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18 19:47:05

①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是义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语文这门学科首先是一门工具,是我们思维、学习、交流、生存发展的工具,小学语文工具性这一性质更为明显。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这字是语言的书面表现形式,也是进行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文字是工具,那么,教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工具课,其次,小学语文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语言的基础工具性还表现在人们凭借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说话作文。语文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并在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思维,陶情冶性。离开交际功能,抽去情和意,语文便成了空壳,语文的工具性也就显现不出来了。因此,语文是与思维为核心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再次,小学语文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语文的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形式共生共存、相辅相成,决定了语文课程文道统一的特点。语文课程使学生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小之以理,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程有很强的思想性。

一、语文教学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文章外在形式如语言文字、写作方法,既为通常听说的"文"与文章的思想内容,即为通常所说的"道",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思想内容就不会形成文字,产生作品;同样,只要作品一出现,必然包含着一定的思想内容;也不可能没有思想内容而说出一个意思或写成一篇文章。可见,"文道统一"是客观存在的。"文"与"道"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无论是叙事、写人、状物、写景的,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内容。教师在教会学生读文章和写文章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既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也有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教育,还有热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物、艰苦朴素、诚实、勇敢、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爱美情趣等等的品德教育。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以学习语文为基础的,是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的。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特点,脱离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空一些道理,就会使语文课变成政治课。如果离开思想教育内容,孤立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就会使语文课变成说文体字课或单项的语言训练课。小学语文教材选编过程中十分注重思想内容与言语形式的统一。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读,明白更多的道理。

其次,许多的课文可以进一步发掘内容的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格教育。例如:《詹天佑》、《爱迪生》、《青松》、《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这样的文章,文章中的主人公或文中塑造的形象都是广大师生学习的榜样,如《青松》的坚强、高洁;"詹天佑"的克服种种困难,为国争光的精神;爱迪生的探索创造精神,邱少云的英勇无畏的精神都激励着学生永远奋发向上,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再比如《诚实的孩子》、《骄傲的孔雀》、《三人行》等,使学生明白诚实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也使学生明白,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骄傲是不可以的,应予以批评。小学教材中有大量类似的文章,无不教育学生要谦虚向上、生活朴素、团结友爱。这样的课文实际上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的依托。

再者,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学生熟练的掌握课文内容之后,要能使我们的学生对一些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使他们形成一个初步的爱憎善恶、美丑是非观念。比如说蝴蝶与蜜蜂到底是认最美丽?为什么呢?为何要我们学习小蜜蜂?具体有些什么能让我们学习呢?《幸福是什么》一文中,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自己是否身在福中不知福呢?应如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幅壮锦》课文中的三个儿子中,谁值得我们肯定,为什么?《刘胡兰》、《方志敏》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敌兵的形象的对比中,我们应该爱谁?憎谁?又是为什么呢?像这们的文章本身都是一个个鲜明的例子。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比较或者联系生活实际,那么,它便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从中悟出不少做人的道理,从而纠正自己一些不良的看法、做法。

二、语文学习重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做到打好知识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能力是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智力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通常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等方式表现出来。知识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它是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但是,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却往往提倡"苦学","死学"到"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注重最终的结果、只要考试时写上既定的答案,就算万事大吉,这实际上就是与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求相差甚远,我们广大教师应着眼于诱导引导、疏导、指导,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并且养成良好的思考总是的习惯,把重点放在解决总是的过程中,不要一味把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积极形式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一位老师在讲授《司马光》一文时,让学生假设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学生立刻想到了:"我大人","拉上来"等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所想到的方法一一进行比较,各种方法的利弊,最后选择最好的方法。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实际上也是他们对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作出的思考,并解决问题。教学课文《小猴子下山》时,有的学生赞扬小猴子,不断追求更好的,则有的学生批评愚公:太愚,各有其理,我们都应予肯定。甚至有的学生把自己放入课文之中,假想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主人公,这时,他的思考就更加广泛、更加深刻了。我们学习语文,最终就是要培养我们学生步入社会;怎样待人处事的思考能力。而决不仅仅是课文中的一些词句。这就是说,语文教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语文课是我们进行美育的重要阵地

儿童的审美眼光是非常敏锐的,但是,大部分是从艺术形象中感知的,我们教师用美的艺术形象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之中的形象美,情感美和语言美、创造美的重要国地,从而培养他们对各种美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辨别美丑的`能力。发展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塑造他们优美的心灵,培养他们对各种美的问题、追求的品德和习惯,为社会主义两大文明建设服务。

小学语文课以浅显优美的语言,多视角、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祖国南北、高山、草原、江河流水,秀丽的景色无不绕人以美的享受,会人心醉,会人神往,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异彩纷呈、炫丽多彩的世界。比如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十四个字,却写也了四种颜色:黄、绿、青、白,但却一点也为杂乱,十分自然和谐把明媚的春光和祥和的景致如淡彩画般呈现在我们眼前。此外,自然界中形态各异的万物,也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桂林的形态万千的山,燕子剪刀似的尾巴,甚至不同的树叶形态,都是极富蕴味的,还有声音,借助于听觉也可以给人以轻松娱乐的享受。儿童唱歌、小溪弹琴、雨打芭蕉、风过竹林、瀑布哗哗、黄河的涛声啦等,各种的声响在作家的笔下都是伟大的乐章,往往令人情不自禁地沉浸于其中。

大自然是很美的,然而,生活中的美呢?在哪?一位诗人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美的内容很多很多,什么人物美、劳动;科学的追求,奋斗都是美,并且联系生活,使人们的学生明白人之美有外貌美和心灵美之分。有时,外貌美与心灵美统一和谐,有时华丽的外貌下却隐藏着丑陋的灵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人们的学生明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正如柏拉图所说的"应该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加珍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识真假、辨美丑,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培养出心灵、人格美的代新人,造就一种和谐的美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坚持正义努力奋斗,用自己的努力去开创更好更美的未来。同时,也可借助于教材,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课文中感受艺术之美,培养他们初步的审美观点,自觉抵制低级庸俗的腐蚀和影响。

总之,语文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从语文课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还要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教师,教语文,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应当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把语文学科作为学生进行品德、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园地,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优秀品德,健全的人格,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的新世纪中新一代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至第十二册》

《中国教育报》<br /

②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它主张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它从培养能力,提高文化素质、文化修养出发,它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而且重视课外语文活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一、转变教育思想是关键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肩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除把学生培养成为

③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转变思想,提高意识
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教师应当从应试教育的思想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到应试教育的不足和危害,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再单纯性地以学生的高分数作为评价依据。这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后果是:将教育的成功归结于考试的成功,在成就一少部分尖子生的同时,放弃或者是否定了大部分的学生;注重智育,忽视了其他一些方面,甚至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教育本质特点的一个重要体现。换言之,素质教育的实施目的,并非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升学和深造,而是能够使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应当以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己任,彻底转变教学思想,不再单纯性地注重学生的高分数,提高素质教育意识,并且贯彻实施。
二、要有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这种职业是非常高尚的,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跟教师怎样处理师生关系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倘若教师能够真正地爱学生,跟学生和谐、平等地相处,那么就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犯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不应当冷冷地批评学生,而应当激励学生,这样,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改造自己的错误、弥补自身的缺陷,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怎样学习和掌握知识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并非死记硬背,不然就脱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三、语文教学是开放的
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语文要素构成了文化环境,以人的发展和进步作为视角,语文教学是第一位的,它不仅仅能够应用于交际,还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实施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教师务必不断地更新教学思想,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将生活实际和语文知识有效地统一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统一实践应用、时代发展的信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以使完善的教学知识系统形成,并且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需要规范化作业批改的书面语言、跟学生沟通的生活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并且注重文采,不可以随心所欲,教师更需要进行规范化的书写。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沟通、阅读和学习,进而切实实施开放性的语文教学。
四、重视课外活动教学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以课堂教学作为主导,但也要注重课外活动的教学,这是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以提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长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学生获得了思想教育,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规划、有针对性和适当地组织语文课外活动教学,从而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具有多姿多彩和多样化的形式,像是游戏、参观、作文展览、书法、建立黑板报、讲故事,朗诵比赛等等。教师应当使得课外活动具备独立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及时性、趣味性的特点。教师在组织课文活动教学中,应当注重示范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应当为学生讲解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激励学生大胆一些,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务必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彻底地转变教学理念,并且真正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地创新教学手段,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以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和进步,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探析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语文是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语文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但人是有差异的,从现实上讲,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人才能成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除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外,还要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有科学的头脑、高尚的人格、先进的思想、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的朋友,同时用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二、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的实践关系。而新课标也指出“重视语文的实践性”。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与参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例如:上《鸟的天堂》一文。离学校一百多米的地方正好有一棵大榕树,我于是要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好好观察,体会独木成林的奇观,化抽象为具体。体会“‘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这句话。还有上《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这是一篇习作例文。上完后我就思考让学生学写作文的同时,如何把课堂知识延伸,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获得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意识,并因此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刚开始,同学们都想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我就让他们回家时问家长(。然后根据课堂反馈设计了下列表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去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学会广泛收集信息。了解家特产的一些情况、现状。意想不到的是,像这样通过调查研究中学习语文,既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积极求知,努力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倾听技能,发问技能,观察技能,记录技能,访谈技能,调查技能、合作技能都得到了充分调动和培养。有的学生写出了鲜活的小作文;有的学生还对调查的土特产进行分析,并能针对时势,向农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建议;有的则以广告形式将自己家乡的土特产推荐给大家。

三、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能认识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其能力十分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形象性、生动性。语文课堂的导语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导语设计得巧妙,语言生动,能起到诱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例如:《五彩池》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四川松潘旅游胜地藏龙山的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上课时,我以五彩池的传奇故事导入新课。借此唤起学生对“五彩池”神往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急于欣赏的兴趣。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的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奶奶是哄着我玩的,我去当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瑶池边去看看。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个神奇瑰丽的五彩池呢?其实,这个五彩池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它就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自然是兴趣盎然。

四、面向全体,因村施教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看教师能否把握学生的差异,能否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是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教学评价不能单一地从某一侧面进行。以往的评价重点是评价教师的“教”,而不是评价学生的“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转到以评价学生的“学”为重点上来。上述评价内容,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宽泛的相容性。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我们每一位教师应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⑤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奠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学会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要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为此,我们应着力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大语文”教育观的基本含义是:发展学生广阔的的语言天地,除课堂教学外,开展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外活动,开展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学校以语言为工具的各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看电视听广播等,发展学生的语言。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要破除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观念是先导,只有我们都树立了正确的“大语文”教学观,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去实施素质教育。

二、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呼吁“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教师应杜绝千文一法,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使学生“知”、“能”并举,发挥个性、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和创新能力。

其一是赋予学生自主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坚毅、智慧、积极、敏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做到三讲三不讲,即重点精讲、难点细讲、疑点多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可以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能学会的不讲。

其二是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合作学习体现了学习的开放性和民主性,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和情感融洽,合作交流的主体应当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合作、自由合作、全班合作等。其三是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应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树立信心,正确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训练学生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鼓励学生

⑥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习其它各门学科,获取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四有”人才,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游离于具体学科之外的特殊教育模式,而是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国家教委文任柳斌同志说“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柳斌同志高度概括了素质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学校素质教育应该使每个学生达到“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做人”。这四项要求,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是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学会创造的重要阶段,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好道德观,科学的人生观的基本阶段。在这人生的黄金时段,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为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初步探讨。
一、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加深理解。从心理学角度说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教师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产生“顿悟”之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感受,去体验,了然于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所发展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小学语文教材的绝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重大的作用。教师要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让他们会读书,从而把书读懂。
模仿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课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范读。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正确的语音、语气和朗读速度,使学生对课文形成初步的认识。尤其是新课教学时,教师在范读之前提出帮助理解课文的大意。教师在范读时的语音、语调和富有表情的神态都会深深引着学生,使学生在听时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加深印象,从而体会了文章的含义。如教学《凡卡》一课,我根据文字浅意明,感染力强的特点,采用“寓讲于读”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以范读来激发学生的感情,当我读到“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我再也受不住了!……的时候,语调凄切,泪如泉涌。再往下读“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这一段时,我声音嘶哑,泣不成声,正如文中所写凡卡此时的神情动作:“拿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才继续往下读。此时,学生从我的范读中进入了文中的意境。仿佛看到了凡卡恳求,泣求到濒临绝境而跪地哀求的凄惨形象。学生们竟无法自制,抽泣起来,个别学生甚至失声痛哭。范读完,我等学生的心情稍微平静下来,就言不絮烦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内容,并把凡卡断断续续写给他爷爷的信连起来自由朗读,加深体会。最后我指名朗读,检查效果,许多学生都能从听到读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师要根据课文表达了思想感情不同,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学生掌握了朗读基本功,口头表达能力自然而然也得了提高,在日常的语言交流或参加演讲的表达能力都会很大提高,自然理解能力也会大大提高了。
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智能。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另一个措施,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智力”指人的聪明度;能力属心理学范畴,指办事的本领。有的人智力发展较早,有的人发展较迟些;有的人能力较强,有的人差些。素质教育研究的是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但要研究孩子们的共性,还要研究孩子们的个性,使他们各得其所。课文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根据不同认识事物的规律编排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教师应凭借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训练,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有的放矢输导,使之各有所进。
如四年级的课文《大森林的主人》、《田忌赛马》,三年级课文《做风车的故事》、《捞铁牛》等课文都旨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大森林的主人》讲雨后翻船,猎人动脑筋想办法克服了“冷”“饿”“累”的困难,而作者却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教学教师要抓住这一点,要求学生思考: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像猎人一样还是像作者一样?或者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引导学生理解猎人说的话:“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只要肯动脑筋,一切东西都会拿来用。”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只要动脑筋想办法,不要有依赖思想,不存在侥幸心理,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胜利一定属于强者,属于聪明人。
《田忌赛马》中的孙膑为什么那么厉害?那样有绝招?《捞铁牛》中怀丙和尚也那么行,想那么好的办法拖回铁牛?《做,风车的故事》中卡特为什么说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这些都是训练学生开动脑筋发展智力的好课题。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教学过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力争取得好效果,不满足于字词名段篇的训练,要启发学生钻研教材蕴含的哲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不拘泥于“雪化了变成了水”的常规,激励学生更上“雪化了是春天”的一层楼。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我们每一位教师应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正因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性差异,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⑦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 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着眼于以下两个“突出”。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 “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 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然而应试教育的误区就在于,一方面,施教者未能 完全明白这一点,只强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方法,是满堂灌、一家言,久 而久之,学生只是接收器、盲从者,谈不上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施教者缺乏“全体”意识 ,注意的只是几个学习尖子。围绕尖子施教,针对好生发问,冷落了其它学生。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习困 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一改应试教育 的弊端,做到如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同志所讲的那样: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老 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其具体施行 办法如下:
1.形式灵活,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对全体学生,选择灵活的教学 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教师应按 照听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 跃发言。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对能力差的学 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为了促使学 生人人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老师也可采取小集体活动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论,选一代表发言。如 复述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章节、默写词语、讨论疑点等教学内容。
2.依据教材、设置活动。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就必须多设置课堂活动内容,老师可根据教材的具 体情况制作安排。如讲授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时,第三部分可改编成课本剧片断让学生表演,因为这部分集 中了小说的全部人物和矛盾冲突,且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展示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改编、演好这场戏,既能加深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表演、交际的能力。又如讲授《崇高的理想》一文时,就可由“金 榜题名”这个成语生发开去,设置成语接龙的活动。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 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3.分层设置活动,保证活动质量。安排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同对教材的处理一样,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 则。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活动时应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以保证活动质量。首先,学生活动的起点要适当 ,因为活动目标定的低了,就会影响优生水平的发挥,使他们觉得有劲无处使;高了就会影响中下水平学生的 情绪,使他们望而生畏。活动要定在全体学生都敢于、乐于参与的形式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各个活动层面 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说到教学的终极目的时,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特级教师陶伯英先生 说:“语文课应以实践为主,认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以为他们谈的应都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值 得我们深思。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唯考而教,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扼杀了学生的 个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高分低能,或只能起到留声机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要实 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就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

⑧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 语文 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 语文 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小学 语文 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那么,如何在小学 语文 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小学生素质发展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更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而服务。因此, 语文 教学的目标应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去设置,变单一化为多元化,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小学 语文 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充分深挖 语文 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用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智能训练,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科学思想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等,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2.重视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美育对人的修养与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小学 语文 教材不仅在思想道德上有教育意义而且在语言文字上是相当美的。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很好的利用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形成对美好纯结事物的向往,对祖国美丽山川景物的热爱,对人物的崇高品质和坚贞精神的赞叹,对好人不幸遭遇的悲痛,对丑恶事物的憎恨等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和启迪,提高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审美观和审美理想。
3.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当今社会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对心理因素的培养呼声越来越大,教育要面向现实,面向未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心理因素的培养。注意对学生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4.加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在教学中要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进行锻炼,增强学生的体魄和体能。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中脑、眼、耳、口、手并用,在身心和整体活动中协调其身体器官的和谐发展,以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来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训练学生:
1.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
每学一篇新课文,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段、内容就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通过讨论探索,从而得到解决。当学生解决不了时,我才给他们提示帮助解决,这样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使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情绪既活跃又轻松,在自由的氛围中驰骋,达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
2.激发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学。
同学是小组的成员,通过讨论互学,使学生能在互助、和谐的状态下探索新知识。互学,学生互补彼此的不足,每个同学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能从别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取长补短。
三、面向全体,因村施教,重视个性的技能发展
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们抓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层次知识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此, 语文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的安排,要适应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让有能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知识,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落实素质教育
1.在“读”中培养小学生的素质。现代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必是作者洞察客观世界和自己主观意念的完善结合体,能体现作者的思想和完美人格。只有读者通过阅读,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真谛,并被作品中思想和形象感染,影响其良好的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成功的 语文 教师都会利用朗读、精读、略读或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粗细相结合地阅读课文,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解决问题。如在讲授《争吵》时,让学生自主地精读全文,感受“我”的内心活动,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并结合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并透过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养分。
2.在“写”中培养小学生的素质。写作是运用局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和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培养学生创作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发现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善、美”。作文教学时,要使学生“身在教室、心在室外”,尽量布置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题目,让学生能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方式去搜集与主题有关的素材。作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通过搜集素材进行创造性的表述,还要指导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让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个性习作。从而让学生会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学会如何去正视它、改正它。同时,要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的习惯,使学生形成主动合作的精神。

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开展素质教育理应从小抓起,21
世纪的社会处处都存在着竞争,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开展素质教育教
学工作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才更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工作,认真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由此可见,在小学就要开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这项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素质。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的特点,而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其最重要
的特点不外乎是综合性和基础性。受国家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大 多数老师和家长看重的都是考试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
能力,但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数并不是能力的体现,仅仅是掌握知识多少的一个体现,我们更应该
关注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单纯地给学生灌输语文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可以自主学习。[1]
(二)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活动产生重视
情感波动积极活泼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创设一种情境,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课堂之中,在观察中引发思考,使孩子们因探索而要学习。比如下面这个教学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 14 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我们可以同时展示两张不同的邮票,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了这两枚邮票有
什么发现?”一枚边缘无齿孔,另一枚边缘有整齐的齿孔。这时能引发学生什么思考呢?“这两枚邮票为什么一枚有齿孔而一枚没有
呢?”为了引发更深层的思考,我们可以继续展示:这是一大张边 缘无齿孔的邮票,人们要用时得找来剪刀,用一枚便裁剪一枚,难免
裁剪得不整齐。后来,一枚枚邮票的边缘多了一圈均匀的齿孔,用时,只需用手沿着齿孔轻轻一撕,就能整齐地撕下一枚一枚的邮票了。

介绍到这,同学们是不是有问题想问呢?于是学生想知道:“邮票的齿孔是谁想出来的?他是怎样想到这个办法的呢?”行,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
14 课《邮票齿孔的故事》。”
学生便带着探索的欲望开始愉快而主动的自由朗读。素质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情感
素质,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二、关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全靠一个好的老师来调动,所以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可以调节好课堂的氛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自发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作为新世纪的教学工作者,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动力,因此在
教学方法上要多多创新、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唯有改革才能跟上 时代的步伐,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于素质人才的要求。
(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位地进行“填鸭式”教育。比如最基础的汉字教学中,“男”——nan,老师读一遍拼音,然后让学生跟着读几次,就算是浇过了,这种“填鸭式”教育,看似简单直接,
实际上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学生通过拼音认识了这个字的读法,
却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汉字文化的本质,我们可以分解“男”字,田在上,力在下,意思就是
在田里出力的人,也就是男人,这样讲解就生动多了,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具体地记住这个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的手段,丰富教学的形式。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该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路上的领路人,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伙伴。处理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课堂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融洽等基础
上的,所以在和学生相处时,教师的内心应该是充满爱的。小学生 的心理年龄还处在很幼稚、脆弱的阶段,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教
师应该做的不是冷冷的批评,而是循循善诱,以充满善意的鼓励,让犯了错的学生自己意识到错在哪里,并且知错就改。在教学中,
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
法,而不是死记硬背。
总结
身为教学工作者,自身一定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内涵,以新颖的教学思想,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
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自主发展。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而非纸上谈兵。同时,教师应对教学的方式、内容不断地进行完善与创新,切实贯彻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