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教学目标根据什么确定

语文教学目标根据什么确定

发布时间:2023-02-01 18:07:17

‘壹’ 如何确定语文教学目标

一、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内容。所谓“注重内容”是指注
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一句话,就是读懂课文,理解中心。阅读
课文,其本质就是理解内容,新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以理解为
核心的。只有正确的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
语文的能力。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让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进
授《孔乙己》一文时,我首先确定了这一教学目标:理解孔乙己这个人
物形象,并用一堂课加以分析理解。上课时,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然
后讨论“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这一问题。尽管人物形象逼真,内涵丰
富,但学生起初的回答却很简单、直接,大多以“好人”

“坏人”评价,
经过提示和反复引导,一个倍受封建主义毒害的既懒惰又自负以至堕落
到偷窃致残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分析,学生认
识到,对人物形象的评论不能简单的以“好人”或“坏人”作结,孔乙
己悲剧的发生是和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也就迎
刃而解了。实践告诉我们,那种不注重课文内容,而把注意力放在知识
教学上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
二、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重点。每篇讲读课文之前,总有
两到三条训练重点,而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即突
破口。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许多教师一味求全,惟恐遗漏了其
中之一,好像只有讲到了才放心,我想这大可不必,我们应该以是否正
确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学重点的标准。譬如《小橘灯》一
文,有三个训练重点:一是“小橘灯”对表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二是
清新、含蓄的语言,三是复述故事情节。如果我们平均使力,每条都详
讲,那么给学生的印象就会不深刻。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我就
着重抓住第二条响鼓重锤。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
围绕含蓄的定义--
“把
所要表达的思想融汇进具体的描述中,让读者去回味”--展开讨论。
找到了突破口后,分析文章时就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因此重点部分要
不遗余力,而其他几条,学生也会豁然开朗的。
三、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难点。所谓“难点”
,就是指学生
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
果实。
到底哪些才算是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贰’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1.确定语文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标

新课改模式下,我们语文的课堂学习目标既指老师的教学目标,也指课文的学习目标,还指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课堂学习目标是语文教育目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育教学全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对上,它要体现国家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对下,它又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准绳,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目标。
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目标的确定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在制定课堂学习目标时,还必须参照单元及学期目标,以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包括知识准备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
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应依据学生的语文认知、情感发展水平,根据课文课堂教学内容,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的角度,注重方法和过程,力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制定具体的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目标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布卢姆说:“目标是描述要学生达到的行为。”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改变过去语文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情感,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任由教师灌输的做法,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人格与价值观的完善。
2、培养、发展学生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此可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课程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重点组成部分。
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不仅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还包括方法习惯、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内容。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属于“素养目标”,素养目标的各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各要素的全面提高,我们所制定的语文课堂学习目标必须为达成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一终极目标服务。
4、以“学”为核心
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新课标提倡以“学”来组织教学,强调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学生语感的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语文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学习方法和过程。语文课堂学习目标必须包含体现学习方法和过程目标。
5、贯彻“准备性”原则和“最近发展区”原则,目标难易适度
我们制定语文课堂学习目标,必须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学生要经过很大努力才能达到,即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实。
6、目标具有弹性
为课堂教学创造宽松环境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变异性较大,所以,课堂教学目标不宜定得太细太实,要给课堂教学留下足够宽松的环境。
7、统筹安排,螺旋上升
语文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听、说、读、写年年一样,又年年不同。语文教学目标必须统筹安排。整体推进。逐步提升。课文内容是制定具体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出发点。是实施教学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凭借。只有正确地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深入了解每篇课文的突出、特殊之处。才能制定出恰当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8、目标的制定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现在的新课改模式下,要求五步三查,步步落实。那么课堂学习目标的确定还必须具有可检测性。可操作性,整个课堂就围绕目标来开展。既让学生有可学,也让老师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学习目标对于课堂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可以让课代表在每一堂课之前把我们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提前写在黑板上,方便我们这节课完之后回顾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听课的质量,也便于老师检测自己是否完成教学任务。

‘叁’ 如何确定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学生识字、写字、词语这些最基础的知识需要日积月累,阅读和写作更需要一点一点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所教学年段的总目标,还要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落实好教学目标。

一、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它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二、教师要制定好每个单元和课时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安排非常合理,教材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不同的内容构建单元,每个学期课本有八个单元。前五个单元都有不同的综合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个部分。

教师要根据单元的这一设计安排好课堂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单元目标成为课时目标的指导。课时目标要权衡所教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来制定。单元和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要突出出来,课时之间的承上启下要做好,教师还要注意知识的适当扩展。

(3)语文教学目标根据什么确定扩展阅读: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肆’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和确定的依据怎么作答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一堂可亟待完成的任务,也可说是一堂课的上课目的。根据三个目标维度系统,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字词方面:识记重点词语、重点字词、品位关键词语、积累文言词语、
句子方面: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揣摩体味相关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品清新朴实的语言、积累有关诗词、品味揣摩抒情性语言、赏析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精彩语言、品味文中平淡自然而又具韵味的语言特色、品味京味语言、

(二)确定依据
现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文章的品读能力、学习能力

‘伍’ 如何确定语文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一堂可亟待完成的任务,也可说是一堂课的上课目的。根据三个目标维度系统,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每项的目标中,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内容合起来加于制定

‘陆’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根据哪三个维度设计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根据哪三个维度设计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

语文课程总目标总共几条?根据哪三个维度设计?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蒐集和处理资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前是.从哪个维度设计的

目标根据 知识和能 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目标是怎样进行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

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所以我们把整个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就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来说,纵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但这是隐性的线索;横向则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这才是显性的呈现.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从哪三方面进行设计的

设计语文课程目标遵循哪些指导思想?
课程教材研究所 崔 峦
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它体现了语文课程在培养人方面达到的目的、提出的要求。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化的核心部分。
设计课程目标的指导思想,一是九年一贯整体考虑,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以往的教学大纲,小学和初中分段设计,彼此缺少联络,在课程目标上难免出现重复要求、难易倒置、相互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导致在教材、教学上出现同样的问题。此次,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克服了小学和初中的割裂,使二者成为一体,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二是从三个维度提出课程目标,全面而富有新意。
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这三个维度提出的,比较全面。拿“总目标”来说,一共有十项。1-4项是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兼有“过程、方法”的目标。第5项是侧重于“过程、方法”的目标。6-9项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诸方面提出目标,侧重点是“知识、能力”以及“过程、方法”。第10项从能力方面提出新要求——“初步具备蒐集和处理资讯的能力”。
说课程目标有新意,除了目标从三个维度提出、体现新思路以外,还表现在:课程目标很好地体现了前面讲到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课程目标从时代需要出发,提出一些新目标、新要求。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步具备蒐集和处理资讯的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三是从五个方面提出“阶段目标”,其中“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更应引起重视。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各个年段的具体目标中,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值得认真研究,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积累经验。

义务教育最新语文课程标准,是否在课程目标中设定了案例?

《课标》中没有案例

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和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区别

经验之谈,我觉得基本的内容:现代文,古文,古诗等还是有的,但是难度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一样的。
以前大多是背诵,分析为辅。
高中时该背的必须背,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分析理解的能力。做高中语文试卷最常见的会给你没见过的现代文,古诗,古文,要求你去分析,和课文知识点相通。要求学生学好课堂知识外会思考会分析。
这是最大的区别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阶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第一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语词。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教学的目标是: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主要维度有那些

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实现1.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课程目标上,应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结果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同时并重。既应注重系统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目标的达成,更应注重高尚的情操、个性、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偏废了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实施人文性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络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报刊、影视、广播、网路、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全球事件等都可作为课程内容,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者,在对上述人文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切忌形式化、模式化、机械化,最重要的是应真正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成为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唤起者。2.在语文课程教学方面要在语文课程方面体现人文性,我们认为,应在教学中完成三个转变一是由教师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亲历体验。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常常是鹦鹉学舌,以教师的讲授为准绳。此种教学虽也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其实质是一种“假”体验,是教师强加的体验。实施人文性教学,势必转变这种局面,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认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二是由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源流,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本是“授”与“受”的关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被扼杀。提倡人文性,就是要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体,把教师看作课程的组织者,变授受式教学为商讨、合作、研究式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由“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应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说什么话?说自己读书的心得,说肺腑之言,不要说参考书上的陈言套话,更不要说辅导材料上的标准答案,只有教师自己心里的真话,才能换得学生的心里话。这样才能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充分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3.在学习方式方面学生的学习如果不具有感 *** 彩,将会是空虚、无意义的学习,是失去人文性的学习,罗杰斯称其为现代教育的悲剧。要体现语文学习的人文性,使悲剧不再重演,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学习的三个维度入手。首先,应在学习时间上倡导人文性,改变过去单一、固定的时间制度,体现学习时间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如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形设定长课和短课。同时还应注意在语文课程中合理把握师生时间比,多一些时间给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合作、多探究。其次,应在学习空间上体现人文性,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拓宽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利用综合性语文教学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最后,应在学习程式上倡导人文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式,变教师强制下的被动学习程式为学生自主基础上的主动学习程式,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4.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在语文课程中体现人文性,首先应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评价地位。在注重考察学生达到具体学习目标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而论,应掌握如下评价规范。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应包括学生本人、同学和家长。评价不仅仅是师生评价,还应有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公正。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纠正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的偏差,加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三是评价内容全人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积极性评价过程中,还要有全人观念,评价的内容应具有广泛性,使评价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发展即应给以进步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柒’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指什么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具体地来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新课标标准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与传统教学目标表述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融入其中。例如,有的教师把《孙权劝学》的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了4项:1、了解文意,理解文章内容。2、把握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积累一些重要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4、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这种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只是让学生从课文中了解什么、把握什么、积累什么,突出的是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而没有过程和方法的注入,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没有本质区别,不符合新课标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由此看来,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对搞好语文课堂教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做好语文教案设计的基础,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

‘捌’ 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原则。

语言是人类进行相互交际,思想交流,相互了解的工具。而小学语文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同时也是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同时一种语言往往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特征,体现了语言持有者的独特文化历史和文化心理,反应其认知世界的方式。

2、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或者说教学设计的目标是服务于学习,因此,坚持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3、语文教学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促进的原则

语文学科的多元性、科学性、系统性,一般认为他语文能力主要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种。语文教学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促进的原则是小学语文阶段目标中五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文际”、“综合性学习”目标的要求和体现。

4、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相结合,是社会发展对学教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祟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有常用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已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地运用文字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玖’ 如何确定语文教学目标

如何确立规范的语文教学目标
一、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描述,指示要明确。
制订教学目标一定要注意目标的规范表述。很多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往往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特别是在制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时,应避免从教师“教”的角度来叙述(诸如用“培养”“教育”之类的词语),因为这是教师要去做的,只是做了“培养”的工作,未必就达到了目的。因此,应该从情感态度、培养结果的层面来描述目标,可采用《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词汇,如:“喜爱、热爱、赞赏、憎恨、获得……的体验”等等。这样描述教学目标,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在教学时会更加明确努力方向,随机调控教学过程,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方法的导向作用。
用学习目标置换和修订教学目标,这种置换和修订活动能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备课的“预设”性质,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操作时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并没有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其次,“明确而具体的表述”要求对于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达到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语言。下面针对两例不当的目标进行病因分析:
例1、《春》的教学目标设计:
①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②培养准确、生动地用词造句能力,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
③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例2、《中国石拱桥》的教学目标设计:
①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②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③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案例1中,后两条目标的行为主体全都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它们只表明了教师的教育意图,而不是对“学生通过教学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表述。
案例2中,在阐述目标时所使用的是一般笼统的语言,“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中的“理解”可能是指:
(1)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语的含义;
(2)能根据课文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3)能正确地使用这些词语来造句。
还有“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怎样才算是“整体感知”,怎样将“整体感知”与“部分感知”区别开来?
再有“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如何知道学生是否“了解”?这些都是模糊不清、无法测定的,因此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教学目标的表述规范明确,才有利于课堂落实,课后检测;用语明确,易于把握,才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给课堂带来随意性,给学习和检测带来盲目性。
二、用完整的句式去描述,要有可操作性。
表述教学目标是指用书面语言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即对某一教学事件结束时对学生确定的学习行为做出具体说明。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就是具体行为目标,它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特点,能够避免课堂教学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一般说来表述规范、明确的具体行为目标应该包含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行为情境、行为标准五个部分,通常把它们叫做具体行为目标的五个要素。一个规范而完整的行为目标的陈述如下:学生(行为主体)在通读完全文后(行为情境),找出(行为动词)至少找出三种(行为标准)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行为对象)手法。
1.行为主体。行为主体指实现教学目标时学习行为的执行者,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才是具体行为目标陈述的内容。许多教参中的目标陈述通常表现为“教给学生…….”或“培养学生……”的范式,其实这种陈述方式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但教师并不是学习行为的执行者,而是教学行为的实施者。规范的行为目标的开头应该是“学生……”的模式。
2.行为动词。行为动词用来描述学生在实现教学目标时的确定行为,它可以分为含义明确的动词和含义含糊的动词两种。含义明确的动词如:“写出、背出、列出、辨别、比较”等,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可检测的特点;含义含糊的动词如知道、了解、欣赏、喜欢等,较前者难于操作和评价。为了有效提高教学目标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应尽可能选用那些意义明确、易于观察的行为动词,避免使用“懂得”“了解”等难以观察的行为动词。
3.行为对象。行为对象是指确定的学习行为所涉及的内容,相当于行为动词的宾语,主要具体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确定的学习事件。例如“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4.行为情境。行为情境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指定的学习行为,例如“读完全文后”,“新课学习前”“课堂讨论中”等。
5.行为标准。行为标准指学生对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标准的说明可以定量或定性,也可以二者都有。行为标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①用完成行为的时间来衡量行为的质量,例如“三分钟内完成”;②用完成行为的准确率来衡量行为的质量,例如“完全无误”;③用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来衡量行为的质量,例如“80%的学生”。
这样,通过具体行为目标的陈述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事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阅读全文

与语文教学目标根据什么确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