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自读课怎么教
语文教材将至少一半以上的课文定为自读课文,这不是名称上的改革(从以往的“讲读课文”到“自读课文”而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更明确的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应试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要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那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如何教好高中语文教材的自读语文课呢?现将教学实践中摸索到的几种方法提炼出来,权且抛引玉。
一、教师可以在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自读课文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进行自我改革处理——重塑。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自读课文不但容量增大,篇幅也在增长面对课文课时未变,容量增大的现状,我们一线老师常常束手无策。依葫芦画瓢,按教参韵方法讲授。但大多自读课文总是安排为一个课时,我们依据教参一课时将其处理完,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教完后,学生对课文印象不深,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均大打折扣。
新课标中提倡我们“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在其教学要求和目标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自我重塑,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外说理散文单元中《美腿与丑腿》一文,最初的教学纲要是从中心的观点“对待同—件事物,观点不同,影响不同,人生苦乐的分野也就在此”入手,然后举例天下事物均俱两面性,“从而使不同的态度形成了不同性格,悲观、乐观及其影响最后用美腿和丑腿隐喻作结。若按此讲解,文章太容易和议论文混淆。拿到这一文本,我们将其结合我们的学情以及说理性散文的特点,将文本进行自我重塑:题眼美腿丑腿入,文蒜最后一段出现文题的段落起,人们对世间事物有如美腿丑腿态度不尽相同态度差异形成乐观、悲观人群以及其影响,然后回到文章开篇的中心观点“对待同事,观点不同、影响不同、人生不同”。这样重塑文本后,首先在讲解过程中以“我”的人称将情自然融入理中,突出了说理散文特点——“情理交融”,其次,我们的学生在重塑的文本中更容易想到以《美腿与丑腿》为题的作用,能更真切地体会到说理散文的写作特色,这样便帮助学生彻底区分了说理性散文等同于议论文这一文学误区。此外,这样一处理文本,也便于我们之后教学环节的设计。
二、“问题形式”的教学环节设计便于将自读课文的学习、阅读和应试有机结合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我阅读的兴趣。
《美腿与丑腿》意蕴深远,若按传统授课,很容易与议论文混淆,一课时完成,那就只停留在相对肤浅的层面上去理解,这样就无法探究到这篇至美说理散文的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的深层意义。另一方面,传统授课自读与讲读毫无区分,这样不利于关注学生主体,约束了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指出:“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我的读书成果。”于是,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问题形式为核心,用听、说、读、论、写结合与一体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获得真正的成果。具体操作如下
课前准备:
1、提前一天准备,布置预习,让学生充分熟悉文本。
2、预习完成一周一次的小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对文章给自己的某一启示讲深讲透。
3、组内互换交流阅读。
课堂操作:
1、优美画泼墨,让学生谈感受,教师控时引导。叹惜者、称赞者,心态不同、审美不同,窥视其平时心态、激趣,让学生初步感知“心态”的重要性。
2、“问题形式”为核心,调动学生读、谈、论、写的自主合作能力。
A、美腿丑腿仪器测出人们对待生活的什么态度?(略)
B、富兰克林为我们举了生活中哪些有如腿有美丑之分的事物?(略)
C、人们如何对待同一事物好与坏的各面?(详)
D、如何鉴定乐观和悲观(详)
E、悲观的影响如何?(详)
F、作为说理性散文阐述了什么观点?通过什么写作手法将情融入理中?(详)
G、为何以《美腿与丑腿》为题?(略)
3、介绍富兰克林
利用挂图和,“第一次”的排比形式介绍作者,把文中观点和作者本人联系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问题形式的设计使课堂上学生可以自主地筛选信息。合作性的交流讨论并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自觉地调动了自己的“知识库”。在自主合作中培养和提高了其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筛选信息中学生不断领悟了作为某种特定文体在考试中哪部分应精读,反之,哪部分应粗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更好地与考试中“阅读”题接轨。
传统的课堂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学是一种“死的教学”。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被灌输者,是一个接受机械、繁琐训练的受害者。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个性、灵气都给打掉了。其次,在人的天性中,探究性、创造性是人的重要天性之一。所以面对高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更多的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主体性和学习的创造性、挑战性一体的乐趣。从教学方法出发,再度还给孩子自己应有的天性,使我们的语文课程也因为有了多维对话体系而变的活泼起来。
Ⅱ 如何更好地运用新课标指导语文教学
1、认真抓紧抓好语文新课程新课标的学习。我们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了解学习语文多种方法,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用,把语文课变为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科目之一。认真组织日常教学工作,向上课45分钟中要教学质量。每学期我们根据根据学科教学计划,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备课组中,我们主要研究教材文本和拓新教学手段结合的问题,根据我校我们年级学生的实际需要,摸索出一条既有改革创新又有实际效果的切实可行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路子。
2、开展既分工又合作的集体备课活动。各项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管理。平常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安排、测验考试等要保持一致,但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需要针对不同程度的班级,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因为我们学校采用了“分层教学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准确把握全局,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梳理,从文章的字、词到句,从文章的艺术特色到思想内容,从课内作业到课外训练,都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精心设计。
发扬全备课组老师的聪明才智,发扬备课组的团结协助通力合作精神。认真工作,努力钻研,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使我们的备课组真正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教学小分队。
①每周指定老师各负责备好一课。以一个单元为例,每个单元有4课,每一课由1位教师负责备课,然后在每周的语文教研日(周二)逐课进行探讨。在教法和学法上,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但教学重点和难点要点应作为重点进行突破。教案、练习同时也要体现出“分层教学”的特点。
②指定一位老师负责专题训练。比如,应试作文的分步训练和“历届高考满分作文精彩语句”的汇编,现代文阅读训练,文言文练习,诗歌鉴赏和名言名句的编辑工作,可以分别指定某一教师负责。
③单元练习测验由备课组安排指定专人负责。比如必修3第一单元(小说),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分别由某一位教师负责命题。期中考和期末考由备课组统一协调、负责。
Ⅲ 新课标理念如何融入课堂教学
新课标理念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如下:
1、实施新理念,转变教学行为。
要想迎合新课标,将新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首先得改变旧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理念。首先我们在行为上要有一定的转变。
3、作好合理的、科学的评价。
有人说“人是为了得到赏识来到人间的。被人肯定、认可、欣赏所带来的成功,满足了他被尊重的需求,就像枯萎的庄稼遇到了雨水,迅速引爆了他的潜能。”
Ⅳ 如何打造高中语文有效课堂
导语:众所周知,高中作为现在一个学生时代的转折点,这个时期对于学生的关键性不言而喻。所以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思路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时候,新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高中语文的学习对高中生至关重要,因为高中语文的学习非常讲究上课的高效与否。本文就为打造高中语文有效课堂介绍一些方法,供各位老师参考。
一 要有效备课,把握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这“创造性”就是要在备教材、精心研读课文、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备学生,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明确了解要用什么方法让学生从这堂课的学习中获得哪些丰硕的知识之果,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是教课本而是要充分地运用教材,寻找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研究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最佳落脚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怎样教学的问题。让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学生的身动、心动、神动和肯学、想学、会学成为课堂的基本元素。
如人教版小说《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经典的《红楼梦》,通过这篇课文可以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太多了,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文本以及学生的实际,从课文本身看,主要写贾府人物出场。节选中人物出场的顺序安排极具匠心,有先有后,把王熙凤安排在贾母等人之后,把贾宝玉又安排在最后,让一个重要人物、一个主要人物先后在聚光灯下一展风采。另外,作者写人物出场的笔墨轻重也各有不同。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浓墨重彩,着意渲染,写得特别精彩。因此我在教学中把主要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知识联系起来,将教学主要内容定为:在比较不同人物出场的描写中,欣赏作者对不同人物性格刻画的艺术。围绕这样一个中心展开,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清晰,指向性明确,学生在实际的研读讨论中易依据文本展开分析。
二 要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在使学生知道学习目标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通过一个个问题的串联,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继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促进本身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变“学会”为“会学”,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一系列良好的思考习惯,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那么课堂的高效也就随着学生参与度的增加而水到渠成了。
语文课堂教学很容易出现“一言堂”现象,因此需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学习方式的改变。例如在杜甫写景抒情诗《秋兴八首》(其一)的教学中,我想改变牵着学生走的状态,为此,我先将写景抒情诗的艺术手法做一个比较简明的讲解,让学生明确“意象”与“意境”,明确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然后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富有激情的朗诵整体把握诗歌情感,再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同组成员参与到对诗歌某个或几个意象的分析中,引导学生于形象层面上对本首诗歌进行深入解读,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联,说说这一联中的意象描绘的是怎样的情境,表达的是作者的哪种感受与思想情感,并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能通过自己的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加上想象力来描绘诗歌中的图景。注意启发学生,可从多角度去解读一首诗。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原来一首诗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解读,逐渐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与有所创新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再给予中肯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这些结论是自己思考探究的成果,一旦品尝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就会逐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那么今后再学习同一类诗歌时,学生就会思考了,学习效果也会有所提高。
三 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提升自己
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总结外,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在教学工作中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通过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活动等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交流,经常反思自己课堂的优势和问题的存在,不断改进,实现高效的最终目标。当然我们可以反思这节课的得意之处,如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我们可以反思这节课的失误之处,我们也可以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独到、精彩的见解。这些都是我们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能起开拓思维、扩展教学空间的良好作用,为我们的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 教学工具的有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教学中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它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于一体,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形象生动、有吸引力、丰富多彩,比语言、板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语文的课堂中,全方位立体的视听展现,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例如在讲《再别康桥》一文时,我们在课件制作中插入了一些关于剑桥大学、康桥的图片资料,在朗诵时会配上适当的音乐等,这些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让这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增添视觉上的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一环是改进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高对语文课堂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的掌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一个高效的、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
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怎样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么?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新的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自主学习和氛围,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在自主与互动中畅所欲言,从而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鹿和狼的故事》的教学中,我首先以合作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①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采取了那些措施?②罗斯福错在哪里?为什么?③作者借这个故事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④联系生活实际和看过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谈谈自己的理解。随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以问
Ⅵ 新课改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
——以有效的教带动高效的学吴存英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有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使语文课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研究和讨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十分迫切与必要。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战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努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但我们也看到不少语文教师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上还是以“填鸭式”、“注入式”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率低下。因此,研究和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那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意见和做法。一、营造课堂氛围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高中语文实施成功教法的集中体现。不同课堂氛围,有着不同韵味,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带来的是不同的课堂效果。如注入式的满堂灌,课堂节奏缓慢呆板、无起伏波澜,课堂气氛如死水一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填鸭式的满堂灌,课堂节奏呈无规律地急促跳跃,教师情急急,学生心慌慌。这样的课堂教学节奏与新课改的课堂节奏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注重运用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等方法营造良好氛围,创设学生学习的良好情境。只有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和谐愉悦课堂氛围实现高效率。二、创设教学情境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行为,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变传统的竞争和个人学习为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习者都受到课堂气氛和群体情绪的影响。因而,创造教学的最佳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情绪高涨,就容易产生教学共鸣。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创设教学的最佳情境。1.深入钻研,细心品味,发掘出教材美的潜因。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世界。它充满了美,美的山河、美的故事、美的形象、美的思想、美的品德、美的情操、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形式……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钻研,细心品味,发掘出教材大量美的潜因来;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心神“入境”,让学生受其感染,被其熏陶,得其净化,获其美感,达到“励志移情”、“以美润心育人”的最佳教学情境。2.质疑激思,把学生带入疑问的情境中。学生有疑才会有思,才会去探究。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教学情境中。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心人物是烛之武,欣赏重点应是烛之武的说辞。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在文题“退秦师”之前加一个状语,以体现自己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学生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智退秦师”,有的说“巧妙退秦师”,有的说“巧辞退秦师”……答案丰富多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也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讲究导语设计,调动初读课文的积极性。重视启发讲解,增强分析课文的启发性。注意教学结语,增强总结课文的鲜明性。美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亲切热情、词准意切、礼貌文雅、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时,运用美的语言,学生不但易于接受知识,而且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之,则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三、精选教学内容当代教学论认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一篇课文读下来,哪些地方能够形成有效刺激,哪些地方没能形成有效刺激;哪些地方需要形成有效刺激,哪些地方不必形成有效刺激,都必须加以考虑。教师没必要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地讲解,而应该对内容进行筛选、删减,精选最必要的,抓住其精华、要点进行教学,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参与和理解。从迁移的心理活动看,集中注意于问题的主要矛盾,有助于形成知识迁移。许多教师的课堂讲解时间都有严格的规限,并取得相当显着的教学效果。他们的成功经验就在于教师善于控制知识量,择其精华要点,突出主要问题,保证了用于高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时间,使学生很快形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只设计了两个大问题: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为什么先“为变徵之声”再“为慷慨羽声”?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学生很好地体味了课文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采用的突出重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技巧,不仅在情节上加深了理解,而且对如何塑造人物也有了深刻体会和认识。四、优化教学结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立足于教师的教,是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往往陷入一厢情愿的“填鸭式”、“注入式”窠臼。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课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立足于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因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应把握好三个基本点:一是着眼于提高课堂效率;二是着眼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展;三是把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的主要矛盾尽量在课内解决。例如,笔者在进行《病梅馆记》的教学时,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初读(朗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步骤:听读——自读——齐读。第二步,再读:读懂文字,读通文意。即:1.自学探究,标注疑惑;2.合作交流,质疑解疑。第三步,两读:读出手法,读透文旨。问题一:品读第一段,思考:“而江浙之梅皆病”是哪些人造成的?问题二:通读全文,同学们觉得本文仅仅是写“梅”吗?学生说出是写“人才”后,教师接着问“病梅”指什么。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从学习的一贯陈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阅读方面真正有收获。五、把握课堂关键环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把握课堂的关键环节。1.导入:精心设计,引起学习兴趣。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异开始”。教学情绪的构建往往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导入环节。导入的作用就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学好新知创造良好的氛围。要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求知热情和对新知的好奇心,就应在课的导入阶段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2.讲解:启发引导,激发创新思维。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的“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巧设问题,启发思维。在学生困惑处、教材重点处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3.反馈:把握时机,调动思维积极性。反馈能对学习过程起调控、激励作用。在反馈的时间上,应提倡延时反馈。在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一个问题下去,便迫不及待地寻找举手的学生要他发言,如果答案符合心中的标准答案,便大加赞赏。其实此时,大部分学生还处在思考中,教师这样太过及时的反馈只能是借少数尖子生的回答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培养了一些学生的惰性,使他们成为课堂中的“听众”。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而且在学生回答后,也应再给学生适量的时间,让学生有再次思考判断的时间。这样延时反馈,更能调动多数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要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理性地认识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进和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努力做到以有效的教带动高效的学。相信只要我们每位教师都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那么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一定会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坚实的阵地!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第六中学
Ⅶ 新课标理念如何融入课堂教学
新课标严格意义上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需求或者综合提炼”,对于做深度学习项目的学校或者接触过“教学评一体化”的老师来说,“不属于崭新的事物”“甚至某种程度上早已是教学常规”。
当然,新课标实施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单靠某种课堂或某种策略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具体来说: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来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是“基于新课标的学校教学改革重点”。
Ⅷ 对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营造课堂氛围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高中语文实施成功教法的集中体现。不同课堂氛围,有着不同韵味,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带来的是不同的课堂效果。如注入式的满堂灌,课堂节奏缓慢呆板、无起伏波澜,课堂气氛如死水一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填鸭式的满堂灌,课堂节奏呈无规律地急促跳跃,教师情急,学生心慌慌。这样的课堂教学节奏与新课改的课堂节奏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注重运用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等方法营造良好氛围,创设学生学习的良好情境。只有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和谐愉悦课堂氛围实现高效率。二、创设教学情境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行为,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变传统的竞争和个人学习为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习者都受到课堂气氛和群体情绪的影响。因而,创造教学的最佳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情绪高涨,就容易产生教学共鸣。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是从课程内容结构、课程目标到教育理念都与传统高中数学课程很大的不同,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对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标的实施中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一线的老师是起作关键的作用。在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老师要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要有深刻的理解与领悟。在一年多的新教材的教学中,在新课程教学理念逐渐的深入人心的氛围之中,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实施中困惑也随之产生。
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问题。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北师大版新教材存在着以下问题:
(1)知识的顺序编排不合理。近年来,中学数学教材作了一些删减,并调整了一些内容的顺序。例:未学解不等式,就学指数函式、对数函式,造成学函式的定义域、值域,集合的运算等等问题难以解决。
(2)知识的删减不科学。新教材大量增加了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新教材不同与旧教材,最突出的部分是增加了“研究性课题”的学习。但是也存在着一定漏洞的问题。如:立体几何常用几何体的性质删减后,学生对几何体的交线在底面的交点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这是老教材没有的事。
(3)与其它学科的协调没有做好。我国设定高中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为广大的高中学生提供进一步的数学基础,使之能适应现代化生活,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由于受西方数学等因素的影响,高中数学偏重于思维训练价值,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出现了与其他学科脱节,不协调等现象。例如: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2中要用到概率计算问题,而数学却把概率放到了高二上学期必修3当中。高一第一学期物理要学力学,会用到三角函式向量等知识,但数学却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必修4才学,造成学科之间知识脱节。
(4)教材内容与习题搭配有不合理之处。如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2课本第28页的B组题,第49页的7题(个人所得税问题)等难度过大。
(5)函式应用问题设定过难。我认为高中数学内容不应该只强调知识、内容等更要注重方法和过程,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如高一上学期必修1课本第108页的例2,解答繁长,计算量大,达不到使学生对不同增长的函式模型的体验。
(6)很难做到使用现代资讯科技解决问题。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使用计算机作函式的图象。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计算器,函式应用的教学中学生不能体会算法的思想,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初高中知识内容的衔接存在脱节现象。初中所学知识是高中知识的基础,高中知识则是初中知识的扩充套件和延伸。如果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存在着知识的脱节的话,学习高中知识就会有一定的困难。根据一年多的新教材的教学,我发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存在着初高中知识内容的衔接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
(1)部分应用知识要求降低。如:乘法公式只有两个(即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没有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在多项式相乘方面仅指一次式相乘,会影响到今后二项式定理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因式分解的要求降低。初中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新课标不作要求,但高中要经常用到这两种方法;反证法:课标只要求通过例项,体会反证法的含义,要求不高;但在高中遇到“至多”“最多”“至少”“唯一”等字词的证明题,需要用反证法。例如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一章经常出现。
(2)知识衔接方面。例如: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都已不作要求,会影响到今后学数列有关计算(往往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根式的运算明显淡化,如不加强根式运算,以后求圆锥曲线标准方程会受到影响。初中没有“轨迹”概念,高中讲解析几何时会讲到,学生对有关求轨迹问题很困惑,有无从下手之感;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在初中新课标不要求。在高中教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应用时常常要用到,在涉及到函式图象交点问题也常用到,这无疑是一个障碍;平行线线段成比例定理初中没有,这样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空间的线面平行等问题受到影响;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初中没有。因此,高中学立体几何时会受影响。
(3)知识删减问题。在新课标中,圆的垂径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被删去了,在高中必修2的解析几何中常常会用到;相切在作图中的应用初中不作要求,在高中有相切问题;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3、关于“小组学习”的困惑。《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合作交流的学习主要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它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从我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很多时候“合作”都只是流于形式,盲目跟从,学生没有得到真正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常常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资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小组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4、课时严重不足。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启动以后,教师普遍认为存在着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教材越编越厚,习题越配越难,尤其是B、C组练习题。内容越上越多,感到教学如同追赶……。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谈不上留有巩固练习的时间。要用9周36课时(每周4课时)完成数学必修一个模组的教学任务,真是难上加难。每个学期要学完两大本书,相当于过去学习一年的内容。
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初中的二次函式、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对数概念及其运算等内容已经压到高中,和传统的高中数学内容相比,高中数学必修1还增加了函式与方程、函式建模及其应用等内容,造成了速度快、学得浅、负担重、质量差的现象。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规定2课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规定1课时等等,如此编排引起了课时的严重不足,如果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肯定不利于学生掌握,形成似懂非懂,“夹生饭”造成差生越来越多。
二、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成因
我校在实施高中数学过程中虽然老师进行了岗前培训,学校也反复的组织大家学习,老师们也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史命感。但课程改革推行到今天,遭遇到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有着其必然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编排问题。由于大多数教材编委基本上是大学教授,他们长时间脱离了一线教学,在编排课本时忽略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问题,以及对各科知识的交叉等方面了解不是很深,同时内容上大多注重大中城市学生的素质发展,没有考虑到边远山区孩子的实际受教育情况。综合以上几点原因,造成了高中新教材存在着部分瑕眦。
2、学生自身问题。首先大部分高一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不完善,对新知识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会使新知识难于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无法理解新知识的实质性含义,自然而然形成了知识认知结构不完善;其次学生的思维能力达不到教学内容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学生只重视机械模仿练习,不重视探索、概括、推理、质疑、反思和总结,表现在解决一些模型化、形式化的问题,如应用题、定理证明、代数推理等能力题型,就缺乏符号化、数学化的能力,找不到解题的目标和策略。
3、教师自身问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部分教师没有灵活的处理教材,又对教材理解不透,甚至出现了照本宣科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接受知识方面的困难。如面对初中知识“十字相乘法”讲解问题,很多老师采取回避的态度,实际上可以采用数字游戏教学方法。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分必修与选修两大类,必修有5个模组,这些内容是每一个高中生都要学习的,无论是毕业后进入社会还是进入大学深造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主要注重打好数学基础,掌握基本能力。但内容的抽象性、理论性强,在能力要求方面远高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水平,这些都对老师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出了前所末有的挑战,虽然笔者学浅,但在一年的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一点心得,给大家几点建议
1、依据课标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教具。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高中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教材则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是依据课标而编写的。在教学中,应以课标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数学教材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教材中不符合课标要求的题目要大胆地删减;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改编。此外,还应全面了解必修与选修内容的联络,要把握教材的“度”,不应采取一步到位法,如函式性质的教学,要多次接触,螺旋上升,实行分层教学。
2、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建构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倾听学生的回答并适度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构建知识,训练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同时,对于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等,仍然是当前高中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可以对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当改造,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探索规律。这样既解决了课时不足问题又解决了教材编排存在的漏洞问题。
3、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灵活运用资讯科技教学。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直观新颖,能有效利用情景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作形象化处理,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尤为重要。如: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例题解不等式(ⅹ-1)(ⅹ-2)(ⅹ-3)>0用数学软体或图形计算机作出函式y=(ⅹ-1)(ⅹ-2)(ⅹ-3)的影象,并追踪影象上的点的座标,可以近似直观看出不等式的解集。如果没有采用这种解题方法,必须经过三步复杂的解题步骤才能完成,而且影象相当复杂。
“书越来越难教”,这是普遍基层老师的感慨。如何在新课标下运用新的理念,解决新课标下高中教学存在的问题,真正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还需我们不断努力地摸索出新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只有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找到更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和学生共同进步。
新课改给每一个老师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我对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了探索。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我们天天在上课,也经常去听其他老师上课,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场景:一是教师信心百倍,讲得生动精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老师与学生都处于和谐轻松的氛围之中;二则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死气沉沉,毫无反应。所以,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做引导。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无论是对于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这种见解非常正确,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数学教育中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数学地”思考、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因为一个人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中学的数学习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思考问题。数学观念就会永远支配着他的思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作为教师,不能只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而应该注重他们数学思想的形成。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观察数学图形,自觉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积极地学习文化知识,让学生“会学“”乐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1)多媒体教学使教师在课堂上比较省力,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2)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容量进一步增加,使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3)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学难点有所简化,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节省了教师反复讲解的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多媒体的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功不可没。
3、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3.1关心学生
心理学表明:差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心理失蘅原因是多样的,对初中生来讲,主要是学生学习差,老师就不关心、疏远,长此以往,学习越来越差,所以关心差生是转化差生的前提,要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不仅要关心和爱护差生,而且要信任和尊重他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师生的感情交流。只有这样,差生才能全身心的去学习,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2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我并没有放松对优秀生的培养,我引导学生成立了一个由班级数学成绩较好的同学组成的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小组的活动在课堂内容掌握好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在小组内建立了激励和竞争机制,对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同学以及对差生的帮助方面作出成绩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把数学学习成绩进步较快的学生及时吸收成为课外小组成员,并大力的表扬,这样,使优秀生的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做好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通过以上措施,使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加强,从而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1培养学生的毅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克服的态度和毅力是不同的,实践证明,在初中约有1/5的学生随着知识拓宽和难度加深,而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教师除了对他们进行思想工作外,还应经常组织相关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信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2培养学生严谨扎实的学风
在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粗心大意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严要求每一个名学生,哪怕是一个错误的符号也不放过,对于经常出现粗心大意问题的学生,除了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外,还对他们给予具体的学习指导。
5、创新教学的运用
根据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育的要求,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应该以基础知识为本,以学生为主题,以发展创新能力为目标。因为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创新性教学过程也必须围绕一定知识结构和既定的教学材料来展开,因为创新并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基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基础上的在创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摒弃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要追求形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以中心的课堂教育,转变为以一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育方式,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和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创新教学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具有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利用数学思想进行创新思考的习惯。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设计者、促进者。新课程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毕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教师拨开新课改这层神秘的迷雾,直接面对教育的真谛,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2月13日 19:23 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培养语感。
别着急,语文可能需要有个潜移默化、融会贯通的过程。我当年几乎是突然之间提高了语文成绩。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向和核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起着引领作用。它指引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语文教学必须先具备好的教学目标。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围绕“目标”安排教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块。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三大目标选择语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并进行内容重组,使三维目标互相促进,有机统一。
高中生物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一)走近细胞一、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 病毒 分类:DNA病毒、RNA病毒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2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二、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三者例项的判断,看以前练习)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这是来要论文的节奏啊。
政治教师的有效教学,要看教的主体,学的主体;
要看教的客体,学的客体;
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
要看什么时候教,什么时候学,什么地方教,什么地方学;
要看用什么教,用什么学;
要看怎样评估,评估什么;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适度增减,改造教材,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