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真语文小学教育是什么意思

真语文小学教育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1-18 08:34:25

1. 小学教育是什么

小学教育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位。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语、数、英)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小学教育要求: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求实创新精神;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为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能承担活动课教学,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

2、特殊教育方向:

人体解剖生理学、特殊儿童生理与病理、特殊儿童筛查、儿童精神医学、教育听力学、特殊儿童学习辅导、资源教室方案、特殊儿童语言沟通、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儿童言语矫治。

2. 黄厚江:什么是真语文

为什么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黄厚江

1978年,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中国大地掀起,这场大讨论带来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也带来了思想大解放的宝贵经验:用讨论的办法推进解放思想,人们畅所欲言,探讨问题,弄清是非,实现思想的解放。受此启发,本报于去年底今年初进行的真语文大讨论是为了在全国教育界、尤其是语文教育界探讨“什么是真语文”“语文课该怎么上”“语文课堂的主体是谁”等问题,试图通过对当下语文教学种种乱象排沙简金,以推进我国语文教育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之下的健康发展。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词语反复,实则不然;因为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有些语文课上的并非是语文的内容,所以我们才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在《为什么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中认为,语文课不能充斥声色电光、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万象,这样的语文课不是语文课。要让语文课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让语文课回归语言的本质。由此,我们认为: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是真语文的核心。

本文是继2013年2月27日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一文后的又一深入推进,是真语文大讨论的阶段性成果。希望全国语文教育同人进一步参与讨论,共同努力,廓清相关语文教育理念,找回语文课堂本真,探索语文教学真谛。

钱理群先生说:“改变语文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所谓改变教学方式就是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我不知道先生的言论是否和我多年的说法有关,但针对语文教学严重的异化现象,我们始终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实践本色语文教学。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主张和有效的实践操作机制。“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一直是本色语文最最核心的主张。《语言文字报》发起的“真语文”大讨论,是一场拨乱反正、探求语文教学本真规律的学术活动。在我们看来,“真语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呢?或者说什么是“真语文”呢?我认为,它的基本要求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以语言为核心

语文学科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价值和个性特征。叶圣陶先生明确论述:“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语言运用本领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运用,母语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学习母语运用的能力,这应该没有争议。

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在一些语文课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语文;在很多语文课上,什么也没有,只有授课老师所看见的那个“语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由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很多人对语文课程的核心元素的认识是有偏差的;由于“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有人以为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由于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有人认为语文就是人文,人文就是语文;由于语文是“文化的一部分”,有人以为语文就是文化,文化就是语文;由于语文必须关注人的成长,有人以为语文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语文;由于语文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语言和思维总是紧密关联,有人以为语文就是思维,思维就是语文;由于语文对人的感情有着很大的影响,有人以为语文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是语文;由于文学是语文很重要的内容,有人以为语文就是文学,文学就是语文……

如果我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语文课其实就是一对矛盾,即言和意的关系。读和听,是由言得意;写和说,是以言表意。当然,言和意之间也是一组共生关系,所以本色语文的教学机智主要就是共生教学法。若从课程的立场角度看,言应该是更为核心的因素。

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呢?即一切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语言元素,要紧紧围绕语言展开。具体表现为语言解读、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共生。即使有其他的教学安排,也必须是为这些语言活动服务的。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里的“语言”或许应该是“言语”,或者是其他一个不同的表达。我们这里只是采用了大家比较习惯的表达,而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推敲。

以语文活动为主体

课堂教学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它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的。事实上,现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不是由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的,而是内容的堆积、问答的罗列、形式的呈现、概念的演绎和结论的传递,甚至就是一个个题目和一个个答案组成的一堂课。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由语文活动组成。

什么是语文活动呢?首先应该是语文的活动,而不是其他的活动。语文的活动,就应该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活动,听说读写应该是基本形式,但很多语文课却把大量时间花在其他活动上。比如教学《晋祠》就通过视频参观晋祠这处名胜,教学《木兰诗》就欣赏美国电影《花木兰》,教学《北京胡同》就成了北京风情展,就成了北京胡同、上海弄堂、苏州小巷的大荟萃,教学《五人墓碑记》,还要让学生表演毛一鹭抓人的现场情景……对上述现象,批评者不少,这里不再多说。很显然,这些做法都不是语文的活动,或者主要不是语文的活动。

其次,语文的活动一定要“动”。有些课,看起来都是围绕语言展开的,但却是静止的,是僵死不“动”的。既没有教的动,也没有学的动。可以说,告诉式、问答式、陈列式、概念式、练习式和结论式仍然是语文课堂比较普遍的现象。

所谓动,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即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要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课堂上,教师的确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可是怎么说怎么概括,全不清楚。结果学生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概括就怎么概括。这有什么教学价值呢?这就不算是语文的活动。

所谓动,还要体现学习的过程,尤其要体现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验、自己思考、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完善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有些课堂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呼百应,这就是没有过程。过程要有层次性和阶段性,过程要经历曲折和失败,过程要体现学生思考。在和老师们谈什么是学生主体时,我们说学生主体很简单,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教学,就是学生的事让学生自己做,就是让学生做该做的事,让学生做能做的事,包括做失败的事,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活动。我们看到有些老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找答案。找到答案,万事大吉。不注重过程,不需要过程,更不关注过程,这就不是学习活动。

所谓动,还指教师的动。尽管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主体作用。所以,对于教学主体问题,我们一直主张语文教学(甚至包括所有学科)是双主体。我们经常说,教师上课,不是领导布置工作任务,而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周密的考虑,而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能够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所以,从教师的角度看,学习活动就是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发挥自己的作用。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具体合理的要求,还要对学习过程做出及时中肯的评价和具体有效的指导,提供及时的帮助,带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所以,语文学习活动既不是给学生一个知识的结论,也绝不是搞一个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学习形式,而是学生和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都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

最后,语文的学习活动一定要活。所谓活,首先是活动形式有一定的原创性。这里的原创,就是强调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组织活动,而不是机械的公式化的程式化流程,更不是照搬别人的活动。我们有些老师喜欢照搬所谓名师的做法,喜欢模仿公开课、获奖课的做法,结果常常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有些老师总希望语文教学能有一个或者几个模式。这是对语文教学的特点缺少认识。任何教学活动只有针对特定的教学情境才会呈现出它的效果。生硬模仿、生搬硬套、死套模式都不是真正的学习活动。

所谓活,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活动欲望。这就要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展示语文学科的特点和魅力,还要求语文学习活动具有必需的活动空间。比如,问题探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但有些只是简单的“有没有”或者“是不是”,就使问题失去了活力,甚至有些问题的提问就暗示了答案,更失去了讨论的价值。钱梦龙先生多年之前批评过的“白求恩同志是哪个国家的人?不远多少里来到中国?他来中国为了干什么?”之类的问题,还是常常看到。有些分组讨论的探究问题,只要看看课文,答案就显而易见而且没有多元解读的可能,甚至就是到课文里找几个句子。那样的分组讨论,只能是装模作样。近年来,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但很多语言活动,只是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转述或叙述,缺少活动空间,更没有语言活动的张力。狭小的思维空间,僵化呆板的活动形式,并不能真正给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带来活力。

理想的语文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应该具有共生性,即具有现场的再生性,学习资源和活动形式都在活动中不断丰富。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生。理想的学习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激活的过程,在互相激活中使学习不断深入。更为普遍的应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激活。完成学习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互相激发兴趣、互相激活思想、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学习的内容也因此而丰富,学习的过程也因此而丰厚。二是言与意的共生。无论是读还是写,成功的学习活动,可以通过语言的活动而丰富深化对意的理解,通过对意的理解而加深对语言的品味,丰富对语言的感受,丰厚对语言的积累。

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我们倡导的本色语文,主张“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但绝不是狭隘的语文观,并不是简单地立足语文教语文,而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提高为根本追求。

从不同角度,可以将语文课分出不同的境界。我们认为,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可以把语文课分成三个境界:一是语文课上只有语文,紧盯着语文教语文,看看是语文,想想还是语文,除了语文就是语文,几乎是非语文勿视,非语文勿听。这是语文课的一般境界。语文课上什么都有,声色电光、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万象,要什么有什么,就是找不到语文的活动。这是语文课的最差境界。我们心目中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看看什么都有,想想都是语文,应有尽有,一切又都为了语文,一切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毫无疑问,抱着狭隘的语文观是教不好语文的,也是学不好语文的。但这看似相似的最差境界和最高境界是很容易混淆的。就像文言文教学,有人把读参考书的译文混同于功力深厚的串讲一样。都是“看山是山”,一是未悟,一是参透。

所谓的“看看什么都有,想想都是语文”,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看,就是处理好语文和非语文的关系,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试和素养的关系,人文与工具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读书和做人的关系,核心内容和拓展延伸的关系等等。从课堂教学内在因素的角度看,则主要是言和意的关系,读与写的关系,听与说的关系,听说和读写的关系,听说读写和思的关系,听说读写思和语言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关系等等。能和谐地、恰到好处地处理这些关系,语文课就是高境界,必然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如果刻意夸大其中一点,就会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异化的、甚至是非真实的状态。

如果我们套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认识这个问题,所谓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或者所谓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语文课中得到学科化的体现。有知识学习,有知识积累,能给学生该学的语文知识,能给学生有用的语文知识,能够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为语文素养的培养服务,能够用正确的知识观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有明确具体的语文能力训练,有语文能力训练的合适形式和适当方式;更主要的是,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学生自己的阅读、有自己的写作、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积累了语文学习的经验,悟出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而且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丰富了情感世界,提高了思想认识能力,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确立了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我想,这也就是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以上是我们对本色语文,也是我们认为真语文“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这一基本主张的阐述。当然,还有许多内涵,因为在其他文章中多有涉及,这里就不再重复。

3. 小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有什么区别

语文教育专业出生的学生只能够从事语文方面的教育,比如说小学语文、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

小学教育包含小学的所有科目,在毕业之后能够去小学当老师。小学教育专业其实包含了小学的所有科目,比如说语文,英语,数学,美术,体育等等。

4.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教育

在有的人看来,语文就是一种工具,一种交流或思考的工具。于是,“以钢为纲,以本为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开头结尾、字词句篇,直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然。结果就造成了不读书、阅读能力低下的现象。(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曾经让学生读书,读我们学过的课文,给家长读,但有家长反应孩子根本就不读;后来,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词汇量,提高写作,让他们读作文并且摘抄好词好句。慢慢发现我们班学生朗读能力差些,唱读,拖音,一起感受文章的感情,也泛读过,可是学生依然不能够很好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今后得让学生多读,有感情的读。)
而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文化,很会表达的人。语文教师要有思想,善学习。孔子曰“善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感到读书和写作是一种思考,是一种乐趣者,才能成为好的语文教师。
教语文,其实就是把学生领进书籍的海洋中。这里,语文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语文教师这个人要受学生敬仰,其行动要使学生仿效。荀子讲“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只要学生读起书来了,他们就有思想了,其作文,就言之有物了。

5. 语文教育和小学教育(语文)有什么区别

一个小学
一个是广泛的语文教育

6. 小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有什么区别

小学教育一般可以教小学任意学科,只要有相关的教师资格证,语文教育专指教语文,包括是高中,初中和小学的语文。可以这么理解,前者是通才,后者是专才

阅读全文

与真语文小学教育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