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课究竟教什么吴忠豪

语文课究竟教什么吴忠豪

发布时间:2023-02-02 14:48:08

‘壹’ 听《语文教什么怎么教》讲座视频感悟

  这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的讲座。听完收获颇丰。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我看了许多书和杂志,当然也听了许多的专家讲座,都很有收获,但自己有时仍然很迷茫,语文到底该怎样教?听完一个专家的讲座,我会觉得有道理,再看完一本书,我会觉得非常好。语文课到底该怎样教呢?

    吴教授的讲座的确是高屋建瓴。他把以前的语文教材的弊端分析得很透彻,也把现行的部编版教材的优缺点说得很到位。吴教授分析古人教书大多是死记硬背,当然现代教学这样教是不行的。吴教授说,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而一种读书方法的习得要通过长期的操练才能达成目标。的确是的,方法是老师很容易传授给学生的,但是要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那就需要反复操练才能达成目标。一线老师面对的是普罗大众,要让众多孩子掌握才达标。

    吴教授说语文是实践性课程,不是学理性课程。相比数学而言,语文学科没有清晰的知识链条。而听说读写就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吴教授引用朱熹的一句话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大凡观书先须读熟,使其言皆若出于口。继而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可见熟读课文是非常重要的时。

    吴教授最后总结到:“大道至简、小道至繁、邪道至玄”。无需多说,让孩子在实践中领悟语文知识很重要。

‘贰’ 语文到底教什么,语文到底怎么教 吴忠豪

语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
现代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形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讲读课文。语文课的主要活动是阅读课文,严格意义上说是听教师分析讲读课文。然而,讲读课文效率不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指责,因此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讲读课文的有效性。其实发达国家母语课程并不采用“讲读课文”的方式,许多国家的母语课程是以学语言为主。比如美国和法国等国家母语课程的主体是英语课、法语课,主要是学习语言知识的运用以及训练表达能力。当然,他们也开设阅读课、文学课,但是阅读课也不是讲课文,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据了解,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阅读课就是让学生到阅览室里读书。日本国语教材每学期只有3~4篇课文,国语课60%以上时间用于听说、写作和语言知识学习。观照发达国家的语文课程,我们发现“讲读课文”其实不是语文教育唯一的形态,更不是最佳形态。因此,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应该跳出讲读课文的思维定式,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探索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局面。
语文课应该用课文学语文
现在,语文课程的一大问题是混淆了“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语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给出的是“课文内容”,然而它们只是学习语文的例子。用这篇课文教学什么语文知识,学习哪些方法,训练何种语文技能,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自行选择并确定。这就给语文老师带来极大的困难,并且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内容选择的混乱。当下很多老师就是把课文内容误当成语文教学内容,因此语文课上完,学生留下的印象多是课文内容的痕迹,而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痕迹。
其实,除了少量的古诗词等流传千古的经典篇目,语文课本中的绝大部分课文内容基本不属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指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这些知识、方法和技能是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
为什么课文内容不等于语文教学内容?因为课文内容是可替代的。我们可以用这一篇课文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也可以换一篇课文来教。在课堂教学中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思想情感的感悟上,这样的语文往往就没有语文味。上《月光曲》就讨论月光曲是怎么谱成的;上《鸟的天堂》就讨论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称之为“鸟的天堂”;上《蝙蝠和雷达》就讨论科学家是怎么发现蝙蝠探路的秘密、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等等。这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思品课、科学课,这样的课怎么会有语文味呢?
造成“课文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混淆的原因,从语文课程内部分析,一是由于这门学科综合性特点所致。语文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因此,课文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等价值观教育内容也是语文教学内容,教师须处理好这两项任务的关系。二是语文教材没有明确给定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凭经验选择。这使得部分教师直接将课文内容当成教学内容。从课程外部分析,是因为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语文课程片面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到了极不恰当的位置。其直接后果是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干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叁’ 吴忠豪语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学习心得

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初等教育系原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首席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材(实验本)主编。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主讲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语文学科指导专家。
语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
现代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形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讲读课文。语文课的主要活动是阅读课文,严格意义上说是听教师分析讲读课文。然而,讲读课文效率不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指责,因此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讲读课文的有效性。其实发达国家母语课程并不采用“讲读课文”的方式,许多国家的母语课程是以学语言为主。比如美国和法国等国家母语课程的主体是英语课、法语课,主要是学习语言知识的运用以及训练表达能力。当然,他们也开设阅读课、文学课,但是阅读课也不是讲课文,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据了解,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阅读课就是让学生到阅览室里读书。日本国语教材每学期只有3~4篇课文,国语课60%以上时间用于听说、写作和语言知识学习。观照发达国家的语文课程,我们发现“讲读课文”其实不是语文教育唯一的形态,更不是最佳形态。因此,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应该跳出讲读课文的思维定式,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探索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局面。
语文课应该用课文学语文
现在,语文课程的一大问题是混淆了“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语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给出的是“课文内容”,然而它们只是学习语文的例子。用这篇课文教学什么语文知识,学习哪些方法,训练何种语文技能,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自行选择并确定。这就给语文老师带来极大的困难,并且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内容选择的混乱。当下很多老师就是把课文内容误当成语文教学内容,因此语文课上完,学生留下的印象多是课文内容的痕迹,而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痕迹。
其实,除了少量的古诗词等流传千古的经典篇目,语文课本中的绝大部分课文内容基本不属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指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这些知识、方法和技能是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
为什么课文内容不等于语文教学内容?因为课文内容是可替代的。我们可以用这一篇课文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也可以换一篇课文来教。在课堂教学中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思想情感的感悟上,这样的语文往往就没有语文味。上《月光曲》就讨论月光曲是怎么谱成的;上《鸟的天堂》就讨论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称之为“鸟的天堂”;上《蝙蝠和雷达》就讨论科学家是怎么发现蝙蝠探路的秘密、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等等。这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思品课、科学课,这样的课怎么会有语文味呢?
造成“课文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混淆的原因,从语文课程内部分析,一是由于这门学科综合性特点所致。语文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因此,课文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等价值观教育内容也是语文教学内容,教师须处理好这两项任务的关系。二是语文教材没有明确给定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凭经验选择。这使得部分教师直接将课文内容当成教学内容。从课程外部分析,是因为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语文课程片面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到了极不恰当的位置。其直接后果是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干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以本体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组织教学
按照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语文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划分成本体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教学内容两大类:所谓语文本体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所谓语文非本体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由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课程发挥的作用。
本体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提出,能够让我们非常清晰地区分语文课程的本职工作和兼职工作。作为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毫无疑问应该将本体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每篇课文的主要目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不是它的“专任”。然而在常态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还是将课文思想内容理解当成了一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将非本体教学内容作为主要目标,造成本体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教学内容的错位。请看下面这个课例: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一、揭示课题,创设爱的氛围;
二、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四、拓展升华,理解伟大的父爱。
老师再送两句高尔基先生的名言,希望能伴随你们长大!
很明显,这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在营造爱的氛围,感悟父子情深,让学生接受爱的教育。教师围绕这个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其优势是能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最大化;但缺陷也非常明显,这堂课主要不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是在感受父爱,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其结果就是改变了语文课的性质特点,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作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理所当然地应该以完成语文课的本职任务,即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并且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组织教学过程。下面我们再通过于永正老师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环节,来认识语文课应如何正确处理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一、学习感情朗读;
二、学写批注;
三、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信。
这堂课于老师是这样教的:首先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开始,学生能够朗读正确、流利,但没有感情。于老师让学生听自己朗读。于老师读得声情并茂,学生不由自主鼓起掌来。学生醒悟:是呀,这就叫“感情朗读”。接下来,于老师让同学模仿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切磋,让学生充分展示。接着,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让学生把这些语段或词语画出来,然后在旁边写批注。学生写完后,他先让同桌之间交流,然后进行全班评点。然后,于老师出示自己的评点,让学生体会好的评点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后,于老师让学生根据这篇课文内容,以“儿子”的身份给“父亲”(高尔基)写一封信。这样,每个学生就有了一次写作练习。
在这堂课中,老师主要不是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是以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学习写批注,还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写一封信。由此可见,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瞄准的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
有的老师可能会担心,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是否会造成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不理解?是否会造成语文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任务落空?其实这是杞人忧天。按照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应该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是结合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训练同时完成的。换句话说,对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价值观教育,应该渗透在感情朗读、学写批注和写信的过程之中。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常态化的语文课文教学流程是: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段讲读,深入理解课文思想感情——总结提升,小结收获体会。这样的教学流程是依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这一目标设计的,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因为受制于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这一主要目标,课文中的语文知识或学习方法教学只能是零敲碎打地添加、穿插,而不能按照这些知识或方法本身的学习规律去教学。结果就是教师教过了,但学生不会运用。请看《呼风唤云的世纪》这个课例:
一、初读课文,质疑提问
二、讲读第一段
1. 聚焦第一句:比较设问句;
2. 聚焦第二句:近义词比较“发现和发明”;
3. 体会词语重复的作用: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
三、讲读二、三段,体会表达方式
1. 用什么方法表现了20世纪科学的成就?理解“举例说明”的表达方法;
2. 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上百万年”“百万年”);
四、小练笔:20世纪,人类……
应该肯定,这位老师非常注意抓本体性教学内容,因此这堂课很有语文味,但是这堂课是以课文思想内容理解为逻辑主线设计的,因此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语文知识和方法教学都是碎片化的,所教内容没有内在联系。比如设问句、近义词比较、说明方法、说明文用词特点,包括最后的练笔,课文有什么,老师就教什么。二是学生缺少实践操练。由于一篇课文可教的内容过多,教师又什么也不敢舍弃,因此只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没有时间让学生自己实践。因此有人说,语文课上老师常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老师追求的是重要内容都“教过”了,至于学生是否学会,则往往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其实,无论是教语文知识还是语文学习方法,都应该遵循从认识到实践这一学生认识规律设计教学过程。我们都知道数学老师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每堂课就教一个数学公式,老师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教例题,然后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因为数学老师明白,如果学生不做题,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些公式。语文老师在这一点上要向数学老师学习,不能满足于“教过”,应该追求学生学会,严格依据“认识—实践—迁移”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流程。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练习时间。语文老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有效,其核心指标主要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知识,而应该看学生学得如何。
语言积累比语文知识与方法学习更重要
重视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的学习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方法的教学可以促进儿童语文能力的发展,这毋庸置疑,但语文知识和方法的教学必须以大量的语文积累为基础和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我们必须明白,在儿童“悟性差,记性好”的年龄段,片面强化语文知识和方法教学,并因此放松甚至放弃语言积累,会对儿童一生的语言发展潜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这种损失在今后任何时候、采用任何方法都可能难以弥补。我们来研究下面这段课文的教学内容:
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教学这段话,老师一般都会去抓4个“也许”组成的排比句式,或者抓特点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好老师还会具体分析怎样通过外貌、动作、神态描写把动物特点写具体。这些都是老师备课时细读文本所发掘出来的教学内容,应该肯定。这些内容有些属于语文知识,有些属于写作方法,都是语文课程本体性教学内容。需要研究的是,这段话还有没有更值得学生学习的语文内容?有,那是文本的语言。读一读课文中描写金丝猴的一段话:“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同样是这个意思,如果换成学生的语言极有可能写成“一只金丝猴在大树上看着你”“看到树上有一只金丝猴”“看到一只机灵的金丝猴在树上看着你”——学生的语言往往就是一句话,而课文写了三句。这就是学生言语与课文语言的差异。作者是怎样用书面语言来写金丝猴的呢?他先写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金丝猴,“体态粗壮”写出了它的样子;再写这只金丝猴在哪里,“攀吊”把金丝猴的调皮写出来了;然后写金丝猴是怎样看人的,不是看,是“窥视”,它是“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写出了金丝猴的机灵、警觉。学生写的是一句,课文写了三句;学生只是写出金丝猴看人,看不出金丝猴的特点和样子,而课文写出了这是一只怎样的金丝猴,它在哪里看人,它是怎样看的,把金丝猴的调皮、机灵、警觉写得很具体、很形象。这就叫会写。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大多数学生最痛苦的是没有语言,遭遇的是语言痛苦,可语文老师却把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写法上。写作方法的教学固然也很重要,但对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语言的积累更加重要。因为语言知识和写作方法的运用必须以大量的语言积累为基础和前提,缺少一定量的语言积累,再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方法都无用武之地。就像建造房子,首先需要准备砖头、木头等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数量决定房子建造的高度。如果缺少建筑材料,再好的建筑设计都没有用。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定语文知识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只是想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处于语言发展关键阶段的小学生学习语文,语言积累比语文知识与方法学习更重要,对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更有效。现代语文教学过于强调语文知识与方法的教学,将其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其实并不一定符合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肆’ 2019-05-08 吴忠豪:小学语文课要致力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

摘自:吴忠豪在第八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上的发言

小学语文课要致力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

第八届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16堂课(《将相和》、《肥皂泡》、《桃花心木》、《莫泊桑拜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夹竹桃》、《海底世界》、)

将 课文当做例子 ,是 用课文教 学生学语文。

用课文让学生体会如何通过人物语言描写表达人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列小标题,教语文课程的 本体教学内容 。把重点放在 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实践 。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只是例子”

语文课应该用课文教学生学阅读,学写作 。

崔峦老师提出“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

“语文课要从教课文转变为学语文”(吴忠豪)

语文课要实现从教课文向学语文转身。 “教课文”的现象(把课文内容的理解,把课文思想情感的分析解读当成主要教学内容) ,在语文课堂内还有比较顽强的表现。

语文课将课文思想内容解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会造成课程性质的异化 ,容易将语文课上成思品课、常识课,历史课、社会课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白话文,学生都能读懂。

学生5分钟读《将相和》三遍,当场用选择题检查,学生确实是读懂了。

《桃花心木》哲理性很强的课文,学生也可以读懂。

语文老师要正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选择性回避,不能假装学生读不懂。把课文思想内容理解当成语文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是以学生读不懂课文为教学的逻辑起点 ,会严重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般情况下,语文课 不能以学生读懂课文为目标来设计教学 ,应该成为共识。

怎样进行观察,观察要细致,要持之以恒;观察时要有比较,发现别人观察不到的内容。

语文课承担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任务 。 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应该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应该是渗透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

语文课和思品课有区别

要从讲课文的泥沼中跳出来

重视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读懂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基本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上。比如教学《夹竹桃》这篇课文,教师出示介绍作家季羡林的卡片,要求学生自己阅读并说出发现了什么。

让孩子从文章里面提取信息,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阅读策略。

学生提取信息的策略并不正确,不关注信息提取的完全性。应该引导孩子去体验怎么完整地提取信息。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渗透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

先范读,分组读读懂文章,最后交流。问题在讨论时也是你一点我一点拼凑答案。学生没有体验到正确的阅读方法,没有得到提取信息的阅读策略训练,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提取信息、综合概括、有条理地表达。

要有意识培养信息提取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进一步转化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一个班学生的作文,有15篇写“水汪汪的大眼睛”,有9篇是写“月牙似的眉毛”,还有18篇都是写“樱桃小嘴”。缺少词汇积累,没有主动运用新鲜感词语的意识或习惯。没有积极主动从脑海里去搜索的意愿。

词汇量是区分学生作文水平的最明显标志。

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

小学语文课教师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包括语言材料,比如词语、短语、各种句型等;包括语言运用的经验,如词怎么用,词和词怎么搭配,词和句怎么组织,句子怎样连贯等等;再加上语感,语感也是一种经验。

小学生的语言正处于由粗到细、由俗到雅这样一个发展关键期。从大白话式的语言逐步转变成比较高雅的语言。丰富语言经验积累,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质量、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有新鲜感词语”,是指那些学生感到陌生的、口头书面语言中从来不用的词语。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方设法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引导学生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 让每个学生自己去划出有新鲜感的词语,然后把它积累下来。学生学会运用,这是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

“落下来”“爬下来”“掉下来”VS“垂下来”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将孩子大白话式的语言表达转变成高水平的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语文老师一直在教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学生会写的当然会写,不会写的还是不会写。什么原因?因为这些概念性的写作知识学生很难转化为的写作技能。

发现课文语言与自己语言的差异,用课文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更加重要。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VS“在夏天,在秋天,在冬天”VS“从春天到秋天”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VS“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语言和课文语言的差异。语言质量提高的过程,也是一种审美教育过程。对小学生而言,最有效的教学内容其实是课文语言,是学生学习规范书面语言最好的材料,课文语言带有示范性。

让学生的语言由粗到细,由俗到雅,由简单到有变化。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强调语言文字训练,关注的是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朗读对学习语文的重要

语文课一定要把朗读抓好。

。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新鲜、陌生的语汇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里?最好的方法是朗读、背诵,通过熟读课文让学生形成语感。

不大赞成过多的感情朗读指导。小学生朗读应该追求的是读正确读流利,读熟了才能积累,读熟了才能生巧,才能获得语感。

陆俭明教授:三年级学生写的文章,语病很多,词和词的搭配,句子和句子的组织。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学生缺少语感。老师用大量时间对孩子进行讲解、说教,孩子没有能从小积累书面语言的语感。

课文三个方面的学习价值:文化常识、语文知识、语言经验。在小学阶段语言经验积累最重要。

语文课应该把语言经验积累放在首位。语文课就是让孩子书声朗朗,让孩子把课文的语言牢牢地输入到自己的语言仓库里。

观点:对小学这一特定年龄段的孩子而言,语文知识教学包括读写方法策略指导,对学生语言运用质量的提高,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其价值是非常有限的。

观点:积累语言经验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语言材料积累(词语、句子积累)很重要。语言积累还包括语言建构的经验,比如词和词怎么搭配?词和句怎么组织?句和句怎么连贯等等。

语文课里面要有大量的表达训练,通过大量的运用建构语言的实践去丰富学生经验,在阅读和写作中形成语感。

评薛法根《火烧云》教学

吴忠豪谈小学语文教学

‘伍’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1

读吴忠豪教授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从中收益颇丰,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际,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本书12个研究课例,瞄准的都是当下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一个个课堂热点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一线优秀教师在长期语文从教中最感困惑并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书中把这些问题大致分成了四类:

1、阅读课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

2、语文课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3、如何围绕目标设计语文教学过程。

4、基于目标的习作教学设计。

“语文课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这个理论对于教师来还是容易接受的,但是在课堂的教学中操作起来却不容易。而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这样的语文课可以认定是“教课文”。反之,如果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大致可以认定教师是在“教语文”。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给出了一个十六字方针“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加以体现,需要我们有教学思想的转变,更需要我们有教学智慧的积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找准教学的三个点。一是传授语文知识的落实点,因为积累语文知识就是为增长语文能力打下基础。语文知识就是指“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二是训练语文能力的增长点,因为语文能力是学生发展之基。语文能力就是指“听、说、读、写、书(写字)”的能力。三是熏陶感染语文人文的渗透点,因为语文人文是学生发展之本。语文人文就是指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态度、品质和情感。为什么说语文精神是熏陶感染而不是训练呢?因为语文的人文性与语言文字不可割裂。语言文字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语言文字的内涵。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教课文逐步过渡到教语文应该注意要依据课文合理选择课程内容,明确这篇课文究竟要教什么。语文课程目标的选择,要瞄准语言知识、语文方法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特点。要围绕目标设计教学流程,这就要按照语文知识或方法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流程,按照“领会知识(方法)—实践运用”的步骤组织教学。这才是“学语文”的教学流程。还要合理设计表达练习,提高语言积累的质量。理解课文语言只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能理解但不会运用,学生积累的只是消极语言;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才能有效地使学生将消极语言转化为能运用的积极语言。这样学生语言积累的质量就能大大提高。

总之,学习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成长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只有那些心无旁骛,始终孜孜以求的人;那些意志坚强,一直走在路上的人,才可望收获成功的快乐。语文教学这座高山,登上高处才会风光无限,语文教学这方深潭,潜到深处才会别有洞天。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2

临近开学,很多任务都集中在一起需要处理,但还是还是要挤出时间来读书,这是给自己下达的命令。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读吴忠豪教授主编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我个人很喜欢其中团队磨课的篇章,选定一篇课文后,先由执教老师基于个人经验进行第一稿教学设计。专家带领磨课团队对其进行点评和修改,然后完成基于团队协作的第二稿教学设计,这第二次讲课的过程中,专家团队的每个成员都会带着具体的任务去听课,各司其职,量化测试指标,形成教学反思,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研磨的基础上,执教教师经过修改,最终出台基于实践反思的第三版教学设计。这个过程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每次参加组内公开课的点点滴滴。在郭主任和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这样一次次研磨过来的。由此可见,好课真的是磨出来的。

在阅读本书第一章第三节——追寻“言”“意”兼得的语文课堂的时候,对于夏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课,我有这样的收获。

首先,我明确了什么是语文课堂中的“言意兼得”。经过再次阅读和思考,我明确了言意兼得就是语言文字和课文思想内容都要让学生有所收获,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

其次,这次磨课的过程不但让夏老师受益匪浅,而且让我们这些读者也获益良多。比如高年级的语文课,第一课时应该充分利用,让它产生高效,跟第二课时要对称起来,这一点是我在备课时经常疏忽的地方。在团队研磨的第二稿中,我还对细节描写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细节描写的对象是比较细小的,描写手法是比较细腻的,但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点染环境气氛,发展故事情节,可以起到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在围绕本课应该教什么进行讨论的时候,专家给出的看法是一堂课上完如果师生只能总结出思想内容方面有哪些新的认识体会,那么基本可以认定教师是在“教课文”;如果师生能非常清楚地总结这堂课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有什么体会或者进步,那么基本可以认定教师是在“教语文”。这就是说当一堂语文课专注于文本的内容,而不顾及内容的表达形式教学时,“言”“意”就不可兼得,语文课也就不成其为语文课了。

这里我最大的困惑是自己储备的语言表达形式的种种相关知识很匮乏。譬如什么叫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什么叫炼词炼句等等。

‘陆’ 请用课例研究的方式,谈谈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

提起语文课要“用课文来教语文”相信大部分的语文老师都会表示赞同,课文只是教语文的材料,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语文课就是用课文一“载体”或“例子”来教学生学语文。然而,虽然我们的老师们认可了这一理念,但真的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却依然是在教“课文”,教学目标主要指向课文思想内容的讨论,一堂语文课下来,学生们能总结的最多也是课文的思想内容或人文情感方面的收获。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和内容分析式的教学模式说再见,对于大部分的语文老师来说还是一件难事。因为我们语文教材所提供的只是一篇篇的课文,至于老师们究竟要教什么,除了课后的生字词之外,老师们真的是无从把握。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主编,采用专题行动研究,根据国培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研修内容,围绕着语文课如何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这一当前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结合小学各年级具体课例汇集的12个研究课例。这12个研究课例,瞄准的都是当下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一个个课堂的热点问题,大致分成四类①阅读课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②语文课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③如何围绕目标设计教学过程。④基于目标的习作教学设计。

实际上,在这四类问题中,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或许是当下老师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一方面,吴忠豪教授认为,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语文基础知识:拼音、汉字、常用词语、常用句子,标点符号,简单的修辞,常用的文体等;(2)语文学习方法:理解词语句子,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中心,理清文章表达顺序,各种文体的阅读,除了读的方法,还有写的方法和听说的方法等;(3)学习习惯:预习,使用工具书,积累摘录词句,质疑提问,收集资料,细心观察生活,收听广播电视,看书读报等。当然语文课程内容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教育内容,好在现在每篇课文对人文教育内容规定非常明确,不需要我们进行太多的思考。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吴忠豪教授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应有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美国的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在《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中,吴忠豪教授也选择了一个个前后对比的生动的案例,告诉了我们如何才能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让我们知道了,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仅仅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不能局限于教师对文本的主观解读,也不能只考虑年段的目标要求,而是要以学生为本,要严格按照儿童认识规律来确定,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

但实际上我们也清楚地知道,要想让老师们能够有效地选择教学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直接与老师们的个人水平有关,与老师们的备课深度有关,与老师们的教学态度有关。在当下的课堂上,老师们的教学还是在跟着感觉走,跟着教参走。如果连我们的教学参考书都无法准确地说出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何还能要求我们的一线教师从个人的教学经验中来确定出有效的教学目标呢?实际上,不只是我们的一线教师,从《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培骨干班的骨干老师们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虽然每个案例我们都能看到老师们的改进、进步,但要知道的是,这可是在专家的直接指导下才有的改变,如果没有了专家的指导,这些骨干教师们又能否做到如此巨大的进步呢?答案可想而知。

在书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教学案例,执教者上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称赞》一课。教师在按照常规思路写好教学设计即将实施时,发现即将授课的班级已经上过这一课了。权衡再三,执教老师许晓玲决定仍上这一课,但是推翻原有教学设计,上了一节单纯的语文单项技能训练课。具体到这节课,许老师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连续关系句群的内在规则,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教学中,老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例句,帮助学生认识到例句中的两句话句序不能调换。然后告诉学生“这些句子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句子的前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这样的一群句子我们把它叫做连续句群。”之后,老师出示一些课文以外的句子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连续句群,又让学生进行排列句子顺序的练习,最后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写句群。

这一教学案例在国培班学员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赞成,有反对,有疑惑。反对者认为“把语文课上得像数学课一样,太机械了,不符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指导专家唐懋龙则坚信“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是对学生最大的人文关怀”。究竟孰是孰非?难以下定论。但值得质疑的是:跟二年级学生教授“连续句群”这个概念是否合适。关于句群的概念应该说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教师自身概念不清,会不会对学生产生一些误导呢?此外,像这样的语文单项技能训练课,如果把握不好训练的度的话,很有可能会把学生拖入“题海”之中,让语文学习变得寡然无味。这节课基本上脱离了课文教学,甚至可以说课文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虽然从课堂实录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但这样一个特例不足以说明语文单项技能训练课存在的必要性,客观地说,这种课型还有待检验。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也可以明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是何其难!试想,连我们全国的骨干教师们都无法做到的事,又如何能奢望我们的一线教师能做到呢?此时的我也不禁慨然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再远的道路也需要我们一步步地去探索,而在这探索之路上,只有学习才是指引前行的明灯,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答案才能了然于心。

相信,只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在不断的更新理念下,我的语文课堂终究会实现美丽的转身。

阅读全文

与语文课究竟教什么吴忠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