的亲人。然而,这凄惨的哭声没有惊动他的爸爸妈妈,没有惊动他的亲人。唯一的答案,就是这些亲人已被日本侵略者的炸弹夺去了生命。
头顶上敌人的轰炸机还在盘旋着,一枚枚炸弹继续攻击着,地上的人们死的死,伤的伤,小河里血流成河悲惨得难以想象。就在这时,他听到他旁边的废墟里,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他知道,这是他妈妈的声音。于是,他拼命爬过去,手上、脚上都被碎片划破了一道道口子,鲜血在流,可他全然不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下子仿佛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大人,因为他有一个希望,一定要看看妈妈,一定要把妈妈救活。终于,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的鲜血,小男孩赶紧伸手去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两面个字“孩子”就断了气。就这样,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轰炸,这个孩子成了孤儿。
这个孤独、可怜的孩子,他以后的生活又会如何?相信他会记住这段历史,发奋读书,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
③ 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四的习作咋写题目是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仔细观察照片
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我国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啼哭的婴儿,倒塌的房屋,使我们不由得仿佛又回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时本应当是学生上学,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后小憩和玩耍的时候。可是由于日军的狂轰乱炸,上海城内的学校和工厂很多已被炸毁,人们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学。
这时的上海火车站,由于北站已成为战区,交通被切断,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车南站,人流拥挤不堪。忽然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日本敌机飞来投下大量炸弹。上海火车站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车站,天桥月台以及铁轨被炸得稀烂。站内的人们死伤无数,地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唤着孩子,孩子哭喊着寻找着亲人,炸伤的人们痛苦的呻吟着,废墟中幼儿悲惨的啼哭声更是让人心痛。几分钟前,这个婴儿可能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撒娇,手里还玩着爸爸亲手为他做的玩具。几分钟后,侵略者的炸弹顷刻间将这美好的一切都毁灭了。敌机投下炸弹的瞬间,孩子的母亲努力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遮挡住纷飞的瓦砾和弹片,孩子的母亲被炸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可是眼前没有出现妈妈慈祥的笑脸,更没有爸爸平时那有力的双手来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残忍,夺走我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我这么小,我以后将怎样生活啊!
是呀,是战争使原本繁华的街市变成了废墟,是战争摧毁了人们原本幸福的家园,是战争打碎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愿这样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让世界永远充满幸福和欢笑。
④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怎么写
哭泣的孩子
这一天,上海火车南站人头攒动,人们提着篮子,扛着包袱,身体强壮者搀着老人,牵着小孩,人们都焦急地盼着火车快点到站,把他们带到远离战争的地方。
突然,警报声凄厉地响起,刺耳的声音在车站上空盘旋。紧接着,人们听见了飞机巨大的轰鸣声:呀!不好啦!鬼子的飞机正向火车站的方向扑来!
“鬼子的飞机来了,大家快躲呀!”
“快,快,快躲起来!”
人们惊慌失措地奔跑着,可是谁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躲。炸弹掉落的呼啸声伴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惊慌的人们如惊弓之鸟一般四处逃散。
一枚又一枚的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人们的惨叫声、呼喊声、呻吟声与炮弹的呼啸、爆炸声混合在一起,往日喧闹的火车站,如今成了人间地狱。
一对夫妻死死地抓住自己儿子的手,他们东奔西跑,无处藏身。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孩子的妈妈倒下了,她松开了孩子的手,用最后的声音喊道:“带好孩子。”
父亲扔下手中所有的家什,抱起孩子,在浓烟和尘埃中拼命地跑,要找一个让孩子安全藏身的地方。
终于他们跑到了铁道旁月台下,他一把把孩子塞进了月台下的空隙处。一声巨响,站台塌了,孩子的父亲不见了。
不知过了多久,爆炸声停息了,偶尔有建筑物倒塌的声音。月台下的孩子从空隙中爬了出来。他一边哭,一边喊着:“爸爸——妈妈——”他的哭声是多么无助,那么悲惨。周围没有人应答,死一般的沉寂,世界仿佛停止了呼吸。他跌跌撞撞地爬过一堆堆的坍塌物,爬到了铁道边。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周围没有一个人。他的手上、身上、脸上全是血,仿佛在屠宰场里摔了跤。
不知道哪是伤口流的血,哪是死亡者的血。他不明白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有人要将他们从自己的家里赶出去,为什么他的爸爸妈妈就这样不见了,为什么,为什么?
照片背后的故事
“轰——轰——”日本鬼子的飞机投下了一颗又一颗炸弹。防空警报拉长了声音,“呜——呜”地响了起来。顿时,房屋倒塌下来,高高的钢架也被炸得断了半截,地上一片凌乱,到处是砖头、泥块、木块……车站里的几百个人一下子被惊呆了,人人脸上都流露出惊恐的神色。有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落在身边的炸弹炸飞了。哭喊声、求救声、脚步声响做一团,越来越多的人倒下了,到处是血肉模糊的人,还有被扔下的行李、跑丢了的鞋……
这是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的一幕。
山娃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挤到了铁轨边,他浑身是血,觉得很疼,但不知道到底伤在哪里了。他擦了擦眼睛,想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一家人本来今天是要坐火车去无锡乡下爷爷家躲几天的,没想到……
过了好久,周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坐了下来,眼泪刷刷地流,哭声撕心裂肺……
时光不断流逝,轰炸后人们从悲痛中走出来,逃难的人渐渐汇成人流,都想远离这战火,这灾难……
这时,一个好心人走过来,发现了这无助的孤儿,他带走了山娃子,一起走向后方。山娃子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他永远忘不了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